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训练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方法四 语法切入法
▪ 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 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 “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 的语气助词,因此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 (2)①然负其经济之略。(3分) ▪ ②其孰能讥之乎?(3分) ▪ 解析:①句中“其”放在动词之后,是代词,译为“他”;②句中的“其”放在句首, 作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 答案:①然而他自己身怀经世济民的策略。 ▪ ②难道还有谁能去讥笑他吗?
▪ (3)①基则学于黄榦。(3分) ▪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分) ▪ 解析:①句中的“于”位于人名之前,引出对象,为介词,译为“向”;②句中的 “于”位于地点名词之前,引出处所,为介词,译为“在”。 ▪ 答案:①何基曾向黄榦求学。 ▪ ②我和客人在黄州赤壁下划船游玩。
▪ 治生非必蝇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 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 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 (2016·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 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 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 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 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辱先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B.积钱累月乃能就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C.且有陷于危辱之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D.贫穷至而廉耻不顾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
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
▪ (4)①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3分) ▪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3分) ▪ 解析:两句中的“以”都位于动词之前,引出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目的,均为连词,译 为“来”。 ▪ 答案:①途中的困难与便利,以及各处里程的远近,清清楚楚,都可以一一顺着他的 (指点)来前行。 ▪ ②请允许我拥立太子做赵王,来断绝秦国的念头。
▪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 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两个句子“及其所之既倦”和“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前一 个“之”是动词,“到达,得到”,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 (2015·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 方法三 句位分析法
▪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项庄)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 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 (代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 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翻译下列各组句子。(注意每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位置和翻译)(24分) ▪ (1)①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3分)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分) ▪ 解析:①句中的“也”位于句末,是表判断的语气词;②句中的“也”位于句中,是 表舒缓语气的助词。 ▪ 答案:①黄榦又是亲身得到朱熹传授的人。 ▪ ②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 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 夫哉!
▪ (2015·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 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 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2021高考语文复习
▪ 题型:
▪ 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或正确与否。题干多表述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 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子组成一个选项,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 自所给文言语段的情况。
▪ 答案:(1)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
▪ (2)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
▪ (3)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也没有其他意思,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 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 方法五 词性界定法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8分) ▪ (1)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3分)

▪ (2)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2分)

▪ (3)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3分)

▪ 解析:
▪ (1)此句中的“以”,根据文意,在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人的是他 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凭借”。
▪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①出入朝廷四 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②少时尤苦贫,革 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③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 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 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 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已大坏。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 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 (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句意,宗质为寻wk.baidu.com母亲,要跟随到蜀地做官的司马 季思去西边,他认为东南一带没有找到,揣测一定在蜀地吧,可确定分别为“代词,她 (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
▪ (3)根据句意,因宗质没有找到母亲而悲伤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同情他,劝慰他,他勉 强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饮”前,为副词“才”。
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 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连词,表因果;连词, 表并列;B项,两个“乃”都是副词,才;C项,连词, 表递进,并且/副词,表递进,尚且D项,连词,表顺 承/连词,表修饰。故选B。
▪ 方法一 句意分析法
▪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 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 答案:(1)宗质凭借父亲的荫庇(得以成人、出仕),长大后,每到一处做官,必定寻找母亲,但 都没有找到。 ▪ (2)我(四处)寻找母亲,东南方向的地方无法找到,必定在(西南)蜀地(能够找到)吧? ▪ (3)司马一家人都很同情他,必定宽慰劝解他,宗质这才哭着勉强吃饭。
▪ 方法二 标志确认法
▪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 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确定它的意义和 用法了。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5分)
▪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 解析:此句为判断句,句中的“乃”“也”表判断。并且是固定句式,“所以”为固定句式的 标志,可译为“……的原因”。
▪ 答案: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 (2013·四川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 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 益密,造诣益邃。
▪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 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 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 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 确。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15分)
▪ (1)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5分)
▪ (2)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5分)
▪ (3)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5分)
▪ 解析:(1)第一个“为”放在名词“蔡翛”和“尚书”之间,作动词,译为“做”或“是”;第二个“为”在句中 放在动词“言”之前,实际上“为”后省略代词“之”,故只能作介词,译为“向”;“其”放在动词“劝”之后, 作宾语,译为“他”。(2)“以”处在该句主干“索民力”之后,表引出结果,应该为连词,意为“来”;“而”处 在下句的开头,表转折;“于”则引出对象“中国”,为介词,译为“对”;“之”放在作宾语的“益”之前,表 明“丝毫”修饰“益”,作助词,译为“的”。(3)“以为”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可译为“认为”;“以”后面带 有名词“职”,共同修饰谓语“论”,应该为介词,译为“凭借”;“而”连接了“以职论事”和“责之”,表转 折关系;“之”作动词“责”的宾语,应为代词,译为“他”。
▪ 【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 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 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 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 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 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 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 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