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试题答案
1、福特在设计捷豹牌汽车时,拆看了50多种品牌的汽车,这个例子恰好说明应向()学习(B)A.供应商B.竞争对手 C。
销售商 D。
科研机构2、在组织战略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组织整体战略范畴DA、技术领先B、成本领先C、适应(顾客)战略D、组织环境研究3、解决方案是在研究开发的哪个阶段中被执行的:(D)A.发射 B。
吸收 C.收敛 D.实施4、以下哪项不是TRIZ理论的特点和优势:(C)A。
成功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B.其目的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解决办法C。
采取折中或者妥协的办法D.分析问题的情境5、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C)A.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市场成熟的结果 C.技术变革的结果 D.制度发展的结果6、以下哪项不是与挫折密切相关的因素:(D)A。
挫折情境B。
挫折认知C.挫折反应D。
挫折影响7、根据创造力的起源不同,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创造力的类型:(B)A.标准式创造力 B。
持续式创造力 C。
探索性创造力 D。
意外式创造力8、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C)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B.知识产权意识C。
市场投资意识D.风险意识9、鲁班发明锯子是从草割破手指中得到的启发,这是BA、象征类比B、直接类比C、幻想类比D、动作类比10、全面的知识管理不包括:(C)A。
企业的外部知识管理 B。
设立知识主管 C.对知识使用设立权限 D。
知识的交流和共享11、在确定用户需求和产品定位之后,须进行质量功能展开保证产品从设计到生产。
以下关于质量功能展开的4个阶段,哪项是正确的流程:(D)A.产品规划工艺计划零件配置生产计划 B。
生产计划工艺计划产品规划零件配置 C.生产计划产品规划工艺计划零件配置 D.产品规划零件配置工艺计划生产计划12、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B)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C.信息广泛D.独特的个性化13、在建筑隧道施工中,将空心钢柱打入岩层中是一种构盾施工法,这种技术创新是一种(A).该方法模拟生物功能进行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12期2011年6月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No.12JUN.2011绩效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而绩效评价又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所在,管理学有句至理名言:“评价什么就做什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经过30年国企改革的实践,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厘清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使国有企业真正变成了一个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
但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必须对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成果作出客观、准确、公平的判断。
对国有企业效绩进行评价,就成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出资人)监管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国企绩效评价体系,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回顾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伴随30年国企改革的历程,大约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绩效评价指标(1978-1992年)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向,先后在国有企业推进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
但这一时期计划经济的烙印仍然存在,国企绩效评价指标映射出这种时代特征。
1982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制定了“企业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数”,这16项指数包括总产值增长率、产品产量完成情况、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降低率等。
1991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防止片面追求产值和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的现象;同时提出在工业企业的考核上要淡化产值指标,强化效益指标。
1992年提出了6项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包括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资产率(后改为增加值率)。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自主创新是指企 业通过 自身的努 力和探 索 ,产生技 术 突破 ,攻破技术难 关 ,并 在此基 础上依靠 自身 的能 力推 动 创新后续环节的进行 。完成技术 的商品化 ,获取商业利 润 , 达到预期 目标 的创新 活动。 自主创新 有三 方面 的内容 :一 是原始性创新 ,即在 科学技术领 域努力 获得更 多科学 发现
企业技术创 新的再认 识 ,或者说 自主技 术创新 是技术创 新 的高级形式。因此 ,也就 : 难理解 者在 内涵 及外 延上 的 f : 二
很大程度上的重合。
自主技 术创 新 中 ,自主是前 提 ,因此,企业 自身 的能
力就显得特 别重 要。在 引进技 术 中也要 消化 吸收 再创 新 , 突出 自己的知识 产权 。 自主创新所 需 的核 心技术 来源 于企
维普资讯
2 年 1 0 第2 0 期 6
Hale Waihona Puke SnaTn盯研geRa ccne蔫 nmtsc iedcl a ner e 科 Ma eh h0 究 o e 瑟
2 w 2 oN1 oo u 6. u
文章编号 :10 79 (06 2— 0 0— 4 00— 6 5 20 )1 04 0
全球科学成 果 、积极 引进 国外先进技 术 的基础 上 ,充 分进 行消化 吸收和再创新 。因此 ,自主创新不 排斥开放与集成 , 集成技术 电可以有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 不一定要从头做起 , 对引进技术 的消化 吸收改进也是 自主创新的组成部分 。 自主技术创新是整个 自主创新 价值链 的一个重要 环节 , 也是 自主创新的核心 内容 。但 由于 “ 技术 ” 这一概 念的 内 涵及外延不 断扩充 ,使得 “ 技术 ”不仅包 括工 艺技 术 ,也 包括经营 、管理 和组织技术。因此 ,“ 技术创新 ”的概念不
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分析
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意义高科技企业作为新兴行业的代表,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研发投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还可以帮助企业创新,保持竞争力。
同时,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指标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指标主要包括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以及研发活动的频率等。
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反映了企业员工中具备研发能力的人员比例,也反映了企业对研发人才的重视程度。
而研发活动的频率则能够反映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活动力。
三、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企业可以积累丰富的技术实力和知识储备,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研发投入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四、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创新导向是影响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其次,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也会影响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
此外,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程度也会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五、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评价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经济评价方法、技术评价方法和社会评价方法等。
经济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财务指标,如利润、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等来评估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
技术评价方法则注重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科技信息2008年第25期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上接第374页)[4]龙盛京.《有机化学实验》[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57-161.作者简介苗延青(—),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医学院药学系讲师,理学硕士。
吴亚(1979—),女,河南淮阳人,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理学硕士。
张小清(196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医学院药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韩铭]●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创新:中小企业成长之道—2006年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报告》(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2006)从研发费用投入、技改费用投入、技术人员投入和新产品产出四个方面入手,通过9项指标详细的分析了98家中小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现状。
该报告认为,在中小上市公司为例的中小企业创新力状况方面,虽然各家中小上市公司的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资源不少,但是就中小上市公司整体而言,良荞不齐,差距悬殊。
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小上市公司的创新面向本企业而不面向顾客,重结果轻过程控制,重机遇轻战略规划,重进度轻创新规律。
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缺乏制度性和积累的“中餐馆”创新模式,使中小上市公司的整体创新力“虚肿”,使其创新绩效达不到如同“麦当劳式”的全球现代企业水平(何鹏,2006)。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1.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资金匾乏目前我国从事R&D 的科技人员只有38%在企业,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在大企业,真正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就更少。
资金缺乏是各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而且这种情况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更为严重。
并且在此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往往又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上,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特别是用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资金很少,甚至没有,从而使得技术创新工作难以开展,新产品开发也只能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最终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胡怀敏,2002)。
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基于工业创新产出变化及其驱动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型,在城市工业部门内形成了 “国有工业部门”和“非国有工业部门”的二元经济格局(刘瑞明和石磊,2015)叫现有文献对国 有企业在创新方面是否相对低效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 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董晓庆等,2014)[8],相对于其他产权性质的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最低 (吴延兵,2012a[9], 2012b[10] , 2015[11])o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相对于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国有 企业的创新绩效更高。曾钺和郭兵(2014)少]研究认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优于其他所有制企 业,不同组织形式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公司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优于非公司 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且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绩效最优。程强等(2015)⑴]从外部性视角分析了国 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认为国有企业在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 更强调的是国有企业创新的直接效率损失,而第二种观点则从企业组织形式动态变化以及外部性等视 角重新考察国有企业创新效率,为认识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新的洞见。以上文献说明了两个重要 事实:一是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绩效的确存在明显差异;二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具有不同 组织形式或者说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推 进,经济系统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所有制结构变化对我国工业新产品创新发展的作用 还有待深入研究。
《创新理论》考试部分试题
2010—2011年公需科目模拟考试题生姓名:马宴苹考试科目:2010—2011年公需科目开考时间:2010-11—4 20:26:10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判断题(每题1分)1。
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依靠国家的创新能力以及以市场引导、利益驱动的消化吸收科技成果的社会创新能力.正确错误2。
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享赋的投入.正确错误3.技术推动了社会文明与进步,并不带来任何的副作用。
正确错误4.政策、法律制约和影响技术的发展,军事战争对技术起刺激和破坏作用.正确错误5.自主创新模式更多的为少数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所采用。
正确错误6。
集成创新要求不同类型的创新资源和能力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在本质上是创新要素的交叉和融合正确错误7.当新的产品被看做是独立的产品单元时称为结构创新。
正确错误8.创新风险是不可以防范和控制的。
正确错误9.技术创新风险可以管理,但是不可以完全灭除。
正确错误10.实施创新活动是指将创新思想通过多个发展阶段,变成外部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或企业内部使用的工艺和方法。
正确错误11。
创新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最适合企业的方式管理创新过程。
正确错误12。
要保证一个创新项目的完成,需要创新的领导者、支持者和专业人才。
正确错误13。
创新的来源只与企业自身相关.正确错误14。
狭义的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对自己通过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正确错误15.技术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如何构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正确错误16.技术创新能力不是某一单项能力所能概括的,而是多项能力的综合和集成。
正确错误17。
隐性的技术知识是指已经被获取并被编成手册、程序和规则的,易于传播和沟通的知识。
正确错误18。
专业技术人员应邀讲授学术报告或讲座,按实际学时数的3倍认定学时。
正确错误19。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国家级课题(项目),按主课题(项目)组人员,前5名每年分别认定100、80、60、40、35学时正确错误20。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参考答案200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200题)一、单选题(100题)1、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D)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B.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C.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D.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2、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D)。
A.单项覆盖阶段B.集成提升阶段C.从集成提升向创新突破过渡的阶段D.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的阶段3、以下那像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々)。
A.企业发展战略B.企业对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C.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两化融合目标4、(A )是两化融合的需求的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A.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B.最高管理者C.管理者代表D.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主管领导5、基础资源的(D )是技术获取的重要环节。
A.电子化B.规范化C.信息化D.数字化和标准化6、(D )正逐渐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撑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A.人力资源B.技术资源C. 土地资源D.信息资源7、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应以(A)为向导。
A.业务优化和管理变革B.技术先进性C.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诉求D.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思想8、企业两化融合涉及到的职能和层次为(C )。
A.管理部门、决策层B.业务部门、基层员工C.企业所有的职能和层次D.信息化部门、管理层9、企业制定两化融合目标的直接依据是(D )。
A.两化融合方针B.企业发展战略C.企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D.企业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10、(D)是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
A.评价B.诊断C.维护D.考核11、企业应确立涵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为了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了有关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研究,并先后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系列报告,研究成果为《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家创新指数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我国当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监测分析,并与世界其它主要开展研发活动的国家进行动态排序比较,是一种基于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评价等理论方法的系统性综合评价。
“十一五”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更加科学的评价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监测中国创新能力的变化,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总体说明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能力,揭示我国创新能力变化的特点和差距。
评价对象选取了世界上40个国家,其研究与发展(R&D)经费之和占全球的98%以上,GDP合计占全球的88%以上。
力图通过逐年评价与国际对比来监测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为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支持信息。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和资源消耗驱动转到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上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创新资源的不断投入,知识的持续创造、传播和应用来实现,其绩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上。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营造的创新环境是必要保障。
创新指标的选取原则是:⑴相对独立,综合反映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能力和绩效;⑵相对指标为主,突出创新带来的竞争能力;⑶总量指标为辅,兼顾大国小国的平衡;⑷定量统计指标为主,定性调查指标为辅;⑸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⑹指标具有可扩展性;⑺数据具有可获得性;⑻数据来源具有权威性。
基于软系统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1 . 分析复杂系统 I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 对系统进行修改
6确 定 模 型 的 修 改 方案 . 2描 述 复 杂 系 统 . 5 模 型 与 现 实 情 况 进 行 比较 . 将
3建 立 根 定义 .
4 据 根 定 义 建 立 模 型 . 根
图 一1 软 系统方法七步骤
3 建立 指标 体 系
2 方法 介绍
楚 “ 做什 么 ” 的 基 础 上 ,确 定 “ 何 做 ” 的 过 程 。 如 第五步 :将概念模型与现实相 比较 ,即将第二步分 析过的复杂系统与所建立 的概念模型对 比,讨论理 论模型的合理性 与可行性 。第六 步:将讨论的系统 的期望与现实可行的统一 ,确定修改方案。第七步 : 改善不足的部分 ,重复第一步。软系统在分析和解 决 过程 中 ,主要 围绕 三个 问题 展 开 :第 一 :做 这 件 事的意义何在 ,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 R ;第 二 :做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 P ;第三 :怎么做才能 达 到 目的 ( 。 Q)
一
我国在 20 年颁布实施的 《 06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06— 00年) 20 22 》提 出要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 创新体系。20 0 8年我 国大 中型工业 企业 R D经费 & 为 2 6。 亿元 , 19 年同类型企业 R D经费的 509 是 95 & 1. 倍 ,20 81 07年 我 国大 中型 工 业 企 业 R D投 入 强 & 度 ( &D经费/ D ) 达 到 自 19 R GP 9 5年 以来 历 史 最 高 的2 8 %。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在 20 年至 .3 00 20 0 8年期 间 以 3. 8 的速度 高速 增长 。 1O % 对 于创新 绩 效 ,国 际上 尚未 有 统 一 的定 义 。国 外学 者认 为企 业 技术 创 新 绩 效 体 现 在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的产 出 以及 技 术 创新 给企 业 所 带 来 的变 化 上 ,对 企 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投入产出效率以 及产 出的结果 上 。高 建 (04 将 技 术 创 新 绩 效 定 20 ) 义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效率 、产 出的成果及其对商 业成 功 的贡献 ,包括 技 术 创 新 产 出绩 效 和 技 术 创 新 过程绩效 。丁晨 ,徐国华 (04 20 )利用技术创新高 标 准定位 理论 ,从技 术 创 新 系统 性 和 动 态 性 的角 度 出发 ,将企业技术创新视为输入、运作和输 出的全 过程 ,构建 了企业 技术创新绩 效 的指标 评价体 系。 单 红梅 (0 6 按 照科 学 性 、可 比性 以及 成 长 性 原 20 ) 则建 立 了 2个 主 因素层 、1 子 因 素层 的 指标 评 价 6个
我国中小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对策作者:母海林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21期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对策展开探讨。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中小企业迅速进入国际市场,拥有大量的创业商机和市场机会,不仅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在价格、品质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也有利于发达国家将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给予我国中小企业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例如,波音飞机的零部件在全球70多个国家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利用在世界各地制造各个零件的相对低成本和技术优势,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面对波音飞机的零部件需求商机,数以百计的中国公司也参与到了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生產中。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发达国家对华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并将“植根于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作为企业重要战略。
我国中小企业若能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先天禀赋优势和低人力成本优势,找准商机,顺应变化,高效运营,改革创新,就能把握住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新机遇,创造新奇迹。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一)自由化的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经济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增速的加快,经济全球化逐渐对全球多边贸易造成深远影响,持续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
(二)全球化的市场管理体系:经济全球化导致多边贸易机制呈现多样化和灵活化,世界各国在WTO框架下充分利用多边贸易机制,趋利避害,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
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将不再受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人力、资金、物质、数字、信息等任何资源都可以自由流动并被企业开发和利用。
我国中小企业要善于整合优化各类资源要素,主动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管理体系。
(三)经济全球化的营销推动: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全球购”。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改进创新措施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改进创新措施摘要: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使得任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国有企业想要在经济的浪潮中实现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国有企业只有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改变工作方法,拟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依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目标、绩效考评标准等,说明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改进方法,并给出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考核指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引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使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只有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企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只有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改变工作方法,拟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薪酬绩效体系优化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需要不断深入地对薪酬绩效体系进行探究并实施改进,构建同国有企业的发展特点相协调的薪酬绩效体系,以促进企业的整体效率提升,同时也促进员工个人能力的提升。
1国有企业薪酬绩效体系存在的问题1.1薪酬体系不具备激励性(1)薪酬级别的制定较为单一。
国有企业员工的薪酬福利与自身在企业的行政级别挂钩,这种制度忽略了不同岗位的价值和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调,极大地降低了技术性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部分员工为提升自身收入而热衷追求管理岗位,长此以往会导致管理岗位拥挤和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下降。
(2)薪酬分配存在平均主义现象。
在部分国有企业中没有明确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流于表面,没有与薪酬挂钩,这些都会导致员工存在“浑水摸鱼”的想法,使得制定的薪酬绩效没有发挥激励的效果。
(3)企业内部薪酬结构较为复杂。
首先,国有企业内部涉及薪酬的项目较多,但相互之间又缺乏紧密联系,这就会导致管理混乱的局面;其次,国有企业为兼顾内部大部分员工的利益,往往力求在薪酬方面面面俱到,最终产生薪酬结构过于复杂的结果,这也容易导致出现薪酬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创新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企业必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结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关键词:企业创新力;影响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后,特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企业飞速发展,目前初步具备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条件和动力。
但是,在激烈的内外竞争环境下,我国企业又直面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机遇。
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我国的企业,特别在以培养核心竞争力为主的企业创新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
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为了摆脱在低端市场的微利窘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我国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它们都纷纷完善制度,立足于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展开创新竞赛。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我国的一些企业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使我国多项技术水平居世界前沿。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开发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其中企业独立完成项目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项目占%。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到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0%以上,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其市场销售额达560亿元。
数字化产品以及信息家电等新一代产品正在快速发展。
计算机、移动通信、软件、集成电路、网络产品、数字化终端产品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全国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为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以上。
而在199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亿元和%。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猛增,高科技人才辈出,2001年我国科技人员增致万人。
2004年,中国企业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专利权申请增到1,782件,比前一年增长38%,17。
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最新公布的经济普查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仅有%开展科技活动,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只有%,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只占其销售收入的%,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日本的%。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 )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
A、创新领导B、创新文化C、创新制度D、创新人才2、( D )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A、政策变化B、社会文化变化C、经济发展D、创新3、( A )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
A、创造能力B、实践能力C、想象能力D、批判能力4、( A )有着精深的专业知识、设计才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将创新蓝图转化为具体产品、成果或工艺。
A、工程师型的实干家B、梦想家型人才C、企业家型实干家D、专业技术人才5、( C )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A、创造能力B、综合能力C、分析能力D、实践能力6、( D )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击队和急先锋的角色.A、批判能力B、创造能力C、实践能力D、想象能力7、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 D )意义上的特殊用法。
A、社会学B、管理学C、科学D、经济学8、按照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可以分成( B )和渐进的产品创新。
A、全面产品创新B、重大产品创新C、局部产品创新D、突跃式产品创新9、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最终要通过( A )来实现。
A、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B、技术变革C、创新产品D、组织结构变革10、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C)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B、知识产权意识C、市场投资意识D、风险意识11、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体现出创新能力的( B )特征。
A、综合性B、实践性C、独创性D、坚持不懈12、创造了“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是(A)A、牛根生B、潘刚C、马化腾D、李彦宏13、当创新活动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冲突时,创新活动往往会被(C )。
A、优先考虑B、取消C、放在第二位D、忽略14、对产品的改进,使之适应不同市场和政府的要求,是属于:(D)A、拓展新的经营领域B、扩大技术能力C、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D、支持和扩展现有的经营领域15、顿悟是瞬间对知识的理解领悟,是属于下面哪个阶段的现象:(B)A、孕育阶段B、明朗阶段C、验证阶段D、准备阶段16、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水平总体来说起步较低,隐形技术知识的存量相对较少,所以技术追赶要以理解与运用国外主流技术为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隐形技术知识的重要来源是:(B)A、购买专利B、跨国公司C、国际论坛D、与国外大学的技术联系17、福特在设计捷豹牌汽车时,拆看了50多种品牌的汽车,这个例子恰好说明应向(B)学习A、供应商B、竞争对手C、销售商D、科研机构18、钢筋混凝土是属于哪种异类组合(A)A、材料组合B、方法组合C、技术组合D、原件组合19、给我国现有的汽车发展体制、国家汽车政策带来了强劲的冲击,创造了一种紧张,激活了汽车市场,是因为(D)切入了汽车制造,A、私营企业B、集体企业C、国营企业D、民营企业20、根据创造力的起源不同,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创造力的类型:(B)A、标准式创造力B、持续式创造力C、探索性创造力D、意外式创造力21、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C)A、敏锐的嗅觉B、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C、凶猛好斗D、群体奋斗22、建立针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划体系对企业带来的良性影响,以下哪项影响不是:(C)A、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化B、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C、确保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流失D、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23、将水壶的特性分别列举成名词特性、形容词特性和动词特性的方法属于:(D)A、焦点法B、形态分析法C、主体附加法D、特性列举法24、交互作用模型是( C )的深化A、技术引进型模型B、市场需求拉引模型C、技术推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D、技术推动模型25、解决方案是在研究开发的哪个阶段中被执行的:(D)A、发射B、吸收C、收敛D、实施26、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 D )是一个关键。
我国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效果研究——兼析对医药企业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共3篇
我国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效果研究——兼析对医药企业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共3篇我国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效果研究——兼析对医药企业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影响1我国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效果研究——兼析对医药企业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影响自2019年7月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带量采购”政策,旨在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药品价格,推广使用疗效高、价格低的优质药品。
该政策自实施以来,对医药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因此,本文将从政策效果、医药企业绩效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我国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
一、政策效果在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医药市场价格下降明显。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进口药品、高值耗材、抗癌药、心血管药、消化系统药品等带量采购品种中标价平均降幅分别为52.8%、29.6%、57.2%、44.9%、44.9%。
而在2020年,该政策继续得到落实和推广,带量采购品种中标价降幅进一步扩大,降幅最高的抗癌药品平均降幅已经达到了90%以上。
可见,带量采购政策能够有效地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二、医药企业绩效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于医药企业的经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由于采购价格的降低,药品利润也相应下降,对于那些仅靠价格竞争赚取利润的企业来说,带量采购是一个致命打击。
以京东健康为例,该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还在销售抗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高利润产品,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京东健康的这些高利润产品被“打包”入带量采购,导致公司利润下滑。
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研发制造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说,带量采购政策却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绩效。
以恒瑞医药为例,该企业把带量采购视为重要机遇,调整企业战略,提高生产效率和研发投入,增加对核心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使得其2019年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了57%。
三、创新能力带量采购政策对于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样有所影响。
作为支撑医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被认为是医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灰色综合评价
fr n e ti rv d fa i l n f ciet v lae t e e tr rs e h oo ia nn v t n a i t t h oma c .I sp o e e sbe a d ef t o e au t h n ep ie tc n lgc li o ai bl y wih t e e v o i
在全球化 、 顾客需求多样化的竞争环境 中, 谋求技 术创新 己成为许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成功 的关
分重要的意义 . 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 , 因评价准则存在模
键.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经历多个环节 , 每个环节对技术
创新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 因此 , 必须从各个环节 的主
糊性而使模糊评价方法得到 了广泛应用 , 另一方面因
Gr y S n h t au t n o t r rs e y t e i Ev l a i fEn e p ie’ c o Te h oo ia n o a i n Ab l y c n l gc lI n v t i t o i
B I a — u n , H O G a gj , N o Z A G B oyn A nz a g Z A u n —e WA G B , H N a—i Y h i
snh t v l ain mo e ,itg ae i ep i a ayi irrh rc s , e cd n ed g e n zy y tei e au t d l ne td w t d lh , n lt he ac y p o es g y i i e c e e a df z c o r h c r n r u
n v t e me h ns ,h ma e o r e n g me t e e r ha d d v lp n a a i te n n o aiep r o ai c a ims u n rs u c sma a e n ,r s ac n e eo me tc p b l isa d i n v tv e — v i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_解学梅
第13卷第8期2010年8月 管 理 科 学 学 报J O U R N A LO FM A N A G E M E N TS C I E N C E SI NC H I N AV o l.13N o.8A u g.2010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①解学梅(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摘要:基于188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中介”和“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效应,而“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但却存在显着的间接效应.研究证实,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应最为显著.研究还表明,垂直和水平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程度不同,同顾客、供应企业的垂直协同相比水平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关键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创新绩效;结构方程模型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07(2010)08-0051-140 引 言随着技术的复杂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技术的融合性加剧,单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日益受到挑战,网络条件下的合作创新开始趋于普遍化.尤其是在“开放式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契约关系、合作网络、社会关系与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联结形成协同合作网络.在变革迅速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下,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引擎[1].然而,随着技术创新走向复杂化和协同化,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资金短缺、研发能力弱、资源获取难等约束因素,难以独立进行技术创新.由此,中小企业亟需和其他各种组织建立多维联系,形成协同创新网络,以促进技术溢出和知识共享[2].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技术创新演进的方向和速度,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于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那么,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有哪些?不同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如何?哪种协同创新网络更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这些都是目前亟需探索和研究的问题.1 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1.1 文献回顾最早提出创新网络(i n n o v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s)概念的是F r e e m a n,他指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其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3].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创新网络,并将其扩展到网络结构、网络合作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等层面[4-5].不少研究侧重探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①收稿日期:2009-08-02;修订日期:2009-12-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206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 C E T-06-410).作者简介:解学梅(1979—),女,山东青岛人,博士,讲师.x x m1030@126.c o m结构和模式[6-8].例如,H a d j i m a n o l i s[4]指出,协同创新网络是由企业和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等通过形成垂直或水平的关联节点所构成.类似地, P e k k a r i n e n和H a r m a a k o r p i[8]认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主要来自异质的参与者,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等.D o l o r e u x[7]基于加拿大渥太华53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创新更多地依赖与客户和供应商所形成的协同网络.然而,C o o k e[6]等则认为,中小企业很少同大学、研究机构、中介组织等建立交互协同网络.现有不少研究对协同创新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一些研究指出,协同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效应[9-10].例如,基于西班牙制造业企业的数据,N i e t o和S a n t a m a ría[5]指出,协同网络的协作程度和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然而,一些研究却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例如,L a r s s o n和M a l m b e r g[11]对瑞典机械行业的研究表明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正向影响.伴随着对创新网络结构的研究,一些研究开始探讨不同的协同网络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9].W h i t l e y[12]指出,不同的协同网络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效应;类似地,N i e t o和S a n t a m a ría[5]也认为,不同的协同合作参与者将会给企业创新带来不同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有何差异却没有进行深入探讨.此外,一些学者指出,同顾客和供应商合作所构成的垂直网络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12,9].尽管不同的协同网络能够促进知识共享,加快企业创新的产生,但合作者增加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风险.因此,有效的协同网络是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形成互补关系的网络[5].国内学者对协同创新网络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只是一些学者对创新网络进行了相应探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协同的理念.例如,池仁勇[13]通过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同中介、科研机构、政府等构成的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姚小涛[14]等基于250家企业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强弱关系是企业创新所依赖的重要社会关系.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从不同层面对协同网络进行了探讨,例如,网络组织类型及管理机制[15]、不同竞合模式的战略联盟[16]、供应商网络的信任分析等[17].总的来说,现有文献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研究提供了综合的理论框架.尽管一些研究探讨了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基本上是从定性角度所进行的初步分析,而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如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哪种协同创新网络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现有文献尚缺少系统的理论回答和实证诠释.1.2 研究假设1.2.1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资金扶持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税收减免,金融支持、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专项计划等)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以促进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例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大学和企业合作的政策措施来激发创新[18];美国和英国则制定相应的创新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根本性创新[19].不少研究强调了政府在促进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例如,B i g g s和S h a h[21]指出,政府机构和中小企业创新和绩效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 C o o k e[6]和D o l o r e u x[7]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实际运作中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比预期要小.总的来说,政府作为公共部门,能够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战略项目,促进企业和其它组织,诸如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的联结,以此对中小企业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整个网络协调运转.综上,本文有如下假设.假设1 中小企业与政府机构的密切联结所形成的“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其他协同网络(a,b,c)和企业创新绩效(d)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a“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所构成的“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b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与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企业—中介”协同创新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c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与研究组织所构成的“企业—研究组织”—52—管 理 科 学 学 报2010年8月协同创新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d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2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与供应商、采购商、竞争者以及合作者等相关企业组成了“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6-7].在这个网络中,与顾客/客户的密切联结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及时获取产品需求信息和市场信息,降低创新的市场风险;与供应商的联结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设备和原材料,获取技术创新的关键信息和产品技术知识[5];与竞争者的联结和合作则有利于解决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建立技术创新标准,共享互补性资源等[22].有关“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近几年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B e n e r j e e和L i n[23]的研究表明,企业与客户、供应链企业和竞争企业的交互协作能够通过价值增值过程促进创新溢出.S a m m a r r a和B i g g i e r o[24]指出,非正式的协议和正式长期的战略联盟能够促使企业产生渐进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一些学者侧重探讨企业同顾客/客户的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例如T e t h e r[22]、A m a r a和L a n d r y[25],他们认为同客户的合作能够推动更多的有创意和复杂性的创新产生.而有些学者则重点探讨企业同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指出供应商是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的重要信息来源,同供应商的协作能够在增强企业运作弹性和市场适应性的同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加快产品开发和创新频率[5].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指出,企业间通过知识、技术的交流所形成的技术合作,有利于企业发展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资源,获得协同效应[26].总的来说,中小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竞争企业通过形成协同创新链,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品开发和提升创新绩效.假设2 中小企业与客户、供应链企业以及竞争企业等所形成的“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1.2.3 “企业—中介”协同创新网络中介服务机构(i n t e r m e d i a r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s),包括技术中介、风险投资组织、技术市场、行业协会、技术转移中心等,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和经济结合的中间环节,中介服务机构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通过连结各创新行为主体,以知识和信息为载体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企业与市场间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归纳而言,中介服务机构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主要发挥6大功能:信息交流、沟通粘结、咨询服务、知识整合、鉴定评估、孵化和商业化等[27].一些文献探讨了中介服务机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例如,M a s s a和T e s t a[28]指出,中介机构是大学和企业间稳定和持续合作的重要纽带;D o l o r e u x[7]认为,企业同中介服务机构所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是创新思想产生和企业技术产出的重要源泉;类似地,P e k k a r i n e n和H a r m a a k o r p i[8]指出,网络的交互协作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总的来说,中介机构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通过发挥“粘合”和“纽带”作用,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推动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高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综上,本文有如下假设.假设3 中小企业与技术中介、技术市场、行业协会、风险投资机构等所形成的“企业—中介”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1.2.4 企业—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组织(r e s e a r c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学院/技校,是知识创造、技术产生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最重要的创新源[29].在政策鼓励和研发资金紧缺的背景下,研究组织同产业和企业的合作日益频繁[5].一些学者重点探讨了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指出企业同大学和研究机构所构成的创新网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网络合作风险,是企业实现创新的非常有效的方式[8,30].大学是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的强劲动力,它不仅为企业提供大量具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而且能够为新产业的出现和企业创新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31].不少文献强调了大学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M a n s f i e l d和L e e[32]指出,企业同大学的合作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G u l b r a n d s e n和S m e b y[33]认为,企业同大学的合作能够产生双向的知识流动,促进企业和大学的双赢.总的来说,大学和企业的协同能够推动知识共享,促进企业—53—第8期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创新的不断产生[34].研究机构是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一些文献重点强调了企业同研究机构合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例如,F r i t s c h 和F r a n k e [35]认为,同公共研究机构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加速专利的产生;N i e t o 和S a n t a m a r ía [5]则指出,企业同研究机构的合作能够显著地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总的来说,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研究组织通过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能够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以此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由此,本文有如下假设.假设4 中小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学院/技校等所形成的“企业—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图1 理论模型F i g .1C o n c e p t u a l m o d e l2 研究设计2.1 概念界定协同(s y n e r g y )概念是1965年由A n s o f f 在其《C o r p o r a t e S t r a t e g y 》一书中首次提出,主要是指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指出企业协同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由此必须高度重视公司之间的协同[36].而系统提出协同理论的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 a k e n ,他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协同学,该理论认为协同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超越各要素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37].基于上述创新网络理论和协同的内涵,本文所涉及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是指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同供应链企业、相关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和政府等创新行为主体,通过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构成技术链和知识链,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具有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的创新网络.同一般的创新网络所不同的是,协同创新网络更加强调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知识交互和技术转移,更加注重政府和制度环境在协同中的作用,更加强调创新行为的协同效应(图2).图2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概念模型F i g .2C o n c e p t u a l m o d e l o f s y n e r g y i n n o v a t i v e n e t w o r k 图2所示的技术链和知识链是指协同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基于技术和知识要素流动所产生的技术和知识衍射,是协同创新网络内各成员围绕技术和知识的获取、传递和共享的协同循环—54—管 理 科 学 学 报2010年8月所形成的技术和知识链环.由此,技术知识链环的有效传递在促进技术扩散和知识持续性累积的同时,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在协同网络内的流动,强化协同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创新网络成员的协同互动.2.2 量表设计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见表1),以已有的量表为基础,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设计出问卷来测量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表1 研究变量T a b l e 1R e s e a r c h v a r i a b l e s变量测量指标文献来源“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顾客/客户;供应链企业;竞争企业T e t h e r [22];D o l o r e u x [7];A m a r a 和L a n d r y [25];N i e t o和S a n t a m a r ía[5]“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监督或监管服务机构或相关政策F i s c h e r 等[38];D o l o r e u x [7];H e w i t t -D u n d a s [19];S a m m a r r a和B i g g i e r o[24]“企业—中介”协同创新网络技术中介;技术市场;行业协会;风险投资机构C o o k e 等[6];D o l o r e u x [7];P e k k a r i n e n 和H a r m a a k o r p i [8];F i s c h e r 等[38]“企业—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网络大学;研究机构;学院/技校F i s c h e r 等[38];F r i t s c h 和F r a n k e [35];D o l o r e u x [7];N i e t o 和S a n t a m a r ía[5]创新绩效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比F i s c h e r 等[38];R o m i j n 和A l b a l a d e j o[39] 由表1可知,量表中“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变量主要根据D o l o r e u x [7]与N i e t o 和S a n t a m a r ía [5]等的观点设计,将其分为顾客/客户、供应链企业、竞争企业3个指标;“企业—政府”变量则是来自C o o k e 等[6]和F i s c h e r 等[38]的研究;“企业—中介”变量是基于F i s c h e r 等[38]和D o l o r e u x [7]等的观点设计,将其分为技术中介、技术市场、行业协会和风险投资机构四个指标;“企业—研究组织”变量则主要来自D o l o r e u x[7]与N i e t o 和S a n t a m a r ía [5]等的研究,将其分为大学、研究机构、学院/技校3个指标.问卷采用了通行的李克特(L i k e r t )5级量表,从1至5代表程度从最低到最高(详见表2).表2 调查量表T a b l e 2R e s e a r c h s ca l e—55—第8期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2.3 变量测度1)指标的测度邀请被调查企业对其和顾客/客户、供应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13个指标联结和合作的程度进行评分,1分表示联结和合作程度最低,5分表示联结和合作程度最高(表2).2)创新绩效的测度基于国外学者F i s c h e r 等[38],R o m i j n和A l b a l a d e j o[39]对创新绩效测度的相关研究,本文用3个指标来测度创新绩效: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产品创新比例和工艺创新比例.为此,在调查中,邀请被调查企业对其近3年的创新绩效情况进行评分,共分为5个等级:①<0%,②0%~15%,③15%~30%,④30%~50%,⑤>50%,并按照等级程度将其转化为顺序尺度变量,由低到高对应为1、2、3、4、5(如表3所示).表3 创新绩效的测量T a b l e3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i n n o v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指标界定测度等级新产品销售收入比近3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①<0%;②0%~15%;③15%~30%;④30%~50%;⑤>50%产品创新比例近3年企业产品创新占总产品的比例①<0%;②0%~15%;③15%~30%;④30%~50%;⑤>50%工艺创新比例近3年企业工艺创新占总产品的比例①<0%;②0%~15%;③15%~30%;④30%~50%;⑤>50%2.4 数据收集和样本统计主要选取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为了保证问卷的可行性,采用3轮调查(2006—2007年).首先,将原始问卷发放给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让他们就此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问卷的修改和完善;其次,选择30家企业进行小范围预试,进一步修正完善问卷;然后,实施正式的调研.基于上海和深圳两地中小企业数量多,创新性强的特点,选取上海和深圳两地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样本主要按照企业规模和行业类型(主要涵盖制造业23个行业)进行抽样.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有效回收的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为37.6%.由表4可以看出,按企业所有制划分,被调研企业中占比例较大的是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分别为45.74%和30.32%,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所占比例相对很小.按就业人数划分,50~300人之间的企业所占比例最大,为56.91%.按企业年销售收入划分,3千万~3亿间的企业数量最多,占52.66%.按所属行业划分,比例较大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11.76%)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78%)等(表略).表4 样本统计T a b l e4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s a m p l e按所有制企业数百分比按就业人数/人企业数百分比按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企业数百分比国有1910.11301~20006232.9830~3009952.66民营8645.7450~30010756.9110~305026.60集体2613.83<501910.11<103920.74三资企业5730.32总 计188100%总 计188100%总 计188100% 注:中小企业界定是按照2003年国家经贸委、计委、财政部、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标准划分.2.5 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 t r u c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m o d e l,简称S E M),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方程—56—管 理 科 学 学 报2010年8月(m e a s u r e m e n t e q u a t i o n )与结构方程(s t r u c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 )两部分.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术语,基于前述的理论假设,构建了5个潜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图3).图3 路径示意图F i g .3P a t hd i a g r a mo f t h em o d e l3 实证分析3.1 信度分析在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检验之前,首先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运用S P S S 15.0中的信度分析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见表5).对整个量表的信度分析表明,C r o n b a c h 's α为0.839,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此外,H o t e l l i n g 's T 2(p <0.001)检验结果表明,信度分析符合真分数测量理论假设,信度分析效果较好.而各分量表信度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政府”、“企业—企业”、“企业—中介”、“企业—研究组织”和创新绩效5个潜变量的α系数值分别为:0.896,0.826,0.765,0.789,0.770,均满足大于0.70的要求,并且各个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i t e m -t o t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比较高.因此,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表5 变量的基本统计和信度分析T a b l e 5D e s c r i p t i v e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r e l i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n s t r u c t s变量测量指标M (S .D .)i t e m -t o t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C r o n b a c h 's α“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顾客/客户的联结程度(y 1)与供应链企业的联结程度(y 2)与竞争企业的联结程度(y 3)3.10(1.286)3.11(1.046)2.82(0.973)0.8680.7240.8390.896“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科技创新服务部门联结程度(x 1)与信息服务部门的联结程度(x 2)与监督/监管部门的联结程度(x 3)2.89(1.484)2.47(1.401)2.30(1.262)0.7950.7410.7320.826“企业—中介”协同创新网络与技术中介的联结程度(y 4)与技术市场的联结程度(y 5)与行业协会的联结程度(y 6)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结程度(y 7)3.43(0.959)2.70(1.248)2.79(1.257)2.56(1.061)0.6140.6510.6290.5510.765“企业—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网络与大学的联结程度(y 8)与研究机构的联结程度(y 9)与学院/技校的联结程度(y 10)3.31(1.162)3.56(1.263)3.10(1.254)0.6030.6870.6030.789创新绩效新产品销售收入比(y 11)产品创新比例(y 12)工艺创新比例(y 13)3.19(0.650)2.70(0.736)2.18(0.807)0.6260.5550.6480.770—57—第8期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3.2 验证性因子分析效度分析主要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测度.由于量表是借鉴国外已有研究基础上形成,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是指量表测量结果同期望评估内容的同构程度.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 o n f i r m a t o r y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利用L I S-R E L8.7软件来验证量表的构建效度.表6给出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负荷大部分大于0.7,并在统计意义上高度显著(T值>1.96).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数表明:近似误差均方根(R M S E A)和标准均方根残差(S R M R)小于0.08,规范拟合指标(N F I)、非规范拟合优度指标(N N F I)、比较拟合优度指标(C F I)的值均在0.90以上,由此,测量模型和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和度,本研究构造变量的效度较好,适合做结构模型分析.表6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T a b l e6R e s u l t s o f c o n f i r m a t o r y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变量测量指标标准因子负荷T值拟合指数“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η1)y1y2y30.970.890.7517.68***15.31***11.82***“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ξ1)x1x2x30.880.810.5413.48***12.04***7.44***“企业—中介”协同创新网络(η2)y4y5y6y70.800.690.590.5011.85***9.73***8.02***6.61***“企业—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网络(η3)y8y9y100.510.730.505.96***7.95***4.94***创新绩效(η4)y11y12y130.790.760.6411.95***11.43***9.00***χ2=181.71d f=94N F I=0.91N N F I=0.94C F I=0.95G F I=0.89R M S E A=0.071S R M R=0.069***表示p<0.0013.3 模型分析和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政府”、“企业—企业”、“企业—中介”、“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将前述结构模型输入L I S R E L,利用采集的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表7)、全模型路径图(图4)和模型检验结果(表8).表7 结构模型拟合指数T a b l e7F i t i n d e xo f c a u s a l m o d e l拟合指数χ2/d f N F I N N F I C F I G F I A G F I R M S E A S R M R 统计值2.3520.910.920.940.870.820.0710.078判断准则2<χ2/d f<5>0.90>0.90>0.90>0.80>0.80<0.08<0.08 拟合度的衡量分为整体模型拟合度检验、测量模型拟合度检验与结构模型拟合度检验.整体模型拟合度指标是用来检验整体模型与观察数据的拟合程度,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绝对拟合指数(a b s o l u t ef i t i n d e x)、相对拟合指数(r e l a t i v ef i t i n d e x)和简约拟合指数(p a r s i m o n y f i t i n d e x).表7给出的整体模型拟合优度指数显示:χ2/d f= 2.352,满足了2<χ2/d f<5的要求,R M S E A为—58—管 理 科 学 学 报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