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的生产》课标及教材分析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高中化学新课标《纯碱的生产》一节内容的分析
在新课改理念下,以往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并且实现了一标多本,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从对选修2《化学与技术》内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它更注重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它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第一单元课题3“纯碱的生产”根据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它是以纯碱工业为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方面的一些常识,认识化学在工业上的应用,现在的理念讲究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能偏颇于某一方面。而新课标也正是充分体现了这种要求,课标对教材的要求更灵活了,开放性更大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度要求可能降低了,而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提高了。
二.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2种制碱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化学工艺流程,了解工业上纯碱的生产原理,并且介绍了侯徳榜,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化学家
从化学技术发展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制碱工艺的演变历史,从而使学生从纵向发展来认识和体会化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从化学知识角度,主要学习如何根据纯碱的化学组成,推测其生产原料,进而选择和确定从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化学反应原理,需要对一系列化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从化工生产的角度,通过对几种工艺流程的逐一分析和比较,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和判断,其中也涉及到原料的合理利用、工艺路线的选择和优化、环境保护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从多种方案中进行评价和决策,学会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外,从化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只要原料中含有纯碱中的三种元素,化学反应原理可行,那么,可以有很多途径得到纯碱,可以形成多种工艺和技术过程,但作为实用的技术必须考虑原料的供应、成本、能耗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从这个角度,可以使学生对化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教学中,建议以氨碱法为重点,学习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合理设计,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认识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对于联合制碱法,则侧重于与氨碱法的比较,认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不宜过多地涉及复杂盐溶液体系的分离和提纯问题。
教学重点: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教学难点:复杂盐溶液体系中固体物质的结晶、分离和提纯。
三、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1】
1. 天然碱的生产主要是利用碳酸钠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因此,根据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改变温度、结晶水合物的组成以及溶剂水的质量等因素,可以改变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提高结晶析出的速率和质量(纯度)。
2. 天然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盐是由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而来,因此,二氧化碳或者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碳酸盐是生产原料之一;含有钠离子的化合物很多,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因此,氯化钠
是比较理想的生产原料之一。而氯化钠溶液为中性,碳酸钠溶液为碱性,由氯化钠转化为碳酸钠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原料中需要引入碱性物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碱性物质可以来自碳酸钙,它既含有碳酸根离子,又是一种碱性物质。
【思考与交流2】两种生产设计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联合制碱法利用合成氨生产中的氨和二氧化碳,生产过程中回收氯化铵,没有像氨碱法那样引入碳酸钙后产生氯化钙而无法合理地回收利用,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在于综合利用了合成氨生产中的物料,提高了氯化钠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从绿色化学角度看,更加符合现代化工生产的设计要求。
【思考与交流3】人类制碱工艺的改进和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其中路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仅从三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可以看到,即使纯碱生产这样传统的基本化工生产,化学、化工的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经验都是同样重要的,相比较而言,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经验和尝试的成分多些,而现代工艺越来越需要较高的理论支持,越来越依赖高新科技的支撑作用,换言之,化工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永远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路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如果同学有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科书中提到的其他一些人物,如哈伯、齐格勒和纳塔等,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