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土家人饮食习惯
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b0105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5.png)
土家族饮食文化土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土家族饮食以玉米、小米、马铃薯等为主要粮食,配以猪肉、鱼类和野味等多种食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一、主要食材1.粮食类土家族的主要粮食包括玉米、小米、红苕、马铃薯等。
玉米是土家族人民的主食之一,他们将玉米制成各种食品,如玉米面、玉米粥、玉米糕等。
土家族人民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情感,玉米代表着土家族人民的生命和希望。
2.肉类土家族人民主要以猪肉为主要肉类食材,他们喜欢将猪肉腌制成腊肉或者熏肉,以增加口感和保存期限。
土家族人民还喜欢食用鱼类和野味,如山猪、野鸡、野兔等。
3.蔬菜类土家族人民崇尚自然,他们重视蔬菜的种植和食用。
常见的蔬菜有豆角、四季豆、青椒、南瓜等,他们通常将蔬菜与肉类搭配烹制,使得菜肴更加丰富和营养。
二、烹饪方式1.蒸土家族人民喜欢使用蒸的方式烹制食品。
他们使用竹筒蒸煮食材,这种方式能够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
土家族人民常用蒸制玉米、木耳等,制成香糯可口的菜肴。
2.炖土家族人民喜欢使用炖的方式烹制食物,通过炖煮可以将食材中的营养充分释放出来。
他们常常把猪肉、鸡肉、鱼类等食材制成美味的炖菜,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
3.炸土家族人民也会使用炸的方式烹制食物。
他们通常使用马铃薯等食材炸制成土家族传统小吃,如土家族炸饼、土家族炸饺子等。
这种方式烹制的食物酥脆可口,深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三、饮食习俗1.宴饮土家族人民喜欢举办宴会,将宴请亲朋好友视为一种社交活动。
土家族人民在宴会上除了品尝各种美食之外,还会进行歌舞表演、击鼓传花等娱乐活动,增加宴会的欢乐氛围。
2.送情土家族人民在传递感情和表达谢意时,喜欢使用送食物的方式。
他们通常会准备一些土家族特色小吃或者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送给亲友,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四、饮食文化的意义土家族饮食文化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是连接族群和传承文化的纽带。
“三下锅”是张家界特色地方菜
![“三下锅”是张家界特色地方菜](https://img.taocdn.com/s3/m/8d1737c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c.png)
“三下锅”是张家界特色地方菜“三下锅”是张家界地区名声较为响亮的特色地方菜。
所谓“三下锅”其实就是一种很方便的干锅,它由多种主料做成,有腊肉、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香肠、猪头肉等,食客可各选其三;辅以干椒段、美人椒、西红柿、土豆、豆腐、笋子、萝卜干、干豇豆、红薯粉、豆腐皮等配菜,以及葱姜蒜、花椒、桂皮等香料,由本土厨师在经过秘方腌制后炒熟下到干锅中,上桌后再用小火继续烹煮,香辣味慢慢飘出,芳香四溢,引人垂涎欲滴。
如今的“三下锅”,不再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
它不仅食用选材更加丰富广泛;吃法也有了干锅与汤锅之分,干锅无汤,麻辣味十足,不能吃辣的人恐怕难以享受;汤锅相对来说适中,老少皆宜。
菜品可根据客人的喜好搭配,人数多,食材也多,种类不断增加,吃起来味道非常不错。
当地人最喜欢的搭配为肥肠、猪头肉和腊肉,或脆肚、鲜猪肉和竹笋,或腊猪脚、萝卜干和海带等“三下锅”菜式。
如在吃时,再配以湘西特有的擂钵辣子、酸萝卜、霉豆腐、藠头酸菜等凉碟调味,滋味更是悠长,直叫你吃得涕泪横流却又不忍罢手,这就是张家界“三下锅”的魅力了。
有人说,看完张家界的山水,不吃“三下锅”,那只享受了张家界的一半文化,会终身遗憾。
正宗的“三下锅”虽然好吃,但在张家界的大酒店里面吃不到,只能在当地人喜爱的家常菜小餐馆里吃到。
张家界“三下锅”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华。
一锅红彤彤的“三下锅”,既吃出了它的色香味,也吃出了它厚重的文
化。
古丈美食简介文案
![古丈美食简介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884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c.png)
古丈美食简介文案一、古丈美食的独特魅力古丈作为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湘西山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里的美食也因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熏陶而独具特色。
古丈美食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美食爱好者。
二、众多的地道特色美食1. 古丈辣子鸡古丈辣子鸡是古丈最有名的地方美食之一,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辣子鸡选用新鲜的土鸡,肉质鲜嫩,搭配上独特的辣椒调味料,入口麻辣香鲜,令人回味无穷。
制作辣子鸡的关键在于选料,辣椒选用零度山椒和特色辣椒,配料选用茶油、郫县豆瓣酱、葱姜蒜等,经过炒制拌炒后,鸡肉入味入香,肉质鲜美。
品尝古丈辣子鸡,辣中带麻,香气四溢,让人欲罢不能。
2. 古丈翘皮蛋古丈翘皮蛋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别具一格,既有咸鲜的味道,又有口感酥脆的风味。
翘皮蛋选用土鸡蛋,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腌制而成,蛋壳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
制作翘皮蛋需要将鸡蛋放入酱汁中腌制,然后入锅煎至金黄色即可。
煎蛋的时候,鸡蛋外层会形成一层脆皮,内里则保持着鲜嫩的口感,入口酥脆可口,营养丰富。
3. 古丈木鱼豆腐古丈木鱼豆腐是一道融合了湖南传统美食和古丈特色调料的菜品,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风味。
选用新鲜的豆腐和湘西特色木鱼片,经过切丝、炒制等工艺制作而成。
制作木鱼豆腐的关键在于选料和炒制火候的掌握。
选料方面,豆腐要选用鲜嫩的豆腐,而木鱼片要选用新鲜的木鱼,口感更佳。
炒制方面,火候要足,保持豆腐嫩滑的口感,同时木鱼的香味也要充分发挥出来。
4. 古丈宜章豆腐糕古丈宜章豆腐糕是当地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
选用上好的黄豆和当地特色白酒进行蒸煮,使豆腐糕入口绵软鲜嫩,豆香味浓厚。
制作宜章豆腐糕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浸泡黄豆、磨浆、煮糊、蒸煮等。
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比例,以确保豆腐糕的口感和味道。
品尝宜章豆腐糕,绵软的口感和浓郁的豆香味会令人陶醉。
三、结语古丈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风味成为了湖南省的一张名片,也是众多游客必去的美食胜地。
张家界美食:土家十大碗
![张家界美食:土家十大碗](https://img.taocdn.com/s3/m/94683116b7360b4c2e3f64a2.png)
张家界美食:土家十大碗
土家十大碗来源于当地民间节庆及招待贵宾时惯用的菜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半荤半素、一菜两味、油而不腻。
相传,土家人生性好客、爱面子,但由于当时生活贫困,无力安排上好足量的菜肴。
为了使餐桌上菜品的数量多,面子好,一般每桌安排十碗菜,且每碗下面用素菜垫底,上面用荤菜盖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举办红白喜事时的固定菜式及习惯称谓“土家十大碗”。
第一碗:农家贺菜
主料:猪肉、黄花、红薯粉丝
寓意:长相依
功效:解热消肿、化痰消暑
第二碗:地方烩千张
主料:猪肉、千张皮、胡萝卜
寓意:千里相会
功效:补钙养容、胡萝卜素
第三碗:海带蒸猪手
主料:猪手、海带
寓意:万年青
功效:补钙、补锌、铁
第四碗:土家煨排骨
主料:排骨、黑木耳
寓意:聚宝盆
功效:降脂、有抗癌功效
第五碗:黄豆炖土鸭
主料:土鸭、黄豆
寓意:金满斗
功效:补虚益气、去寒清湿
第六碗:白玉地参主料:白萝卜、高汤
功效:益气、护肝
寓意:银满仓
第七碗:风味汤泡鱼
主料:雄鱼肉、油豆腐
寓意:年年有余
功效:通经络、补脑开胃、益气
第八碗:乡村扣肉主料:五花肉、地方盐菜
寓意:满堂红
功效:湿润皮肤、丰肌体健脑
第九碗:土家和欢主料:黄豆、南瓜叶
寓意:青青白白
功效:补钙、锌、纤维素青高
第十碗:蒜茸时蔬主料:时蔬、蒜子
寓意:四季长青
功效:绿色食品、含丰富维生素。
土家族有哪些饮食禁忌
![土家族有哪些饮食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1ac01ba3a45177232e60a2b0.png)
土家族有哪些饮食禁忌土家族人民生活在大湘西的张家界,拥有悠久的土家历史和深厚的土家族文化。
通过对民族有需要注意哪些风俗习惯的了解我们知道,土家族其独特的饮食习惯,是湖南湘西的一大特点。
那么土家族有哪些饮食禁忌呢?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地区山多田少,食粮以稻谷、玉米为主,杂以小米、红苕和洋芋。
土家人的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
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煮饭一般是用铁鼎罐架在火坑里的铁三脚架上煮熟,灶房只是在热天或人客多的时候使用。
饭食品种很多,土家族人最爱吃的是粑粑,最具特色的是酸辣子和糟辣子。
酸辣子是将红鲜辣椒拌玉米舂细粉粒,装于扑水坛中,半月后可食,食法有干炒、水煮;糟辣子是将红鲜椒切碎,加生姜、花椒和盐,密封坛中,既可直接食和,又可作佐料。
酸菜,是土家族常用的大宗菜。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
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
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
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在张家界,几乎各种蔬菜都可以制成酸菜,如青菜酸、萝卜酸、洋姜酸、豇豆酸、大兜菜酸、苞谷酸;肉鱼之类加点糯米粉或小米粉,放入坛中密封,制成酸鱼、酸肉、酸肠子,用油煎炒,十分可口。
酸菜开味助消化,深受土家人的喜爱的菜食。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个或十多个酸菜坛子,一年到头,餐餐不离酸。
腊肉,更是土家人最喜爱的菜食,进人腊月,家家户户杀年猪,一般人家杀一头或几家合杀一头,富有之家杀二头。
鲜肉裹食盐、花椒、五香粉,在缸内腌10天左右,挂在炕上慢慢熏干,夏季埋于谷堆储存。
土家族传统饮食
![土家族传统饮食](https://img.taocdn.com/s3/m/6cafd0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2.png)
土家族传统饮食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饮食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以农作物和狩猎采集的物品为主要食材,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式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传统饮食的特点和代表性菜肴。
首先,土家族的传统饮食注重谷类食物的消费。
包括稻谷、玉米、高粱等。
土家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通过煮饭或蒸馒头的方式加工谷物。
特别是粑粑,这是一种以粘米粉或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食品,口感软糯,非常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其次,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也以草本植物和野生动物为食材。
土家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很多时候依赖于山林间丰富的资源。
他们采集到的野生植物包括山野蔬菜、木耳、竹笋等,这些被当地人称为“山珍野味”的食材都是土家族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土家族人还会捕捉山中的野生动物,例如野兔、野鸡等,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
土家族的传统饮食注重清淡和酸辣口味。
在土家族的饮食中,酸味和辣味常常被使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家酸辣鱼。
这道菜采用当地特产的天然鱼类,经过腌制、炖煮等烹饪程序,配以酸辣的汁料,使菜品酸辣适口,鱼肉鲜嫩可口。
此外,碗糕、毛豆酱、酸汤等都是土家族传统饮食中常见的菜肴。
碗糕是一种外观类似年糕的传统食物,由糯米制作而成,口感糯软,常常和肉类一起食用。
毛豆酱则是一种以毛豆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调味品,口感醇厚,被广泛应用于土家族传统菜肴的烹饪中。
酸汤则是以酸笋和酸豆角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汤品,以其清爽酸辣的味道让人一扫炎热,非常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中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喝汤”。
土家族人民将汤视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认为“百汤不如一碗”。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宴席,土家族人民都会准备各式各样的汤品,例如薄荷汤、紫苏汤等,以此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最后,土家族的传统饮食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人民通过饮食传统,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也成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婚嫁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土家族人文历史
![土家族人文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e90fb6d561252d380eb6e85.png)
土家族人文历史张家界是一个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地区;总人口160.12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111.79万人,其中,土家族97.87万人、白族10.98万人、苗族2.78万人。
土家族土家族,通俗的解释,就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一个土生土长的民族,古代称“巴人”。
据有关史料记载,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一直居住在长江、湘西宗教文化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肉祭供。
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
此外,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
多数情况下,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张家界少数民族节日土家三过年:土家人每年要过三次年,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十月初一过“十月年”。
“过赶年”的晚上,寨中空场燃起篝火,土家人围着篝火跳摆手舞,唱调年歌。
“六月年”是因土家人历史一次重要的迁移,完成迁移的这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五,土家人在这天宰牛祭神,慢慢形成过“六月年”的习俗。
“十月年”是土家人在迁移后为迎接新家园第一个丰收季节而进行的,十月初一,土家人组织起庆祝活动,互相拜年,共庆“十月年”。
哭嫁歌《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
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到姑娘的声音哭嘶哑为止。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两种,“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
如“哭父”: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
我的家乡独特的土家风情张家界
![我的家乡独特的土家风情张家界](https://img.taocdn.com/s3/m/b91a67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d.png)
我的家乡独特的土家风情张家界张家界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是一个充满了独特土家风情的地方。
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峰、原始的森林和独特的土家民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文章中,我将介绍张家界的自然风光、土家民俗和独特的文化特点。
一、壮丽的山峰和原始森林张家界以其壮丽的山峰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誉为“九天之内一天上,天下之内无二处”的天门山。
这座山峰峭拔险峻,山顶上有着宽广的门洞,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
站在天门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张家界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
除了天门山,张家界还有其他许多美丽的山峰,比如黄龙洞、宝峰湖等等。
这里的山峰多姿多彩,有些形状奇特,如飞来石、金鞭岩等。
在这里,人们可以漫步于原始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二、土家民俗的魅力张家界的土家民俗文化是该地的一大特色。
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服装和民俗习惯。
在张家界,人们可以欣赏到土家族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这些表演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土家族的木板腰鼓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人们手拿着尺寸不同的木板,用力敲打,发出响亮的声音,配合舞蹈动作,形成独特的节奏和旋律。
这是土家族人民表达欢乐和团结的一种方式。
除了木板腰鼓,土家族还有其他的民俗活动,如古老而神秘的巫山祭祀,以及特色饮食和手工艺品制作等等。
这些活动和习俗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土家族的独特文化。
三、独特的文化特点除了自然风景和土家民俗,张家界还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
这里的人们热爱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和宗教信仰。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是学习文化和传承智慧的重要途径。
张家界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如春节、端午节等等。
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举办各种庆典活动,如舞狮子、舞龙等等,以表达对节日的祝福和喜庆之情。
此外,张家界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
例如,土家族的刺绣艺术是独具特色的,绣品上鲜艳多彩的线条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富有艺术价值,也成为了旅游纪念品。
土家族的主要食物有哪些?
![土家族的主要食物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0a564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d.png)
土家族的主要食物有哪些?一、酸辣土家菜酸辣土家菜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菜系之一。
它以酸、剌、鲜、香的口味而著称,能够开胃增食欲。
酸辣土家菜以酸笋、酸菜、辣椒等为主要原料,辅以鸡肉、鱼肉、猪肉等多种肉类,烹饪技巧独特,味道鲜美。
其中,酸笋烧鱼是酸辣土家菜中最为经典的一道菜肴。
鱼肉鲜嫩,酸笋酸爽,配以辣椒的辣味,让人胃口大开。
二、毛豆腐毛豆腐是土家族传统的豆制品之一,由黄豆制成,外表呈毛糙状,故而得名。
毛豆腐口感细腻,香味浓郁,是土家族中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它可以炒、煮、炖、腌等多种方式制作,烹调出独特的口感和美味。
毛豆腐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被誉为土家族的“白肉”。
三、苞谷米酒苞谷米酒是土家族最具特色的酒类饮品之一,也是土家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苞谷米酒是用苞谷、吉它等谷类为原料,通过传统的发酵工艺制成,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鲜美的口感。
土家族人民通常在重要的节日或喜庆场合,以及招待客人时,都会饮用苞谷米酒,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祝福之意。
四、腊肉腊肉是土家族的传统熟食之一。
土家族人民以猪肉、牛肉、鸭肉等为原料,经过腌制、晾干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肉香和独特的口味。
土家族人民通常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或者过年、结婚等喜庆场合,都会准备一些腊肉,作为招待客人和送礼的佳品。
总结:土家族的主要食物有酸辣土家菜、毛豆腐、苞谷米酒和腊肉等。
这些食物不仅口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是土家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食物的传承和创新,土家族的美食文化得以保留和发展,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尊重和传承土家族的美食文化,以及他们的风土人情,共同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的发展。
湖南张家界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推荐
![湖南张家界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0c70b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8.png)
• 黄龙洞:它是中国最大的石灰岩溶洞之一,有着独特的地下 河、石钟乳、石柱、石笋等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在洞内感受到 奇妙的地质景观。
• 凤凰古城:它是中国最美的古城之一,有着独特的湘西风情和 土家族文化,是张家界周边的一处不容错过的景点。
• 宝峰湖:它是张家界的一个天然湖泊,湖面碧绿如玉,周围群 山环绕,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除了以上景点,张家界还 有杨家界、袁家界、天子山、南天一柱等著名景点可供游客选 择。
湖南张家界的风土人情
张家界是湖南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 的地方文化。下面是张家界的一些风土人情:
• 土家族文化:张家界是土家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土家族是湖 南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建 筑风格等,游客可以在张家界感受到土家族的独特魅力。
• 饮食文化:张家界的饮食文化具有湘菜的特色,湘菜是中国著 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香辣、鲜辣、干辣等特点而著 称,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湘菜美食。
• 民间艺术:张家界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如花灯、腰鼓、 舞龙、舞狮等,这些艺术形式多以庆祝节日、招财祈福为主 题,游客可以在张家界欣赏到这些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表演。
张家界旅游景点推荐
张家界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城市,下面是张家界的几个著 名景点: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它是中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也的山峰、峡谷、溶洞、林海、瀑布等自然风光。
张家界三下锅
![张家界三下锅](https://img.taocdn.com/s3/m/984aaab1fd0a79563c1e7296.png)
头 、尾 、 背 并 去皮 ,先在 砧 板 上抹 上 脊
一
些干 淀粉 , 片也 滚上 淀粉 , 后放 鱼 然
丝 、肉丝、 菇丝 少许 , 心几根 ,再加鸡 汤、 香 菜 盐 、 精 、少许 鸡油 、绍酒 精 心调 制 ,便 成 了 味 滑爽 、崩 脆 、细腻 鲜 甜 的三 丝 敲 鱼了。品味再 三 , 觉佐 料 中的诸 般 滋 味 已尽 在其 间 : 中 发 甜 透 辣、辣 里 溢香 、 中渗鲜 、鲜里 含 酸、酸 中 香
后 一 个年 , 下令 提 前一 天 过年 , 蒸甑 子 饭、切砣 子 肉、斟 大碗 酒 用 做 过 年食 物厨 把 土
温 州
说 起 敲 鱼 ,有 一 段 传 说 。温 州 某 古 刹 有 一 位 老 方 丈 ,孤 身 一 人 赴 福 建 取 没 想 到 味 道 异 常 鲜 美 。消 息 不 胫 而 走 , “ 鱼 ”的 好 名 声 迅 速 传 开 了, 们 争 敲 人
土家族 特 色 , 融入 湘 菜 的辣和 土 家的腊 酸腌 诸 味 , 味独 特。 又 风
土 家人 好 辣 ,用 辣椒 开 胃健 脾 助消 化 ,喜 欢 煎辣 椒 、油 炸 辣 椒 、 炒 辣椒 、酸 辣椒 、酱 辣椒 等食 物 ,常在 菜 里 加入 花椒 、山胡 干 椒 等香 料 , 加 菜 的辛辣 。 增 到张 家界 旅 游 , 到 满 大街 都 挂 着三 下锅 的牌 子。旅 游 者 在 看 看完 张 家界 的 山水 ,不 吃 三 下锅 , 将 只享 受 了张 家界 的一 半 文 那
有咸 、 里 带甜……简直 妙不 可言。 咸
在 砧 板 上 用 木棰 敲 烂 , 敲 边 撒 干淀 边 粉 , 常翻 身 防止 鱼 肉粘 在 砧 板 上 , 经 直
张家界十大美食小吃
![张家界十大美食小吃](https://img.taocdn.com/s3/m/b954402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c.png)
张家界十大美食小吃湖北张家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美丽的风景。
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张家界十大美食小吃。
1. 张家界三下锅这是一道当地特有的名菜,在过去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里面的原料非常简单,只用腊肉,豆腐和萝卜,现在经过改良制作方法也有所改变,会加入一些新的食材。
2. 乌鸡天麻汤乌鸡天麻汤是具有非常高的营养的,也是张家界的特色美食,选择的是张家界,一带的上等天麻配上乌鸡炖汤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3. 石耳炖鸡鸭石耳炖鸡鸭是张家界的特产,美食属于滋补药膳,这种木耳长在悬崖峭壁上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用它和鸡鸭以及炖汤,味道非常鲜美。
4. 泥鳅钻豆腐泥鳅炖豆腐也是当地比较有名的一道特色菜,先把泥鳅放在水里面养一段时间,清除掉肠胃里面的杂质,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把泥鳅和豆腐一起倒入锅里面,慢火加热,泥鳅就会钻到豆腐里面。
吃起来味道是非常鲜美的。
5. 凉面凉面是张家界的特色小吃,几乎是大街小巷都有卖凉面的小摊。
两面的胶头选择性比较强,可以配上自己喜欢吃的青菜汤汁,吃起来爽滑筋道。
6. 草帽面过去张家界旅游草帽面是当地必吃的美食,因为老板经常戴着草帽,所以取的草帽面的名字,是老板纯手工制作的面条加上猪油猪面皮儿等制作而成,口感十分爽滑。
7. 土家腊肉张家界的土家腊肉味道是十分,浓郁的吃起来咸香无比,放时间长了也不会坏掉,有腊肉,腊排骨,腊兔等。
8. 枞菌是张家界特有的一种菌类食材,长在高山上是属于山珍美味,每年都会有人上山采摘,肉质特别细嫩,可以用来做汤,也可以红烧,不管怎么吃都很好吃。
9. 土家十大碗土家十大碗是传统宴席菜一般都是办喜事的时候才有。
但现在很多饭店都推出了当地的特色10大碗,可以满足来这里旅游人的人。
10. 血豆腐血豆腐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但张家界的血豆腐是别具一番风味的,使用新鲜的猪血加上猪肉,豆腐,花椒,辣椒等制作而成,传统的制作方法,吃起来有着不同的口感。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0ff4ab0310661ed9ac51f315.png)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一):饮食习惯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
茶也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喜喝熬茶。
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
熬茶多用藤藤茶、老茶叶或茶果等,俗称长寿藤、神茶,学名茅岩莓。
宗教信仰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
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
过去有巫师驱鬼。
有的地方信道教。
语言文字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归入缅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
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现时使用1984年创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汉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风俗节庆1、牛王节: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
这天各地都要举办牛王节歌会,搭起歌台,将牛头像悬挂在歌台中央,以歌颂牛的功德。
2、嫁毛虫节:四月初八日过“嫁毛虫”节,又称“敬婆婆神”。
届时,家家用红纸两条,分别写着:“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出深山外,永世不归家”等字句,交叉成一“*”字,贴在堂屋左侧中柱上面,以为此举能够驱除虫害,四季平安。
3、五月节:农历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称五月节,民间的风俗是做粽子,挂香包,挂菖蒲艾蒿,烧艾条,到江边祭祀鬼神。
4、赶年节:土家族传统节日,以“赶年”最为隆重。
土家人过大年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小月为腊月二十八,大月为二十九。
5、舍巴节:“舍巴日”,土家语,又称“舍巴巴”,“舍巴”摆手之意,“日”,动词,“做”之意。
土家语动宾倒置,“舍巴日”,汉语直译为“做摆手”,意译为“摆手舞”。
带有浓厚的祭祀色彩,歌随舞生,舞随歌名。
相传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种战舞,始于远古,繁盛于明清时期。
议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议土家族的民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c9de11bfad6195f312ba676.png)
湖南土家族的民俗文化我居住在湖南,而我会对土家民族风俗有些了解,这都归功于我的大嫂。
大嫂是住在张家界的土家族人,但离张家界风景区还很远,可以说是在山沟沟里,走山路就花了半天多的时间。
不过也因为如此才良好的保存了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
记得大嫂说起土家姑娘出嫁之事,有的前两个月就开始哭了,长的两个月,短的也有十天半月。
哭嫁,不仅是一种离别感情的倾诉,同时也是聪明才智的显露。
对一个姑娘来说,会不会“哭嫁”、哭得如何,对她的名声、身份都是很有影响的。
有些土家族姑娘十二三岁便开始学“哭嫁”。
有些父母看女儿学不好,还请来会哭嫁的大娘当老师,教她哭。
到了十五六岁,还邀些姑娘伙伴躲在吊脚楼上“试哭”,互相教哭。
有些姑娘除在家学“哭嫁”以外,还乘上山砍柴或下溪洗衣的机会互相研究“哭嫁”的技艺,商讨“哭嫁”办法,比试“哭嫁”的本领,一定要使“哭嫁”成功出众!而这次回娘家大嫂就是给家中的亲人报喜,喜在哪儿?就是大嫂手中刚满月的大胖娃儿。
这也是土家民族风俗,婚后生子,女婿向岳父母报喜,生男孩提一只公鸡,生女孩提一只母鸡,加上几个染红的蛋,到岳丈家说:“你女儿到漫处去了。
”岳父母只要一看见鸡,便知外孙性别。
一直到下午快六点,我们终于到了村口。
来迎接的挺多,兄弟姐妹站两排。
亲切的聊几句后,晚饭又开始忙活了。
又是一土家民族风俗——赈竹美酒与挖周。
说是土家族生儿育女叫“添人进口”,添人进口以后的第一件喜庆之事就是“赈竹米酒”,以表示庆贺。
这一天,族亲及好友要送钱祝贺,做外公婆的更要送竹摇篮、被子、衣服、鞋帽、和红糖鸡蛋等东西给外孙。
孩子满一个月后,又要到外婆家去“出月”,就是现在做的一系列事情。
还说回去时,外公外婆要送“打发钱”。
孩子满一周岁时,又要庆贺,名曰“挖周”。
在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土家人的习俗及其观念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年轻一代的身上。
对于村里郑重地举行的一些传统民俗活动,青年人都不以为然,甚至看不惯,总的反映是“老热少不热”。
土家族的饮食
![土家族的饮食](https://img.taocdn.com/s3/m/6a16a5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c.png)
土家族的饮食一、概述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他们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以其特色餐饮而闻名。
土家族的饮食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注重健康和营养均衡。
在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中,主要包含了大米、玉米、山珍野菜、猪肉等食材,以及独特的烹饪方法。
二、主要食材1.大米:大米是土家族饮食中的主要食材之一。
土家族人民主要以大米作为主食,他们制作的米饭细腻香糯,口感极佳。
2.玉米:玉米也是土家族的主要食材之一。
土家族人民善于利用玉米制作各种美食,如糯米糍、粑粑等。
3.山珍野菜:土家族居住在山区,山珍野菜成为了他们的重要食材。
土家族人民擅长采摘山中的蘑菇、竹笋、野山椒等,制作出各种美味佳肴。
4.猪肉:猪肉是土家族饮食中常见的肉类食材。
土家族人民善于利用猪肉制作腊味、腌制品等,猪肉的独特风味成为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三、传统美食1.土家酸汤鱼:土家族酸汤鱼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土家族传统美食。
它以新鲜鱼类为主要材料,配以土家特制的酸汤,烹饪出鲜美可口的汤菜。
2.土家五香豆腐:土家五香豆腐是土家族的特色美食之一。
它选用了优质的豆腐为原料,采用土家独特的五香调料腌制而成,口感鲜嫩且香气扑鼻。
3.土家烧鸡:土家烧鸡是土家族的传统名菜之一。
它选用土鸡作为原料,配以多种中草药和调料,经过炖煮而成。
烧鸡色泽鲜美,肉质鲜嫩,风味独特。
四、独特烹饪方法1.炖煮:土家族饮食文化中的许多菜肴采用了炖煮的烹饪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使菜肴更加鲜美。
2.腌制:土家族人民擅长利用腌制技术制作美食。
他们会使用独特的腌制料,如泡制的辣椒水、豆瓣酱等,使食材更加入味。
3.烧烤:土家族饮食文化中经常出现烧烤食物。
他们会在户外搭建简单的烧烤架,将食材放在上面烧烤,给食物带来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五、饮食习俗1.土家族人民崇尚自然,他们尊重食物,不喜浪费。
土家族的每一餐都精心准备,不论是平日还是节日,都会丰盛可口。
土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有哪些
![土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9003322b8f67c1cfbd6b8b0.png)
土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有哪些作为五十六民族之一的土家族在饮食文化上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土家族饮食上有哪些特产呢?土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有哪些?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关注一起了解下。
土家族的典型食品有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腊猪头:取整个猪头熏炕腊,先用炭火烧皮拌干,萝卜或干豆、海带之类烧煮至离骨,再割耳、舌作下酒菜。
团年前,必用火盆盛整个猪头奠酒供奉家神腊猪肝、腊心肺、腊肠,腊猪肝为下酒菜,腊肺、腊肠与腊豆腐清炖。
炒腊肉:以黄豆或葱头煎炒。
腊血豆腐:土家人人杀年猪以猪膛血、豆腐、肉丁及多种佐料拌和熏制而成,切片炒吃。
炖腊猪蹄:用炒罐炖腊猪蹄,为席上一珍。
荷渣:以黄豆磨浆,拌南瓜叶或韭菜等叶菜文火炖煮。
石耳炖鸡:取整鸡(鸭)与石耳清炖。
石耳,产于张家界大峰林绝壁,古为土司贡品。
腊豆腐:年前半月磨豆腐,烟火熏腊,切片切丝与猪羊牛鸡下水清炖或干煎。
泥鳅钻豆腐:将泥鳅置于清水中饿漂三天,使其空腹,再放入凝固猪油中让其饱吃,然后将豆腐泥鳅入锅,慢慢升温,泥鳅必纷纷钻入豆腐,焖至炸肚再添佐料。
蒿子打糍粑:取野白蒿加工如绒,和糯米蒸熟再用木槌反复捶打做成圆粑烤吃。
苞谷白糖:用苞谷熬成稠状白糖,再反复拉扯成品,置炒米中存放。
吃时以木棰敲脆,绵软香甜。
炒米:将糯米通过蒸、晒成阴米,再置沙中炒成爆米花,以此冲菜,上置苞谷白糖,为土家族著名待客之茶饮。
可见土家族的生活饮食有上述这些,想要去少数民族游玩,需要对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这个问题详细了解,有助于你更好的熟悉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所以说多关注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饮食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饮食的主要特色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8894218647d27284b735131.png)
土家族饮食文化土家族饮食的主要特色是什么>饮食文化反映了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的方式、过程和功能等结构组成的一个总和。
它是一个民族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思想和哲学。
同时一个地方的饮食也受到环境,生产力的影响。
在土家族文化中饮食这方面就有着较重的地域色彩。
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土家族的饮食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
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
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
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石耳炖鸡鸭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
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
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土家族的饮食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
张家界自助游旅游线路-张家界自助游线路-张家界旅游线路给力推荐
![张家界自助游旅游线路-张家界自助游线路-张家界旅游线路给力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3328a48ebceb19e8b9f6ba02.png)
张家界自助游旅游线路-张家界自助游线路-张家界旅游线路给力推荐张家界线路攻略张家界的吃、住、行、玩,购1.张家界的吃:在张家界市区,好吃的很多,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还特别钟爱腊、酸、腌制菜食,风味独特,建议品尝一下。
第一个推荐的就是张家界的特色菜-----三下锅,所谓的三下锅其实就是一种很方便的干锅,它是由三种主料做成的,炖着不放汤的火锅。
“军哥肠子馆”就很有代表性,三下锅45元/一份,分量很够吃的,包你吃够吃好!推荐的就是干煸肠子,干煸核桃肉和湘西腊肉三种混在一起炖,吃的同时还可以点一份酸萝卜,又脆又酸。
真的是极品哦!可以吃野味,供兜里钱多的人腐败,“无味饭庄”名字很有特色,名叫“无味”,饭菜其实很有味:有野猪肉,芭毛鼠,麂子肉,腊肉等等,推荐本地特色菜:黄子肉,苗家酸肉。
黑竹沟野山菌,新鲜的各式菌子让你眼花缭乱;在张家界景区内用餐是很贵的,因为山高,食物都是靠村民背或挑上去的,所以成本价格比较高。
带肉的菜每份30元以上,野味菜80 元以上,有野猪、鹿子、竹鸡、枞菌、野木耳等,蔬菜15元以上。
到市内就很便宜,晚上满街都是大排档,50元钱可以让四个人吃得很不错。
土家风味美食有腊野味、血豆腐、团年菜、社饭、酸鱼肉、合渣、油炸野蜂卵蛹等。
建议尝一下风味独特的土家火锅以及土家小吃,有葛粉、米酒、凉粉、粑粑等,价钱都不贵,一定要尝一下。
此外,在张家界景区内可以吃到大城市难得吃到的香甜可口的玉米棒以及野猕猴桃。
如果你想品尝正宗的烟熏腊肉,还非得在张家界景区内吃。
在景区内当地人开的小饭馆里可以吃到被炭火烤得乌黑的香喷喷的腊肉,只要把外层洗掉就行了。
这种腊肉在城里是不可能吃到的,它是在农家的灶上慢慢烤出来的。
若聊天或品土家餐饮,也可去商业大楼旁的夜市,拣人多的地方坐,点几份烧烤,几分素食,外面凉风飕飕,里面热气腾腾,别有风味!张家界的土特产尤以猕猴桃、青岩茗翠茶、龙虾花茶、松菌等较为著名,原汁原味,还可以买些土家风味的“土家妹辣腊”系列食品带回家。
关于张家界的民俗题目
![关于张家界的民俗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9013033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b.png)
关于张家界的民俗题目张家界是一个旅游城市,它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都非常高。
张家界旅游的魅力,也不仅仅表现于它本身的风景,而主要体现于它背后对民俗的重视。
张家界是个土家族的聚居地,它是土家族人心目中图腾崇拜“大神”和“山神”的地方。
大神是天上王母娘娘,即天上的龙王。
大神和山神都是传说中土家族人祖先的化身。
张家界的传说故事中很多,其中不少都和民俗有关。
张家界流传着许多民俗和习俗。
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民俗有:春节、三月三、端午、中秋、重阳、元宵节、猪八戒吃猪头肉、七月十五“鬼节”、三月初三赶会、二月初二赶花会、四月初五有庙会、七月初七赶地会、八月十八会“赶社日”、九月初九赶马会等。
1.春节张家界的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节日期间有一种说法:“小除夕就是春节”。
腊月初八有杀年猪、年鸡、腊肉等活动,称为“过年”。
在中国人观念里,除夕时,家家户户还要祭祖和扫尘的。
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吃元宵、喝腊八粥。
过年时人们要做许多事如杀年猪、包饺子、压岁钱发放、放鞭炮、打糍粑等。
这一天,人们要举行盛大娱乐活动:舞龙舞狮、打年猪、祭祖还愿、杀年猪;打糍粑;杀年糕甚至杀年猪包粽子;打年糕用稻草裹;打年酒用糯米蒸;打年糕时还要向祖先们磕头作揖礼盒等形式庆祝新年。
此外很多地方还有拜年”之习俗。
拜年时各家向长辈问好说一声“新年好!”之后家家就挂灯笼、对联、门帘、红包以示祝福。
春节还举行了一些祭祀活动:如请土地神王到家中祭祖;拜土地娘娘;拜祖先时要带一点粮食给祖师爷以祭拜完祖先还要为各家每户准备年货;贴春联、贴门花等。
民间还有正月初一是不出门拜年等习俗和风俗礼仪”年过腊八节为送灶王到家过年而吃汤圆的由来”;农历正月初四为除夕夜“守岁”等民俗礼仪……2.三月三“三月三”又叫“花甲节”,是土家人重要的传统节日,土家人认为,农历三月三是龙王生日,这天,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祖台”.举行祭祖仪式时,要祭献“祭祖酒”来敬奉大神。
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ae63c63aa00b52acfc7cacb.png)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我国传统的“八大菜系”,各成体系、各显奇妙、各存风雅,就集中反映了各地不同的风俗特点和饮食习惯。
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土家族饮食文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土家族饮食文化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饮食文化长阳土家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万法自然,随遇而安。
民间有一首《好吃包歌》(“好吃包”即馋嘴人)唱道一想樱桃黄,麦李在树上,又想瓜子蜜生姜,还想血灌肠。
二想蒸猪肉,黄焖煎豆腐,又想仔鸡多酌醋,高笋炒葫芦。
三想腊肉干,牛肉焖得烂,又想红心腌鸭蛋,肥肉炒大蒜。
四想塘里藕,豆腐肏泥鳅。
又想后院红石榴,干锅炒黄豆。
五想汤油茶,茶里佐芝麻。
又想田鸡过油炸,还想嫩丝瓜。
……表面上在叽讽“好吃包”,实际上从头看到尾,这竟然是一张土家族的民间食谱菜单!其间所涉及的食物,都是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绿色食品”。
在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饮食一般甚为简朴。
如《好吃包歌》所列的杂食小吃,平常人家平时如果有一两样摆上饭桌,也算是难得的美餐。
看看大户人家的食谱,则比较讲究烹饪技艺。
另一首民歌《十大盘》,所列的菜谱显然精品迭出,令人垂涎欲滴清蒸鲜鱼肚,熊掌焖豆腐。
红烧麂子肉,五香烧烤猪。
醉虾加香醋,蒸鸡不见骨。
娃娃鱼足有四尺五,一块年肉半斤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界土家人饮食习惯
[作者:Admin来源:张家界国际大酒店点击数:1970 更新时间:2007-01-11 文
章录入:Admin]
张家界土家人饮食习惯
节庆、礼仪食俗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
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
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
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
有的农户腊肉存放两三年。
切成块状的腊肉,肉质紧凑,呈殷红色,喷香诱人。
逢年过节或亲朋临门,满桌的菜肴中,正上方必摆腊肉。
土家族十分好客,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
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
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
因为八碗桌被称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
入席时座位分辈份老少,上菜先后有序。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
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粱、红薯、杂豆、洋芋为主。
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亦很讲究。
菜肴讲究酸、辣、香,与食苞谷杂粮等粗食,有密切联系。
杂粮粗涩难咽,配以酸、辣、香,益于开胃。
医学研究,认为酸、辣还可以杀菌、防治肠胃疾病。
辣椒、生姜、野花椒、山胡椒、葱蒜等,是终年常用作料。
俗话说:“三日不吃酸和辣,心里就像猫儿抓,走路脚软眼也花”。
辣、酸、香三字,土家族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
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
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作料。
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妇女的绝技。
秋冬后,谁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季节、蔬菜淡季吃。
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臭腥,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的佳品。
和渣也是土家人极喜爱的菜肴。
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
豪饮品茗,也是土家族人一大嗜好。
土家酿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包谷烧)、葛根酒、药材酒、果品酒、蛇酒、虎骨酒、猴头酒,几乎无物不可酿酒。
饮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唱酒习俗,谓之“咂酒”。
据传咂酒始于明代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倭战事。
土家族人为让自己子兵按时奔赴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酒一口,以此传习成俗。
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
茶,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
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
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
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洌山泉,冲糯米、高梁甜酒,连酒糟一起喝。
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或净冲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
冬天,喜喝熬茶。
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
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
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
“住山*山,*山吃山。
”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
诸如野猪、麂子、白面、竹鸡、刺猪应有尽有;
胡葱、椿芽、蕨笋、葛粉、枞菌、野木耳、野山菌、地米菜易季而生。
九月是枞菌旺季,满山遍野随手可采,枞菌是菌类佼佼者,炖肉煮汤,鲜美至极。
若用油烹炸,谓之“菌肉”,香纯味鲜。
武陵山里多野蜂,巢于树洞土窟之中。
蜂卵化蛹时,人们乘黑夜,举火焚巢,将成蜂逐走,取其卵蛹,油炸酥脆,堪称土菜一绝。
过年馔肴,风味独特,尤其讲究腌制腊味野味。
山民将野猪、麂子、白面卤成腌缸中半月,取出挂于火炕烟熏火烤,作成宴宾上等佳肴。
“血豆腐”即将豆腐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至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堪称佐酒上品,亦为土家特色菜。
“合菜”俗称“团年菜”,是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
相传民嘉靖年间,土司奉旨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
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子条(沫)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
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
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社饭”是土家人每年二月“社日”必食的“佳节饭”。
其作法是先于节日前上山扯来野葱、社菜(形似艾蒿,亦称水蒿子),洗净剁碎,放于锅中焙干。
煮饭时,先把肥腊肉炒香,铲出待用。
煮社饭时以三分糯米和一分粘米混煮,粘米半熟后方下糯米,然后,将米汤滗净,放进社菜、胡葱和腊肉,搅拌均匀,阴火焖熟。
揭开锅盖,香气盈室,其味妙不可言。
“猪血稀饭”。
每年“三月”,是白蒂天王生日,土家族人杀猪祭祀。
庙祝时煮“猪血稀饭”祭于神前。
凡祭祀之人,都要分吃猪血稀饭一碗。
此外,过年杀年猪祭祖,也煮猪血稀饭。
寨子里逢人都可舀一碗吃。
有远道来客,更要请一碗“猪血稀饭”,甚至有相强之意。
这可能出自土家先民巴人杀人血祭的遗风。
土家著名的土菜有:
石耳炖鸡鸭。
石耳又名岩耳,生长在武陵源景区砂岩绝壁上。
《永定县志》载:“岩耳系民间珍品,食中佳肴,并有去热清火滋补之功能。
和肉作羹或炖鸡,味道鲜美”。
故石耳极是珍贵。
明清时代,张家界的石耳是土司给皇上的贡品,据说每年皇帝大宴群臣必上这一道菜。
泥鳅钻豆腐,也是—绝,让泥鳅饥饿三天,再让吃饱猪油,然后放进豆腐中,文火慢炖,让泥鳅钻进豆腐,直至炖熟,其味妙不可言。
还有苦瓜炖鲜鱼、嫩北瓜炖干牛肉,都是常人不敢配伍的佳肴;它如血豆腐、和渣、沅古坪腊肉、梆梆肉、酢鱼酢肉、瓦缸菜、鱼儿辣子、火烧茄子、火烧辣椒(捣烂成泥)及野菜系列等等。
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
各位客人,到了张家界,建议到小餐馆尝尝“三下锅”,叫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乌鸡天麻汤
乌鸡天麻汤极具营养价值,是民间滋补“秘方”。
张家界八大公山一带的天麻,色金黄,透明发亮,是天麻中的上品,可治疗头晕目眩、中风偏瘫,又滋补,又治病,两全其美。
桑植盐豆腐干
桑植盐豆腐干是有名的地方特产。
清咸丰年间,桑植县城豆腐行业制作的盐豆腐干,畅销长沙、武汉、广州等地,誉满三湘,且曾列为贡品,名噪京城。
经现代科学分析证明,盐豆腐干的营养价值,不低于牛奶,且具有清热、润
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等功能。
因此,爱吃盐豆腐干的人,皮肤一般比较嫩滑、晶莹,很少生暗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