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的悖论(已发于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的谎言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反思之一
王健刘素敏
摘要:本文试图从真实性标准的矛盾、客观性的神话色彩、典型理论的非现实性以及现实主义的工具性等几个现实主义理论问题中的基本观点入手,在论述现实主义理论所隐含的悖论中对现实主义展开批判。
关键词:现实主义真实性客观性典型理论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I209.7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简明的观念:“艺术应该忠实地表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因此,它应该通过精微地观察和仔细地辨析来研究当代的生活和风俗,它应该不动感情地、非个人的、客观地表现现实。”[1]
《辞海》有关现实主义的辞条也认为: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
作为一种一度在中国占据主导位置的写作方式,现实主义既有意义又令人不能容忍。因为现实主义是一个明显的谎言,它描绘了一个似真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既遮掩了有关社会与人生的丰富事实,又遮掩了有关伪善的谎言。
一真实性标准的矛盾
以真实性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在中国有其深厚的传统。“文以载道”的传统透露出了这样一些信息,即文本本身只是表述道与真理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只是因其具备能表述真理的功能才有其存在价值的。这种传统观念与外来的现实主义理论关于真实性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某些非文学因素的利用,对于文学表现的内容是否具有社会与生活的真实性也就成了衡量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价值的首要标准。过去的一切文学都把目标对准了真实或现实,“即使它所说的是一种更高的现实,本质的现实或者梦和象征的现实”[2]。如罗杰·加洛蒂在《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中所说,现实主义作品就是不断对现实提问,并用神话虚构创造的作品,即表面上看来不现实、但走向更高现实的作品。
虽然“真实”或“现实”本身是一个充满价值的语词,但我们仍能发现这种标准的背后事实上又隐藏着传统的摹仿论因素。这种标准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真面目,要再现主体以外的客体,而所再现的客体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体本身越相似,则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就越高。“……极其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这种评价实质上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不可否认,这种观念有其不可低估的力量。“它本身确实包含了一些非常简单的真理。艺术不能不和现实发生关系,无论我们怎么缩小现实的含义或者强调艺术家改造或创造的力量。”[3]但在这种简单的真理面前,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实或真实性的标准严格说来是一种非文学的标准。
现实主义理论一直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分,认为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升华,是不同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的;但另一方面,现实主义理论又往往用生活真实的标准去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这表现在不管是评论家还是普通的读者,都对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采取一种求实的立场。这实质上是一种对文学理解的错觉。这种“求实的错觉在较有经验的读者那里,表现为对‘生活性’的要求。读者尽管深信作品是杜撰,但仍然要求它能和实际有某种符合,并以这种符合来审查作品的价值”[4]。这只能说是现实主义
在理论主张与实践评价中的矛盾之处。
真实性标准是基于对文学的认识价值的要求,它不顾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及其他人物既定的情感态度,以现实生活为准绳进行评判,看他们的性格思想是否有益于社会而大加臧否。另一方面,又用这一极其泛化的标准去评判作家。“天真的文学史家们把(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当作对作家的最高褒奖;‘普希金是现实主义者’——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学史套语,它根本不考虑这个词在普希金时代还没获得现在这种意义这一事实。”[5]这显然无益于文学的研究。
这种真实性标准中暴露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运用的不一致性及相互之间的悖缪来源于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这种二分法认为形式就是一个盛液体的器皿,而注入的液体便是固有不变的内容,这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
“这就导致把形式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外表装饰,同时也导致把内容当作美感以外的现实性去研究。这种现实性在艺术里仍保留了自己从前的性质(心灵痛苦或抽象思想的),它不是按艺术的特有规律,而是按经验世界的规律构成;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导致人们去比较达吉雅娜的性格和俄罗斯少女的心理。”[6]
这种比较看起来是很可笑的,因为谁都相信文学是虚构的这一事实,也明白文学让我们去相信这一虚构东西的努力,但把虚构的真实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等量齐观的现象仍广泛存在。
真实性这一非文学标准在文学领域中大为盛行。文学史上每个文学流派都在寻求新的文学所未知的真实,总以真实作为标榜自己这一派的首要特征,塞进“忠实于生活”、“忠实于现实”的内容,虽然不同流派对“生活”、“现实”的理解各不相同。如浪漫主义宣称他们寻求的是一种心灵的真实,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宣称他们要创造一种比现实主义更真实的超自然的自然性、真实性。
这种倾向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从现实主义传入中国开始,作家们就在热烈地讨论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的现实,现实又真正意味着什么,怎样的现实才能作为表现的对象等问题,并强调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及自身的体验。事实上,看起来最现实主义的一部作品,都不过是根据艺术的成规及经验而虚构成的。作者的生活以及他所体验到的生活与作品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即使是一部描写现实的作品,也并不一定是现实主义的作品。
二客观性写作的“神话”色彩
写作的客观性问题是与真实性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实性是一个总体尺度,而客观性则是达到这种真实性的必要实践手段。
现实主义写作的客观性问题也是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同有理论家指出的那样:
“客观性无疑是现实主义的另一个关键字眼。客观性同样具有某种否定的意味,即对主观性与浪漫主义自我膨胀的反感:实际上常常是对抒情性和个人情绪的否定。诗歌中的帕尔纳斯派要求并实践了‘无动于衷’;而小说中现实主义理论的要点即是非个人化,作者完全退出作品,取消任何来自作者的干预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