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须知》
从《童蒙须知》看朱熹道德教育思想
《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是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
《童蒙须知》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目。
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
提出: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这五方面的要求。
篇幅虽短,内容却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衣服、帽子应穿戴整齐,说话、走路要中规中矩,房屋、案几要时时清理,对待长辈要尊敬,字要写得工工整整,读书得认认真真,要爱惜书本,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些规矩看似过于繁琐,但对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
朱熹认为: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虽常数百人, 比年以来, 教养无法, 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
以故风俗日衰, 士气不作,长老忧之, 而不能有以救也。
学最盛的福州尚且如此, 其它地方便可想而知了。
朱熹认为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 是由于圣学
《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是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
《童蒙须知》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目。
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
童蒙须知电子版
童蒙须知原叙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若其修身之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着云。
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
”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
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
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
仍易於寻取,不致散失。
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
破绽则补辍之,尽补辍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服,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
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
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
此最饬身之要,毋忽!言语步趋第二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言语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
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
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而遗忘。
或曰:当是偶而思省未至。
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
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而声言。
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
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
取用既毕,复置元所。
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取自用。
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
朱熹《童蒙须知》材料作文
朱熹《童蒙须知》材料作文《读〈童蒙须知〉有感朱熹的《童蒙须知》里面讲了不少关于小孩子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和学习方法等内容。
这让我想起了我表弟的成长经历,那可真像一场现实版的《童蒙须知》实践记。
我表弟刚上小学那会,那简直就是个“小调皮蛋”。
起床从来不会主动叠被子,穿衣服也是乱穿一气,经常把衣服扣子扣错,像个小丑似的。
他每天早上都是被我小姨追在屁股后面催着干这干那的。
有一次,他上学要迟到了,抓起书包就跑。
到了学校才发现,作业没带,因为他头天晚上做完作业就随便把作业扔在桌上,自己跑去玩玩具了。
后来我小姨开始按照类似《童蒙须知》的方法来教育他。
从最基本的生活小事开始,规定他每天起床必须叠好被子,把睡衣整理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开始的时候表弟特别不情愿,像个小懒虫似的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
不过我小姨可没心软,硬是把他拉起来,亲自示范怎么叠被子。
慢慢的,表弟叠被子的手艺竟然有点像那么回事了。
在学习方面也是。
以前他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又翻找别的东西,心思完全不在作业上。
现在小姨让他把学习环境整理好,只摆上要用的文具和书本。
刚开始他还老是偷偷把小卡片藏在书下面,想趁小姨不注意的时候玩。
但每次被小姨发现就会被严厉批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他写作业专心多了,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看着表弟的这些变化,我就想到《童蒙须知》。
它虽然有那么点刻板,但是对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建立起一种有条理、讲规矩的生活态度,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的。
就像我表弟,现在已经从那个丢三落四、做事毫无章法的小调皮鬼变成了一个相对懂事听话、能自我管理的小男孩了。
这或许就是那些古老的教育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小小体现吧。
《从〈童蒙须知〉看现代孩子教育》我邻居家孩子小明那可真是让他爸妈操碎了心,这让我不禁想起朱熹的《童蒙须知》。
这孩子在家里啊,那生活简直过得一团糟。
吃饭的时候像一场“战争”。
每次一上桌,他就开始用手抓菜,他爸妈说他也不听。
朱熹《童蒙须知》感悟作文600字
朱熹《童蒙须知》感悟作文600字示例文章篇一:《读〈童蒙须知〉有感》我呀,最近读了朱熹的《童蒙须知》,这一读呀,可真是让我有好多好多想法呢!《童蒙须知》里讲了好多关于我们小孩子应该怎么做的事儿。
就像里面提到了我们的穿着打扮得注意。
它说衣服要穿得整齐干净。
我就想到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要是有同学衣服脏兮兮的,还歪歪斜斜地穿着,那看起来可真不舒服。
我就问我的好朋友小明:“你看,要是有人衣服都不好好穿,你啥感觉?”小明撇撇嘴说:“哎呀,看着就觉得他好邋遢,好像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似的。
”这就像一棵小树苗,如果树干都是歪歪扭扭的,那肯定长不成参天大树呀。
我们小孩子就像小树苗,穿着整齐干净就像是树干直直的,这样才能茁壮成长呢。
还有书里说走路要端正。
这我可有体会啦。
有一次我走路的时候蹦蹦跳跳,结果不小心就撞到了桌子角上,疼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就跟同桌小花说:“小花呀,这走路真得好好走呢,我刚刚就因为乱蹦跶撞到了。
”小花捂着嘴笑着说:“你看,就跟小蚂蚁似的,如果乱走一气,说不定就掉到水坑里去啦。
”是呀,走路端正就像是小蚂蚁沿着直线走,稳稳当当的,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在读书方面,《童蒙须知》也给了我启发。
它要求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正心诚意,心无旁骛。
我有时候读书,旁边有点动静就分心了。
我记得那次我在看一本很有趣的故事书,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鸟叫声,我的心思一下子就飞到鸟儿那儿去了,想着鸟儿是不是在树上做了个新窝呢。
可是这样怎么能好好读书呢?我就对自己说:“我要是像小猫钓鱼一样三心二意,怎么能把书里的知识学到手呢?”就好比我们要去一个宝藏的地方,读书就是找路的过程,如果老是分心,就像在岔路上乱走,永远也找不到宝藏啦。
再说说对长辈的态度吧。
书里强调要尊敬长辈。
我爷爷就经常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要是不耐烦地打断他,爷爷就会有点失落的样子。
我现在知道了,爷爷的那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珍贵的珍珠,他想串起来给我看呢。
我可不能把这串珍珠弄散了。
朱子《童蒙须知》译文教学资料
朱子《童蒙须知》译文朱子《童蒙须知》(有序)儿童启蒙之学,从穿衣戴帽开始,然后是言行举止,然后是扫洒清洁,然后是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都是应当懂得的。
今天逐条列出,名字叫《童蒙须知》。
如果是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以及穷究万物的理与性的关键,自有圣贤的训诫,明明白白的可以参考,应当循序渐进地通晓,在此就不再赘述。
衣服冠履第一做人首先要先整齐端正身体。
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爱护,使之保持洁净整齐。
先父常训诫弟子说:“男人有三紧。
”是说头紧腰紧脚紧。
头,说的是扎好头巾,未成年人要总髻。
腰,说的是用条或带束腰。
脚,说的是穿鞋袜。
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
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
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
凡是脱衣服,一定要整齐地折叠好放在箱子里,不要散乱放置,不要被尘土污秽污染。
这样容易寻找,不至于丢失。
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干。
有破处就缝补,有补丁没有什么,只要完整洁净。
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毛巾遮挡保护衣领,卷起两袖,以免沾湿衣服。
凡是劳动时,一定要脱去长衣,只穿短便服装,保护衣服不要受到损坏污染。
凡是日内所穿的衣服,夜里睡觉要更换下来,就不会藏虱子跳蚤,不这样做衣服就会损坏。
如果能这样,则不但威仪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费衣服。
晏子一袭裘皮衣穿了三十多年,虽然其用意是为了以简朴来感化世俗,也是因他爱护有道。
这是警饬己身的关键,不要忽视。
语言步趋第二凡是做人弟子的,一定要态度谦恭,说话和缓,不可高声喧闹、玩笑嬉闹。
父兄师长,有所教导,只应当低头听受,不可妄加议论。
师长检查,有时有错误,不可马上辩解,姑且缄默不言。
过段时间再慢慢细心分条陈述说:“此事恐怕是如此,先前可能是不小心遗漏。
”或者说:“应当是偶然没考虑到。
”如果这样,就不会忤逆师长,事理也自然明了了。
至于对于朋友,也应当如此。
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
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为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写的一篇启蒙读物,收录在《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
下面是关于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的内容,欢迎阅读!《童蒙须知》朱熹原序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
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注释】童蒙:幼稚愚昧。
《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
”涓洁:洁净,清洁。
《逸周书·大匡》:“昭洁非为,为穷非涓,涓洁於利,思义丑贪。
”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
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治心: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
穷理尽性:穷究天地万物之理与性。
《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典训:《尚书》中《尧典》《伊训》等篇的并称。
指经典或《尚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准的所拟,志乎典训,户牖虽异,而笔彩略同。
”昭然:明白貌。
《礼记·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发矇矣。
”晓达:通晓。
【译文】儿童启蒙之学,从穿衣戴帽开始,然后是言行举止,然后是扫洒清洁,然后是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都是应当懂得的。
今天逐条列出,名字叫《童蒙须知》。
如果是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以及穷究万物的理与性的关键,自有圣贤的训诫,明明白白的可以参考,应当循序渐进地通晓,在此就不再赘述。
宏谋按:前二篇,为学者定其纲宗,端所祈向。
而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
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
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织至悉。
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
童蒙须知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凡喧哄斗争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缺。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凡相揖,必折腰。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大凡出外,及归,必於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也。凡饮食於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凡侍长者之侧,必正言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妄。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凡饮酒,不可令至醉。凡如厕,必去上衣,下必浣手。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唯恐有失。凡危险不可近。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箸於案。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
洒扫涓洁第三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文字笔砚,百凡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皆置簿抄录诸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画字。前辈云: “坏笔污墨,瘝子弟职;画几画研,自黥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读书写字第四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能到乎?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皱折。济阳张禄,书读未竟,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著毫。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书,严正分明,不可潦草。凡写文字,须要子细看本,不可差讹。
《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
渍。
qie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 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
zhan
zhui
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
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guan
shui h u
shu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
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
《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
———————————————————————————————— 作者: ———————————————————————————————— 日期:
ﻩ
《童蒙须知》朱熹
原序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 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 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 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译文】做人首先要先整齐端正身体。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爱护,使之保持洁净整 齐。先父常训诫弟子说:“男人有三紧。”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头,说的是扎好头巾,未成年人要总髻。 腰,说的是用条或带束腰。脚,说的是穿鞋袜。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 端庄,被别人轻视。
【注释】童蒙: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 蒙昧。”涓洁:洁净,清洁。《逸周书·大匡》:“昭洁非为,为穷非涓,涓洁於利,思义丑贪。”修 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 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治心: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穷理尽性:穷究天地万物之理与性。 《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典训:《尚书》中《尧典》《伊训》等篇的并称。指经典或《尚 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准的所拟,志乎典训,户牖虽异,而笔彩略同。”昭然:明 白貌。《礼记·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发矇矣。”晓达:通晓。
童蒙须知读后感1000字
童蒙须知读后感1000字《童蒙须知读后感》篇一读了《童蒙须知》,真像是被一位严师在耳边唠叨了一番,但这唠叨却又十分有意义。
《童蒙须知》里事无巨细地讲了小孩子该遵循的规矩。
从穿衣戴帽到言行举止,从读书写字到洒扫应对。
就拿穿衣来说,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衣服要怎么整理,都有讲究。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总是随便抓起衣服就套上,像个小邋遢鬼。
妈妈就会像《童蒙须知》里的老夫子一样,在我耳边念叨:“你看你,衣服都穿歪了,出去像什么样子!”当时我还觉得妈妈好烦,可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对仪表的重视。
其中关于读书的部分,更是让我感触颇深。
书中强调读书要正心诚意,要坐得端正。
我就想啊,现在我们虽然条件好了,有各种各样舒适的椅子,但读书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专注呢?我记得我在准备一次考试的时候,坐在软软的沙发上看书,看着看着就开始走神,一会儿想着电视节目,一会儿又琢磨着吃点什么。
也许就像《童蒙须知》里说的,没有一个端正的姿态,心也就跟着散漫了。
不过,我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童蒙须知》里的规矩有些过于严苛了。
在现代社会,我们强调个性的发展。
如果一味地按照这些古板的规矩来,会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呢?比如说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可能就想随心所欲地跑跳、喊叫,要是按照这些规矩,是不是连玩耍都要规规矩矩的呢?但又想回来,这其中的一些基本准则还是很有价值的,它能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的来说,《童蒙须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现代教育中可能缺失的部分,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传承和创新中培养孩子。
它就像一个古老的宝藏,虽然有些锈迹斑斑,但只要我们用心擦拭,就能发现里面闪闪发光的金子。
《童蒙须知读后感》篇二《童蒙须知》,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心里想,这又是一本古板的老书吧。
但真正读进去后,才发现别有洞天。
从生活的点滴开始,《童蒙须知》就像一位细致入微的长者,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做人。
书中提到的对长辈的尊敬,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爷爷是个很传统的人,每次见到他,我要是没有主动问好,他就会皱皱眉头。
朱熹《训学斋规》
朱熹《训学斋规》童蒙须知朱熹《训学斋规》(⼀作《训学斋规》)夫童蒙之学,始于⾐服冠履,次及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条列,名⽈《童蒙须知》。
若其修⾝治⼼,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着云。
⾐服冠履第⼀⼤抵为⼈,先要⾝体端整,⾃冠⼱⾐服鞵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整洁整齐。
我先⼈常训⼦弟云:“男⼦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
”头谓头⼱,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縧或带束腰;脚谓鞵袜。
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
宽慢则⾝体放肆不端严,为⼈所轻贱矣。
凡着⾐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袵纽带,不可令有阙落。
饮⾷照管,勿令污坏;⾏路看路,勿令泥渍。
凡脱⾐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着⾐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害,只要完洁。
凡盥⾯,必以⼱帨遮护⾐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中所着⾐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鄙坏。
茍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可不费⾐服。
晏⼦⼀狐裘三⼗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
此最饬⾝之要,⽏忽。
语⾔步趋第⼆凡为⼈⼦弟,须是常低声下⽓,语⾔详缓,不可⾼⾔諠閧,浮⾔戏笑。
⽗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听受,不可妄⾃议论。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当是偶尔思省未⾄。
若尔,则⽆伤忤,事理⾃明。
⾄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所为不善,下⾄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反⾏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跳掷。
若⽗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凡为⼈⼦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案,当令洁凈。
⽂字笔砚、凡百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既毕,复置元所。
⽗兄长上坐起处,⽂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取⽤。
朱熹的童蒙须知感悟五百字作文
朱熹的童蒙须知感悟五百字作文篇一朱熹的童蒙须知感悟嘿,朋友们!你们知道朱熹的《童蒙须知》不?我最近读了,那感触真是深啊!说真的,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老古董的东西能有啥用?可看着看着,我发现它就像一个智慧的老爷爷在我耳边唠唠叨叨,讲的都是实在话。
比如说,穿衣要整洁,这看似简单吧?可我就想啊,也许在现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有人会觉得穿得奇奇怪怪才有范儿。
但仔细琢磨琢磨,整洁的穿着其实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呀!这让我想起有次参加活动,我穿得随随便便,结果自己都觉得没自信,这才明白朱熹老爷子说得在理。
还有啊,走路要稳当。
我就寻思,现在大家都匆匆忙忙的,谁还顾得上走路的样子?但反过来一想,也许走得稳当,心才能静下来,才能更好地感受周围的一切。
就像我着急赶路的时候,啥风景都错过了。
朱熹说的这些,可能有人觉得太死板,太教条。
但我觉得吧,这其中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虽然时代在变,可有些东西就像定海神针一样,永远都不会过时。
你们觉得呢?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篇二朱熹的童蒙须知感悟哇塞,朱熹的《童蒙须知》,读了之后我真的是思绪万千啊!我一开始觉得,这都啥年代了,还看这种老掉牙的东西。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就说写字那一条,要一笔一划写端正。
我就想,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谁还在乎写字啊?可后来我发现,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写字的时候,那种专注和宁静的感觉,简直太棒了!难道这不是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最需要的吗?还有读书那部分,要专心致志。
我就问自己,我读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分心?答案是肯定的。
也许我们总觉得有太多好玩的东西在吸引我们,可真正能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不还是读书吗?朱熹说的这些,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我觉得啊,这就像是一场自我挑战。
比如,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乱丢东西,房间乱七八糟。
读了《童蒙须知》后,我反问自己:这样真的好吗?难道我就不能养成好习惯?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读了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篇三朱熹的童蒙须知感悟哎呀呀,朱熹的《童蒙须知》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为啥这么说呢?爱呢,是因为它真的讲了好多实实在在的道理,恨呢,是觉得自己以前咋就没注意到这些。
朱熹《童蒙须知》“凡读书,须整顿几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朱熹《童蒙须知》“凡读书,须整顿几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①,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
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③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释】①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①见:同“现”。
①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 洁净端正B.余尝谓/ 读书有三到C.记/ 亦不能久也D.眼口/ 岂不到乎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1)须整顿几案..__________(2)不可倒.一字___________(3)心到最急.___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
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强调了什么?5.文中画线的句子意在强调什么?【答案】1.B2.书桌颠倒急迫,要紧3.说的是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4.强调了熟读对于理解的重要性。
5.意在强调人们读书时不能肮脏、随便,而要有庄重、认真的态度。
(意近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A.使桌子干净平稳。
停顿为:令/ 洁净端正。
B.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
停顿为:余/ 尝谓读书有三到;选项错误。
C.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停顿为:记/ 亦不能久也。
D.眼睛和嘴巴怎能不到呢?停顿为:眼口/ 岂不到乎。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
《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
《童蒙须知》—礼仪篇根据《养正遗规》《常礼举要》《弟子规》摘录汇集《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
盖人之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
及其即长,沿习偷安,徇情任气。
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
已放之条,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第一部分:检束身心之礼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以适性。
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
一、衣服冠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
自头发、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
谓头紧、腰紧、脚紧。
意谓整衣欲直,结束欲紧,毋使偏斜、宽缓。
上自头发,下及鞋履,加以修饰,但不得诡异,华靡。
只令于礼容相称。
不可宽慢。
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一)容貌必庄,衣冠必整。
1.容貌必端严,勿轻易放肆。
毋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
2.虽燕居及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
《弟子规》云: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二)凡着衣服,常加爱护。
1.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另有所湿。
2.饮食须照顾,勿令点污;3.行路须看顾,勿令泥渍;4.就劳役,必去上服,只着短衣,以便做事;5.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
6.破绽(zhàn),则补缀之。
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弟子规》云: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三)臵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1.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qiè)中。
勿乱顿乱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
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2.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
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
朱熹《训学斋规》
朱熹《训学斋规》童蒙须知朱熹《训学斋规》(一作《训学斋规》)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着云。
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鞵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整洁整齐。
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
”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縧或带束腰;脚谓鞵袜。
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
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袵纽带,不可令有阙落。
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路,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鄙坏。
茍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
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
此最饬身之要,毋忽。
语言步趋第二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諠閧,浮言戏笑。
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
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
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反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掷。
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凈。
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
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
朱熹《童蒙须知》材料作文
朱熹《童蒙须知》材料作文《从〈童蒙须知〉看生活中的规矩》我一看到朱熹的《童蒙须知》,就想起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去我奶奶家过暑假。
奶奶家有个小院子,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但也有不少的规矩,这就有点像朱熹在《童蒙须知》里说的那些事儿。
在《童蒙须知》里,朱熹强调服饰冠履要整齐。
在奶奶家,虽然没有那么多服饰上的讲究,但出门的时候也得干净整洁。
有一天我就想着偷个懒,穿着拖鞋,衣服扣子还扣错了就想往院子外面跑。
奶奶一下子就拦住我了,她说:“你这孩子,穿得这么不整齐,像啥样子。
”然后就开始帮我重新扣扣子,还让我回去换鞋子。
我当时还觉得奶奶有点小题大做,不就是去门口小店买点零食嘛。
可奶奶说:“这做人啊,啥时候都得有个样儿,不能邋里邋遢的。
”吃饭的时候也是。
朱熹提到饮食则当节俭。
奶奶家吃饭特别规律,而且每顿做的饭菜量刚好,不会剩很多。
有一次我吃饭掉了好多米粒在桌上,奶奶就皱着眉头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你这孩子,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然后捡起我掉下的米粒就吃了。
我当时可惭愧了,后来每顿饭我都吃得特别干净。
在奶奶家写作业的时候,就像朱熹说的要正心肃容。
奶奶给我专门安排了一个小桌子放在窗边,光线特别好。
要是我写着写着开始东倒西歪或者分心了,奶奶就会敲敲我的小桌子,我就会赶紧端正起来。
奶奶家的这些小规矩,就和《童蒙须知》想要传达的东西是一样的。
它不是在束缚我们,而是在教我们怎么在生活里做一些正确的事。
这些小规则就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虽然看似很普通,但它们却是生活有序进行的保障呢。
如果没有这些小规矩,我们可能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成一团。
《〈童蒙须知〉在我家的影子》说到朱熹的《童蒙须知》,我脑海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我家的种种情况,特别是爸爸对待我的那些事,就跟《童蒙须知》里讲的似的。
我记得最长的暑假那段时间,我爸对我那叫一个严格。
就像《童蒙须知》里对起居的要求一样。
每天早上,我爸就跟个定时闹钟似的,雷打不动地在七点钟把我叫醒。
五种遗规原文及解释
五种遗规原文及解释《五种遗规》,清陈宏谋辑。
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下面就是五种遗规原文及解释,请看:五种遗规之养正遗规原文及译文朱子《童蒙须知》原文: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宏谋按:前二篇,为学者定其纲宗,端所祈向。
而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
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
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
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朱子《童蒙须知》(原注译:有序)译文儿童启蒙的学问,从衣服鞋帽(的穿戴)开始,次及说话走路,次及洒扫清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到那些繁杂琐碎的事情,都是应当知道的。
现逐条列出,名为《童蒙须知》。
至于那些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以及那些推究义理、穷尽人性的要领,自有圣贤的经典和训示,明白浅显可以参考,应当依次知晓通达,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宏谋按:前二篇,是为学者制定做学问的纲领和宗旨,端正所引导的方向。
而启蒙修养的入门之处,则一定要从容易知道并且容易遵从的地方开始。
所以朱子按次序编写了启蒙教育的课程后,又进一步选择那些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的内容,编著成《童蒙须知》,使孩子们从这儿开始而循序渐进。
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然至为细致至为详尽,但都是用来防范他们的放纵之心,培养其道德品性的,作为它日进一步修养德性、通达仁义的阶梯,就在这里了。
我但愿做父亲和兄长的人,不要(因为)看起来浅显易懂,就不拿来严格教导孩子;做为孩子,更不要认为不值得了解,而忽视它们,而轻视它们。
衣服冠履第一原文: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
《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
《童蒙须知》朱熹原序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
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注释】童蒙:幼稚愚昧。
《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
”涓洁:洁净,清洁。
《逸周书·大匡》:“昭洁非为,为穷非涓,涓洁於利,思义丑贪。
”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
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治心: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
穷理尽性:穷究天地万物之理与性。
《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典训:《尚书》中《尧典》《伊训》等篇的并称。
指经典或《尚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准的所拟,志乎典训,户牖虽异,而笔彩略同。
”昭然:明白貌。
《礼记·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发矇矣。
”晓达:通晓。
【译文】儿童启蒙之学,从穿衣戴帽开始,然后是言行举止,然后是扫洒清洁,然后是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都是应当懂得的。
今天逐条列出,名字叫《童蒙须知》。
如果是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以及穷究万物的理与性的关键,自有圣贤的训诫,明明白白的可以参考,应当循序渐进地通晓,在此就不再赘述。
宏谋按:前二篇,为学者定其纲宗,端所祈向。
而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
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
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织至悉。
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
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注释】祈向:向导;引导。
编次:编排次序;编辑体例。
小学:这是朱熹所编撰的一本书。
此书为启蒙著作,分作内、外两篇,内篇又分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门,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门。
名词解释《童蒙须知》
名词解释《童蒙须知》《童蒙须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编撰的一部儿童启蒙教育读物,其原名为《训学斋规》,收录于《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中。
该书主要针对初入学的儿童(即“童蒙”),提出了详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指南,旨在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
全书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礼仪、个人卫生习惯、言语行为准则、读书学习方法等方面,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衣着整洁、言行举止得体、饮食起居有规律、读书写字的基本要求等。
通过《童蒙须知》这样的启蒙教材,朱熹力图将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从而达到化民成俗、育德育才的目的,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童蒙须知》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和“杂细事宜”。
朱熹在书中对儿童的行为规范进行了详尽而细致的规定:1.衣服冠履:要求儿童衣着要整洁得体,穿戴整齐,不追求华美奢侈,以培养其简朴的生活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2.言语步趋:强调语言文明,不说脏话、谎话,行走坐卧要稳重有礼,体现儒家对于谦逊、诚实及行为举止的重视。
3.洒扫涓洁:教育儿童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和个人的清洁,通过劳动锻炼培养勤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读书写字:教导儿童如何正确地握笔书写,以及如何恭敬对待书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致志、勤奋刻苦,注重学思结合。
5.杂细事宜:包括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生活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尊敬长辈、爱护幼小、节约粮食、作息规律等,涵盖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旨在全面塑造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格特质。
《童蒙须知》不仅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的儿童启蒙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体现了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来落实道德伦理教育,实现个人修身与社会教化的目的。
《蒙童须知》
主要观点:接受批评的态度
养成谦卑的态度
正确接受批评
给别人台阶下,
做到文雅大气
一、养成谦卑态度
现在独身子女很多, 都骄傲自大,目中无 人,小时候家人能容 忍,进入学校和社会 后,人人都骄傲自大, 互不谦让。
唐朝时皇帝唐太宗, 就有一个大臣叫魏征。 天天让魏征指出自己的 缺点,有时候是对的, 有时候是错的。有的大 臣就说,他指出你的错 误缺点,为什么不惩罚 他。唐太宗说,如果我 惩罚了他,以后谁也不 会指出我的缺点了,那 才是我的大损失。
关于朱熹
作者:朱熹,宋朝著 名的理学家、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诗 人,闽学派的代表人 物,儒学集大成者, 世尊称为朱子。
《蒙童须知》之语言不趋 (原文)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 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 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 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 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 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 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 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 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接受批评的态度养成谦卑的态度正确接受批评给别人台阶下做到文雅大气一养成谦卑态度现在独身子女很多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小时候家人能容忍进入学校和社会后人人都骄傲自大互不谦让
《蒙童须知》
--读书汇报
讨论组:第三组
关于《蒙童须知》
《童蒙须知》分衣服冠 履、言语不趋、洒扫涓 洁、读书楔子、杂细事 宜五部分。 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 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 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
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目条列,名曰家训。
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鞭著云。
1、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
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带束腰,脚谓鞋袜。
此三者皆要紧束,不可宽慢。
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缺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凡脱衣服必整齐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洗干,破绽则补缀,无害只用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巾兑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则着短衣,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蔽坏。
苟能如此,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
晏子一狐裘,三十年。
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
此最饰身之要,毋怠。
2、语言步趋第二
凡为人子,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哗,浮言戏笑。
父兄长上有教督,但当低首以受,不可妄大议论。
长上检责或有
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嘿,久则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恐是偶尔遗忘,或曰当偶尔思省未至。
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奴婢违过,宜包藏,不应便尔声言。
—相告诘,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名,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3、洒扫涓洁第三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文字笔砚。
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原所。
凡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所用。
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注名及时取还完璧,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
前辈云:坏笔污墨痞,子弟职书几书面,自黥其面。
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4、读书写文字第四
凡读书须整顿几席,令洁净端正。
将书整齐顿放,正身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
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读书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皱摺。
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急速,必待收卷整齐,如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
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指着毫,更须细看稿本,不可差误。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何如,且要一笔一书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5、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喧讧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谓如赌博、打球、放风筝、笼养禽鸟等事。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
但粥饭充饥,必不可阙。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衣服。
凡对父母长上必称名,及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
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
虽暂出亦然。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侍长上之侧,必正立、拱手。
有所问,则必诚实对。
语言不可妄,若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凡如厕必去上衣,下必洗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待奴仆必端严,勿得与之戏笑。
凡执器必敬谨,惟恐有失。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
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亦不失为谨厚之士,必又能探讨圣贤之书。
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
汝曹宜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