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谈 《经理人与组织》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经典精要
2021/3/11
6
德鲁克:管理者的定义
• 德鲁克认为,仅将管理者定义为“对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是不 够的,管理者应该是“对企业的绩效负有责任的人”。
• 人力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未有效使用的资源,提高经济绩效的最大机会 在于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企业能否运作归根结底取决于它促使人们尽职尽 责、完成工作的能力。因此,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是管理层的一项基本职能。 德鲁克用IBM公司的例子解释了什么叫使工作具有生产力。
2021/3/11
11
任务之三: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 企业管理必须始终将经济绩效放在首位。管理层只能以它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 存在的必要与权威性。如果管理未能创造经济成果,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管理层不 能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提供顾客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管理层 未能用交付于他的经济资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生产财富的能力,管理也是失败的。
叧有企业才有经济绩效这项特殊仸务这虽然丌是社会赋予企业的唯一仸务但它是优先的仸务因为所有的其他社会仸务如教育卫生国防以及知识的更新均依赖二经济资源的剩余而经济资源的剩余源自成功的经济绩效产生的利润和其他储蓄
现代管理学之父 ——德鲁克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 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 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 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 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 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 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 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 的眼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 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 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德鲁克: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
德鲁克: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作者:未知来源:《金融时报》时间:2004-11-23他关节虽已僵硬,但头脑依旧灵活。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周五步入95岁高龄,但谈起实际的管理工作,他还是比任何人都更有见地。
“管理者在商学院中学过,关系不是上升就是下降,但当今最重要的关系却是侧面的,”他说道,带着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重的澳大利亚口音。
“如果有件事是我所认识的大多数管理人士都必须要学的,那就是在没有权威也没有命令的场合下该如何处理关系。
现在,你还剩下什么?”我提前一小时来到德鲁克教授的住所,那是位于南加州近郊的一座平房,离以他名字命名的那所管理学研究生院不远。
屋子整洁且朴素。
我按响门铃,他的看护打开了门。
一个有点虚弱但非常急切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是《金融时报》来的先生吗?没错?承蒙光临,伦敦先生,请进,请进。
”因为年龄的关系,德鲁克教授的听觉越来越差。
今年早些时候,他摔了一跤,导致髋骨骨折。
在其它方面,他还是会如过去60年那样,被人描述成公众知识分子:结合了旧世界的谦恭有礼和新世界的直言不讳。
他在谈话中会先引经据典,涵盖历史、经济学、科技和社会,然后再切中要害。
老话说,对管理学作者而言,挑战就是找到彼得·德鲁克说得还不够好的地方。
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从1946出版的《公司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到1999年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第一次读他的书就会发现这一点。
“德鲁克最主要的贡献并不单是一种思想,而是一个有着巨大优势的完整作品集:其中的一切几乎都是基本正确的,”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在《平日里的德鲁克》(The Daily Drucker)一书的前言中写道。
这是一本集这位伟人见解之大成的新著作。
德鲁克:优秀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好别人,而是管理好自己
德鲁克:优秀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好别人,而是管理好自己作者:吴越舟,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来源:华夏基石e 洞察(ID:chnstonewx)本文编自吴越舟新著《非常之道—德鲁克管理思想精粹》德鲁克认为,历史上那些极成功的人(如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是一直进行自我管理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自我管理使他们成为伟大的成功者。
德鲁克在1988 年1 月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了《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
他在文中指出,未来的典型企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的,这些专家在基层从事不同的工作,自主管理、自主决策,知识主要体现在基层、体现在专家的脑海里。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德鲁克回答道:自我管理。
成功必然属于善于进行自我管理的人。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是管理好被管理者,而是管理好自己;管理对象—知识工作者更需要自我管理,管理的使命就是促进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这是一场管理的革命,对于管理者、知识工作者都提出了前所未来的新要求,“就基本内容而言,它要求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像首席执行官那样思维和行动,同样要求知识工作者对我们大多认为理所当然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来一个几乎是 180 度的转弯。
”1管理者双重角色的发现德鲁克提出的自我管理理念是指一个人主动调控和管理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
这种管理理论使管理的主客体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传统管理认为,任何管理活动都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等基本要素,这个基本要素的静态组合形成各种管理组织,其动态展开形成了各种管理活动,贯穿管理组织和管理活动的能动因素是管理主体,也是管理行为的发起者,管理对象即被管理者是被动的,是管理活动的承受者。
德鲁克的自我管理则试图弥合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鸿沟,使两者合二为一,在组织中的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又是客体,都承担双重角色。
自我管理是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等活动,以提高个人素质和绩效,实现组织发展目标。
德鲁克管理系列之2. 德鲁克:经理人进阶
重点客户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东软集团、中铝、中铁、神华、华能、华电、中烟、运载火箭研究院、中海油、海尔集团、李宁公司、达芙妮、万科、富力地产、佳兆业置业、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银行、恒天财富、中信建投、民生保险、申彤投资、宝钞集团、费森由斯卡比制药、希尔威金属矿业、泰纳国际果业、卡夫、NEC、NCR、朗讯、利乐包装,及FESCO等培训机构。
了解上司风格的4个途径
向上司推销建议的5步法
视频学习与模拟演练
视频学习:我有个动议
模拟演练:当场推销建议
模块二、共事篇-如何跨部门沟通协作
您是否已经意识到,同事之间的平行关系通常比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而同事之间的沟通不良是结果,不是原因。沟通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的症状。管理者应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能够为组织带来什么贡献?我的工作需要其他什么部门的配合?别的部门需要我的什么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只有着眼于有效贡献,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宾夕法尼亚大学认证绩效改进咨询师
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教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
原新浪无线产品总监
职业背景
现任寰球立德合伙人,全球领导力事业部负责人;创办慧福咨询,专注于领导力领域的咨询、测评及教练工作;
丰富的培训经验:先后服务于美国HPO、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清华总裁研修班等多家知名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包括教练式领导力系列、执行力系列、管理技能系列,以及问题解决工作坊系列等;
破解激励困局
激励的核心:金钱无法激励绩效
协助下属取得绩效:确立目标、消除障碍
角色扮演:协助下属排除障碍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 责任和贡献的统一,上级和下级的一致 ,才能使企业最后得到期望的结果。
•2006-5-20/21
•13
责任
➢ “责任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对外 而言,它意味着你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 是靠得住的,是能够达到一个特定的表 现绩效的。对内而言,它意味着一种承 诺。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仅对具体结果负 责,他也有权为产生这些结果采取一切 必需的行动。还有,他尽力去取得这些 结果,并把它看作是个人的成就。”
➢ “瑞贝卡,星期二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 不要想当然!结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我 要取的东西都还在办公室里。问题在于你自以为是 地认为我随身带了钥匙。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 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 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
•2006-5-20/21
•18
造大教堂。”
• 只有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
理者”。
德鲁克:《管理实践》
•2006-5-20/21
•10
德鲁克为什么研究管理?
➢怎样创造一个能够成功运转的社会? ➢ 答答案:一定要创造能够发挥作用的机
构及组织。 ➢怎样创造能发挥作用的组织? ➢怎样提升管理者,使他能创建可以发挥
作用的组织?
•2006-5-20/21
1. 汉特为什么对雷恩发火?如果你是雷恩,你将如何处 理更改订单事件?
•2006-5-20/21
•14
管理是什么?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 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 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 ,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 彼得·德鲁克
•2006-5-20/21
正确认识组织和个人的关系
正确认识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核心理念个人发展得越好,组织也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反之亦然。
(详见彼得〃德鲁克《未来的里程碑》及其他相关著作。
)理论指导德鲁克强调:“个人发展得越好,组织也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反之亦然。
”可见,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是互利互惠,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
我们既要强调前者对于后者的贡献,更要重视后者对于前者的培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相互给予,不可分割。
今天的资深经理人都深知其中的真谛,当企业优良的文化不断提升,实力不断增强时,作为个体的员工也会获得愈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因为如此,作为企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都要无条件地热爱你的工作。
企业也要善待你的员工,无论企业取得再大的成就,都不能漠视其中任何一位哪怕是最为普通的劳动者。
组织与个人的这种关系是由他们共同的利益决定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竞争对手与最终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利益是永恒的”这句话堪称真理,只有当个人与组织脱离关系时,他们才从共同利益中游离开来。
操作指南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福利条件,有效地把员工和企业捆绑成一个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彼得·德鲁克的主要作品一、《经纪人的终结》“The Deadline of Economic Man: The Origines of T otalitarianism” --1939年二、《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 --1942年三、《公司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19456年四、《新社会》“The New Society” --1949年五、《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1954年六、《美国的未来20年》“America's Next Twenty Years” --1957年七、《未来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 omorrow” --1959年八、《为成果而管理》“Manageing for Results” --1964年九、《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1966年十、《突变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1969年十一、《技术、管理与社会》“T echnology,Management,and Society” --1970年十二、《人类、思想与政治》“Man,Ideas,and Politics” --1970年十三、《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Management:T 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 --1974年十四、《前所未有的革命》(1995年再版,书名为:《养老基金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 --1976年(“Pension Fund Revolution”)十五、《一个旁观者的冒险经历》“The Adventure of a Bystander” --1979年十六、《动荡时代的管理》“Management in Turbulent Times” --1980年十七、《关于未来经济学及其他的评论》“T 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ssays” --1981年十八、《最后的世界》“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1982年十九、《正在变化的管理者的世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Executives” --1982年二十、《做好事的诱惑》“The T emptation to Do Good” --1984年二十一、《创新与创业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985年二十二、《管理前沿-今天孕育未来决策的地方》“The Frontiers of Management-Where T omorrow's Decisions Are Being Shaped T oday” --1986年二十三、《新现实》“New Realities” --1989年二十四、《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1990年二十五、《生态愿景》“The Ecoligical Vision” --1992年二十六、《为了未来-20世纪90年代及其以后的年代-而管理》“Mananing for the Future:The 1990's and Beyond” --1992年二十七、《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 italist Society” --1993年二十八、《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1950年二十九、《德鲁克论亚洲》“Drucker on Asia” --1996年三十、《彼得.德鲁克论管理职业》“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 --1998年三十一、《21世纪管理的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1999年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分为三种:一、组织的拟人化,外部关系的平等;二、组织是个人的载体。
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解读之十德鲁克对经理人的
案例分析:
厂长人选的定铎
68
经理人的责任
• 要求下属好好想想他们的目标及贡献;只有如 此;才棵做客观的考核 否则只有靠别人的褒 贬来衡量
69
杜拉克铭言
• 着重在绩效;而不要谈潜能 人事政策总是要基于绩效
70
升迁要重绩效
• 因为这表示他会做什么;他的能力所在 • 也要考虑新职务所需要的必要的知识 技能
能力
24
4
管理者的10种角色
• 名誉领袖 • 领导人 • 联络人 • 侦探 • 传播者
• 发言人 • 企业家 • 危机管理者 • 资源分配者 • 谈判者
25
4
为确保上司称职;G公司的措施
• 议政从宽;决策从严;执行从速 •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 文凭服从水平;资力服从能力;年龄服从本领 • 发现一批;发展一批;提拔一批;淘汰一批
• 明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理人 针对明日不 同的市场 变迁的社会;如何能满足顾客的需 求 先问事;再找人
• 我们如何培育这样的人
1. 充分发挥其长处;依据过去绩效尽致发挥 2. 自我发展并支援必要的知识 技能 经验 3. 不可或缺的个人特质正直
77
案例分析:
老板的老客户
78
告诫下属原则
热火炉原则:
老板最重要的素质与能力
1992年美国对千名老板与高层管理人员调查果 老板最重要的20 项能力与素质依重 要性排序:
1. 财务管理经验与能力 2. 交流与人际关系能力 3. 激励下属的能力 4. 远见与洞察能力 5. 自我激励与自我突破
1. 决策与计划能力 2. 市场营销能力 3. 建立各种关系的能力 4. 人事管理水平 5. 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
并给以必要的训练 • 潜能只是一种承诺;不能保证可以转化成有绩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2006-5-20/21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共事篇
着眼有效贡献
2006-5-20/21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共事篇——如何有效地与各部门经理人协作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 认识同事关系的重要性 2. 改善与同事有效合作的技巧
2006-5-20/21
2006-5-20/21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案例要点回顾:宝拉
Ø 宝拉向汉特汇报购买光学阅读器事
1. 6000美元,技术性高,你无法了解它 2. 用专业术语解释 3. 无法确定五年内不被淘汰 4. 不知道其他公司是否在用 5. 制造商保证可以省钱
Ø 汉特:去找事实根据来!
2006-5-20/21
2006-5-20/21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课程结构
•规划篇
•摆脱昨天的包袱
•决策篇
•承担决策风险
•经理 人
•共事篇
•着眼有效贡 献
2006-5-20/21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辅佐篇
发挥上司长处
2006-5-20/21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辅佐篇——如何有效辅佐上司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Ø管理上司也是经理人的职责;
Ø提供与上司有效相处的技巧,进而 学习如何有效辅佐上司。
2006-5-20/21
经理人与组织彼得德鲁克
谁是管理者:三个石匠的寓言
Ø 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正在干什么。 Ø 第一个回答:“我在混口饭吃。” Ø 第二个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儿。” Ø 第三个仰望长天, 目光炯炯有神地说:“我在
建造大教堂。”
2006-5-20/21
德鲁克52课组织的三大绩效的感悟
德鲁克52课组织的三大绩效的感悟摘要:一、引言:了解德鲁克52课组织的三大绩效二、德鲁克三大绩效理论的内涵1.结果导向:产出与成果2.过程导向:效率与协同3.人员导向:激励与成长三、如何运用三大绩效提升组织效能1.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值2.构建高效的执行流程3.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成长四、实例分析:知名企业运用三大绩效的成功案例五、总结:德鲁克52课组织三大绩效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正文:一、引言:了解德鲁克52课组织的三大绩效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组织的三大绩效理念。
他认为,组织绩效的提升是衡量管理成效的关键,而组织绩效可以从结果、过程和人员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本文将围绕德鲁克的这一理论,探讨如何提升组织效能,为管理者提供实用的指导方法。
二、德鲁克三大绩效理论的内涵1.结果导向:产出与成果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关注组织最终产出的质量和数量。
在这一维度上,管理者需要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指标。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2.过程导向:效率与协同过程导向的绩效评估关注组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和协同效应。
在这一维度上,管理者需要关注企业的运营流程、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指标。
通过改进流程,提高组织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
3.人员导向:激励与成长人员导向的绩效评估关注组织中员工的激励和成长。
在这一维度上,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满意度、职业发展、创新能力等指标。
通过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素质,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
三、如何运用三大绩效提升组织效能1.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值为了实现组织效能的提升,管理者首先要明确组织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可量化的期望值。
这样,员工才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从而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贡献力量。
2.构建高效的执行流程管理者需要关注组织内部流程的优化,确保各项任务的高效执行。
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
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篇1按照徐董事长在《谈新时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要求,要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经营思路,更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经营管理模式,在经营思想、理念和模式上,要积极向优秀企业学习。
太阳雨净水市场部组织了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学习分享会,会上每个人都简单谈了自己在阅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和《巨变时代的管理》两本书后的感受,并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情况,结合自身具体工作开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总体来说,经过分享会的讨论剖析,大家都能很清晰的认识到徐董事长做出学习要求的原因,对徐董事长及公司高层对企业发展及管理的焦虑及危机感也慢慢的感同身受。
基于企业快速转型的新形态下,所有人都要考虑,怎么样调整工作的思想和心态,做好自身的工作定位,继而有效的开展工作,并在部门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是总结大家学习心得后得出的一致想法。
创造未来,忘记昨天从企业发展方向来讲,我们公司明确了“核心再造,再造核心”的经营战略,并且倡议企业员工要放下原来辉煌的包袱,以创业的心态再出发。
要想变革,首先是需要对变革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需要一种敢于变革的魄力,找准方向,一往无前。
而对于原有的已经付出很多努力的事情,如果证明是不明智的,就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尽早做出决断。
在我们非理性的决策中,有很多是因为,我们无法放下昨天导致的。
找准自己在企业、工作中的定位。
企业转型中,更应该找准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位置,明白自己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什么帮助,在企业给予自己的岗位上,能做出那些对企业发展有收益的工作。
作为领导者,要认清工作的方向重点,把握管理的公平,而没必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而执行者,作为自己的管理者,则需要了解工作的目的,找到工作的方法,完成具体的工作要求。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百年德鲁克(珍藏版)-第八章
第八章为什么需要经理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
经理人和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特殊需要,是其特殊器官和特殊结构。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没有经理人,企业便无法运作。
不能认为管理部门所做的只是所有者授权给它的工作。
管理部门之所以被需要,不仅由于工作量太大,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完成,而且由于管理一家企业同管理一个人自己的财产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
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
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
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
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
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
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经理人在企业运作中的重要性,德鲁克列举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起、衰落和复兴的实例。
亨利·福特早在1905年时,尚一贫如洗。
但仅仅在15年以后,他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和获利最丰的制造业企业——福特汽车公司。
当时,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独占鳌头,在全世界的汽车市场上也占据了首屈一指的地位;该公司的累积盈余高达现金10亿美元。
然而,福特的辉煌仅仅维持了几年,到1927年,高不可攀的企业王国已摇摇欲坠了。
它已丧失了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勉强维持着一个第三位;几乎长达20年,每年都赔钱,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无法进行有力的竞争。
1944年,公司创始人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当时只有26岁,既无经验,又无训练,接管了这家公司,并在两年后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驱逐了他祖父时代的遗老,引进了一整套全新的管理班子并拯救了公司。
德鲁克简介
Front Runner IN
他 是 思 维 领 跑 者
Thinking
“
“众多知名管理学大师及企业领导 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并将他们重要的决策和成功归功于他
菲力普·科特勒 彼得·圣吉 比尔·盖茨 雷富礼
美国通用电气集团 原总裁 杰克•韦尔奇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 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的角色 我认为彼得 • 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 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
1999年
德鲁克管理学院在大师的亲自指导下成立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
迅速培养称职的管理人才和创业者 使他们能与世界顶级强手竞争 显然是中国最需要的 也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 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为中国管理者和创业者 提供全世界最优良的管理知识和管理工具 不但对中国 而且对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
880,000
➢我院的课程采购客户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009年 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 中高层
《创新与领导力》
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 中高层
《八项基本管理技能》
深圳平安新渠道
中层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Hale Waihona Puke 深圳平安新渠道中层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 中高
《八项基本管理技能》
深圳平安新渠道
2010年
Peter F. Drucker
Peter F. Drucker
“他
不仅关注企业如何对其资源进行管理
他更敬重教育、个人责任
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
“ “
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 他的著作 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德鲁克:经理人应承担的5项工作
德鲁克:经理人应承担的5项工作 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说过:“我永远不会提拔一个从不犯错误、特别是从不犯大错误的人担任最高层的工作。
” 德鲁克将经理人的工作分为以下五项: 工作之一:制定目标 一个经理人首先要制定目标。
他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做些什么,这些目标在每一领域中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德鲁克认为,一个人能够制定目标,不一定就能成为经理人;但是,一个人没有制定目标的能力,决不能成为称职的经理人。
一个经理人通过提高其各项工作的技术和成就,可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经理人。
工作之二:组织 一定意义上说,经理人所从事的就是组织工作。
他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策和关系,他对工作进行分类,把工作划分成各项可以管理的活动,又进一步把这些活动划分成各项可以管理的作业。
他把这些单位和作业组合成为一个组织结构。
他选择人员来管理这些单位并执行这些作业。
组织工作也要求有分析能力。
因为它要求最经济地利用稀缺资源。
但它是同人打交道的,所以要从属于公正的原则,并要求经理人有正直的品格。
工作之三:激励与沟通 人们工作是出于不同的原因,有人为了金钱,有人为了社会地位,有人为了得到别人的欣赏,也有人是为了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自我发展。
作为经理人,一定要明晰这些人的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确保员工尽可能最有效地工作。
简而言之,激励就是鼓舞和指导员工取得好绩效。
除了激励外,一个经理人还要做好沟通工作。
他要把担任各项职务的人组织成为一个团队。
他做到这点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的工作实践,通过员工关系,通过有关报酬、安置和提升的“人事决定”,通过同其下级、上级和同级之间经常的相互信息交流和沟通。
工作之四:衡量 经理人要为每一个人确定一种衡量标准。
衡量的标准不但要专注于组织的绩效,而且还要专注于个人的工作并帮助他做好。
他对成就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
他把这些衡量的意义和结果通报给他的下级、上级和同级。
衡量首先要求的是分析能力,但也要求把衡量用来促使实现自我控制,而不是用作控制他人的工具。
德鲁克核心观点
德鲁克十大核心观点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曾说:“几乎企管理论的每个细节,最后都可以回溯到德鲁克身上”:在长达6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许多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甚至视为常识的重要管理概念,即使不是由德鲁克所发明,也一定都可以从他众多的著作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以下便是这位长期以“旁观者”自居.始终是主流学术界“局外人”的德鲁克,终其一生针对管理这个专业学科所提出的10个影响深远的核心概念,从中便可一窥德鲁克洞察时势、预示未来的卓越见识.观点一:联邦分权管理Decentralization《公司的概念》一书.被誉为是带起全世界“联邦分权”热潮的著作,而书巾用来作为现代大企业和现代组织典型的模板,则是当时声势如日中天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Iors)。
德鲁克指出,“权力与功能分工,行动协调一致”,正是联邦分权理念的定义,亦可说是通用汽车分权政策的最佳写照。
而在这套制度之下,各个联邦(亦即事业部)不可能在肓目服从命令的情形下运作,而必须给予中央与事业部主管之间,对双方问题、政策与做法的相互理解。
如果事事都要请示管理高层,公司的日常事务便无法顺畅运作,但如果各个事业部的主管各自为政,不了解公司的政策及其理由.公司也无法运作。
换言之,信息和决策都必须双向交流,既从中央到事业部,也从事业部到中央。
一般人或许会认为,联邦分权不过就是“分工”,毫无新意,但这个观念已成为工业管理的哲学,地方自治的制度。
分极不仅是管理技巧,也代表社会秩序。
通用汽车的分权,不只局限于事业部主管与中央阶层主管之问的关系,也扩及现场工头的所有主管之间的关系:不只应用于通用汽车内部,也扩及通用汽车的事业伙俘,尤其是它与汽车经销商之间的关系。
德鲁克也指出,如果以为分权这个概念暗指中央的弱化,就绝对大错特错。
他认为,任何联邦分权式组织,除了需要愿意承担责任与自主领导的联邦之外,更需要强大的中央。
因为缺乏强势的中央领导,组织便不可能团结,而中央也必须为组织设定清楚、有意义的目标,以提升整体绩效自从德鲁克在1940年代引介了联邦分权制之后,这个概念便成为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型组织所依循的根本原则。
德鲁克读后感(精彩5篇)
德鲁克读后感(精彩5篇)德鲁克读后感篇一虽然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已经离我们远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组织中,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会被推上负责的岗位,凭借着自身的地位或知识,为真正改善组织的运作能力并获得成果做出自身的贡献。
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评,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评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
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评,那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
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评为后盾。
”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管理,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认知。
尤其是在管理的目的和责任方面。
我觉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动力,使他们有工作激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找到自我,让他们爱上自身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为组织作出贡献,这就是管理者对大的目的和责任,我认为管理者不但要为自身、为组织负责,更要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身边的社会人负责。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时刻重视自身的言行,做到外圆内方。
通过我对德鲁克关于资料的查询,深刻的了解到德鲁克对世界管理学的贡献。
很多资料对德鲁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通过德鲁克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还要培养一种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养成不急不躁的心理,这样才能考虑长远利益;其次,要有一颗包容心,这样才能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有一颗包容心,才能让他人充分发挥他人的长处,容他人之短处;坚持才是卓越之道。
其实,这本书留给我们待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太多,以上所讲的这些不过冰山一角。
认真去读、去身体力行,必定会有收获。
德鲁克读后感篇二花了4个多月时间,这本书算是读完了。
这本书收录了德鲁克近30多年中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13篇文章。
德鲁克最精辟的十句话
德鲁克最精辟的十句话
1.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就好比你要去远方旅行,你得先知道目的地在哪儿,然后鼓动小伙伴们和你一起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呀!
2. “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
”这就好像你玩游戏,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分数,得想想怎么让整个团队都赢,那才更有意义呢!
3. “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这不就像运动员,得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去发挥,而不是啥都去掺和呀!
4. “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哎呀,就像你找工作,不能光盯着那些有问题的地方,得找有发展机会的呀!
5. “有效的决策人,首先要辨明问题的性质: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这就跟医生看病似的,得先搞清楚是普通感冒还是疑难杂症呀!
6. “时间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
”想想看,时间就像你的零花钱,不好好管理,一下子就花没了,啥也干不了啦!
7. “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
”这就如同变魔术,把一样普通的东西变得特别有价值,多神奇呀!
8. “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
”这不就和你跟朋友的约定一样嘛,得认真对待,可不能随便反悔呀!
9. “除非一个企业产生的利润大于其资本成本,否则这个企业是亏损经营的。
”这就好像你做生意,不赚钱反而亏了,那不是白折腾嘛!
10. “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就好像一个球队,每个人单拿出来可能不显眼,但组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奇迹呀!。
彼得.德鲁克主要观点摘录及出处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他对管理和领导理论的贡献被广泛认可并深受人们推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彼得·德鲁克的主要观点进行摘录,并共享我个人的理解和观点。
1. 管理的本质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使组织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他强调,管理不仅关乎如何做事,更关乎应该做什么事。
在《管理的实践》中,他指出:“管理就是决定和设置组织的目标,并使之实现。
”2. 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并强调知识工作者对组织的重要性。
他认为,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发、激励和发展知识工作者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组织创造价值。
3. 创新和变革德鲁克坚信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他认为,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创新,不断寻求改进和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一切都在变,而我们拥有为自己选择的一切权利。
”这是德鲁克对创新和变革的态度。
4. 效率与效力德鲁克强调效率和效力的区别。
他认为,效率是做事的正确方式,而效力则是做正确的事。
管理者需要在追求效率的更重要的是追求效力,即确保组织的行动能够产生最大的影响和价值。
5. 领导与管理德鲁克对领导和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思考。
他认为,领导者的职责是确保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而管理者的职责是使组织能够高效地运转和实现目标。
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组织的发展。
对于彼得·德鲁克的这些观点,我个人深有体会。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这些观点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管理的本质是使组织实现其目标,在实践中,我深刻理解到管理者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并且激励团队成员为之努力。
知识工作者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对我而言,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环境的关键。
总结起来,彼得·德鲁克的管理观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可以指导实践。
彼得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解读
蛇口在管理改革上的创举
1.1981年改革劳动用工制度,蛇口也成为我国最早建立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地方。 2.1982年在全国首次公开招聘人才,开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3.1983年试行管理体制改革; 4.1984年推行住房制度改革; 5.1985年试行民主选举工业区领导人制度; 6.1985年,蛇口成立了专门的社会保险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由企业成立的社会 保险机构,也是今天平安保险的前身。 蛇口曾经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 霍金,1942年1月8 日出生于英国牛津, 1979至2009年任卢 卡斯数学教授,英 国剑桥大学著名物 理学家,是现代最 伟大的物理学家之 一,也是20世纪享 有国际盛誉的伟人 之一。
最强数理逻辑人
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强调人对
色彩、线条、形状、形
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
系的敏感性很高。
空间智能可以划分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 1987年的国际马 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
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 “凭智慧战胜对手!”
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 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马拉 松运 动员 的故
语言
视觉空间
数理逻辑
身体运动 音乐韵律
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一位。主要目的是让 学生考高分,升入高人际一交级往自学我校认识
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
把一人的种发新展展的放智智在能第能,一观提位高/。解素主决质要问任题务是发
管理大师德鲁克:学会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管理⼤师德鲁克:学会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如何做⼀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师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应该着眼于全局,⽽不是让⾃⼰成为⼀个“全能”的领导。
若不适当授权,⼀⽅⾯阻碍了下属的积极性;另⼀⽅⾯也容易失去员⼯的信任。
“⼼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未来。
”这可以说是德鲁克⼀⽣的写照。
德鲁克通过⾃我管理奠定了其“⼤师中的⼤师”的地位,以⾃⾝的成就彰显了“⾃我管理”的价值。
如何实现⾃我管理?“别试着改变⾃⼰,因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努⼒改善⾃⼰做事的⽅式,对于那些不适合你表现的⼯作,就应该⼒求敬⽽远之”——这是德鲁克的忠告,并且与⼤多数⼈提倡的“⽊桶效应”有些背道⽽驰。
多数⼈都相信“⽊桶中最短的那块板会制约你的⽔平”——所以很多⼈都在揠苗助长的去弥补⾃⼰的短板,⽽忘记了去挖掘⾃⼰的长板。
但是有时发挥优势明显⽐弥补缺陷更容易⼀些,“认清⾃我”显然是⾃我管理的第⼀步。
⼀、从“⾃律”到“律他”德鲁克认为“经理⼈是负责知识的运⽤与绩效表现的⼈” 。
经理⼈该做的五⼤核⼼⼯作是:设⽴⽬标;任务分派;激励与沟通;绩效评估;培育⼈才。
要管理别⼈先学会管理⾃⼰,这五项核⼼⼯作其实是经理⼈从⾃我管理⾛向管理他⼈的过程,因此从“⾃律”到“律他”可以遵循以下⽅法:1、设⽴⽬标: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理想就不会有思想《管理的实践》中指出:⽬标不是⼀堆数据,⽽是“明确、简单、清晰、具体、并且可操作的愿景”。
⽬标不是命运,他们是⽅向。
⽬标不是命令,它们是承诺。
⽬标不是要决定未来,他们是要动员企业的资源创造未来。
⼀个⾼明的⾃我管理者应该⾸先学会⽤绩效管理办法分解⽬标,分派任务,⽽不是让那些“宏伟”的⽬标成为⾼不可攀的珠峰,从⽽使⾃⼰丧失追逐理想的信⼼和勇⽓。
2、管理时间: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掌握⾃⼰的时间”是⾃我管理的基础。
“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开始就着⼿⼯作的,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
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的时间⽤在什么地⽅才是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德鲁克谈"经理人与组织"作为现代治理之父,彼得•德鲁克于20多年前,曾领衔主演了《经理人与组织》——一部传世的情境治理教学片。
该片由辅佐篇、共事篇、激励篇、规划篇、决策篇和组织篇组成。
他在该片中的角色为美国通用铅管公司的治理咨询顾问,该公司经理人每当碰到治理挑战,免不了向大师请教。
从下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听到大师的真知灼见。
辅佐上司经理人(以下简称经):有关如何辅佐上司似乎有明显的需求,然而这方面的文献却不多,请谈谈你的看法?德鲁克(以下简称德):或许,正是因为它太明显了,而明显的事情经常会被忽略。
此外,也谣传这方面的理论是错误,并且行不通的。
另外的理由,可能是大多数的经理人,都被经理人是透过部属完成工作的人这句话所局限着。
其实,它原意非仅如此,真正意思是经理人透过其他人(其中包括你的上司、同事和你的部属)来完成工作。
事实上,应该这么定义:经理人是透过(并偕同)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人。
点评(下同):经理人不是在一个点(职位及专业工作)或一条线(上下关系)上完成工作,而必须在一个面(网状结构)上完成工作。
经理人对自己的定位切莫自我设限。
为什么辅佐上司很重要呢?因为,只有在上司允诺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效地完成工作。
也就是,任何人都要依靠上司的支持、了解,最重要的--个人绩效的表现也仰赖于上司。
只有在好莱坞的电影中,一个人的成功是因为上司的无能;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的最佳先决条件就是有位肯表现的上司。
而且,经理人也最能左右上司能否有所表现,因为如同部属仰赖上司一般,上司亦同时依靠着部属。
在网状结构中,对经理人而言,与上司之间的连接线无疑是最重要的。
问题是,怎样能让上司同样觉得这条连线也是最重要(至少也该是非常重要)的呢?部属当然有必要分析上司的优缺点,但分析的目的不是对此做出结论(这是上司的上司的事),而是为了在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协助上司完成其绩效目标(同时也完成自己的绩效目标)。
经:辅佐上司是否有秘诀,一个某些经理人知道的秘诀?德:我不认为那是秘诀。
我认为,找出辅佐上司之道并不困难。
然而,有极少数的经理人讨厌此道。
我不相信,会有许多的经理人知道如何辅佐上司;至少我所见并非如此。
大多数经理人会抱怨其上司,认为: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让我越过,或避开现在要向他报告的那位仁兄,我的日子会好过多了!但据我所知,只有极少数的经理人,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工夫。
而主要的秘诀,就是要去做些动作。
基本上,这个领域,一如其他的治理领域,需要经理人担起责任,主动开创。
究竟,经理人应接受一个事实,即促使上司能有所表现,是经理人本身的职责;而上司也是个凡人,会有凡人般的表现。
不要过分关注上司的不足。
作为团队的一员,部属要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个人、团队和上司有更优的绩效表现?团队中的矛盾不必回避,但更重要的是,你要迅速找出能够让上司接受的解决方案,并开始行动。
经:你的意思是指,上司也是凡人,所以要依凡人的方式看待他?德:是的,这正是我要表达的。
这不是一般通称的人际关系;那是指比尊敬、鼓励、支持还多;那是指该做些什么,使得上司能有所作为。
也就是要熟悉上司是何种类型的人一一是阅读型或聆听型?是上午型或下午型?忧虑型?挑剔型?他的需要是什么?他需要何种安全的保障(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某种安全的保障)?他能够理解的范围?尤其是,他做事的方式。
这代表着认知胜于尊敬,后者并不重要,去尝试了解使上司迟疑的因素,而不仅是鼓励或支持一一这些都是童子军用语,把他们都留在童军营吧!经理人也许可以不尊重上司(总有一些有能力的家伙个性张扬、为人傲慢),但你必须能帮助上司解决问题。
别低估上司,但也不必过于高估他:他只是一个比你承担了更多责任(当然,也得到更多报酬)的组织成员。
经:不知您对辅佐上司的看法,是否也类似于有建设性的部属(Constructive Subordinacy)的观念,也就是说,承担必要的风险、挑战上司的想法与价值观、给他提供新观念、而且当他偏离目标时敢于谏诤。
德:是的,我想这是要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
事实上,年轻人常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低估上司,他们常说噢!那有什么用?那老古板什么也不懂!而当他们低估上司时,他们也等于毁掉上司对他们的信任。
当然,个人必须想清楚什么是对的,并为此辩护。
但也必须留意其他的凡人,并自问他如何接收这些信息?从逻辑上来说,首先,思考所谓的对是什么?然后,应注重语意的表达,即有效沟通的艺术。
所以,假如你的上司是个聆听者,那么你就用听、说的方式;而后再留给他一份备忘录。
不要以冗长的报告把他搞迷糊了。
假如上司对某些字眼很敏感,千万别用。
永远不要低估上司,否则,你将会迅速失去上司的尊重和支持。
对于个人前途来说,低估上司是很危险的;而对于组织前途而言,高估上司可能同样危险。
所以别轻易去评价你的上司(上司的上司和人事部门会去做这事)。
切记:与上司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他,而是为了找到有效的方式,用以解决你的、他的和团队的问题。
经:万一,有个实在不能与之共处的上司,该如何呢?德:你只好离开,并尽快离开。
不要指望去教育上司,也不要认为再过五年,他就会退休。
因为五年后,你自己已经变得老朽腐化了。
即使面对一个不错的上司,你也别老想着去教育他。
对待你的下属同样如此。
是否愿意做一名乐于学习的学生,选择权永远在对方手里。
经理人的平行关系经:传统上,当我们谈到领导时,我们会从组织结构图的角度去讨论及思考;也就是,只考虑上、下的关系。
但是,关于经理人的平行关系呢?这些关系对治理的效能有多重要?德:平行关系,通常比对上或对下的关系更重要。
组织结构图只显示组织的骨架。
在人类的身体中,能量不是沿着骨骼传送,而是透过循环系统传送。
同样地,信息不是沿着组织架构移动,而是循着组织的神经系统。
举例来说:业务经理对生产治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依靠,要大于对业务副总的依靠。
因此,经理人应妥善维护其平行关系。
一个有能力的经理人,假如不能妥善维护其平行关系,最后受损失的是其工作绩效和公司利益。
不要用性格、喜好之类的说法做借口,维护平行关系是经理人必须做的事情,多想想怎么做得更好吧!经:要建立有效、且具建设性的平行关系,有哪些重点必须谨记在心?德:典型的答案是避免冲突。
但是,那是错误的。
冲突,未必是不好的,问题是:它是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的冲突?但是,互相了解仍是需要的。
这是要求经理人,应主动为他本身的人际关系负责。
经理人最好停止讨论所谓的沟通,否则只是不行动和空谈哲理的托词。
经理人最好应思考谁依靠他以取得信息、有关产品的构想……等等,以及他需要谁提供信息。
其次,再确认对方是否了解,及知道需要何种形式的信息。
尤其重要的是,经理人最好使对方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
产生磨擦的最大原因,往往是误认对方是读心者(mind reader),亦即当事情还不明朗时,常去假设:我所知道的,他也应当知道。
对平行关系而言,制度化的信息流通渠道极为重要。
经理人应致力于建立、维护和优化这种制度,以帮助解决组织和团队的问题。
不过,跨部门协作中的难题,经常出现在制度涵盖不到的边缘地带,或职责划分不那么清楚的交叉地带。
此时不要急于作判定和下结论。
首先要做的是,尽快明确自己能做什么事情、需要什么信息和资源、会碰到什么障碍、希望达成什么结果;然后是了解对方在这些方面的想法,同时让对方了解你的想法。
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换位思考和相互补位的意识都不可缺少。
假如至此还不能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那就要寻求上司的帮助了。
不要推脱你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也别勉强下属去解决你解决不了的难题。
处理平行关系时这个忠告尤其值得牢记。
激励篇经:经理人不断地被告诫,要好好地治理其部属,以及多作沟通、激励、培训等等。
但是,这些诉求似乎不太行得通。
到底要给经理人什么指导,才能使得他们能协助其部属去尽情发挥?德:经理人的职责乃是使部属的绩效能充分展现,然而却极少有经理能认真去做。
他们奢言一些连人类都还不甚了解的沟通和激励。
我们知道且很轻易浇熄工作热忱的方法,却没有人知道如何点燃热忱。
你可以写沟通和激励的书,但仅此而已。
经理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询问其部属:公司和我需要做什么非凡的事以协助你?以及公司和我做哪些事,会妨碍你的工作?别忘了经理人是透过(并偕同)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人。
治理部属的要害不是理论、教条和时髦的名词,而是工作绩效。
上司的着眼点必须永远放在部属的投入与产出关系上,而且尤其是产出上。
然后,多做那些有助于部属工作的事,减少有碍部属工作的事。
同时,减少不断增加的文案工作。
例如,销售人员和护士的文案工作。
也就是减少那些和他们受雇来销售,或照顾病人的工作无关的事。
而这些事,通常占去了70%~80%的时间;同时也浇熄了热忱,破坏了对公司和上司,对工作和自己的尊重。
效率是重要的,但效果才是有价值的。
把对的事情做对是最高境界。
所以上司的责任有两方面:引导部属做对的事情;协助部属把事情做对。
第二件事是要思考员工能做的是哪些事,并确实使他们被分派到最能发挥优点的工作。
我认为任用配置的责任(responsibility),是所有治理职责(managerial responsibility)中最为人所忽略的。
用人问题是千古难题。
人员配置不当的后果,不仅仅由组织承担,员工本人往往也是受害者。
把员工看成人而不是工具,尊重其发言权,可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础。
另一件例行性工作(至少对我而言),乃是要求员工思考在未来的十八个月中,公司能够以及应当期待他们的贡献和成果是什么。
并依此为绩效目标进行评价。
问题是,经理人自己想清楚了未来18个月中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吗?经理人的上司想清楚了吗?每个企业中,都有一大批不知明年(甚至下一季度)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经理人。
这可视为企业的常态之一了--正如我们可以提倡节约,但永远无法杜绝浪费。
能从常态中脱颖而出的,是真正的人才。
最后,对任何经理人的一个忠告是,注重实际的工作安排,了解每人是否派任得宜;尤其是对已经展示能力,且有所表现的人。
经理人必须先假定,在其单位中有足够想做事和能做事的人(否则他会绝望)之后,再确认,人人适得其职,并且他们皆有工具、时间、信息去完成工作;同时,他们也在思考,什么成果,是他们应负责且被别人要求其负责的。
经理人可以以多种角度和方式考察部属,但无论如何,最后一定要加上信任这种粘合剂。
绩效评估经:绩效评估,是治理上最常被讨论和尚未解决的争议。
很少公司对目前的作法满足,只有极少数的经理人会作绩效评估,大多数的经理人既不喜欢评估,也不喜欢被评估。
我们应如何使它上轨道?德:我很兴奋你用绩效评估(performance appraisal)的词语。
而我们现有的评估,大多属于潜能评估(potential appraisals)。
这类评估不问这个人努力要达成什么结果和贡献?而他又完成了多少?而是问:如何衡量这人的才智、热忱、动机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些都是除了上帝外没人会知道的事,而且也是在评估上犯的第一个错误,因为这些方式都没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