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ppt
合集下载
第3章 国际投资理论

代表人物:(英)巴克雷(Peter
J. Bukley)
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
12
内部化理论的要点
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而中间产品市 场的不完全则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厂商将“中间产品”通过 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会面临很多障碍,从而提高 了交易成本,难以保证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于是,将中间产品臵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 使各种交易不通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企业 间的内部市场中进行,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 部市场组织交易,从而可以弥补外部市场机制的障 碍。 当这种内部化跨越国界,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 就产生了。 因此,内部化动机是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 要原因。
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不仅为企业跨国经
营的动因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而且也是战后企业 跨国经营战略的一种总结。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有人
认为,这一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 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可以用来 解释公司初始的对外投资行为,但对于解释已经成 为国际生产与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却是无能 为力的。
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 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 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
知识资产优势——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
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
规模经济优势——由于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而
产生的
4
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 (C.Kindleberger) 及其凯夫
第三章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雪佛龙 戴姆勒克莱斯勒
丰田汽车 福特汽车
康菲
总公司所在地 美国 美国
英国/荷兰 英国 美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主要业务) 炼油
一般商品零售 炼油 炼油 汽车 炼油 汽车 汽车 汽车 炼油
表6 跨国公司世界前10强(2007.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司中文名 沃尔玛
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投资意图(参与控制企业 的经营权)和出资比率。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1、投资主体在海外拥有经营实体
2、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境流动 资产的国际转移和拥有控制权的资本国际流动
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形态
3、国际直接投资的周期长、风险大
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是否以取得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迅猛增长,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 的主要形式和巨大动力。它对加速经济全球化进 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深入了解和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 论依据、发展变化、经营特点及其经济影响,对 于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987-1992 1993-2001 256.7 48.1 52.1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55.6 28.3
83.1 61.8
53.6 60.0 49.6 93.0 138.5 65.8
表5 1987-2004年 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 投资流入量中所占比重 (%)
✓ 第二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跨国公司 海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成倍扩大,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 逐渐由美国占绝对优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丰田汽车 福特汽车
康菲
总公司所在地 美国 美国
英国/荷兰 英国 美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主要业务) 炼油
一般商品零售 炼油 炼油 汽车 炼油 汽车 汽车 汽车 炼油
表6 跨国公司世界前10强(2007.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司中文名 沃尔玛
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投资意图(参与控制企业 的经营权)和出资比率。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1、投资主体在海外拥有经营实体
2、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境流动 资产的国际转移和拥有控制权的资本国际流动
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形态
3、国际直接投资的周期长、风险大
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是否以取得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迅猛增长,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 的主要形式和巨大动力。它对加速经济全球化进 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深入了解和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 论依据、发展变化、经营特点及其经济影响,对 于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987-1992 1993-2001 256.7 48.1 52.1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55.6 28.3
83.1 61.8
53.6 60.0 49.6 93.0 138.5 65.8
表5 1987-2004年 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 投资流入量中所占比重 (%)
✓ 第二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跨国公司 海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成倍扩大,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 逐渐由美国占绝对优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规模经济优势案例:
企业是国内融资成本低还是国外融资 成本低?
公司规模较小,国内融资成本低 公司规模较大,国际融资成本低
瑞士雀巢公司 英国糖果公司
知识产权优势
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
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
销售技能、渠道的重要性
投资要重视现金流的连续性
渠道为王 现金为王
案例:山东秦池酒厂的没落
没有提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产业、技术
和市场等)
第二节 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直 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
产品生命周期论 内部化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1.理论背景: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
两人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二人并列为这一理论的创立者; 由于该理论主要是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
论分析法。
斯蒂芬·赫伯特·海默
斯蒂芬·赫伯特·海默(Stephen Herbert
Hymer),1934-1974, 加拿大经济学家, 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生于蒙特利尔,死于美 国纽约州的山达肯的一场车祸。 1960年美 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 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 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 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 优势理论。
称所有权优势论、公司特有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
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来解释FDI的理论;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在他的博士 论文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 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 势”。
• 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 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国际贸易 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唯一方式,企业 根据比较利益从事出口活动。 • 而事实是:美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筹集并投资而不 是在美国筹集(举债投资);大量证券资本涌入美 国,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美国;只投向某些部门。 • 这种事实难以用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来解释。
结论
• 可见,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 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 相应发生变动,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欠 发达国家最终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 根据该理论,各国应当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 决定生产区位选择与贸易方向。
评价: 进步性: ●把比较优势原理从国际贸易领域(流通)引入到国 际投资(生产)领域;
资本移动
利息率(利润率)
各国资本的供求关系
资本供给
资本需求
(二)麦克道格尔—肯普理论
• 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由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的价格;产 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完全 自由流动,没有任何干扰;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 场情况理上的距离、文 化差异和社会特点等;
(3)国家特定因素,如有关国家的政治和财政制度
(政府在关税、税收、利润汇回、汇率政策等方面对外部市场实施干预时,跨国公司 可通过内部化来避免其某些政府的干预 ;市场进入限制等);
• 没有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投资的影响。产 品更新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致使三个阶段 并不一定都依次在最发达、较发达、发展中国家 中进行。而且三阶段在三国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 不明显。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1).ppt

国际独资经营企业的经营优势
• 受政府控制较少 • 企业经营管理具有特别的灵活性 • 税负较轻,只需缴纳一次所得税 • 容易保守业务秘密 • 竞争性和进取性较强
国际独资经营企业的劣势
• 风险大,安全感弱 • 企业规模有限 • 企业的存在期限较为有限
国际独资经营企业的具体形式
• 国外分公司 • 国外子公司 • 国际避税地(子)公司
• 劣势 – 设立子公司的手续复杂,费用也较高,产品进入 东道国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
子公司收益分配流程
子公司税前利润 子公司税后利润 子公司收益汇出量 母公司应收收益 货币兑换 母公司实收收益
所得税 利润留存 预提税
分公司 (Branch )
• 总公司在国外的派出机构,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只是以总公司的名义受总公司的委托进行业务活动
• 绿地投资的形式 – 以全部股权参与,即独资企业 – 部分股权参与,即合资企业 – 非股权形式参与
绿地投资方式
• 国际独资企业——全部股权参与方式 • 国际合资经营方式——部分股权参与下的运营
方式
国际独资经营企业
•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 部资本由国外投资者出具,并独立经营的 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国外基地公司(国际避税地公司)
• 国际避税 – 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内容的差异,采取 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各种合法形式和 手段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国际纳税负担的 行为 – 设立避税公司和利用转移价格是国际避税的 发展趋势
• 避税地:无税或低税的国家或地区
国际避税地公司
• 避税地公司 –跨国公司为了逃避税收和资金调拨方面的限制, 在避税地设立的代表母公司控制其他子公司的组织 形式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法律形式选择
外国直接投资(FDI)幻灯片PPT

• 以Adam Smith和 David Ricardo为代表 • 国际化的生产按比较优势理论在各国间进行分
散 • MNE是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在全球效率最高的
地点进行分散的一种途径 • 主张国家一般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但政府也
干预FDI,如美国不允许在古巴和伊朗FDI;禁 止外国人购买任何美国航空公司的 25%的股份 或在美国的电视广播网中控股
• 鼓励措施
– 国外风险保险(foreign risk insurance)
– 资本支持(capital assistance) – 税收刺激 (tax incentives) – 政治压力 (Political pressure)
• 限制措施
– 外汇管制 exchange-control regulations
• MNE从东道国(host country)获取最大利润带 回母国(home country),却没有给东道国任 何有价值的东西。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MNE所做的FDI使不发达国 家越来越落后,而且在投资、就业和技术方面 严重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应限制FDI
自由市场观点 (The Free market View)
FDI?
• 出口的局限性
– 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s) – 贸易壁垒(Impediments to exporting)
• 许可的局限性
(Impediments to the sale of know-how)
– 技术诀窍(know-how)被潜在外国竞争对手掌握
– 无法严格控制国外的生产、营销和经营策略 – 某些技术诀窍不适合以许可形式转移
FDI ,并给予鼓励,如减免税或补贴。
FDI对东道国的正面效应
散 • MNE是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在全球效率最高的
地点进行分散的一种途径 • 主张国家一般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但政府也
干预FDI,如美国不允许在古巴和伊朗FDI;禁 止外国人购买任何美国航空公司的 25%的股份 或在美国的电视广播网中控股
• 鼓励措施
– 国外风险保险(foreign risk insurance)
– 资本支持(capital assistance) – 税收刺激 (tax incentives) – 政治压力 (Political pressure)
• 限制措施
– 外汇管制 exchange-control regulations
• MNE从东道国(host country)获取最大利润带 回母国(home country),却没有给东道国任 何有价值的东西。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MNE所做的FDI使不发达国 家越来越落后,而且在投资、就业和技术方面 严重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应限制FDI
自由市场观点 (The Free market View)
FDI?
• 出口的局限性
– 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s) – 贸易壁垒(Impediments to exporting)
• 许可的局限性
(Impediments to the sale of know-how)
– 技术诀窍(know-how)被潜在外国竞争对手掌握
– 无法严格控制国外的生产、营销和经营策略 – 某些技术诀窍不适合以许可形式转移
FDI ,并给予鼓励,如减免税或补贴。
FDI对东道国的正面效应
第3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发 展条件及行为方式的理论,其核心内容体现在生产要素的跨国流 动以及投资方取得经营管理权等方面,而追求投资收益的长期最 大化则是其经营的根本性目标。
本章小结
对外直接投资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莱 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1.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形成一个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普遍适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框架,邓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 期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又称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他 发现,一个国家投资发展路径及该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处的位置与 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低 增加 增加 增速下降
无 低 增加 增加
对外投资 净额 负 负
负
正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3.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 • 贡献:
①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发展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且从动态 的角度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 系,扩大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范围;
② 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 践中企业和政府可以根据投资发展路径和阶段特征来判断本国 所处的投资发展阶段,进而做出合理的政策、经营活动安排。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局限: ① 仅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 局限性; ② 无法科学合理地解释处于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为何会出现 直接投资流入与流程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3.2 内部化理论
• 局限: ① 忽略了对跨国公司这一典型国际化垄断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 未能科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方向和区位分布; ② 只强调了市场竞争不完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忽视 了其积极影响; ③ 没有讨论跨国公司在替代国际市场后其内部分工体系形成与 发育的过程。
本章小结
对外直接投资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莱 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1.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形成一个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普遍适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框架,邓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 期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又称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他 发现,一个国家投资发展路径及该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处的位置与 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低 增加 增加 增速下降
无 低 增加 增加
对外投资 净额 负 负
负
正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3.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 • 贡献:
①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发展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且从动态 的角度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 系,扩大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范围;
② 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 践中企业和政府可以根据投资发展路径和阶段特征来判断本国 所处的投资发展阶段,进而做出合理的政策、经营活动安排。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局限: ① 仅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 局限性; ② 无法科学合理地解释处于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为何会出现 直接投资流入与流程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3.2 内部化理论
• 局限: ① 忽略了对跨国公司这一典型国际化垄断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 未能科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方向和区位分布; ② 只强调了市场竞争不完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忽视 了其积极影响; ③ 没有讨论跨国公司在替代国际市场后其内部分工体系形成与 发育的过程。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PPT参考课件

• 母公司的类型 – 纯控股公司(Pure Holding Company ) • 只掌握股权或其他有价证券,自己不再从事别 的业务活动,而且也不参与被它控制的其他公 司的经营管理 – 混合控股公司:既从事参股和控股活动,也经营 工商业
2021/3/10
授课:XXX
9
子公司 (Subsidiary )
份)、与其他公司合并或变卖资产的方式回收投 资
• 劣势 – 设立子公司的手续复杂,费用也较高,产品进入 东道国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
2021/3/10
授课:XXX
11
分公司 (Branch )
• 总公司在国外的派出机构,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只是以总公司的名义受总公司的委托进行业务活动
– 总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1/3/10
授课:XXX
6
国际独资经营企业的具体形式
• 国外分公司 • 国外子公司 • 国际避税地(子)公司
2021/3/10
授课:XXX
7
跨国公司的法律组织结构
• 母公司 • 子公司 • 分公司 • 避税地公司
2021/3/10
授课:XXX
8
母公司 (Parent Company )
• 拥有其他公司的股份,从而控制其经营活动,使其 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的公司。 – 本国政府注册的法人团体
• 避税地国家和地区:巴哈马、百慕大、开曼群岛、瑞 士、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牙买加、香港
2021/3/10
授课:XXX
16
国际避税港的四种类型
• 国际避税港的四种类型 – 完全免除所得税财产税(开曼群岛、百慕大、 巴哈马等)、 – 仅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外来收入完全免税 (瑞士、香港等) – 所得税率较低的国家地区 – 对外国投资者实施特别优惠税率的国家地区
2021/3/10
授课:XXX
9
子公司 (Subsidiary )
份)、与其他公司合并或变卖资产的方式回收投 资
• 劣势 – 设立子公司的手续复杂,费用也较高,产品进入 东道国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
2021/3/10
授课:XXX
11
分公司 (Branch )
• 总公司在国外的派出机构,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只是以总公司的名义受总公司的委托进行业务活动
– 总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1/3/10
授课:XXX
6
国际独资经营企业的具体形式
• 国外分公司 • 国外子公司 • 国际避税地(子)公司
2021/3/10
授课:XXX
7
跨国公司的法律组织结构
• 母公司 • 子公司 • 分公司 • 避税地公司
2021/3/10
授课:XXX
8
母公司 (Parent Company )
• 拥有其他公司的股份,从而控制其经营活动,使其 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的公司。 – 本国政府注册的法人团体
• 避税地国家和地区:巴哈马、百慕大、开曼群岛、瑞 士、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牙买加、香港
2021/3/10
授课:XXX
16
国际避税港的四种类型
• 国际避税港的四种类型 – 完全免除所得税财产税(开曼群岛、百慕大、 巴哈马等)、 – 仅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外来收入完全免税 (瑞士、香港等) – 所得税率较低的国家地区 – 对外国投资者实施特别优惠税率的国家地区
《国际直接投》PPT课件

如: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
合资伙伴:亚太农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市农药 研究所
主要业务:“农得时”及其它磺酰脲类除草剂
投产时间:1992年11月杜邦投资比例:百分之八十
a
13
▪ 国际契约合资企业:
▪
是建立在契约规定的国际合作企业。合作
条件及组织上的一种形式灵活的合资企业。它可
以组成法律实体,也可以不组成法律实体。适用
由于投资者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既受到企业本 身特有的优势(资金、技术、技能等)影响,也 受到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禀赋、 国内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制约,导致不 同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或者相同企业在不容 项目的动机不同。
a
18
▪ (一)市场导向型动机 ▪ 这种类型的投资主要以巩固、扩大和开辟
a
9
▪ 国际独资企业的不利因素
▪ (1)更容易受到东道国政策和法律的限制。 ▪ (2)对资本的要求较高,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 (3)企业设立的具体事宜和项目工程的营建都需
要企业自行办理,对新进入一个国家的企业尤其 不方便。
▪ (4)不容易克服东道国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差异。
a
10
▪ 2、国际合资企业
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作为独资企业的出资者,外国投资者独立承担风 险,单独经营管理独资企业,独享经营利润。
a
7
▪ 国际独资企业的优势
▪ (1)企业的设立和经营均由投资者依法自选确定,不存
在与其它投资者的冲突,有完全的自主权和经营决策与行 动的自由。
▪ (2)具有整体经营弹性,母公司可以根据总体经营战略
a
3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的概念
合资伙伴:亚太农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市农药 研究所
主要业务:“农得时”及其它磺酰脲类除草剂
投产时间:1992年11月杜邦投资比例:百分之八十
a
13
▪ 国际契约合资企业:
▪
是建立在契约规定的国际合作企业。合作
条件及组织上的一种形式灵活的合资企业。它可
以组成法律实体,也可以不组成法律实体。适用
由于投资者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既受到企业本 身特有的优势(资金、技术、技能等)影响,也 受到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禀赋、 国内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制约,导致不 同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或者相同企业在不容 项目的动机不同。
a
18
▪ (一)市场导向型动机 ▪ 这种类型的投资主要以巩固、扩大和开辟
a
9
▪ 国际独资企业的不利因素
▪ (1)更容易受到东道国政策和法律的限制。 ▪ (2)对资本的要求较高,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 (3)企业设立的具体事宜和项目工程的营建都需
要企业自行办理,对新进入一个国家的企业尤其 不方便。
▪ (4)不容易克服东道国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差异。
a
10
▪ 2、国际合资企业
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作为独资企业的出资者,外国投资者独立承担风 险,单独经营管理独资企业,独享经营利润。
a
7
▪ 国际独资企业的优势
▪ (1)企业的设立和经营均由投资者依法自选确定,不存
在与其它投资者的冲突,有完全的自主权和经营决策与行 动的自由。
▪ (2)具有整体经营弹性,母公司可以根据总体经营战略
a
3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的概念
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PPT 79页)

❖ 2003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首次接近70万 辆大关, 占据30%左右的市场份额 , 远远超过 了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60万辆左右的销量。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 1902年,英国油脂和肥皂业巨头莱佛公司感到 其产品对荷兰、比利时出口关税太高,为避开这 种限制, 就到当地进行直接投资。
➢ 美国的威斯汀豪斯空气刹车公司到法国设厂, 也是为了避开法国铁路公司规定的空气刹车必 须由当地厂商供应的限制。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美国利用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兴军事科技, 应用到民用部门, 在国内发展了一系列新兴制 造工业部门, 如电子、飞机制造, 计算机、汽车、 化学、机械、石油化工等。
●美日欧跨国公司从事服务业增长到60%,制造 业占36%,初级产业5%。
• 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双方的董事 长在第一次会谈中仅用了17分钟就达成了并购 意向, 数月之后就完成了合并。
• 前克莱斯勒公司的董事长伊顿曾坦言,尽管该公 司拥有足够的资金, 但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以 尽快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目标, 并缺乏 进行扩张的其他资源,因此必须在美国以外寻找 一个合作伙伴, 而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 则可以利用其管理资源和其他资源向国际市场 渗透。这种合并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发业和种植业为主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主要从事最终产品和中间
产品的制造,如金属制品、钢材、机械、运输 设备和电信设备等 ●服务型跨国公司是指从事贸易、金融、运输、 通讯、旅游、房地产、保险、广告、管理咨询、 会计法律服务、信息等行业和领域非物质产品 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类型
(三)按公司内部的经营结构划分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览
(二)业绩标准(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r iteria)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 1902年,英国油脂和肥皂业巨头莱佛公司感到 其产品对荷兰、比利时出口关税太高,为避开这 种限制, 就到当地进行直接投资。
➢ 美国的威斯汀豪斯空气刹车公司到法国设厂, 也是为了避开法国铁路公司规定的空气刹车必 须由当地厂商供应的限制。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美国利用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兴军事科技, 应用到民用部门, 在国内发展了一系列新兴制 造工业部门, 如电子、飞机制造, 计算机、汽车、 化学、机械、石油化工等。
●美日欧跨国公司从事服务业增长到60%,制造 业占36%,初级产业5%。
• 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双方的董事 长在第一次会谈中仅用了17分钟就达成了并购 意向, 数月之后就完成了合并。
• 前克莱斯勒公司的董事长伊顿曾坦言,尽管该公 司拥有足够的资金, 但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以 尽快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目标, 并缺乏 进行扩张的其他资源,因此必须在美国以外寻找 一个合作伙伴, 而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 则可以利用其管理资源和其他资源向国际市场 渗透。这种合并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发业和种植业为主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主要从事最终产品和中间
产品的制造,如金属制品、钢材、机械、运输 设备和电信设备等 ●服务型跨国公司是指从事贸易、金融、运输、 通讯、旅游、房地产、保险、广告、管理咨询、 会计法律服务、信息等行业和领域非物质产品 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类型
(三)按公司内部的经营结构划分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览
(二)业绩标准(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r it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