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悖论
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最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他博取名家之说, 融会贯通前人思考的成果,逐步形成并确立其独特的唯美主义思想。唯美 主义童话是王尔德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的“以什么为美”的主要
思想及其文学作品对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广平)认为王尔德的影响 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美学思想上,王尔德把恶与撒谎引入美和艺术表现 的范围。王尔德提出“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艺术应远离现实和 超越现实”,这些观点在许多现代派作品中得到了实证。现代派作家吸收 了其反自然、反说教的主张,强调对艺术美的追求。2、创作主题上,王尔 德的作品强调艺术真实的主观性,这对现代派文学亦产生重大影响。意识 流小说家认为,真实性存在于个人的感觉、印象以及意识活动过程之中。 超现实主义热衷于表现潜意识、梦幻和疯狂的主题。表现主义则强调文
丁西林等剧作家深受他 影响,便有了不少君子 和淑女在戏台上竞逞其 巧舌。如果不限文类, 那么这一百年里,中国 作家谁最像王尔德呢? 也许,林语堂有其幽默, 而不免矜持;梁实秋同 样尖刻,但失之油滑; 钱锺书《围城》的心思 之灵慧、口角之波俏, 与王尔德真能分庭抗礼, 可是钱氏大约不会喜欢 这么比照吧。
王尔德的《莎乐美》
一九零二年,《莎乐美》在德国柏林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受到《莎乐美 》柏林首演巨大成功的鼓舞,理查德·斯特劳斯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歌剧《莎乐 美》。
《莎乐美》只是一出两三万字的独幕剧,也是英国第一个象征主义悲剧。剧中 的莎乐美是一个象征形象:她为了德尤其有象征意义,他对唯美主义的执着追求有如莎乐美对乔 卡南的追求,而莎乐美作为朱迪亚的公主却惨遭盾击而死的结局似乎也预兆着 王尔德大悲大喜的悲剧命运。《莎乐美》虽然短小,但可算得上是王尔德戏剧 中最具张力且最完美的作品。莎乐美的故事源自《新约圣经》,莎乐美,这位 年轻的犹太公主向叔父兼继父希律王献舞,讨得父王欢心,便要求砍下她所爱 的施洗者圣约翰的头作为奖赏,如愿以偿。这个血腥的故事结合了爱情、暴力 、死亡、亵渎神圣、乱伦欲、性虐待、恋尸症,王尔德的诗剧《莎乐美》更是 词藻华丽,极力歌颂肉体官能,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将王尔德《莎乐美》 德文译本谱成歌剧。男性艺术家始终对这个“要命的女人”的故事感兴趣,而 男人和女人都有成为莎乐美的潜在倾向。
爱与苦难的悖论:论王尔德童话《星孩》
h t rc i a d T p yp i e h s u si s we e a s e e o r h n ie y h o e Os a l T e S a h l n e Ha p r c ,t o e q e t n r n w r d c mp e e sv l .T e lv c r W i e d h n o d h n e o a u e,u c n i o a ,a d b u d t e u y,b tb i g s at r d b o ilr ai . u td f rw sp r n o dt n l n o n o b a t i u en h t e y s c a e l y e t
16 世 界 文学评 论 7
Hale Waihona Puke 21 第 1 02年 期
爱与苦难的悖论 : 王尔 德童话《 孩》 论 星
余迎胜 李华维
内容提要 : 王尔德式悖论充满了探 索性和 思辨 性, 他在几乎所有文学创作 中不断追 寻爱与美 的最后答 案。 这 些探 索和 思辨 涉及如 下方 面 : 首先 , 爱是 有代 价 的吗? 其次 , 苦难 是人 生道 路上 的必 然还是 偶 然?
4 0 5 , hn ) sei i n ri dA e cnlea r.E a :u s5 5 13 em L u we i 3 0 2 C i , p c z gi B t ha m r a t t e m i yyh 5 @ 6 . o i a is a l a i n isn i ir u l H ap s rd a th c ol f i rl r , u e U i ri Wu a 3 0 2 C ia , p c ligi ri ot a ut a te h o o t a A t H b i n e t g e S Le s vs y( h n4 0 5 , hn ) sei in f e n az n o g
The Paradox of Wilde (王尔德悖论) 有气质
显而易见的事物是艺术家无法看到的唯一事物,显而易见的事物是大众能够看到的唯一事物,结果出现了记者的评论。
பைடு நூலகம்艺术是世界上唯一严肃的事物,而艺术家则是唯一永远不严肃的人。
犯罪分子离我们如此地近,就连警察都能够发现他们,他们离我们又如此遥远,只有诗人能够理解他们。
当神想惩罚我们的时候,他们实现我们的祈祷。
(When the gods wish to punish us ,they answer our prayers.)
一个好的名声,就像好的意向一样,在很多个举动的形成,在一个举动中失去。
(A good name,like good will ,is got by many action and lost by one.)
女人是用来被爱的,不是用来被理解。
(Women are meant to be loved,not to be understood.)
公众是惊人的宽容,可以原谅一切除了天才。
(The public is wonderfully to lerant .It forgive everything except genius.)
没有伟大的艺术家是看事物真实的样子,如果他这样他就不再是艺术家。
(No great artist ever sees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If he did he would cease to be a artist.)
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同时把艺术家隐藏起来。
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A cynic is a man who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王尔德简介 (3)
王尔德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
)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
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比起希腊悲剧大气磅礴的因果宿命,莎士比亚戏剧人文主义者孤独的痛苦,海明威笔下永不言败的悲剧英雄精神,他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基督神性的救赎与归宿。
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打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
作为隐含作者的他始终对故事人物沉默不语,让基督感召中的死亡成为人物告别悲剧命运最好的完结仪式。
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亦用自己的作品预言了他独特的人生路线:生前走在享乐主义与感官主义的边缘,摇摆于物质与精神之间,对爱情既渴望又绝望,临终前于孤寂中皈依了天主教,投入基督的怀抱,和他笔下的悲剧人物一般,得到他真正的心灵安宁。
读唯美之作 品语言之美——浅析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语言特色
读唯美之作品语言之美——浅析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语言特色-大学语文论文读唯美之作品语言之美——浅析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语言特色○张素梅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决定文学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反映一个作家及其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
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认为美高于一切,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坚持对艺术美的追求。
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是一部文字美学宝典。
其语言的生动性、哲理性、讽刺性具有独特的表现魅力。
关键词:王尔德唯美语言生动性哲理性讽刺性前言十九世纪的西方文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潮迭起,流派纷呈。
唯美主义以其理论上的标新立异而成为这股浪潮中最瑰丽的奇芭。
在众多唯美主义理论家与作家中,王尔德被公认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读王尔德的作品,能体会到其构思之独特,语言之机智,文字之隽永。
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用独特的语言文字给读者呈现了一场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身的艺术盛宴,其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极具讽刺性的语言尤令人叹服。
一、语言的生动性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我们能感受到俯拾即是的优美语言,能体会到王尔德的睿智,更能看到闪烁在十九世纪诸流派中将“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艺术主张。
小说中,作者一是大胆组合多种直击读者感官的意象,使得语言绚丽多彩。
小说开篇,作者就用一段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唯美的画卷:画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玫瑰花香,夏日的轻风拂过园中的树木,开着的门便送来了馥郁的紫丁香味,或是满枝粉红色花的荆棘的清香。
“玫瑰花香”“紫丁香味”和“荆棘的清香”是从人的嗅觉渲染景色,使人既体会到了作品“馨香的语言”,也感受到满园的生机勃勃。
而“蜜蜂沉闷地嗡嗡叫着,穿行在没有刈过、长得很高的青草之间,或是单调地一味围着满地忍冬那金黄色、灰蒙蒙的花蕊打转,似乎使这沉寂愈发压抑了。
奥斯卡·王尔德
WILDE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命运乖戾的天才
奥斯卡· 王尔德(Oscar Wilde)生于1854年,卒 于1900年,为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世纪与萧 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的戏剧、诗作、小说则留 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 复。王尔德的名声一度并不好,可王尔德却说: “这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那就是不 曾被人议论过!” 王尔德的一生似乎就是个巨大的悖论。他是一 个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矛盾人物,既《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 童话集 《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 《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1891年) 诗作 《诗集》(Poems,1881年) 《斯芬克斯》(Sphinx,1894年) 《瑞丁监狱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1898年) 剧本 《薇拉》(Vera,1880年) 《温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年。又译《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 子》) 《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 《莎乐美》(Salomé,1893年)(原著用法语写成) 《无足轻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1892年)(1893年Theatre Royal Haymarket首演) 《真诚最要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1895年。又译《不可儿戏》) 《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年。又译《好丈夫》) 其他著作散文集: 《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1891年。) 书信集:《深渊书简》 (De Profundis,1897年。又译《自深深处》、《王尔德狱中记》原本是作者写给道格拉斯的书信集, 1905年作者死后出版)
王尔德悖论
王尔德悖论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5年第6期
◎我的缺点就是我没有缺点。
◎第一:我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我错了,请参见第一条。
◎艺术并非模仿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
◎情感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引入歧途,而科学的好处是不感情用事。
◎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除了诱惑之外,我可以抵抗任何事物。
◎生活里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
◎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了,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
◎没有比冷静更让人恼火的。
◎敌人造成的困难很容易忍受,朋友取得的成功却让人很难忍受。
◎邪恶是好人发明出来说明那些奇异而有魅力的人的神话。
◎每个伟人现今都有信徒,而传记总由叛徒来写。
◎教养良好的人处处和他人过不去,头脑聪明的人处处和自己过不去。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尔德悖论
Anybody can sympathise with the sufferings of a friend, but it requires a very fine nature to sympathise with a friend's success.-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1881)任何人都可以为一个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但一个人需要非常优良的天性来为一个朋友的成功感到高兴。
-《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Whenever people agree with me I always feel I must be wrong."每次人们赞同我的时候,我都觉得我一定错了。
When the gods wish to punish us, they answer our prayers.-An Ideal husband, 1893当神想惩罚我们的时候,他们实现我们的祈祷。
-《一个理想的丈夫》A good name, like good will, is got by many actions and lost by one.一个好的名声,就像好的意向一样,在很多举动中形成,在一个举动中失去。
A cynic is a man who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It is absurd to divide people into good and bad. People are either charming or tedious.-Lady Windermere's Fan, 1892, Act I把人分成好的和坏的是荒谬的。
人要么是迷人,或者乏味。
-《少奶奶的扇子》"A man can be happy with any woman as long as he does not love her. "一个男人可以与任何女人快乐地在一起,只要他不爱上她。
奥斯卡·王尔德的幽默与讽刺风格分析
奥斯卡·王尔德的幽默与讽刺风格分析引言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19世纪末英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和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幽默和讽刺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通常充满了智慧、嘲讽和社会批评。
本文将对奥斯卡·王尔德的幽默和讽刺风格进行深入分析。
幽默风格分析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高度机智、善于用各种调侃和俏皮话来展现他伶俐才思的作家。
他经常使用双关语、讽刺和对话来制造笑料和引起读者的思考。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幽默手法:1.双关语:王尔德经常使用双关语来制造幽默效果。
例如,在他的剧作《厄尼斯特与塞西尔》中,主角阿尔吉农在解释自己的怪异行为时说,“我从不相信如果一个男人突然改变自己穿着而失去记忆,那样的人仍然能算作是一个绅士。
”这里的双关语“绅士”既指绅士风度也可以理解为绅士套装,从而制造了笑料。
2.对话技巧:王尔德擅长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幽默和讽刺。
他经常使用机智的回应、褒扬、暗示和互相挖苦以达到幽默效果。
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通过主角哈利与亨利爵爷之间关于美丽与道德的对话,揭示了社会对外表美的偏见和虚伪。
3.调侃社会:王尔德善于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批评当时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和伪善行为。
他用寓言或者夸张手法揭示出人们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追逐所产生的可笑场景。
例如,在他最著名的剧作《温德米尔夫人》中,通过主角弗格杰拉德夫妇及其朋友圈子之间滑稽而虚伪的交往展示了上流社会过度注重表面光鲜而忽略内涵的一面。
讽刺风格分析除了幽默手法,王尔德的作品还充满了讽刺。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剖析,他以尖锐和嘲讽的语言揭示出社会中隐藏的荒谬和虚伪。
以下是他常用的讽刺手法:1.夸张:王尔德常使用夸张来强调某种特点或行为,并通过夸张来暴露其荒诞不经。
例如,在《温德米尔夫人》中,为了迎合上流社会对外表美的追求,主角达西警告女儿们要保持青春不变,结果她们用各种方法维持外貌年轻却内心空虚,这种夸张暗示了对美丑观念过度追求所带来的可笑后果。
关于王尔德悖论——以《认真的重要》为例
学 ( 别是修 辞学 ) 文学 理 论 研 究 的领 域 , 而 产 特 和 从
生 了“ 悖论语 言 ” 一概 念 。 这
中 国 自然科 学学者 将 白马 非 马 、 齐诺 悖 论 、 谎 说
者悖论 、 理发 师悖 论 、 利 略 悖 论 等 进 行 分 析 , 现 伽 发
它们可 以分 为三 种 主要 形 式—— 佯 谬 、 辩 和 自相 诡
明 ,0 35 ) 2 0 :0 文学 中 的悖论 语 言 既指 违 反 常规 、 相 互
矛盾 或似是 而非 的奇谈 怪 论 , 指 语 表 与 语 里相 离 也
异、 似是而非 、 尘 脱 俗 的话 语 , 至 还 包 括 一些 机 超 甚
收 稿 时 间 :00O.0 2 1.11
பைடு நூலகம்
作 者 简 介 : 洁 (97一)女 , 族 , 周 16 , 汉 山东 泰 安 人 , 院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研 究 方 向 : 美 文 学 。 副 教 硕 英 7 9
果 矛盾 的悖论语 言 , 通过 剧 中人 物之 口传 达 着剧作 家悖论 性 的 思 想 , 仅 增 强 了该剧 的喜 剧 效果 , 不
还 引人 深思英 国维 多利亚 时期 的社 会 问题和人 生真谛 。
关键 词 : 与 实 ; 名 词语 悖 论 ; 背常理 ; 违 因果 矛盾 中图分类 号 :16 I0
同性恋 事件 被 判罪 服 刑 ; 然 多才 多艺 , 的诗歌却 虽 他 多半是 二 流 作 品 , 说 作 品 也 只 有 一 部 ( 其 尧 , 小 吴 20) 0 6 ……他 的一 生 似乎 就是 一 个 巨 大的悖 论 。“ 王
在古希腊 时 期 , 悖 论 ” p r o ) 一 个 哲 学 词 “ ( aa x 是 d 汇 , 爱丽亚 学派 的芝 诺 用 两 论 相 反 的 方 法 提 出 的 指 诡辩 。美 国 “ 批 评 ” 表 人 物 布 鲁 克 斯 ( lat 新 代 Cen h Bok ) “ r s用 悖论 ” 写诗 歌 的 特征 后 , 词 成 了一 个 o 描 该 逻辑科 学 的论 题 , 指所 有 自相 矛盾 或与 常识 、 理相 常
王尔德悖论
王尔德悖论[标签:栏目] ,王尔德悖论1、宗教一旦被证明是正确时就会消亡。
科学便是已消亡宗教的记录。
2、女人如何能期望会从男人那里获得幸福,如果他坚持把她当作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3、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我们想要的。
——世上只有两类悲剧,有些人总是不能遂愿,而有些人总是心想事成。
4、所有女人都会变得像她们的母亲一样,这是女人的悲剧。
但没有男人变得像他们的父亲,这是男人的悲剧。
5、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如果摄入足量酒精,就会产生各种陶醉的效果。
6、伟大的艺术家看不到事物的真实。
如果他看到了,就不再是艺术家。
7、一个人决不应该相信说出自己真实年龄的女人。
如果她把这都说出来了,那她什么都会说。
8、对于忠告,你所能做的,就是把它奉送给别人,忠告从来就不是给自己准备的。
9、对富有的单身汉应该客以重税。
让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快乐是不公平的。
10、女人因为男人的缺点而爱男人;如果男人的缺点足够多,女人什么事都可以原谅他们,哪怕是他们的智力。
11、如果一个女人不能让她犯的错误变得迷人,她就只是一个雌性动物。
12、只要一个女人看上去比她自己的女儿小十岁,她就一定会心满意足。
13、女人代表着物质战胜了理智,正如男人代表着理智战胜了道德。
14、我喜欢自言自语,因为这样节约时间,而且不会有人跟我争论。
15、我和我的墙纸即将展开生死决斗,所以我们中的一个必须得走。
——1900年11月30日,于左岸旅店,他的遗言。
16、音乐让人感觉非常浪漫,至少让人感觉不安,如今两者是一回事。
17、梦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找到前进的方向,他为此遭受的惩罚是比所有人提前看到曙光。
18、一个好的名声,就像好的意向一样,在很多个举动的形成,在一个举动中失去。
19、时尚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丑陋,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每六个月就更改一次。
——时装丑陋得完全令人无法容忍,以至于我们必须每6个月就改变它的样式。
20、争论是俗不可耐的,因为道德社会里每个人都持完全相同的观点。
奥斯卡王尔德介绍
王尔德与中国新文学结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早汉译王尔德的是周作人。 最早汉译王尔德的是周作人。他将王尔德 译为淮尔德。在周氏兄弟1909年编译的 译为淮尔德。在周氏兄弟 年编译的 域外小说集》 开篇即是《安乐王子》 《域外小说集》中,开篇即是《安乐王子》 快乐王子》)。在鲁迅眼里 在鲁迅眼里, (即《快乐王子》)。在鲁迅眼里,他属 于异域“世纪末的果汁”中的一份, 于异域“世纪末的果汁”中的一份,张爱 玲的行事行文更是大有模仿王尔德之风。 玲的行事行文更是大有模仿王尔德之风。
其他作品简介
• • • • • • • • • • • • • • • • 小说 * 《道林 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 道林·格雷的画像 格雷的画像》 , 年 童话集 * 《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 Tales,1888年) , 年 收录童话: 收录童话: 快乐王子(The happy prince)》 《快乐王子 》 夜莺与蔷薇(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夜莺与蔷薇 》 自私的巨人(The selfish Giant)》 《自私的巨人 》 忠实的朋友(the devoted friend)》 《忠实的朋友 》 了不起的火箭(the remarkable rocket )》 《了不起的火箭 》 * 《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1891年) 石榴屋》 , 年 收录童话: 收录童话: 少年国王(the young king)》 《少年国王 》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the birthday of the infanta)》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 》 渔人和他的灵魂(the fisherman and his soul)》 《渔人和他的灵魂 》 星孩(the star-child)》。 《星孩 》
_道连_格雷的画像_中的_悖谬_
2008年第2期总第108期外语研究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2008,№2Serial№108《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悖谬”乔国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摘 要: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是一部朦胧而晦涩的小说。
他在这部小说中运用悖论的手法,细腻地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并藉此揭示出美与恶之间的悖谬关系。
本文通过细读的方式,详尽地分析了寄寓于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身上的悖谬关系,并且透视了王尔德所欲表达的道德价值取向。
关键词: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悖谬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8)02-0096-03 在英国文学史上,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是一位毁誉参半、众说纷纭的戏剧家、小说家及诗人。
喜欢、欣赏他的人,认为他足可以用天才、伟大来形容;讨厌、反感他的人,称他为笑话、小丑、心理变态者。
可见,客观评价王尔德并非一件易事。
王尔德曾经对安德莱・吉德说过,他把自己的天才投入到生活中去了,而把自己的才能投入到作品中(Murray1989:vii)。
换句话说,他是一位靠写作博得名声的文学从业者,可他与通常意义上的作家似乎又有所不同。
一般作家往往是用其作品来张扬、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而王尔德则更喜欢用身体、服装、道具等来实践其艺术上的唯美思想;一般作家更愿意默默地创作,凭借其作品的实力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而王尔德却偏偏选择了炫耀:在生活中,他炫耀财富、服装与美貌;在创作中,他炫耀过人的机智与才华;甚至在法庭上还不忘炫耀他那口若悬河、幽默机智的演讲技巧。
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潜质,决定了王尔德必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发表于1890年的《道连・格雷的画像》(T he Picture of Dori an Gray,1890)是一部朦胧而晦涩的中篇小说。
由于该小说牵涉到人的道德是非观念等问题,而作者又未明确地表明其态度,故而在出版后曾受到英国报界的抨击:“这本书是法国颓废派文学这个麻风怪物的产物,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
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审视社会道德标准的悖论
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审视社会道德标准的悖论概述《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在1890年出版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道林·格雷的经历,深入探讨了社会道德标准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和悖论。
作为一部哲学小说,它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美丽、罪恶和自由意志等话题的思考。
社会道德标准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道林·格雷的画像》围绕着主人公道林·格雷展开,他在画家巴兹霍尔姆制作的一幅肖像中化身为不老不死,并将他的罪过隐藏其中。
这副肖像随着时间推移而显示出他内心真实状态的变化。
1.社会压力与个体追求:格雷面临来自社会伦理和约束力量,如假象形象、虚荣欲望以及传统价值观等。
然而,他内心强烈渴望自由表达自己,无拘无束地追求个人欲望。
2.道德标准与美的冲突:格雷在书中通过肖像画体现了艺术与美之间的争执。
画家巴兹霍尔姆创造了一副精美绝伦的肖像,将格雷的罪恶永久地囚禁在画中,而格雷则能继续外表年轻美丽。
这引发了对于道德与真实性、虚假与美、罪恶与自由意志等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
罪恶和后果《道林·格雷的画像》深入探讨了行为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并且揭示了它们之间存在着负面后果。
1.美貌和心灵黑暗:格雷通过向肖像中转移他的罪过,保持了自己外表的美貌和青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内心黑暗和堕落变得越来越明显,并最终导致他灭亡。
2.后悔和救赎:小说中还涉及到后悔和救赎这些主题。
格雷在寻求救赎时感到极度痛苦,但最终他通过自我牺牲才得以解脱。
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思《道林·格雷的画像》让人们对传统的社会道德标准进行反思,挑战了人们对于美、罪恶和自由意志的理解。
1.美与虚假:小说揭示了美丽和真实性之间的不一致。
格雷外表保持年轻美丽,但内心堕落。
这引发了对于真正美丽含义的思考,是否只关乎外貌,还是应该与内在品质相辅相成?2.现实与假象:格雷通过转移罪责来逃避后果,使他在社会上继续过着完美生活。
灵与肉的悖论与统一_解读王尔德的_道连_格雷的画像_
罪恶的证据(亦即其真实的灵魂)时,他用刺杀过巴兹尔的那把刀刺
向了画家的作品——画像,“以及它的一切内涵”
[5]。“它要灭掉令人
担惊受怕的灵魂生活,没有画像的警示,他就可以安心了”
[5]。然而,
画像完好无损,画像中的人“奇迹似地显得那么年轻,那么英俊”
艺术,为艺术而生活。在《道连·格雷的画像》自序中,王尔德写道:
“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
已”。[1]“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艺术家如在伦理上有所臧否,
那是不可原谅的矫揉造作”。[1]
然而,在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唯美的追求与道德的至
善产生了严重的背离。在追求享乐的蛊惑下,道连留住了美丽的容
[7]乔国强.中的[J].外语研究,
2008
《道连·格雷的画像》“悖谬”
(2):96-99.
[8]刘茂生.《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
[M].武汉:华中师范
[5]。
画像从邪恶、衰微中恢复了勃勃生机,就像刚刚画出来的那样挂在墙
上,向人们尽情展示着主人的青春与美貌。而地板上却躺着一个死
人。他“一脸憔悴,皱纹满布,面目可憎”。[5]道连杀死的竟然是自己。
道连与画像之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戏剧性转换。
如果像作者王尔德所说的艺术家只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毫无
究,
2008(5):137-143.
[3]Ellmann,Richard,ed.Artist as Critic:Critical Writings of
Oscar Wilde.New York:Vintage Books,1970:233.
浅析《不可儿戏》中人物特征及其讽刺效果
浅析《不可儿戏》中人物特征及其讽刺效果作者:肖丽红来源:《人间》2015年第30期摘要:《不可儿戏》是王尔德所著的影响力最深远的一部喜剧且以幽默睿智的语言著称。
在喜剧这一外衣掩盖下,王尔德通过剧中人物语言、社会价值观的描写巧妙而猛烈地抨击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以及人们奢华严谨的外表下掩盖的道德沦丧和内心的颓靡。
本文作者旨在通过阐述剧中人物语言使用特征、性格及社会价值观来揭示讽刺效果产生的社会背景原因。
关键词:性格特征;语言特征;价值观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65-01《不可儿戏》是王尔德的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喜剧之一。
在剧中,荒诞的情节、荒谬的人物特征和诙谐的语言完美结合,强烈而深刻地讽刺了维多利亚是其所有所谓的严肃和神圣的社会现象——跻身上层社会,过度的虚伪和社会病态化的“真诚”[2]。
在这部喜剧里,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被严重批评。
故事发展的线索非常简单,围绕2个年轻女士都渴望遇到和嫁给名叫“厄内斯特”的男性。
她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如此怪异的理想是因为“厄内斯特”这个名字与“认真”这个词发音相同,而这样一个名就具有足够的信服力让她们为之付出一生。
她们所关注的和追求的东西,并不是深层的内在核心的品质,而仅仅是空洞和肤浅的表面。
另一方面,两个花花公子都过着双重的生活,以伪造的名字“厄内斯特”追求和回应着爱情。
女士们则坚持非名叫“厄内斯特”不嫁,与此同时浪荡子尽一切所能去掩饰假装一个不存在的人。
不难发现,戏剧本身的线索是无比可笑的。
这种荒谬的冲突被充分利用,故事也发展至一个更为荒谬的结局。
荒谬的问题应该用荒谬的方式解决。
从小就丢失了的杰克被发现竟是阿尔杰农的哥哥并奇迹般的真名就是“厄内斯特”。
因此,这对情侣终于克服了所有的阻碍和生活在一起。
王尔德通过本剧中荒谬的故事表明人们无法区分平凡和严肃性的一个严重的社会现实。
在一个严肃的标题下讲述了一个毫无价值的故事,然而,这个毫无价值的故事却包含了深远的意义。
悖论与王尔德
• 美少年阿尔弗莱德· 道格拉斯(波西)
2017/3/31
• “我们都在 阴沟里,但 仍有人仰望 星空。”(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
2017/3/31
2017/3/31
2017/3/31
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
• 王尔德生于都柏林一个世家的次子。父亲是外科 医生,母亲是诗人作家。
• 王尔德中学期间,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 老师斥为怠惰,在校最后一年获得古典文学成绩 最佳荣誉金质奖章。 •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 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影响。 • 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 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
1895年5月王尔德因严重猥亵罪被判强迫劳役两年关押在伦敦监狱9月和11月法院对王尔德分别进行两次破产调查然后宣告其破queensberry发现儿子道格拉斯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控告王尔德并到王尔德常去的名人俱乐部贴纸条
悖论与王尔德
2015· 1· 16 程旭兰编辑
一、悖论概念
• 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 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 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 • 悖论客观存在,引发思考。 • 世界是复杂的,悖论有合理性。 • 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结 论。
辩证与诡辩
•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第八章《名家》 里有专门的讨论。 • 他认为,中国的“名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诡 辩家、逻辑家或辩证家。如果说古希腊的辩证家 和诡辩派专攻属性而不是本质的话,那么名家则 在于研究“名”与“实”的关系,而且重“名” 甚于重“实”是他们的精神实质。这里的 “名实” 就是名目与实际。 • 冯友兰认为中国的名家应该翻译为“School of Name”以示区别,我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上看 到的正是这样翻译的。
奥斯卡·王尔德《里丁监狱谣》的边缘叙事研究
奥斯卡·王尔德《里丁监狱谣》的边缘叙事研究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英国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家。
他的一生荣辱参半,前期因其才华而获名誉及荣耀,后期因“鸡奸罪”锒铛入狱而堕入精神深渊。
王尔德曾自语其生命中有两个转折点,其一是父亲将他送进牛津大学,其二是社会将他送入监狱。
不同的人生经历使王尔德前后期作品风格迥异。
《里丁监狱谣》作为王尔德出狱后临终前的著名叙事长诗,以诗中谋杀犯“他”的死刑为线索,记录了囚犯们不为人知且悲惨的监狱生活,揭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法制的不公与残酷;诗歌以独特的叙事视角讲述了囚犯作为边缘群体在身体与精神双重折磨下所经历与遭受的痛苦与煎熬。
王尔德前期作品看似浪漫明快,但作品底色依旧阴郁暗沉,“快乐王子”不快乐,“夜莺与玫瑰”中夜莺为爱而亡,却终于阴沟;而后期作品将前期潜藏的阴郁深沉直接体现:作品从批判主流逐渐转入对边缘的关注。
“边缘人”作为社会学概念已从最初对混血群体与生活在异地文化缝隙群体的关注发展到对当今社会中诸如疯子、囚犯、性变态、同性恋等群体的关注;其关注内容由文化差异转入对社会问题及人性的探讨。
叙事作为民谣的主要特征,在全诗中以背景,时间,故事的发展,高潮及尾音得以体现。
叙事主题涉及谋杀,绞刑,死亡,同性恋等边缘性题材;叙事手段采用第一人称变换式视角,叙事者与受叙者交替变化的方式进行;该诗通过“边缘叙事”体现出“边缘自我”与“主流”、“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爱”与“消亡”、“善”与“恶”“公”与“不公”以及同性边缘群体与异性主流群体之间的矛盾及悖论。
本文通过对“边缘人”理论的梳理,构建“边缘叙事”的概念,用于分析该诗篇。
全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里丁监狱遥》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边缘”理论及“边缘叙事”概念的构成,即“叙事内容”、“叙事技巧”与“叙事悖论”。
第三章具体讨论边缘叙事内容,主要包括对诗中边缘人物—谋杀犯、同性恋以及边缘主题—犯罪,监狱及死亡的分析。
对王尔德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近三十年对王尔德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班级:英语一班学号:2012212504 姓名:孙楚雯内容摘要:奥斯卡∙王尔德是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王尔德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美学观点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搜寻到的国内期刊出发,综述的第一部分从其唯美主义观念出发进行客观的分析,第二部分研究其唯一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第三部分研究国内对其作品的翻译。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道连格雷的画像》;翻译译本研究引言: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一生撰写了许多作品,包括神话故事、散文、长篇小说和剧本等.他的作品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为艺术而艺术”。
一般认为,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表达作者唯美主义艺术观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从1981年以来,我国对奥斯卡∙王尔德作品研究的相关文献约有664篇,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其唯美主义观,《道连格雷的画像》,以及相关翻译译本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做一个相关总结。
一.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从1981年以来,对其唯美主义研究的作品有336篇,其中第一篇研究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作品出现在1985年,即《王尔德<诚实的重要〉思想探微》[1],文章中明显提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主要认为在生活中以及看不到任何出路和希望.王尔德作为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童话的唯美主义特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从人物形象、意象象征、诗意语言、结局、主题等方面着手。
王尔德唯美主义文学观,在他的童话主要表现为: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意象的巧妙运用,语言的形式主义.悲剧苦难角度是唯美主义角度的对立面,由于王尔德童话大多有二元对立的特点,所以,以悲剧苦难角度为研究方向的人不在少数.在这一角度下,主要探究的是王尔德童话的悲剧美和死亡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记录。
15、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
16、女人如何能期望会从男人那里获得幸福,如果他坚持把她
当作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17、要避免争论,争论总是俗不可耐,而且常常令人信服。
18、邪恶是善良的人们编造的谎言,用来解释其他人的特殊魅力。
19、孩子最初爱他们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
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20、如果一个女人不能让她犯的错误变得迷人,她就只是一个
雌性动物。
21、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
西的价值。
22、摆脱**的唯一方式是臣服于**……我能抗拒一切,除了**。
23、情感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引入歧途,而科学的好处是不感情
用事。
24、女人在世上的日子要比男人好过得多。
她们有太多禁忌。
25、20年的韵事使女人变成一片废墟,20年的婚姻使女人变
成一座公共建筑。
26、我喜欢自言自语,因为这样节约时间,而且不会有人跟我
争论。
27、报纸和文学的区别是,报纸没法读,而文学则没人读。
28、恭维话从来没有让女人缴械,但可以让男人缴械。
这就是
性别差异。
29、每个人犯了错误,都自称是经验。
——经验是一个人给自
己所犯的错误取的名字。
30、生活从来不是公平的……而且,或许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件好事。
31、生活是世上最罕见的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
32、坏女人给我麻烦。
好女人令我厌烦。
这就是她们唯一的不同。
33、所有人类的重大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点幽默和疯狂
是没办法解决的。
34、对富有的单身汉应该客以重税。
让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快乐
是不公平的。
35、争论是俗不可耐的,因为道德社会里每个人都持完全相同
的观点。
36、男人因疲倦而结婚,女人因好奇而结婚;最终他们都会失望。
37、只要一个女人看上去比她自己的女儿小十岁,她就一定会
心满意足。
38、女人的生活中只有一个真正的悲剧:她总在缅怀过去,却
必须活在未来。
39、我一点都不浪漫。
我还不算太老。
还是把浪漫留给比我老
的人吧。
40、除了感官,什么也不能治灵魂的创痛,同样,感官的饥渴
也只有灵魂解除得了。
41、我喜欢人甚于原则,此外我还喜欢没原则的人甚于世界上
的一切。
42、当美国的好人死了,他们就去巴黎。
当美国的坏蛋死了,
他们就去美国。
43、每次人们赞同我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一定错了。
44、现在每个伟人都有自己的信徒,而他们的传记总由叛徒来写。
45、失去一个父母可以看成是一种不幸;失去双亲看上去就像
是一种粗心了。
46、教育是一件可敬的事,但要时刻牢记,没有什么值得知道
的事是教得会的。
47、注意穿着打扮是必要的。
而拥有生活目标却并非如此。
48、教养良好的人处处和他人过不去,头脑聪明的人处处和自
己过不去。
49、我整个早上都在校对自己的一首诗,我去掉了一个逗号。
下午我又把它加上去了。
50、对于忠告,你所能做的,就是把它奉送给别人,忠告从来
就不是给自己准备的。
51、适度是极其致命的事情。
过度带来的成功是无可比拟的。
52、我想所有迷人的人都是被溺爱的,这是他们吸引力来源的
秘密。
53、永远宽恕你的敌人,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他们恼怒的了。
54、就像亲爱的圣芳济一样,我也和贫穷联姻,但我的婚姻并
不成功。
55、没有女人应该对她的年龄十分准确,这显得有些精于算计。
56、音乐让人感觉非常浪漫,至少让人感觉不安,如今两者是
一回事。
57、我们教给人们如何记忆,却从来不教他们如何成长。
58、把人分成好的与坏的是荒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
59、悲观主义者是这种人:当他可以从两种罪恶中选择时,他把两种都选了。
60、我喜欢**晚会,这是唯一人们不谈**的地方。
61、我简直太聪明了,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62、人生就是一件蠢事追着另一件蠢事而来,而爱情则是两个蠢东西追来追去。
63、不要给女人忠告;决不要给女人任何她晚上不能穿戴的东西。
64、美国是唯一一个直接从野蛮进入颓废,中间没有经过文明阶段的社会。
65、女人代表着物质战胜了理智,正如男人代表着理智战胜了道德。
66、不要惧怕过去。
如果人们告诉你说过去的事情无可挽回,别相信他们。
67、梦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找到前进的方向,他为此遭受的惩罚是比所有人提前看到曙光。
68、一个人决不应该相信说出自己真实年龄的女人。
如果她把这都说出来了,那她什么都会说。
69、时尚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丑陋,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每六个月就更改一次。
——时装丑陋得完全令人无法容忍,以至于我们必须每6个月就改变它的样式。
70、三十五岁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年龄;伦敦社交圈内满是这样好多年一直保持三十五岁的女人,她们可以自由地挑来选去。
71、当爱情走到尽头,软弱者哭个不停,有效率的马上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