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项目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全面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六条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技术条件及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二)工艺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原材料和半成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四)职工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五)周边环境是否对安全产生影响;(六)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有针对性、全面覆盖,记录辨识结果并及时整理。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频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工作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当根据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二)对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三)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进行防控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七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复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九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各部门、项目、岗位进行指导,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建立和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该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管理。
以下为具体描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伤害或场所、设备引发事故的因素和条件。
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1. 收集信息:企业应当收集与其生产过程、设备、物质等相关的危险源信息。
2. 列表化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企业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制作成清单或者图表。
3. 确定危险源的特征:对于每一个危险源,企业需要明确其特征,比如危险源的性质、来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
4. 评估危险源的严重性:企业需要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步骤:1. 识别潜在事故:企业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和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2. 评估风险概率:企业需要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
3. 评估风险后果:企业需要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后可能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4. 综合评价风险:企业根据概率和后果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三、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是指对危险源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
以下是控制措施管理的步骤:1. 制定控制措施:企业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对危险源进行改造、使用安全设备、建立安全制度等。
2. 实施控制措施:企业需要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
3. 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企业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完善控制措施: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和改进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实施,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的程度,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们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找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现象和状况,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现场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2.调查法: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例如,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看法和意见,调查工作场所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等。
3.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安全标志、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4.测量法:通过测量和监测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参数,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
5.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因果图、故障树分析等方法,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使用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
例如,采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评价:使用统计分析或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例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层次评价:将风险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组成部分和相对重要性。
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动态评价法等。
4.多指标评价:考虑多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序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系统地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能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定义危险源:指能够引起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物体、材料、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
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损害程度和发生概率,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责任与义务1. 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各部门负责自身工作区域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做好记录与报告;3. 所有员工必须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工作,积极提出改进建议。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1. 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计划,明确工作范围和时间节点;2. 开展工作区域的危险源辨识,按照先进的识别方法和工具进行,详细记录识别结果;3. 对辨识结果进行风险评价,包括对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和可控性进行分析;4. 基于风险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防范、隔离措施、预警标识等;5. 定期复评已评价的危险源,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6. 实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和报告,并建立档案。
四、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1. 直接观察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巡视,发现并记录可见的危险源;2.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员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他们对工作环境和作业活动的意见和建议;3. 风险矩阵法: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分别分级,绘制出风险矩阵图,以辅助风险评价;4. 专家评估法:邀请安全专家参与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结合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来确定风险水平;5.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通过对设备或系统的故障模式和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估风险;6. 事件树分析法:通过构建事件树,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路径,评估风险。
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企业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目的和范围本管理制度旨在明确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要求,为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源,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并降低或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包括承包商和外来人员。
2.危险源辨识各部门应定期对所属区域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和结果。
辨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化学、物理、生物、机械和电气等五种危害类型。
辨识的危险源应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产品和服务等。
3.风险评价方法采用LEC(L×E×C)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其中,L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C表示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
根据LEC计算结果,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和可接受风险。
4.风险等级判定根据LEC计算结果,对各项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判定。
具体判定标准如下:●极高风险:LEC≥200,且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高风险:100≤LEC<200,且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中等风险:50≤LEC<100,且可能造成较大危害;●低风险:20≤LEC<50,且可能造成一定危害;●可接受风险:LEC<20,且可能造成轻微危害。
1.风险管理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极高风险:立即停产停业整顿,并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进行整改;●高风险: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和规范作业流程,并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控;●中等风险:采取一般的安全措施,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控,并考虑投资改善设备设施;* 低风险:采取基本的安全措施,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培训,确保规范操作;●可接受风险:加强安全教育和指导,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
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机械设备危险源-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老化的现象,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确保员工接受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2.电气设备危险源-确保所有电器设备都经过合格的电工检测,并定期维护和保养。
-培训员工了解常见的电气安全知识,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过负荷使用电器设备,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3.化学品危险源-对公司使用的化学品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储存和使用符合标准。
-在工作场所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和个人防护装备。
-制定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包括泄漏和事故后的处理方案。
4.火灾危险源-安装火灾报警器和手动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其运行状况。
-进行火灾演习,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反应和逃生意识。
-确保电源和电路的安全,以避免火灾由电路问题引起。
5.人为因素-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危险意识和安全素养。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员工举报和安全奖惩制度。
1.安全规程-明确制定和实施公司的安全规程和工作程序。
-制定安全操作指南和标准,确保员工按要求操作。
2.安全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公司的安全政策和操作规程。
-关注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
3.防护设备-为员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设备,确保其使用状况和效果。
4.安全检查和巡视-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制定巡视制度,对工作场所进行巡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5.领导示范-企业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领导要定期参与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关注员工的安全问题。
6.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制定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并让员工了解和熟悉应急措施。
-安装适当的标识和指示牌,以便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
7.安全意识培养-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管理规定一、危险源定义与分类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根据其性质,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几类: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心理危险源和行为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应考虑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工作场所的设备和设施以及管理过程等方面。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询问和交流、检查表法、工作危害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
三、危险源风险评价标准风险评价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判断。
风险评价应基于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考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概率-后果矩阵法、风险矩阵法等。
四、风险级别划分及标识根据风险值大小,将危险源划分为不同风险级别,如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
不同级别的风险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监管要求。
同时,应将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在适当位置进行标识,以便员工和管理人员了解。
五、危险源控制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源,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物理危险源可采用警示标识、安全距离等措施;化学危险源可采用使用安全剂、避免直接接触等措施;生物危险源可采用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定期检查等措施;心理危险源可采用提供心理辅导、减少工作压力等措施;行为危险源可采用加强培训、制定操作规程等措施。
六、风险报告与记录对于已辨识和评价的危险源,应按要求进行报告和记录。
报告应包括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后果、采取的控制措施等内容。
记录应妥善保存,可供查阅。
七、风险监测与复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定期对危险源进行监测和复查。
监测和复查的内容包括:现有危险源的变化情况、新发现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已采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
八、不合格项整改对于在监测和复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整改应制定计划,明确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措施等内容。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辨识方法
专家评估法
邀请专家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设 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评 估,识别存在的危险源。
危源调查表
设计调查表,列出可能存在的危 险源,然后通过调查和评估确定 危险源的存在和等级。
事故树分析
通过分析已发生事故的原因,找 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 因,从而识别危险源。
辨识流程
准备阶段
修订时机
01
当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发生变化,或企业实际情
况发生重大调整时,应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完善内容
02 根据实践经验和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内
容,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修订流程
03
明确修订流程,确保管理制度的修订过程规范、科学
、合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纠正措施
对已经发生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分 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 问题再次发生。
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对现有的控制措 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风险控制的 效果和效率。
控制实施流程
风险评价
根据危险源的特性、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对 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
控制实施
将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设 施、作业环境等。
实施阶段
采用适当的辨识方法,全面评估企业存在的 危险源,并记录结果。
汇总阶段
对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形成危险源清单,并 确定危险源的等级。
更新阶段
定期对危险源清单进行更新,以确保其时效 性。
02
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标准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 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这些标准。
一、危险源辨识的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内外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如下:1.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辨识: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辨识计划,并对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2. 全面辨识各类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设备、工艺、物质和环境,以及外部因素如供应链、客户需求等。
3. 严格的辨识流程:辨识过程应明确辨识的方法和步骤,确保全面、深入地辨识危险源,例如通过现场检查、设备维护记录、工艺流程分析等。
4. 定期更新:由于企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应定期更新,确保辨识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专业的辨识团队:辨识应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包括安全专家、工程师等,确保辨识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其对企业和员工的风险程度和后果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风险评价的要求如下:1. 评价方法和指标: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价,如风险等级、风险值、可能性和严重度等。
2. 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企业应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各个风险等级的划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3. 定期评价:企业应定期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及对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报告和记录:评价结果应进行报告和记录,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并作为安全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5. 风险管控策略:评价结果应对风险源进行管控策略的确定,包括采取预防措施、设备改进、人员培训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有效实施管理标准的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工作,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1.危险源辨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施、化学品、高温高压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带来严重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危险源辨识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a. 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
b. 识别出可能产生危害的部位和环节,如机械运动部件、电气设备、有毒有害物质等。
c. 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危险源清单。
d. 根据危险源清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识别出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度量,以确定风险的大小、可控程度和需采取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a. 根据危险源清单,对每个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方面的评估。
b.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c. 制定风险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d. 对实施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风险控制措施制定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a. 物理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警示标识、消防设施等。
b. 组织管理措施:如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建立安全责任制度等。
c. 法规遵从措施:如及时更新法律法规要求、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等。
4.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是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其具体步骤如下:a. 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明确每个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和责任人。
b. 按照计划逐项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每个措施都得到有效执行。
c. 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措施,确保其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或控制潜在的危险源,降低与危险源相关的风险。
二、范围适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以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实验室等。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物质、设备、环境或工艺。
2.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
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一般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4.管理措施: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控制风险、防范预防、应急处理等措施。
5.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措施的人员。
四、制度要求1.危险源辨识(1)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员工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结果记录并进行归类分析。
(2)对于发现的新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或消除,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辨识结果应明确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影响范围等信息,并进行文档化保存。
2.风险评价(1)辨识后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2)风险评价要综合考虑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暴露时间以及员工的易感性等因素。
(3)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3.管理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2)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教育、设立防护设施、完善应急预案等。
(3)责任人要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4.监督与评估(1)公司要定期组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组织相关部门、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流程,确保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
该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生产、服务、建设等各个领域。
二、危险源辨识1.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和分类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源,以便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2.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包括:(1)收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工艺流程、物质特性、设备设施等;(2)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源;(3)对危险源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4)编制危险源清单,记录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和风险等级;(5)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复查和更新。
三、风险评价1.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不同危险源及其对职工造成的危害程度,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1)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和对象;(2)收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危险源特性、职工暴露情况等;(3)评估危险源对职工健康的风险程度;(4)编制风险评价报告,提出控制措施建议;(5)定期进行风险评价的复查和更新。
四、风险控制措施1. 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风险控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控制措施,如改良设备、安装防护装置等;(2)行政管理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设立警示标识等;(3)个体防护措施,如配备防护设备、提供培训等;(4)应急预案和演练,如制定灾难恢复方案、进行紧急演练等。
五、监督与改进1.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单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监督,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督促改进。
2. 本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不断完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
六、纪律与违规处理1. 本单位的职工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并配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
2. 对违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规定的职工,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行政处罚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及其相关风险的体系化管理制度。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危险源辨识:通过对工作场所、作业过程、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是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等;化学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气体、液体等;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危险生物等;以及人为因素,如工作方式、操作不当等。
2. 风险评价: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及工作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价一般包括风险的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等方面的考虑。
评价的方法可以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
风险控制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员行为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技术控制包括改进设备、工艺流程等;管理控制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等;人员行为控制包括培训教育、行为纪律等。
4. 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
管理制度包括相关的文件、规程、制度等,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确保危险源的持续管控。
通过建立和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和控制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维护员工的权益和福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现代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要素。
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
一、危险源辨识的管理制度1.危险源辨识的责任主体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生产部门应当与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2.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企业应当对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
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设施方面的危险源企业应当对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识别所有可能导致事故的设备和设施,如高空作业设备、专用车辆、高压气体管道、堆垛机、高温加热设备等。
(2)作业操作方面的危险源作业操作是企业安全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企业应当对各种作业操作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如高空作业、深度作业、机器操作、危险货物处理等。
(3)工艺管理方面的危险源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许多有害或危险物质,如有毒气体、易燃物质、爆炸品等。
企业应当对工艺管理方面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辨识。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来辨识危险源,如安全检查、危险源清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事故树分析等。
二、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1.风险评价的范围和标准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当包括设备、工艺、人员、环境等多个方面,评估指标应当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的标准应当参考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规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2.风险评价的程序风险评价的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应当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法律法规而确定。
(2)确定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当根据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风险来源等因素而确定。
(3)选择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应当根据评价内容、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因素而选择,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一、引言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危险源的辨识、分类以及风险评价和分级的方法和原则。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发现、识别和记录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危险源种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机械危险源等。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所涉及的危险源种类。
2. 辨识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和辨识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等。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危险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可能的危险源组合作用。
3. 记录危险源信息。
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危险源信息记录表,详细记录危险源的名称、特性、危险程度等信息。
三、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确定各类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将危险源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机械性质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威胁程度。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对危险源进行主观评估,如利用风险矩阵、事件树等方法。
而定量评估方法则是基于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借助风险模型和风险计算公式进行风险评估。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危险源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级。
常用的分级方法有使用颜色、数字等符号来表示不同等级的风险,如红色表示高风险、黄色表示中风险、绿色表示低风险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企业或组织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识别潜在危险源并评估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
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或组织内的各种作业、设备、物质和环境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确定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是来自于物质(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等)、设备(如高空作业设备、机械设备等)、作业环境(如高温、低温、有害气体等)、人(如作业人员的不当行为、操作失误等)等方面。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全面了解企业或组织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是指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概率评估和影响评估。
概率评估主要是通过统计数据、经验数据等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影响评估则是通过对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伤害等进行评估。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险等级,从而为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或组织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全面了解存在的安全风险,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其次,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风险等级,为不同风险等级的控制提供依据。
同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还可以用于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流程。
首先,要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作业、设备、物质、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需要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危险源的存在及其可能引发的风险。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事故预防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
总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企业或组织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全面了解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危险源,如果不对其进行辨识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会对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出工作环境中可能引发事故、伤害和疾病的因素和条件。
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的运转、电气设备的使用、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等。
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巡检和观察,结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这是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前提。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危险源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对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的评价结果将有助于判定风险的大小,在确定风险优先顺序、制定安全措施和安全标准以及组织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估手段,如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风险控制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方面。
工程控制包括采用安全设备、改良工艺、优化布局等技术手段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
管理控制包括完善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个体防护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进行个人防护培训等个人保护手段来降低危险源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了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知识,对于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结合各种工作环节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工作。
例如,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当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在使用化学品时,应当了解其毒性和危险特性,并采取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办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分析可能导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一些办法。
一、危险源辨识的办法1、文献资料查询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政府法规、行业标准和经验总结,了解和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2、访谈法与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3、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企业的作业场所和设备,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如设备的磨损、安全标志不清晰等。
4、事故调查法分析过去的事故和事件,发现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5、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在集体研讨和讨论中,识别和确认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二、风险评价的办法1、概率评价法根据统计数据和经验,评估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2、严重程度评价法对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伤害和后果进行评估和量化,确定其严重程度。
3、风险矩阵法将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将事件的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指导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4、风险指数法将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因素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风险指数,以指导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优先级。
5、剧本分析法通过模拟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情景,评估其潜在的影响和后果,确定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要点1、全面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尽可能涵盖所有可能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避免遗漏。
2、客观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
3、实用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制定控制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4、定期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定期进行重新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总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办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并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鉴别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常见的危险源,还包括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风险。
危险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多个方面,比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化学品泄漏、作业人员的疏忽等。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潜在风险造成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对企业产生的潜在威胁。
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环境。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的用于预防潜在风险的措施。
比如,在机械设备中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安全。
2.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采取的相应措施。
比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增加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加强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通过控制措施的执行,可以及时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坍塌
1
3
7
21
√
5M,未进行稳定验算
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
50
平台上未标明容许荷载、超载使用
坍塌
0.2
3
15
9
√ 度,操作规程;强化
51
物体打击
1
3
7
21
√ 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三
地下室后浇带未采用竹胶板等进行遮盖
52
高处坠落
1
3
7
21
√ 违”现象
53
物体打击
1
6
7
42
√
坍塌
1
3
7
21
√
33
无充足的照明
物体打击
1
6
7
42
√
34
照明设施未采用安全电压
触电
0.2
3
15
9
√
当地下室面积大,采用 220 伏特的电压照
35
明时,配电线路未架空或架空高度低于
触电
0.5
6
7
21
√
2.4 米
地
基
地下室角落处作业,临时采用碘钨灯照明
36
下
触电
1
3
础
时,无接零保护或保护零线脱落
√
40
安全防护设施拆除或人为的损坏
淹溺
1
6
3
18
√
地下室作业无通风设备或未采取通风措
41
中毒
1
6
7
42
√
施
潮湿情况下作业,手持电动工具未经过漏
42
触电
1
6
7
42
√
电保护器
43
移动平台搭设未按规范、方案进行
坍塌
0.5
6
7
21
√
44
移动平台作业层四周无防护栏杆
高处坠落 0.5
3
7
10.5
触电
临 外电线路的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触电
外电线路封闭不严密
触电
电缆线材质不符合要求
电 电缆线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
料
坍塌
1
6
14 工
进 操作人员在机械回转半径内作业
车辆伤害
1
6
15 准
场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作业
机械伤害 0.5
6
16 备
吊 机械设备陈旧、老化
机械伤害
1
6
17
装 机械设备不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润滑 机械伤害
1
7
3
18
√ 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7
42
√ 不超挖,加强人员防
7
21
√ 护,设置安全警示标
7
42
√ 志,安全员加强监督检
查
7
49
√
18
作业前未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机械伤害
1
6
5
30
√
19
机械设备作业时无人监护
物体打击
1
6
7
42
√
20
明火作业、防水材料易燃品
火灾
1
6
7
42
√
21
窒息
1
3
15
45
√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
有害气体作业人员无防护用品
22
中毒
1
3
15
45
√ 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
23
通风不良时,铺贴卷材无通风措施
中毒
1
3
15
45
√ 度,操作规程;强化
24
沥青操作人员作业前未涂防晒油膏
灼烫
1
3
15
45
√ 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三
25
临边作业无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1
3
7
21
√ 违”现象;严格按照动
26
登高作业,梯子无可靠的立足点
高处坠落
1
2
3
6
√ 火制度动用明火。
重大
一般
160 以上
90-16 0 之间
90 以下
控制方法 及采取的措施
1
活动房生产、安装单位无资质
坍塌
0.5
3
7
10.5
√ 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2
提供的活动房材质不符合要求
坍塌
0.5
3
7
10.5
√ 不超挖,加强人员防
民工宿舍、食堂、加工房等临时设施所需
护,设置安全警示标
3
坍塌
1
6
7
42
火灾
0.5
3
15
22.5
√
59
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火灾
0.5
3
15
22.5
√
未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60
触电
0.5
3
7
10.5
√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1
电工未接受岗位培训或无证上岗
触电
0.2
6
15
18
√
62
配电房内无绝缘胶垫
触电
1
3
7
21
√
63
配电房内无砂箱
火灾
1
3
7
21
√
64
配电房未配置灭火器材
火灾
1
3
7
21
√
65
配电房无防小动物进出措施
触电
1
3
7
21
√
66
中性点接地体与保护零线无两个接触点 火灾
67
中性点接地体与保护零线无两个接触点 触电
68
配电房无专人管理、离开未锁门
触电
69
70
71
72
基
73
础
74
施
75
工
76
77
78
79
80
外电线路小于安全距离又无防护措施
地下室后浇带处作业时无人进行监护
54
高处坠落
1
6
7
42
√
地下室内拆除的各种材料、建筑垃圾等未
55
物体打击 0.5
3
7
10.5
√
及时转移或集中堆码
56
未进行专项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 触电
0.5
3
15
22.5
√
57
案)的编制
火灾
0.5
3
15
22.5
√
58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能指导施工
√
45
移动平台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
高处坠落
1
3
7
21
√
在移动平台上作业时材料、工具摆放位置
46
物体打击
1
3
3
9
√
不安全
47
未设置登高扶梯,人员利用钢管架上、下 高处坠落
1
3
3
9
√
48
登高作业人员未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高处坠落
3
6
3
54
√
操作平台的面积当大于 10M2、高度大于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
室
37 施
地下室有大量的积水未及时进行抽排
淹溺
0.5
3
作
工
抽水泵、潜水泵的开关箱未使用防溅型漏
38
业
触电
3
6
电保护器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
7
21
√ 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
度,操作规程;强化
3
4.5
√
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三
3
54
√ 违”现象
39
集水坑四周未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
淹溺
3
6
4
72
企业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
单位名称:四川省中普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绿地铂朗郡 3#地块工程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风险级别
危险源因素
可能导致 的 事故 或职业病
L:事故 发生的 可能性
E:暴露 于危险 环境频 繁程度
C:发 生事故 产生的 后果
D:作 业条件 的危险 程度性
15
45
√
高度
消除“三违”现象。
8
围墙一侧有建筑材料紧靠堆放
坍塌
1
3
15
45
√
作业人员不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
9
物体打击
1
3
0 场地平整违章作业
11
物体打击 0.5
3
机械伤害 0.5
3
7
10.5
√
7
10.5
√
12
材料堆码过高
物体打击 1
3
6
18
√
13
施
材
材料堆码过高
27
交叉作业无防护措施
物体打击
1
6
3
18
√
操作架上作业层脚手板未满铺或操作人
28
高处坠落
1
6
7
42
√
员未系安全带
加强安全检查,杜绝违
29
脚手架无兜网防护
高处坠落
1
6
7
42
√
章。
30
一次性砌砖高度超过规定
坍塌
0.5
6
7
21
√
31
砂浆达不到规定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