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二-备课素材 《城南旧事》写作特色赏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11.城南旧事(节选)教材优化全析粤教必修5

高中语文11.城南旧事(节选)教材优化全析粤教必修5

高中语文11。

城南旧事(节选)教材优化全析粤教必修5高中语文11。

城南旧事(节选)教材优化全析粤教必修5学习目标导航1。

学习本文以主人公的视角来写作的技巧。

2.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理解文章的主题3.分析人物的形象.自主研学平台一、作家作品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并发肺炎及败血症,于深夜11时46分不治辞世,享年83岁。

2。

《城南旧事》剧情简介: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六岁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邻居住着“疯〞女人秀贞,别人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愿意跟她玩,她们成为朋友。

秀贞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小桂子,大学生被抓了,小桂子也下落不明。

英子的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在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后,英子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女儿相认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带她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了居,她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做了小偷.但英子觉得他很善良,虽然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二、写作背景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

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

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

《城南旧事》艺术特色

《城南旧事》艺术特色

《城南旧事》艺术特色《城南旧事》艺术特色 1散文化诗化是其主要特征。

就结构来看有五个独立短篇结合成一部完整长篇。

就文类特殊性来看即使小说又是散文。

回忆“旧事”自叙童年生活性质具有散文的形式风格但林海英也不反对别人将其名为“自传体”小说。

2就叙事观念来看它透过英子一双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头至尾她即使懵懂的孩子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又是叙述主体体验着复杂的成人世界并随之逐步成长也可说是一部经历磨难的成长小说。

3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作者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女性意识英子有一双属于女性敢于同情人的眼睛特别能看见挣扎在性别压迫中难以翻身的女人。

4通过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反映出社会蜕变和世事的沧桑发掘人性美和人情美对人物命运悲剧的呈现对别离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喟叹更是乡愁情绪的表达那城南的院落和街巷那老北京的风俗人情那些偶然走入她世界又永远离她而去的人所包含的人生唯叹不但是由于童年不再更是海外游子对生命之根的固执依恋是故土难回旧梦难圆的惆怅。

5语言单纯明净又含蓄深沉秀贞疯小偷被迫偷兰姨娘被迫做妓女又被买做小宋妈不能养活自己的孩子爸病逝其实都源于那个社会而英子从这些悲剧中看出的却是人心的善良和美好她的善良和真诚使她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进入疯子小偷宋妈的世界其纯真无污染的心灵正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拷问当然作者对社会与成人的阴暗面总是点到为止让英子纯真的思绪和眼光引领读者探索故乡理想的如诗境界是乡愁多了一份雅致并更具情绪的真实。

武侠小说的发展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发源地5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部现代武侠《虎鹤双形》 1.50年代上半期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

到《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

2.50年代中后期金庸出现让梁羽生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进而封闭归隐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在当时港台政治压抑的年代让武侠小说变成了畅销书。

3.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课文深度阅读 城南旧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素材 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课文深度阅读 城南旧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素材 粤教版必修5

《城南旧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城南旧事》中,作者通过英子的眼睛,引领读者走进了20世纪20年代的北平。

而童年中小英子、惠安馆的疯子、惨遭父母虐待的妞儿、看海去的偷儿、受尽凌辱与损害的兰姨娘、丢下儿女来林家当奶娘的宋妈等人物形象鲜明,他们或身份特殊,或命运悲惨,深深吸引着读者去探讨,去解剖。

一、封建礼教下,男人处于强势地位,被压迫、摧残的女性代表——秀贞。

在那样一个时期里,既有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又有一般的知识阶层的女性,更有姨太太等社会上层的女性。

不管她们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她们同样遭受了被压抑的命运。

她们的身心都付出的巨大的代价,甚至死亡。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通过对少女秀贞的描写,揭示了当时那个社会对女性的残忍与不公平。

《惠安馆》中秀贞与青年学生思康相爱,她在恋人被迫出走,刚生下来的女儿又被父母扔到城外的双重打击下而发疯。

但她仍在内心痴恋着恋人和女儿。

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她带着妞儿去寻找恋人,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

这就是秀贞悲惨的故事。

在这里,林海音把秀贞的爱表现得十分充分,但这却在深层次上向我们揭示了秀贞的多重悲剧性命运:她追求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却不得的悲剧;亲生女儿被抛弃、想要做母亲却不能的悲剧;思想行为不能被父母、社会所理解,并且不得不遭受压抑的悲剧等等。

作者通过秀贞这个“最具体的个人”的凄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道德传统对女性无情地摧残和扼杀。

二、封建礼教下,勇于同制度做反抗与斗争,相对独立,并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女性代表——兰姨娘。

中国的历史上向来女性是毫无地位可言的,她们一生都从属于男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但是时代在变,女性的意识也在变,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新的思想观念在慢慢渗入人心。

有那样一批女性出现了,她们敢于反抗与斗争,她们冲破旧礼教,反抗旧制度。

林海音在《兰姨娘》中就是描写了这样一位意识觉醒的女性。

兰姨娘的二十五年的生活对她来说充满了侮辱与损害,迫使她不得不逃离那罪恶的家庭。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3.11《城南旧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素材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3.11《城南旧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素材

《城南旧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城南旧事》中,作者通过英子的眼睛,引领读者走进了20世纪20年代的北平。

而童年中小英子、惠安馆的疯子、惨遭父母虐待的妞儿、看海去的偷儿、受尽凌辱与损害的兰姨娘、丢下儿女来林家当奶娘的宋妈等人物形象鲜明,他们或身份特殊,或命运悲惨,深深吸引着读者去探讨,去解剖。

一、封建礼教下,男人处于强势地位,被压迫、摧残的女性代表——秀贞。

在那样一个时期里,既有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又有一般的知识阶层的女性,更有姨太太等社会上层的女性。

不管她们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她们同样遭受了被压抑的命运。

她们的身心都付出的巨大的代价,甚至死亡。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通过对少女秀贞的描写,揭示了当时那个社会对女性的残忍与不公平。

《惠安馆》中秀贞与青年学生思康相爱,她在恋人被迫出走,刚生下来的女儿又被父母扔到城外的双重打击下而发疯。

但她仍在内心痴恋着恋人和女儿。

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她带着妞儿去寻找恋人,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

这就是秀贞悲惨的故事。

在这里,林海音把秀贞的爱表现得十分充分,但这却在深层次上向我们揭示了秀贞的多重悲剧性命运:她追求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却不得的悲剧;亲生女儿被抛弃、想要做母亲却不能的悲剧;思想行为不能被父母、社会所理解,并且不得不遭受压抑的悲剧等等。

作者通过秀贞这个“最具体的个人”的凄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道德传统对女性无情地摧残和扼杀。

二、封建礼教下,勇于同制度做反抗与斗争,相对独立,并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女性代表——兰姨娘。

中国的历史上向来女性是毫无地位可言的,她们一生都从属于男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但是时代在变,女性的意识也在变,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新的思想观念在慢慢渗入人心。

有那样一批女性出现了,她们敢于反抗与斗争,她们冲破旧礼教,反抗旧制度。

林海音在《兰姨娘》中就是描写了这样一位意识觉醒的女性。

兰姨娘的二十五年的生活对她来说充满了侮辱与损害,迫使她不得不逃离那罪恶的家庭。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城南旧事(节选)》课件4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城南旧事(节选)》课件4

缭.绕.__l_iá_o_r_à_o_
栏栏 目目
络绎.____y_ì___
链 接接
断垣.___y_u_á_n__
(2)同胡同同盟
tónɡ tònɡ
奔奔飞命奔
bēn bèn
漂泊 piāo 漂漂亮 piào
漂白 piǎo
乱哄哄 hōnɡ 哄哄骗 hǒnɡ
起哄 hònɡ
栏栏 目目 链 接接
2.写对字形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
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
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
《 《城孟南珠的旧事旅程》《》绿,藻广与播咸剧蛋集》《,薇长薇篇的小周说记《》《春林风海》音《自晓选云集》》栏目栏目
《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 链
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接接
2.写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对于童年生活及北京的追念回忆
之作,是她对于魂牵梦绕的童年往事的追索。在戏剧中,她
娓娓道来,讲述了童年记忆中结识的人以及这些人的命运,
作品透出深深的眷恋。
栏栏
目目

接接
(1)
趴下 扒开
(2)猫笑
眯眯 咪
栏栏
目目

(3)
漂泊 飘扬
ɡ (4) ɡònɡ
哄骗 供品
接接
缥缈
ɡōnɡ 恭 敬
3.解释词义
(1)





__形__容__十__分__拥__挤__或__包__围__得__非__常_严__密__,__好__像__连__水__都__不__能__泄__出__。

城南旧事作品赏析

城南旧事作品赏析

城南旧事作品赏析①作品主题《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

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以现实的角度来观察,《城南旧事》中所描绘的事件大多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各有各的痛楚。

封建伦理道德逼疯了秀贞,小偷、兰姨娘、宋妈也有各自的血泪史,然而从整个文本来说,其主旨并非是对旧制度的控诉,而是以一个纯真的少女的童心折射出这些底层不幸人物的人性光辉。

文章极力淡化善恶标准,以欢乐的童心对待现实的丑陋,在沉重的现实中保留一片自由快乐的天空。

可以说,小英子打开了成人世界所忽视的视角,这个视角是以质朴、单纯、善良的心去待人处事。

这些视角本来为我们所共有,却在世俗陈规的劫持下慢慢遗忘、丢失。

小说中的小英子似乎就是现实中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种陌生与熟悉感冲淡了对小偷的仇恨,勾起了纯真的年代,令人感叹良多。

整部作品始终贯穿着对成长内涵的诠释,对童年美好生活的依恋却敌不过现实的变化。

②艺术特色《城南旧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追述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城南的旧事,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

深层结构是作者内心创作情感的表露与寄托,小说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在内外两层结构的结合与互补下,小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 城南旧事(节选)备课资料 粤教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 城南旧事(节选)备课资料 粤教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1 城南旧事(节选)备课资料粤教版必修5上海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的故事片《城南旧事》,因其独特的艺术追求,被称为“散文体影片”。

该片导演吴贻弓,在电影创作上有其特有的散文风格:蕴藉、清新、婉约、淡雅。

《城南旧事》是其代表作,影片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的眼光,去展示二十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展示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痣,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巡警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影片的结构颇具独创性。

编导排除了通常电影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的叙事结构,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三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创造出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城南旧事》是一部典型的文人电影样式。

影片获1983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多项国际奖。

粤教版高二语文《城南旧事》学习要点

粤教版高二语文《城南旧事》学习要点

粤教版高二语文《城南旧事》学习要点导读:《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感染了读者,高二语文城南旧事学习要点里面更精彩哦!一、判断题1、《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

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错)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

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

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错)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错)订正:三个。

珠珠燕燕弟弟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

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错)订正:好吃懒做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错)订正:5岁二、选择题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 )A 兰姨娘B 母林黄爱珍女士C 宋妈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A、B)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3.11《城南旧事》教学设计2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3.11《城南旧事》教学设计2

3.11 城南旧事(节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广东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1课《城南旧事》。

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内地导演吴贻弓执导的,于1982年完成。

该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该电影剧本中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离别的故事。

本文的教学将安排2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了解了作者林海音的创作风格及《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并通读了《城南旧事》小说原著和《城南旧事》电影剧本。

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主要是:(1)启发学生结合特定的剧情,理解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正确认识和评价剧中人物。

(2)引导学生感受剧中音乐对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烘托作用及鉴赏影片的意境。

【学生分析】本文是一个电影剧本,结合影片的播放,学生能够比较感兴趣的对人物对话进行分析鉴赏,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由于年代的差异,成长于九十年代的中学生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生活状态和当时的人的心理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

【设计思想】通过对剧本的分析和影片的观赏,希望能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和理解电影的叙事技巧,能真正理解作者通过一个小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一个“坏人”的好处:那就是以一个天真、善良的童心反衬出成人世界生活的不合理;儿童天真无邪的目光和心灵,让读者(观众)感到所述故事的真实性。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人性。

传统的教学仅限于文本的阅读,本次教学将利用网上主题资源,播放影片,并作同步分析鉴赏,期间将穿插影评人对于《城南旧事》的评论文字,供学生参考。

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阅读面,还能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电影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1、对比阅读——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剧本原文,观看这一电影片段,讨论这二者之间的效果有什么异同。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城南旧事》(节选)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城南旧事》(节选)教学设计》

广东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第三单元戏剧《城南旧事》(节选)教学设计【教学名称】城南旧事(节选)(原著林海音改编伊明)【教学对象】高二学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特定的故事剧情,通过自然、朴素、淡雅、诗化的语言,借助文中缓缓的音乐描写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感受剧中音乐对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烘托作用及其在故事叙述中的结构作用,领悟文中那“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乡思”的情调。

【教学重点】1 启发学生结合特定的剧情,结合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2 引导学生感受剧中音乐对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烘托作用及其在故事叙述中的结构作用,领悟文中的情调。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准备】1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作者。

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课件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影片《城南旧事》,学习歌曲《送别》,理解歌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童年,是人生命起步的摇篮,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虽然童年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它永远像梦一样珍藏在我们的心中,一直潜藏在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一旦被触动,那逝去的往事,那消失殆尽的朋友的脸,那灿烂在记忆里的离别故事……都随着这《城南旧事》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的淡淡回忆。

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海音。

同学们,在童年里,你们都有哪些刻骨铭心的事?(播放幻灯片首页)二.复述剧本故事学生自由复述走进剧本,整体感知本文的剧本是改编于现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自转体小说《城南旧事》。

该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童稚眼睛,反映了20212021旧北京里“疯”女人秀贞、厚嘴唇的人、宋妈这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该电影剧本中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离别的故事。

(播放幻灯片)提问1:假如你是一个导演,现在需要你把整段故事拍下来,按照剧本的描写,你会找几个拍摄场地进行拍摄呢明确:八个:院子里,课堂里,操场上,胡同里,草堆里,房子里,学校礼堂里,街上提问2:这些背景有什么时代的特色?明确:战争乱世,远去的年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问3:这些场地的描写,背景的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有什么作用明确:表明人物的身份,体现人物生活的处境,渲染故事的气氛。

浅析《城南旧事》的艺术特色

浅析《城南旧事》的艺术特色

浅析《城南旧事》的艺术特色《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小说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

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小说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

缠绕在小说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而且小说中的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像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

当然,一部没有艺术特色的小说是不可能成为一部好的作品,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是极为吸引读者的艺术手法。

可以说《城南旧事》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它的出色最主要表现在特别的艺术特色方面,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采用儿童的视角、悲剧的意蕴、散文化的风格。

一、采用儿童的视角来看社会。

儿童视角是指以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通过孩子的别一种眼光的观察与透视,揭示为成人世界所难以体察或忽略的生存景观。

在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以一个儿童--小英子作为叙述者,从她的视角看待世界、体味人生百态,这样的儿童视角的采用是这部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儿童视角的使用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使文本韵味无穷。

《城南旧事》经典赏析+知识梳理

《城南旧事》经典赏析+知识梳理

《城南旧事》经典赏析+知识梳理小说《城南旧事》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

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

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

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便衣警察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

后来,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英子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后来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送给了一对没有儿女的骑三轮的夫妇,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高中语文城南旧事教案 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城南旧事教案 粤教版必修5

城南旧事(节选)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影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

(二)词语解释
(三)林海音介绍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

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二)讲析课文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2.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电影,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

【教学后记】。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_《城南旧事(节选)》课文详解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_《城南旧事(节选)》课文详解

《城南旧事(节选)》课文详解整体感知电影剧本《城南旧事》是作家伊明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同名自传体短篇小说集改编,内地导演吴贻弓执导的,于1982年拍成。

曾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中国金鸡奖等多项大奖。

该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视角,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一群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对人世沧桑淡淡的哀愁,对故土人情沉沉的相思。

本课节选的是该电影剧本下部分中小英子与小偷“厚嘴唇的人”交往至离别的故事(全剧主要写了三个小故事)。

小偷对自己“走到这一步”的苦诉,他发出的“我不是个好人吗”的诘问,他令人心碎的呜咽,他对弟弟上学的资助与企盼,他与英子与在荒园里的友情告别,他的不幸遭遇与结局,既发人深省,又令人沉痛,叫人怎能不面对那个动乱衰败的时代黯然神伤?况且,这一悲剧是通过一个天真纯洁的小孩子来咀嚼来思索来悲喟的,更叫人感到凄凉。

今天,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建设成就令世界震惊。

作者偏安于台北的小天地间,怀念故土的心情自然益发浓烈,《城南旧事》这部书中所寄托的离愁,也是作者这种心境曲折的反映。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该片在艺术氛围和情感的营造方面,独具匠心,造诣极高,值得好好鉴赏体味。

文题解读作者在《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写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往事是旧的,令人伤感的;童心却永远是新的,令人怜爱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童心是以天真纯洁的眼睛去看复杂纷乱的世界,它没有功利,没有成见,它反映的往往是世界的本相。

离别是不堪回首的,作者对故土人情的思恋更因为偏安海岛而割不断,理更乱,忧愁万里长。

本课作为电影剧本,融戏剧、小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等多门艺术之长,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综合调动了读者的艺术再造力,从而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

课文评解(1)注音(岑曼茜)(2)词解(岑曼茜)(3)句析(李红该)(4)段赏(严一些)(5)部分的总结与赏析(严一些)城南旧事(节选)原著林海音改编伊明第一部分:情节的开端。

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11课 城南旧事(节选)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11课 城南旧事(节选) Word版含解析

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本课话题——心灵深处的歌一、从课本中积累“秋天了,窗外的落叶吹下来,落到了教室里,落到了林英子的课桌上。

韩老师踏着风琴,小学生齐声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林英子一边唱,一边落下了泪珠。

”二、从自然中积累你说你不甘寂寞。

于是,莺雀嬉闹,彩蝶飞舞,雁排长空,鱼翔池底,虎啸深山,每一道云销雨霁后的彩虹、每一棵崖壁上的青松、每一片飞舞的雪花都是你的匠心独运。

你用潺潺如溪水般的声音,向我诉说山谷的宁幽与静谧;用轻柔的落叶声向我讲述原始森林的古老与神秘;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音描述峻山的秀丽与挺拔。

三、从名言中积累1.音乐和旋律能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柏拉图2.心灵反映生活,面貌反映心灵。

——巴尔扎克3.唯有人的心灵才是真实的。

——雨果4.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列夫·托尔斯泰5.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

——海涅一、作者简介永记城南旧事的人——林海音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生于日本,不久即回到日本侵占下的台湾,5岁到北京,在北京长大,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也是她的第二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会忘记北京城南的往事。

代表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等。

二、背景回放记忆深处的童年《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

在孩童时代的林海音(小英子)跟随父亲从台湾漂洋过海来到北平,住在城南的一个胡同里,古都的驼铃、残阳、闹市、城垛……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林海音。

她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宝贵而又美好的孩童时光。

后来父亲去世了,林海音的幸福童年也就结束了。

多年后远离第二故乡多年的林海音对这一切依然难以忘怀,缕缕的哀愁、抹抹的沉思依然深深地印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于是就有了小说《城南旧事》。

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片组成,从主人公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的几个童年生活中离别的故事。

高二语文《城南旧事》粤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城南旧事》粤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城南旧事》粤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城南旧事》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林海音,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品味本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化语言;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似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人文性目标:体味文中那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之情。

三.学习要点〔一〕作者简介。

林海音原先叫含英,小名叫英子。

某某人,生于日本。

作家、编辑和出版人。

她的处女作《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事的散文集。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

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表达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

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

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

《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二〕内容介绍《城南旧事》是伊明根据某某作家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

剧作的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改编的成功,在于忠实于原著,再现了作者笔下乡土风情的风俗画,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愫。

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英子根据自身的生活现实和行为逻辑,衡量周围人们的生活现实和行为表现,于是最能发现周围现实与自身生活的不一致,最能朦胧感觉周围社会的不合理。

她那天真直率的性格和好奇多思的心理,直截了当地衬托出生活的丑恶。

〔三〕故事梗概。

全剧以小英子所遇到的三个生活小故事作为骨干组成。

通过小英子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观察到发生在老四合院内外的一切:有被生活逼疯的年轻女人;有“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小偷〞;有善良而命苦的保姆宋妈等……这些人的经历和命运,看似各不相干,但都发生在善良的英子寻找友谊的际遇里。

〔四〕研习对话。

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第一段对话。

《城南旧事》赏析

《城南旧事》赏析

《城南旧事》赏析《城南旧事》是中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一部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女孩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的艰辛生活。

整个故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女主人公小青的成长经历。

小青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她的父母是普通农民,生活贫困。

尽管环境艰苦,但小青勤奋上进,对知识的渴望驱使她考上了城里的大学。

然而,大学的生活对于小青来说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美好。

她面对着知识的困惑,还有来自城市人的歧视和排斥,感到孤独和失落。

最终,小青选择回到农村,投身到农村建设中去。

这部作品以城乡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小青的农村家庭代表了农村的困境和贫困,而她在城市的经历则代表了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路历程。

作者通过小青的成长经历,向读者传递了对农村青年成长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作品中还涉及到女性议题。

小青作为一个女孩,她要面对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如婚姻和家庭责任的压力。

她渴望自由和独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尽管她经历了困境和挫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

在艺术形式上,作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技巧。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小青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读者可以感受到小青的孤独、喜悦和成长的轨迹。

另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以凸显作品的主题。

例如,城乡对比的描写、小青内心的挣扎等,都通过对比构建了作品的鲜明画面。

《城南旧事》是一部思想深刻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文艺界的赞誉。

它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村女孩的成长经历,展示了农村社会变迁的缩影,呼吁社会关注和关爱农村问题。

通过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村青年的困境和奋斗,以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总而言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通过小青的成长故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的艰辛生活。

作品关注了农村青年成长问题和女性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思考价值。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城南旧事》写作特色赏析
1.语言具有浓浓的京味
这部作品的语言,不论人物对话,还是叙述语言,都是地道的北京话,且运用自如,给人以十分亲切之感。

读时仿佛真的置身于北京人的精神世界。

它描绘的风土人情很有地方特色,活现了20年代北京的生活原态。

朴实、自然的语言中,含蓄地抒发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具有诗情画意的效果,强化了情绪,淡化了情节。

2.巧妙地引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本剧几次引用李叔同的歌曲《送别》中的语句,很好地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更充分地表达了作者那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相思。

打印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