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课件:4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共11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共11张PPT)

•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 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 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 不苟呢?
•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 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更长和更多一点儿。我 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 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 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 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 单的心啊!”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 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却 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 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 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 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 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 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 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 因为热爱生命,所以她加倍喜欢美。”
“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 的。”
思考题:
• 比较两篇散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 处。
作业:
• 作业本(4——7)、12 • 预习第19课,抄写词语。 • 背诵《观书有感》,准备默写。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Biblioteka 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
学.科.网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席慕蓉《无怨的青春•距离》
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作家、画家,另有笔 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 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 所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 》, 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 命的滋味 》等。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标上册《18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共45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标上册《18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共45张PPT)

合作探究
2、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 了那烦人的聒聒!” ?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对人们来说,秋天是金色的, 是快乐的,是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对于蝉来说,却是黑 色的。它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却
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
待,“我”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所以就“宽恕了那烦 人的聒聒”。


烦蝉——知知不休 思蝉——延续生命

抑 不管生命短 暂、卑微, 都要积极地 面对生活。 (托物言志)
恕蝉——想起秋风的颜色 扬
拓展 阅读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 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居 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为官,就应该造福一方百 姓,做人,就应该实实在在,真诚坦荡,多行善事。
合作探究

3、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 一抑。
扬: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
本文的主题: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感恩生命 热爱生命
积累字词
liǎn 收敛 guō 聒聒 bēi
shù
宽恕
zàn
短暂 cuì 脆弱 gǒu
táo
淘洗
卑微
一丝不苟
解释词语
零落: 脱落。
收敛: 收拢,合拢。
聒聒: 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 宽容饶恕。恕,饶恕。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 虎。 卑微: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优秀:45页PPT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优秀:45页PPT课件
而不是依靠秋风。
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 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句,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 。但也是托物言志。
.
4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①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曾
.
10
整体感知
2、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先抑后扬。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
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
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
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
14

小思
烦蝉——知知不休

思蝉——延续生命
恕蝉——想起秋风的颜色 扬
.
不管生命短 暂、卑微, 都要积极地 面对生活 (首尾呼应)
15
作者简介
2、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
•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
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
•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
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上苍:上天。

把玩:. 拿在手中玩赏。 7
解释词语
零落:脱落。
聒噪:声音杂乱,吵闹。
.
8
讨论并明确
❖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 又是一抑。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
一丝不苟(gǒu)
卑(bēi)微: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把玩: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拿在手中玩赏。
小思简介:小思,原名
香港作家.
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作品有: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 《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 散文》等。
听课文录音,在文中划出对“蝉” 进行修饰的语句。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 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绩 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 精美的回馈。她期望不是人们对她的赞美 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 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 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 著和单纯的意思。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什么丰功伟绩, 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一样,用 仔细、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对在地 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 结束。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油然 而生。
“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 风颜色”,奇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特殊的 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 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 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 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听课文录音,感知作者表达的情感。
整体感知
1、贝壳有什么特点?它是在怎样的背 景下产生的?
2、与贝壳相比,人的生活背景有那些 优势?
3、从贝壳身上人们获得那些启示。
研读思考《贝壳》
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 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 脆弱、低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 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 进——联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 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 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 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语文:18 短文两篇(蝉、贝壳) 课件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42页

语文:18 短文两篇(蝉、贝壳) 课件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42页
语文:18 短文两篇(蝉、贝壳) 课

件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_蝉_贝壳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_蝉_贝壳ppt优质课件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相同: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
不同之处:
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 对,好好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的能做的事 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 ,运用通感的手法,很有新意。它赋 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
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 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 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蝉》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谈谈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 ”
不管生命长短,都要好好地活
《蝉》
生命的诞生!
生命因你而感动!蝉的一生:蝉_百科②③①


⑨ ⑧
⑥ ⑦
探究质疑:
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试对此加以分析,并说
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抑:文章开头写蝉声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 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蝉的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 扬: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小小 的蝉开始令人惊讶。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 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 高度。由抑到扬,蕴含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
《蝉》 《贝壳》
重点字词:
líng luò 零落 kuān shù 宽恕
duàn xù 断续 bēi wēi 卑微
shōu liǎn 收敛

人教版2017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8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

人教版2017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8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

• •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 也要一丝不苟。
拓展阅读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席慕蓉《无怨的青春•距离》
阅读 摘抄

春 (之一)
席慕容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小思
贝壳
作者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 玮銮。曾任中学中文教师, 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 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 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 品有《路上谈》《承教小 记》《三人行》等。
积累字词
liǎn 收敛 guō 聒聒 bēi
shù
宽恕
zàn
短暂 cuì 脆弱 gǒu
táo
淘洗
卑微
(3)《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 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 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 达一种的激动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 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 努力而感动。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 “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 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 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 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 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 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 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蝉》一文的写作上有什 么特点?
先抑后扬
托物言志
贝壳
席 慕 蓉
作者简介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18 人教版 (共22张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18 人教版 (共22张PPT)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生命的诞生!
美丽的生命
绽放的生命
• 短暂的生命
• 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 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 。
•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 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 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 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 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的,他说不出来。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ppt
• 知蝉 • 生命的历程(一个夏天) • 生命的意义(好好活着) • 感动了,震撼了,敬畏了!
4、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理?
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必 须积极面对,全心投入,好好 的生活。
整体感知
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先抑后扬。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思
厌蝉——知知不休、

微弱细小 知蝉——生命历程
生命意义 恕蝉——想起秋风颜色 扬
不管生命短 暂还是长久, 都要积极面 对,全心投 入,好好生 活。
(首尾呼应)
贝壳 席慕蓉
14
《贝壳》出处及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 析》 席慕蓉是台湾作家、诗人、散文家、
画家。 著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 歌》等。
18.短文两篇
《蝉》 《贝壳》
小思 席慕容
《蝉》作者简介
小 思 原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她以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 《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 等。
2
liǎn 收敛
guō 聒聒 bēi 卑微
积累字词
shù
zàn
宽恕
短暂
táo
cuì
淘洗
脆弱
gǒu
一丝不苟
解释词语
零落:脱落。 收敛:收拢,合拢。 聒聒: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宽容饶恕。恕,饶恕。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 不马虎。 卑 上 把微 苍 玩: : :拿卑上在贱天手微。中小玩,赏地。位低下。 聒噪:声音杂乱,吵闹。
阅读理解
8、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 了那烦人的聒聒!”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诞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美丽的生命
绽放的生命
点此播放视频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 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 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 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 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 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 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 丽呢? ——冰 心

⑧ ⑨

⑦成虫大约只 有两个星期的 生命。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 待死亡。
体验反思
在你了解了蝉的一生后,你有什么 感想,我们可以向它学习什么?
点此播放反思命


不管生命短 暂、卑微, 都要积极地 面对生活 (首尾呼应)
恕蝉——想起秋风的颜色 扬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小 思 席慕容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 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 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 生命的态度。

小 思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作家作品
小 思 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
东番禺,1939年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 大学中文系毕业,翌(yì )年进入罗富国师范 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 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以 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 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 《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 《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诺贝尔
本课作业
1、积累字词,完成《尖兵题典》。
2、课外搜集一些关于热爱生命、对 生命执着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 你身边的人听。
3、预习《贝壳》。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 慕 蓉
阅读 摘抄

春 (之一)
席慕容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 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 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 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 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 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 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 它们忘记。 (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拓展阅读
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 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 在我之后不会停顿也不会结束,而我的来 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 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 印记。 (摘自《生命的滋味》)
本课作业
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完成《尖兵题典》。
3、课外阅读摘抄席慕蓉作品。
4、预习《紫藤萝瀑布》。
拓展阅读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席慕蓉《无怨的青春•距离》
拓展阅读
席慕蓉
作家作品
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 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 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 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 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 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 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 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 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席慕蓉
整体感知
1、作者对贝壳的精美做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 了哪些联想?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的事情 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理解
1、作者对贝壳的精美做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 了哪些联想? 想到了贝壳里曾经的小小柔软生命,想 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 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 —精致的贝壳。并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命,虽 然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 多一点,因此要好好面对它,好好珍惜它,好 好创造它!
本课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 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 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 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 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认真的对待生命,把事做得更精致,给世 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
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阅读理解
3、“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 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这句 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 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 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 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 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 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 感动。
阅读理解
2、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 了那烦人的聒聒!” ?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对人们来说,秋天是 金色的,是快乐的,是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对于 蝉来说,却是黑色的。它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 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 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 油然而生,所以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 •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 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美]富兰克林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 长了。 ——[英]莎士比亚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 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 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 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蝉的一生
蝉的一生
④ ③ ⑥

① ⑧ ⑨

① 卵在树洞生活 10个月左右。
②幼虫在六月七月 爬出来。 ③两个月后,若虫 第二次脱皮,成为 二龄若虫。

④一年后,长大两倍,变成四龄若虫。 ⑤再过两年,长大两倍,脱皮成为五龄若虫,在夏天 爬出地面。
蝉的一生




⑥ 产卵后的第6 ⑤ 个夏天,羽化成 虫。
整体感知
3、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理? 生活的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的 延续,就必须好好的活着。
4、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
4、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 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 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 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 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 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 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 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拓展延伸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 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 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 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 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 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 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 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我国古人按 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整体感知
1、标示段序,积累字词。 2、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3、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积累字词
liǎn 收敛 guō 聒聒 bēi
shù
宽恕
zàn
短暂 cuì 脆弱 gǒu
táo
淘洗
卑微
一丝不苟
解释词语
零落:脱落。 收敛: 收拢,合拢。 聒聒: 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 宽容饶恕。恕,饶恕。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 不马虎。 卑微: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 上天。 把玩: 拿在手中玩赏。 聒噪: 声音杂乱,吵闹。
阅读理解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 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 给了 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 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 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 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 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 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 风中,言简而意丰。
整体感知
2、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先抑后扬。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 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 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 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 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 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 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 地活着。
合作探究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 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 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此 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 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 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 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渴望有人能看懂她平 常却执著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 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 纯”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