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通过操作等实践活动,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根据求几个几正确地列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
(二)复习加法的知识。
知道加法的各部分名称二、探究新知:1、交流计算方法。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5+5+5+5=20 2+2+2+2+2=10 4+4+4=12 3+2=5 ……3、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预设:学生有可能说出2×5=10……板书)你们见过这种算式吗?哪里知道的?是的,这就是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4、介绍乘法算式中的乘号。
(板书:乘号)5、强调:乘法算式中2是相同的加数,5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
6、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2×5=10读作2乘5等于10,齐读。
7、2×5=10也可以写成5×2=10,读作5乘2等于10。
这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这两个算式都表示5个2连加。
8、你能把另外几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学生试一试,同桌互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评价。
9、(预设:学生没改3+2=5)这几道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而3+2=5这道算式为什么没有同学改呢?学生交流后,说明:当加数不相同时一般不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
(预设:学生改成3×2=5)这样改可以吗?要改成3×2怎么办?10、(写多个几相加的数,很麻烦引出简便方法)说明:为了更简便地表示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开小火车改写乘法算式2+2+2+2+2+2、7+7+7+7、6+6+6、3+3+4+3、5+5-5+5为什么3+3+4+3、5+5-5+5不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这两题怎么改一下就可以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
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
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算式:4+6+9和2+2+2(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2.出示算式:5+5+5+5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二、探究新知1、摆图形游戏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
(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
)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① 4个☆用了40根小棒。
10+10+10+10=40② 5个△用了15根小棒。
3+3+3+3+3=151③ 3个□ 用了12根小棒。
4+4+4=12④┅┅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一、观察中发现问题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二、分类中提出问题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4.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4.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准备了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并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4章第1节,具体包括乘法的定义、乘法算式的构成以及乘法口诀的初步理解。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构成,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计算,并初步理解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构成,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计算。
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运用。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准备了乘法卡片、挂图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引导学生发现桌子上的桌子数量和桌子每行摆放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乘法的概念。
二、乘法的定义:我利用乘法卡片,向学生介绍乘法的定义,解释乘法算式的构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乘法口诀:我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四、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设置了多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乘法算式的示例,以及乘法口诀的简要说明,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我布置了多道作业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题目包括:1. 利用乘法卡片,进行乘法计算练习;2. 根据乘法算式,写出对应的乘法口诀;3.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练习。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但在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乘法口诀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是今天课堂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对乘法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乘法的掌握还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多参与,多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乘法口诀: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举例:如2的乘法口诀“二二得四”,3的乘法口诀“三三得九”,以此类推。
2.教学难点
(1)乘法与加法的关系: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能将加法问题转换为乘法问题。
举例:将3个苹果每组,有2组的问题,从加法表示3+3转换为乘法表示3×2。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的定义、乘法算式的组成和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乘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乘法口诀的记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乘法口诀的记忆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举例:通过编故事、唱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3)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乘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举例:如购物时,苹果每千克3元,买2千克需要多少钱?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乘法算式2×3=6元。
二年级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乘法的意义,使学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简便运算。
2. 学习乘法口诀,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6的乘法口诀。
3.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乘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乘法的意义。
2. 准备乘法口诀表,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准备相关的游戏材料,用于课堂游戏。
4. 准备分组合作的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有目的地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意义。
2. 新课讲解:讲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直观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小棒、图形等代表不同的数,进行乘法运算。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应用。
4. 课堂游戏:设计一个有趣的乘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乘法口诀,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和反馈。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完成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题目。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乘法的意义,并与家人分享。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如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本教案主要围绕乘法的初步认识展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乘法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乘法符号:乘法用“×”表示,乘数表示被乘数和乘数的个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使用乘法符号,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3. 能够运用乘法口诀,快速计算乘法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乘法概念的理解和乘法符号的使用。
2.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教学重点:1. 乘法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2. 乘法口诀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乘法表格、计算器等。
学具:练习本、笔、乘法口诀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一个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引发学生对乘法的思考。
2. 乘法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乘法的定义,即重复加法。
3. 乘法符号:讲解乘法符号“×”的意义,让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乘法符号。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如3×4、4×5等,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乘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乘法游戏:组织学生进行乘法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乘法水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乘法的定义、乘法符号的意义、乘法口诀等关键知识点。
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a) 2×3b) 3×4c) 4×52. 答案:a) 2×3=6b) 3×4=12c) 4×5=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对乘法产生兴趣,并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分配:分配物品, 例如:将12个苹 果平均分给3个小 朋友,每个小朋 友得到4个苹果。
3
计算面积:计算矩 形、正方形等图形 的面积,例如:长 5厘米,宽3厘米 的长方形,面积是 15平方厘米。
4
计算体积:计算长 方体、正方体等立 体图形的体积,例 如:长5厘米,宽 3厘米,高2厘米 的长方体,体积是 30立方厘米。
拆分法:将大数拆分成两个较小的数,分别计 算后再相加 交换律:a*b=b*a,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 果不变
结合律:(a*b)*c=a*(b*c),将三个因数中的两 个先结合,再与第三个因数相乘,结果不变
乘法的实际应用
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1
2
购物:计算总价, 例如:3个苹果, 每个5元,总价为 15元。
03
乘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一些数学概念,例如比 例、分数等。
02
乘法可以解决一些复杂 的问题,例如分配物品、计算面积等。
乘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 地计算多个相同加数的 和。
谢谢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 法的初步认识
目录
01. 乘法的概念 02. 乘法的运算 03. 乘法的实际应用
乘法的概念
乘法的定义
乘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 相同的数相加。 乘法的符号是“×”或“·”。
乘法的基本性质: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乘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乘法是加法的 简便运算
乘法是加法的 推广和延伸
乘法是加法的 逆运算
乘法和加法都是 基本的数学运算
30% 10%
55%
5%
乘法的符号表示
A
乘号:×
B
被乘数:a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一章第三节“乘法的初步认识”。
内容包括: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构成,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以及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构成,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卡片学具:练习本、笔、小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你有3个苹果,你想知道2个苹果加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会怎么计算呢?2. 例题讲解:老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3个2是多少?学生:3个2是6。
老师:对,3个2就是2加2加2,也就是3乘以2,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6。
3. 随堂练习:老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自己试试,用乘法算式表示出4个3是多少。
学生:4个3是12,可以表示为4×3=12。
4. 乘法口诀的学习:老师:我们发现,乘法有一个很好记的口诀,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同学们记住没有?学生:记住了。
六、板书设计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乘法口诀2个苹果 2+2+2 一一得一3个苹果 3+3+3 二二得四4个苹果 4+4+4 三三得九5个苹果 5+5+5 四四十六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2.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乘法的意义。
答案:1. 3×4=122. 4×5=203. 5×6=304. 2×3=65. 3×5=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乘法的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乘法口诀的记忆情况也较好。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7篇)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作者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7篇),欢迎借鉴。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这种概念又难以建立,教材一开始就专设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学过多个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我班有一部分能掌握,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自如地掌握,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去了解算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运算意义。
(2)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材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这一节课,我从四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3、合理练习,强化新知。
4、指导总结,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教科书第44页的游乐场情景挂图,目的是想通过这张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图中每种游乐活动的人数,并算出小火车、过山车、观览车上各有多少人?学生看见这张图后兴致很高一下子就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回答出:小火车有3+3+3+3=12人,过山车上有2+2+2+2+2+2=12人,观览车上有4+4+4+4+4=20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并在实践中掌握乘法口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游戏,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运算,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进行乘法运算。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乘法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物投影仪、小卡片、小奖品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小卡片、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如2个苹果,3个香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水果。
引导学生发现,2个苹果加上另外2个苹果,就是4个苹果,3个香蕉加上另外3个香蕉,就是6个香蕉。
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的意义。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如2乘以3等于6,3乘以2也等于6。
让学生尝试说出乘法口诀,并解释乘法口诀的意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进行乘法运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学习目标的叙写本节课我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三方面来叙写学习目标。
1、基于课程标准《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基于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基于学情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乘法并不太陌生,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能背出乘法口诀,但对于什么是乘法,乘法的作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乘法和加法是否有关系,学生不太清楚。
这就需要给学生搭建认知的`桥梁,创设具体、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学习目标的叙写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会列出同数连加算式,会把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通过观察,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出乘法算式。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学习难点:探究乘法的意义。
二、说评价任务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归纳为几个几,会用乘法算式表示,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结合乘法算式,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说学习流程为了达成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在此学习流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景十分必要。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8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8篇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数学实验教课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也就是课本47页到48页的内容。
本节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1、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
结合学生年龄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
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等进行教学。
四、学法选用:结合本节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观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因此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所以在第一环节用3分钟,直接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我打算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乘法产生的过程。
学生理解了乘法含义后,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练习那么第三环节估计要用15分钟。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到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知识,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对乘法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借助直观的操作,来理解乘法的意义,从而建立起乘法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乘法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结合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图片、教具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事物,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展示一幅画有3只小鸟的图片,问学生:“如果有3只小鸟,每只小鸟都有一只脚,那么这些小鸟一共有几只脚呢?”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想到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3只小鸟,每只小鸟有一只脚,那么就是3+3+3=9只脚。
在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3个1相加的结果,也就是3的倍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单元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
该章节旨在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算式的构成及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算式,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每组图片中有2个苹果,共有2组。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2. 例题讲解:讲解加法算式:3 + 3 = 6讲解乘法算式:3 × 2 = 6通过对比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小棒进行实际操作,例如:有4组小棒,每组有3根小棒,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答案。
4. 讲解乘法算式的构成:讲解乘法算式中的乘数、被乘数和积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5. 乘法口诀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例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6.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乘法算式的构成:乘数× 被乘数 = 积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10题。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乘法的初步认识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8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8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
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
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生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法和学法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
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下面是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P44—47 例1、例2、例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二、教学准备
功课表健胃消食片玩具棋盘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选择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乘法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口诀可能会背,甚至背得比较熟练,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乘法?乘法是怎么产生的?学乘法有什么好处等等是不清楚的。
因此, 在教学中直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尤为重要。
本人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选用他们熟悉的素材、喜欢的素材、容易理解的素材,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感悟乘
法与加法一样是解决冋题的一种表达方式。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通过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作用,提高合作意识。
) )
)
6、小结:为什么不选下面的算式? 13+15=28 6+5+5+6+6+6=28 1+2+3+4=10
巩固新知。
充分利用教材,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6+5+5+6+6+6=28能否把今天刚学的新知识用 进去,哪怕一点点?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乘法可以解决身边 的哪些问题?
1、汇报算式(老师有选择的板书) 3+3+3+3=12 4+4+4=12 2+2+2+2+2+2=12 6+6=12 13+15=28 6+5+5+6+6+6=28 1+2+3+4=10
2、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加法。
生:都是连加。
师:再看看他们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1
、
这是什么地方?
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已有 2
、
提一个你喜欢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板书),再一次沟通乘、加的关 出示主题图
系,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五、
教学片段实录(一)
X 4=12 X 6=12
[学生用乘法解决的,老师先给与肯定, 把它的板书靠边一点。
生:1、2、3、4 一个一个大起来。
生:面这些加数都一样。
师:哪一道,能否讲一道给大家听听。
生:3+3+3+3=12
师:是吗?我们我们再仔细的看一下,第一个加数是3,(大家一起来)第二个加数是
3,第三个加数是3,第四个加数是3
生:加数都一样。
师:我们给一样的加数取个名字,叫做相同加数。
师:这个加法算式一共有几个相同加数。
数一数)
生:4 个相同加数。
3、师报题,学生书写加法算式。
师:3个7相加
生:7+7+7
师:5个4相加
生:4+4+4+4+4
师:100 个5 相加。
(学生在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在嘀咕怎么这么多的 5 呀?老师故意问:好了吗?)
生:没有。
师:那怎么办,要不要继续写。
生1 :要。
生2 :不要。
师:老师写,你们数着。
(由于一下子无法把100 个5 相加老师板书:)
5+5+5+5+5+ .... + 5=500 )
生:老师我有好方法, 5 X 100=500
师:这叫什么方法?生:乘法
师:这节课就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师:这位同学用5 X 100你们懂吗? 生:不懂。
师:有些同学不明白,我们就先学上面加数少一些的算式。
生: 3X 4=12 4 X 3=12
师:怎么读?
生: 3 乘 4 等于 12(板书) 师:“X”叫什么?怎么写?
师:再看算式,我就不明白 4 哪里来的, 3 呢? 生: 4 是有
4 个 3,3 是相同加数。
(再一次要求学生数一数。
) 师:原来 4 是数出来的。
4、任意选两道你喜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说一说。
1) 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区别上下两道 3X 4=12 中的 3和 4。
(3) 5+5+5+5+5……+5和5X 100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教学片段实录(二)
解决 6+5+5+6+6+6=28,能否把今天刚学的新知识用进去, 生:老师,我不知道对不对。
5+5 改成 5X 2 师:当然可以啊! 生:那后面的就是 6X 3。
师:可以啊!不过前面的 6 为什么不用啊? 生:那不成了 4个 6了。
师:就是吗? 生:哦!明白了, 5X 2+6X 4。
师:太棒了! 六、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巧妙运用身边的教具, 减轻老师的备课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
3+3+3+3= 1 2能否改成乘法算式?
哪怕只有一点点?
24 小时。
是的,没有时间啊!——这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它不仅伤害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
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
”我曾经看到很多教案都用了课件,我也曾经听过运用课件的精彩的观摩课,我羡慕他们。
但仔细一想,就拿家常课来讲,有多少的学校有这样的条件,有多少老师有这样的
水平,有多少老师有这么多的时间。
根据《课标》精神,我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
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即P44 的主题图,无需制作课件,直接在投
影仪上显示,人人可用,时时可用,给老师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另一方面又根据《课标》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即新课学习时选用的健胃消食片、本班的功课表、玩具棋盘等准备方便,大大减少了备课时间,大大减轻了老师课前的准备工作。
使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也不是模仿数学家发现或创造数学的过程,而应成为学生经历一个真正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引发自主探究的需求;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比如:向学生展示健胃消食片、本班的功课表、玩具棋盘时,学生不参与教学,而对其他方面(如健胃消食片我吃过……)内容或事物发生兴趣,老师及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决。
在书写加法算式时感悟“加数相同” 。
接着,教师提出“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对相同加数的认识有
了进一步的升华。
再通过加法算式的书写,特别是100 个5 相加写起来很麻烦,促使学生不
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
总之,通过写一写、读一读、猜一猜、说一说,并进行独立思考、观察交流,引导学生逐步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来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感悟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整个教学过程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