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规定内含变更制度

合集下载

某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某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某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1. 引言为了规范某公司的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保障生产运营的安全和稳定,提升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2. 变更管理程序2.1 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工艺设备变更是指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更换、升级或维修等操作。

为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管理:2.1.1 变更申请任何对工艺设备的变更需先向生产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变更的设备名称、变更原因、变更计划、变更影响分析等。

2.1.2 变更评审生产部门收到变更申请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评审包括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并形成评审报告。

2.1.3 变更批准评审通过后,由生产部门领导对变更进行批准,并签署书面文件。

变更批准文件中应包含变更计划、变更责任人、变更时间、变更范围等信息。

2.1.4 变更实施变更实施由专门指定的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共同完成。

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变更计划进行操作,并将变更过程记录在案。

2.1.5 变更验证变更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验证。

验证可以包括设备运行稳定性测试、现场巡检、设备操作培训等。

验证结果需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2.1.6 变更关闭变更验证通过后,工艺设备变更事项可视为关闭。

相关部门应对变更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适时进行改进。

2.2 人员变更管理程序人员变更是指对某公司员工的调动、离职、晋升等人事变动。

为确保人员变更管理的公平和规范,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管理:2.2.1 变更申请员工变动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收集变动申请,申请内容包括变更原因、变更职位、变更时间等信息。

2.2.2 变更评估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变更申请,对员工的背景、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2.2.3 变更批准评估通过后,人力资源部门将变更申请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批。

审批通过后,人力资源部门将变更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本人。

2.2.4 变更实施变更实施包括对员工岗位的调整、薪资的调整等操作。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生产工艺变更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部门的工艺变更管理。

第三条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严谨、高效的原则,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第二章工艺变更范围和程序第四条工艺变更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一)原材料、辅料、工艺路线、工艺参数的变更;(二)生产设备、工装、检测设备的变更;(三)生产工艺流程的调整;(四)产品质量标准的修改;(五)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变更。

第五条工艺变更程序:(一)提出变更:相关部门或人员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提出工艺变更申请,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表》;(二)评估审批:生产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分析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评估意见,报总经理审批;(三)变更实施:变更申请经批准后,相关部门按照变更方案组织实施;(四)变更记录:生产部对变更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填写《工艺变更记录表》;(五)变更总结:生产部定期对工艺变更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变更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工艺变更管理责任第六条生产部是工艺变更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工艺变更工作。

第七条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生产部做好工艺变更管理工作,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变更申请人应当对变更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充分论证,并对变更结果负责。

第九条生产部应当对工艺变更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第四章工艺变更档案管理第十条生产部应当建立健全工艺变更档案管理制度,对变更申请、评估意见、审批文件、变更记录等进行归档保存。

第十一条工艺变更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四条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公司对工艺变更的标准化管理,减少工艺变更带来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工艺变更的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艺变更范围:生产能力、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工艺流程图、工艺指标、操作记录、工艺改造等变更。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生产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监督、检查及考核。

2)生产部为生产装置工艺变更的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工艺风险分析、工艺变更申请、审核、实施及效果评价。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五条工艺变更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

2)公司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3)工艺、管线和生产装置设备发生变更。

4)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5)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

6)有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不符合因素。

7)其它相关事项。

第六条工艺变更程序1)变更申请:生产单元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单。

2)变更审批:各部门按变更申请单按流程逐级上报。

3)变更实施:变更单批准后,由变更所属单元负责实施。

4)变更验收:变更结束后,由各单元形成变更专题报告上报生产部。

第七条工艺变更风险分析在工艺变更过程中要做好风险分析,重点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工作场所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控制失效的影响及人为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

第八条工艺变更管理内容要求1)工艺指标变更(1)若A类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由生产单元填写变更单,经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提交OA指标变更流程,流程审批后执行。

(2)若工艺指标为B、C类工艺控制指标,由各班组填写变更单,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2)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变更(1)新建生产装置试运行前,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部门对岗位操作法和工艺卡片修订,电石厂内部审核后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副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3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3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控股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中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是指各单位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三)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司安全环保处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第六条公司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各单位执行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九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七)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八)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九)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十)软件系统的改变;(十一)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二)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三)操作规程的改变;(十四)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五)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六)运输路线的改变;(十七)装置布局改变;(十八)产品质量改变;(十九)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二十)其他。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对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公用工程和设备设施、场所改变涉及到工艺变化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消除和减少因变更带来的潜在隐患,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控,防止因变更因素而引发事故,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龙宇煤化工公司装置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方面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3.变更管理的内容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职责和权限: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查工艺条件还包括材料、材质、压力等级和工艺规程的变更申请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工艺变更危险源的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管理措施,达到审查及时、准确,了解分析生产技术的数据和状态,确保设备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机动部负责分管生产工艺变更时涉及的设备包括特种设备、动力设备及其附属变更申请的批复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设备变更,危险源的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和采取管理措施,确保设备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规范,保证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变更后的安全运行;电仪厂配合质检中心、生产技术部负责各类电气仪表、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变更申请的批复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变更危险源的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和采取管理措施,确保电气仪表、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的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保证电气、仪表和计量器具变更后的安全运行;各生产单位负责本辖区各项变更项目的申请、初步风险分析和危险源辨识、项目的实施、调试及运行后的验收;同时各生产单位要明确兼职变更登记管理员,负责做好每项变更登记;项目变更后要向所有相关员工风险告之和操作培训;5.工作要求:总体程序要求需要变更发生时,由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经过本部门安全风险分析,部门领导签字后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变更分类及程序技术革新类:技术革新项目由所在单位申请、经生产技术部组织初步论证、可行性研究、公司审核审批,然后设计单位提供出相关资料、涉及到的特种设备、动力设备及仪表等要提供有质量证明、校验报告或使用说明书等,最后由技术革新项目所在单位负责施工实施、试运行及操作准标的编制和相关人员培训;以上资料要由变更登记人员做好存档;五小成果小改小革项目,要经过分厂初步风险评估、技术人员讨论、形成技术方案、上报技改申请、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级分管生产领导批准后进行实施;试运后及时编制操作标准并向员工培训;以上资料要由变更登记人员做好存档;工艺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应由所在分厂提出申请,生产技术部会审,经生产副总或总工批准后方可执行;工艺指标管理制度;工艺指标的变更必须填写工艺指标变更审批单,经生产副总或总工批准后方可执行;工艺联锁、报警、逻辑关系管理制度变更档案管理6.变更管理考核本制度考核纳入龙宇煤化工“双基”考核7.相关记录生产工艺变更申请审批表工艺指标变更审批单逻辑关系修改审批表联锁报警解除恢复审批表临时联锁报警解除恢复审批表8. 附件:生产工艺变更申请审批表生产工艺变更申请审批表注: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生产技术部存档,一份由变更单位留存;。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范文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范文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范文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工艺变更的管理,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以及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本制度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工艺变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工艺、设备工艺、工艺参数等的变更。

第二章工艺变更申请第三条变更申请人工艺变更申请人应为工艺部门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具有相应的工艺技术知识和经验。

第四条变更申请的内容1. 变更的目的及原因:详细描述工艺变更的目的和原因,需说明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影响。

2. 变更的内容:具体描述变更的工艺、设备、参数等内容,包括变更前后的差异。

3. 变更方案:详细描述工艺变更的步骤和要求,包括实施时间、负责人、所需资源等。

4. 变更的风险评估:对工艺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能耗、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评估。

第五条变更申请的流程1. 变更申请人编制变更申请书,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

2. 上级部门对变更申请书进行审核,符合要求后,将申请书转交至相关部门进行评估。

3. 相关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

4. 上级部门根据评估意见,决定是否批准工艺变更申请。

5. 对于需要较大变更的工艺,还需进行试制和验证。

第三章工艺变更的实施第六条工艺变更的计划1. 根据变更申请的批准情况,制定工艺变更的详细计划。

2. 工艺变更计划应包括变更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负责人、所需资源等。

第七条工艺变更的过程控制1. 工艺变更前应进行足够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清洁、备件准备、操作员培训等。

2. 工艺变更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变更计划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数据准确。

3. 工艺变更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生产持续进行。

4. 工艺变更完成后应及时记录变更的实施情况,包括实施时间、实施人员、实施步骤等,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备案。

化工厂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化工厂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化工厂工艺变更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化工厂工艺变更流程,确保工艺变更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内所有涉及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设备使用、原材料替换等方面的变更。

三、变更管理原则1. 安全优先原则:工艺变更不得降低产品的安全性。

2. 效率提升原则:工艺变更应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

3. 质量保证原则:工艺变更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4. 合规性原则:工艺变更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组织机构1. 变更管理小组:由生产、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批工艺变更申请。

2. 变更执行小组:由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负责实施工艺变更。

五、变更流程1. 提出变更申请:由变更提出人填写《工艺变更申请表》,详细说明变更原因、目的、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

2. 初步评估:由技术部门进行初步评估,确认变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风险评估:安全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变更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4. 审批:变更管理小组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

5. 实施:审批通过后,由变更执行小组负责实施变更,并做好记录。

6. 效果评估:变更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估,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7. 文件更新:根据变更结果更新相关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等文件。

六、变更记录与档案管理1. 所有工艺变更的申请、审批、实施记录均需详细记录,并归档保存。

2. 变更记录应包括变更内容、变更日期、参与人员、风险评估、审批意见等。

七、培训与宣贯1. 对于重大工艺变更,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新工艺。

2. 变更信息应及时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确保信息的一致性。

八、监督与检查1. 定期对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的行为,应进行纠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化工厂管理层负责解释。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文(3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文(3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程序和内容,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变或调整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的调整、设备的更新、设备参数的变更等。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风险可控原则,确保变更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由企业的相关部门负责,包括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等。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保障生产安全。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程序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需经过以下程序:(一)申请阶段1.申请人应向企业相关部门递交工艺和设备变更申请,申请表格应包括变更的内容、原因、影响分析及相关数据等。

2.企业相关部门对申请进行初步评估,确认是否符合变更要求。

3.初步评估通过后,申请人需准备相关方案和风险评估报告。

(二)评审阶段1.企业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可行性、风险评估等。

2.评审通过后,进入方案的详细制定和实施阶段。

(三)方案制定和实施阶段1.申请人按照评审结果制定详细方案,包括变更的时间计划、操作步骤、资源需求等。

2.方案的制定应确保变更过程的风险可控,包括风险防控预案、应急处置方案等。

3.方案的实施应按照制定的时间计划进行,并确保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四)变更验收阶段1.变更完成后,申请人向企业相关部门递交变更报告,报告应包括变更的内容、实施情况、效果评估等。

2.企业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验收,确认变更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第三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内容第七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一)风险评估1.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等。

2.风险评估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并涵盖变更可能对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4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4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企业持续稳定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调整或更换的行为。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和安全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经过论证、审核、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

相关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注重保障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确保变更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境和节能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二章变更评估和论证第七条在进行工艺和设备变更前,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变更评估和论证,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分析、风险评估、资源利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技术试验和验证。

第九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论证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保变更后的产出品质、能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第十条变更评估和论证的结果应编制相关文件,并提出变更的建议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查和批准。

第三章变更审核和审批第十一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制,确保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条变更方案中应明确变更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第十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事项应进行内部审核,由相关的技术、管理和生产人员组成变更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变更审核委员会应在变更方案通过审核后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对象包括变更前后的工艺设备、物料和生产环境等。

第十五条审核通过的变更方案应报相关领导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实施。

第四章变更实施和验收第十六条变更实施前应进行预实验,在正式实施前对变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测试和验证。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文本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文本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文本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统一企业内部工艺变更的管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可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产品工艺变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等方面的变更。

第三章工艺变更流程1.提出变更申请:由相关部门(如生产、研发等)提出变更申请,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风险评估等信息。

2.初审:质量管理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初审,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制定初步变更方案。

3.评审:由企业内部专家组成变更评审委员会,对初审通过的变更方案进行评审,评估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可靠性等。

4.批准: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方案。

若批准,进行下一步操作;若不批准,退回重提或无效。

5.实施:实施变更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调整、设备更换、工艺规程更新等。

6.验证:验证变更的有效性,监控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评估变更的效果。

7.总结:总结变更的经验教训,完善工艺变更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第四章变更记录1.变更申请记录:记录变更申请的内容、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等信息。

2.初审记录:记录初审的结果和初步变更方案。

3.评审记录:记录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决定。

4.批准记录:记录变更方案的批准流程和结果。

5.实施记录:记录变更方案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6.验证记录:记录变更的验证过程和结果。

7.总结记录:记录变更的总结和改进措施。

第五章工艺变更管理要求1.严格遵守变更管理流程,不得擅自变更工艺。

2.变更前必须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有效控制风险。

3.变更后必须进行验证,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4.及时总结变更的经验教训,完善管理流程,提高变更质量和效率。

5.定期审查变更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附则1.本制度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的范围包括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的范围包括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的范围包括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各种变更(工艺、生产、设计、设备设施等)不引发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工艺、设计、设备设施等变更的管理。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工艺参数变更的归口管理。

3.2设备管理部负责联锁摘除与恢复、设备设施机械变更的归口管理。

3.3安全生产部负责监督变更的实施、管理。

3.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变更的归口管理,并负责变更后相关人员的培训。

4.内容 4.1变更管理制度流程图见附录一 4.2变更类型确定 4.2.1生产、工艺、设计变更 4.2.1.1生产装置的(新建、)改建、扩建;4.2.1.2工艺流程、生产方案的变化;4.2.1.3工艺控制参数的修订;4.2.1.4工艺技术改进引起的变化;4.2.1.5原料、产品、及化学药剂性质的变化;4.2.1.6工艺操作规程和大机组设备操作规程的改变;4.2.1.7电力及公用介质的变化。

4.2.2机械设备设施变更 4.2.2.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4.2.2.2设备材料的代用;4.2.2.3更换与原设备材质、结构、型号、处理能力不同的设备;4.2.2.4临时的配管、接头;4.2.2.5临时增加的电气设备;4.2.2.6新增加的设备、容器或储罐。

4.2.3管理变更 4.2.3.1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变更;4.2.3.2工作制度的变更;4.2.3.3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4.2.4无需进行变更管理的情况 4.2.4.1设备的检修和维护;4.2.4.2更换同一型号的设备和管线;4.2.4.3更换同一型号的配件;4.2.4.4清扫容器、管线或其它设备;4.2.4.5日常的设备、设施防腐保温处理;4.2.4.6修理或重新标定的仪器、仪表;4.2.4.7工艺参数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的调整。

4.3变更等级确认按照厂有关管理规定确认重大变更(A 级)和一般变更(B级和C级)。

4.3.1重大变更申请与审批重大生产、设计变更为A级变更,由车间填写《变更申请表》,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及风险评估的分析,填写《变更风险评价表》,签字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技术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技术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技术工艺变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技术工艺变更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技术工艺变更的部门和人员。

三、变更管理的定义技术工艺变更是指对生产工艺、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改进或者更换的行为。

例如对设备的改动、工艺流程的调整等。

四、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提出在生产或工艺设备出现异常情况、需要改进或者优化时,相关部门可以提出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应包括变更的原因、内容、影响分析、实施方案等内容。

2. 变更评审由相关部门组织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等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

3. 变更计划制定批准变更申请后,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包括变更的具体内容、变更的实施时间表、变更的影响分析、变更的风险评估等。

4. 变更实施按照变更计划的要求,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变更。

在变更期间,应加强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5. 变更验证变更实施完成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变更效果的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效果。

6. 变更总结对变更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变更的成果、经验教训、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五、变更管理的责任1. 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变更管理制度,并对变更过程进行监管和评估。

2. 技术部门负责提出变更申请,制定变更计划并组织实施,并对变更效果进行验证。

3.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技术部门实施变更,并加强变更过程的监控。

4. 质量部门负责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变更实施后对变更效果进行验证。

5. 安全部门负责评估变更对生产安全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六、变更管理的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 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提高生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七、变更管理的注意事项1. 变更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评估和论证,保证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变更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工艺安全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安全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安全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艺安全变更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保护员工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发展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变更。

第三条工艺安全变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的改变或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工艺安全。

第四条工艺安全变更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工艺安全变更管理流程第五条企业工艺安全变更管理应遵循以下流程:申请变更、评估风险、评审审批、执行变更、变更验证、变更记录。

第六条申请变更:相关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需要进行工艺安全变更时,应填写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内容、原因、影响范围等信息,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评估风险:主管部门收到变更申请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变更对生产过程、员工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第八条评审审批:主管部门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召开变更评审会,对变更进行评审并审批。

未经评审审批不得进行变更操作。

第九条执行变更:经评审审批后,相关部门开始执行变更操作,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第十条变更验证:变更执行完毕后,应进行验证工作,确保变更达到预期效果,不会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造成影响。

第十一条变更记录:企业应建立变更记录档案,包括变更申请表、评估报告、评审记录、验证报告等,便于日后查阅和追溯。

第三章工艺安全变更管理要求第十二条企业在进行工艺变更时,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变更前应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变更的目的及影响范围;(二)变更后应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变更对生产过程、员工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可控;(三)变更操作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有效;(四)变更后应进行验证工作,确保变更达到预期效果;(五)未经评审审批不得进行变更操作,确保变更流程合规、规范。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1一、总则: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2天然气处理过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与化工、石化行业等生产过程相同的特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给这些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其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大量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材料,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品种更多且储存量更大、应用的工艺技术更复杂、操作条件更苛刻、工艺系统危害更多等,而愈来愈复杂的工艺系统又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车间工艺变更管理制度范文

车间工艺变更管理制度范文

车间工艺变更管理制度范文车间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工艺变更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所有工艺变更的管理和执行,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工艺变更、设备工艺变更、工艺流程变更等。

第三条工艺变更是指对生产车间内工艺、设备、流程等方面的变动和调整,以达到优化生产目标和提高产能和质量的要求。

第四条工艺变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不良品率,降低成本,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五条车间工艺变更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原则,确保变更后的工艺能够稳定运行,并得到全体参与人员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第二章工艺变更程序第六条车间工艺变更需经过以下程序:(一)工艺变更申请:由车间负责人或相关工艺人员填写工艺变更申请表,详细说明变更内容、理由、计划和预期效果,并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审批。

(二)工艺变更评审:质量管理部门对工艺变更申请进行审核和评审,包括变更影响分析、资源评估、变更时间计划等,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

(三)工艺变更执行:一旦工艺变更获得批准,车间负责人或相关工艺人员应组织实施,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应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和时间表,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四)工艺变更检验:变更执行完成后,质量管理部门应进行变更工艺的检验和评估,确认变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是否稳定运行,对于不合格的变更应及时纠正。

(五)工艺变更总结和复盘:车间负责人或相关工艺人员应对工艺变更进行总结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并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交变更报告。

第三章工艺变更管理责任第七条质量管理部门是车间工艺变更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变更申请的审核、工艺变更的评审和变更结果的检验和评估工作。

第八条车间负责人是工艺变更的具体执行和管理者,负责组织变更的实施,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变更情况的报告和反馈。

第九条相关工艺人员是工艺变更的技术支持和协助者,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参与变更过程中的操作和监督。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企业工艺变更管理流程,提高工艺变更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有效控制风险,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工艺变更管理。

二、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的提出(1)任何部门对产品、设备、工艺等方面的变更有需求时,应当填写《工艺变更申请表》,并附上相关的变更说明、原因、影响分析、风险评估等资料。

(2)提出变更的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确定变更的紧急程度、影响范围和所需的资源。

(3)申请表提交后,由专门成立的工艺变更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和审批。

2. 变更的评审和审批(1)工艺变更管理委员会由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对工艺变更的申请进行评审和决策。

(2)委员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根据变更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分别进行决策。

(3)评审时应当充分考虑变更的合理性、风险评估、资源需求等因素,确保变更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3. 变更的实施(1)获得变更审批后,需立即组织实施。

需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进行风险管控和资源调配。

(2)实施过程中,应当对原工艺进行逐项的验证和确认,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若出现意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4. 变更的验证和跟踪(1)变更实施完成后,应当对变更进行验证,并记录变更的成功与否、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2)验证的过程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并将结果及时通报到工艺变更管理委员会。

(3)变更的跟踪需要持续进行,确保变更后的效果和影响达到预期目标。

5. 变更的归档和总结(1)经过验证和跟踪后,应当对变更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归档管理,并建立档案。

(2)工艺变更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对变更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3)总结分析报告需要定期向企业高层报告,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6. 变更管理的监督和审核(1)工艺变更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对工艺变更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监督和审核的结果应当及时通报到企业领导层,确保变更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有效性。

公司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公司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公司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公司工艺变更活动,提高公司生产制造质量和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凡使用、参与公司生产工艺的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

第三条公司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具有可操作性和约束力。

第四条公司工艺变更管理制度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工艺变更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工艺变更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工艺变更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设备、材料、工艺参数等进行修改或调整的活动。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工艺变更管理流程和工艺变更管理档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工艺变更应当经过科学论证、验证和批准,确保变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没有不利影响。

第八条对于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或环境的重大工艺变更,应当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第九条工艺变更的实施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批准,并在规定的工艺文件中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工艺变更的跟踪和监控机制,及时掌握变更的情况,确保变更的实施和效果符合预期。

第三章工艺变更管理流程第十一条工艺变更管理流程包括申请、评审、批准、实施、验证和归档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一)申请:拟变更的工艺部门或人员向负责工艺管理的部门提交工艺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内容、原因和影响。

(二)评审:工艺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技术、质量、生产等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确定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批准:经过评审确认无异议后,工艺管理部门负责向相关部门领导提出变更申请,由部门领导审批并签字批准。

(四)实施:获得批准后,工艺管理部门指导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工艺变更,确保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五)验证:实施完成后,工艺管理部门对变更进行检查和验证,确认变更的效果和影响。

(六)归档:验证通过后,工艺管理部门将变更的相关资料归档并存档,作为日后参考和复审依据。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工艺变更后,工艺管理人员需要配合生产管理人员做好生产工人的培训工作,以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第四章工艺变更档案管理
第十二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将工艺变更前的相关技术资料、工艺文件及时存档备查。
第十三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工艺变更申请单和工艺变更通知单等文件存档,以作工艺变更的依据。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制定、解释及修改。
第十五条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生效。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3.工艺管理变更,即相关工艺程序的责任岗位变更。、
第二章工艺变更申请与批准
第五条工艺变更申请提出。工艺变更申请可由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提出,也可由工艺管理人员提出。
第六条工艺变更申请人提出工艺变更申请时,需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并列出申请变更的理由及技术依据,变更的项目、变更类型等内容。
第七条工艺变更申请单经工艺主管确认,生产部经理审核,最后经生产主管副总批准后,交由工艺管理人员实施工艺变更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制度名称
XX公司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生产工艺变更管理程序,维护工艺管理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结合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艺变更管理。
第三条工艺变更的类型
本制度所指工艺变更包括以下几类:
1.临时变更,即在某一时间内或生产某一特殊订单时应用的工艺变更。
2.永久变更,即经批准的永久性工艺变更,相关工艺流程、工艺规程也需相应变更。
3.待验证变更,即现有工艺变更已经完成,但未经过生产验证及相关审批的工艺变更

工艺更改管理制度

工艺更改管理制度

工艺更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工艺更改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涉及工艺更改的生产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和工具更改,产品配方调整等。

第三条工艺更改概念所谓工艺更改,是指对生产过程、设备和工具、生产原材料、产品配方等进行修改或调整的行为。

第四条工艺更改管理目标确保工艺更改符合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五条责任主体生产部门负责具体的工艺更改操作,质量部门负责工艺更改的审批和监督,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工艺更改的安全评估。

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负责全面推行和落实工艺更改管理制度。

第六条工艺更改管理原则严格遵循“谁操作、谁负责、谁审批”的原则,实行“先审批、后执行”的程序,确保对工艺更改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和检查。

第七条工艺更改管理框架工艺更改管理包括工艺更改需求提出、审批、实施、验证、监控和总结等环节。

其中,审批和实施环节由生产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验证和监控环节由质量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参与,总结环节由所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第二章工艺更改需求提出第八条工艺更改需求提出的途径1.生产一线员工可以通过提出工艺改进建议箱、工艺更改申请单等书面形式提出工艺更改需求。

2.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工艺技术交流会议、技术改进报告等形式提出工艺更改需求。

3.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生产会议、管理改进提案等形式提出关于工艺更改的需求。

第九条工艺更改需求提出的内容1.需明确提出的工艺更改内容;2.需提出的目的和意义;3.需提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十条强制性工艺更改需求的提出出现安全隐患、产品质量问题或法规法规要求等情况下的工艺更改需求,由安全管理部门或者质量部门提出。

第三章工艺更改审批第十一条工艺更改审批的程序1.申请人通过书面形式提交工艺更改申请;2.质量部门进行初步审核,验证需求合理性和必要性;3.当需求得到初步认可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评审;4.经过评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相关主管领导审批;5.审批通过后,通知申请人按照审批内容进行实施。

工艺管理制度 内含变更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内含变更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科、综合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生产科、办公室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生产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综合办、生产科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科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综合办、生产科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管理规定内含变更制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工艺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科、综合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生产科、办公室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生产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综合办、生产科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科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综合办、生产科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

5.2.3 生产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科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5.2.5 对重大工艺变更,由车间制定技术方案,交综合办、生产科进行审核,并由公司技术审定委员会(有各级工艺主管组成,必要时可外聘行业专家)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6 生产过程管理
6.1 综合办、生产科为不合格品的过程管理管理部门。

6.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综合办、生产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综合办、生产科、生产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6.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综合办、生产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6.4 关键过程管理
6.4.1 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6.4.2 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公司综合办、生产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办、生产科定期检查。

6.4.3 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综合办、生产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

7 工艺事故的管理
7.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7.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7.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7.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

8 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8.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8.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8.2.1 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8.2.2 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8.2.3 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更改率≤3‰,更改后要签名以示负责。

8.2.4 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8.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8.4 艺记录由车间工艺人员负责收集保管,生产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收集保管,对记录进行分类、分批次装订后交档案室统一备案管。

莘县源源化工有限公司
2018年01月0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