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模块综合试卷练习
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生物试题
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能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23个四分体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解析:人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常染色体有22种形态,性染色体X与Y形态不同,因此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能有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在男性体内),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目均加倍,所以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共形成23个四分体,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为46条,D错误。
答案:D2.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该细胞( )A.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B.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D.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解析:分析题图可确定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因此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根据图中A、a所在的染色体及题干分析,该细胞最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该细胞中构成四分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已分离开,因此不存在四分体,C错误;根据卵细胞形成的特点,该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b或ab,D正确。
答案:D3.DNA一般能准确复制,其原因是( )①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②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周期的间期③碱基互补配对是严格的④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均和亲代DNA相同A.②④ B.②③C.①④ D.①③解析: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在解旋后为DNA复制提供两条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它保证了子代DNA与亲代DNA相同。
(整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配套课时练习+单元测试卷全集(vip专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配套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卷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分×28=56分)1.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2.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B.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相同3.下面是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 其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 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 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 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5. 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 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A. 1/8B. 1/16C. 1/32D. 1/646.一对正常夫妇, 双方都有耳垂, 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无耳垂(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孩子,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儿子, 为有耳垂、肤色正常的概率多大()A .3/8 B.9/16 C.3/32 D. 9/647.下列最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的选项是()A.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 后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B.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1全是黄色圆粒豌豆C.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2有四种表现型, 比例为9: 3: 3: 18.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 子代有23只白色, 26只褐色, 53只棕色. 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 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A.100% B.75% C.50% D.25%9.有一种家鼠, 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 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 将子一代中黄色鼠交配, 子二代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 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规律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死亡D.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10.两个亲本杂交, 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其子代的基因型式: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 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和YYRrB.YYrr和YyRrC.YYRr和YyRrD.YyRr和YyRr1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 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1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13.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 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能获得稳定的高产. 若种植到F2则出现产量下降, 其原因是()A.F2 生命力下降B.F2 出现性状分离C.F2 高度不孕D.F2不适应当地环境14.云南昆明动物研究所在野生猕猴中发现了一只极为罕见的白色雄性猕猴. 为了尽快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成一种白色的猕猴群, 下列设计方案中, 那种方案是最佳方案()A.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 , 以利从 F1中选出白色猕猴B.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 , 再让 F1中雌猴与常色猕猴亲本交配C.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 , 再让 F1中雌猴与白色猕猴亲本交配D.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 , 再让 F1中雌、雄猴近亲交配15.将某杂合子(Aa)设为亲代, 让其连续自交n代, 从理论上推算, 第n代中杂合子出现的几率为()A.1/2nB. 1- 1/2nC.(2n +1)/2n+1D.2n+1/(2n+1)16.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 甲与乙植株杂交, 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他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3: 3: 1: 1, 则乙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或yyRrD.YyRR17.将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 这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应有几种()A.2 种B.3种C.4种D.8种18.人的秃顶有显性基因B控制, 但只在男性表现为秃顶, 一个非秃顶男性和一个其父非秃顶的女性结婚, 生了一个男孩, 该男孩成年后表现为秃顶, 其母亲的基因型为()A.BBB.BbC.bbD.上述三者都有可能19.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羊. 假如一胎能生3支, 3只小羊都是黑色雄羊的几率是()A.0B.1/512C.1/64D.1/12820.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1全部是黄色圆粒, F1自交的F2, 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4000个, 推测纯合的黄色皱粒有()A.2000 个B.4000个C.6000个D.8000个2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他们各自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 预计这对夫妇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5% B.75% C.25% D.50%22.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子, 最好的方法是( )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 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 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23.在狗的群体中, 常出现耳聋这个隐性性状. 一些正常的狗与另一些聋狗交配, 理论上其后代中听觉正常的狗所占百分比是( )A.100% B.50%或100% C.25%D.75%或50%24.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 其理论比值3∶1∶3∶1, 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 B.DDTt×DdttC.Ddtt×DdTt D.DDTt×ddtt25.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 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 B.1/6 C.1/32 D.1/64代中双显性的个体和杂合子所占比率26.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 F2( )A.9/16和3/4 B.1/16和3/16C.5/8和1/8 D.1/4和3/827.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 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 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白花甜豌豆间杂交, 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B. 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 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9: 3: 3: 1C. 若杂交后代性分离比为3: 5, 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D.紫花甜豌豆自交, 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 1或9: 7或1: 02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 黑人含量最多, 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 a, B和b)所控制; 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 两者增加的量相等, 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 后代肤色黑白中间色; 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 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 . 3种 3: 1B .3种 1: 2: 1C . 9种 9: 3: 3: 1D . 9种 1: 4: 6: 4: 1二.简答题(每空2分)29.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 其中甲和乙为雌兔, 丙和丁为雄兔, 甲、乙、丙兔均为黑毛, 丁兔为褐毛. 已知甲和丁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 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色子兔. 请回答:⑴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 并用符号B和b表示. .⑵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⑶如何鉴别丙兔的基因是纯种还是杂种? . 30.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 _______.(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 让它们自交, 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1.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 也有紫色的; 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 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 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 结果如下表. (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是显性性状(2)组合甲的子代208株白色不抗虫的个体中, 纯合子有株.(3)组合乙中的亲本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的基因型分别是、.32.(10全国1)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 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 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 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 结果如下:实验1: 圆甲×圆乙, F1为扁盘, F2中扁盘: 圆: 长 = 9 : 6 : 1实验2: 扁盘×长, F1为扁盘, F2中扁盘: 圆: 长 = 9 : 6 : 1实验3: 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 其后代中扁盘: 圆: 长均等于1: 2 :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 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 以此类推, 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 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 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 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 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 则所有株系中, 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 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 圆 = 1 : 1 , 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 (2分×28=56分)1.C 2.A 3.B 4.B 5.D 6.B 7.C 8.C 9.A 10.C11.D 12.B 13.B 14.C 15.A 16.C 17.C 18.B 19.B 20.A21.B 22.C 23.B 24.C 25.C 26.A 27.D 28.D二.填空题(每空2分)29.⑴黑毛(B)对褐毛(b)为显性⑵bb Bb BB⑶让丙与乙交配, 若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 则丙基因是型BB, 若后代出现褐毛子兔, 则丙基因型为Bb.30.(1)(2分)根据组合三能够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 阔叶对窄叶为显性. 因为F1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6分)①rrWW×Rrww ②Rrww×Rrww ③ rrWW×RRww(3) (2分)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9 : 3 : 3 : 131.(1)白色、不抗虫(2)0 (3)aaBB AAbb32.(1)2 基因的自由组合(2)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3)4/9 4/9 扁盘: 圆: 长= 1 : 2 :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小题, 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 : 6 : 1可以看出, 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2)小题, 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F2的分离比9 : 6 : 1可以推测出, 扁盘形应为A _B_,长形应为aabb, 两种圆形为A_bb和aaB_.第(3)小题中, F2扁盘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 其比例为: 1/9AABB、2/9AABb、4/9AaBb和2/9AaBB, 测交后代分离比分别为: 1/9A_B_;2/9(1/2A_B_:1/2A_bb);4/9(1/4A_B_:1/4Aabb: 1/4aaBb: 1/4aabb); 2/9(1/2A_B_: 1/2aaB_).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 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C.狗的卷毛与粗毛 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2.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 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 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 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 应套袋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与杂合子交配, 子代中具有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A . 0B . 25 %C . 50 %D . 100 % 4 .在生物性状遗传中, 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 )A .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B .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C .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D .自花传粉的个体5 .人的周期性偏头痛( M )对正常人( m )是显性, 如果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那么他们的孩子中, 出现偏头痛的几率是( )A . 25 %B . 50 %C . 75 %D . 100 % 6 .小麦高杆( H )对矮杆( h )是显性. 现有两株高杆小麦, 在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是矮杆小麦, 那么这两株小麦杂交, 后代中出现纯合子体的几率是( )A . 75 %B . 50 %C . 25 %D . 12.5 %7.Rh 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一对夫妇的Rh 血型都是Rh 阳性, 已生3个孩子中有一个是Rh 阳性, 其他两个是Rh 阴性, 再生一个孩子是Rh 阳性的概率是( )A .41B .31C .21D .43 8.—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 产下了4只小豚鼠, 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 )A .全部黑色B .黑白各一半C. 黑白之比为3:l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 .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 1C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到不同配子中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10.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 .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 .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11.用黄色公鼠a 分别与黑色母鼠b 和c 交配. 在n 次产仔中, b 产仔为9黑6黄, c 产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本a 、b 、c 中, 为纯合子的是( )A.b和cB.a和cC.a和bD.只有a12.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 D控制显性性状, d控制隐性性状, 如右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2)F1红果的基因型是,F2中纯合红果的概率是.(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交配类型).(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基因型是.二、能力提升自测1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 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 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14.人类的眼皮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双眼皮为显性基因( A )控制, 单眼皮由隐性基因( a )控制. 有一对双眼皮夫妇, 男方的母亲是单眼皮, 女方的弟弟是单眼皮, 但女方父母均为双眼皮. 这对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A . 2 / 3B . 1 / 2C . 1 / 4D . 1 / 615.让Aa的植株自花授粉, 在所结的30粒种子中, 表现为A性状的有13粒, 表现为a性状的有17粒.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减数分裂不正常B.获得的种子太少C.部分Aa的种子未表现出A的性状D.这一比例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16.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 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 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A.与纯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D.自交17.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 逐代自交3次, 在F代中, 纯合子比例为3()A.1/8B.7/8C.7/16D.9/1618.将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与 aa 的个体杂交, 得 F1后, 自交得 F2, 再将F2自交得F3, 在 F3中, 出现的基因型 AA : Aa : aa 的比是()A . 3 : 2 : 3B .3 : 4 : 3C .5 : 2 : 5D .1 : 2 : 119.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3:1的分离比推测, 生物体产生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 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 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 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20.鸭蛋蛋壳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 金定鸭产青色蛋, 康贝尔鸭产白色蛋. 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 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 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 比例都接近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 , 该杂交称为 , 用于检验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 说明双亲中的鸭群混有杂合子.(5)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 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三)智能拓展训练21.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显性, 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 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 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 一半呈蓝褐色, 一半呈红褐色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 3/4呈蓝褐色, 1/4呈红褐色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 一半呈蓝褐色, 一半呈红褐色22.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 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 F1自交产生F2, 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4 B.1/2 C.3/4 D.123.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 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子(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A、F1植株和F1植株B、F2植株和F2植株C、F1植株和F2植株D、F2植株和F1植株24.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 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 从而使性状分离比例发生变化. 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 经大量重复实验, 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 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 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 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 隐性基因用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 , 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础知识检测1. D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红花与绿叶不是同一性状; B羊与狗不是同种生物; C卷毛与粗毛不是同一性状, 卷毛与直毛、粗毛与细毛分别是相对性状. 2.C 豌豆是两性花, 天然状态下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B正确; 为保证杂交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进行人工授粉, 但若去处雌蕊则不能产生后代, 故A对C错; 人工授粉后, 为避免其他花粉影响还应套袋.3.A AA与Aa杂交后代都是显性, 都与亲代表现型相同.4.C 能稳定遗传的是纯合子. A杂合; B纯合或杂合; D该个体可能纯合可能杂合.5.C 亲本都是杂合体, 后代显性: 隐性=3: 1. 周期性偏头痛为显性性状, 出现概率为75 %.6.B 两亲本基因型都是Hh, Hh自交后代纯杂各半.7.D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Rh血型中, 父母都是Rh阳性而孩子中有Rh阴性的, 因此Rh 阳性为显性性状, 父母都为杂合子Aa, Aa×Aa后代表现为Rh阳性: Rh阴性=3: 1, 因此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为3/4.8.DCBB12.(1)红果(2)Dd 1/4 (3)测交(4)黄果dd能力提升自测13.D A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 闭花授粉, 为实现亲本杂交, 应在开花前去雄;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 C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 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 D正确.14.D 男方为杂合子, 女方是杂合子概率是2 / 3, 后代是单眼皮概率为2 / 3*1 / 4 = 1 / 615.B 获得的种子越多越能体现性状分离比.16.D 自交最简便, 且后代若只有一种表现型即为纯种, 若出现性状分离即为杂合子.代中, 杂合子比例为1/2n 纯合体比例为1-1/17.B杂合体逐代自交n次, 在Fn2n18.A F1自交, F2AA、Aa和aa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 2: 1, 再分别自交, F3比例为3: 2: 3.19.C20.(1)青(2)性状分离3∶1 (3)1/2 测交F1相关的基因组成(4)金定(5)统计学基因分离智能拓展训练21. B22.A 由于是不完全显性, 红花金鱼草(AA)与白花金鱼草(aa)杂交得F1: Aa再自交得F2: AA: Aa: aa=1: 2: 1 则红花所占比例为1/4.23.D种皮的颜色是母本基因型决定的, 因此F1上所结种子的种皮的颜色是F1的基因型Gg决定的, 表现型为灰色. 而F1上所结种子的胚(即F2代幼体)中决定种皮的基因型为GG、Gg、gg, 比例为1: 2: 1, 所以F2种皮性状分离比3:1的比例应在F2代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表现出来.种子中的胚是子代的幼体, F1上所结的种子的胚(F2)中决定子叶颜色的基因型为YY、Yy、yy, 比例为1: 2: 1, 因此F1上所结种子的胚的子叶颜色表现型为黄色、绿色, 比例为3: 1.24.(1)Aa aa (2)AA(3)B: Aa ×Aa黄色黄色↓1AA: 2Aa: 1AA不存活黄色黑色C: Aa × aa黄色黑色↓1Aa : 1AA黄色黑色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基础知识检测1.1903年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A.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B.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C.运用系统论分析法提出的D.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体细胞(细胞核)中基因成对存在, 染色体也成对存在3.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萨顿的蝗虫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C.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D.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4.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高茎和矮茎杂交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②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③在杂种一代形成配子时, 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④豌豆的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都是随染色体向子代传递的A.①②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C.子一代全为显性性状D.相对性状随等位基因的分开而分离6.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杂种后代中性状自由组合B.杂种后代性状比例为9:3:3:1C.杂种产生配子时, 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种产生的配子自由组合7.萨顿和摩尔根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中, 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选择的研究材料分别是( )A.蝗虫和果蝇 B.果蝇和蝗虫 C.蝗虫和蝗虫 D.果蝇和果蝇8.如图所示某生物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 请回答:(1)同源染色体是____________;(2)非同源染色体是__________;(3)等位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非等位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5)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6)不能进入同一配子的基因是____________;(7)此图除表示卵原细胞外, 还可表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 9.摩尔根用纯种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 子一代不论雄果蝇还是雌果蝇都表现为红眼. 子一代雌雄果蝇之间相互交配, 子二代中有红眼也有白眼, 其比例为红眼∶白眼=3∶1. 请根据上面事实回答:(1)果蝇的红眼性状对白眼性状为________性.(2)在子二代既有红眼也有白眼出现的现象, 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3)在子二代果蝇中, 雌性个体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 雄性个体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 控制果蝇白眼和红眼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们的等位基因. 请根据这一设想写出下列果蝇的基因型: 亲代白眼________; 子二代红眼雄果蝇________; 子二代红眼雌果蝇________.二、能力提升自测10.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 只能产生一种类型配子的是( )A.YyRrDd B.yyRrdd C.yyRRDd D.YYrrDD11.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 这些基因位于5对同源染色体上, 则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 )A.4种B.8种 C.16种D.32种1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其一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这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AB aB ab B.AB aB AbC.aB aB aB D.Ab aB aB13.果蝇体细胞含有4对(共8条)染色体, 若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 且等位基因间都有显隐性关系. 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 全部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1/1614.下列各项中, 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C.精子和男性口腔上皮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男性小肠上皮细胞15.下列各项中, 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 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 一个来自父方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16.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 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下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图. 据图回答问题:(1)据图示染色体组成可知此果蝇的性别为_________性.(2)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假说.(3)在4对染色体中, 1和 2、3和 4、5和6是三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称为___ ,而7和8是跟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称为______ .(4)A和a称___________基因.(5)已知果蝇的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 如果以该果蝇(红眼)为亲本之一, 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 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三、智能拓展训练17.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 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那么, 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 基因的走向不可能的是()A.A与B走向一极, 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 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 B与b走向另一极D.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18.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其内有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染色体, 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A.①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③19.若用字母代表精子的染色体, 有A、a, B、b, C、c各为同源染色体, 则下列哪四个精子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20.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图中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再交配生出一只白眼雄果蝇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
新人教版必修2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去雄、套袋,花粉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D .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 正确;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B 正确;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去雄、套袋,花粉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C 正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发生在减数分离过程中,配子的结合不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 错误。
]2.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 .F 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 .F 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 .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 .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D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A 、B 、C 项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D 项是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的测交,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3.蝴蝶紫翅(P)对黄翅(p)为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某生物小组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 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B .F 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占F 1的18C .F 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D .F 1紫翅白眼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 2中纯合子占23D [紫翅∶黄翅=3∶1,可知亲本关于翅的颜色的基因型分别为Pp 、Pp ,绿眼∶白眼=1∶1,可知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Gg 、gg ,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A 错误;F 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PPGG 占F 1的14×0=0,B 错误;F 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 ,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 错误;F 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 ,F 1紫翅白眼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即13PPgg 自交和23Ppgg 自交,F 2中纯合子概率为13+23×12=23,D 正确。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2021-2022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正确性,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要求选择不同的生物分别进行验证,请预测他们将不会选择的生物是( )A.豌豆B.果蝇C.蓝藻D.番薯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个体之间的交配就是杂交B.植物的自花受粉属于遗传学上的自交C.只有植物才能进行自交D.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结果相同解析:杂交指的是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自交是指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但为同一基因型的个体间的交配;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结果往往是不同的,如母本为显性(X A X A),父本为隐性(X a Y),杂交后代雌雄性都表现显性性状;若母本为隐性(X a X a),父本为显性(X A Y)。
杂交后代雌性均表现显性性状,雄性均表现隐性性状。
答案:B3.玉米果皮黄色(PP)对白色(pp)为显性,非甜味胚乳(SS)对甜味胚乳(ss)为显性,黄色胚乳(GG)对白色胚乳(gg)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基因型PPSSGG ppSSGG PPssGG PPSSgg AC.甲、乙、丁D.甲、乙、丙解析: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ppggss新类型,必须将所有的隐性基因集中在一起,因此只有利用乙、丙、丁三个品系作育种材料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答案:B4.豚鼠中有几个等位基因决定毛色。
C b_黑色;C c_乳白色;C s_银色;C z_白化。
分析表中数据,找出能反映不同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 )子代表现型交配亲代表现型黑银乳白白化1 黑×黑22 0 0 72 黑×白化10 9 0 03 乳白×乳白0 0 30 114 银×乳白0 23 11 12A.C bC.C c>C z>C b>C s D.C b>C z>C s>C c解析:由交配1,黑×黑→黑∶白化=3∶1,说明黑对白化为显性,白化为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C z C z,两个黑色亲本均为杂合体,基因型均为C b C z;由交配2,黑×白化→黑∶银=1∶1,为测交,亲本黑色为杂合体,基因型为C b C s,黑对银为显性;由交配3,乳白×乳白→乳白∶白化=3∶1,说明乳白对白化为显性,亲本乳白都是杂合体,基因型均为C c C z;由交配4,银×乳白→银∶乳白∶白化=2∶1∶1,说明亲本银与乳白都是杂合体,携带有隐性白化基因,也说明银对乳白为显性,综上所述,各基因显隐性关系为C b>C s>C c>C z。
高中生物模块综合练习题(一)新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练习题(一)1.基因重组发生在()2.下图属于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的示意图是()3.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不考虑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A.Ab、Ab、ab、ab B.aB、Ab、AB、ABC.Ab、aB、Ab、aB D.AB、Ab、ab、aB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D.在实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关于下图的说法准确的是()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有染色单体4个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6.下面是蝗虫精原细胞实行减数分裂的几个步骤,其准确的顺序是()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染色体复制⑤细胞质分裂A.④③①②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①③②④⑤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
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8.对性腺组织细胞实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9.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
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10.实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如图2—13所示,图中①、②和③过程分裂表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C.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11.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DNA依次有A.46、23、0、46 B.23、46、0、23C.46 、23、0、92 D.184、92、46、461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与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分别是()A.4∶2∶1和4∶2∶1B.2∶1∶1和4∶2∶1C.2∶2∶1和2∶1∶1D.2∶1∶1和2∶2∶113.下图是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若母亲是纯合体,则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A.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14.某雄性动物的染色体组成为(2k-2)+XY,则该动物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的种数为A.2 B. K2 C.2K D.(1\2)K15.熊猫的精原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且性别决定为XY型,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①40条常染色体+XX;②40条常染色体+YY;③20条常染色体+X;④20条常染色体+Y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A.Ⅰ过程表示细胞实行有丝分裂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通过Ⅱ过程实现C.一个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D.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17.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习题 综合测评
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答案:D解析:某池塘生活着150多种生物,属于物种丰富度,为群落特征,不是种群特征。
2.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春节前后,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降低种群密度答案:C解析:图中①~④分别表示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种群的年龄结构,A项错误,C项正确;春节前后,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B项错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性别比例(③),进而降低种群密度,D项错误。
3.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
下列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答案:D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丰富度时,应该调查植物的种类总数,不能取平均值;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取样方法可根据地段形状来确定。
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某种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习题 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模式:速度策略(r策略)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策略)。
采取r策略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生物,如果蝇、鼠等,适应食物或温度这些波动因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中占据优势B.r策略的种群常受到非生物因素的控制,其种群数量通常不能维持在K 值附近C.只要将沙漠蝗虫的数量控制在K/2之内,就能有效地控制蝗灾D.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对其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K值2.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反映了两物种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B.捕食者和猎物的环境容纳量分别是P3和N3C.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D.利用该模型只能解释猎物的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3.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将捕杀藏羚者绳之以法。
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4.如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分解者只有蚯蚓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C.该系统通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传递效率D.应用循环原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5.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
烟粉虱成虫不善飞行,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6.[山东卷]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各章课时练习题 含解析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练习题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 - 1 -1.种群的数量特征........................................................................................................... - 1 -2.种群数量的变化........................................................................................................... - 9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18 -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 - 28 -1.群落的结构 ................................................................................................................ - 28 -2.群落的主要类型......................................................................................................... - 37 -3.群落的演替 ................................................................................................................ - 43 -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52 -1.生态系统的结构......................................................................................................... - 52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61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69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78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86 -第四章人与环境.................................................................................................................. - 93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93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101 -3.生态工程 .................................................................................................................. - 107 -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1.种群的数量特征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用逐个计数的方法调查濒危植物的种群密度B.降低种群中雄性个体的数量不会影响种群密度C.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数量一定会上升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光、食物和天敌等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时,乔木的样方面积一般大于灌木B.调查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时,应在静置的培养液上、中或下部随机取样C.标记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D.进行湖泊中某植物的数量调查时,样方应设置在近岸浅水、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区域3.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4.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B.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则计数值应为8C.若图乙表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设定样方面积最好为S1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5.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随机选取一个该种群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记重捕法精确统计种群密度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应舍弃C.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D.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影响被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8.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的个体数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9.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1.孟德尔试验获得胜利的一个重要缘由是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B.在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C.豌豆的杂交试验须要人工授粉,去雄和授粉后都须要套袋D.鉴别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只能用测交,而提高高茎豌豆的纯度常用自交D[鉴别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可以用测交或自交,而提高高茎豌豆的纯度常用自交,D错误。
]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
某生物爱好小组模拟玉米杂交试验过程,他们打算了两个大信封,每个信封中装有写着相应字母的卡片若干,从每个信封中各抽取一张卡片,记录两张卡片的字母组合,代表一次玉米雌雄配子的融合受精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模拟杂合子玉米 Yy 自交产生子代时,可在两个信封中都放入30张Y卡片和15张y卡片B.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Rr与yyrr测交产生后代时,信封1中放入YR 20张、Yr 20张、yR 30张、yr 30张,信封2中放入yr卡片50张C.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的杂交试验时,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3种D.从信封中抽取并记录后的卡片,可以不再放回原信封中C[杂合子玉米Yy自交,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是Y∶y=1∶1,故在信封中放入Y、y 两种配子的卡片应当数量相等,如各30张,A错误;杂合子玉米YyRr与yyrr测交时,杂合子YyRr产生的配子YR∶Yr∶yR∶yr=1∶1∶1∶1,故在信封1中放入的YR、Yr、yR、yr 张数应当要相等,如YR 30张、Yr 30张、yR 30张、yr 30张,B错误;从信封中抽取并记录后的卡片,须要放回原信封中,D错误。
]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限制,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植物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全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全册综合检测(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记物脱落可能造成调查结果偏小B.果树—草菇立体农业结构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由于种内竞争导致大草履虫数量下降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化学防治解析:选B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初次捕获并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错误;果树和草菇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B正确;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属于不同的物种,故二者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2.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解析:选D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为零,但是两者的差值为0,A错误;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种群数量迅速降低,但是环境容纳量不变,B错误;在种群数量增长到K值时,其在K值上下波动,C错误;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因为黄鼬的种群数量还受其天敌影响,D正确。
3.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C.生产上可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几种作物品种D.植物群落生长具有的分层现象,启发人们种植玉米庄稼时要合理密植解析:选D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现象进行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一块地中的玉米属于种群,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D错误。
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1](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
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小鼠的体色情况。
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
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A.让①与⑥杂交,③与⑧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B.让⑤与⑧杂交,⑥与⑦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C.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D.让③与⑥杂交,④与⑤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解析】由于杂交组合Ⅰ、Ⅱ中的显性个体为杂合子,所以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如果①与④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答案】C2.孟德尔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发现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这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B.豌豆至少有7对同源染色体C.7对相对性状中任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符合分离定律D.豌豆所有相对性状中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解析】这7对相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说明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A正确;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这7对性状的基因位于7对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符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C正确;只有控制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1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7.我国人口学家在分析了某地人口普查数据后,认为当地的人口数量仍处于增长期, 今后还会增长数十年才会停止,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 B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第10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年龄结构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增长 型:种群中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 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 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 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故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种群的年龄 结构,故选 B。
第18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影响小白鼠性成熟的因素除了性别比例,还有种群密度等,A 错误;实验中各雌性小白鼠的妊娠率存在一定差别,说明实验中各组雌性小白鼠的繁殖强 度有一定差异,B 错误;高密度偏雌性组 54 日龄雌鼠的性成熟率低,推测高密度偏雌性 组的妊娠率相对较低可能与性成熟延缓有关,C 正确;偏雌性组的雌鼠妊娠率在低密度组 和高密度组均较低,说明种群的出生率较低,而且偏雌性高密度组幼鼠的存活率也低,因 此偏雌性的性别比例不利于该小白鼠种群数量的增长,D 错误。
第21页
新教材•生物学(RJ) 选择性必修2
(3)“稻虾共作”实现水稻、龙虾增产增收原因分析: ①从表中数据可知,与常规区比较,“稻虾共作”区可___降__低___杂草和害虫的种群密 度,从而减少杂草与水稻的竞争和害虫的危害。 ②在“稻虾共作”区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生__物___防治,该系统中小龙虾产生的粪 便,被稻田中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等,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营养,从而减少 __农__药__和__化__肥___的使用。 ③龙虾四处爬动、挖洞有助于水稻根部细胞的_有__氧__呼__吸___,提供更多的能量,促进营 养离子的吸收。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模块检测试卷(一)(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模块检测试卷模块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羊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白毛羊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的遗传学名称以及产生的原因依次是()A.性状分离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性状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的随机性C.性状重组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突变D.性状重组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3.(2023·福建福州高一检测)某研究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了二倍体生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可能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每个容器中的两种小球数量之比应为1∶1C.该实验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D.该实验模拟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4.某植物花的红色对白色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择亲本为开红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获得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为红色花∶白色花=48∶1,则亲本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2/3 B.1/9 C.3/4 D.5/75.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评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A卷)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增加,“—”表示削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精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B.甲、乙、丙、丁都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处于K值时的种群,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大量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能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显著降低D[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数量的多少,但是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A错误;据图分析,甲、乙可以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而丙、丁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B错误;处于K值时的种群,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错误;大量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导致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诞生率降低,因此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显著降低,D正确。
] 2.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正确的是( )A.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匀称的正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心画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B.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依据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心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D[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且所取样方面积应相等,求得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最终求其平均值。
]3.科研人员调查了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更,首次测得的数量为N0,第1年测得的数量为N1,每年一测。
如图表示N t/N0随时间变更的曲线。
假如b=2a,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值等于1B.N0即为K/2C.(N t-N0)N0代表种群年增长率D.图中第6年,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C[第0年时N t=N0,所以图中a表示的值为1,A正确;该种群六年后N t/N0趋于稳定,说明种群不再增长,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为b=2a,则K/2=a=N0;B正确;图中的N0代表的是种群的初始值,(N t-N t-1)/N t-1能表示年增长率, C错误;1~6年N t/N0>1,种群的数量增加,在第6年后N t/N0的比值不变,此时该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D正确。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模块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去雄、套袋,花粉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D.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 正确;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B正确;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去雄、套袋,花粉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C 正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发生在减数分离过程中,配子的结合不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 2.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D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B、C项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D项是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的测交,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 3.蝴蝶紫翅(P)对黄翅(p)为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某生物小组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B.F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占F1的1/8C.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D.F1紫翅白眼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2/3D [紫翅∶黄翅=3∶1,可知亲本关于翅的颜色的基因型分别为Pp、Pp,绿眼∶白眼=1∶1,可知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Gg、g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A 错误;F1中不存在纯合的紫翅绿眼(PPGG),即其占F1的比例为0,B错误;F1紫翅白眼的基因型为P_gg,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错误;F1紫翅白眼的基因型为P_gg,F1紫翅白眼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即1/3PPgg自交和2/3Ppgg自交,F2中纯合子概率为1/3+(2/3)×(1/2)=2/3,D正确。
高中生物 新人教 选择性必修二综合试题
B.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水鸟组成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C.水鸟与鱼类之间的捕食关系能制约双方数量的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
10.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外貌雄伟壮丽,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图2中B的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
D.图2中B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a-b-d
2.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锁阳与小果白刺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
A.图甲中的②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B.图乙在制片时要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C.据图丙可以判断此状态下A处溶液浓度大于B处溶液浓度
D.若将物镜换为40×后,看到的细胞更少,光线更明亮
19.如下图所示,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公顷
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广东广州调研)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群落中的各种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答案〗 D〖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常绿阔叶林中有多种植物,它们属于多个种群;生物群落是指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马尾松林地中所有的树木只是群落的一部分。
2.下列关于种群及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只能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B.可以根据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在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D.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且K值逐渐增大〖答案〗 C〖解析〗样方法也能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J”形增长无K值。
3.如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 .乙、丙、甲D .丙、甲、乙〖答 案〗 C〖解 析〗 甲国家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乙国家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丙国家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比例适中,数目接近,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
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排序:乙、丙、甲。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当种群数量为K 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 .当种群数量呈“S ”形增长过程中,随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竞争越来越强C .依据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 .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答 案〗 A〖解 析〗 当种群数量为K 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仍增加,故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 错误。
5.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 年种群数量/(t -1)年种群数量〗。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 .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 ”形增长C .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 .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 值〖答 案〗 B〖解 析〗 在第1~3年间,由于λ基本等于1,所以种群增长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稳定,但出生率不一定相同,A 项错误;在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先增加得快,后增加得慢,约在第5年中期达到K 值,种群数量呈“S ”形增长,B 项正确;因为第3年末到第5年中期λ大于1,因此第3年末种群数量小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C项错误;野兔的种群数量应该在第5年中期达到K值,D项错误。
6.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答案〗 D7.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 000多种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B.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C.蝴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答案〗 A8.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中,各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营养关系B.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D.温带地区的草原和森林因季节变化而体现出群落的季节性〖答案〗 B〖解析〗高山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9.研究人员调查连续多年种植水稻的农田,发现生物群落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有害昆虫时常暴发,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泥鳅、田螺等动物逐渐减少。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群落的这种变化是长期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群落演替B.农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C.群落中信息传递可调节青蛙和有害昆虫间的种间关系D.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答案〗 A〖解析〗农田群落的这种变化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所致,A错误;因农田的资源和空间有限,所以农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B正确;连续多年种植水稻的农田,其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D正确。
10.做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上述现象中不包括()A.种间竞争B.互利共生C.种内竞争D.种内互助〖答案〗 B〖解析〗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此时乳酸菌之间表现为种内互助,乳酸菌与其他微生物之间表现为种间竞争;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说明乳酸菌之间存在种内竞争。
故B项符合题意。
11.下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属于水平结构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增加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答案〗 A〖解析〗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不同地段的不同种群分布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为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d段是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因为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C错误;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发生变化,D错误。
12.以下对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大B.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来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C.生产者在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不同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答案〗 A〖解析〗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小,A错误。
13.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其中的初级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B.生物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C.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只有鹰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中只体现了2种成分〖答案〗 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A项错误;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B 项错误;鹰和食虫鸟都处于最高营养级,C项错误;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项正确。
14.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长期坚持吃素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C.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减小D.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体内比①中的人体内积累的重金属离子少〖答案〗 B〖解析〗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如果①和②中玉米所固定的能量相同,则理论上吃玉米的人(处于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处于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
但是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他们各自摄取的食物中所含有能量的多少,A 项错误;“吃素”即以第一营养级生物作为食物,这样可以获取最多的能量,充分利用了粮食中的能量,B 项正确;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随营养级升高而改变,C 项错误;重金属离子会沿着食物链(网)逐渐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重金属离子积累越多,D 项错误。
15.如图表示能量金字塔(①为第一营养级,②为第二营养级,③为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其原因之一是( )A .与消费者不同,生产者不需要更多的能量B .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 .第二营养级比第一营养级具有更多的食物D .在金字塔塔尖的生物不需要这么多能量〖答 案〗 B〖解 析〗 每个营养级都会进行呼吸作用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能量,每个营养级剩下的能量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因此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营养级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B 项正确。
16.朱鹮是濒危动物。
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在食物链中,碳以CO 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B .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行为信息C .若朱鹮增加1.5 kg 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 kg(干重)D .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 ”形增长〖答 案〗 C〖解 析〗 在食物链中,碳元素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被利用,A 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所以,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若朱鹮增加1.5 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1.5÷20%÷20%=37.5 kg(干重),C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错误。
17.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B.B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它提供物质和能量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含碳有机物又是能量的载体〖答案〗 A〖解析〗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光照射到植物体上开始B.次级消费者从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C.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也就从非生物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答案〗 D〖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A错误;动物的摄入能=同化能+粪便能,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