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研究性课题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结题报告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结题报告在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关于集合的悖论:"R是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的集合.""那么R包含不包含R本身呢?"这个问题一提出便深深的吸引了我们. 悖论,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很早以前开始就被许许多多的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家所探究.悖论究竟是什么?悖论是我们人类发展带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吗?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喜欢,我们组的7个同学开始了探究这个问题的历程.首先我们在指导老师赵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活动计划.接着我们便开始实施我们的计划.开始我们在一起讨论,进行经验交流,后来觉得我们的知识实在是有限,于是我们便上网查询了许多关于悖论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悖论进行初步了解,我们决定推广悖论.于是我们在年段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接着,我们又举办了辩论会,征集悖论等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对悖论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悖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充分的发掘出它的奇妙.其实我们日常生活有许多的悖论,或许在互开玩笑中,或许在日常交际中,虽不能说随处可见,但也十分广泛.例如某些人会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而争吵不休,也许有人会说“我现在在说谎”等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悖论.悖论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常常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理念.通过一学年的研究,我们也得到了许多成果.首先我们得到了许多关于经典悖论的资料,例如"说谎"悖论等一系列悖论问题,让我们对悖论的了解与兴趣更进了一步.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其实有相当多的人对悖论这个名词不熟悉,或者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再者,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不重视悖论问题,甚至经常无法判断所说之话是不是与常理相悖.另外,通过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像佛教等宗教的经典言论经常是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与悖论有点相似.例如佛教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种言论就会另人产生歧义: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那会是什么?当然,我们也成功的让同学更为了解悖论--辩论赛.每个辩题其实都可以看成一个悖论,从古罗马的诡辩之技之高超与辩论的盛行也能看出悖论在古代的地位与被探究的深度.当今,悖论像一些以退出历史舞台的事物一样,正渐渐被大家所遗忘.而日常生活中的悖论如此的广泛和常见,且悖论问题都是如此的有趣,为什么我们不花一点时间去钻研钻研呢?在研究性课题探究过程中,我们个人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第一,我们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分工协作的重要性.一个课题的探究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成功做好事情.另外,严谨的分工可以让工作变得更容易,让过程变得更简单.第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与深入钻研的精神. 过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如果因为一点小口角就产生严重的意见分歧,那研究又如何进行下去呢?还有研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们的态度首先必须先端正过来,我们是在研究,而不是应付!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第三,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效的办事效率.只有大家都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才能更好的把自己分配的工作做好.只有高效的办事效率,才能让我们有更好的精力去探究!研究性学习的结束,相信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生活中简单悖论的例子
生活中简单悖论的例子
悖论是指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事物或观点。
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悖论,下面是一些例子:1.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悖论:这个悖论源于一个寓
言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之间的赛跑。
兔子开始跑得很快,但
是因为他太自信了,所以在半路上停下来休息。
乌龟则一直缓慢地前进,
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中的悖论在于,兔子明明比乌龟跑得快,但是
因为他的自信心和骄傲导致他输掉了比赛。
2.“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悖论:这个悖论源于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即鸡和蛋哪一个先存在。
如果我们认
为鸡先存在,那么鸡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我们认为蛋先存在,那么蛋是
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时间和因果
关系的问题。
3.“谎言和真话”悖论:这个悖论源于一个经典的逻辑问题,即如果一个人说“我现在说的是谎言”,那么他是在说真话还是谎言呢?
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他说的是谎言,这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他说的是
谎言,那么他说的是真话,这也是一个悖论。
4.“自指悖论”:这个悖论
源于一个自指的语句,即“这个语句是假的”。
如果这个语句是真的,那
么它所说的就是假的,这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这个语句是假的,那么它所
说的就是真的,这也是一个悖论。
这些悖论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涉及到
深刻的哲学和逻辑问题。
它们提醒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
和自相矛盾的可能性。
悖论 高中研究性课题
6.钱包游戏
• 史密斯教授和两个学生一道吃午饭。教授说: “我来告诉你们一个新游戏。把你们的钱包放 在桌子上,我来数里面的钱。钱少的人可以赢 掉另一个钱包中的所有钱。” 学生甲想:“如果我的钱多,就会输掉我 这些钱;如果他的多,我就会赢多于我的钱。 所以赢的要比输的多,这个游戏对我有 利。” 同样的道理,学生乙也认为这个游戏 对他有利。 请问,一个游戏怎么会对双方都有利 呢?
7.橡皮绳上的蠕虫
• 橡皮绳长1公里,一条蠕虫在它的一端。蠕虫以 每秒1厘米的稳定速度沿橡皮绳爬行;而橡皮 绳每过1秒钟就拉长1公里。如此下去,蠕虫最 后究竟会不会到达终点呢? 乍一想,随着橡皮绳的拉伸,蠕虫离终点 越来越远了。但细心的读者会想到:随着橡皮 绳的每次拉伸,蠕虫也向前挪了。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蠕虫在第n秒未在 橡皮绳上的位置,表示为整条绳的分数就是 (推导过程从略): 当n足够大(约为e100000)时,上式的 值就超过了1,也就是说蠕虫爬到了终点。
数学悖论奇景
课题组长
课题组员
一、课题背景
• “悖论”这个词的意义比较丰富,它包括一切与人的直 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那些结论会使我们 惊讶无比。悖论主要有三种形式:1.一种论断看起来 好象肯定错了,实际上却是对的(佯谬);2.一种论 断看起来好象肯定对了,实际上却错了(似是而非); 3.一系列理论看起来好象无懈可击,却导致了逻辑上 自相矛盾。 • 我们在假期整理了一些有趣的悖论实例,希望可以更 加了解有关悖论的知识
4.不可逃遁的点
• 帕特先生沿着一条小路上山。他早晨七点动身,当晚 七点到达山顶。第二天早晨沿同一小路下,晚上七点 又回到山脚,遇见了拓扑学老师克莱因。 克莱因:“帕特,你可曾知道你今天下山时走过 这样一个地点,你通过这点的时刻恰好与你昨天上山 时通过这点的时刻完全相同?” 帕特:“这绝不可能!我走路时快时慢,有时还 停下来休息。” 克莱因:“当你开始下山时,设想你有一个替身 同时开始登山,这个替身登山的过程同你昨天登山时 完全相同。你和这个替身必定要相遇。我不能断定你 们在哪一点相遇,但一定会有这样一点。……” 帕特明白了。你明白了吗?
从概率论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悖论
从概率论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悖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概率论(Probability Theory)越来越成为解决生活中悖论的可靠工具。
概率论是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利用数学模型对事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手段丰富而广泛。
以下,我们将从概率论角度对一些常见的生活悖论进行探讨。
1. 生日悖论在一个有23个人的房间里,至少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呢?在直觉上,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个概率很小,但实际上,这个概率达到了50%以上。
这种常见的悖论就被称为生日悖论(Birthday Paradox)。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这是因为我们通常只关注自己的生日和亲近的人的生日,但忽略了其他人之间的可能性。
在一个23人的房间里,任意两个人之间的生日组合有253种,这就增加了生日相同的可能性。
根据组合数学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概率约为50.7%。
2. 遗产悖论遗产悖论(The Inheritance Paradox)是由于父母的财富分配不平等,导致子女财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悖论。
该悖论产生于最简单和最公平的场景,即只有两个孩子,父母把100万均分给他们。
根据概率分布,由于是等概率分配,两个孩子同时拥有50%的概率得到50万。
然而,在现实中,只要其中一个孩子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他们就更有可能获得比另一个孩子更多的遗产。
这是因为更富有的子女更容易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就会创造一个更大的财富优势。
3. 游戏悖论游戏悖论(The Gambler's Fallacy)是指人们认为某些事件的发生概率会随着它们的出现而改变的悖论。
这种悖论经常发生在赌博、彩票等场所。
例如,在轮盘游戏中,当一个颜色(红色或黑色)多次连续出现时,有些人会认为另一个颜色出现的概率会增加,也就是所谓的“攒运气”。
然而,事实上,轮盘每次自主进行,在每次游戏中,每个颜色的出现概率始终都是50%。
4. 归纳悖论归纳悖论(Induction Paradox)是指我们容易从有限数量的样本中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从概率论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悖论
从概率论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悖论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矛盾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违反我们的直觉,造成了悖论的感觉。
如果我们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或许能够找到一些解决的思路。
本文将针对生活中的一些悖论进行分析,尝试用概率论的方法解决这些看似矛盾的问题。
一、蒙提霍尔问题蒙提霍尔问题又被称为三门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悖论。
问题描述如下:在一个游戏节目中,参赛者面前有三扇门,其中一扇门后面有一辆汽车,另外两扇门后面则是两只山羊。
参赛者首先选择一扇门,然后主持人会打开另外两扇门中的一扇,露出其中的一只山羊。
接着主持人给参赛者一个选择的机会,他可以选择是否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或者换另外一扇门。
问题是:应该坚持最初的选择还是换另外一扇门,这样做能否增加获得汽车的几率?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隐含了一些概率论的知识。
如果参赛者坚持最初的选择,那么获得汽车的概率是1/3;如果参赛者选择换门,那么获得汽车的概率是2/3。
这个结论可能会违反一些人的直觉,但通过概率论的计算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因为当主持人打开一扇门露出山羊之后,原先未被选择的另一扇门的获胜概率变成了2/3,而坚持原先选择的门的获胜概率仍然是1/3。
参赛者应该选择换门以增加获胜的几率。
二、生日悖论生日悖论是一个经典的悖论,它涉及到一个看似不太可能的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在一个房间里,至少需要多少人才能使得其中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超过一半?直觉上,我们可能觉得需要相当多的人才能够出现这样的情况,然而通过概率论的计算可以得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
假设房间里有n个人,那么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n)。
由于生日可以看成一个离散的随机变量,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概率的方法来计算P(n)。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一个惊人的结论:当n=23时,P(n)就已经超过一半。
也就是说,只需要在一个房间里有23个人,就有超过一半的概率会出现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情况。
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到底给谁让座,我们的优良传统告诉我们 给弱者让座,但谁是弱者?
这让我们陷入思考中。这是生活中的悖论, 我们无法推知结果,但我们享受过程,这 是悖论的魅力,逻辑的魅力,为我们生活 增添乐趣。
大家不要以为生活中的悖论是错误 的,所以它的存在会让逻辑推理往 相反的方向走去。其实恰恰相反, 它的存在会让逻辑推理的基础越来 越坚固。一些悖论之所以会出现, 并非恶意,是由于实际上它确实存 在,也就是说逻辑上尚存在这个漏 洞,只有完善这个漏洞,才能逻辑 推理的基础越来越坚固。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提高我 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使我们明白 数学是有用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 趣,并且提高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步骤:金文韬、白琳玉负责到 图书馆收集资料,整理; 图书馆收集资料,整理;陈雁飞、 陈志鹏、魏巍负责调查生活中的事 例;魏莹箴负责对全组讨论结果的 记录工作并上交组长,由组长李昱 宏进行整理并进行幻灯片的制作工 作,最后交由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评价。
悖论 生活中的实例
什么是悖论? 什么是悖论? 先看一个事例:在萨维尔村, 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 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 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 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 时无言以对。
这是一个矛盾推理:如果理发师不 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 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 理发。 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 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 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 能给自己理发。
郑州晚报:老人多大年纪? 乘客:有60多岁吧,头发都没白完。看到 乘客:有60多岁吧,头发都没白完。看到 小伙子憨厚的笑容,还有老人“ 小伙子憨厚的笑容,还有老人“就应该让 我坐” 我坐”的表情,我心里不知道是啥滋味。 郑州晚报:没人给那个小伙子让座? 乘客:没有。旁边坐着的几个人都左顾右 盼,好像啥都没看见。我上车的时候那个 小伙子就在那儿站着,过了7 小伙子就在那儿站着,过了7站,等我下车 时,空座多了,小伙子才有座位。我很纳 闷:到底健康的老人是弱者还是残疾的年 轻人是弱者呢?
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阿基里斯(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善 跑的英雄。芝诺讲:阿基里斯在赛跑中不可能追上起步 稍微领先于他的乌龟,因为当他要到达乌龟出发的那一 点,乌龟又向前爬动了。阿基里斯和乌龟的距离可以无 限地缩小,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这也是芝诺提出的一个悖论:当一个物体行 进一段距离到达D,它必须首先到达距离D的二分之一, 然后是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以至可以无 穷地划分下去。因此,这个物体永远也到达不了D。
那有没有什么二维图形,面积有限大,周 长却无限长呢?答案是肯定的,Koch雪花 就是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
Koch雪花 雪花
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对一些概念 有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有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出现了悖 研究悖论有利于数学、逻辑学、 论。研究悖论有利于数学、逻辑学、语 义学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 义学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因此具有重 要意义。 要意义。
1.小组成员初步讨论,制作开题PPT 2.资料收集 3.调查研究,得出结论 4.整理材料,形成论文
“1厘米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一样多” 多少哲学家、数学家都唯恐陷入悖论而退避 三舍。二十三岁获博士学位的德国数学家康托尔 (1845-1918)六年以后向无穷宣战。他成功地证明 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 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由于无限,1厘米长的线 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 点都“一样多”。
我们组的研究分工如下
课题: 课题: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组长 张茜 马可 周醒 孙昊 董翔宇 杨锐 分工
安排活动,联系组 员,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整理,课 题讨论 监督审核改良,课 题讨论,制定计划 问题探索讨论剖析 问题探索讨论剖析 材料收集整理,成 果展示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悖论问题就是其中一员。
悖论是一个涉及数理科学、逻辑学、哲学、语义学等非常广泛的论题,在逻辑上悖论指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它只产生并存在与人类思维及其产物中,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集规律并不因为人类意识中的矛盾有丝毫变化,因此,悖论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萨维尔村的理发师,他给自己订了一条他给村子里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也只给这样的人刮胡子的规则。
却当被人反问道给不给自己理发时,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的尴尬场面。
还有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阿基里斯追龟问题,按照芝诺的说法阿基里斯在赛跑中不可能追上起步稍微领先于他的乌龟,因为当他要到达乌龟出发的那一点,乌龟又向前爬动了。
阿基里斯和乌龟的距离可以无限地缩小,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如果读者跟随着芝诺的思路去想像的话,那得出的结果一定是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龟。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阿基里斯又这么会追不上一只小乌龟呢?之所以人的想像跟真实世界所发生的不一样,原因在于“芝诺时”不可能度量阿基里斯追上乌龟后的现象。
在芝诺时达到无限后,正常计时仍可以进行,只不过芝诺的“钟”已经无法度量它们了,最后导致想象与现实发生分歧。
在这一个月里,我们小组对悖题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了解到许多有趣的悖论问题,增长到许多知识。
通过研究悖题问题,认识到当想象与现实发生分歧时,我们应仔细去思考,心中多一个为什么。
生活也一样道理,对身边的事物多一份好奇,多一份疑问,多一个不同的思考角度,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非常有趣。
世上的事原来如此。
从种种事迹来看,研究悖论的确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科学、对个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会继续探索下去。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5、飞矢不动悖论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 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卢曼把自己的社会系统看作"自我指涉"系统。"自我指涉"也叫"自体再生 ",它依靠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生产出另外一些通过系统而相 互关联的要素。自我指涉系统是作为一个要素生产的封闭网络而存在的。 这一网络不断地生产一些要素,而后者又被用来继续生产另外一些要素。 由此,该网络便把自身作为一个网络再生产出来。(通过自己制造出自己) 在科学史上,还没有一种悖论像自我指涉的悖论那样引起广泛的注意。 自我指涉合法存在于人们日常语言中,数学基础上和认知科学里,随处可 见,造成的矛盾在逻辑上无懈可击,历经了两千多年,对此除了尽量规避 之外,至今专家们仍然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它构造矛盾的方法成为证明 中的重要技巧,在一些令人惊异的重要定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系列 介绍这一类悖论,剖析哲人们对它的思考 和因此带来的科学进步。 谎言悖论是历史上最早的自我指涉悖论,它是一个语义的悖论,其核心 结构是自我指涉,在说道自己时否定了自己,它的断言总是与自身矛盾。
日常悖论研究报告
日常悖论研究报告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矛盾、荒谬的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悖论。
悖论有着深刻的哲学和逻辑背景,研究悖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本报告旨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悖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供一些思考。
1. 赫子伯悖论1.1 悖论描述赫子伯悖论,又称彼此矛盾悖论,是一种基于互相矛盾的陈述的悖论。
1.2 示例•这句话是假话。
•在这个房间里,所有的人都在撒谎。
1.3 分析与讨论赫子伯悖论总结了一种自指的状况,即陈述本身包含对自身的描述。
这种情况下,陈述可能既真又假,从而引发了悖论。
赫子伯悖论在哲学和逻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挑战了陈述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这个悖论还涉及了逻辑学中的自指和语义问题,对于思考和研究逻辑和语言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 错箱悖论2.1 悖论描述错箱悖论是一种由自身产生的混淆或错误的情况。
这种悖论源于对信息的错误解释或理解。
2.2 示例•信中的内容是不可靠的。
•这个谜题是无法解决的。
2.3 分析与讨论错箱悖论涉及到错误的信息处理,当我们在理解和解释信息时,很容易陷入错误的思维过程中。
这种悖论揭示了人类在处理信息时的局限性和错误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错箱悖论经常导致误解和误判。
理解新闻报道、解读数据和评估情况都可能受到错箱悖论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避免被错误信息所误导。
3. 隐喻悖论3.1 悖论描述隐喻悖论指的是使用隐喻来描述和解释现象时,产生的矛盾现象。
3.2 示例•时间是一把杀人的刀。
•知识是一座金矿。
3.3 分析与讨论隐喻悖论涉及到对隐喻的理解和解释。
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来更形象和生动地描述某种现象。
然而,隐喻悖论发生在当我们试图将隐喻和字面含义结合起来时。
这种悖论揭示了人类对比喻和隐喻的理解有时是片面或不准确的。
我们在使用隐喻时,应该注意不要将其与字面含义混淆,而是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比喻的概念。
结论通过对日常悖论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了解到悖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关于生活中的悖论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生活中的悖论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班级:高2016级1班指导教师:段成希课题组长:万静意课题组成员:陈雨禾,江宜萱课题的背景说明:悖论它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那些结论会使我们惊异无比。
我们都浸泡在生活的悖论中,而由于我们缺乏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而忽略了这些问题,从古至今很多著名学者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我们亲身的观察与总结去研究探索生活中的悖论,从中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激发自己对数学的兴趣。
考虑悖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对很多问题也会有全新的观念与认识。
从而激活我们的创新思维,拓展自己认识问题的眼界与深度,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研究方法及步骤:〔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上网搜索前人所总结出的悖论问题。
〔2〕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相矛盾的理论看法,并记录下来。
〔3〕调查询问同学与老师所知道的悖论以及对这方面的了解和看法。
〔4〕分类整理以上收集到的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
〔5〕将成果整合,制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数学的神奇有趣,为我们开拓眼界。
让我们在本论文的引导下畅游在快乐的数学世界,与数学成为朋友。
数学广泛应用在各科和生活中,时代的发展使得思维方式深刻的变化。
也给传统的机械,死板的思维方式带来了挑战。
随着我们学习的迅速深入,思维方式的改变将迫在眉睫,数学的更抽象化,以及灵活性的加深,并逐步挑战着我们的思维。
数学的扩展,以及悖论的研究是深入学习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的基础,是提高逻辑能力,提高严密推理的必要手段。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如果你搭乘时空飞机回到过去杀死了你的祖父,那你还会存在吗?蝴蝶振翅可是我们幸免于可预测的未来?明明是双胞胎,其中一个人居然比另一个大十岁?猫竟可以同时处于活着和死亡两种状态?这些不合理的问题,也许颠覆了你现有的知识和逻辑,它们正是科学上所谓的“悖论”。
“悖论”来自于希腊语,意思是“多想一想”相信只要你仔细思考,一定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生日悖论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房间里有23个或23个以上的人,那么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相同的概率要大于50%。
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典型的标准小学班级(30人)中,存在两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更高。
对于60或者更多的人,这种概率要大于99%。
先让我们用直观的常识来分析一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想象为房间中有三百六十五个座位,一百个学生进入房间,每人随机选择座位。
没有学生会选择已经做有人的座位,两位同学抢座位的几率更是微小。
类比发现,其应用于生日中一百位学生当中任何人与别人生日在同一天生日的机会十分微小。
只有当房间中进入三百六十六人时,我们才能确定至少有两人生日在同一天。
事实上,房间中只需57人,就能让两人一天生日的几率超过99%!这就好比57人没人拿着一张365个座位的房间的座位表,在不知道别人会选择什么座位的条件下,两人选择同一座位的几率。
不计特殊的年月,如闰二月。
先计算房间里所有人的生日都不相同的概率,那么第一个人的生日是365选365第二个人的生日是365选364第三个人的生日是365选363:第n个人的生日是365选365-(n-1)所以所有人生日都不相同的概率是:(365/365)某(364/365)某(363/365)某(362/365)某...某【(365-n+1)/365】那么,n个人中有至少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就是:1-(365/365)某(364/365)某(363/365)某(362/365)某...某【(365-n+1)/365】所以当n=23的时候,概率为0.507当n=100的时候,概率为0.9999996对于已经确定的个人,生日不同的概率会发生变化。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参考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参考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14、环境规划与数学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16、数学的发展历史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21、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分析A)从尝试到严谨、B)从一个到一类22、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后的反思——开发解题智慧23、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24、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2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27、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28、丈量成功大厦29、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30、如何存款最合算31、哪家超市最便宜32、数学中的黄金分割33、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34、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35、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36、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37、数学灵感的培养38、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3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40、统计月降水量41、如何合理抽税42、市区车辆构成43、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44、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左右消费者观念多少?4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与课题《立几部分》问题1 平几中证点共线、线共点往往较难,通常出现在竞赛中。
而立几中的这类问题却是非简单,主要的依据仅仅是平面的基本性质: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共线。
可否将平几问题的这类问题进行升维处理。
即把它转化为立几问世题加以解答。
问题2 用运变化的观点对待数学问题,将会发现问题的实质及问题之间的联系,但对于立几中的这方面还显得不够,可以通过整理、收集这方面的材料加以综合研究。
生活中的有趣的悖论问题
悖论的几种形式
4.名实不符的悖论.公孙龙在"坚白石论"中主张:" “诡辩是一种欺骗,乍一听,它蛮有道理, 坚"为石头的特性,"白"为石头的颜色.白色由视觉而得,坚 并因其刺激、新奇而令人心惊,但随后, 硬由触觉而来,坚与白不能同时被认知.因此,公孙龙认为坚白 当其虚饰之伪装被揭穿,就会自取其 石不存在,而只能是坚石或白石. 辱。” 有学生问他的希腊老师:“什么是诡辩?”老师反问到: “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 们中间谁会洗?” 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 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 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这四种可能彼此相悖,无论学 生作出怎样的回答,老师都可以予以反驳,因为他不需要 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就是诡辩。
悖论(paradox)来希腊自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
悖论有点像魔术中的变戏法,它使人们在看完之 后,几乎没有—个不惊讶得马上就想知道:“这套戏 法是怎么搞成的?”当把技巧告诉他时,他就会不知 不觉地被引进深奥而有趣的数学世界之中。 正是因为悖论的存在, 数学才能越来越严密,可以说,
红衣女人是真实 的还是拼图里的 ?
两列火车会相撞吗?
美国魔术· 安德鲁斯创造了这个精彩的幻觉作品
球和影幻觉:两幅幻觉图中,球相对于背景的位置一样吗?
折叠的棋盘:你从上面还是从下面看到棋盘呢?
不可能的楼梯:走一 走这个奇怪的楼梯, 会发生什么?最低一 级和最高一级台阶分 别在哪儿?
曲折的悖论:这是一个奇 妙的不可能成立的曲折体, 由匈牙利艺术家托马斯· 伐 克期创作。
悖论的几种形式
3.引入无限的悖论.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说:"一厘米线段上 有无数个点,而太平洋上也有无数个点."所以"一厘米线段内 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一样多."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是《庄子。天下》中 惠施的一句名言。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同样运用了无限的概 念。
悖论研究期末论文
瞬间移动悖论在当代的生活中,日常交通显得愈发拥挤不堪,生活在北京等国际性大都市的人难免会有瞬间移动的想法,这将是一种便利而又快捷的交通方式。
瞬间移动作为来源于西方魔法世界中的词汇,在当今世界的吸引力无容置疑,目前认为的物理可行方法是使用量子态隐形传输,简单而言就是将人类分解为光子从发射端传播到接收端再进行还原和重组。
问题不在于具体的物理手段怎样更可靠,而是在于瞬间移动前后的人是否是同一个人?表面上来看,瞬间移动前后当然是同一个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传输前后的对象必然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移动“了;然而仔细一想可以发现,接收端得到的只是光子,重新组合的人是被传输者的”复制品“,在被传输者在分解的时候,其本人就已经死亡了,瞬间移动即为自杀加复制的过程。
于是这个问题的悖论性在于,瞬间移动前后既是同一个人,又是不同的人。
这里将此问题称为瞬间移动悖论。
不难发现,这个悖论与忒修斯之船悖论有些相似性。
忒修斯之船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
忒修斯是传说中的雅典国王,在成为国王之前,他驾船衰人前往克里特岛,用利剑杀死了怪物米诺陶,解救了作为贡品的一批童男童女。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雄壮举而一直维修保养那艘船。
随着时光流逝,那艘船逐渐破旧,人们依次更换了船上的甲板,以至于最后更换了它的每一个构件。
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忒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霍布斯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忒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这一系列关于忒修斯之船的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在这里类比忒修斯之船用另一个问题来表明忒修斯之船问题答案的明确性。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
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了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研究性课题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一些现象,看着貌似是对的,但生活常识又告诉我们它是错的,我们把这一类问题叫做悖论问题。
悖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而且其中充满着许多数学乐趣,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悖论问题。
一.悖论问题的原理及解悖的方法首先,悖论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致。
悖论的成因极为复杂且深刻,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数学、逻辑学、语义学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而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函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其次,就是悖论的解决办法,一般而言,只要运用对称逻辑,没有一个悖论无解。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函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例如,用对称逻辑思维层次法解"说谎者悖论",这个悖论即"我在说谎"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悖论。
布雷斯悖论生活例子
布雷斯悖论生活例子
嘿,朋友!你知道布雷斯悖论吗?给你讲个生活中的例子哈。
就说咱每天上班的路吧,本来有一条大道走得好好的。
突然呢,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多修了一条路出来。
这按道理说,应该会让大家走得更顺更快吧,可有时候呢,反而变得更堵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布雷斯悖论嘛!就像那次,我和同事一起上班,他说:“哎呀,新修的那条路肯定好走,咱走那条吧!”我还有点犹豫呢,但还是跟着去了。
结果呢,一路上堵得呀,真是让人烦躁,我当时就想:“这啥情况呀!”。
再想想,还有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
本来超市的通道就那么几条,大家都习惯了怎么逛怎么选。
后来超市扩大了,多了一些通道和区域,心想这能让购物更方便吧。
结果嘞,有时候为了找个东西,在那新区域里转来转去,反而浪费了好多时间,这不是和布雷斯悖论一样嘛!还记得有次我和朋友一起逛超市,他兴奋地说:“走,去新区域看看!”然后我俩就在那找我们要买的东西,找半天都找不着,我那个郁闷呀,忍不住说:“哎呀,早知道不来这里了!”
还有学校安排课程表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本来好好的课程安排,非要调整,以为能提高效率啥的,结果很多同学反而觉得不习惯,学习效果还没之
前好了呢!我表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回来说:“这新的课程表真别扭,还不如原来的呢!”我就笑着说:“哈哈,这就是布雷斯悖论呀!”
你看,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呢!其实布雷斯悖论就是告诉我们,有时候看起来好的改变,不一定真的能带来好的结果。
我们得仔细想想,不能盲目地就去追求那些新的东西,不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哟!这就是我对布雷斯悖论在生活中例子的理解啦,你觉得呢?。
从概率论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悖论
从概率论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悖论悖论,是指在逻辑上似乎合理却产生矛盾的现象,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
在生活中,悖论无处不在,比如著名的蒙提霍尔悖论、巴塞尔问题等等,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很多悖论都能够找到合理的解释。
本文将从概率论的角度,来探讨一些生活中的悖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悖论一:蒙提霍尔悖论蒙提霍尔悖论是一个经典的悖论,它描述了一个关于三个门和一个奖品的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参赛者面前有三个关闭的门,其中一个门后面有一辆汽车,另外两个门后面各有一只山羊。
参赛者选择一个门,主持人会打开另外一个门,露出一只山羊。
然后参赛者有机会选择是否改变自己的选择。
问题是,参赛者应该改变自己的选择吗?从直觉上来看,改变选择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现在只有两个门,汽车有一半的可能在原来选择的门后面,另外一半的可能在另一个门后面。
概率论告诉我们,改变选择可以增加获胜的概率。
假设参赛者一开始选择了门A,这时候汽车有1/3的可能在门A后面,另外两个门各有1/3的可能。
主持人打开一个山羊后,这并不改变汽车在门A后面的概率,而是告诉我们汽车有2/3的可能在剩下的那扇门后面。
改变选择可以增加获胜的概率。
悖论二:巴塞尔问题巴塞尔问题,又称巴塞尔悖论,描述了一个无限和问题,其悖论之处在于似乎合理的计算结果却与直觉相悖。
问题是这样的:一个赌局中,掷骰子直到点数之和超过21才停止,每次掷骰子都会得到1-6之间的随机数,问平均需要掷多少次骰子?这个问题的直觉上的解法是简单的:每个数字掷出的概率都是1/6,所以平均需要掷6次骰子才能超过21。
概率论的解法却是非常令人意外的。
我们可以利用等比数列和的公式来求解,得到的结果是3。
也就是说,平均只需要掷3次骰子就能超过21。
这与直觉上的解法相悖,但是却是正确的。
以上两个例子展示了悖论在生活中的存在,以及通过概率论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悖论。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面对悖论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依赖直觉和常识,而是要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推理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一些现象,看着貌似是对的,但生活常识又告诉我们它是错的,我们把这一类问题叫做悖论问题。
悖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而且其中充满着许多数学乐趣,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悖论问题。
一.悖论问题的原理及解悖的方法
首先,悖论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致。
悖论的成因极为复杂且深刻,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数学、逻辑学、语义学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而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函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其次,就是悖论的解决办法,一般而言,只要运用对称逻辑,没有一个悖论无解。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函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例如,用对称逻辑思维层次法解"说谎者悖论",这个悖论即"我在说谎"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悖论。
这个悖论表面上由"我在说谎"和"我说实话"这两个对立的"命题"组成,实际上这两个"命题"并不等价--前一个命题包含思维内容,后一个"命题"只是前一个命题的语言表达式,因此后一个"命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题。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把其看成悖论,是由于把两个"命题"看成等价,即都是思维内容和语言表达式统一的命题。
只要把思维的两大层次:命题的思维内容和命题的语言表达式区别开来,"我在说谎"这个悖论即可化解。
二.数学界典型的悖论
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
“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
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这些方法现在可以用微积分(无限)的概念解释。
还有著名的罗素悖论,在世界文学名著《唐·吉诃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萨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了这个岛的国王。
他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到达这个岛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回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
对于每一个到岛上来的人,或者是尽兴地玩,或者是被吊上绞架。
有多少人敢冒死到这岛上去玩呢?一天,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来了,他照例被问了这个问题,而这个人的回答是:“我到这里来是要被绞死的。
”请问桑乔·潘萨是让他在岛上玩,还是把他绞死呢?如果应该让他在岛上游玩,那就与他说“要被绞死”的话不相符合,这就是说,他说“要被绞死”是错话。
既然他说错了,就应该被处绞刑。
但如果桑乔·潘萨要把他绞死呢?这时他说的“要被绞死”就与事实相符,从而就是对的,既然他答对了,就不该被绞死,而应该让他在岛上玩。
小岛的国王发现,他的法律无法执行,因为不管怎么执行,都使法律受到破坏。
他思索再三,最后让卫兵把他放了,并且宣布这条法律作废。
而罗素悖论的原理可以用集合的角度解决,即集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集合的特征是:集合本身又是集合中的元素,例如当时人们经常说的“所有集合所成的集合”;第二类集合的特征是:集合本身不是集合的元素,例如直线上点的集合。
显然,一个集合必须是并且只能是这两类集合中的一类。
现在假定R是所有第二类集合所成的集合。
那么,R是哪一类的集合呢?罗素悖论如果R是第一类的,R是自己的元素,但由定义,R只由第二类集合组成,于是R又是第二类集合;如果R是第二类集合,那么,由R的定义,R必须是R的元素,从而R又是第一类集合。
总之,左右为难,无法给出回答。
而说谎者悖论则是与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悖论,涉及真假、定义、名称、意义等语义方面的概念,这类悖论被称为“语义学悖论”。
语义学悖论的实例很多,“格列林-纳尔逊”悖论”就饶有趣味,它与形容词的应用有关: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自谓的”,即可对于它们自身成立、对自己为真的。
例如,形容词“Polysyllabic(多音节的)”本身是多音节的,“English(英文的)”本身是英文的,它们都是自谓的。
另一类称为“它谓的”,即对于它们自身不成立、对自己不真的。
例如,形容词“Monosyllabic(单音节的)”是它谓的,因为这个词不是一个单音节词;“英文的”也是它谓的,因为这个词是中文的而不是英文的。
问题来了:形容词“它谓的”是不是它谓的?得到的结果是:如果“它谓的”是它谓的,那么会推出“它谓的”不是它谓的,反之亦然。
导致了自相矛盾。
三.对悖论问题的认识
大家不要以为悖论是错误的,所以它的存在会让数学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其实恰恰相反,它的存在会让数学的基础越来越坚固。
一些悖论之所以会出现,并非恶意,是由于实际上它确实存在,也就是说数学上尚存在这个漏洞,比如说集合论里的"罗素悖论",它的消除
使得集合论更加健全!
四.小结
通过本次对悖论问题的研究与学习,我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存在着悖论问题,而且近代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悖论问题的帮助,而且随着现代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快速发展,又有不少新的悖论大量涌现,人们在孜孜不倦地探索,预计他们的成果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思维观念与处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