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
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旅游景区的规划是制定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以及规模,制定景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制定景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时间表。
规划的第一步是对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了解景区的潜力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制定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发展目标确定景区的规模,包括游客容量、景点数量和面积等。
同时,根据资源特点确定景区的定位,是自然景区、文化景区还是综合型景区。
根据定位确定景区的发展策略,包括开发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等。
最后,制定景区的整体规划,包括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整体布局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确保游客的便利和安全。
功能分区包括景点、展馆、商业区、休闲区等的规划,提供不同的体验和服务。
旅游景区的设计是根据规划制定景区的具体建设方案,包括建筑的外观设计、景观的布局和植被的选择等。
景区的设计应该与规划相结合,实现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首先,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该与景区的主题和特色相符,突出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景观的布局应该注重游览路线的合理性和便利性,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流畅性。
在景观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选择本地的特色植被和景观,体现地域的特点和文化的内涵。
此外,商业区的设计也是关键,应该注重商业街的布局和商家的配套设施,提供便利的购物和餐饮服务。
除了规划和设计,旅游景区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景区的管理应该注重游客的服务和保护景区的环境。
景区应该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停车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导游和解说服务。
景区应该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护和教育,设置警示牌和安全指示,提供紧急救援设施。
同时,景区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倡导绿色出行和文明旅游。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合理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景区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保护景区的环境和提高安全水平。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行为
目的
内容
尺度
地域
旅游地
逗 留
周 游
度 假 路
度游 假憩 性路
区 线
专旅 线路
游 旅 旅 旅 旅 营 中单 线 游 游 游 行 区 途目
地 区 点 链 基 旅的
径游径
线线线
地 游地
憩
线 线旅
路
路 路游
径
线
路
图5-19 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3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3.3.1 突出特色原则 3.3.2 讲究韵律原则 3.3.3 兼顾“冷热”原则 3.3.4 发展创新原则 3.3.5 市场导向原则 3.3.6 游程多样原则 3.3.7 合理搭配原则 3.3.8 机动灵活原则
相对于旅游成本增加的体验水平最低增长 速度。
Ⅰ
K b
X(成本)
图5-20 旅游线路操作性检验模型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4 旅游线路组织 旅游线路组织基本思路:与交通建设相配套,“线随路走,
路为景开”。 (1)首先要考虑已有的交通条件和近期交通建设规划,优 先安排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地、旅游区。 (2)有些资源稀有性、独特性明显,品位高,需求大,开 发前景广阔的地区,虽然目前可进入性较差,也可以规划建 设交通线路,然后将该地列入旅游线路,这就是“路为景 开”。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图5-13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2.10 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3.1什么是旅游线路(内涵)
简单地说,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所进行游览活动的 轨迹。具体而言,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 市场,为方便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 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 3.2 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 两种主要类型: (1)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 (2)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外大尺度旅游路径。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目录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区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
区的关系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案例分析
01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 位
主题定位的概念
主题定位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环节,它是指根据旅游目 的地的资源特色、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确定一个或多个主 题,并围绕这些主题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形象塑造和市场营 销的过程。
主题定位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主题定位决定功能分区
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主题定位是指导功能分区的重要依据。根据主题定位, 可以对景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升游客的体验。
创造特色体验
通过主题定位,可以明确景区的特色和卖点,从而在功能分区中打造独特的旅 游体验,吸引游客并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功能分区对主题定位的反馈
市场分析法
通过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 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主题定位。
竞争分析法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旅游产品进 行分析和评价,了解其主题定 位和竞争优势,从而确定自己 的主题定位。
组合分析法
将资源、市场和竞争三个因素 综合考虑,进行组合分析,确
定最佳的主题定位。
02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 区
功能分区的概念
功能分区是指根据旅游区的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区位特征和发展要求,将旅游 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特定的功能定位。
功能分区是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实现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资源优化配置和游客满意度提升。
功能分区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功能分区应从旅游区的整体出发,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市场需求、 交通条件等因素,确保各功能区 域相互协调、互利共赢。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第一章旅游规划概述1、旅游规划的层次与类型(1)从地域范围分:国际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地方旅游规划、目的地旅游规划、景点旅游规划(2)从规划时间划分:远期旅游规划(10~20年)、中期旅游规划(5~10年)、近期旅游规划(3~5年)(3)从规划的内容性质分: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2、旅游规划目标:(1)市场目标——提升游客满意度(2)经济目标——经济效益持续增长(3)环境目标——旅游可持续发展(4)社会目标——地区和社区的整合3、旅游规划的发展阶段“(1)世界旅游规划发展阶段:A初始阶段(20世纪30~70年代)B过渡阶段(20世纪70~80年代)C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D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2)中国旅游规划发展阶段A起步阶段(1980-1991)B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0)——市场的重要性日益体现C成熟阶段(2000年以后)4、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1)范围上,逐渐向微观过渡(2)内容上,高度切合实际(3)技术上,中西融合(4)利益上,多元收益5、存在问题(1)规划市场混乱(2)规划人才短缺(3)规划理论滞后(4)实施力量薄弱第二章旅游规划理论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1)首先要发展;2)强调持续性、公平性、整体性3)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4)强调人类文明发展与观念转变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3)改善旅游地的生活质量4)提高高质量的旅游经历5、旅游系统的组成结构:1)旅游目的地系统2)客源地系统3)旅游媒介系统6、旅游系统的应用:1)全面考察规划的各要素2)规范规划的程序和编制3)加强规划与实施的反馈7、旅游区位的划分:客源区位、资源区位、交通区位、认知区位8、区位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1)确定旅游空间组织层次与发展规划层次2)制定旅游发展战略3)寻求区位优势4)旅游线路设计9、劳动地域分工代表人物和学说1)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说2)大为李嘉图比较成本说3)俄林资源禀赋论10劳动地域分工的应用1)突出特色,寻求优势2)旅游区划3)功能分区11、增长及理论的应用1)培育增长极2)带动区域旅游发展12、核心—边缘理论与圈层理论结构1)保继刚: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类型: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新城文化旅游区2)吴必虎:环城游憩带ReBAM13、旅游经济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1)产业投资机会分析2)市场调研和分析3)旅游需求和供给研究4)旅游综合效益研究第三章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1、旅游规划相关文件规定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旅游规划通则》2、旅游规划主要组成要素:1)区域背景环境2)旅游基础设施3)行业接待设施4)旅游市场要素5)保障设施3、指导思想:1)以市场为导向2)以资源为基础3)以产品为主体4)以形象为窗口5)以区域经济和区位为依托4、基本原则:1)注重特色,差异开发原则2)突出重点,分期开发原则3)优势互补,区域合作原则4)产业带动,系统配套原则5)效益最优,持续发展原则5、旅游规划编制程序:1)规划准备阶段:a、工作准备:组织工作、制定计划b、资料收集:基础资料,专业资料2)方案编制阶段:a、调查分析:调查工作;现状分析;发展预测;;综合分析b、确定目标:指导思想;战略目标c、规划部署:结构布局;单项规划3)规划优选与实施阶段:a、规划优化工作:系统评价;规划修改b、规划成果制作:旅游规划文本、基本要求;旅游规划图表;旅游规划附件c、规划评审与审批:组织专家组;程序;评审原则及要求4)规划成果保障阶段:a、实施和监督b、规划修编第四章区域旅游规划的流程与内容1、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对未来一段时间(一般5~20年)旅游发展作出科学安排和总体部署,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以寻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优化的过程2、编制形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直接委托3、编制流程:确定目标、展开调查、问题诊断、战略部署、形成产品、规划形成4、编制内容:1)文字部分:a、规划区域概述b、旅游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分析c、1231工程(规划之鹰)d、土地利用规划e、投入与产出分析2)图件:旅游资源分布图、旅游市场规划图、旅游交通规划图、旅游重点项目分布图第五章1、旅游资源的特点:1)空间上:地域性2)时间上:季节性3)内容上:包涵性4)使用上:发展性5)发展上:萌变性2、旅游资源调查形式:(作用:了解赋存状况,寻找开发潜力)概查、普查、详查3、调查的方法和步骤1)准备阶段: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制定计划、工作准备2)调查阶段:资源定位、资源描述、访问座谈3)整理阶段:文字整理、专题地图、资料收集4)补充调查4、旅游资源的评价对象:1)单体评价:2)区域评价:数量与质量、分布与组合3)开发评价: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以及开发条件5、旅游资源的分类:8大主类、31大亚类、155种基本类型第六章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1、旅游市场划分种类:1)国内、入境、处境市场2)一级、二级、三级市场3)核心、中程、远程市场2、客源地市场划分的主要因素:1)与目的地的距离、交通条件和费用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客源地与本地的联系3、国内旅游市场特点分析:1)地理分布2)消费偏好3)出游半径4)年龄结构5)职业结构6)消费分析4、入境客源市场特点分析1)港澳台同胞占很大份额2)亚洲市场占有很大比重3)景观以文物古迹、民间风情、山水为主5、旅游市场调查步骤1)准备阶段:a、确定调查目标:按开发程度分;按旅游各方分b、确定调查内容:客源地市场;客源市场2)调查阶段:a、间接调查b、直接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现场观摩3)分析阶段:a、客源市场细分b、客源地市场细分:旅游地市场来源;客源地居民出游率4)补充调查5)调查分析报告第七章旅游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1、影响旅游空间布局因素:1)旅游资源因素(旅游资源质量与分布情况)2)区位条件3)市场因素4)社会经济因素2、旅游空间布局的演化:1)单节点布局模式(生成阶段)2)多节点布局模式(发展阶段)3)链状节点空间布局模式(成熟阶段)3、旅游空间的布局模式1)增长极布局模式2)点轴布局模式3)圈层布局模式4、旅游功能分区1)旅游用地结构分析: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生产管理用地2)功能分区原则:主题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发展性原则3)旅游功能分区:游览区、旅游接待区、休疗养区、居民区、行政管理区5、旅游项目创意设计内容:项目名称、项目风格、项目的选址、项目的内容、项目管理第八章旅游产品规划1、旅游产品设计原则:依托资源、面向市场、突出主题、注入文化、、形成系列、塑造品牌2、旅游产品设计指向:旅游资源指向、旅游市场指向3、特色旅游产品规划(案例):(休宁县、黄山区、大桃花潭旅游产品开发)第九章旅游形象策划与推广1、旅游形象的含义:指人们对旅游景区及其所在地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形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引言旅游业是各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地区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重要推动力。
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合理安排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的概念、意义以及实际操作过程。
功能分区的概念与意义功能分区是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功能需求和特点,将旅游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拥有着独特的功能和定位。
旅游地的功能分区可以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体验和管理效果。
常见的功能分区包括景点区、住宿区、商业区、休闲区等。
功能分区的意义在于:1.优化旅游资源利用:通过功能分区,可以更好地规划旅游资源的利用,使各个区域的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
2.提升旅游体验: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引导游客流动: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引导游客在旅游地内有序流动,减少拥挤和交通压力,提升游客的流畅度和满意度。
4.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功能分区,可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和协调发展。
空间布局的概念与要素考虑空间布局是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
合理布局可以优化旅游地的空间效益,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和品质。
在空间布局过程中,以下要素需要被考虑:1.地理环境:考虑旅游地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等,以确定最佳的空间布局方案。
2.交通便利性:旅游地的交通便利性对游客的流动和体验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布局应考虑到交通节点的分布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
3.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资源的分布是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区域应根据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划分和安排。
4.环境保护:在空间布局中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的实践操作实际操作中,旅游地的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调研和协调。
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原则
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原则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优化景区的管理和运营。
以下是具体的原则:一、整体规划原则旅游景区是一个整体,各个功能区应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
因此,在划分功能区时,应从景区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各功能区的定位、规模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各功能区之间的发展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相互冲突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二、生态优先原则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功能分区时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时,应充分了解景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区等,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平衡。
三、游客需求原则游客是旅游景区的服务对象,功能分区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在规划时,应充分了解游客的需求和行为特征,根据游客的需求合理规划各功能区的规模和布局。
例如,在游客集散区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餐饮设施等;在游览区应设置合适的观景点、休息设施等。
四、资源利用原则旅游景区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功能分区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规划时,应对景区的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根据资源的特性和分布情况合理划分各功能区。
例如,将相似类型的景点集中在一起,便于管理和运营;将不同类型的景点进行适当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
五、可操作性原则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
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步骤。
同时,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为未来的调整和优化留有余地。
六、文化保护原则旅游景区常常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性。
因此,在功能分区时应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要充分挖掘和整理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划定文化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扬。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文物古迹的原真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人为破坏。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 过此布局模式使豪华(或特色)旅馆成为核心, 布局的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 设施体系。
(六)野营地式布局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 型旅馆的旅游区,这种模式是以对整个旅 游区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 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 设施进行布局。
提出:Gunn于1965年提出。 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在 服务中心和吸引物综合体之间由交通联系。
环核式布局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环核式布局模式(Around-core Zoning) 是指旅游地空间布局以重要景观或项目为 核心,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以及娱 乐项目等全部环绕该核心景观和项目进行 布局的模式。 一般包括: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和 环旅馆布局两种。
旅游线路组织的五种手法: (1)曲径通幽。游览线路组织时,根据景区特点,有意使游览 线路迂回曲折,视阈狭小,光线阴暗,声响寂静。或上下 盘绕,或穿林越涧,或临池俯瞰,或入谷探幽。 (2)步移景异。将不同的景物布置在游览线上,使之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步步有景、段段不同,游览线就像一条彩线, 将粒粒风景的珍珠串联起来,使游客感到,一步一个景, 十步一层天。 (3)豁然开朗。在线路设计中,采取“欲露先藏”、“欲扬先 抑”的手法,使游览空间由狭小、阴暗突然变得畅阳。 (4)渐入佳境。合理安排游览线上的景物,沿着游览线的时空 顺序,一个比一个好,使游客情趣不断提高,逐渐达到高 潮,然后结束。 (5)跌宕起伏。游览线串联的景物,按一定节奏,将不同层次、 等级的景点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使游客产 生跌宕起伏的视觉快感。
2、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 景区内各景点的风格不尽一致,游览线路的 组织,就应该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使 游客空间观赏信息感受量最强、最大,构成系列, 烘托旅游线路的总体特色。 3、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游览线路上,反映主题的景物,要安排多处 观景点,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层次重复 加强,突出主题。同时,对于具有个性的景点, 也要有机组合,体现游览线路的变化和层次。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娱乐区
自然保护区
图9.7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11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7
区域旅游布局在中、微观上主要是旅游功能区科学安 排,内容有二:第一,为各功能区选定空间区位,第 二,对各功能区开展空间优化组合,形成系统的相互 促进的整体空间结构。此方面形成了一些布局模式:
⒈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布局模式能进 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布局重点 是娱乐,其 次是住宿。
4
三、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布局
㈠功能分区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功能分区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的一项 重要技术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内 容。功能分区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景观质量等级和集聚状况、自然环境的 保护等级、游客利用的重要性与方式等 指标,对旅游目的地土地划分出各有侧 重的类型空间。一般认为功能分区模式 是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 Forster于1973 年最早提出,他将国家公园以同心园模 式从里到外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冲区和密集游憩区。加拿大国家公园较 广泛地采用了甘恩于1988年提出的五圈 层模式:重点资源保护区、荒野低利用 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 区(见图9.3)。
2
一、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 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 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 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 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 大化,同时区位论从微观的企业区位论发展到宏观区 位论——空间经济结构分析。旅游各要素及其集聚的 景观集合体在空间上分布是不平衡的,而旅游活动的 重要空间运动规律是旅游者受旅游吸引物的吸引产生 空间位移,形成旅游流。所以,旅游开发中针对目标 市场选择旅游开发区是一项重要工作。
西安秦岭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西安秦岭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西安秦岭,这片广袤而神秘的自然之地,拥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旅游价值,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制定本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一、规划背景秦岭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涵盖了高山、森林、溪流、峡谷等多种自然景观。
然而,过去的无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给秦岭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
因此,本次规划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规划目标1、生态保护优先确保秦岭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旅游品质提升提供丰富多样、高品质的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
3、社区参与发展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社区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教育与科研打造生态教育和科研基地,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
三、资源评估1、自然资源秦岭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珍稀的植物物种;多样的动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等;还有壮观的山水景观,如太白山、翠华山等。
2、人文资源秦岭地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如古栈道、寺庙、古村落等,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的长期互动。
四、功能分区1、核心保护区严格限制游客进入,仅允许科研人员在特定条件下开展研究工作,以保护最脆弱的生态区域。
2、缓冲区限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开展生态监测和科普教育活动。
3、游憩区设置完善的旅游设施,提供观光、休闲、户外运动等旅游项目。
4、服务配套区集中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如餐饮、住宿、购物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五、旅游产品规划1、生态观光游设计多条观光线路,让游客欣赏秦岭的自然风光,如森林、溪流、山峰等。
2、科普教育游建立科普馆、生态观测站等,开展生态讲座和实地考察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规划与开发成为了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的关键环节。
其中,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更是重中之重,它们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吸引力、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主题定位的重要性主题定位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灵魂所在。
一个清晰、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主题能够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吸引游客的目光。
首先,主题定位能够赋予旅游地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比如,以“浪漫海滨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地,会着重打造优美的海滩、温馨的海滨酒店以及丰富的情侣活动;而以“历史文化探秘”为主题的地方,则会注重保护和展示古老的建筑、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
其次,主题定位有助于形成品牌形象。
当游客对某个主题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认同感时,他们更容易将这个旅游地与特定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提到“童话小镇”,人们可能会立刻想到色彩斑斓的房屋、充满奇幻元素的街道。
再者,明确的主题定位能够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根据主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线路、推出特色活动和商品,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意愿。
二、如何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1、深入挖掘当地资源对旅游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例如,某地区拥有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那么可以考虑将“自然奇观与民族风情”作为主题。
2、分析市场需求了解游客的喜好、需求和旅游趋势,以便确定能够吸引目标市场的主题。
如今,人们对健康养生、生态环保、亲子互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地可以据此确定相应的主题。
3、突出特色与差异化避免与周边旅游地的主题雷同,寻找自身独特的卖点。
比如,在众多以山水风光为主题的旅游地中,突出本地独特的地质景观或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
4、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主题不仅要吸引人,还要考虑在实际开发中是否可行,是否能够长期保持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规划与开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旅游规划】是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不同类型旅游规划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关系。
一般而言,下级旅游规划与上级旅游规划保持内容上的一致。
P29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旅游开发的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达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P26三、【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是指社会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于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各种空间集聚形态。
空间结构按其空间尺度大小可分为微观空间结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结构)、中观空间结构(城乡间结构)以及宏观空间结构(国家间的结构)三个层次。
P38四、【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模式的理论;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的内容包括如下三方面: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以及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
P40 五、【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用于描绘旅游目的地变化的模型,目的地演化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呈“S”型曲线,共分为六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和衰落或复苏阶段。
P47 六、【生态旅游】首先是强调生态旅游是以纯天然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品。
其次是强调生态旅游是以通过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以及提高环保的投入、支持目的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P91七、【会展旅游】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图5-13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2.10 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3.1什么是旅游线路(内涵)
简单地说,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 地所进行游览活动的轨迹。具体而言,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市场,为方便旅游者 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 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 3.2 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 两种主要类型: (1)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 (2)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外大尺度旅游路径。
1995 民俗风情游;“中国─56个民族的家”;“众多的民族 各异的风情”;“探访 中
1996
华民族风情 难忘神奇经历”
1996 休闲度假游;“96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
1997 中国旅游年;“十二亿人喜迎‘97中国旅游年”;“游中国─全新的感受”
1998 华夏城乡游;“中国 改革开放二十年 现代城乡 多彩生活”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学者Matley(1976)的三分法,即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游憩路 径
客源地
进入路径
旅游
游憩
目的地
路径
游憩路径
返回路径
图5-15 旅游线路的 Matlev模型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楚义芳分类法
表5-4 旅游线路类型结构的楚义芳模式
周游型
逗留型
成本最小化
1
2
满足最大化
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
2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层次
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
第7章旅游功能分区与线路设计
• 三类区4个,有5号区临沂、枣庄、微山,以湖泊、运河和 山地为特色;6号区为日照,以海滩、山地与历史为特色; 7号区为梁山、郓城、东平、阳谷,以《水浒》传说故事为 主题;8号区为东营、滨州,以黃河入海口和孙子文化为特 色。
•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学说,支持 和发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巨大的动力将会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 点集中。就是说,任何一个具较高水平的经济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区域实 力中心首先发展。
• 无疑,只有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才能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地区间 的协调发展,但是由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情况迥异,国家经济实力有 限,在欠发达地区实行全面推进式的开战略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集中功能
合理规划 动线视线
协调功能
(一)功能分区的原则
• 突出主题原则:通过产品和服务突出主题形象的独特之处,包括自 然景观,建筑,服务,节庆等。
• 集中功能单元:对住宿、娱乐、商业设施等功能分区采用集中布局 的原则。
• 协调功能分区:处理好旅游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功能分区与管理 中心的关系,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主要景观与功能分区的关系。 协调各旅游活动的相关性,互补性,相斥性,相依性等。
区位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
• 确定旅游空间组织层次与规划层次; • 制定旅游发展战略; • 寻求区位优势; • 获取集聚效应; • 指导旅游线路设计; • 指导场所选择。通过考虑一些相关的区位因子, • 去选择最佳的旅游设施和观景点的场所。
梯度理论
• 简单地概述就是发达区域的较高生产力资源向不发达区域作梯度状的 转移和传递,逐步抬升不发达区域的生 产力水平,以此缩小乃至消 弥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旅游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中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能够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功能分区的意义与原则功能分区是将旅游区域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组织旅游活动和管理旅游资源。
其主要意义在于:1、提高旅游体验质量通过将相似功能的区域集中在一起,游客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空间混乱,从而提高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潜力,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配置。
3、保护环境与文化遗产将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与游客活动区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功能分区,实现旅游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避免过度竞争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旅游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区方案。
2、主题突出原则每个功能分区应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特色,避免功能模糊和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3、动静分离原则将活动强度较大、噪音较高的区域(如游乐设施区)与安静休闲的区域(如疗养度假区)分开,以保证游客在不同区域都能获得相应的氛围和体验。
4、游客需求导向原则以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方便游客的游览、休息和消费。
二、常见的功能分区类型1、核心景区这是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和标志性的区域,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或文化景观。
例如黄山的莲花峰、张家界的天门山等。
核心景区应重点保护,限制游客数量,以确保其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2、休闲度假区为游客提供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通常包括温泉浴场、海滨沙滩、森林木屋等设施。
这些区域环境优美,氛围宁静,能够让游客摆脱日常的压力和疲惫。
旅游功能分区
景区功能分区与项目策划说明一、功能分区的说明1、功能分区的依据:功能分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到不同学科和门类。
如城市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甚至脑功能分区等从不同领域可以划分为多种功能分区类型。
景区功能分区有着与其他功能分区的共性,就是依托一定空间区域面积,营造不同属性与功能的区域结构,每个区域结构有着自己的个性与主题与其他分区加以区分。
岳麓山旅游区凭借着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从资源能提供并满足游客的你不同需求的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六大区域,他们分别是:休闲度假区、祭祀朝觐区、教育旅游区、生态旅游区、保育区、生活服务区六大区域。
如下图所示:2、旅游分区的现状现在的岳麓山景区时作为风景名胜区来管理的,本来是具有比较优良的资源禀赋的,由于没有做好明确的功能分区与规划,使得景区的资源主题不够突出,优资源杂乱分布的感觉,导致游客游览过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导致旅游地形象感知不强。
岳麓山与城市毗邻,自汉以来,即为游览胜地。
千百年来游人不绝,因而名胜古迹遍布全山。
有古代四大书院之冠的岳麓书院(链接)。
还有有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云麓宫、爱晚亭、白鹤泉、禹王碑、清风峡、望江阁、步虚岭、飞来石、自来钟、响鼓岭、蟒蛇洞、舍利塔、笑啼崖、穿石坡等,这些名胜古迹,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使游人流连忘返,琢磨玩味。
自唐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学者以及社会名流,都有称颂岳麓山的诗文,或在山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由此可见,只要将旅游资源加以组合构成主题先鲜明的分区将会提高旅游资源的形象感知。
1、六大功能分区二、项目策划的说明项目策划师根据景区功能分区的主题特征和服务性质来规划和设计的,紧扣主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开展旅游活动项目,如地势、地理区位、气候环境、土壤性质等来回话和设计具有可行性的项目。
休闲度假区:滑草场:滑草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休闲健身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奥地利,当地的人们酷爱滑雪,但因为季节关系夏天无雪可滑。
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的一般流程有哪些
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的一般流程有哪些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流程和步骤,以确保景区能够吸引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的一般流程:一、前期调研在开发规划之前,深入的前期调研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对景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
1、自然资源调研要考察景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植被覆盖等自然要素。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景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以及可以开发的旅游项目类型,比如是否适合开展登山、漂流、森林徒步等活动。
2、人文历史调研挖掘景区所在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人文资源。
这对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至关重要,比如建设民俗村、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
3、市场调研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了解游客的偏好、消费能力和出行习惯。
同时,研究周边竞争景区的情况,找出市场空白和差异化竞争的机会。
4、社会经济调研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人口结构等。
这有助于评估景区开发的可行性和潜在的经济影响。
二、规划目标设定基于前期调研的结果,明确景区开发规划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
1、旅游定位确定景区在旅游市场中的定位,比如是主打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还是探险旅游等。
2、发展目标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例如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知名度提升等具体指标。
3、社会和环境目标考虑景区开发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制定促进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如带动就业、传承文化、保护生态多样性等。
三、总体规划设计这是景区开发规划的核心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绘制出景区的整体蓝图。
1、功能分区根据景区的特点和目标,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游览区、休闲区、服务区、保护区等。
每个区域要有明确的主题和功能定位。
2、景点布局合理安排主要景点和次要景点的位置,使其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以上各种分类体系,可以构建如图5-19所示的旅游线路结构 模型。
旅游线路
行为
目的
内容
尺度
地域
旅游地
逗 留
周 游
度度游 假假憩 路性路
区 线
专旅 线路
游 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旅 旅 旅 旅 营 中单 游 游 游 行 区 途目 地 区 点 链 基 旅的
径游径
线线线
地 游地
憩
线 线旅
路
路 路游
径
线
路
图5-19 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
(四)旅游活动内容
旅游线路可分为: ①区域旅游线,简称区线,
如“中国旅游国线”,新、马、泰八日游旅游 线; ②专项旅游线路,简称专线,
如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长城旅游专线等。
(五) 按旅游地分类
Stewart and Vogt(1997)构造了五种类型的旅游线 路:
• 区域游线路、 • 旅行链线路、 • 单目的地线路、 • 中途旅游线路、 • 营区基地游线路,见图。
午餐 单目的地线路
营地
工艺品店 亲友家
市场 中途庄稼活线路
营区基地旅游线路
市场
图5-17 Steward and Vogt 旅游线路模型
区域旅游线路 旅行链线路
居住地 旅游目的地 景点 旅游地
(六) 旅游地域等级分类
按照旅游地域系统的等级,可将旅游线路分成三类 或三个层次: 旅游地连接线路,即进入性旅游线路; 旅游区连接线路,也可叫主体性旅游线路; 连接旅游点的游览线路,或称局部性游览线路。
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主讲人:刘杰武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区域旅游的空间功能分区(Functional zoning)
是依据旅游开发地的资源分布、土地 利用、项目设计等状况而对区域空间进行 系统划分的过程,是对旅游地经济要素的 统筹安排和布置。
空间布局决定了旅游地的内部结构,会对旅 游地景观、交通路线组织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3、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游览线路上,反映主题的景物,要安排多处
观景点,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层次重复 加强,突出主题。同时,对于具有个性的景点, 也要有机组合,体现游览线路的变化和层次。
旅游线路组织的五种手法: (1)曲径通幽。游览线路组织时,根据景区特点,有意使游览
线路迂回曲折,视阈狭小,光线阴暗,声响寂静。或上下 盘绕,或穿林越涧,或临池俯瞰,或入谷探幽。 (2)步移景异。将不同的景物布置在游览线上,使之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步步有景、段段不同,游览线就像一条彩线, 将粒粒风景的珍珠串联起来,使游客感到,一步一个景, 十步一层天。 (3)豁然开朗。在线路设计中,采取“欲露先藏”、“欲扬先 抑”的手法,使游览空间由狭小、阴暗突然变得畅阳。 (4)渐入佳境。合理安排游览线上的景物,沿着游览线的时空 顺序,一个比一个好,使游客情趣不断提高,逐渐达到高 潮,然后结束。 (5)跌宕起伏。游览线串联的景物,按一定节奏,将不同层次、 等级的景点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使游客产 生跌宕起伏的视觉快感。
旅游线路设计
——刘杰武
基本的内容
• 旅游线路的含义 • 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 • 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 旅游线路设计方法 • 游览线路设计要求
一、旅游线路的含义
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 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市场,为方便旅游者进 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 一系列旅游地、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
一般包括: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和 环旅馆布局两种。
应用:一般来说,吸引物较为单一的旅游区 的空间布局往往采用这种布局模式。
在该模式下,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与旅游吸引 物之间由交通联系,呈现出伞骨型或者车轮型。
(四)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 此布局模式可进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 引力,布局重点是娱乐,其次是住宿。
三、游览线路设计要求
旅游线路组织的基本思路是,与交通建设相配 套,“线随路走,路为景开”。
一方面,旅游线路的组织,首先要考虑已有 的交通条件和近期交通建设规划,优先安排交通 干线附近的旅游地、旅游区。有些景观较好的地 区,但交通不方便,进人线路又未列入地区近期 交通发展规划,除非游客需求特别明显,否则, 不宜列入旅游线路。
提出:景观设计师弗斯特(Forster) 1973年提 出;又称为:“三区结构模式” 。
密集游憩服务区
核心保护区 游憩缓冲区
核心区: 受到严密保护的自然区(或人文遗产区), 限制乃至禁止游客进入。
游憩缓冲区: 配置野营、划船、越野、观景点等项目。
密集游憩服务区: 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有饭店、餐馆、商 店或高密度的娱乐设施。
另一方面,有些资源稀有性、独特性明显, 品位高,需求大,开发前景广阔的地区,虽然目 前可进人性较差,也可以规划建设交通线路,然 后将该地列入旅游线路,这就是所谓的“路为景 开” 。
最具旅游性、技术性的旅游线路组织就是景区内的 游览线路组织。游览线路设计要求如下:
1、有机穿插游赏空间和过渡空间
游览线路是联系旅游点的连续空间链,一般 由两部分组成:游赏空间和过渡空间。
旅游功能分区原则
(一)突出分区原则 (二)集中功能单元 (三)协调功能分区 (四)合理规划动线和视线 (五)保护旅游环境
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同心圆布局 ★双核式布局 ★社区-吸引物式布局
其它布局: ◇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环旅馆布局
◇野营地式布局
同心圆布局模式(Concentric Zoning)
提出:Gunn于1965年提出。
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在 服务中心和吸引物综合体之间由交通联系。
环核式布局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环核式布局模式(Around-core Zoning) 是指旅游地空间布局以重要景观或项目为 核心,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以及娱 乐项目等全部环绕该核心景观和项目进行 布局的模式。
度
假
连接线
城 镇
娱乐设施
自然保护区
提出:这种布局模式1974年由特拉维斯 (Travis)提出。
该布局方法为游客需求与自然保护区之 间提供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精心的设计, 将服务功能集中在一个辅助型社区内,处 于保护区的边缘。
应用:自然保护区较多。
社区-吸引物式布局
旅游交通
线路
服务中心
旅 游 合吸 体引 物 综
外大尺度旅游路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按游程
旅游线路的Maflev模型 : 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游憩路径
(二)楚义芳模式
成本最小化 满足最大化
周游型 1 3
逗留型 2 4
(三)旅游目的
Campbel(1967)根据不同的旅游目的,把旅游线 路分成度假路径、游憩路径和度假性游憩路径三 种类型 。
(五)环旅馆布局
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 过此布局模式使豪华(或特色)旅馆成为核心, 布局的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 设施体系。
(六)野营地式布局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 型旅馆的旅游区,这种模式是以对整个旅 游区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 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 设施进行布局。
旅行社推销的旅游线路应对旅游者(团)旅游 天数,经由景区(点)之间使用的交通工具的种类、 层次,宿地档次、报价等,有明确规定。由此可 见,旅游产品的销售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旅游线路。
二、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
旅游线路包括两种主要类型: 一是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 二是联系旅游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
其它类似的提法: 1994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 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
美国的国家公园土地规划采用此类方法, 将国家公园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
应用: 对待需要保护的生态型旅游区一般采取此类布局模式。
服务区
娱 乐 自然保护区 区
双核式布局(Twinning Principle)
过渡空间应保持一定的长度。长度适当,可 起到良好的休息转换作用;
过渡空间过长,则易引起疲劳、单调,这时 就应采取配置凉亭、歌台、绿化空间等方式引景, 以弥补游览线上的情景空缺。
2、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 景区内各景点的风格不尽一致,游览线路的
组织,就应该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使 游客空间观赏信息感受量最强、最大,构成系列, 烘托旅游线路的总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