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纹》详案

合集下载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范文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范文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外婆的手纹》,了解和体验作者与外婆之间的深厚感情。

2. 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作品的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珍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外婆的手纹》的内容介绍。

2. 分析作品中描绘的外婆形象及作者与外婆之间的感情。

3. 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与外婆之间的感情。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及主题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外婆形象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与外婆的感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外婆的手纹》及作者。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3. 分析外婆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与外婆之间的深厚感情。

4. 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外婆的手纹》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表达对作品中亲情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能够运用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外婆的手纹》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或图片。

3. 课堂讨论指南或问题列表。

4. 书写和表达的练习材料。

八、教学准备1. 事先阅读并研究课文《外婆的手纹》,了解其文学特点和教学要点。

2.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3. 设计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作业和评估方式。

4. 确保教学环境和设备适宜,如投影仪、白板等。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外婆或祖母的故事。

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艺活动,创作与外婆相关的手工作品。

3.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外婆的手纹》教学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学设计

上教版八年级第二十三课《外婆的手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篇文章是处于本册教材中的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沉思”。

中学生处在生命成长中的关键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成长中的想要独立而又无法做到真正独立的叛逆期,在这阶段多阅读一些关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作品,可以启发他们对于人生、社会、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正如巴金所说:“我们不能仅靠吃米而活着。

”本单元4篇文章的设置,分别从不同的层次对生命这个主题进行了探讨:《外婆的手纹》描写了一位在艰难生存中依然执著地追求美的劳动妇女形象,在带领学生品读关键字、句、段的过程中,引领他们走进外婆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并且学习外婆那种“把苦难的生活艺术化”的精神境界;《雁》描写了两只大雁凄婉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引领学生分析文中关键词句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生命不仅仅是活着而已,它更需要自由和尊严”,如果再拓展深入一下,正如法国哲学家所说:“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因为我明白:她那常常地渴望着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悲伤的。

”结合本文,如果学生能够意识到“善待一切生命”,那将会加强他们的“生命意识”;《麻雀》以“麻雀”为描写对象,表现了麻雀为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的精神;《火光》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寄寓了作者“透过漆黑的社会现实,坚持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这种精神。

总之,本单元的4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生命的主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我们八年级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本。

二、学情分析我们八(3)班是我从七年级接手的一个班级,尽管只是教了一年多,但是对于本班的孩子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班级从整体上来说,学生的行为规范很好,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也比较感兴趣,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像吴攀攀、孙海川、钱涛、包天琪、马欣澜、范振琴、周兰婷等,思维都很活跃,并且具有一种质疑精神,甚至会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展开讨论,我们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学校的平行班级中处于领先的位置,不足之处是,我们班级中还有几个学习薄弱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陈世纪,他基本上回家作业都不能完成,还有杨超、张文杰、夏欣等,在回家作业、上课参与度、学习语文的能力上,这部分学生是我需要重点关注和个别辅导的。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手纹的种类、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外婆的手纹所代表的意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手纹观察、分析和描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敬仰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或家人在手纹方面的趣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外婆的手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家人的手纹,对比分析不同手纹的特点和意义。

3.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在手纹图案上进行绘画或制作手工艺品。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手纹方面的发现和心得。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课堂导入以手纹趣味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外婆的手纹》,感受作者的情感。

4.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5 动手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手纹,尝试制作手工艺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同伴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互相学习和进步。

5.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外婆的手纹》课文文本6.2 辅助材料:手纹图案样本、手工艺品制作材料6.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彩笔、剪刀、胶水等第七章:教学环境7.1 教室布置:温馨、舒适,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7.2 座位安排:圆形或小组合作形式,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7.3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音响等第八章:教学时间8.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8.2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课文朗读10分钟,课文讲解20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动手实践10分钟,总结与评价5分钟第九章:教学注意事项9.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9.2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关爱家人,珍惜亲情9.3 关注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动手实践环节,确保学生使用材料和工具的安全第十章:教学拓展10.1 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品展览,让学生了解更多手工艺品制作技巧10.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手纹的医学意义和应用10.3 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采访家人,了解家族中的手纹故事第十一章:教学反思11.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

外婆的手纹教学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学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学设计目标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手纹的结构和特征。

2.了解手纹的分类和意义。

3.通过观察外婆的手纹,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照片或插图展示不同类型的手纹。

2.一块透明塑料薄膜。

3.墨水或颜料,刷子。

4.纸和铅笔。

5.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老师出示手纹的插图或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发问,引导学生回忆并了解手纹的特征(形状、线条等)。

二、知识点讲解(20分钟)1.简单地介绍手纹的结构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纹。

2.讲解手纹的分类(弓形纹、弧形纹和螺旋纹),并展示对应的插图。

三、观察外婆的手纹(30分钟)2.学生们可以用铅笔轻轻地描绘出外婆的手纹,或使用塑料薄膜和墨水进行拓印。

3.学生们观察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外婆手纹的特征和分类,可以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

四、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比较各自观察到的外婆手纹。

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五、总结(10分钟)1.回顾和总结学生们观察外婆手纹的过程和发现。

2.引导学生思考手纹的意义和可能的解释。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人的手纹,培养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六、拓展活动(自愿参加):1.学生可以用画笔和颜料在手上印下手纹,然后在纸上描绘出来,做一幅手纹艺术作品。

2.学生可以和家人一起观察和分享自己的手纹,了解家人手纹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外婆的手纹,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手纹的结构和特征,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和分享。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学生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使用无毒材料及儿童友好的工具。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范文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范文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外婆的手纹》,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观察力。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和场景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创意思维。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提升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外婆的手纹》,感悟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

(2)学习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和场景的方法。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观察力。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创新描绘手法。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提升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外婆的手纹》,了解故事内容、人物关系和情感内核。

(2)收集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外婆的手纹》,了解故事梗概。

(2)思考自己与家人的亲情故事,准备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外婆的手纹,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2)简介《外婆的手纹》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外婆的手纹》,理解故事内容,感悟亲情。

(2)小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内核。

3. 课堂交流(1)分享学生与家人的亲情故事,感受亲情的温暖。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外婆的手纹》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4. 实践活动(1)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创新描绘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提升写作技巧,完成习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外婆的手纹》的故事内容、人物关系和情感内核的理解程度。

外婆的手纹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外婆的手纹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外婆的手纹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外婆的手纹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外婆的手纹》是作家李汉荣先生的一篇纪实性回忆散文,作者通过对儿时回忆的描述,向我们生动的展现了外婆的心灵手巧和朴实勤劳。

外婆的手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外婆的手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外婆的手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外婆的手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外婆的手纹》是作家李汉荣先生的一篇纪实性回忆散文,作者通过对儿时回忆的描述,向我们生动的展现了外婆的心灵手巧和朴实勤劳。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外婆的手纹》,感受亲情的深沉和美好,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外婆的手纹》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文中所表现出的家庭亲情、母爱和教育主题。

3. 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外婆的手纹》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感受和体会课文中表现出的家庭亲情、母爱和教育主题。

3. 了解和认识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现出的家庭亲情、母爱和教育主题。

2. 认识和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主题和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理解亲情、母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3. 采用文化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外婆的手纹》。

2. 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外婆的手纹》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情感氛围。

3.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人物关系和主题意义。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文化探究:介绍课文中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

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亲情、母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八、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课文《外婆的手纹》讲述了_________的故事。

(2)课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外婆的手纹象征着_________。

2. 讨论题: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家庭亲情、母爱和教育的理解。

九、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外婆的手纹》,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母爱和教育主题的短文。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外婆的手纹》,了解和感受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理解。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培养学生通过文本感受作者情感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家庭、亲情,尊敬老人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分析:《外婆的手纹》是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通过对外婆手纹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外婆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外婆的手纹,融入了对外婆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的描述,展现了外婆的形象。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文本分析,感受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内容。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所传递的亲情价值观。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亲情对自己的意义。

引入《外婆的手纹》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注意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针对文本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

4.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对外婆手纹的描述,分析手纹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文章中对外婆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的描绘,理解外婆的形象。

4.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所传递的亲情价值观。

4.5 总结与拓展:对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向家人表达爱意,珍惜家庭亲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外婆”、“手纹”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手纹的特点和意义;(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能力;(3)学会借助图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恩之情;(2)培养学生对手工艺品的欣赏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对手纹的独特见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3)借助图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3)对手纹的独特见解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外婆的手纹》,相关手纹图片,生字词卡片,讨论交流话题。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白板,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手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手纹的特点;(2)讨论手纹的意义和作用,引入课文主题。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注意手纹的描写;(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文拓展:(1)学生展示自己的手纹,分享手纹的意义和故事;(2)教师引导学生对手纹的独特见解和文化意义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手纹的故事。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练习;(2)绘制一幅手纹图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描述。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以沪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散文《外婆的手纹》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对外婆手纹的描述,表达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2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和感恩之心。

第二章:课文学习2.1 课文解析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外婆的手纹》,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读、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2.2 教学活动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子。

3.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激?4.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情感导入本节课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对外婆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3.2 教学活动1. 学生闭眼冥想,回忆自己与外婆相处的美好时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大家共同感受亲情的温暖。

3. 教师引导学生将亲情故事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四章:写作技巧4.1 写作目标本节课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4.2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外婆的手纹、外婆的举止等。

2. 学生尝试自己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亲人或朋友的形象和情感。

3.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外婆的手纹》,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学会了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5.2 课后拓展学生回家后,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故事,通过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现家人的形象和情感。

第六章:课文深入分析6.1 课文主题本节课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外婆的手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即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3篇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3篇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3篇《外婆的手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感受外婆在艰苦环境中追求真善美、朴质而高尚的优秀品质。

2、在赏析中体验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体会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感受外婆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富含深意的语言,体会的语言特色。

教学手段:以朗读唤起学生对外婆的真情;以讨论激起学生对外婆美好品质的赞叹。

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引出写作背景,激发阅读兴趣)时光倒流几十年,在老师和你们的父母的童年时代,我们的。

新衣服不但漂亮,而且承载了我们的母亲你们的外婆们的浓浓的情意和巧妙的匠心,那是她们亲手缝制的,她们各个都是服装设计师,在艰辛中精心的编织着生活……二、初步感知(默读并思考)1、“外婆的手纹”在文中指什么?2、一句话谈谈你对外婆的第一印象。

三、熟读精思(以10---11节为朗读讨论重点,品味作品内涵及语言特色)1、作者心中外婆是位艺术家,你有同感吗?(请学生以文本为依据,在中找出对外婆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读读议议再读读)2、“外婆不论做衣服还是做人,心里都要有个‘样式’,才能作好。

”外婆心中做衣服的样式是怎样的?做人的“样式”又是怎样的?(请学生小组合作,联系全文内容,感受外婆的精巧的手艺和积极的生活态度)3、一段话再次谈谈你眼的“外婆”。

(以学生为主体,归纳人物形象的特点)4、作者对自己的外婆有浓浓的深情,这一深情流露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

(学生自主选择,全面感受的真挚而优美的语言特点)四、以读带写(作业)由课文中的“外婆”,你一定想到了自己的外婆吧,请精心挑选一个让你心动的细节,真情书写成一篇,题目自拟。

五、板书设计外婆的手纹做衣————诗情画意手工精巧艺术家怀念做人————安详、宁静、朴实《外婆的手纹》教案篇二【教学目标】一、品读文章重点词句,挖掘关键词句的深意。

二、引领学生走进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进而产生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学会在困境中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拼搏进取。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手工艺品。

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手工艺术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展示各种手工艺品,如刺绣、编织、剪纸等。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手工艺传统。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品展览或展示相关图片。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手工艺传统,鼓励他们讲述相关的故事和经历。

第二章:外婆的手纹介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沪教版教材中《外婆的手纹》一文的内容和主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阅读并讨论《外婆的手纹》一文。

分析文中的情节、角色和主题。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外婆的手纹》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中的情节、角色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外婆的手纹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外婆的手纹》一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外婆的手纹》一文中的象征意义,如手纹代表外婆的个性和家族传统等。

探讨文中的主题,如家庭、亲情、传统与变化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手纹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中的主题,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第四章:创作自己的手工艺品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手工艺品。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表达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与感悟。

4.2 教学内容介绍一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手工艺品来表达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与感悟。

4.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一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并示范制作过程。

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手工艺品,鼓励他们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第五章:分享与展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外婆的手纹》详案

《外婆的手纹》详案
2、提问: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针钱活?
(预设答案:非常珍惜“文物”,怀念外婆和她可贵的人生态度)
3、讨论:
第16小节写道“我”复制“文物”的时候陷入了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结合前文找一找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外婆的这种心境?
(预设答案:第一问——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三、走进人物
请同学们默读1——10小节,思考:外婆做针线活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找出并圈画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自由回答,顺序不限,老师做引导分析。
(预设答案:
1、第一节“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的女红出众。
2、第二节“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外婆做的衣服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
——在外婆的眼中,布是有生命的,她对待布都是有感情的。
6、第六节“先洗手,穿得整整齐齐,身子坐端正。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神情朴素、虔诚。”
——外婆做衣服时极其认真的态度。
7、第七节“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外婆在“打着补丁”的艰难岁月里,依然坚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朴素美的追求。
→这双鞋垫和枕套是一份凝聚着“爱”的礼物,这份爱具体体现在哪里?(通过朗读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解读11、12节出绣品的内容)
→为什么外婆要绣这些东西给我呢?(通过对刺绣品的分析,理解外婆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于我的关爱)
(2)现在,我把外婆赠送的礼物当作什么?私人文物
→什么叫“文物”?历代遗留下来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武器、生活器皿……
【板书】
(过渡:身为“艺术家”的外婆的针钱活就是“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到底有多美呢?)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外婆的手纹的寓意和作者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珍惜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沪教版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外婆的手纹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3)提高学生对沪教版教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珍惜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外婆的手纹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亲人的手纹的记忆和故事。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合作,探讨课文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探讨成果,进行交流和互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合作探讨,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评价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以及感恩和珍惜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教材:沪教版《外婆的手纹》。

2. 多媒体教学手段:图片、视频等。

3. 小组合作探讨材料:纸张、笔等。

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 课下作业:(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关于亲人的手纹的故事或感悟。

(2)学生可以选择一张家人的手纹照片,用彩笔或颜料在纸上临摹,并在旁边写下对家人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理解“外婆”、“手纹”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外婆的手纹;(2)运用多媒体展示外婆的手纹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尊重;(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和理解生字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2)描述外婆的手纹特点;(3)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外婆手纹的图片或实物;(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准备好字典,查找生字词;(3)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外婆手纹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外婆手纹的了解和印象;(3)简介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外婆的手纹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思考:外婆的手纹为什么让作者感到温暖和亲近?(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手纹背后的亲情和故事;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写5遍;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外婆手纹的小作文;3. 回家后,向家人了解他们的手纹故事,下周分享。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2)评价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环节的表现,关注他们对亲情和传统文化的理解;(3)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婆的手纹》详案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细节描写。

2、引领学生走进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外婆在苦难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可贵品质,进而思考和体会外婆的人生态度。

3、体会“我”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1、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及细节描写。

2、理解外婆的人生态度,以及她在苦难岁月中的孤寂、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外婆的人生态度,以及她在苦难岁月中的孤寂、悲苦心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藏的东西,也许是一张照片、一件玩具,也许是一本书、一张唱片……因为在它上面留下了生命的痕迹,所以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来越有价值,(让我们一同翻开李汉荣的回忆性散文《外婆的手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4页)板书课题
请同学回答预习检测题:作者一直珍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文中将这种个人珍藏的留有生命痕迹的东西叫做什么?
二、解题释义
“手纹”的意思本应是手掌上的纹路,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思考:外婆的“手纹”在文中指什么?
(预设答案:外婆缝制的衣物)
默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中,外婆送给“我”哪些礼物?一双鞋垫、一个枕套
→这双鞋垫和枕套是一份凝聚着“爱”的礼物,这份爱具体体现在哪里?(通过朗读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解读11、12节出绣品的内容)
→为什么外婆要绣这些东西给我呢?(通过对刺绣品的分析,理解外婆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于我的关爱)
(2)现在,我把外婆赠送的礼物当作什么?私人文物
→什么叫“文物”?历代遗留下来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如:建筑、碑刻、武器、生活器皿……
三、走进人物
请同学们默读1——10小节,思考:外婆做针线活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找出并圈画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自由回答,顺序不限,老师做引导分析。

(预设答案:
1、第一节“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的女红出众。

2、第二节“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外婆做的衣服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

3、第三节“外婆说,人在找一件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它的人。

”——外婆对衣服有自己的审美观,朴素而富有哲理。

4、第四节“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外婆能够把做衣服和做人联系在一起思考,对待生活有自己的见解。

5、第五节“外婆做衣服时那么耐心细致,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


——在外婆的眼中,布是有生命的,她对待布都是有感情的。

6、第六节“先洗手,穿得整整齐齐,身子坐端正。

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

神情朴素、虔诚。


——外婆做衣服时极其认真的态度。

7、第七节“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外婆在“打着补丁”的艰难岁月里,依然坚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朴素美的追求。

8、第十节“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


——外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使她获得了艺术灵感。

小结:正因为外婆有着她独特的审美、准则、情感、态度和灵感,才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从而创造出艺术美。

因此在作者眼中,身为一名普通劳动妇女的外婆却俨然是一名“艺术家”。

请结合刚才找到的关键语句,从“审美”“准则”“态度”“灵感”“精神”五方面概括作者称外婆为艺术家的原因。

(完成课堂练习二)
【板书】
(过渡:身为“艺术家”的外婆的针钱活就是“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到底有多美呢?)
四、体验情感
1、请一位同学朗读11——13小节,大家找一找外婆缝制的物品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答案:鞋垫上绣着……枕套上绣着……)
继续追问:那么这些图案有什么具体含义呢?
(预设答案:冬天……夏天……)
2、请大家思考:怎样理解“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预设答案:外婆将对儿孙的感情、深爱绣入绣品,融化在绣品,儿孙们穿在身上,就能重温外婆的爱,感到和外婆心贴心,外婆永远呵护着儿孙。


(过渡:外婆的绣品中浸透着外婆对我的爱,我又是如何对待外婆的手纹的?)
五、理解主旨
1、一生读14—19自然段,同学们思考“我”是如何对待外婆的手纹的?(课堂练习四)
(预设答案:保存着外婆的手纹;让妻子临摹;自己动手,亲手复制)
2、提问: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针钱活?
(预设答案:非常珍惜“文物”,怀念外婆和她可贵的人生态度)
3、讨论:
第16小节写道“我”复制“文物”的时候陷入了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结合前文找一找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外婆的这种心境?
(预设答案:第一问——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第二问——从外婆将布当作朋友来看待和关心爱护儿孙看到外婆的仁慈,从她在补丁岁月里的乐观看到她的安详,从她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看到她的宁静。


六、我复制了外婆绣的鞋垫,文中有三处描写鞋垫的语句,圈划、齐读,比较不同,想想作者这样意在表达什么。

(课堂练习三)
明确:第一次:“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这是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鞋垫时对鞋垫花纹的描述,是客观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忠实描述。

第二次:“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就这样把一种花保存在季节之外。

”时间过去了三十年,虽然鞋垫“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伴着对外婆生命的逐步理解,“我”看到的鞋垫,泉水“依旧”荡漾,小鱼“仍然”没有长大,水仙“仍是”欲开未开,生命被保存在“外婆的呼吸里”,被“保存在季节之外”。

第三次:“泉,淙淙地涌出来。

鱼,轻轻地游过来。

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

”这时看鞋垫,看到的仍是生命,但这生命不是外婆的生命,而是被“我”继承下来后,“永不失传”的生命力。

七、讨论:
1、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艺,在平凡甚至困苦的生活中,缝补着生活,关爱着儿孙,书写着她的美丽人生……那文中题目改成“外婆的手艺”好不好?
明确:“外婆的手艺”仅仅指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而“外婆的手纹”则不仅写外婆的手艺好,而且还赞美了外婆做人态度(及其认真)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在艰难的生活中不懈地追求真善美)以及她对后辈的爱,更能突出主旨。

2、“我”的妻子女儿一致认为外婆的手艺已经过时了,你怎么看?(课堂练习五)
外婆的手艺没过时。

一方面,在当今社会,像外婆那样的手艺虽然不能被大量复制,但却保留了传统的民间工艺流程,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外婆的爱心和精神还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八、总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优美的语言回忆了外婆的针线活手艺,表现了外婆在艰难的生活中坚韧、刚强而且依然坚持不懈追求真善美的品质。

在作者的讲述中,我们不仅欣赏了外婆缝制的衣物,更难忘她对儿女的情感和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期待着我们每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认真地对待着自己的生活,善待身边的一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板书设计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外婆深沉的爱
一个枕套对于美的追求
→认真、虔诚的态度→私人文物一双鞋垫
仁慈、宁静、安详、坚强、高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