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解决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解决思路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收入差距日趋明显。收入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从收入差距拉大对民间投资和国内消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收入差距,投资需求,消费需求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持续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有日趋扩大的趋势,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入差距扩大会影响国内消费需求与民间投资需求,其中消费需求是最深层的需求,而投资需求则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最显著因素。本文将按照收入差距对影响民间投资和国内消费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对民间投资需求的抑制
收入差距的增大对民间投资需求的抑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一部分暴富群体中,收入来源中许多部分属非法收入,如贪污受贿、非法所得,这些非法收入大都被占有者以隐蔽方式隐藏或储蓄起来,而不敢公开用于个人投资支出。
2、民间个人投资有功利性与自发性的特点,在获利集团能够通过权力与资源垄断、投机行为等较轻松便利方式获取巨额财富的情况下,他们会规避对具有一定市场风险尤其是对具有一定的经营技术操作困难的实业进行投资。
3、收入分化加剧,意味着中低收人阶层占有的总收入增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小。这样,即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投资愿望,也会力不从心。一则没有能力投资,实业性投资必须有相当高的资金积累基础,而自发消费与强迫储蓄耗去了中低收入阶层的绝大部分收人。二则中低收入阶层承担不起投资风险。
4、收人分配分化还会导致占居民总数大部分的中低收人阶层的消费水平下降从而总消费水平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又是投资需求不足的直接的重要的根源,因为存货的增加会以乘数效应的方式引起投资需求的萎缩。
二、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
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总需求中占有较大比例,还因为它是决定其他需求的直接因素,收入差距拉大对消费需求的消极影响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收入差距拉大,中低收入阶层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日益减少且不稳定性在增加。一方面使他们的预期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使他们的预期支出水平提高。
结果是迫使他们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强迫性储蓄。这也正是近年来我国储蓄水平即使经过多次降息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对于住房、汽车等中高档耐用品,收入差距拉大对其总消费水平的消极影响十分明显。首先,收入差距拉大会减少消费该类商品的消费者数量,更多的人被排挤出高档商品的消费行列。其次,耐用品一般是一个家庭购买一单位,如一个家庭只需购买一套住房、一辆汽车等,高收入阶层占有的收入比例增大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要增加其消费量。虽然在这些产品更新换代时,高收入阶层会更换频繁一些,但占居民总数大部分的中低收入阶层对这些产品的更新换代则会比较慢。总的来看社会对中高档耐用品的消费水平会随收入差距拉大而减少。
3、对于较低档的普通消费品,如食品和服装等日用品,也会受到影响。收入差距拉大会减少高收入阶层对其需求,因为他们此时的消费对象主要是高档商品。而低收人阶层在收入不稳定性增加、面临强迫储蓄的情况下不得不减少其即期消费水平,即使对生活必需品也尽可能地减少其消费量,这也可以解释猪肉类的消费品为什么近年来销售量大幅度下滑。
4、收入差距拉大会使城市与发达地区的消费对象与方式不能在乡村与落后地区得到传递延伸,使消费的传递链条脱节,导致全社会对某类商品的消费量大大低于它所在消费周期应有的水平。
三、可行的解决思路
收入差距扩大严重影响了社会总需求和中低收入阶层的福利,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分配效率,调节收入差距势在必行,可行的解决思路有: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分配秩序混乱是导致收入悬殊的重要原因,要积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及规则,营造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的体现收入与贡献的对等。一方面,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和竞争主体,打破行业垄断,加强对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规范各种收入来源,全面实现收入货币化,增加收入的透明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二)积极利用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虽然市场化导向驱动的收入分配能更有效地提高货币资本的效率,但不同地区和人群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自然禀赋差异带来的贡献率不同,会产生收入分配的负面效应,需要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对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应税收入项目实行综合征收。
(三)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形成有序引导的城市进入机制。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完全依靠农业收益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可能性很低,目前比较认可的改善方法是通过城市化的大规模转移,使其进入城市的非农产业部门工作。因此加大城市化力度,是控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有效途径。
(四)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调节地区收入差距。解决我国地区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关键是于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需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积极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尽可能缩小地区间发展基础条件的差异。改善设施条件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政府应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向有利于落后地区的方向流动。设法将各种经济活动吸引到这些地区去,以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自身的竞争能力。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功能。一是建立法制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把反贫困纳入法制化轨道。确定反贫困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明确各相关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使反贫困走上持续、有效的道路;二是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由公有经济部门向非公有经济部门延伸,由城镇向农村延伸;三是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救助和扶贫力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对部分困难地区,要实施更有力的转移支付,同时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方式与手段,以保障最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为最低收入标准,尽快遏制中低收入群体扩大的势头。
参考文献:
[1]郑若谷.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0,(2).
[2]李冰.当前宏观政策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作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