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文学悖论简析
“越界”式成长——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管窥
点出发 ,对华裔美 国文学 的教 学与研究
作 出探讨 ,并提 出有 意义 的几点建议 。
引起 的文化交叉重合地 带。越界是指跨 越族 裔 、国籍 、疆域 、文化的界 限,是
华裔 美 国文学 的主要特 点之一 。作家 的 生存 现实和族裔经 验决 定了文学视野 中 的诸种越界 。因为错 位 ,所 以越界 ,然
的把握 和处理 ,以更高 的眼界驾驭 、驰 骋于华裔美 国文学 的疆 域之 中。
见 闻,因此也 使旅行者 跨越了心理思维 这个抽象 的界域 ,而使 过去 固守 的思想 有 了游移改变 的可能 l 。华裔 美 国文学 中的越界 并非只是地理 上的指涉 ,空 间
上 的移动 在文学作 品中 ,更有指涉心理 空间 的意味 。 在一个 号称 全球化的时代 ,
的华人 文学相异 的成 长空间与独特 的美
学 内涵 。因此 ,应注重 解读华裔美 国文 学作品 中的美学 “ 界”。 越
的越界 ,研究 目的 的越界 。学 者们尝试 把华裔美 国文学纳入不 同的学科研究之 内 ,扩宽 了研 究的视野 。与海 外华文文 学一样 ,华裔 美国文学用饶 苋子教授 的
越界涵盖 了研究方法 的越 界 ,研究视角
华裔 美国作家在 内的海外 华人作家更 多 地 出入 于不 同民族 、国家的文化空 间 , 做 多种可 能 的越界 正是 他们拥有 多种 资 源 的文化生存 状态 的产 物 ] 。这决定 了 华裔美 国文学 的可读性 是非常强 的 ,其
美 学 呈 现 出 一 种 动 态 的 、开 放 的 状 态 ,
人文社会科字
RE NW E HEH KE NS UI XUE
‘ 界 ’ 成 长 ‘ 越 ’式
— —
华裔 美 国文学 的教学 与研究管窥
“东方主义”面纱下的功利写作——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主题选择
年新 剧托 尼奖 。优 秀 的华裔 男子 充其 量不 过 是 满 足 白人男 子 的 同性 恋幻 想 , 实 际 上 就 是 在 亲 自 这 人 的屁股 。 J f) 些 批 评 都 关 注 了美 国华 裔 ” (i 这 i i 文学 被 动地成 为 了“ 方 主义 ” 东 的牺 牲 品 的 现 实 , 然而 在 “ 方 主 义 ” 纱 之 下 美 国华 裔 作 家 的 功 东 面 利写 作 动机却 无 人关 注 。本 文认 为 功利 写作 和 自 我写 作 是美 国华 裔文 学 现状 的主 因 。
护¨ ( )在她的著作《 】6 , p 9 猴行 者》 中借 主人公 阿辛
之 口反 复强 调 自己不是 美 国人 , 而是 华裔 美 国人 。
文学也饱受批评 , 赵健秀在 19 年 出版 的《 91 大唉
再 比如 以《 型美 国佬 》 《 典 、 梦娜在希 望之 乡》 和
咿: 华美与 日美 文学选集》 序言 中写道 , 今 日 “ 美
昌吉 学 院学报
21 0 2年第 1期
“ 方 主 义 " 纱 下 的 功 利 写作 东 面
— —
析美 国华裔文学 中的主题 选择
王 小 涛 ຫໍສະໝຸດ ( 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河南 商丘 4 60 ) 7 00
摘 要: 美国华裔文学从诞 生之 日就被打 着“ 东方主义” 的标签 , 其主题 及 内容 选择 都被认 为是 西方强势
收 稿 日期 :02一 1 5 2 1 O —0
再论美国华裔文学的身份和属性——以查建英的《到美国去!到美国去》为例
予 美国华 裔文 学身份和属 性新 的定 位与 解读 。 [ 关键词 ] 裔文 学 ; 华 文化 身份 ; 性 ; 同 属 认 [ 中图分 类号 ]10 . [ 164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编 号 ]63—97 (09 0 0 l O 17 4 7 20 )4— l8一 3 近 年来 随着经 济全球 化 的 日益 加速 , 同民族 和 不 国家之 间的 文化交 流与碰 撞 日益增 加 , 文化 认 同及 其 整合 现象也 随之产 生 , 种人 类 文化 逐 渐 在世 界 范 围 各 内发 展 为全 人 类 的共 同文 化—— 全 球 文 化 。全 球 文 化 是 以各 民族 共 认 的人 类优 秀 的文 化 精 神 和 因 素 为 骨 干构建起 来 的 , 既含 有 人 类 共 同体 的价 值 共 性 , 又
含有 不 同文 化 的价 值特 性 , 呈 现 多元 一 体 的发 展 态 并 势 。 当今美 国华 裔文 学 自身 特 性 , 应该 是 这 种全 球 文 化 的重要 内涵 之一 。 对 于美 国华 裔 文 学 “ 化 属性 与 文 化 身份 ” 一 文 这 问题 , 学术 界 以往都 是从 三个 角度 阐释其 空 间 : 1 从 () 历史角 度认识 百年 中 国移 民潮 与西 方势 力 全球 扩 张 , 因而改 变与 中 国社 会 文 化结 构 的 同 步关 系 ; 2 从 社 () 会结构 角度认识 海外 华人 社 会非 同质化 的多 元构 成 ; ( ) 审美角度 研究 海外 文学 的特殊母 题 及 其美 学架 3从 构 。这种研 究尽管 已经 取得 一 定成 果 , 仍然 存 在一 但 定 的局限性 。下 面我们 尝试 从 全球 文 化认 同 的角度 , 对这 一 问题 重新解 析 , 请学 界专家 和学 者给予 指正 。 险 , 选择 、 步骤 、 限度地 保 护 民族 文 化发 展 及所 有 有 有
“美国华裔文学”的概念界定
一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
回顾2010年以前国内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国学者们(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区)对"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中文翻译,可归纳为六种:‘华裔美国人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裔文?’,“’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美国华人文学”’和华美文学”’。
这些译名之争的焦点多集中在讨论中英文词语之间涵义的准确对应,以及翻译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语序等问题上。
“华裔美国人文学”这种译法存在的争议是,当‘'chinese american"与“literature"组合在一起进行翻译时,是将"chineseamerican"仍然看做一个词组来修饰literature,还是拆分后重新确定词性及修饰关系?“华裔美国文学”和‘美国华裔文?’的译法存在的争议是,是考虑汉语语序的原则将‘失国”提到前面。
还是遵照英语原文的语序直译?“美国华裔文学”、“美国华裔英语文?’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是否有必要为了区分‘哗文文学”而特别在中文译名中突出该研究对象的写作语言为英语?‘?国华裔文学”和‘裳国华人文学”之间的问题在于。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中的chinese在英语中指代的内容,与中文的‘华裔”、‘华人’是何种对应关系?至于‘案国华人文学”和’哗美文学”分别是吴冰教授和张子清教授为了化解前三种译法产生的分歧而提出的不同建议。
早在2001年王理行教授和郭英剑教授,就曾对前三种译法做过讨沦。
他们指出,‘在chineseameri―earl literature这一专有名词中,chinese~american已经不是用来指涉‘华裔美国人’,而是分别修饰l卜erature 这个中心词的两个相对独立的修饰词”;而从英语语义所强调的信息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考虑,两位学者将chineseamericanliterature视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认为它的中文译名‘痖该将‘美国’放在前,译为‘美国华裔文学’最为恰当”。
叶祥添《偷心贼》中的华裔身份建构
叶祥添《偷心贼》中的华裔身份建构TANG Yu;LI Xin-de【摘要】《偷心贼》是叶祥添所著的\"金山系列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华裔女孩史黛西感悟中国文化传承并认识到自身华裔美国人身份的故事.小说中的华裔移民为了追寻文化归属感往往需要面对与原社会文化不同甚至矛盾的文化结构,因而不得不经历文化适应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会影响其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构.结合新批评理论与文化适应的概念,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华裔移民表现出融合中国身份与美国文化的渴望,他们在积极地适应美国文化的同时不否定中国身份,对于自我身份的态度渐渐变得开放,这对于在华裔文学领域进一步探讨华裔群体多样的文化身份认同意义深远.【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2【总页数】6页(P109-114)【关键词】《偷心贼》;叶祥添;文化适应;身份建构【作者】TANG Yu;LI Xin-de【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712.074叶祥添(Laurence Yep)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儿童文学作家,其著作颇丰,包括小说、戏剧与传记等,其中尤其以“金山系列小说”(Golden Mountain Chronicles)最为著名。
“金山系列小说”写作于1975至2011年间,共十册。
在该系列小说中,叶祥添取材于其长辈的真实移民经历,以华裔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中国广东省台山市的家族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美国移民史,记录下该家族一代代子孙在移民美国过程中的悲欢离合,以及华裔身份对该家族在美国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其中的《鹰之子》(Child of the Owl)一书于1977年获得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Boston Globe-Horn Book Reward),该小说借助华裔女孩凯西(Casey)在旧金山唐人街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华裔作为少数族裔成员,在美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身份困境,进而引发社会对于少数族裔生存问题的关注。
悖论名词解释文学
悖论名词解释文学悖论是指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陈述或命题,它们可能是真实的,但由于自身的矛盾性,使得它们无法同时成立。
悖论在哲学、数学、语言学和科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讨论。
悖论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常常用来挑战人们的常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它们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真理和现实的深入思考,并且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逻辑上的矛盾和困惑。
悖论的存在表明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也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和超越自身的认知边界。
悖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
其中最著名的悖论之一是“克里特人悖论”,它由古希腊哲学家爱士多德提出。
该悖论的陈述是:“克里特人说他们所有人都是说谎者。
”这个陈述似乎形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循环,无法确定其真实性。
除了克里特人悖论,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悖论,如“罗素悖论”、“莹悖论”、“佯谬悖论”等。
这些悖论都涉及到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和困境,挑战着人们对于真理和逻辑的理解。
悖论在数学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就是一种数学上的悖论。
该定理表明,在一个足够强大的数学系统中,总会存在无法被证明或证伪的命题。
这意味着数学体系中必然存在着一些无法确定真假的命题,这对于那些试图建立完全准确和一致的数学体系的数学家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语言学领域中,悖论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巴贝尔塔斯悖论”就是一种语言上的悖论。
该悖论表明,在一个包含了所有可能语言的超语言中,总会存在无法被描述或表达的命题。
这意味着语言无法完全捕捉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会存在一些无法被准确表达的事物。
科学领域中也存在着许多悖论。
例如,“时间旅行悖论”就是一种科学上的悖论。
该悖论涉及到通过时间旅行改变过去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并杀死了自己的祖父,那么他就不可能存在,从而导致了自相矛盾的情况。
总之,悖论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索逻辑和认知的边界。
悖论存在于哲学、数学、语言学和科学等各个领域中,并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华裔美国文学_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
华裔美国文学_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篇1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故国想象流变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故国想象作为一个文化镜像不断地被建构、解构和重构。
故国想象的流变史不仅折射了美国华裔作家构建想象的共同体和民族集体意识的尝试,也折射了美国华裔群体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文化价值取向。
本文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置身于全球化和历时性语境中,从具象写实、诗性想象、抵抗叙事和反省叙事几个方面分析了华裔作品中故国想象在叙述视角上经历的流变。
与此同时,美国华裔作品中的故国想象的文化动因也由最初的精神慰藉和集体记忆,逐渐演变为一种诗性的文化反省和身份的叙事构建。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故国想象;流变史;叙述视角;文化动因美国华裔文学源于19世纪中早期,是指华裔作家以美国华裔人的独特视角书写的叙事结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逐渐在众多族裔文学中脱颖而出,其研究也日渐成为显学,呈现出多维的理论形态。
不少学者对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多角度探索,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语用文体学,语义学等角度,分析了文化语境,叙述方式,文化认同等侧面。
国内学者李贵苍指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经历了“生民视角”、“民族视角”和“离散视角”的变化。
①而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则更多地将其置身于全球化语境和历时性时空,来思索华裔文学中的中国移民话语以及中国文化在华裔认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故国想象的源起:夹缝中挣扎的具象写实1.《英汉习语全书》的恳请和宽容:“如果将唐人街看作美国华裔人生根繁衍的原点,那么华裔文学的起点应该是最早一批金山客留下的英文文字。
”④陈耀光等人编撰的华裔和日裔文学《大唉咦》把美国华裔文学的源头定为王山(wangam)编写的《英汉习语全书》。
该书收录了华人常用的中英对照语,给初到美国的华工提供语言交流的帮助。
《英汉习语全书》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但作为最原始文本,书中大量的自我防卫和保护的信息,凸显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折射了语言学习者与生存环境的恶劣关系,使其极具文学的特质与功能。
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
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孙胜忠【期刊名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年(卷),期】2002(000)001【摘要】"童年和天真的丧失使许多西方文学为之着迷,至少从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起就是这样,当时人被宣称为性本善,只是后来受到社会的腐蚀.假如我们能够回归童年,或崇高的原始状态,假如我们能保持童年的自发性,那么我们的社会和个人问题将不复存在".1这些美好的假设是人们对天真的丧失和人性的堕落的悲叹,表达了有良知的人们对个体生命乃至全人类命运的关怀.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同步发展.科技的进步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梦魇般的灾难,甚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长期以来,尤其是19世纪以后,文学家们普遍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其中有不少文学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对人的成长问题的探讨,因为关心人的成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关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些文学家没有共同的纲领,也没有标举为一个什么流派,但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以相同的艺术形式——小说表达了对同一个问题——成长的关注.这就是后来评论家们所归纳的一种文学样式(kind)——成长小说(the initiation story)【总页数】15页(P263-277)【作者】孙胜忠【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成长小说视角下的苏比与阿Q [J], 陈赛花2.成长中的困惑流浪后的蜕变--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成长主题解读 [J], 苗莉珺3.文化困惑与交融--美国华裔小说成长主题探析 [J], 李坤4.从成长小说角度看《女勇士》中主人公的成长困惑和觉醒 [J], 雷唯蔚5.美国犹太成长小说中主体成长的拉康式解读 [J], 罗凌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七个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七个关键词自1960年代末至今,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历经半个世纪的学科积累,多有大学已开设亚美研究所,英文系也设置相应的研究专业,尤其在美国西海岸,亚美研究蔚为风潮。
此领域成就卓著者,以亚裔学者为中坚,每有新概念提出,多能拓展研究局面,引领学科动向。
限于种种客观条件,中国大陆对亚裔及华裔文学的研究明显滞后。
本文大致按照该学科的发展年代,从中提取七个关键词,略加评述,期能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参照。
一.亚裔美国感性赵建秀等人在《哎呀》中提出的“亚裔美国感性”(Asian American Sensibility)这个概念有其时代背景。
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兴起,“亚裔美国人”这一称呼于此时诞生,意在促进亚裔的政治团结和文化民族主义,同时也强调生于斯长于斯的亚裔之美国本土性。
为进一步确定亚裔在美国的地位,赵建秀提出“亚裔美国感性” ——既非亚洲人又非美国白人,消除亚裔的属性困惑,谴责“双重人格”、亚裔刻板形象、模范弱势族裔、种族主义的爱与恨与某些亚裔作家的自传写作。
在赵及其同仁看来,确定亚裔美国感性是建构亚裔美国文学史的关键——只有清楚什么是亚裔美国感性,才能懂得什么是亚裔美国文学;弄清亚裔美国感性的前提是先勾勒亚裔美国历史;要呈现真实的亚裔美国历史,只有先纠正亚裔的刻板形象。
亚裔美国感性为抵制主流偏见、增强亚裔能见度多有帮助,突显了赵建秀、徐宗雄等人作品中的批判性,的确有别于黄玉雪、谈恩美等畅销于主流读者的写作。
但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亚裔人口在美国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对“亚裔美国感性”的排他性和同构型提出质疑,转而提倡一种异质的、离散的亚裔属性。
反对意见之一来自林英敏在《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指出的华裔文学内在的双文化张力。
林对亚裔的描述是“他们的面部特征显示他们属于亚洲族裔,但在教育、选择和出生上,他们是美国式的” ,世界之间即意味两岸之间的悬置的状态,也意味两岸均有据点,华裔作家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摘要:在对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定位的基础上,论述了华裔美国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阐述了发展现状,分析揭示了影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研究文学和历史历来都是密切相关的,华裔美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尤其密切。
毫不夸张地说,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与美国历史间彼此的影响较其他国家的文学和历史间的关系要密切得多。
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能够深刻感受到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与中美发展密切相关。
1.华裔美国文学的定位事实上,华裔美国文学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旅美华人特别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中华文化传统及其身份和美国文学深入理解与认同,当然这也包括他们对自身独特身份的认定。
华裔美国文学在100多年的历史中,从被忽略到后期的被关注,从边缘到主流的复杂发展历程。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对美国西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华人所做出的贡献,有利于深刻地理解华裔美国文学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交织、碰撞的产物,其有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
美国华裔作家大部分都具有双重的文化身份及视野,他们能够感知本身所具有的美国华人和华裔的双重文化和民族性地位;他们能够以自身个体的存在为契机,以独有的生命体验以及敏锐的视角去关注整个华裔群体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是如何生存的,以及他们如何选择人生,如何把握命运。
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描述华人创业的艰辛,也真实描述了华人族裔的生存状态及其思想成长、成熟的过程,真实地反映华人所经历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击以及交流,表达了对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和无限憧憬。
2.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分期大致说来,美国华裔文学一般可以概括以下3个阶段:初创阶段,转折阶段和繁荣阶段。
2.1起步与初创阶段美国华人的移民历史促成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1840年代末期,美国兼并了墨西哥大片领土。
当时美国需要大量劳动力在这儿建设现代工业,修建通过美洲大陆的铁路,以此发展对外贸易。
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
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近年来,美国华裔女性在文学和写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她们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性别、种族和文化的交融,展现了她们作为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中的独特经历和挑战。
本文将探析华裔女性在美国文学中扮演的角色,并分析她们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我,同时引起公众对性别、种族和文化议题的关注。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如玛兹·霍的《喜福会》,玛丽漂·林的豪华酒店世纪三部曲,梁美华的《女儿国》等作品,以不同的文体和题材描绘了华裔女性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她们的作品围绕着性别、种族和文化这三个主题展开,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挣扎。
首先,性别是华裔女性作家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面临着传统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的压力。
她们会反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
霍的《喜福会》中的女主人公李文夕就是一个例子。
她生活在一个传统家庭中,受到长辈和家庭的压迫,但她渴望自主和独立。
通过写作,华裔女性作家可以表达出她们对于性别平等和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呼吁社会重视女性的权益。
其次,种族是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她们在作品中反思自己的种族认同和文化根源。
面对亚裔美国人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和歧视,华裔女性作家用故事和情感表达对于种族平等和尊重的追求。
比如,林的豪华酒店世纪三部曲通过家族历史来探讨种族和文化认同,以及移民在美国的经历。
通过写作,华裔女性作家不仅记录和传承文化,也揭示和抗争着种族不平等的存在。
最后,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中融入了独特的文化元素,展示了她们作为华裔的身份和文化背景。
她们通过语言、食物、家庭传统等细节,传达出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和温暖。
华裔女性作家借助写作,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华裔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也通过文学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不仅仅关注华人群体内部的议题,也超越种族和文化的限制,触及到更普遍的人类关系和情感。
多元·异质·杂糅——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
多元·异质·杂糅——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蒲若茜内容提要:亚裔美国文学、文化批评从1970年代开始发展,四十多年来凝练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批评范式,其理论话语随着亚裔美国社会、历史和政治语境的变化越来越走向分化与多元。
本论文聚焦于1990年代以来涉及亚裔美国族裔论述的代表性批评文本,对亚裔美国族裔身份的“间际性”、建构性、异质杂糅性等特质展开分析,揭示亚裔美国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对亚裔美国族群发展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关键词:亚裔美国文学批评族裔身份“间际性”异质杂糅作者简介:蒲若茜,女,四川1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暨南大学海外华人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海外华文文学与传媒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主要从事亚/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和海外华人诗学研究。
本文是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09CWW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1-0855)和2011年度广东省高层次优秀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Title:Diversification,Heterogeneity,and Hybridity:AsianAmerican Litera 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ReconsideredABSTRACT:Asian America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which initiated in the 1970s,has develop ed its own critique p ar a di g ms in the past 40 years and its theoretical discourses have be co 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Focusing o n the representative critical text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in- betweenness,the c on s t a nt reconstruction,as well a s the heterogen eity and hybridity ofAsian American identity,SO鹊to reveal the active and passive effects of Asian American·161·当代外国文学No.2,2014critical discourses o n Asian Ame rican ethnic development.Keywords:Asian American literary criti ci sm,et hn ic iden tity,“in—be tweenness”,het er og en eit y,h yb ri dit yAuthor:Pu Ruoqian<tprq@jnu.edu.cn>is a professor of Engl ish literature at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China(5 10632).She is alsoa guest professor at Center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ies of Beijing Universityof Foreign Studies.Her research focuses o n Chinese/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poetics of o v e r s e a s Chinese literature.1982年,在《亚裔美国文学:对亚裔美国写作及其社会背景的介绍》(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1982)的前言中,著名亚裔美国学者金惠经(Elaine Kim)曾理性地审视“亚裔美国文学”这一标签,并质疑其所带来的问题:把这本书叫做“亚裔美国”文学带来一个极大的问题,原因首先在于“亚裔美国”这个词极具争议,与其前身“东方人”(oriental)一样,是西方人在种族分隔或种族多元的社会中为了种族划分的需要而造出的一个词。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摘要:美国族裔文学指由非白种少数族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以小说和诗歌为主的文学形式。
美国族裔文学是文化之间交融的产物,是美国整体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激励了社会个体朝着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其中,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但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双重文化身份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院校与学术界围绕着族裔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心问题就是族裔文学到底应该在美国文学经典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这一讨论,不仅对美国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重写美国文学史,重编美国文学选集,重建美国文学教学大纲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美国之外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在美国文学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带来相当深刻的启发。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粗略的说,美国华裔文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为开创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转折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可谓走向繁荣阶段。
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华裔文学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实为移民文学,形式多为口头文学,如歌谣、故事等。
但由于这一时期留下来的第一手资料太少,因此,第一本重要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应当是李延富于1887年出版的《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
今天的批评家大多认为,真正在美国华裔文学开创初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是一对中英混血儿姐妹艾迪丝•伊顿和温妮弗•莱德•伊顿的作品。
姐姐以“水仙花”为笔名,妹妹以日本名Onoto Watanna为笔名。
尤其是姐姐艾迪丝•伊顿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先驱。
她于1912年发表的短篇故事集《春香太太》也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
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最早被置于美国亚裔文学这一大脉络中。
美国华裔文学经过一百多年,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华人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定位与误区
第22卷第3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2No.32021年5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May 2021海外华人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定位与误区郑南川1,2(1.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2.世界汉学会加拿大学会)㊀[收稿日期]㊀2020-10-9㊀[作者简介]㊀郑南川(1956 ),男,旅加华人作家,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会长,世界汉学会加拿大学会会长㊂[摘㊀要]㊀文章对 华人文学 的概念和范围㊁ 华人文学 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意义以及研究的价值,做了详细阐述㊂海外华人文学在文学区域的研究分类中,一般分为以中文研究学科为主的 华文文学 和以外国语研究学科为主的 华人文学 ㊂长期以来,由于华人作家写作特征的复杂性㊁多元化和身份意义上的不确定性㊂特别是双语写作作家的不断出现,造成了研究学者对 华人文学 和 华裔文学 及其 华文文学 关系与概念的模糊,存在着对文学区域划分和研究对象上的某些 混乱 ㊂特别是外国语专业学科对华人文学研究存在着 定义 和 方向 上的不明确性及误区,甚至存在着忽略的现象,也造成这一方向研究的薄弱情况㊂[关键词]㊀华人文学;外国文学;存在;意义;误区[中图分类号]I20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10304407一㊁华人文学的定位华人文学,通常被视为 跨越国界 (Thingsthat know no boundaries)的写作,在不同文化融合下的文学现象㊂华人文学概念,被认为是最具广泛意义和争议的说法㊂关于对华人文学的定位,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研究论点,直接影响到不同领域学者对这一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确定㊂也关乎到对 华文文学 华人文学 和 华裔文学 的如何定义㊁不同差别和它们的相互关系㊂华人文学的概念,是在 华文文学 概念出现后对更大范畴文学意义的理解㊂华文文学这一命名的正式提出,是1993年在庐山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饶芃子在回溯这一命名变化时做出的解释: 有感于世界范围内的 华文热 正在加温,华文文学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华文文学同英语文学㊁法语文学㊁西班牙语文学㊁阿拉伯语文学一样,在世界上已形成一个体系,经过充分酝酿,发起并成立了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 ㊂ 世界华文文学 的命名和 筹委会 的成立,意味着一种新的学术观念在大陆学界出现,即:要建立华文文学的整体观㊂ [1]由于事实上存在的华文文学 语种 限定所带来的局限,特别是1980年开始海外移民的大幅度增长,经过多年以后,随着华人在自身 文化身份 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变化,写作语言的多样性带来了新的问题㊂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发表论文提出了 华人文学 的新概念㊂加拿大汉学研究学者㊁作家梁丽芳长期研究华人文学写作,在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举行的海外华人文学研讨会上,提出了 从华文文学到华人文学 的明确观点,并论证了 华人文学 存在和表达的更广泛意义㊂[2] 华人文学 论的提出,并不全盘否定语种的华文文学,而是鉴于海外华人和华裔非华语写作的普遍存在和客观影响,不满语种的华文文学摒弃海外华人非华语写作的狭隘性㊂如果从作为创作主体的 华族血统 的身份出发,其种族血缘关系是认同的惟一依据㊂与华文文学比较,华人文学是总概念,华文文学是属概第3期郑南川㊀海外华人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定位与误区45㊀念,或者说华文文学是华人文学的一个分支㊂[3]这一命名所涉及的华文和华人文学的关系,同样适用于华裔文学与华人文学关系的理解㊂这是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潜在的论题㊂这两年新近出版的㊁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几部专著中,都明确地把华人文学 概念,带入书目的学科引导和概括性字眼,值得关注㊂[4-5]按照这样的概念理解,华人文学所写的作品范畴显然囊括了华文和本土文的双重性㊂事实上,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一直以来是被忽略和模糊的㊂2015年出版的最具影响的‘中外文学交流史“(共十七卷本),被认为是最新近的学术著作,它虽然已经将华人文学作为大 概念 提出来,以此概览移民写作的不同类型㊂但事实上的具体表述,仍然是以 华文文学 与 华裔文学 来划分,作家的分类也基本定格为 华文作家 与 华裔作家 两类㊂华人写作的双语特征和他们文化属性的表述,仍然没有明确㊂[5]例如书中的一些双语作家梁丽芳㊁李彦㊁赵廉等介绍,都基本划为 华裔作家 研究的栏目和范畴,她们的华文文学作品,成了提及的 附带 部分㊂书中并没有对双语写作的 华人文学 这一概念加以论证和解释,指出他们的不同性质和特征,自然留下了某些模糊的 概念 和研究上的 遗漏 ㊂一些学者质疑外国文学研究中 华人文学 的存在和实质意义,这成了文学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围值得思考的问题㊂与华人文学相比,华裔文学的概念较早获得了解释和共识,国内一直延续着前苏联的体系㊂在北美,以亚裔作家作为评述专题提出并进行研究的专著 ‘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1988)可以作为代表,书中设立了有关的专题章节㊂在亚洲和中国地区中,台湾和香港是较早开始研究的㊂如‘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就是代表性的著作,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研究价值㊂近几年来,国内有了更系统的学术单位和研究带头人,诸如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一类的专门研究机构应运而生㊂华裔文学的概念,分为两类:一是加入他国国籍的中国作家;二是用本土语言写作的㊁土生土长的中国后裔作家,它是以本土语言写作的,而不再是华文作品㊂这种说法,在形式上是比较明确的㊂例如著名学者㊁作家林语堂的英文写作,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早期华裔作品的一类㊂在华裔文学的分支 翻译文学 学科中,传统上也把这类写作,划分为本学科范围,进行研究㊂那么,华人作家的文学作品具有什么样的文学特征呢?简单地说,它具有明显的文学写作的双重性:即华文与本土文(外文)㊂这样说来,对海外作家的写作命名,就可分为三种情况:即华裔作家㊁华人作家和华文作家㊂前者是用本土文(外文)写作的;华人作家可能存在着用两种语言的写作;华文作家是纯粹用华文写作的㊂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一般触及到更多的是华裔作家的作品,因为他们作品的本土语言化,被解释为外国文学的部分,是非常清晰的,显然是外国文学研究的范畴㊂他们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又划分出 外国文学 与 翻译学 的两个领域㊂明确的事实是,大学文科教学中,外国文学研究在中文系学科中,以翻译著作为依据;外文系大多选用原文㊂因翻译不能传达原意,所以原语外国文学更靠近原语文学,译语文学更接近本土文学㊂ 其结论是外语系的外国文学研究是 原汁原味 ,中文系却是隔靴搔痒㊂[6]除了语言的基本要素,从身份的意义上来讲,非本土语言写作在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看来,潜在的缺失还包含了对 本土文化 与 本土人 转化的缺失㊂这样,也加大了外国文学研究学者对这类作家的不认同感㊂一个明确和肯定的说法,本土文写作的 华裔 ,还承载着海外生活的经验和身份,似乎是种族意义上的本土居民㊂华人文学,被认为是介于 华文文学 与 华裔文学 之间,一方面存在着纯粹华文写作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本土文写作的作品㊂在传统意义上的研究中,华文文学研究学者更乐于把它化为 华文文学 范畴;外国文学研究学者情愿放弃和忽略㊂事实上的华人文学的 独立 特质在于,他们更多地具备中华文化的生存背景,而又拥有丰富的海外本土生活的经验㊂有相当部分的人,从客观上看,是生于中国,长于海外㊂他们 文化身份 的认同,也常常左右他们写作的双重性㊂华人文学的 被忽略 ,与传统研究的模式有关,也和他们的 文化特征 与 华裔作家 的不同有关㊂长期以来,在文学史的教材和研究中,除了对华文作家作品和身份有清晰的表述以外,华人作家中出现的双语写作和本土文写作的重叠,这样作品的叙述是不清晰的,给研究方法的归类也带来不明确的问题㊂46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二㊁华人文学在外国文学中存在的 误区㊀㊀在长期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活动中,因为 华人文学 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的模糊性,加之传统研究的一贯性,华人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以下误区㊂第一,在中国外国文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中, 华人文学 这一板块,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似乎不存在,潜意识中也不属于研究的部分㊂外国文学的主导基础,通俗地说,是以华裔文学作为界定,依据对 华裔 概念来认识的㊂所谓华裔,可以是指华人,也可以指华人的后裔㊂华裔作家与评论家弗兰克㊃陈(Frank-Chin)曾以美国为例,主张惟有那些在 美国生美国长 的才是华裔作家[7];美国华裔文学的写作,应该是指用 英语写作 的作品㊂在加拿大,这样的概念同样存在㊂这就排除了那些用华文写作㊁同时又用本土文(外文)写作的华裔作家㊂这就是外国文学长期以来的研究思路,也是长期存在的研究事实㊂ 华人文学 的研究,事实上成了架空的概念,或简单地划在了华文文学的领域,存在着片面研究的现象㊂第二,从国内与外国文学相关的研究与教学机构来看,也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㊂在传统高校文科类别中,一般分作两类:一是以 中国语言文学 学科为主体的外国文学,属于中文系;另一是以 外国语言文学 学科为主体的㊁外语系的国别文学㊂这样,一直以来就存在两种不同的 外国文学 ㊂一般而言,所谓国别文学,就是不以服务母语文学为第一要义,而将对象国文学作为客体,研究者与之保持学术距离,从外部作为对象性地研究㊂它要求研究者全面掌握对象国知识,视角区别于广义文学,国别意识重于文学意识㊂[8]另一方面,研究的作家对象也应该具备这个 客体 的特征,他们是有意识的本土 理念 ,作为本土国民一员对国家的关切,当然也是用本土文字的表达与抒发㊂这被认为是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提条件㊂华人文学只是 华文文学 和 华裔文学 形式上的称谓分类,写作的双语㊁文化认同及文学思想的特征,被挖空忽略㊂事实上的华人文学,它的本质特征存在于在华文文学与本土文学中的徘徊,这正是 文化的华人文学 的另一类,即中华文化意识和本土生活经验的重合㊂不过,在具备同样中华文化情结的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的心目中,似乎并不能划为外国文学研究的范畴㊂这样以来,华人文学就像文学的 私生子 ,客观上受到了另眼相看㊂第三,作为外国移民史的发展,华人移民史的成长在海外仅仅百余年㊂华人的 集聚 与 圈子 文化(比如中国人的 唐人街文化 等)与早期移民身份的原因,在语言㊁教育层次和历史认知等方面,未形成一种认同的 作家群 氛围 ㊂欧洲㊁南美和非洲国家的移民与之不同,一是移民历史远远早于中国人;二是他们的语言㊁文化和历史更易融合于主流社会㊂以主体国家精神和意识从事写作,成为本土国家文学的一部分㊂甚至主导了某些时期的 主体 文学方向(如一些移民作家获过诺贝尔奖)㊂我们不否认华人文学作为整体现象,在走向本土化的进程中,远比 华文文学 早㊂有学者曾指出,华人文学在北美,20世纪50年代呈现了本土化,到80年代,文学作品的本土化日趋完善㊂[9]但作为 群体现象 ,一直并不明确㊂在华裔文学大概念的 掩盖 下,华人文学处在一个十分 尴尬 且 蹩脚 的位置㊂第四,在中国文学的大框架下,海外华人作家的写作存在质疑㊂争议的问题包括:华人文学是否应该属于中国文学的范畴,或者是中国海外文学㊁中国文学的 海外部分 移民文学 或 世界华文文学 等㊂一个重要的根据是,他们的写作更多地出自母语,即使用英文写作,在文化意识㊁创作思维和方法上承载着强烈地中华文化的色彩和情结,表达着华人生活故事的 大范围 ㊂有学者忽略华人文学的 多样性 ,和移民几十年生活经验的时空概念,以 旅外文学 代之华人文学,肯定中国大陆或台港地区的第一代海外移民作家,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旅外文学,他们的写作还没有融入在地国的文学体系,他们用华语写作,创作内涵是从母国带来的生活经验,发表作品的媒介基本上是在海峡两岸的范围,主要的读者群也是来自两岸 [10]㊂这是一种较为 武断 的结论,受到了强烈的质疑㊂事实上,华人文学的内涵已经悄然展示了另一种 大视角 ,即文学性㊁不依赖于任何文化意义上的传统和观念而存在,具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成为祖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环境下的文学现象㊂他们的作品和文学活动,在充分利用海外第3期郑南川㊀海外华人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定位与误区47㊀报刊㊁杂志㊁媒体等,展示出独特的 多媒体化㊁全球化㊁开放性㊁及时性㊁无中心与交互性的特点 ,文字与文学思想的表达,更具有 跨界 和 文化 的特征,重构了文学的另一类形态㊂[11]在北美移民国家,作为多元文化的主题文学一直存在着㊂重要的事实是,即使从1980年以后出国的移民算起,也经历了四十年的文学历程㊂这些移民多为受过较好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与认知方面,都远比最早期的移民更快速和容易㊂这种潜在的 文化 接受与文学创作的变化,使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入到本土的融合特征,传统的华人文学研究学者,并非清晰的看到㊂传统的中文系或外国语系学者,尽管学术研究在事实上的 交叉 进行,对华人作家的研究,似乎出现了不对等的两个系统的关注㊂一方面是中文系对华文作品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外语系对本土语言作品的思考,出现对华人文学研究的人本 分离 ㊂对作家创作思想的研究,自然也偏离了整体认识的轨迹㊂有一些学者质疑,这种 分离式 研究的科学性和规律,是否违背了学科研究的路子和方向㊂对华人文学研究的从属归类感到了怀疑㊂事实上,华人文学研究已经在基本理论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整合思考㊂我们必须认识到,纯粹以语言写作来划分学科研究方向并非科学,毕竟文字是为思想和文学服务的㊂对于搞外国文学研究的人来说,站在传统的研究思路上思考,对不同语言的写作者,产生研究 价值 和 偏离 的怀疑,轻易认为选择纯本土语言写作,才更符合学科方向㊂这种想法是具有片面性的,也偏离了 人本 文学的主体㊂第五,双语写作的华人作家㊁特别是偏重本土语言(外文)写作的,是相对的少数,写出相当质量且具有一定影响的也是少数,这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同样可能面临困难㊂加之资料的难以获取,学界追求名家研究效应㊂研究路子狭窄,一溜风研究的雷同,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学术的价值㊂从研究的视野上讲,外国文学中的 华人文学 的成长,具有越来越广泛的研究领域,人们应该纠正受 文化 情绪和传统研究观念的影响,走出圈子,打开视野㊂可以肯定,抛弃语种性和族裔性,而以跨文化㊁跨区域㊁跨时间为特征的华人文学,是外国文学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值得认真关注的㊂三㊁华人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意义㊀㊀首先,华人文学作家的 自然 身份是属于本土的,他们写作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环境,也是本土的㊂他们的写作 身份 确定了它的本土化特征,即使他们的写作存在着华文与本土文的交织㊂[12]国籍和永久居住的居民身份,在地域上确定了他们的文学归宿㊂在多元文化的加拿大,包括华文写作在内,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本土文学的一部分㊂瑞士移民文学研究学者代博拉 麦德森(Deborah-Madsen),把它解释为 即此由彼 跨民族的杂糅体,打破血缘关系的本质神话,创建属于自己的 第三空间 的本土文学㊂[13]按照这样的观念,华人文学无论如何也无法和外国文学的概念分开,是外国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㊂其次,如果是用本土语言写作,在文学交流的社会价值意义和阅读的事实上,属于本土所有读者的范畴㊂作为华人作家,毫无疑问,他们的文学作品是具备外国文学研究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质上和华裔作家一样㊂长期以来存在的 传统 观念,都是以 语言写作 被视为确定 华文 与 华裔 文学的界限㊂客观地说,早期华人的作品,从呈现华文与本土语言双语写作的 现象 看,确乎是极少的,没有产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㊂北美有代表性的作家汤亭亭㊁赵建秀㊁李群英㊁崔维新等,都属于第二代,甚至更早的华人,尽管他们也可以称之为 华人作家 (文化身份上讲),单从生存本身和写作的事实上,他们属于 华裔作家 ㊂从 华人文学 上定义,缺乏足够的理由,这是事实㊂我们认为,华人文学,即双语写作作家的出现,并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时间,大致发生在1980年以后㊂特别是大批留学生出国,华人双语写作开始出现新的情况,展示出一个新的领域㊂这里还包括了部分参与本土语言文学的翻译作家(即写作和翻译)㊂这正是后来华人文学由此被提出和产生的理由㊂以 华文 和 华裔 文学划分的传统说法,已经不能满足外国文学研究的客观事实㊂以移民人数较多的加拿大为例,作家李彦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红浮萍“(1995年)㊁‘雪百合“(2009年),以及中文小说‘海底“等,都显示出不同于以往华人写作的单一性,而具有多语言的特征㊂获得加拿大 Gabrielle Roy (文学评论奖)的双语作48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家赵廉,以出版双语作品为特点,她的‘枫溪情“(Maples and Stream,1999)㊁‘切肤之痛“(More Than Skin Deep,2004)等诗歌集,都是以双语形式出版㊂[14]魁北克作家张芷美一直以来用多种语言写作,包括出版的英文自传体小说‘狐仙“(1992)和法文的‘蝶变“(2019),同时在华人报业媒体‘七天“,发表连载中文随笔文章㊂如果说哈金也是属于这一年代的作家,他一直用英文写作,被视为华裔作家㊂但事实上,他的作品的 文化成分 也不失双语写作的 华人作家 的 特征 ㊂[15]2015年2月,在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文诗歌集‘另一个空间“,尽管这可以被视为 迟到 的华文作品㊂这种双语写作,也可视为具有华人文学的特质㊂类似这样的作家层出不穷,已经不失为外国文学中的 华人文学作家群 ㊂所以,作为华人文学存在的事实,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课题,具有深远的意义㊂第三,华人作家的双重语言写作,是华人移民特有的创作特征,具有海外的独特性㊂我们不应该把华人作家的作品,简单地划为中文系或外语系研究的不同范畴,例如,外国文学研究只关注外语写作者的层面,忽略华人作家双重语言作品的互补关系和所具备的文学价值㊂在加拿大,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多元化国家的加拿大文学,无论你用什么语言写作或出版,国家法律均给予认可,都属于加拿大文学的一部分(指在加拿大正规出版的),都会被视为国家图书,并规定被国家档案㊁图书馆登记和收藏㊂例如,法律明确规定:书物出版后九十天内,必须送交两本(样本)给国家档案图书馆收藏[16]㊂另外,研究作品的方法也是 包容 共享的,不应该被语言严格分割㊂这几年,一些学者在关注华人作家本土写作的同时,也注意到他(她)华文写作的另一方面㊂从作家 人物 的本身,从本土写作和华文写作的双重文学作品中,找到对作家综合评估的真实论点㊂这些是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理应意识到和跨越的研究 思维 ㊂第四,值得补充的是,双语华人作家创作的华文写作部分,同样不应忽略作品中的本土化事实(本土故事)㊂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海外多年,在潜意识中 文化身份 认同发生了变化㊁或更易接受本土 文化身份 认同的华文作品㊂它们都是外国华文文学研究的方面㊂四㊁对华人文学研究的反思我们说,华人文学即存在于华文文学与华裔文学的双重概念之中,又扩展了它们的文学范畴,成为一个更具备双重特征的文学现象㊂对于华人文学研究的反思,有重要的文学现实意义㊂华人文学的存在㊁进步和发展,已经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共识㊂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㊁学者,做出不少的研究成果㊂同时还存在着像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等这样的民间专业组织,成为很好交流合作的纽带㊂作为跨语言㊁地域的文学类别,从 世界文学 意义上来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㊂在国外,本土华人文学研究,还处于一个比较空白的位置㊂基本基于 华裔 概念的认定㊂只存在于对个别作家的研究(本土文字写作的),没有专题的研究项目和体系㊂对这个群体存在的意义和文学特征,没有受到本土主流社会的足够 关注 ㊂在北美㊁西方国家,对华人作家的认识,同样存在用语言写作划分的情况,停留在 华裔 的概念上㊂对近几十年出国的 新移民作家 也如此㊂例如,在加拿大对当代著名作家应晨的评价,就有很大的争论㊂对她的身份归属一直难以确定,到底属于华裔作家㊁法语作家㊁中国作家㊁华人作家等,存在着不同的说法㊂加拿大戴尔菲娜 勒鲁(Delphine-Leroux)的‘加拿大百科全书“中称她为加拿大 新生代 小说家㊂[17]事实上,作为1980年以后出国的她,如同其他华人作家一样,完全不同于早期 华裔作家 ,并不具备他们的海外 身份 ㊂在她身上,同样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根本就不可能相同于早期华裔作家,是当今 文化的 华人写作人㊂尽管她本人事实上 回避 了华文的写作(也有出版的华文作品),仍然摆脱不了 华人作家 身份,是华人作家的一个范例㊂至于本土的华文文学,只是少数族别的文学,是华人圈子的 小文学 ㊂相比而言,国内 华人文学 作为华文文学 部分 的另一个 方面 ,有了很大的发展㊂这种文学写在海外,记录在中国,用母语书写,讲出了很多记忆中的 中国故事 ㊂一些优秀作品,甚至进入电影和媒体,受到高度关注㊂例如,获耶鲁大学 查尔德 布鲁哈德优秀教学奖 ( The Richard。
美国华裔文学
一般认为,汤亭亭1976年发表自传体小说 《女勇士》标志着华裔作家创作进入美 国文学主流的开始。
第二节 汤亭亭和《女勇士》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
Biography and Writing
She was born on October 27, 1940 in Stockton, California . She was the first of six American-born children; her parents, Tom and Ying Lan Hong, had had two children in China before they came to America.
2、“白虎山学道”(White Tiger): Fa Mu Lan现代花木兰故事 3、“乡村医生”(Shaman):母亲勇兰 4、“西宫门外”(At the Western Palace):姨妈月兰 5、“羌笛野曲”(A Song for a Barbarian Reed Pipe):蔡文姬
Kingston's first language was Say Yup, a dialect of Cantonese(粤语). She grew up surrounded by other immigrants from her father's village, and the storytelling she heard as a child influenced her later writing. By the age of nine, her progress in English enabled her to write poems in her new language, and though she was a gifted storyteller like her mother, she preferred the solitary task of writing.
浅议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精品文档
浅议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某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必定有孕育它的历史土壤;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出现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必然的联系。
本文通过重读加拿大华裔的移民史,考察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缘起。
一、移居加国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中国人大量移民加拿大是在19世纪50年代。
当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河谷发现金矿的消息,吸引了许多原先在美国旧金山的华工到此淘金。
仅仅在1858年和1859年里,就有大约2000名华侨离开美国到加拿大。
至1860年,又有许多来自香港、澳门和夏威夷的华侨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加入“寻金热”的队伍。
最初的华人主要是在白人矿区当劳工,饱受剥削、虐待和歧视。
到1880年,由于修筑横贯加拿大东西的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road,CPR),大量中国劳工涌入加拿大。
这条铁路后来成为加拿大的交通命脉,信息桥梁,也是促进联邦政府统一的主要动力。
铁路工地的生活条件简陋,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危险性高,华工的工伤事故率居高不下。
在修建这条铁路时不少华工死于极度疲劳、疾病和工伤。
据统计,每修建一英里的铁路就有4个中国人丧命。
如果没有华工做出的惊人努力,CPR 是不可能在1885年建成的。
然而,在铁路建成之后的竣工典礼上,却没有华人的身影,加拿大政府也开始对中国移民征收人头税(TheChinese Head Tax,1885-1923)。
起初是每人50加元,到1907年增加到500加元。
随着种族歧视的加深,加拿大政府于1923年又颁布了《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Act,1923―1947),禁止除商人和学生以外的华人入境,甚至已经入境的华人的家眷也不能入境。
从法案生效起到1947年,只有44个中国人人境。
虽然到50年代,华裔的地位逐渐改善,但是直到1967年以后,加拿大华人才真正获得公民权和选举权。
华人为加拿大的立国、建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却长期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遭遇了种族主义歧视和种种不平等的待遇。
论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的差异性
论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的差异性作者:黄丝周文革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摘要:紧随时代发展需要,华裔文学研究领域对文化身份的探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差异性可视为促成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构建的基础元素之一,探究华裔文学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差异性,既能有效加强读者对中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又能通过中美文化间的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大众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关键词:华裔文学;文化身份;差异性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094-04随着美国华裔文学研究领域的日益深入,许多学者紧跟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步伐,从不同的视角对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进行解析。
因此,有关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地涌现在读者的视野当中。
一些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差异性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
管建明就对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的认同及其危机等进行过讨论,表现出华裔作家在错综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谋求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共同追求[1]。
梁艳从后殖民主义、本民族文化及主流文化三个不同的层面对华裔文学与非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构建进行相对的比较,同时又通过强调两种文化之间相互兼容的重要性来突显文化身份地建立[2]。
徐颖果则从文化政治化的角度出发,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族裔文化身份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3]。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诸多关照下,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差异性研究,不仅能体现华裔作家在文化冲突的矛盾中对自身作品里隐含的文化身份有更理性的认识,还能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加以巩固。
一、文化身份的界定著名学者理查德·汉德勒(Richard Handler)指出:“20世纪中叶,在美国众多的社会科学领域中,身份已经在众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成为炙手可热的架构。
”论起身份,其范畴既可小到个人,又可大至整个民族,而国家的身份则对某群体或民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月饼》中女性成长的悖论
《月饼》中女性成长的悖论作者:陈嘉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2期摘要:美籍华裔女作家雷恩华的《月饼》呈现了华裔女孩玛雅充满挫折的女性成长历程。
经历了从迷惘、疗伤到顿悟,玛雅最终在中国之行中找到了新希望。
本文通过分析《月饼》中女性成长的悖论,深入地研究华裔女性在成长中面临的生存困境,肯定华裔女性能够通过努力寻找生存意义。
关键词:《月饼》女性成长悖论《月饼》(MoonCakes)是美籍华裔女作家雷恩华(AndreaLouie)创作的第一部小说。
具备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雷恩华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从生活历练中汲取生存真谛,诠释了华裔的成长道路。
华裔文学作为新潮的非主流文学,为世界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但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与特点。
”时至今日,成长主题始终贯穿于美国华裔文学中,尤其是华裔女性的成长历程受到了许多作家的关注。
《月饼》中的华裔女孩玛雅(Maya)在美国命运多舛,失去亲情与爱情,遂到中国旅行,试图治愈心灵创伤。
在观光和玩赏的过程中,回首过去不同阶段和时期的种种经历,感慨万千,顿悟过后,看清今后的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月饼》的女性成长悖论,深入地研究华裔女性在成长中面临的生存困境,肯定华裔女性能够通过努力寻找到生存的意义。
一、失落与迷惘——童年时代可以说,玛雅经历了悲喜参半的童年生活。
在十一岁以前,玛雅的美国生活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充满乐趣和活力。
父母经过艰难打拼,踏上心中向往的西方乐土。
父母的移民为她与姐姐创造了新奇的美国之梦。
不同于旧中国女孩的不幸命运,作为第一代华裔定居美国,玛雅生于俄亥俄州,后移居纽约,从小就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在这个家庭中,母亲严厉漠然,好像与她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父亲温和慈爱,如和煦阳光温暖着她。
由于母女间的疏远,自然而然地,玛雅特别爱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是她“逃避母亲漠不关心的避难所”,因此对父亲的依恋之情油然而生,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极端的“恋父”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裔文学悖论简析摘要:本文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与特殊的民族文化身份,使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谭恩美站在几种文化的交叉点上,而她们的文学创作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性别、文化的悖论。
关键词:华裔性别文化悖论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在20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以文本形式实现不同文化间相互传递的文学创作起着重要作用,文学文本以特有的审美形式表现了异质文化语境下的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阐释。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异军突起,女性作家从女性的身份出发创作出一大批女性主义作品。
而华裔女性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历史时期以及她们特殊的双重民族、文化身份,既是她们构建作品的基石,也是她们在美国文坛获得巨大成功的源泉。
如现今最为著名的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谭恩美的作品都体现出创作者立场和文化身份上的不一致性,显示出对男性“言说”非纯粹的“他性”表现。
而男性“言说”的这种复杂化,也使她们陷入创作的悖论。
一性别的悖论相对于男性作家,华裔女作家作为女性写作,其女性独立的性别意识的建立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打破男权中心神话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由于受到种族社会中的白人男性的剥削和歧视,华裔男性失去了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在家庭中也自动地丧失了权力地位。
女性作家作品中“沉默的父亲”意象就是集中的体现。
并且,由于本族男性感觉到自己没有权利和在白人男性统治阶级面前的无力,他们会表现出男性之间夸张的大男子主义,而少数族裔妇女则是这种表现的受害者。
因此,少数族裔妇女不仅要直接承受白人阶层强加于她们之上的种族歧视,更有通过本族男性转嫁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华裔男性所受到的歧视最终会由华裔女性来承受,并给她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因为移民的族内性压迫相比较本土的性压迫而言更严酷。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华裔男性在家庭中不复有在故国家庭中至高无上的父权和夫权,而失去了原有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依托的华裔男子在家庭中显得脆弱而且无力。
在女儿的眼中,他们不仅沉默,而且被去势化,被女性化,甚至代表其男性身份的性能力也受到了质疑,华裔女性写作中父亲形象的刻画就体现了这一点。
在汤亭亭的《中国佬》中,父亲不再具有作为父亲在家庭中应有的地位和给予孩子的父性力量:他从事的是洗衣业,而在美国,这是只有妇女才从事的职业;父亲被吉卜赛女人骗过两次却毫无办法,因为他英语不好无法争辩。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父亲无力把握自己、把握现实,他要么大发雷霆,要么沉默不语。
在孩子们的眼中,父亲喜怒无常,让人害怕,但这些并不代表他孔武有力,却是其虚弱的表现。
伍慧明小说《骨》中的父亲也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男人,他常年出海,借以回避与家庭、社会的各种矛盾。
此外,汤亭亭还在《中国佬》中通过对华裔美国男性的刻画提出了性别身份改变的问题,这也是广受男性华裔作家批驳的一点。
让我们来分析《中国佬》第一章“关于发现”中唐敖被抓到女儿国的这个故事。
作者将唐敖被女性化这个故事放在小说的开首,其实就己经预示着作品中的男性被女性化的命运,而她对这一故事的改写更是集中地体现了这些。
在李汝珍所作的《镜花缘》中,林之洋对于自己被迫女性化这一事实并非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反抗的:被缠脚后,他哀求国王放他出去;晚上他自己将脚偷偷放掉;得知将成为王妃后,他摔脱花鞋,用手将白绫扯乱……但在汤亭亭的笔下,唐敖对自己被女性化的事实没有做任何反抗,似乎坦然接受了。
作者在这里加入了一个自创的情节,“她们逼他洗自己的裹脚布;洗净的裹脚布像美丽的锦缎一样从一个墙头蜿蜒至另一个墙头。
”这个细节为小说增添了些许唯美化的色彩,从而将男性女性化过程中的痛苦一笔抹掉了。
汤亭亭笔下的男性不仅在生理上被女性化,更甚的是还被沦为女性观赏和玩味的对象,从而使男性被女性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汤亭亭所讲述的故事在此结束,但李汝珍的故事并未由此打住。
林之洋被救了出来与妻儿团圆,还与唐敖一起救出了世子,这些都被汤亭亭忽略掉了,男性被女性化的事实由短暂的事故变成了永久的真实。
通过这些描写,汤亭亭展示了移民状态下的华人男性失去了男性特征和性力量,被阉割,被剥夺话语权,且他们对这一事实保持沉默。
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以牺牲华裔男性的主体性为代价的模式。
她们忽略了华裔男子在美国所遭受到的女性化待遇,就连女性主义评论家张敬钰也认为:“如果不考虑历史上强加给华裔美国男子身上的‘女性化’标签,不面对种族主义式的刻板印象和民族主义的反应,尤其是如果不同亚洲与西方文化中一成不变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概念作斗争,那么是不可能来探讨华裔美国文化领域内的性别问题的。
”当女作家对华裔男性进行去势和消音的时候,她们便不自觉地走进宣扬女性优越的死胡同,从而创造了另一个女男二元对立。
伍尔夫说过:“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
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结合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对于男性的贬斥,显然是对女权主义理想的背离。
二文化的悖论由于受到种族、性别、出身、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华裔作家具有了一种既有别中国传统又有别于美国主流文化的特质,如他们中的一些人顽固地坚守着中国的文化传统而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中平等自由等思潮的影响。
这使得他们成为夹缝中的特殊群体。
一方面,美国白人习惯地按照一种西方化的轨迹来看视东方这个民族。
早期华人移民被美国社会定格在这样一种套话中:软弱、胆小、狡诈,男性缺乏男子气概、消极。
综观19世纪以来的这段历史,中国人的形象在美国人的眼中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国最为人知的中国形象莫过于令人生畏的“人海”,与之相伴的则是中国人对生死的漠然和对权威的盲从。
而人口众多、麻木不仁、敬畏权威、盲目服从,正是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
所不同的是,19世纪中国数量庞大的人口总是与饥饿、疾病、贫困、拥挤破旧的居住环境联系在一起;而20世纪中叶的朝鲜战场则让美国人目睹了中国人强悍和智慧的一面。
于是,从前成吉思汗游牧部落的强悍形象又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死灰复燃,并使他们想起,中国人是那个曾经征服过西方文明的东方民族的后裔。
因此,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所报道的所谓中国新形象,其实与过去流传在西方世界里的中国套话是一脉相承的,而中国人对机械武器装备的、不亚于美国人的熟练操作,又印证了美国文化中的“绝顶聪明的中国人”的另一个中国套话。
受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鼓舞,美国亚裔族裔意识、文化身份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要在盎格鲁-撒克逊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阐明并牢固地树立起美国亚裔的美国人身份。
而以赵健秀和汤亭亭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坚决投身于美国华裔文化身份的书写,努力消除主流社会强加在美国华裔身上的刻板形象。
赵健秀在他的小说《甘加丁之路》中,努力消解傅满洲和陈查理的刻板形象,致力于重塑美国华裔的男子气概;汤亭亭在《中国佬》中重新塑造了勇敢、智慧、具有男性气概的美国华裔;朱路易的《吃一碗茶》对畸形的华人单身汉社会的再现,尤其是其性畸形的再现,揭发了造成几代华人单身汉”虚弱无力”的是美国种族主义的法律和政策的不公;而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则试图在美国主流社会建立一个华裔女性的独立人格,从而发出了华裔女性寻求独立自主的极少数声音。
与此同时,汤亭亭在重塑美国华裔的男性气概的同时,也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为在美国的华裔女性代言,把华裔女性塑造成具有女性意识的勇敢的女性,解构了美国主流文化中对华裔女性的丑化和侮辱。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通过对过去的记忆,使华人女性获得了自我的重生和重构。
美国华裔作家在努力消除种族主义刻板形象、重塑华裔自我形象的同时,也通过文学创作再现了被美国主流社会湮没的美国华裔的历史,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历史中努力建构美国华裔的历史,为美国华裔国家身份的建构挖掘依据。
汤亭亭和赵健秀分别在《中国佬》和《唐老亚》中再现了华人修建美国铁路的历史功绩,重新定义了美国人和美国历史,宣告了在美国遭受种族歧视的华人是建设美国的先驱和英雄,是美国历史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美国华裔的历史是美国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是美国重大成就的编年史中应该书写的一页。
许多美国华裔作家的成功已经超越了族裔政治和民族学的范畴。
如在去族裔化的写作中,作为优秀的新移民作家,严歌苓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心灵深处,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超越了文化差异的,是不管何种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都有可能会面临的处境,都有可能会产生的思想与行动。
而这些才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也因此,在稍稍触及移民生活、留学生生活的常见主题后,她后来就更多地直接楔入对人性而不是停留在仅仅对华裔的探索上,其《也是亚当,也是夏娃》几乎完全走出了华人圈文学的影子。
除了在小说中偶然提到的关于女主人公夏娃的种族特性和描述她与自己的心态复杂的同胞们交往时的苦不堪言之外,故事与族裔性已经没有关系,男主人公亚当的同性恋者身份又让小说的女性主义色彩不再清晰。
小说最后,一个华人女性和一个白人男性在超越名利、民族和性别的障碍后紧紧拥抱在一起。
作者意图阐明的是,把所有的流于表象的属性禁锢全都解除,人类才真正能够尽情地表达和享受到爱和温暖的群体。
而这种爱和温暖也是真正的文学写作的目的所在。
或者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严歌苓一直在遵循她自己对文学的定义,即文学就是“人学”,没有比人更高级的文学存在,也没有比表现人的文学主题更宏大和更主流的文学主题。
华裔文学作为东西文化杂交的新品,兼具中美文化的基因,保持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和顽强的生命力。
既然欧洲白人移民和他们的后裔把他们创造的文学作品称作美国文学,为什么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就不能被称为美国文学而必须在前面加上定语“华裔”呢?众所周知,印第安人才是美国原来的主人。
而这又形成了一个悖论:倘如将来有朝一日,华裔文学果真被称为美国文学,一些华裔作家所捍卫的华裔属性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同时,有着不同于美国主流社会文化背景的华裔作家,他们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被阉割,被去势。
那么,中国移民成为美国人要放弃多少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即便中国移民成为了美国人,但他们被迫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岂不是又和美国所标榜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政策背道而驰?三结语华裔作家独特身份构成其写作的独特纬度,他们的身份从来不仅仅是一个种族问题,而是与阶级、性别、性趋向、民族、来源国、居住地、第几代等因素紧密相联系。
文化认同的混乱、危机,使海外华人在边缘化的逼迫中更深切地感受着性别、文化这些主题,从而寻找自我的价值、形质,确立其赖以生存的信念系统。
他们所面临的性别悖论和文化悖论,当族群不再阻隔、性别不再隔膜、交往促交流、互动促融合之时,也将不复存在。
而在文学研究中寻找这些悖论却又寻之不得,将成为又一个新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