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现代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现代观念中学政治课教学,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把情感与能力的培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观念。
基于此,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教师,不但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而且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以完成对人文精神和现代观念的建构。
一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一)树立新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教师心中必须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文关怀。
尤其是政治课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变主导为引导,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学生在自主观察、体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观察,认真倾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动向,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想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合作精神更协调,从而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激励、鞭策、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把握新课标,依据教学大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行政治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和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
倾向,倡导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再沿用旧的教学模式,而应大胆使用教材,把教材知识,纳入学生的生活空间。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
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做好“换位思考”,让教学贴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与教材中的理性认识实现有效结合,完成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一个新问题、新观点,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氛围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倾听,并适时对有关内容进行筛选,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辩论,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或者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拓展时,就会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作为教师,也不知不觉的在课堂中找到了“生长点”。
(三)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密度,拓展知识空间。
政治课教学不能孤立地谈论教材,必须发散眼光,向外拓宽,博采众长。
如在学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相关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史上学过的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老的中国文明;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等。
通过多媒体展现,对比这些文明,引发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在哲学原理的教学中,可利用那些富含哲理的成语故事或古诗
词的评析和鉴赏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学知识修养。
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或综合文、史、哲各门学科的内容,以政治内容的“点”去带动并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的“面”,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陶冶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采用个性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增强教育效果。
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举行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得到启迪和感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比较抽象、枯燥,当今青少年学生大多数没有深刻的体验,单凭教师讲解,很容易变成空洞说教,很难完成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的教育培养。
为此,我们可给学生放映中央电视台最新录制完成的专题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把活生生的感人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受到震撼,并围绕片中人物的事迹展开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引导他们结合自身体验思考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如何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去领悟人生的真谛,从中受到启迪。
组织小组辩论也是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知识运用水平的好方法。
当然,组织辩论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话题。
因为只有这样的话题,学生才会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参与去辩论。
而一旦辩论激烈,内容挖掘深入,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自然就会深入人心,学
生也可学会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
比如,现今是网络时代,网络已经与学生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学习“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时,就可以设置辩论赛:正方为“网络交往利大于弊”,反方为“网络交往弊大于利”。
辩论的议题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如果经过精心准备,在课堂辩论中自然会出现热烈的辩论气氛,而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辩论中,势必就会把网络正确运用与否的好处和坏处阐述清楚,学生自然也会分清是非,了解利弊,修正自己的错误,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如果每节课都采用不同的形式,给学生一种期待一种收获,就会使他们盼望上政治课。
现行教学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备课用一个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个标准。
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学海无涯,教海无边,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一种能适合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因材施教。
二是由权威的答疑解惑转变为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教育
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不是一味地答疑解惑,而是一起分享精神成果的互动过程。
其意义在于:
(一)不以成绩论成败,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体制下潜在的牺牲品。
作为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育教学当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构筑互通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能力,在交流中健康成长。
(二)关注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必然会体现出差异性,总会有部分学生在成绩上相对落后,他们不应该被冷落。
因为人文化的课堂,其本身就是一种关怀和提携。
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有平等的机会参与问题的讨论和评价,并成为观点、信息的提出者和传播者。
教学中要注意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多予以肯定,尤其要注意放
大和传播他们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及想法。
为了照顾这些学生,还应注意授课用语的规范和清晰,对于重点难点要适度重复,这些对于薄弱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的问题,他们通过教师的语言及神态,能从中读出关心和爱护,进而使消极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由此看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因素占有相当的比重,只有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始终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理念都会受到直接影响,甚至发生大的转变,从而孕育新的人文精神,建构现代人生观与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