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评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常丽娟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
它主要揭示语篇所传达的意识形态。
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理论发展、研究的原则、内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新动态等方面加以概括, 预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发展的新动态。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学;概述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含义作者简介:常丽娟,女,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学。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
其所涉及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具有极强的实践导向作用。
批评语言学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传统语言学忽略了语篇的社会属性,而批评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
语言不单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
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语篇本身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语篇如何产生这种意义的过程感兴趣。
在国外,批判性话语分析正在迅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日益壮大,有关专著增多,国际性的刊物和地区性的合作项目出现。
相比较而言,国内批判性话语分析起步较晚,但已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
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前景,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进行评述。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综述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
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的几位反主流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家,如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等等。
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田海龙,2003:40)。
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
结论
当然,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例如,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在实践应用中,还需要结 合具体语境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之,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极具前景的 研究领域,值得我们继评性话语分析
3、意识形态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 的价值观和观念,而这些又通过语言体现出来。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如何反映和 传播意识形态,以及这种传播如何影响社会现实。例如,在商业广告中,商家常 常利用意识形态来推销产品,通过塑造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和态度来达到销售目 的。广告中的语言手段,如比喻、暗示和形象等,都是为了将商品与积极的意识 形态起来,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权力关系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2、权力关系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权力关系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权 力关系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果。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 权力关系,以及如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影响。例如,在政治演讲中,权力关系的 体现尤为明显。演讲者通过语言手段,如选词、语气和修辞等,将自己的观点强 加给听众,从而巩固或改变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4、话语权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4、话语权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话语权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社会语境中,特定个体 或群体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的权力就是话语权。批评性话语分析如何通过话 语权的争取和行使,来改变不合理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例如,在媒体报道中, 和编辑往往通过行使话语权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提高公众意识。他们可以通 过客观报道、揭露真相和批判不公现象等手段,争取公众的支持和改变社会的权 力关系。
也谈话语分析的批评性
也谈话语分析的批评性[摘要]话语分析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的语言学分支,而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强调了“批评性”,即提示社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本文就“批语性”的产生、目的、定义,及其发展、应用,以及实现“批语性”最初目的的理论框架进行综述,也提出了其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话语分析批评性目的理论框架一、引言话语分析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理论框架上受到诸如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各语言学分支的影响,同时从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许多学科上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
1979年R.Fowler,B.Hodge,G.Kress和T.Trew出版了《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第一次提出“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的语篇分析方法。
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揭开了批评语篇分析研究的序幕。
从批评的视角对话语进行研究,是话语分析的新的探索,在近30年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理论框架。
为什么提出“批评性”视角,其目的、定义、发展,以及由些建立的理论框架能否达到批评目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二、“批评性”的提出批评语言学家最初提出批评性是在70年代末受到文学批评学家们将语篇被评为一种话语方式,考察语言如何在社会环境下运作的思潮下引导下开始的,认为传统的语篇分析方法忽视了语篇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篇生成和解释过程的社会和历史条件。
批评话语分析从“批判”、“揭露”、“否定”的立场揭示话语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的联系,目的在于消除不平等现象,解构现有的社会体制。
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是解构主义,因而其后果含消极成分。
如果从哲学基础上来考察,可以从Habermas和Faucoult找到批评话语分析中批评性的来源。
Habermas在1973年发表了《理论与实践》一书,主张话语分析应该拿起批评的武器,把语言研究与人类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平等而奋斗。
这就使一般的话语分析增加了“批评”的内涵。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CDA特别强调在分析中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 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 在具体分析中,其通常的做法 是: 首先,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某些生成技巧或过 程相联系; 例如,分析者可以把某语篇对动作名词和被动结 构的大量使用看作是名物化( nominalization) 和被动化( passivization) 这两种言语生成过程在该语篇中的具体体现。 然后,分析者可以论证,这些技巧或过程在具体语境中或许 表达了某种意识形态意义。 最后,还可以进一步论证,这种语言结构和过程背后隐藏的 意识形态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某种社会过程起着介 入或干预作用,例如帮助获得或维护或颠覆某种权力关系。
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 Fairclough和Wodak以1985年12月17日BBC第3台播出的 卡尔登对撒切尔夫人的采访为例,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理论和方法上应遵循的八条原则。 1.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矛盾在 语言和其他符号中的表现进行剖析,而不是为了纯语言研 究而分析语言的运用。 2. 话语反映权力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强调权力关系在话 语中的体现。 3. 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话语与社会文化实际是一 种辩证的同构关系,即互相包含、互相影响。
意识形态
Fairclough则认为意识形态指”那些能够用来建立、保持和 改变社会权力、控制和剥削关系的世界某方面的呈现 ”(Fairclough2003: 9)。 vanDijk也从呈现、社会认知角度界定意识形态。他认为,意 识形态是某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呈现的基础, 是为该群体提供社会 态度和信仰基本原则和原理的心理结构( vanDijk2004: xvii)。因 此, 从批评角度看, 意识形态表现为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权力和 控制关系在话语中的呈现。这种呈现观点为消除话语的神秘特 征,进而完成其教化和解放功能以及对文本中具体意识形态的解 读奠定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作者:李珂王凡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0期摘要:批评话语分析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非文学语篇,旨在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关系。
尽管该学科只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其研究领域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话语、媒体话语等等。
本文主要整理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问题作者简介:李珂(1989.9-),女,陕西铜川,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新闻英语方向。
王凡(1989.4-),女,陕西安康,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21.引言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批评语言学,旨在关注社会现实中不平等的和不公正的现象以及话语呈现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方式,同时致力于发现改进这种不平等的方法。
一方面批评话语分析已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且取得丰硕成果,另一方面,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也备受语言学界的争议。
本文主要梳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理论进一步地发展。
2.CDA起源及研究范围CDA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旨在探索社会中的不平等现在话语中的反映,以及文本用来呈现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方法。
CDA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语言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理论,逐渐形成了分析模式和理论基础多样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
20世纪八十年末,CDA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关注语言在机构语境中使用问题,CDA分析的历史分析角度也开始进入批评话语分析的视野。
CDA关注任何种类的话语,但其特别关注大众语篇、官方话语以及个人的正式或非正式话语。
由于大众媒体在影响人们意识形态当面具有重要作用,大众传播话语成为CDA分析的重点对象。
3. CDA的主要研究方法CDA自二十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虽只有短短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关于话语分析方面的理论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介绍最具影响力的四种研究方法,即Roger Fowler的批评语言学、Norman Fairclough的社会文化分析法、van Dijk的社会认知分析法、Ruth wodak的语篇-历史法。
文学批评的特点范文
文学批评的特点范文文学批评是一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的学科,它通过批评家对文学作品内涵、结构、风格等进行详细论述,旨在提供对作品的评价和理解。
文学批评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文学批评追求客观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尽可能避免主观偏见。
批评家应该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精准的论述能力,以保证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2.综合性:文学批评需要兼顾作品的多重要素,如情节、人物塑造、主题、风格等。
批评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形成对作品的全面分析和评价。
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批评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3.启发性:文学批评需要对读者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
批评家应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该领域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通过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情节,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对作品的共鸣。
4.艺术性:文学批评本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艺特点。
批评家需要熟悉文学的理论和技巧,具备优秀的文笔和表达能力,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通过对作品的理性和感性的相结合的分析,批评家能够为读者带来艺术和审美的享受。
5.历史性:文学批评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批评方法和观点会有所不同。
文学批评需要考虑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以寻找出作品创作的动因和取得成就的原因。
通过考察不同文学流派和时期的批评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6.批判性:文学批评需要对作品进行批判和评价。
批评家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局限性。
批判性思维可以使作品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准确,为读者提供更加客观的判断标准。
综上所述,文学批评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启发性、艺术性、历史性和批判性等特点。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文学批评不仅可以增加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思考。
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
、
介 绍
自从 2 O世纪 以来学者转到语 言研究在 各种社 会领域 和语言 已经 吸 收了这个关注作为研究社会 的切人点 ,它 已经成为一个显 著的趋势 。有 些 核 心 期 刊论 文 是 关 于 批 评 性 话 语 分 析 应 用 到 特 殊 的话 语 ,但 是 这 是 个 新 的发 展 趋 势 在 国际 语 言学 领 域 。批 评 性 话 语 已经 坚 持 把 话 语 看 做 成社会 实践 的有机组成部分 ,强调社会研究更好 的通过话语 分析 。批评 性话语通过分析语言功能和 已经形成 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调查 意识形态 和 语言 、权力 和意识形态之 间的关 系。同时 ,批评性话语发现 在话语 中的 不同想法包括 等级 观念 ,权力关 系,种族歧视和性别不平等 这些 已经 在 语言 中被标记 和偏见 意识 到的。这个分析通过批评性话语能 表达语言 的 非 客 观性 和特 殊 表 现 。批 评 性 话 语 分 析 在 下面的段落 中 , 批评性话语 的定义 和一些重要 的概念将 会被分 开 介绍 。
一
主义 的理论是被罗杰福勒所影响 。马克思 ,这个学派 的代 表。认为社会 理论应该运行去揭示隐形 的意识形态 ,批评理 论的 目的是 为了去记住容 易忘记 的过去 以至 于去寻求解放和解释解放战争的原 因。这 一方面表 明 批评是为 了揭示社会 的不平等性 ,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变这个不平等性 。
2 .话语
一
话语在不 同的学科模型有不 同的意思 。语言学把话语 和文本作 为相 同的术语 ,这个前者主要涉及 口语的话语 ,后者主要涉及 书写文本 。社 会学 家和批评分析家是被菲尔克拉夫所影响 的,把话语看作 是特定 阶段 所产生 的陈述并且 紧紧与社会 实践相 联系也 看作为社 会生活 的一部 分。 批评性话语 吸收 了上面 的观点去定义来 自社会实践 的角度 的话语 。根据 批评性话语 ,社会实践是一个社会生活涉及劳动的形式 、身份的认 知和 真实 的呈现 的布局 ,另外 ,它也包括 四种类型 :物质 、社 会 、文化或 者 心理 ,和它是话语在抽象方便 的认知 。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在 语篇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在语篇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学派。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最早由R.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Fowler,1979)一书中提出。
批评话语分析(CDA)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这一语言学分支的研究中,并且将CDA应用到越来越广阔的领域。
近些年来,国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很有热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人们运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某种语篇,例如利用批评话语分析来研究新闻语篇、机构语篇、语篇等等。
人们在分析这些语篇的过程中会充分运用到批评话语分析这种方法,是因为它在分析语篇的优越性。
利用批评话语分析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语篇的字面意义,来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信息。
尤其是在语篇中,这些隐藏的信息就包括话语,意识形态以及权势的深层关系。
语篇的研究一直都是语篇分析学者不可忽略的一个领域,在语篇中包含有大量的隐含信息,而这种隐藏性的信息正适用于批评话语分析这种研究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CDA)所吸收的理论是丰富的,在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和其关系较为密切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
不管是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语篇还是其他类型的语篇中,我们总能发现SFL这一理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除此之外,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来源还包括其他领域的理论,鉴于这并非本篇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在此就不再赘述。
1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SFL理论如上所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批评话语分析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在理论上给了批评话语分析宏观的指导。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在国内语言学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简要介绍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阐述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重点回顾和分析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研究视角和深入的理论思考,推动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关注和兴趣,共同推动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创新。
二、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作为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在中国,批评话语分析经历了从引进介绍到自主研究的发展历程,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和介绍西方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如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W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方法等。
这些研究不仅为国内学者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结合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本土化改造。
他们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环境污染等。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的语言表征,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新趋势。
学者们利用大规模语料库,对特定话题或事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学术批评的三要素
学术批评的三要素学术批评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学术批评的三要素包括批评态度、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
一、批评态度批评态度是学术批评的首要要素,它决定了批评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在进行学术批评时,应保持客观、公正、尊重和开放的态度。
客观公正意味着不受个人情感或偏见的影响,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尊重则是指对被批评者的学术成果给予应有的尊重,不进行无端的攻击或贬低。
开放则意味着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批评,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批评标准批评标准是学术批评的核心要素,它为评价学术成果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一般来说,学术批评应遵循以下标准:1.学术性:评价学术成果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是否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贡献。
2.科学性:评价学术成果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数据分析和解释是否严谨。
3.规范性:评价学术成果的写作是否规范、清晰,是否符合学术出版的要求。
4.实用性:评价学术成果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否解决现实问题。
三、批评方法批评方法是学术批评的具体手段,它决定了批评的深度和力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批评方法:1.文献回顾: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找出被批评者的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2.逻辑分析:对被批评者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其中的矛盾和漏洞。
3.实证分析:对被批评者的研究方法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4.比较分析:将被批评者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类似的研究进行比较,找出优缺点。
5.批判性思维: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被批评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学术批评的三要素包括批评态度、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
在进行学术批评时,应保持客观、公正、尊重和开放的态度,遵循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标准,运用多种批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术批评论的重要作用,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
在资格考试中,批评话语可以被视为一种评估方式,它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
解自己的表现情况,从而提高自己的资格考试成绩。
从考生的角度来看,批评话语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被考查的知识,更有效地
复习,以便在未来的考试中更好地发挥。
从考官的角度来看,批评话语可以帮助考官更好地评估考生的知识水平,从而更准确地给出考生的分数。
另外,批评话语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被考查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把握考
试的关键点,提高自己的资格考试成绩。
考官可以通过批评话语来增强考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
总之,批评话语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关键点,更有效地复习,从而
提高自己的资格考试成绩。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考官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知识水平,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
因此,批评话语在资格考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考生和考官重视。
高等教育话语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
力博弈 的过程 以及意识形态的作 用。 Bo m et20 ) l ar 05 总结了适用批评话语 分析的研究课题 : m ( 政治话语 ; 意识形态 ; 机构话 语 ; 身份研究 ; 社会变革 ( 田海龙 20 ) 0 9 。社会变革关注话语 在 经济 、 治全 球化进 程 中的作 政 用 。因此 , 话语 与因特 网、 语篇 与教 育、 语篇 与推 销文化等话 题都适合采用批评话语 分析方 法。Ty r20 )认为 , a o(04 l 批评 话语分析特别适合批评教育政 策分 析, 因为 它允 许具体地调 查话语与其他社会过程 的关 系 , 查话语如何作 用于权力关 检 系。T o a 20 )认为 , hm s(0 5 批评 话语 分析不 仅为批评 政策研 究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分析工 具 , 且为身份建构 研究提供一 而
分析模式衍生 的五步分析法 ( o a 0 5 。下 面重点介 绍 h T m s20 ) Fi luh的三维话语 分析模式 。 ar og c Fi luh(9 9 认为话 语 可 以看做 一个三 维综 合体 : a cog 18 ) r 文本 、 话语实践 、 社会文化实践 , 并提 出三维话语分析模式 : 文
( ) 二 高等教 育话语的批评 话语 分析模式 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 出发 , 多数研究 者分 析高等教育 大 话语 时, 倾向采用 F i l g ar o 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 ( ar og cu Fi luh c
19 , ler g 0 3 T y r O 4 尤 泽顺 2 1 ) 以及 从该 9 3 Mudrn 0 ,al O , i 2 o2 0O ,
种不错 的分析方法 。
话语不仅是 “ 言的形 式” 同时也涵盖 了 “ 语 , 文化 生活 的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共五则范文)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
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
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1.引言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
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
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
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
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
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杜淼;曾洁【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05年至2015年8月在北大核心和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批评话语分析(CDA)的144篇学术论文,回顾了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状况,发现国内CDA理论研究发展呈现跨学科的趋势,运用CDA分析具体语篇的应用性研究明显增多,总体表现出研究内涵扩大化、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问题本土化特点。
【期刊名称】《景德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2005-2015年核心刊文献述评【作者】杜淼;曾洁【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3.4“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CL),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等学者在《语言与控制》(1979)中首次提出,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为理论依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2000)。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是以 Fairclough的《语言与权力》(1989)一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的社会学和哲学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不断致力于丰富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模式研究,如:Fairclough的话语实践法、Wodak的话语历史法、Van Dijk的社会认知法等等。
“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CDA继承了CL的“批评”内核,发展了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中介体联系(田海龙,2006),因此本文认为批评语言学属于批评话语分析的阶段性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语言学界以陈中竺和辛斌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了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
CDA的早期学术论文详细介绍了批评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工具以及发展历程,并进行了批评语篇实例分析,揭示了语言中的意识形态及其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控制之间的关系。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引言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
批评话语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
本文将回顾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基本方法,探讨其在教育、媒体、政治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的优缺点。
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
当时,语言学家们开始语言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尝试通过分析话语来揭示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现象。
到了8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和方法论,并开始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媒体和政治等。
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访谈分析和图像分析。
文本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本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
在文本分析过程中,批评话语分析者通常文本的词汇、语法和结构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
访谈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中了解话语实践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访谈中的语言使用和互动过程,可以揭示访谈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访谈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图像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兴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图像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
在图像分析过程中,批评话语分析者通常图像的视觉元素、语境和社会背景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
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批评话语分析在教育、媒体和政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教育者理解教育政策、课程和教学实践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改进教学质量。
例如,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批评话语分析,可以揭示课程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思想。
费尔克劳夫是当代批评语言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核心观点、方法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思想的全景图。
本文将简要介绍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背景和发展脉络,阐述其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及其与语言学其他流派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解析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观点,包括话语、社会、认知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话语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
本文将介绍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解释性分析等具体方法。
这些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将帮助我们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领域,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都能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本文还将对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费尔克劳夫(F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深植于语言学、社会学和批判理论的多元融合,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全面的分析框架。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核心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理论和批判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费尔克劳夫提供了话语分析的基本工具。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性,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社会活动的媒介。
费尔克劳夫借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将话语视为社会过程的一部分,认为话语的生成和理解都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社会理论为费尔克劳夫提供了分析话语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
批评的公正与客观性
批评的公正与客观性人类是一种有思想有判断力的生物,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事物展开批评。
批评作为一种观点表达和思想对抗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批评也需要公正和客观性,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批评的公正与客观性,并探究其在个人与社会中的重要性。
首先,批评的公正意味着不以己见而去评判他人或事物。
当我们看待一个问题,或者评估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被自身的立场和情感左右。
然而,公正的批评应该从更客观的角度出发,不偏袒任何一方。
因此,一个公正的批评者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去认识事物,通过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主观臆断或个人情感的蒙蔽。
其次,批评的客观性体现了对问题全面准确的认知。
客观的批评者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全面的思考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考察一个问题,并根据背景知识和环境因素做出准确的评价。
在评估他人的行为时,客观的批评者应该了解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条件,避免片面和主观的判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批评的公正和客观性受到挑战。
有时,批评者会出于个人利益或偏见,对他人或某一群体进行不公正的批评。
这种批评往往是基于主观的观点和片面的认知,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和客观分析。
而另一方面,受批评者往往也会对批评持有偏见态度,拒绝接受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这种情况下,批评往往无法起到正面的作用,甚至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加剧。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做出公正客观评价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多种可能性。
其次,我们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只有经过深入思考和充分了解后,我们才能作出准确和合理的评价。
而对于社会而言,要提高批评的公正和客观性,就需要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体系。
这需要从制度和规范上加以保障。
政府和机构应该加强舆论监管,打击恶意的网络暴力和谣言传播。
如何写好批评文客观分析和评价事物
如何写好批评文客观分析和评价事物如何写好批评文: 客观分析与评价事物批评文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形式。
无论是评论一部电影、一本书,还是评价一种产品、一场比赛,批评文都应当具备客观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探讨如何写好批评文,以实现对事物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首先,写好批评文需要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
在分析时,应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并且尽量涵盖所有可能的观点和细节。
以电影为例,批评文应包括对剧情、演员表演、导演的手法以及艺术形式等多个方面的分析。
只有通过全面的分析,我们才能够准确地评价事物的优点和不足。
其次,批评文要提供具体的证据和例子来支持观点。
光有观点而没有具体的例子和证据是不够的。
如果我们对一本书进行批评,就应该引用该书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观点。
只有通过详实的例子和证据,我们的观点才能得到更有力的支持,读者也能更容易理解我们的观点。
此外,写好批评文还需要注意分寸和客观性。
即使对事物有负面的评价,也应该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不过份夸大或贬低。
我们应该避免主观情感的影响,在批评时保持冷静的态度。
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不使用夸张的词句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言辞。
只有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展现批评的力量。
另外,写好批评文要关注目标受众的需求。
不同的受众对于批评文的需求和兴趣可能有所差异。
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背景和兴趣来调整写作的风格和内容。
例如,如果我们写一篇关于体育比赛的批评文,就应该对比赛规则和相关术语进行解释,以便不熟悉该领域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最后,一篇好的批评文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评价事物不仅仅是抨击其不足,更应该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通过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具体的建议,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这样的批评文才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总结来说,写好批评文需要全面分析事物,提供具体的证据和例子支持观点,保持分寸和客观性,关注目标受众需求,给出建设性意见。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写出更有深度和价值的批评文。
2024批评他人发言材料
2024批评他人发言材料
首先,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来看,批评他人发言材料需要考虑到言论自由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在批评他人的发言时,我们需要确保自己的言辞不会造成对方的伤害或侵犯其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态度,尽量避免使用侮辱性、攻击性的言辞,而是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和批判。
其次,从言论内容和逻辑角度来看,批评他人发言材料需要对对方的言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从事实、逻辑、论据等方面来检验对方的观点和论证是否站得住脚,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或矛盾之处。
通过对对方言论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问题,促进思想交流和进步。
此外,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批评他人发言材料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言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进行批评时,需要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避免因为个人立场和偏见而对他人的言论进行片面和武断的评价。
总的来说,对2024批评他人发言材料需要从道德、逻辑、社会和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思考和回答。
在批评他人的同时,我们
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避免情绪化和偏见,促进理性的讨论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6038( 2016) 05 - 0069 - 09
1. 引言
要探讨批评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我们必须回
种世界观。洪堡( 2009: 25) 说,
语言发生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类的本性之中,对于人类精神力量的发展,语言是必不可缺
的; 对于世界观的形成,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个人只有使自己的思维与他人的、集体
的思维建立起清晰明确的联系,才能形成对世界的看法。
萨丕尔和沃尔夫在语言学上系统地阐释了这一相对主义立场,Sapir( 见刘润清,1988:
+ 如何通过语篇和谈话得以实现、再生产、或受到抵制”。在 CDA 看来,控制话题、话语方
. 向、话语内容及其表达和理解方式,都是运用权力的表现。话语生产者通过各种语法、语
* 篇和语境手段,来塑造话语接受者的信念、见解和知识结构,以达到规训其话语和行为的 ,
社会政治目的。
据此,CDA 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话 语 之 外 不 存 在 现 实,或 者 说“现 实”仅 存 在 于 话 语
义指: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这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社会心理; 他们共有的信念和
社会规范体系存在差别,他们有不同的语言。从这一定义来看,广义的相对主义实际上包括
传统上所说的“文化相对主义”和“语言学的相对主义”。
二者均可以追溯到德国思想家、语言学家洪堡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论述。他指出,语言
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其特点和结构反映说话者的个性和文化,每一种语言都可能隐含着一
184 - 185) 指出: “人类不仅是生活在一个客观世界里,也不仅是像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样生
活在社会活动的世界里,他们更多地受到特定语言的支配,而这种语言已经成为其社会的表
达媒介。”这就是著名的“萨丕尔 - 沃尔夫假说”,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语言观受到洪堡
的直接影响。
CDA 理论的一种极端相对主义立场认为,知识是在特定话语结构下产生的,不存在
脱离语境的客观知识,即任何知识都因为没有可以依据的现实而不具备真理性。“传统认识论把知识定义为‘被证实为真的信念’( justified true belief ) ,
这 是 不 够 的 … … ”他 认 为 ,对 知 识 的 任 何 定 义 ,都 应 该 考 虑 到 依 据 某 个 社 会 的 知 识 标 准 被
中,而在话语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经常是不同的话语生产者对同一个社会现实的不同描
述方式 。这样,为了弄清这些被创造 出 来 的“现 实 ”的 本 质 ,就 有 必 要 对 话 语 本 身 以 及 它
与现实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揭示藏匿在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认清话语所产生的社会效
果。
这显然是一种相对主义立场。就话语分析而言,Johnstone( 2008: 28) 认为广义的相对主
答两个基本问题。
从知识的性质来看,CDA 理论到底产生的是客观知识,抑或仅仅是一种态度和意识形
态视角? 如果像有些 CDA 学者所主张的那样,任何知识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而
存在,那么这种知识的普遍性和科学价值就值得怀疑,它对于我们判断好与坏就缺乏重要的
实用价值。如果是这样,社会正义就失去了乔姆斯基所说的绝对价值基础。在他看来,可靠
的正义概念的形成,必须基于人的本质属性和人的基本社会良知,而这种良知或直觉知识是
“人的本性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Chomsky,2006: 4)
69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CDA 遵循的步骤是不是科学的? 它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验证? 辛
斌和高小丽( 2013) 提到 Stubbs 和 Verschueren 的观点,前者认为 CDA 缺乏“分析的明晰
批评话语分析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评述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批评话语分析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评述
郭庆民
(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 批评话语分析( CDA) 经常被指缺乏明晰性、客观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这等于否定了其科学 性。通过梳理和评述 CDA 的几个重要理念和主张,本文试图说明: 通过遵循一些基本的科学原则和明晰的 操作步骤,获得充分的语言数据,并系统地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证据,我们就能使自己的结论得到交叉 检验,使之变得可验证,赋予它们真理价值。这样,我们能大幅度提高 CDA 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性、客观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后者认为 CDA 表达的经常是“缺乏证据支持的评价立
场”。辛斌( 2008) 指出,CDA 在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上存在问题。
Johnstone( 2008: xiii) 等认为,话语分析是一套跨学科的分析方法,而不是一门独立的
学科。基于此,本文作者认为,既然它是一套方法,就应该由明晰的、可操作的分析步骤构
成。通过严格把握这些环节和步骤,遵循一些基本的科学原则,并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成果
与证据,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CDA 的科学性,增强其结论的有效性,赋予它们以真理价
值。
本文通过评述 CDA 的几个核心理念和主张,来探讨提高其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有效途
径。
2. 话语与现实: CDA 的相对主义立场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与权力、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之间的辩证关系。van Di-
作者简介: 郭庆民,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语言学,话语分析,语言与政治。作者邮箱: guoqm@ ruc. edu. cn
9?@8<:> =5>:C5:8A 5>7 B;8<@ B856;<>:
+F D E H K JGL M J F I D L
. -
jk( 2001: 352) 指出: CDA“主要研究社会权力的滥用、支配力、不平等在社会政治环境下
这个社会广泛接受的信念。问题是,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现实( reality ) ”都不是客观存
在 的 ,所 有 的“真 理 ”都 是 话 语 创 造 的 结 果 ,那 么,“真 理 ”到 底 存 在 不 存 在 ,判 断“真 理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