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应该移山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韩国外国语大学
反方:南京大学
结果:反方胜
主席:(开场词略)
正方一辩: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吾心信其可行,虽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成功之日〕语出孙中山《建国方略》。主席,评判员,在座的各位,大家好!众所周知,“愚公移山”比喻人只要有恒心、耐心,再困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和“有志竟成”“人定胜天”“磨杵成针”一样的意思。那么《愚公移山》里所说的“山”是比喻什么呢?那不就是(比喻)人生在世所遇到的重重挫折和难关吗?而“愚公”所代表的,不就是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人吗?我方主张愚公应该移山,也就是在主张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挫折,都应该坚定不移,再接再厉,开辟康庄大道,而不应该回避挑战,见异思迁。否则,成功的果实就永远无法尝到了。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如果再不积极地奋斗,迎接各种挑战,那么怎能谈成功或丰盈的人生呢?说实在的,愚公并非确有其人,他是历史寓言中的人物,但各种寓言形象都是中华民族在劳动、生产、思考、创造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重大精神财富。这位愚公,年将九旬,余生不长,却拿出勇气,动员家人天天挖山,终于感动天帝,如愿以偿。我们试看历史上的伟人,不论古今中外,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不朽的功业,为后世造福,哪一个不是凭借着努力不懈、积极奋发的愚公精神而得来的呢?就发明大王爱迪生来说,他经过几千次的失败后才能享有发明大王的美名,而就在80岁的时候,他还在不断地研究硅胶跟直升机,一直到去世为止。这就是愚公精神的最佳模范了。80岁的老人尚能如此,我们年轻人何尝不能这样做呢?青年朋友们,眼前(现实)已够方便了,我们只有继承祖先,造福后代,才不会虚度此生,才可以俯仰无愧。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先生在《人生颂》里说:“在世界的广阔战场上,人生的临终,我们不要像被驱赶的沉默羊群,要做个战斗中的英雄。”的确,迈向目标的路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人生是一场永远无止境的长途跋涉,需要翻山越岭。所以,我方坚信,愚公的选择是正确的,愚公应该移山!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延东淑同学!现在我们请反方的一辩为反方开篇立论,时间也是三分钟。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指出对方辩友今天的立论有两点偏误。其一,没有从原点原意出发。在《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前面讲的是淮南的橘到了淮北就成了枳,在它的后面讲的是夸父不自量力追逐日影的故事。三则寓言都是告诫人们不应违背自然的规律,不能莽撞瞎干。可见作者并没有称赞愚公移山之意呀!其二,对方辩友刚才说,山就是困难,代表着种种难关和挫折,如果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要请问了,在《愚公移山》的寓言中,山被搬到哪儿去了呢?搬到了朔东,搬到了雍南,这明摆着,这不是转嫁了困难吗?难道朔东、雍南的人民就不要交通方便了吗?(掌声)今天的辩题,事实上给了愚公两条路的选择,但体现在更深层次的就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取舍。一条路,愚公率子孙万代挖石运土、移山填海;另一条路是移民新风举家搬迁,修建新家园。究竟何去何从,我们和对方辩友是志同而道不合。我们双方都有锲而不舍、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但对方辩友选择了“移山”,而我方则主张“搬家”。愚公面临的困难不是山,是交通不便;就为了自己的交通方便,把两座大山连根搬走,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而“搬家”是一种新思维,体现了中华民族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进取的科学精神。下面,我将从实事求是的务实层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第一,“移山”根本不切合实际。“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我们估算一下,它们的土石方量竟达2 340 000亿吨!愚公和他的子孙每年只能往返一趟,就算每趟能运5吨,要将山全部挖完,得干上100亿个5000年
呢!可是科学家早就告诉我们,地球的寿命总共在100亿年左右,就是说,当人类把家搬到了太空里去了,愚公还在不停地挖山呀!第二,“搬家”是务实量力而行的选择。搬家当然不是逃避困难,而是向困难挑战,充分讲求效率的做法。搬家之后,愚公和他的子孙都可以一展宏图,开创新生活新家园。一来,不再有来往之塞,交通之苦;二来,愚公可以发挥余热,传授发家致富的经验;三来,孩子们可以负笈求学,成家立业。这才是“莫道桑榆晚,彩霞正满天”哪!谢谢大家!(哨声终了提示,掌声)
主席:谢谢邬健敏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进一步阐述正方的观点,时间三分钟。请。
正方二辩:大家好!冷酷无情的现实不足为惧,我们怕的就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去突破现实。荷兰那个国家,虽然地处海平线之下,但建造堤坝让自然屈服于荷兰人民面前,那么按照对方同学的说法,荷兰人民经不起自然环境(考验),不是要离开这块土地吗?穷山恶水的西北地区一片沙漠,但当地人民依然在那边生活,那么他们太愚蠢,不知道什么是享受吗?对方辩友将如何解释呢?我方主张愚公应该移山,基于下面几个理由。第一,故事里面的“山”是为了改善生活、发展社会、创造未来不可回避的困难。现在很多医生苦心研究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但还没有找到,那么要叫这些病人放弃对生命的希望吗?愚公怕移不倒山就放弃努力而搬家吗?第二,“山”不但象征不可回避的困难,还象征着可以克服的困难。很多例子证明苍天不负有心人。比如,到达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细菌之王巴斯特尔,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愚公也是每天慢慢地不断地挖山,终于美梦成真了。第三,“移山精神”可造福后代。经过三年的酣战〔三年的酣战〕指发生于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又称韩朝战争。,我国山河惨遭破坏,满目疮夷。但,我们不到三十年就实现了经济奇迹,使我国跻身“亚洲四小龙”。在198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汉城奥运会。我们父母一辈扭转贫穷落后的面貌,造福后代,靠的也就是移山精神。第四,“移山精神”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内心处。因为,据文献记载,自然灾害此起彼落、接连不断,但中国人民并没有逃避,他们是团结合作直接面对问题的。通过移山,愚公一家人能够培养出合作精神,这就提醒我们分工合作的重要性。第五,“搬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当时,中国到处都是山,去哪里没有山呢?人生的过程处处都是困难,根本无法避免。如果人人离开山,而寻找方便之处,那么这座山由谁来开发呢?穷乡僻壤和繁华城市之间的贫富日趋悬殊,一定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吧?人人都知道什么是苦的,什么是甜的,还知道什么是值得做的,什么是不值得做的。人只懂得择甜而行、弃苦而逃的话,难免有避重就轻、一事无成之虞,因此我们更需要愚公移山精神!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李静延同学!现在我们请反方二辩钟婳婳同学发言,时间也是三分钟。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同学说愚公最后感动了天帝,而我们知道,天帝并不存在,因此量力而行以搬家为上。对方同学爱谈精神,我们就来谈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恰恰是,不仅务实,更在务实之中求应变。多谋,善断,机智,变通,向来是中华精神的精髓。上下五千年,多少颗智多星熠熠生辉,多少个智慧故事代代相传。从姜太公钓鱼到司马光砸缸,从曹冲称象到诸葛亮草船借箭,困难面前不仅要斗勇,更要斗智。机智应变的“搬家思维”,正是体现了中国“圆而神的智慧”。第一,“搬家”是向旧观念的挑战,是创造新生活。寓言中的老愚公为什么没想到搬家,因为守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令他步履维艰。可能愚公的故土是王封的,他不敢离;可能是祖先创下的,他不想离;可能还有他的祖坟,他舍不得离。在他看来,打破头脑中的旧框框,搬家,比搬山还困难。山不转了水要转,水不转了人要转。既然环境限制了生存自由,何不另辟一方新天地?既然大山遮蔽了视野,何不越过大山看世界?韩民族的祖先几千年前离开阿尔泰山脉,风尘仆仆地越过千山万水迁居朝鲜半岛,这一伟大的迁移不就是“搬家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掌声)第二,“搬家”是一种具有活力的新思维。陷入了封闭、僵化、线性思维的人,遇山,只想着挖出,遇海,只想着填海。殊不知跳出一步天地宽哪!历史的进步就在于不断打破封闭和凝固,创造开放和流动。今天,我们这些愚公的后代正投身于改革的事业中,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搬家,就是流动。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