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答题经典题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一、解答题(共50题)1、饲养场养的鸡比鸭多15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饲养场鸡鸭各多少只?2、某家电商场现有各种品牌的电视180台,比电冰箱的数量少。

该家电商场现有电冰箱多少台?(列方程解答)3、中心小学要栽120棵树苗,五年级已经完成了全部任务的,剩下的按2:3的比分配给四年级和六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要栽多少棵树苗?4、服装厂生产一批校服,已经完成了总套数的。

如果再生产600套,已完成的与剩下的套数的比是2∶3。

这批校服有多少套?5、森林公园里有水杉树150棵。

正好是银杏树的棵数的。

银杏树有多少棵?6、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25倍,3.5小时后当甲车到达中点时,乙车离中点还有70千米。

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时?7、李伯伯家的苹果园今年收苹果3000千克,今年比去年少收,去年收苹果多少千克?(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8、超市运来240箱牛奶,第一周卖出总数的,第二周卖出总数的,两周一共卖出多少箱?9、码头上运来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全部的多60包,第二天运走的比第一天的3倍还多40包,第三天运走余下的多50包,这时码头上还剩下300包。

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包?10、学校器乐组有60人。

舞蹈组的人数是器乐组的,是合唱组的。

学校合唱组有多少人?11、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完要用15天,乙队单独修完要用20天,两队合修5天后,甲队因事被调走,剩下的由乙队修完,乙队一共修了多少天?12、李大爷家的棵园里苹果树和梨共有1200棵.已知苹果树和梨的棵数之比是8比7.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13、某县有一条48千米的道路需要改造,甲施工队单独做需要60天完成,乙施工队单独做需要40天完成.根据施工计划,先由甲单独完成,然后由甲乙两队合做.甲乙两队需要合做几天才能完成道路改造?14、如图,三个圆的直径依次为AC=6,CB=12,AB=18。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一、解答题(共50题)1、小丽、小城、小雨给教室的椅子刷油漆,小丽刷了,小城和小雨刷了剩下的椅子,他俩所刷椅子数的比是3:5,并且小丽比小城多刷了65把。

小丽刷了多少把椅子?2、修一条360km长的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

剩下的打算按4:5分给甲、乙两个工程队修。

甲、乙工程队各要修多少千米?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依依去参观植物园,买门票共用去42.5元。

已知一张成人票与2张儿童票的票价相等,一张儿童票多少钱?4、小芳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已读的比剩下的少30页。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5、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乙队和丙队修路的比是3:5,已知甲队比乙队多修24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6、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小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这列火车的,又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多少?7、有一组相互咬合的齿轮。

小齿轮有25个齿,是大齿轮的。

大齿轮有多少个齿?(先画图分析,再解答)8、3头小猪4天吃kg玉米面,那么6头小猪5天吃多少玉米面?9、一个数的是12,这个数的是多少?10、李丽读一本科技读物,第一周读了162页,还剩下这本书的28%没有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列方程解)11、甲、乙两桶油共重120千克,从甲桶油抽出加入乙桶后,两桶油同样重。

原来乙桶油重多少千克?12、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单独做,甲需20小时,乙需24小时,丙需30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同时搬完两个仓库的货物,丙帮助甲、乙各搬运几小时?13、把kg果冻装在包装袋里,能装多少袋?14、神七飞船上天时随船还搭载了一个科学考察的小卫星,上天后卫星离开飞船的速度是每秒行8000米,这个速度是神七飞船在天上速度的,神七飞船在天上每秒行多少米?15、甲、乙两个服装厂生产同一种服装,甲厂每月生产服装27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时间比是2:1;乙厂每月生产服装36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时间比是3:2。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模拟题)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模拟题)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一、解答题(共50题)1、六年级学生报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参加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总人数的,后来又有20人参加,这时参加的学生人数与未参加的人数的比是3:4。

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修一条长500米的路,甲工程队单独修需20天,乙工程队单独修需30天,先由甲单独修5天,再由甲、乙两队合修,还需多少天完成?3、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4、学校建教学楼实际用120万元,结果合理施工,实际节约了,计划用多少万元呢?5、某钢厂今年产钢500万吨,比去年增产25%,去年产钢多少万吨?6、建设美丽乡村,要美化一段1500米的河堤路,甲工程队独做需要15天完成任务,乙工程队独做需要12天完成任务。

如果甲乙两队合作,10天能完成任务吗?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8、列方程求解。

一个数的15倍减去它本身,差是42,这个数是多少?9、学校组织艺术团队,参加合唱的有150人,比舞蹈队的2倍少16人,舞蹈队有多少人?(方程解答)10、六年级进行“科技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少交.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作品?11、我国参加第28届奥运会的女运动员269人,女运动员的人数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7人。

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多少人?12、画图整理分析下面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六年级一班有女生24人,比男生多,男生有多少人?13、加工一批零件,甲、乙两人单独做所用的时间比是3:5,现两人合作,完工时甲完成了这批零件的还多66个,这批零件共多少个?14、求下列式子的值.15、某鞋店进来一些皮鞋,第一周卖出总数的,第二周卖出总数的,已知第一周卖出120双,第二周卖出多少双?16、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________?怎样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________?17、一辆公共汽车载了一些乘客从起点出发,在第一站下车的乘客是车上总数(含一名司机和两名售票员)的,第二站下车的乘客是车上总人数的,……。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一、解答题(共50题)1、如下图,一壶茶可以装满多少杯?2、用两台拖拉机耕地,甲拖拉机3天耕了8公顷,乙拖拉机5天耕了11公顷,哪个拖拉机耕得快?3、如图,甲、乙两部分面积的比是5:3,它们面积的差是12平方厘米。

甲和乙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4、神七飞船上天时随船还搭载了一个科学考察的小卫星,上天后卫星离开飞船的速度是每秒行8000米,这个速度是神七飞船在天上速度的,神七飞船在天上每秒行多少米?5、小青的体重是28千克,刚好是爸爸体重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用方程解)6、学校有梧桐树15棵,杨树的棵数是梧桐树的,又是柳树的,柳树有多少棵?7、把240本故事书按3:5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8、张村加入“养殖种植兴村”农业合作社.张叔叔家种植观赏桃树120棵,是种植橘树棵数的,种植的橘树是梨树的,张叔叔家种植梨树多少棵?9、打一份文稿,单独打小明要15小时,小刚要12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几小时后可以完成这份文稿的一半?10、甲仓有粮食200吨,乙仓有粮食180吨,从乙仓取出多少吨放入甲仓后才能使甲乙两仓的粮食重量比是12 :7?11、一瓶盐水,盐和水的比是2:5,如果加入200克水后,盐和水的比是1:7。

问原来这瓶盐水的质量约是多少克?(得数精确到整克数)12、小红参加六门功课的考试,语文成绩公布前,她五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4分;语文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分下降了3分。

小红的语文考了多少分?13、贝贝的爸爸这次运送的水泥一共有多少吨?14、耀华印刷公司某打字员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这份稿件的,第二天打了余下稿件的,这时已打好的比余下的多4500字,求第一、二天各打了多少字?15、奇思、妙想和笑笑都爱好集邮。

妙想有280张邮票,比奇思的邮票少,笑笑的邮票比奇思多.笑笑有多少张邮票?16、学校图书室有连环画45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又是科技书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解答题》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解答题》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解答题》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1.如果1平方米可以站6人,那么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2.有一块长方形苗圃,长300米,宽200米,平均每公顷地栽树苗2000棵,那么该苗圃一共能栽多少棵树苗?3.李叔叔今年大学毕业,他承包了一个面积是2公顷的桃园。

如果每4平方米可种1株桃树,那么这个桃园一共可种多少株?4.一辆自行车416元,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是自行车价格的74倍,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是多少?5.打字员小芳每分钟打字106个,她39分能打多少个字?6.一辆36节车厢的火车给某货场拉货,每节车厢能装128吨,把这辆火车都装满后,还剩38吨。

货场原有货物多少吨?7.学校买来30套桌椅,桌子的单价是145元,椅子的单价是58元,学校买桌椅花了多少元?8.小王家的果园有125棵杏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杏55千克。

今年平均每棵比去年多收获25千克,今年能收获杏多少千克?合多少吨?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是15厘米,周长是40厘米,另一条边是多少厘米?10.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4倍。

如果将上底延长12厘米,那么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梯形的上、下底各是多少厘米?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为18厘米和2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12.太原市新建了936套廉租房。

如果每幢楼房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2套。

新建的廉租房共有多少幢?13.育才小学新建一幢3层的教学楼,每层有6间教室。

买来810套课桌椅放在这些教室里,平均每间教室放多少套课桌椅?14.前进小学组织四年级同学看电影,男生116人,女生140人。

已知每辆大巴车限乘64人,一共需要租多少辆大巴车?15.电影院共有一等票座位60个,二等票座位120个,本场电影票房收入3000元。

本场观众最少有多少人?16.水果店运来18箱桔子和25箱苹果,共重810千克,每箱桔子重20千克,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17.50头奶牛30天产奶1500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18.电池厂生产了12000节电池,把它们每25节装一盒,每4盒装一箱。

(期末专项复习)解答题-比例-2023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人教版)

(期末专项复习)解答题-比例-2023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人教版)

(期末专项复习)解答题-比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公路长6厘米。

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2.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科技博物馆,如果每辆车坐35人,需要12辆车;如果每辆车坐28人,需要多少辆车?(用比例解)3.齐才同学在西安市大雁塔参观时,他量得1米的小旗杆影长是1.2米,大雁塔的影长约为78米,请帮齐才同学算一算大雁塔高度。

(用比例解)4.生产了一批零件,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了250个,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用比例方式列式)5.一间会议室用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6.甲乙两地相距44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是2.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7.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厘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几小时到达?8.下面是某小学运动场的平面图(比例尺是1∶1000),运动场中间是长方形,两侧是16.用方砖铺地,若用边长30cm的方砖铺地,需要320块;若改用边长40cm的方砖铺地,则需要多少块?(用比例方法解)17.(用比例解)一种大豆,每20千克可以榨油5.5千克。

照这样计算,30吨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吨?18.(宁波)电讯公司要铺设一条通讯光缆线,计划由20人12天完成,因任务紧急,必须提前2天完成任务,如果工效不变,应增加多少人才能按时完成?(用比例解答)19.新学期就要开学了,张华和李明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张华买了两支钢笔和两本活页夹,李明买了同样的三支钢笔和两本活页夹,他们所用去的钱数比是7:9,如果一本活页夹是6元,那么一支钢笔多少元钱?20.通常人的血液质量与体重的比约是1∶13,王刚的体重是52kg。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教室长8m,宽7m,高3m,门窗和黑板的面积是20.8m2,要粉刷这间教室的四面墙壁,需粉刷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7元涂料费,粉刷这间教室要花费多少钱?2.把下面的平面图折成一个长方体。

(1)如果C面在底面,那么________面在上面。

(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下面是某市一个月天气变化情况统计图。

(1)多云的天数是晴天的几分之几?(2)阴天的天数是这个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4.如图,从长方体上挖去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5.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把它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且没有剩余,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6.35名学生分成甲、乙两队。

如果甲队人数为偶数,乙队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呢?7.一根方钢,长6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1)这块方钢重多少吨?(1立方厘米钢重10克)(2)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能否一次运载50根这样的方钢?8.一张长方形纸,长50厘米,宽30厘米.若把它裁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最大方形,且不许有剩余。

能裁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边长有多大?9.汽车总站是3路汽车和5路汽车的起点站,3路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5路汽车每8分钟发车一次。

两路汽车第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6:00,最后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22:00。

一天内一共同时发车多少次?10.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槽(如下图),做这个水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单位:dm)11.要测量一块不规则的岩石标本的体积,实验小组的同学先将1L水倒进一个长方体水箱,量得水深8cm,然后将岩石标本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深13cm。

请你利用观察到的数据计算岩石标本的体积。

12.一个长方体水箱,长10dm,宽8dm,水深4.5dm,当把一块石块浸入水箱后,水位上升到6.5dm,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少?13.有一张长方形纸,长70厘米,宽5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几厘米?14.王玲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解答应用练习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解答应用练习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解答应用练习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B城到C城用了4小时。

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60千米【分析】根据题图可知,从A城出发经B城到C城,这辆汽车共行驶了130+110km。

再除以行驶时间,即可求出行驶的速度。

【详解】(130+110)÷4=240÷4=60(km)答: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灵活运用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解决问题。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

2.小马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374看成了734,结果商比原来大24,但余数恰巧相同。

请你求出除数和余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15;1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被除数374看成了734,那么被除数比原来多(734-374),商比原来大24,先求出原来的除数是多少,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余数即可。

【详解】(734-374)÷24=360÷24=15374÷15=24 (14)答:除数是15,余数是14。

【点睛】本题考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关键掌握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2小时后,这辆汽车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解析:40千米【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让行驶的时间2小时乘速度80千米即可求解行驶的路程,然后让总路程200千米减去行驶的路程后即可解答。

【详解】200-80×2=200-160=40(千米)答:这辆汽车距乙地还有4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掌握路程=速度×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4.“六一”前夕,老师要买13支钢笔作奖品,商场正好有一种钢笔在促销,买五支送一支。

这种钢笔每支15元。

老师买13支这样的钢笔要花多少钱?解析:165元【分析】买5支送1支即买1次会得到6支,则13÷6=2(次)……1(支),当老师买了2次五支时,有2×5=10(支),另外送了2支,一共是12支,还有余数的这1支也要自己买,故买11支,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即可。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解答题包含答案一、解答题(共50题)1、一批货物,运走一些后还剩下60吨,剩下的是运走的,这批货物有多少吨?2、学校图书馆中有故事书240本,童话书是故事书的,又是漫画书的,漫画书有多少本?3、如下图,把甲、乙两根测量水深的标杆分别竖直插在水池中,两根标杆的长度之和是8.8m。

求水有多深。

4、富源服装城售出一套衣服,上衣和裤子的售价相差60元.裤子的售价是上衣的。

这套衣服的售价是多少元?5、学校运来200棵树苗,老师栽种了10%,剩下的按5∶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班,丙班分到多少棵树苗?6、学校要挖一条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了全长的,两天共挖了50米,这条下水道长多少米?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全程的10%,当乙行到全程的时,甲车再行全程的,可到达B地.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8、按下面的步骤计算,再把最后的得数与开始的数比较,你能发现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9、把商填在□中.10、阅览室的老师要打一份稿件,已经打了,还剩240个字没有打完,这份稿件共有多少个字?(列方程解答)11、小丽、小城、小雨给教室的椅子刷油漆,小丽刷了,小城和小雨刷了剩下的椅子,他俩所刷椅子数的比是3:5,并且小丽比小城多刷了65把。

小丽刷了多少把椅子?12、挖一条引水渠,长是千米,第一天挖了千米,第二天挖了剩下的。

两天一共挖了多少千米?13、A、B两地相距392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小时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3,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14、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它的,再修800米正好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15、三个同学跳绳,小强跳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小亮跳的是小明跳的,小亮跳了几下?16、丽丽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17、根据关系填除法、分数、比的各部分名称.比比的后项除号分子分数值18、六(1)班有学生50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19、市政公司修一段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第二周修了全长的,还有340米没修,这段路一共有多长?20、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480米,比第二次用去的1.5倍少60米,第二次用去电线多少米?(列方程解)21、森林公园里有水杉树150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解答题经典题
1、甲、乙两个修路队同时合修一条1875米的公路,用25天。

完工时乙队比甲队少修125米,乙队平均每天修35米,甲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车从甲站到达乙站需要8小时,慢车从乙站到达甲站需要12小时,如果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是快车比慢车多行180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影门票20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五分之一,那么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行了3.2小时后,两列还相距全程的,两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相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30小时完成,乙独做20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乙给甲87个,两人零件个数就相等,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一条路3天修完。

第一天修全长的37%,第二天和第三天修的米数的比是4:5,第二天修了64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星鞋厂生产一批儿童鞋准备装箱。

如果每箱装70双,5箱装不满,如果每箱装44双,7箱又装不完,最后决定每箱装A双,这是恰好装满A箱而没有剩余,这批儿童鞋共有多少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两桶油,第一桶用去后,余下的与第二桶的质量比是3:5,第一桶原来有油18千克,第二桶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客车从甲地,货车从乙地同时相对开出。

一段时间后,客车行了全程的货车行的超过中点54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9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当甲车行到全程的时与乙车相遇,乙车继续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前进,又行驶了154千米到达A地。

甲车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