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药物分析培训课件
抗肿瘤药物培训 ppt课件
![抗肿瘤药物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8680c2856a561252d36fc9.png)
一般管理药物
临床试验用药物 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肿瘤药物。
ppt课件
10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10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分类 特殊管理药物 一般管理药物
盐酸多柔比星 丝裂霉素 环磷酰胺 顺铂 卡铂 羟喜树碱
临床试验 用药物
盐酸表柔比星 盐酸吡柔比星 破坏DNA化学结 伊立替康 苯丁酸氮芥 构的药物 奥沙利铂 奈达铂
二、从药物作用原理考虑:联合应用作用于不同环节的 抗肿瘤药物,可使疗效增加。如烷化剂加抗代谢药物等。
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 三、从药物毒性考虑:不同毒性的药物联合使用,可
望降低毒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叠加,提高疗效。例如: 泼尼松、长春新碱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小,将它们与其他 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四、从药物的抗肿瘤谱考虑:
ppt课件
5
5
背景
2011年9月 卫生部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7年6月 川药事质控
四川省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标准
2018年1月 自贡市中医医院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ppt课件 6
6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 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 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ppt课件
16 四川省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标准
16
用法用量-溶媒的选择
化疗药物 顺铂 多西他赛 NS或5%GS 不 超 0.74mg/ml 过 稀释容器及输液管道不能含有 PVC ,因制剂中含有聚氧乙基 代蓖麻油,会引起 PVC 材料里 增塑剂漏出 溶媒选择 NS或5%GS 稀释浓度 不超过1mg/ml 备 注
《单克隆抗体技术》课件
![《单克隆抗体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85b1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2.png)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单克隆抗体是通过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动物体内进行体内培养产生的,经过一系列的分离 和纯化过程,最终获得高纯度、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各种层析技术、沉淀技术等对抗体进行分离和纯化,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单克隆 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与质量控制
鉴定是通过对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特 性、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结构等方面进 行检测和评估,以确定其特异性和质 量。
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 进方向,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物标记物
用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
03
02
生物药物
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免疫分析
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抗原、抗体 等。
04
02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
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是单克隆抗体技 术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将免疫脾细 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 胞。
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杂交瘤细胞产生的 抗体特异性。
克隆筛选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能够产生所需抗体 的杂交瘤细胞克隆。
细胞培养与抗体纯化
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并采用蛋 白质纯化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杂交瘤细胞 的抗体产生能力和特异性。
总结
这些杂交瘤细胞既具有脾细胞无限增 殖的能力,又具有产生特异性抗体的 能力,从而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 了稳定的细胞源。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克隆化
在筛选过程中,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 测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筛选出能 够产生所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单克隆抗体》课件
![《单克隆抗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8184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7.png)
05
单克隆抗体的未来发展
新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发
总结词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单克 隆抗体的研发将更加活跃,以满足更 多治疗需求。
详细描述
新型单克隆抗体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蛋白质工程技术等手段进行设计和 优化,以改善其疗效、降低副作用和 降低生产成本。
单克隆抗体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
总结词
单克隆抗体将与其他治疗手段和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有效的疾病治疗和诊断 。
03
类型
IgG、IgM、IgA等。
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和发展历程
1901年
Ehrlich提出“侧链学说”,认为抗体是 由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
1986年
FDA批准第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 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1975年
Kohler和Milstein首次成功制备出单克隆 抗体。
2014年
FDA批准第一个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 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物治疗
总结词
单克隆抗体在生物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可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病等多种 疾病。
VS
详细描述
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免疫系统中 的特定分子,单克隆抗体能够发挥抗癌作 用。例如,针对某些癌症的单克隆抗体药 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提高 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在自身免 疫病治疗中,单克隆抗体也具有良好疗效 ,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缓解单克隆抗体的概述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实例 • 单克隆抗体的未来发展
01
单克隆抗体的概述
单克隆抗体的定义
01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具有 高度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的抗
应用生物化学-抗体技术PPT课件
![应用生物化学-抗体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fbbf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5.png)
抗体技术的挑战
抗体生产成本高
01
由于抗体的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的细胞培养和纯化过程,因此
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抗体的广泛应用。
抗体特异性问题
02
抗体的特异性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提高抗体的
特异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抗体稳定性不足
03
一些抗体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失去活性,影响其应用效果。
抗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生物制药
药物研发
抗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用于药 物的定向输送,提高药物的疗效
和降低副作用。
免疫检测试剂
抗体可以用于制备免疫检测试剂, 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荧光等,用于检测生物体内
的物质。
单克隆抗体药物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 体药物,具有高度特异性、低毒 性和长效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 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应用生物化学-抗体技术PPT 课件
• 引言 • 抗体的产生与种类 • 抗体技术的原理与流程 • 抗体技术的应用实例 • 抗体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结论
01
引言
抗体的定义与特性
抗体
指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能够特异识别并结合抗原,发挥 免疫效应。
特性
高度特异性、结合力强、种类多 样。
抗体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19世纪末发现抗体以来,抗体技 术不断发展,经历了免疫学、单克隆 抗体技术、基因工程抗体等阶段。
发展
目前抗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 、诊断、治疗等领域,为人类健康和 疾病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生物医药
用于药物研发、疾病诊断 和治疗,如肿瘤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等。
抗体药物分析
![抗体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1d21f26294dd88d0d26bed.png)
一致性分析鉴别糖基化修饰分析
分析糖基化的类型和比例:
一些糖型 比如NGNA(唾液酸的N-羟乙酰基
神经氨酸的同分异构体)具有免疫原性;
高甘露糖型会影响药代,降低血浆清除率; 岩藻糖、半乳糖的含量会影响ADCC\CDC活 性;
(1)理化性质研究 分子量:常用质谱法和还原性SDS-PAGE方法检测抗体整体分子量和重链、轻链 分子量,并与理论值比较。 肽谱:一级序列确证,关注覆盖率/检出率的分析;C-端氨基酸检测。 氨基酸含量测定:应分析测量结果与理论值比对结果。 鉴别:通常采用免疫印迹法。 N-端氨基酸检测:需要说明和理论序列是否一致。 糖基化修饰研究:糖类含量(还原性CE-SDS)、结构、寡糖形态(CE-Glycan) 和糖基化位点(LC-MS肽谱法)等。检测方法常是多种方法联用。 等电点:常采用等电聚焦法。不能仅以等电点范围为质控标准,需明确主区带位 置。 C端Lys异质性:结合等电点研究说明异质性。 其他高级结构方法:二硫键:采用肽谱分析(还原和非还原条件下)质谱测定法 。需说明二硫键形成位置和数量。圆二色谱分析:拉曼光谱法、荧光及差示扫描 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等。
(2)生物学活性 功能性生物活性测定: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结合活性:ELISA法进行抗原抗体结合力测定。 亲和力:用Biacore方法测定单抗的亲和常数或相对亲和力。 (3)纯度和杂质分析 纯度:还原/非还原性SDS-PAGE,可用CE-SDS取代。 产品相关质质:常采用非还原性SDS-PAGE和SEC检测产品中聚合物,相关物 质和降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或成像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电荷 异质性。 工艺相关杂质:残留DNA、残留CHOP、蛋白A残留以及工艺中用到的对人体有 害的有机溶剂和其他添加物。 (4)与原研药的可比性研究。
抗体药物纯度分析(CE-SDS、SDS-PAGE、SEC、RP等)
![抗体药物纯度分析(CE-SDS、SDS-PAGE、SEC、RP等)](https://img.taocdn.com/s3/m/28f73e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a.png)
抗体药物纯度分析(CE-SDS、SDS-PAGE、SEC、RP等)抗体药物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抗体来治疗疾病的药物,通过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见的抗体类药物类型包括单克隆抗体、人工合成的抗体片段、免疫毒素、抗体药物共轭物等。
抗体类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免疫调节及眼科疾病等。
抗体药物研究中,剖析高级结构对于理解其药效活性、稳定性、传递途径和毒性等方面非常重要。
抗体药物纯度是蛋白质结晶以及严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关键。
不纯净的样品会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不准确。
另外,蛋白质纯度是进一步蛋白质研究和生物制药应用的非常重要的特征。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CE-SDS)或SDS-PAGE电泳法的抗体药物纯度分析方法简单、成本很低,且在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组分方面灵敏度很高,因而成为蛋白纯度分析常用的技术之一。
SDS-PAGE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
分子筛HPLC,又称为体积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ghy,SEC),小分子量的化合物进入凝胶孔中,滞留时间长;大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进入孔中,会更早的被洗脱下来。
分子筛色谱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至少1nmol的目的蛋白,并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分离时间也很短,一般在3个小时以内,同时获得的层析分离峰也更小。
SEC进行蛋白纯化的优点:(1)可进行缓冲液交换和脱盐;(2)可分离其他纯化技术难以分离的相似品种(如蛋白片段和低聚物);(3)可与多种溶剂相容;(4)不依赖于蛋白质的任何一种特殊形式进行保留和洗脱。
生物制品表征纯度分析(CE-SDS、SDS-PAGE、SEC、RP等)示意图。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BTP)采用ISO9001认证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实验室,获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为客户提供符合全球药政法规的药物质量研究服务。
《药物定量分析》课件
![《药物定量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57d5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8.png)
药物定量分析的分类
01
02
03
根据分析对象
可分为小分子药物定量分 析和生物药物定量分析。
根据分析方法
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光谱 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根据应用领域
可分为临床药物浓度监测 、药品质量控制、药代动 力学研究等。
02
药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容量分析法
滴定法
通过滴定剂与被测组分的反应,根据 消耗滴定剂的体积计算被测组分的含 量。
个体化用药指导
通过药物定量分析,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 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05
药物定量分析的挑战与展 望
挑战与问题
样品复杂性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极低,且常常与大量其他 物质共存,如蛋白质、细胞碎片等。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分析方法对于药物的定量分 析至关重要。
ABCD
药物代谢与转化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可能产生多种代谢产物 ,增加了分析的难度。
多组分同时分析
在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同时 分析多个组分。
解决方案与技术进展
样品预处理技术
如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用 于去除杂质,富集目标物。
色谱技术
如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 色谱等,具有高分离效能。
络合法
利用络合剂与被测组分形成络合物, 通过络合物稳定常数计算被测组分的 含量。
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
利用被测组分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比色计测量有色溶液的吸光度 ,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荧光法
利用被测组分在特定波长光激发下产生荧光,通过荧光强度计算被测组分的含 量。
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抗体偶联药物(ADCs)分析
![抗体偶联药物(ADCs)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b8a8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b.png)
抗体偶联药物(ADCs)分析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由单克隆抗体和具有强效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通过生物活性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生物药物。
其药物作用机理为通过单克隆抗体特异导向靶标癌细胞,再由偶联的小分子药物杀死癌细胞。
因此,ADC兼具了单克隆抗体药物高度特异性和靶向性的特点,以及小分子药物清除癌细胞的高效性,能协同发挥抗体药物和化学药物各自的优点,能够降低对生物系统的伤害。
常用的抗体偶联药物的制备是通过两步偶联反应,先将抗体与偶联剂(linker)结合形成中间体(抗体-linker),然后中间体再与小分子药物连接生成抗体偶联药物,如下图所示。
抗体偶联药物ADCs两步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 部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不能成功偶联;2, 抗体中存在多个结合位点(Cys, Lys 残基等),结合部位以及结合数量的不同会导致不均一性;3, 由于小分子药物的疏水性更高,与单抗结合数量的不同可能导致ADC药物的疏水性发生变化等问题。
这些未偶联的裸抗和具有细胞毒性的小分子以及偶联药物的不均一性可能会对ADC药物的药效、安全性产生影响。
相比单克隆抗体,ADCs药物的生产工艺更为复杂,因此为了保证ADCs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对ADCs药物的质量进行监控。
药物抗体比(drug to antibody ratio,以下简称DAR)是评价ADCs药物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因此,在ADC申报前对于ADC药物结构、DAR、药效、安全性的全面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百泰派克拥有多种先进色谱质谱分析仪器,结合专业生物信息学分析团队,能快速、准确的为您提供专业系统的抗体偶联药物分析评定服务。
检测平台• MALDI-TOF质谱。
• ESI-TOF质谱。
• UV/VIS光谱。
• UV-MALDI质谱。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HILIC)。
《体内药物分析》课件
![《体内药物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e0aa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a.png)
个体化用药指导
个体化用药指导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随着精 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用药已成为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 良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实现对个体 化用药的科学指导。
在个体化用药指导中,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特点,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 案提供依据。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满意度。
03
免疫分析法
04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 应进行药物测定的方法。该方法 具有高选择性、灵敏度和简便性 ,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 测定。
其他方法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体内药物分 析还包括光谱法、荧光法、化学 发光法等其他一些测定方法。这 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更具优 势,例如光谱法在某些特定药物 的测定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某些药物可能通过皮肤排泄,但这一过程相对较 慢且排泄量较小。
05
CHAPTER
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研究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分析药物 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特点,为新药研发和药物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在药效学研究中,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 在体内的分布、活化、代谢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药效的 影响。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预测新药在不同 个体内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药物的研发、 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临 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等领域的研 究提供支持。
药物代谢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吸收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 生物体内,如口服、注 射、皮肤吸收等。在吸 收过程中,药物可能受 到生物膜的屏障作用、 药物的溶解度、渗透性 等因素的影响。
抗体偶联药物 ppt课件
![抗体偶联药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890aad4693daef5ef73d87.png)
抗体偶联药物
定义 原理 对Ag、Ab、连接子和药物分子的要求 抗体的突变 几种ADC定点偶联方法的比较 连接方式 ADC偶联比的测定方法 上市的药品 前景 挑战
精品资料
抗体偶联药物
抗体偶联药物
三、对抗体、药物、连接子、靶标和抗原的要求
抗体偶联药 物
溶 药物
解 度
分子
抗体偶联药物
⑤ADCs药物特殊 靶点的寻找
抗体偶联药物
①抗原大量特异性的表 达在靶细胞表面在正常 组织或细胞表面不表达 或少表达
③一定的内吞 速率
②抗原应尽量不分泌,因为 分泌型抗原可与血液循环中 抗体结合,从而导致与肿瘤 细胞结合的抗体减少
要求
④有合适的内吞转运
途径
抗体偶联药物
靶向功能,能够有效地将 细胞毒分子输送到靶细胞;
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 具有合适的连接位点,偶
抗体偶联药物
ADCs产业化制备工艺复杂,包括重组抗体制备、化学药 物与抗体的偶联反应、ADCs的制剂与质控等环节,任一环 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抗体与药物 Βιβλιοθήκη 偶联比不确 定,影响药物 的疗效挑战
ADCs中连接臂、抗 体和药物三者的连接 效率和稳定性
④开发不同作用机 制的新型细胞毒素
抗体偶联药物
溶 药物
解 度
分子
药物的分子量较小,从而减少发生免疫原性的 风险;抗体的分子量也要很小,IgG抗体的分 子量约为150kD,毛细管内皮层和细胞外间隙 难以透过如此巨大的抗体或偶联分子,抗体的 分子量太小,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半衰期。
抗体偶联药物
• 应在水性缓冲溶液中具有适 当的溶解度,以便于偶联抗 体
抗体偶联药物 - Description of the sub contents 1.在血浆中稳定,避免细胞毒素提前释
抗体药物培训课件.ppt
![抗体药物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e46a9b0975f46527d3e1ed.png)
1) 鉴定病原菌的抗体试剂 2)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反向被动
血凝诊断试剂
3) 妊娠诊断试剂 4) 抗ABO血型系统血清
鉴定病原菌的抗体试剂
(1)常用诊断血清的品种和用途
①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②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 ③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
(2)诊断血清的制备步骤
①制备细菌抗原 ②免疫动物和制备抗体血清
用途:
–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逆转 – 肿瘤免疫诊断 – 肿瘤免疫显像 – 肿瘤导向治疗 – 哮喘、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急性心梗、
脓毒症、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抗独特型抗体作为分子瘤苗治疗肿瘤 – 多功能抗体(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抗体细胞因子
融合蛋白、抗体酶等)
(一)抗体诊断试剂
以抗体为载体的导向治疗药物,还不成熟。
1、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治疗药物
抗体作为放射性核素的导向载体,标记 操作药物偶联的抗体药物
常用的抗癌药物
• 氨甲喋呤(MTX)、阿霉素(ADM)、 丝裂霉素(MMC)等。
• 以人血浆白蛋白作为中间载体,可 明显提高每分子抗体所携带的MTX量, 使体外细胞毒性体高二倍。
3、毒素偶联的抗体药物
1)免疫毒素及其换代制品 在导向药物中,毒素和抗体的交联物称
为免疫毒素。
第一代免疫毒素是包含有A、B链完整毒素和抗体的 交联物,其中B链非特异性结合,使其仅在体外应 用。
第二代免疫毒素是利用抗体或抗体片段与毒素的A链 或与A链相似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结合物。因 此避免了第一代免疫毒素的非特异性,故能在体 内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第五章 抗体工程药物
• 抗体——机体在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所
ELISA原理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领域应用PPT课件
![ELISA原理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领域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ba38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6.png)
未来发展方向
优化试剂
研发更稳定、灵敏度更高的试剂,提高检测 性能。
多指标联合检测
开发多指标联合检测的Elisa技术,实现多参 数同时检测。
自动化与智能化
推动Elisa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 检测效率。
应用拓展
拓展Elisa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安全、环境 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03
在ELISA中,抗原或抗体被固定在固相载体上,通过 与酶标记物结合实现信号放大和检测。
03
Elisa技术分类
间接ELISA
总结词
间接ELISA是一种常用的酶联免疫分析技术,通过将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与底物显色,实现对抗原的定量或定性检测。
详细描述
间接ELISA的基本原理是将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然后加入特异性抗体与酶 标记的二抗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通过颜色反应判断抗原的存在与否。该 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抗原,也可用于检测抗体。
检测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
酶桥接法ELISA
总结词
酶桥接法ELISA是一种通过酶桥接反应来 检测抗原或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技术。
VS
详细描述
酶桥接法ELISA的基本原理是将特异性抗 体或抗原与酶标记物结合,再加入待测抗 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表面的特异性抗体或 抗原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由于酶标 记物的存在,使得待测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更加灵敏。该方法常用于检测抗体或小分 子物质,如病毒、细菌等。
04
Elisa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药物筛选
总结词
利用Elisa技术可以对大量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确定具有药 效的候选药物。
详细描述
Nanobody—小型抗体药物研究分析
![Nanobody—小型抗体药物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e94d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6.png)
Nanobody—小型抗体药物研究分析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抗体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已经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抗体药物可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亲和力和生物活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生产成本高、体内稳定性差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抗体药物——Nanobody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 Nanobody的产生和特点Nanobody是一种由骆驼或者鲨鱼等动物产生的单域抗体,它的结构基本上是抗体分子中的一小部分,仅包含一个悬臂肽(variable domain)和两个固臂肽(constant domains)。
Nanobody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完整的抗体来说更为简单,其分子量大大降低,只有15kDa左右,同时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具有较强的治疗潜力。
Nanobody除了结构简单外,还可以抵抗高温、酸碱性等环境影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使其在生产和使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 Nanobody的制备方法1. 马铃薯病毒系统采用马铃薯病毒系统可以轻松构建表达Nanobody的植物体系,并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生产。
该方法生产的Nanobody相对纯度较高,不含有毒性物质,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2. 细胞外囊泡技术该技术是将人工合成的mRNA与人工合成的脂质体乳化合并后形成细胞外囊泡,再利用此囊泡转染到目标细胞中,达到表达Nanobody的目的。
该方法生产的Nanobody可以免受感染病毒等外源性污染,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纯度,可大规模生产。
三、 Nanobody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1. 作为肿瘤诊断剂近年来,Nanobody作为一种新的肿瘤诊断剂已经开始受到广泛应用,其亲和力强、特异性高等特点可以帮助医生们快速而准确地诊断肿瘤,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癌细胞的转移风险等。
2. 用于病毒感染治疗Nanobody可以通过与病毒基质蛋白的结合来抑制病毒的复制、传播和入侵等活动,从而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症。
《抗体药物分析》
![《抗体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ab6f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1.png)
《抗体药物分析》抗体药物分析是一种对抗体药物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技术和方法。
抗体药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抗体药物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和特异性,能够有效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分子,从而发挥药理活性。
抗体药物的分析和评估是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抗体药物的分析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抗体药物的结构分析:抗体药物由上、下两个重链及上、下两个轻链构成,其结构特点包括氨基酸序列、二次结构、立体结构等。
结构分析可以通过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方法进行。
2.抗体药物的纯化和富集:抗体药物通常是在表达系统中进行大量制备的,其中可能会有其他蛋白质和杂质的存在。
因此,需要进行纯化和富集步骤,以去除杂质,提高抗体药物的纯度。
3.抗体药物的定量分析:抗体药物的定量分析可通过生物学活性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
生物学活性测定包括细胞毒性测定、中和活性测定等,可以评估抗体药物的生物活性。
4.抗体药物的稳定性分析:抗体药物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光照、PH值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降低。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进行,以评估抗体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5.抗体药物的免疫原性分析:抗体药物在体内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药物抗体,从而影响疗效。
免疫原性分析通过免疫学检测方法,如ELISA、免疫组化等,评估抗体药物的免疫原性。
6.抗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分析:抗体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效学分析则包括药物对靶标的亲和力、半衰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
7.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生产过程的监控、关键步骤的验证、批记录和相关文件的管理等。
此外,还需要对批生产药物进行质量检验和稳定性测试,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抗体药物分析是对抗体药物进行全面评估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抗体药物的结构、纯化和富集、定量分析、稳定性分析、免疫原性分析、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抗体药物在疾病治疗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培训ppt课件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c53f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1.png)
2024/1/28
17
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轻度
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 活,无需特殊处理。
2024/1/28
中度
症状较明显,影响日常生 活,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 施。
重度
症状严重,危及生命,需 要立即停药并采取紧急救 治措施。
18
05
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
2024/1/28
19
预防措施建议
01
严格掌握免疫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
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 ,包括紧急处理、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等。
及时报告和记录
3
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并记录详细情况 。
2024/1/28
21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免疫治疗的目的、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 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26
THANK YOU
2024/1/28
27
环境因素
感染、应激、饮食等环境因素也可 能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的发生。
13
预测与评估方法
生物标志物预测
通过研究生物标志物,如基因表达谱 、蛋白质组学等,来预测患者对免疫 治疗的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如CT、 MRI、血液学检查等,来发现和评估 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定义
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 能,利用自身免疫机制来清除病 原体或异常细胞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原理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各种成分和 功能,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和免疫应答等,以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6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7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8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9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0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1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2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3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1
2/27/2021
❖ (1)理化性质研究 ❖ 分子量:常用质谱法和还原性SDS-PAGE方法检测抗体整体分子量和重链、轻链
分子量,并与理论值比较。
❖ 肽谱:一级序列确证,关注覆盖率/检出率的分析;C-端氨基酸检测。 ❖ 氨基酸含量测定:应分析测量结果与理论值比对结果。
❖ 鉴别:通常采用免疫印迹法。
抗体药物分析
44
2/27/2021
❖ 鉴别
一致性分析
❖ 糖基化修饰分析
抗体药物分析
45
2/27/2021
❖ 分析糖基化的类型和比例:
❖ 一些糖型 比如NGNA(唾液酸的N-羟乙酰基 神经氨酸的同分异构体)具有免疫原性;
❖ 高甘露糖型会影响药代,降低血浆清除率;
❖ 岩藻糖、半乳糖的含量会影响ADCC\CDC活
❖ 截至 2014 年底,全球已批准上市的单抗药物 一共有 50 余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单抗药 物则接近 500 多种,治疗范围涵盖肿瘤、自 体免疫疾病、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抗感染 、止血、呼吸道疾病等,其中又以肿瘤和自体 免疫疾病药物市场最大,种类最多。
❖ 在全球已批准上市的单抗药物中,抗肿瘤药物
❖ 其他高级结构方法:二硫键:采用肽谱分析(还原和非还原条件下)质谱测定法 。需说明二硫键形成位置和数量。圆二色谱分析:拉曼光谱法、荧光及差示扫描 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等。
抗体药物分析
32
2/27/2021
❖ (2)生物学活性 ❖ 功能性生物活性测定: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 结合活性:ELISA法进行抗原抗体结合力测定。 ❖ 亲和力:用Biacore方法测定单抗的亲和常数或相对亲和力。 ❖ (3)纯度和杂质分析 ❖ 纯度:还原/非还原性SDS-PAGE,可用CE-SDS取代。 ❖ 产品相关质质:常采用非还原性SDS-PAGE和SEC检测产品中聚合物,相关物
质和降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或成像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电荷 异质性。
❖ 工艺相关杂质:残留DNA、残留CHOP、蛋白A残留以及工艺中用到的对人体有 害的有机溶剂和其他添加物。
❖ (4)与原研药的可比性研究。
抗体药物分析
33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4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性;
抗体药物分析
46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7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8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9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50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51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52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53
2/27/2021
占 42.5%,免疫性疾病药物占 32.5%,器官
移植药物占 7.5%,心血管疾病药物占 7.5%
,感染性疾病药物占 2.5%,其他药物
占 7.5%。
抗体药物分析
1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5
35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6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7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8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9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0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1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2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43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3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4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5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6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7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8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9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30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 N-端氨基酸检测:需要说明和理论序列是否一致。 ❖ 糖基化修饰研究:糖类含量(还原性CE-SDS)、结构、寡糖形态(CE-Glycan)
和糖基化位点(LC-MS肽谱法)等。检测方法常是多种方法联用。
❖ 等电点:常采用等电聚焦法。不能仅以等电点范围为质控标准,需明确主区带位 置。
❖ C端Lys异质性:结合等电点研究说明异质性。
14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5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6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7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8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19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0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1
2/27/2021
抗体药物分析
22
2/2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