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
完整版各家学说
医家一:孙思邈1、生平:初唐。
2、著作:①《千金要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②《千金翼方》3、学术理论:大医精诚论。
强调医德。
“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4、学术理论之养生论述:养性和养老,即养生之道和老年保健。
养生之道:①抑情节欲②“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③依时摄养④内视和调气:专意存思,吐纳气息⑤食宜、食养、食疗:为了避免酸咸过度,有伤于人,他还主张“学淡食”,朱丹溪“茹淡”。
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
“善养性者线饥而食,先渴而饮。
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
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⑥服食、服水⑦养老:老年人的养性及老年人的防治。
5、学术理论之脏腑虚实寒热辨证:每一脏、每一腑都有“实热”和“虚寒”证,而相为表里的脏腑又有“俱实”“俱虚”“俱实热”“俱虚寒”肝湿热-目痛胸满,气急塞,用泻肝前胡汤;肝虚寒-胁下痛,胀满气急,目昏浊,视物不明,用槟榔汤。
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半夏千里流水汤。
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温胆汤。
6、伤寒温病方论:①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
研究方法: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②主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
处方用药重在化裁,汗吐下三法为祛邪大法,开表里双解之法。
为后世医家开启了扶正攻下和滋阴润下的法门。
③重视瘟疫,详论防治。
首先他把瘟疫与其他热病区别开来,重视“辟温”,屠苏酒、太乙流金散、雄黄散、辟温病粉身散、治瘴气方。
详载了四时五脏阴阳毒的病名病机及证治:春三月“青筋牵病”,属肝腑藏温病阴阳毒,以发热、项直、背强为特点;夏三月“赤脉奋病”心腑藏温病阴阳毒,发热、战掉惊动、口开舌破;秋三月“白气狸病”肺腑,体热生斑,或暴嗽呕逆、气喘引饮。
冬三月“黑骨温病”肾腑,里热外寒,恶寒引饮,胸胁腰部疼痛。
四季“黄肉随病”,脾腑,隐隐发热、不相断离、头重颈直、皮肉强痹。
中医各家学说
对“王焦”认识,《难经· 二十五难》云:“心主 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而《灵枢· 本输》篇 云:“三焦者,中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 本藏 》篇云;“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 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前者论三焦无 形,后者言三焦有形,学术观点不一。 既有学术争鸣,又有师承授受,形成学术流派要 具备的基本条件.况《汉书· 艺文志》又记载医经七家 、经方十一家,前者在于研究中医理论,后者侧重中 医方药,因此任氏认为此时已产生了医学流派。
四、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目的 1、掌握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价
值和意义; 2、熟悉各家学说学术流派的纵横关系及基本概况; 3、了解各家学说及其学术争鸣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五、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1四大经典 2历史常识 3中国古代哲学知识 六、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方法 1读史书了解医家的人生轨迹 2读原著理解医家的学术思想 3在临床中实践
可见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往往不一,在学派的 划分上会有不同见解。
主要中医学术流派
伤寒学派
一、一般情况 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该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 是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彬响。 二、形成 东汉张机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 的基本体系,代表了东汉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其具有很高 的临床指导价值,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青睐,被称为“活人书” 。 因为汉末的战乱,此书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后晋代太医令 王叔和重新搜集整理编次此书,成为流传后世的唯一传本. 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伤寒论>进行各种研究 和发挥,形成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美尼尔氏综合症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尤怡,钱潢(以法类证)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荆山浮屠:罗知悌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八、丹溪学派养阴九、温补学派宋《局方》温燥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明温补清寒凉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华佗神方》孙思邈著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治疗经验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真中风风邪入中类中风内风,内虚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学说,每一派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为了帮助读者复习中医各家学说的重点内容,本文将针对各家学说进行逐一梳理与总结。
1. 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石,也是最早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中医理论的著作。
其学说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指导着中医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自然界万物按照五行分类,运用于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经络系统及其作用的研究。
2. 五藏六腑学说五藏六腑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脏腑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学说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病理特点,中医临床常常以五脏六腑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
3. 四诊学说四诊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来推断内脏状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获得病情资料;切诊是通过按摩腧穴或把握脉搏等来了解体内病变情况。
四诊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4.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体液的理论体系,包括气、血、津液等概念。
气是生命活动和生命能量的基础,血是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运动的物质基础,津液则是保持组织润滑和营养的重要物质。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5. 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机制的研究。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外界病因(六淫,如风、寒、湿、热、暑、燥)与内因(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众多的学术派别和学说构成了中医的多元性,其中包括六经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派、经络派等等。
本文将介绍中医各家学说的特点和主要观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复杂性。
一、六经学说六经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之一。
它以《内经》和《难经》为代表,将人体生理活动分为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个方面作为分析和诊断依据。
太阳经代表着人体表面的阳气活动,阳明经代表着人体内脏的阳气活动。
阳明与太阳相对应,是六经学说中的表里对应原则。
而太阴、少阴、厥阴则是对应于人体阴气活动的三个经络。
在六经学说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架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为基础,将人体生理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现象归纳为五行之中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构成了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关系。
在中医临床中,五行学说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中医师可以识别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
三、气血派气血派是中医理论中关于气和血的重要学说。
它强调气和血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认为气血的充盈和运行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来源,它主要通过呼吸和脾胃的消化吸收来得到补充。
血则是人体营养和氧气的主要载体,它通过心脏的泵动和经络的输送来维持全身组织的正常功能。
气血派关注气血的调和平衡,注重调理气血不畅的疾病。
例如,在治疗贫血和气虚的疾病时,中医师常常会采取调理脾胃和补充营养的方法,从而改善气血的运行和充盈情况。
四、经络派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起着连接脏腑和四肢百体的作用。
经络学说以《灵枢·经脉》为代表,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分布、功能和调理方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一、名词解释1.下法:具有下行作用的治疗方法。
2.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特色兼及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学说的一门课程。
3.五行互藏:是指五行之中又有五行,五行的每一个行里还包含一个五行,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又各有木、火、土、金、水。
二、判断该错1.孙思邈重视环境养生、四时养生及体质养生。
(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药饵养生)2.孙思邈认为十二多为“丧生之本”。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是载方最多的方书。
(明代朱橚等编纂的《普济方》)4.孙思邈认为久视、久卧、久立、久坐、久行不利于养生。
5.孙思邈主张养生方法应简单易行。
6.孙思邈可划入伤寒学派。
7.钱乙多以蜜或糯米粉、白米粉等作为制作丸剂的赋形佐料。
8.钱乙反对使用金石、介类等药。
(钱氏还将金石、介类、香窜、走泄等不宜入汤剂或药性峻猛之药,多入丸、散之中)9.钱乙诊断儿科疾病重视指纹。
(创立小儿五脏辨证纲领)10.钱乙常根据病情轻重判断其预后。
(钱氏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辨别五脏相兼病证的虚实,以判断其预后)11.钱乙继承《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之旨,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五脏为基础,以证候为依据,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所主,以虚实寒热概括脏腑病理变化,用五行阐述五脏之间相兼为病以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刘完素因家居河间府,故被后世尊称为刘河间。
13.刘完素专治火热病,被称为寒凉派。
(总结火热病与杂病的治疗经验)14.张从正师承刘完素,治病主张攻邪。
(私淑)15.刘完素认为阳气怫郁是火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16.刘完素首先提出热极生风理论。
17.“三一承气汤”出自医家吴有性,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病证。
(刘完素)18.继《中藏经》之后,对脏腑辨证有发展的医家是张元素。
19.张元素创立脏腑苦欲理论。
(《黄帝内经》)20.张元素创制枳术丸以阐明其制方大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和派别。
这些各家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的主要学说和其特点。
一、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最早并最为广泛应用的学说之一。
该学说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强调阴阳五行理论、藏象论及脏腑经络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黄帝内经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导致的。
因此,该学说注重调节身体内部的功能,使人保持健康。
二、四气调神学说四气调神学说是张仲景创立的学说,主要阐述了病因和病理的理论。
该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有关,即风、寒、暑、湿等四种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
四气调神学说通过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来治疗疾病,例如通过温热药物治疗寒气引起的疾病。
这一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急性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华佗创建的学说,该学说主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疾病的治疗。
五运六气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候,通过观察环境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脉象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在治疗上,五运六气学说强调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调整药物的使用。
该学说注重平衡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四、辨证论治学说辨证论治学说是中医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它包含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即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病情,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该学说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学说强调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病情,使治疗更为准确和有效。
以上介绍的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学说,每个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中医的多样学说使其具有更加灵活和全面的治疗方法,也更加适应不同的疾病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学的实践过程中,不同学说并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有着交叉和互补的关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其他学派
不同地区的医学流派和民族医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 性,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对健康的独特认识和诊疗方法 。
中医各家学说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各家学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医学 流派。
详细描述
在历史上,中医各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早期有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医家创 立的学派,中期有金元四大家、明清温病学家等创立的学派,近现代有中西医结合学派 等。这些学派的创立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
脾胃学派
总结词
脾胃学派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主张调理脾胃以治疗全身疾病。
详细描述
脾胃学派以李杲、李中梓等为代表人物,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张调理脾胃以治疗全身疾病。 该学派注重调理脾胃功能,尤其在治疗虚证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脾胃学派在中医各家学说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临床治疗脾胃不和等病症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中医各家学说与其他学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中医各家学说与其他学 派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
合作研究
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共同开展中医各家学说与其他 学派的研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 地位和影响力。
人才培养
加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 能力和竞争力,为中医药的国际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短。
互补作用
通过融合,中医各家学说与其他 学派可以相互补充,完善中医理
论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创新发展
融合过程中,中医各家学说与其 他学派可以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 治疗方法,推动中医的持续创新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的七大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温补学派、温热学派(一)、总论在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中,〈黄帝内经〉是唯一现存的著作,各家学说就是在继承、取舍、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1、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对病机十九条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2、脏腑的本气:肺气清;心气热;肝气温;脾气湿;肾气寒。
本气虚的表现: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
3、对中风的认识:心火暴盛,肾气虚衰。
4、玄府闭塞的原因:热气怫郁。
5、对火热病证的阐发: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6、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也: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
7、外感火热证,表证兼有内热可用表里双解法法,代表方为防风通圣散。
8、地黄饮子,治疗中风后遗症。
9、提出了“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痢卓见,创制芍药汤。
(三)、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对《内经》所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证,当取汗散风,是谓治本。
2、引涎、漉涎、嚏气、追泪都属于吐法。
3、大承气汤加姜枣煎服,名之曰___调中汤___,专治___中满痞气、大便不通__。
4、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四)、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1、论述脾胃的主要内容: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当归补血汤治疗饥困劳役所致的血虚发热。
(五)、王好古(字进之,号汝庄,号海藏老人)1、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用药法象〉、〈汤液本草〉。
2、重点阐发了劳倦、禀赋素弱以及饮食生冷导致阴证的机理及危害。
3、三阴病变: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脾、肾、肝的虚衰证侯。
三阴病变症状表现形式有二,“阳从内消”、“阳从外走”。
治疗强调以调中为主。
(六)、朱震亨(字彦修)1、相火妄动的危害:耗伤阴精。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各家学说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各家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阴阳二气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它们彼此互补、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
在中医中,通过分析疾病的阴阳失衡现象,来确定治疗方案。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相生,与身体的五脏和六腑相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贯穿全身并与脏腑组织相连。
通过影响经络系统的流通和调整经气的流量,来治疗各种疾病。
4.元气学说元气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元意为根本、本质,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元气来源于父母遗传和天地精华的滋养,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逆气犯元是指任何影响到元气的因素,它可能是内部、外部或精神因素,病因可通过恢复元气来治疗。
5.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基础。
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互相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虚实学说虚实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学说,虚实是中医中常用来描述疾病和诊断的术语。
虚指体内功能失调或欠缺,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物质过多。
通过判断病人是否为虚或实,来确定治疗方案。
7.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中关键的学说之一,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诱发的,并以外感、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
气的运动和血的循环,保证了整个身体的营养和代谢。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刘完素(刘河间)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张从正(张子和)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朱震亨(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10、孙一奎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中医各家学说
一、各论:4.伤寒学派:庞安时、朱肱、成无己、方有执、柯琴5.河间学派:刘完素6.易水学派:张元素、李?、王好古、罗天益7.攻邪学派:张从正8.丹溪学派:朱震亨、王履、戴思恭9.温补学派: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10.温病学派:吴有性、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11.其他著名医家:孙思邈、钱己、陈自明、缪希雍、绮石、喻昌、张石顽、张志聪、吴师机、王泰林、王清任、唐宗海、张山雷、?树?二、总论:1.三世医学: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天子脉决》,此盖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
2.《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医学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这就奠定了医学流派产生的基础。
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已有师承授受的关系4.学派的形成要素:学说、师承授受三、伤寒学派1.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辩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
2.《伤寒论》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3.王叔和:对已经散失了的伤寒条文方证进行广泛地搜索、整理与编次。
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论治精神进行整理、编次的。
4.孙思邈: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为后世从方证角度探索《伤寒论》的先导,孙氏所谓仲景治法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5.韩袛和《伤寒微旨》,庞常安《伤寒总病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许书微《伤寒九十论》,郭雍《伤寒补亡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6.明清时期伤寒的三个派别代表医学及著作:错简重订派:实发端于明.方有执错简重订之说,著成《伤寒论条辨》,喻嘉言著《尚论篇》,“三纲鼎力”学说,张璐著《伤寒缵论》,程郊倩著《伤寒论后条辨直解》,章虚谷著《伤寒本旨》,周扬俊著《伤寒论三注》,黄坤载著《伤寒悬解》维护旧论派:张卿子,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影响最大,《伤寒论浅注》)辨证论治派:7.按方类证: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按法类证:以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按症类证:以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为代表按因类证:以钱璜《伤寒溯源集》为代表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4.2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寒毒说,异气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与西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学家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形成了各家学说。
下面是对中医各家学说的总结:1.《内经学派》: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是中医学最早且最经典的理论体系。
内经学派强调气血阴阳的平衡,主张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来治疗疾病。
它提出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如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
2.《丹溪学派》:以丹溪为代表。
丹溪学派注重观察疾病的特征,提出“观疾论”,并提出了以各种症状的表现为基础的辩证论治方法,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四气学派》:以赵康虚的《医得失论》为代表,强调治疗要与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化相适应,提出了相应的疾病的防治措施。
该学派主张将医学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养生学派》:强调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该学派主张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调整饮食、作息和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中药学派》:研究中药药物的性味、功效及应用。
该学派注重发现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针灸学派》: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
针灸学派主张通过穴位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学派推崇辨证施治、以病治病的方法,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7.《脉学派》:以脉诊为特色,通过观察与诊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及病因。
该学派认为脉搏是内脏功能的外在反映,通过诊脉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临床表现。
8.《眼象学派》:注重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尤其是眼睛的变化,以作出疾病诊断。
该学派认为眼睛是身体内部疾病的“窗口”,通过观察眼睛可以获得一系列对疾病的信息。
9.《方剂学派》: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药物配伍、煎煮方法和临床应用。
该学派主张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配伍出对应的中药方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各家学说在中国医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体系,并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各家学说
伤寒八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舒微/郭雍/成无己伤寒三派:错简重订派:方有执/喻昌/张璐/吴仪洛/吴谦/章楠/周扬俊/黄元御/程应蚝;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辨证论治派:以方类证-柯琴/徐大椿;以法类证-尤怡/钱潢;分经审证-陈修园/包诚河间学派:刘完素所创,阐述火热病机倡六气皆能化火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攻邪学派:以张从正为代表,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泽正安之理,善用汗吐下三法丹溪学派:朱震亨倡导,阐述阴虚火旺之证,阳有余而阴不足,治疗强调滋阴降火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方剂学的成就:集方剂之大成/化裁发展古方/组方配伍特色养性养老内容:抑情节欲/适当运动/依时摄养/食宜食养和食疗/服食方药和服水/养老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调剂制方的特点:用药务求柔润/力戒呆补峻攻/注意升降气机/善于化裁古方/创制简便成药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和医方精要宣明论;提出六气化火及玄府气液诸说脏腑的本气:肺气清/肝气温/心气热/脾气湿/肾气寒亢害承制:如果某一方面发展过亢或不及,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变乱对火热病证的治疗:表证主张以辛凉或甘寒之剂以解表;表里同病以宣通弗热郁结为主,如防风通圣散;里证-里热郁结时用承气汤攻下,热毒极深时用黄连解毒汤或与承气汤合用,下后热盛则黄连解毒汤清余热,下后热不盛则小剂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张元素:总结脏腑辨证理论;对脾胃以抚养为主,祛邪为辅;治脾宜守宜补宜升,治胃宜和宜攻宜降遣药制方:升降浮沉与气味厚薄还有炮制有密切关系/制定药类法象/阐发苦欲补泻/创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六气内淫制方大法/用药要旨枳术汤-消化水饮为主兼顾脾胃;枳术丸-以补养脾胃为主兼治痞消食更增强滋养胃气之功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创补中益气汤;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内伤热中证:由阴火内燔所致-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心君不宁,化而为火/劳役过度张从正:自述"三法可兼众法";论病首重邪气,治病必先祛邪;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汗吐下三法:汗-凡是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方法都属汗法;吐-凡邪气在上,皆宜吐之;下-凡具有下行作用的方法都属下法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相火论:相火为生命之动力/相火妄动则为贼邪;原因是情欲无涯,部位是肝肾二部阴升阳降论:从五脏,水火,气血三方面论述治疗经验:滋阴降火法-针对相火妄动之证,"气有余便是火",方用大补阴丸,用药为知柏等;升补阴血法-对阴虚阳盛之证重视不隐抑阳,强调养阴补血;气病治疗经验-重视后天脾胃之气及气机失调的治疗;血病治疗经验-四物汤为主;痰症治疗经验-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以二陈汤为基本方;郁证治疗经验-重在调气兼顾郁久化火之治,善用辛热温散之剂解郁,配伍寒凉清泻之剂清火,越鞠丸;薛己:以儿科及外科见长治病求本:①指辨证施治的原则,必须抓住疾病发生的本源②指调治脾肾为治病之关键;滋化源指补脾土或补肾与命门的真阴真阳重视脾胃:脾胃为人身之本,气血之生化又以中焦脾胃为源,升血必以调补脾胃之阳气为先阐发肾命:六味丸/八味丸治虚温补三法:注重温补阳气,调治肝脾;①朝夕互补法②急证骤补法③偏虚纯补法缪希雍:补脾胃上创制了资生丸和肥儿丸治气三法-补气/破气/降气治血三法:血虚宜补之/血热宜清之凉之/血瘀宜通之治吐血三法:宜行血不易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张介宾:万生于一,一分为二;阳非有余,阴亦不足;气不足便是寒治疗经验: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左右归丸;养阴治形,填补精血-熟地;谨守病机,审证而治;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阴阳学说:阴阳一体思想/五行互藏和阴阳水火/阴阳的常与变吴有性:创立了疏利膜原/分消表里的治则;达原饮,三消饮;温病下不嫌早,伤寒下不嫌迟创温疫病因学说:杂气-天地间一种致病因素,是一种物质,有强烈的致病毒性和传染性;戾气-时行疫病的病原;辨伤寒时疫:辨病因-必有感受六淫之因/因感杂气所致;辨感邪途径-自毫窍而入/从口鼻而入;辨发病情况-感而即发,感发甚暴/感久而后发,淹缠二三日或五六日,忽然加重或渐加重;辨病位-感邪在六经/多伏于膜原;辨临床表现-初起觉肌肤寒栗,四肢拘急,恶风寒,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脉浮/忽觉凛凛恶寒,后但热不寒;辨传变-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自膜原分传表里;辨治疗-初起以发表为主,先表后里,先汗后下,下不嫌迟/以疏利为主,先里后表,下不嫌早,里通则表和;辨预后-发斑为病笃,一汗而解,汗解在前;发斑为外解,虽汗不解,汗解在后;辨传染性-不传染/能传染疫邪传胃,下不嫌早:在患病初起阶段,正气尚盛,用下法不致于引起不良反应,愈后亦容易恢复;用承气汤,重视大黄李中梓:"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化源-生化之源;资化源-虚者补其母治泄泻九法:淡渗,利小便实大便/升提,下者举之/清凉,热者清之/疏利,通因通用/甘缓,急者缓之/酸收,散者收之/燥脾,燥湿培土/温肾,久泻治本/固涩,滑者涩之治癃闭七法:清金润肺/燥脾健胃/滋肾涤热/淡渗分利/疏利气机/苦寒清热/温补脾肾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卫气营血辨治;强调脾胃分治,创立胃阴学说;重视阴亏阳亢风动理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虚损病:甘药培中/血肉填下,避免用刚烈的桂和附及苦寒的知柏/中下兼顾吴瑭:温邪首犯太阴,寒邪先伤太阳;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纲领对于里热:用清宫/清营/清络三法;上焦主以辛凉,中焦主以甘寒,下焦主以咸寒温病五种绝症:肺之化源绝者死/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热邪深入,销铄津液,涸尽者死王清任:提出灵机记忆在脑;重视解剖;治病重视气血,强调气虚和血瘀为致病之源,元气是生命的根源; 中风病机为元气之虚衰,治以大补元气兼以活血通络,其方补阳还五汤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是第一部外治法专书;被尊称为外治之宗; 治分三焦: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蓄鼻取嚏为第一捷法/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下焦之病,以药或研或炒,或随证而制,布包坐于身下内病外治之膏:清阳膏/散阴膏/金仙膏膏方用药特点:猛药/生药/香药膏药功用:拔之则病自出,截之则邪自断王士雄:暑即是热,有明显的季节性,暑多兼湿而非必兼湿霍乱的病因:热霍乱-疫邪,寒霍乱-脾虚湿盛;病机:热霍乱-疫邪及暑湿邪气留着中焦,寒霍乱-中阳素馁,升降失司;热霍乱-白虎汤,寒霍乱-藿香正气散唐宗海: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血证病机:气机阻逆,血随上溢/脾失统摄,血无归附/火热炽盛,逼血妄行/淤血阻络,血行失常通治血证四法:止血,泻心汤/消瘀,花蕊石散/宁血,宁气/补血,甘露饮用药禁忌:忌汗/禁吐/主下/宜和,和法是"血证之第一良法"张锡纯:倡"衷中参西";大气下陷论,创制升陷汤;寒温统一,注重清透重视冲气为病,善用镇冲降逆:创参赭镇气汤,镇冲降胃汤。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一、中医各家学说概述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提炼。
中医各家学说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杂家等学派,各家学派的思想体系、学术特点和诊疗风格都有所不同,但在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医家生平与学术特点1.扁鹊:被认为是中医的开山鼻祖,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2.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同时也是体育医疗的创始人。
3.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提出了辨症施治的原则。
4.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在医学理论上主张养性修身,临床实践中擅长治疗杂病及养生保健。
三、医学流派及其影响1.经方派: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强调辨症施治,方药使用严谨,对后世影响深远。
2.温补派:以调理身体、温补阳气为特点,主张使用温性食物和药物,对慢性病治疗有独到之处。
3.攻邪派:以祛除病邪为原则,主张使用攻下、催吐、利尿等手段排除病邪,对于急性病症疗效显著。
四、医案选择原则与标准1.代表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医家的学术特点和诊疗风格。
2.典型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典型性,能够体现某一疾病的病理变化和演变过程。
3.实用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实用性,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五、经典医案解析与评价通过对经典医案的解析,深入理解各家学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评价医案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性,探讨医案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六、医案应用与临床实践学习各家学说的诊疗特点和处方用药规律,掌握其临床应用技巧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诊疗水平。
七、医案研究方法与创新学习和掌握医案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综合研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推动中医各家学说的发展和进步。
中医各家学说
1.温补学派:指明代以薛己、张介宾等人为代表人物的医学流派,在学术上侧重探讨水火肾命,治疗主张温养补虚。
3.真阴之脏:指命门,命门内藏先天元阴元阳,故称真阴之脏。
5.引经报使:指某一味药物能引导一群药物走向一定的脏腑经络,如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行等。
1、除湿热烦热之圣药:指黄芪、人参、甘草三味药。
2、真阴之用:指命门的功用。
命门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
3、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从正、李杲、朱丹溪4、三本二统:绮石治虚劳,注重肺脾肾三脏,称为“治虚三本”,三本之中,尤重肺脾二脏,阴虚者统之于肺,阳虚者统之于脾,成为二统。
5、反兼化:指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反见胜己之化,即会向相反的,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 / 841.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 / 842.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 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 843.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 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 844.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2、注释《伤寒论》的第一家是,其代表作是。
3、张介宾通过形气之变、寒热之变、水火之变等三辨,说明阳气的重要,强调“阳非有余”。
4、明清时期,伤寒学派内部形成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分别是: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
/ 845.5、对于老幼虚弱,脾胃不足,饮食不消之证,张从正主张“养正积自除”,创制枳术丸以治之,方中倍用白术,以补养脾胃为主,兼治痞消食。
6、薛己主张“补肾不如补脾”,归纳了脾胃病治疗的四症四方,即饮食不适者用枳术丸;脾胃虚弱者用四君子汤;脾胃虚寒者四君子加炮姜;属命门火衰者用八味丸。
7、朱丹溪制六郁汤(越鞠丸)通治诸郁,而以治疗气郁、血郁为重点。
8、王清任临床用药的最大宗旨是注重实践和反对臆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李杲的治疗特点与遣药制方法度是什么?2、张从正“三邪理论”有何内容?3、张元素脏腑辨证说主要有几方面内容?四、论述题(10分)试述唐宗海的治疗吐血四法。
/ 846.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吴有性创制并自称为“治疫之全剂”是( )A、清瘟败毒饮B、普济消毒饮C、达原饮D、三消饮2、晋唐时期,研究《伤寒论》的代表医家是:( )A、王叔和B、王冰C、葛洪D、杨上善3、倡言六经地面说的医家是:( )A、成无己B、庞安时C、柯琴D、朱肱4、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病机的医家是:( )A、刘完素B、张从正C、张元素D、王清任5、张元素认为归心经泻心火的药物是:( )A、黄芩B、黄柏/ 847.C、知母D、黄连6、李东垣的代表著作是:( )A、《脾胃论》B、《中藏经》C、《千金方》D、《格致余论》7、王好古着意阐发的学说是:( )A、火热论B、脾胃论C、阴证论D、秋燥论8、对三焦辨证有所创见的医家是:( )A、张元素B、刘河间C、罗天益D、王好古9、善于运用以情胜情治疗方法的医家是:( )A、朱丹溪B、张从正C、李杲D、吴师机10、丹溪认为人身相火寄存的部位是:( )A、肝B、肝肾C、脾胃D、心肺11、薛己提出的观点是:( )A、治病求本,务滋化源B、阳常有余,阴常不足C、命门为肾间动气D、补脾不如补肾12、左归丸的创制所根据的理论是:( )A、甘温除热B、阳中求阴C、阴中求阳D、滋阴泻火/ 848.13、叶桂创立的学说是:( )A、命门学说B、脾胃内伤论C、胃阴学说D、温疫学说14、《妇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 )A、朱丹溪B、唐宗海C、叶天士D、陈自明15、唐宗海治吐血以止血为第一要法,其主方是:( )B、泻心汤 A、花蕊石散、逍遥散C、黄连解毒汤D、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的著作是:16、《黄帝内经》 A、《黄帝针灸》 B D C、《黄帝外经》、《难经》17、庞安常认为伤寒的病因是:、风寒 B、风热 AD. 寒毒 C. 热毒、方有执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点是:18、错简重订 A、维护旧论 B、按方类证 D、分经审证 C19、按法类证的代表医家是:、王叔和 A、尤在泾B D、张志聪、郭雍 C20、金元四大家的第一家是: / 849.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21、下列哪一项不是张元素制订的药类法象的内容:A、燥降收B、火浮长C、风升生D、寒沉藏22、王好古认为阴证出现类似阳证的假热之象,主要病机是:、元阳外脱、下虚上盛 B A、元阳中脱、阴火上冲 D C23、罗天益治气虚头痛,自拟的方剂是: B、正阳散 A、顺气和中汤 D、大羌活汤 C、顺气丸24、张从正认为天之六气是:、风寒暑水燥火 A、风寒暑湿燥火 B、寒暑风水燥热 C、风寒水火燥湿 D、朱震亨认为,相火妄动可耗伤:25 B、阴精、元气 A D、肾气 C、胃气、首先提出真中、类中说的医家是:26、王履、刘守真B A D、李杲 C、朱震亨、薛已对脾肾虚寒之证,主张用:27、四君子汤加炮姜、脾肾双补丸 A B / 84 10.C、四神丸D、八味丸28、叶天士养胃阴,常用哪一类药物?A、甘平或甘凉B、甘寒或甘平C、甘淡或甘寒D、甘平或甘淡29、下列哪位医家提出“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A、朱丹溪B、张景岳C、吴瑭D、缪希雍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绮石论述的虚劳后天之因?A、酒色B、药误C、劳倦D、七情饮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礼记·曲礼》所说的“三世医学”是《针经》、《脉诀》、《神农本草》。
2、伤寒学派中,首先主张经络说的医家是,提出六经地面说的医家是。
3、河间认为消渴有三,即消渴、消中和肾消。
4、元素拟订的制方原则有:风制法、暑制法、湿制法、燥制法、寒制法等。
5、张氏论病观点,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三个要点。
6、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法,在处方用药上,补阴还有补阴血和补阴精之分。
/ 8411.7、戴元礼在治郁用药方面,指出、、抚芎为治郁要药。
8、温补学派强调脾胃和肾命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在辨证论治方面,立足于先后天,或侧重脾,或侧重肾,而善用甘温之味。
9、余霖认为,疫疹由乎,侵及肺胃,布散十二经,治疗若非则不足以取效,因之创立清瘟败毒饮。
10、吴师机认为,膏药的功用,一是拨,一是截。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张介宾辨证论治的特点和经验有哪些?2、李杲对内伤热中证的病因病理有何阐发?3、缪希雍吐血三要法是什么?四、论述题(10分)试述吴瑭对温疫治疗方法的贡献。
试题三/ 8412.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奠定中医理论体系的医著是:( )A、《难经》B、《内经》C、《伤寒论》D、《神农本草经》2、与河间一派没有师承关系的医家是:( )A、李东垣B、朱丹溪C、荆山浮屠D、马宗素3、成无己鉴别《伤寒论》主症的专著是( )A、《注解伤寒论》B、《伤寒明理论》D、《伤寒论条辨》 C、《伤寒总病论》、张元素认为太阳小肠膀胱经病,在上则用:4( ) B、黄柏 A、羌活、升麻、青皮 C D( )5、丹溪论阴阳升降的观点是: A、阳升阴降 B、阴阳调和、阴升阳降D、阳中求阴 C、赵献可所用壮水之剂指:( )6 B A、六味丸、八味丸 D、右归丸、左归丸 C7、《大宝论》的作者是:( ) / 8413.A、王好古B、薛己C、李中梓D、张介宾8、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 )A、寒毒B、淫热C、异气D、六气9、清瘟败毒饮中,重用的药物是:( )A、黄连B、黄芩C、知母D、石膏10、提出“久病入络说”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叶桂D、王清任11、吴瑭确立的治法是:( )A、清热养阴法B、滋阴泻火法C、甘温除热法D、补脾益气法12、唐宗海治吐血之第二法为消瘀,其主方是:( )A、泻心汤B、花蕊石散C、四物汤D、血府逐瘀汤13、王清任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所立的方剂是:( )、血府逐瘀汤 B、膈下逐瘀汤 A D、通窍活血汤 C、补阳还五汤( )14、被称为温补派之先驱的医家是: B A、赵献可、薛己 / 8414.C、张介宾D、孙一奎15、力主“补脾不如补肾”的医家是:( )A、赵献可B、孙一奎C、薛已D、李中梓16、庞安常治温毒五大证擅用:A、健脾化湿药B、清热解毒药C、解表泻下药D、温里表散药17、下述哪一条是刘完素所增?A、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B、诸暴强直,皆属于风C、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D、诸涩枯涩,干劲皴揭,皆属于燥18、张元素在临证中,以黄柏:A、泻小肠火B、泻三焦火C、泻大肠火D、泻膀胱火19、王好古认为鉴别阴证“元阳外脱”与热证的最关键症状是:A、身表热B、四肢温C、头重不欲举D、脉浮弦,按之全无力20、罗天益论述三焦与元气的关系时提出:A、三焦为元气之根源B、三焦为元气之通道C、三焦为元气之府D、三焦为元气之别使21、6. 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 8415.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2、1. 丹溪学派侧重于阐述下列何证?A、脾胃虚弱B、阴虚火旺C、命门火衰D、火热炽盛23、戴元礼认为,善治痰者:A、不治肺而治脾B、不治痰而治湿C、不治肺而治肾D、不治痰而治气24、薛已对脾肾关系,以土虚为主者,主张:A、补肾不如补脾B、补脾不如补肾C、脾肾并重D、益火补土25、赵献可认为主宰十二官的“真君真主”是:A、心B、心气C、三焦D、命门26、张景岳提出的二纲六变说,其中六变是指:A、表里、寒热、虚实B、阴阳、寒热、虚实D、表里、寒热、阴阳 C、表里、阴阳、虚实 27、吴有性认为温疫之邪的传入途径是: B、自毫窍而入、自肌表而入 A、自肺卫而入 C、自口鼻而入 D 28、余霖认为疫疹的病因是: B A、风邪、寒邪 / 8416.C、暑伤D、淫热29、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有卓有成就的外治法医家是:A、王清任B、吴师机C、王泰林D、唐宗海30、首先提出:“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的医家是:A、叶桂B、李杲C、张从正D、薛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河间学说对后来形成的攻邪派、丹溪派均有很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