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太湖碎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方法:
①写景的顺序: 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角度描写: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结合技巧: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正侧结合 点面结合等
④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⑤细节描写
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及作用】
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间接含蓄的 方式抒情、情景交融 、借事抒情、借典抒情、托物 言志、借古讽今。 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 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 出作者的„„情感。 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 隽永地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寓情于景)
阅读鉴赏的步骤
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1)标节数 (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 (3)抓首尾段 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 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
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
(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 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 特定物的特征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㈠不同散文的主旨 (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 思想态度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 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 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然而作用题的答题思维可以从内容主 题、结构、表达技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内涵还是的从内容 和主题的角度思考。
• 思维拓展:标题的内涵与作用,需要从标题的作用入手来分 析,标题一般统率全文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因此必 须从全文的内容和主题的家督进行思考,适当对标题的文字 进行分析:太湖——景的范围、地点,碎锦——比喻美景, 形如太湖景色如锦缎。
三、常见的写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借代、
引用、设问、反问 3、表现手法:象征、想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正衬、 反衬)、渲染、对比、 铺垫(伏笔)、欲扬先抑等 4、 谋篇布局 :线索、过渡、照应等 5、语言特色;(首先要分析修辞手法) 特点:从准确简明、生动形象、质朴明朗 等方面思考; 风格:有自然、淳朴;含蓄、深刻;幽默、 辛辣等。 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景仰等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太湖碎锦阅读答案
•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 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 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 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 D.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 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 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 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 解析:【参考答案】BC • 该题型是2013年高考语文题才回归的选择题型,既考查学生们对全文 内容和中心的整体把握,又要求学生对每一段落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 同时各选项全面涉及到文章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只有既整体把 握,又局部细致深入,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两项有错。B项引用“道书 记载和神话传说”在文中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C原文“石公山像 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不是山石 被削取,前文有“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 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 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现代文阅读之
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
一、概 念 :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
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
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
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二、要 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 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 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百度文库
• 18.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 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 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分) • 解析:【参考答案】任意观点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 参考答案: • 一、同意。近观不如远眺。远眺可以从整体上欣赏美 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磅礴的,是伟大的,这种气 势不是在近处观看局部细节可以体会得到的。宏伟的 景致就需要远眺方可看到效果。 • 二、反对。远眺只可观其大略,而景物的局部特征、 细节之美却无法通过远眺来领略,所以,这种走马观 花的观赏是看不到真正优美的精致的。观赏美景,不 是看看就算了的,大自然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他的 宏伟,更在于他的景致,任何忽略细节的观赏,都是 无法观看到真正的美景的。
• 16.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惑隋?请简要概括。(6分) • 解析:【参考答案】山下周围五十公里,已成 丰产地区,种植各种水稻,夏熟三麦和油菜, 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梅、杏、桃、李多得数 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名闻远近。 • 该题型为概括题,最近几年考查频率比较高, 主要是从原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 今年是对局部——第二段关于东山一带的“胜概” 进行概括,当然首先得理解“胜概”的含义, 然后要定位材料范围——第二段,在原文中围绕 东山的胜概去找到答案。 • 思维拓展:文段理解,从内容到思想情感——借 景抒情,先抓景物的特点,然后感悟和思考景 物的情感。
• • • • •
㈡把握主旨的方法 ⑴抓标题(标题往往暗示作者的情感思想) ⑵抓抒情议论句(开头、中间尤其结尾段) ⑶提段落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词 ⑷理解和归纳各段大意
4,理清思路和结构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 先 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 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借物喻人 象征 托物言志 ) 5,赏析艺术手法
• 17.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
• 【参考答案】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太湖及周边景致的各 种美好的特点,比如,有的地方是粮疏主产区,有的地方是 优雅的景致,有的地方变幻多姿,有着优美的传说。 • 作用:体现不同视角之下太湖的美,诚所谓“水光潋滟晴方 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碎锦”二字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太 湖四周不同视角的美。(内涵作用各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