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课程捏泥巴▏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捏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
2. 学习泥塑的基本形状,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
3. 创作一个泥巴作品,可以是动物、人物或其他物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难点:创作出一个有创意和生动形象的泥巴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巴、雕塑工具、范例作品、图片等。
学具:泥巴、雕塑工具、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泥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技巧学习:教师示范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基本形状学习:教师示范泥塑的基本形状,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创作环节: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进行泥塑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泥塑基本技巧:揉、搓、捏、压泥塑基本形状:球体、立方体、圆柱体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个泥巴作品,可以是动物、人物或其他物体。
2. 写一篇简短的作品介绍,包括创作思路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捏泥巴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一、创作环节的重要性创作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泥塑技巧和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的环节,是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作品的关键环节。
通过创作环节,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泥塑技巧,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雕塑艺术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捏泥巴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切等,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捏泥巴的技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捏泥巴的技巧的应用。
2. 创意实践:在捏泥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塑造出不同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捏泥巴这一传统手工艺,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 沟通合作:在捏泥巴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情感难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泥巴作品的寓意、文化背景等,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感内涵。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泥巴作品的寓意,如吉祥物、神话人物等,让学生了解泥巴作品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 表现形式不同:捏泥巴是通过塑造立体的形象来表达艺术,而绘画艺术则是通过描绘平面的图像来表达艺术。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人美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课程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泥巴捏制出具有个性的泥名片。
2. 通过捏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
2. 学习如何运用泥巴捏制出具有个性的泥名片。
3. 学习如何通过泥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个性的泥名片。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泥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讲台、投影仪、电脑、泥巴、泥塑工具、范例作品。
2. 学具:学生用书、泥巴、泥塑工具、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泥巴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并示范制作过程。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泥名片的制作。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泥塑基本技巧:揉、搓、捏、压泥名片制作步骤:1. 揉泥:将泥巴揉成光滑的球状。
2. 搓泥:用搓泥的方法制作泥名片的框架。
3. 捏泥:用捏泥的方法制作泥名片上的文字和图案。
4. 压泥:用压泥的方法使泥名片表面平整。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泥巴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捏泥巴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捏泥巴》教学设计

第三课捏泥巴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作为陶艺系列课程起始课,编写本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简单陶艺制作技巧的同时,能制作出新颖、别致的陶艺作品。
陶艺制作的方法有很多种,本课主要进行手捏成型的制作方法。
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和创作过程,初步让学生感受陶艺制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处于想象力、创造力非常丰富的阶段。
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用橡皮泥制作过花点心、饺子、太阳等造型。
学习了揉、捏、搓、压等基本制作方法。
这些橡皮泥的基本制作方法与陶艺手捏成型的制作方法是共通的。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也为之后陶艺学习打下了基础。
一、教学目标1、认知:初步了解陶艺的起源与制作过程。
学习手捏成型的泥塑基础技法、创作一件泥塑作品。
2、能力:通过运用实践法、引导学生感受泥性、了解泥塑的创作过程,感悟泥塑的美感,启发学生创作美观、实用的陶艺器皿。
3、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捏泥巴带来的乐趣,感悟灿烂的的陶文化、形成良好的的审美取向,唤起学生对学习泥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创作中表达美好的感情,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悠久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用品为题材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泥塑器皿的制作方法及塑出有特点的器皿作品。
四、教学准备:实物陶艺一个、课件、陶艺工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一幅泥土的图片,出示一幅陶罐的图片。
说一说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
泥土是怎么样变成陶罐的?(出示问题,引出课题,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捏泥巴》二)新授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
泥土,这最平凡的东西,在他们手中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
1、讲解陶器烧造流程。
选土——练泥——揉泥——拉坯——干燥——烧窑2、讲解“白陶鬹”艺术作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 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 | 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名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揉、捏、压等手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知识:介绍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泥塑技巧讲解:讲解揉、捏、压等基本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手法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和纹理。
3. 泥名片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名片,启发他们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名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创作过程,以及如何将个人特色融入作品中。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个人特色具象化,创作出既符合泥塑技巧又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泥塑示范作品、泥塑工具。
2. 学具:橡皮泥、泥塑工具、参考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名片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创作经验。
板书设计- 捏泥巴-新颖的泥名片- 提纲:1. 泥塑的基本知识2. 泥塑技巧讲解3. 泥名片创作4. 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泥塑技巧,创作出一张新的泥名片。
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反思教学方法和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泥塑基本技巧的同时,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名片。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案人美版

捏泥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探究各种泥器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并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的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②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③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具: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课件学具:陶泥、简单工具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看看有什么?(展示泥玩具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捏泥巴(板书课题)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1、找同学上台摸一摸泥制陶罐,提问: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很粗糙)2. 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是用泥制作的?3.看看陶艺的发展历史吧!(展示陶器图片)提问:上面的这些部件都是做什么用的?(把手、装饰…)4.展示陶泥,师:这些陶泥就是用来制作陶器的材料(找同学上台摸一摸,说一下感受—-很软)由于材料很软所以很方便造型。
5.怎么样才能让这些陶泥变形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呢](讲解变形手法---揉、捏、搓、压)6.展示图片,教授造型方法。
(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用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随意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7.老师示范制作一件陶器。
(讲解装饰与连接的手法。
)三、学生实践出示作业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器物。
四、讲评,小结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
板书设捏泥巴变形手法:捏、揉、搓、压造型手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3.捏泥巴(共20张PPT,含音频)

想一想 做一做
>> 请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器物,按照自己的想法合作完 成一套造型美观的器物
>> 讨论怎样才能把你的作品设计得更新颖?
第肆部分
总结拓展
学生作品展示
捏泥巴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捏泥巴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01 情境导入
目
02 探索新知
录
03 艺术创作
04 总结拓展
第壹部分
情境导入
咱们看索新知
谈一谈
>> 看到他们捏泥巴有什么感受吗?
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 玩泥巴真有趣
陶器欣赏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远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着用泥来捏制各种 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泥土,这最平凡 的东西,在他们手中却变得充满艺术情 趣。
欣赏
印纹陶晚于素陶,它的出现很可能与 烧制素陶时发现陶体上还保留着的编 织物痕迹有关,所以布纹、席纹和绳 纹也就成为最早的印纹陶的装饰纹样。
泥的特性
可塑性
结合性
泥的特性
耐高温性
变形手法
压 搓揉捏
基本技法
>>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基本技法
制作顺序
>> 从主体到局部
第叁部分
第3课捏泥巴(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二年级上册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捏泥巴的实践,让学生感受泥巴的质感和可塑性,提高对艺术材料的审美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捏泥巴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提升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通过欣赏优秀泥塑作品,使学生了解泥塑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这一点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此外,我在课后收集了学生们的作品,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作品创作,但仍有部分学生的作品在技巧和创意上有所欠缺。这让我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故事性的泥塑作品。
2.教学难点
a.技巧的熟练运用:学生在初学阶段往往难以熟练掌握捏泥巴的技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反复示范和指导。
-例如:如何将泥巴揉得均匀,避免出现裂纹;如何搓出理想的形状等。
b.创作思路的打开: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思路局限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激发创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泥巴的基本特性。泥巴是一种可塑性强的自然材料,适合用来进行艺术创作。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泥塑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泥巴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创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创意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指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捏泥巴》课件

开课本探寻 陶器起源。
白陶鬶 (新石器 时代)
这件白陶鬶造型优 美,非常富有创意。 你看它多像一只伸 着长喙、正在引吭 高歌的鸟啊!它充 分地显示了中国古 代工匠的精湛手工 技艺和丰富的想象 力。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 晶。远古时代,我们的 祖先已经尝试着用泥来 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 活用品。泥土,这最平 凡的东西,在他们手中 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
请你试着用橡皮泥或 超轻粘
土捏一件可以装东西 的容器,体
验一下捏泥巴的乐趣 吧!
造型巧变化
评一评:这些陶艺作品哪些 地方设计得最别致?
学生作品赏析
装饰要有创意
202X
谢谢!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捏泥巴
二年级上册 第三课
猜一猜,这两样东西有什么联系?
泥巴是怎样变成漂亮的陶罐的呢?
陶器烧造流程
拉坯 干燥 烧窑 揉泥 练泥 选土
捏塑成型的方法
揉 揉个泥球 捏 从中心向外捏成碗状
看!小杯子做好了
粘 抹点泥浆粘 好杯子把 搓 搓泥条做杯 子把
还有许多工具可以使用
这两个陶罐 模仿了哪种 动物?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 捏泥巴-有趣的脸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有趣的脸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脸的基本结构,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脸的基本结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 泥塑的基本技法:揉、搓、捏、刻等。
3. 脸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塑造出有趣的脸部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脸部表情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等。
2. 学具:泥巴、泥塑工具、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有趣的脸部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脸部表情的丰富性。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脸的基本结构和泥塑的基本技法,示范制作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泥塑技法和脸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捏泥巴-有趣的脸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有趣的脸部泥塑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法,能够塑造出有趣的脸部形象。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今后教学中,可以增加脸部表情的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表现力。
4.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法,提高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13张)ppt课件

泥的特性
可塑性
结合性
变形手法
压 搓揉捏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看看下面这些图片, 是什么?
看到这样一堆泥,你能联想到什么?
咱们再看,这又什么?
作品和刚才的泥有什么联系?
那我们今天一起来
人民美术出版社 二年级
玩泥巴(一)
泥的特性
>> 泥有哪些特征呢? >> 我们如何运用泥来造型呢?
泥的种类:
>>黄泥:属于泥巴一种,黄泥固名黄颜色泥 巴,黄泥粘稠度高,水份含量相对适中。皖 南山区经常使用黄泥制作各种日常使用器具。
>>园土又称菜园土、田园土:这是普通的栽 培土,因经常施肥耕作,肥力较高,团粒结 构好,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原料之一。缺点 是干时表层易板结,湿时通气透水性差,不 宜单独使用。
>>沙壤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 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沙土是指含沙量占80%, 黏土占20%左右的土壤,沙壤土就是介于壤土 与沙土之间的土壤。该土壤养分含量较高。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 捏泥巴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塑的基本知识:泥塑的定义、历史、分类等。
2. 泥塑的技法:揉、捏、搓、压、切等。
3. 泥塑的创作步骤:构思、选材、制作、修饰等。
4. 泥塑作品欣赏:分析优秀泥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塑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泥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情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塑工具、泥塑作品图片、PPT等。
2. 学具:泥巴、泥塑工具、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泥塑的技法、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创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2. 内容:泥塑的基本知识、技法、创作步骤、作品欣赏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捏制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
2. 课后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个泥塑作品,要求造型生动、表情丰富。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第3课 捏泥巴(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3课捏泥巴(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通过捏泥巴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泥塑的基本技法:揉、搓、捏、压等。
2.泥塑的创作方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表现。
3.泥塑作品的美感评价: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泥塑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简单作品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泥塑技法的掌握: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
2.创作思路的引导: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表现。
3.作品美感的评价:如何让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对作品进行鉴赏。
四、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泥塑工具等。
2.学具:泥巴、泥塑工具、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泥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并进行示范。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5.总结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第3课捏泥巴一、泥塑基本技法:揉、搓、捏、压等。
二、泥塑创作方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表现。
三、泥塑作品美感评价: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的鉴赏。
七、作业设计1.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泥塑作品。
2.欣赏泥塑艺术作品,了解其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泥塑这一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泥塑技法的传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技法。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捏泥巴-有趣的脸人美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脸部泥塑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个人创意融入脸部泥塑作品,突出个性特点。
2.教学难点
-技巧的熟练运用:学生在初学阶段可能难以熟练掌握泥工技巧,如揉、搓、捏等。教师需通过分步骤演示、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表情细节的表现:学生在观察和表现脸部表情时,可能难以捕捉到五官细微的变化。教师可提供参考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表现各种表情。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泥工技巧和表情细节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步骤演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脸部表情相关的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捏泥巴的实践活动。这个操作将演示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过程。
-创新思维的激发:学生可能在创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不同造型、组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突破思维定势。
-审美观的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缺乏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教师需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结构等方面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示例:在讲解泥工技巧时,教师可展示一个简单的脸部泥塑作品,分解揉、搓、捏等动作,让学生跟随操作,逐步掌握技巧。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捏泥巴》教学设计

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捏泥巴的四个基本技法:团、搓、捏、压。
2、运用技法学习捏眼镜蛇。
3、小组合作能够举一反三捏出各种造型,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组合成一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技法捏出各种造型。
难点:把捏出的各种造型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场景。
课前准备:教师:太空泥、简单的工具、动物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百宝箱。
学生:太空泥、牙签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太空泥,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物品和泥塑作品。
)让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找三个学生一人摸两样东西(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宝贝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东西,但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老师用太空泥捏出来的一些东西,好看吗?你们想不想捏一捏呢?)板书课题:捏一捏三、讲授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目标)我们首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2.教师示范捏泥巴的基本方法:团、搓、捏、压(注意:每一步都要做的光滑、整齐)3.课件出示泥塑图片.找学生说一说捏这两样作品都用了那些基本技法。
4.师示范捏眼镜蛇5.让学生欣赏各种造型的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它们都用的什么技法。
6.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作品,利用今天所学的技法制作起来是不是都很简单呀!我们把这些单个的作品做好后能不能把这些作品组合起来呢?请同学们再欣赏两幅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一)作业要求:今天同学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技法,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场景,并把这个场景打扮的漂亮一些。
老师制作了五个场景:一组:海底世界二组:水果拼盘三组:美味大餐四组:蔬菜乐园五组:动物乐园各小组先根据本组的主题进行讨论,看你都做些什么。
大家分别把这些场景充实起来吧!(二)指导要点: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美观五、展示作品挑出每组做的好的作品放到展示盘中给大家展示。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捏泥巴的四个基本技法,并用这些技法制作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在小组的合作中进行合作创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 捏泥巴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捏泥巴▏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捏泥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学生能够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内容1. 泥塑艺术简介:介绍泥塑的历史、分类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泥塑技巧讲解:讲解捏泥的基本手法,如揉、搓、捏、压等。
3. 作品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创作灵感,动手实践。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创作过程。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物品特点巧妙地融入泥塑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泥塑示范作品、评价量表。
2. 学具:彩泥、泥塑工具、垫板、展示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泥塑的基本知识,示范基本手法。
3. 实践:学生分组,根据观察到的物品进行泥塑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泥塑艺术。
板书设计- 主题:捏泥巴- 副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泥塑、手法、创作、展示、评价作业设计- 作业一: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独立完成一件泥塑作品。
- 作业二:学生收集有关泥塑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示范和学生的亲手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巧。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作品各具特色。
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的评价语言较为单一,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多元的评价。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泥塑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泥塑技巧讲解:讲解捏泥的基本手法,如揉、搓、捏、压等。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捏泥巴》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捏泥巴》省级名师优
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捏站立小泥人,体会并掌握泥塑捏制成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泥巴的揉、捏、搓、挖培养学生用泥塑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同伴互助学习,充分的发挥
自己的动手创作能力,体验玩泥的乐趣。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捏泥巴》的第三课时制作《小泥人》,这是一节泥工训练与活动相结合的课程,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玩中学,乐中学,以学定教的思想,泥塑人物的方法很多,但作为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儿童,不宜让他们掌握过多过专业化的技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将制作方法简单化,寻找最适合同学接受的方法,让儿童秉其天性,尝试新颖有趣的造型方法,不墨守成规,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自由地去表现人物的姿态,利用简单的技法大胆地制作出充溢童趣、质朴嫩拙的作品,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及自我价值的体现。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捏站立小泥人的方法,并感受泥塑之美。
教学难点:能制作站立的小泥人。
4教学过程
4.1第三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捏泥巴》---第三课时《小泥人》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小泥人课件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他就是小泥人。
你可别小瞧他,他能像孙悟空一样会72变呢。
他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不信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他东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