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血液病患者输血论文
血液病患者输血的分析摘要:血液病患者通常就是指在血液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同问题的人群,他们对于输血往往要求很高,这就对血液的输注提出可新的要求。
与我们就采取了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
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关键词:血液成分;血小板;护理;安全【中图分类号】r7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45-01临床上常用成分血种类: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五类。
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除血浆和抗凝保存液后的高浓缩红细胞,然后加入红细胞添加剂制备成的,红细胞压积可高达0.90,保存期随添加剂成分不同而异,一般为21-35天[1]。
悬浮红细胞制剂浓度高,能提高携氧能力,输注量少,可避免循环超负荷,最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老年、幼儿及手术后需要输血的病人。
2洗涤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是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除去全血中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以上的血浆,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涤过程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也随血浆被去除[2]。
主要适用于有输血过敏史、血身免疫性盆血及iga缺乏等;对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而又需要输血时,可输洗涤红细胞,以降低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3浓缩血小板手工分离血小板,采集新鲜全血后立即分离制备而成,外观淡黄色无明显可见的红细胞,如同混浊的血浆,每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为一单位,含量2.4×1010个血小板,容量25~30ml.机器单采血小板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献血者采集血小板,纯度高,外观半透明,橙黄色,所含血小板数≥2.5 ×1011个血小板,供1个病人1次输用[3]。
输血相关知识汇总
输血相关知识汇总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救治手段,可用于治疗贫血、止血和血液病等疾病。
本文将为您介绍输血相关的知识,包括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的种类、输血前的准备和输血后的护理等方面内容。
1.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适应症是指需要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患者体内,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失血过多导致贫血,如严重外伤、手术出血等;- 血液病患者,如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预防或治疗手术相关的贫血;- 具备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如围手术期出血风险高的患者;- 某些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等。
2. 输血的禁忌症输血的禁忌症是指某些情况下禁止进行输血,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输血的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无明确的输血指征;- 患者主张拒绝输血或宗教信仰不允许输血;- 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者肺水肿等情况;- 既往输血反应严重或出现畸胎儿综合征;- 存在输血引起的传染病风险,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过敏体质或存在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
3. 输血的种类输血可以根据血液的来源和治疗目的进行分类。
常见的输血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全血输注:将含有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成分的全血直接输注给患者;- 红细胞悬液输注:将红细胞经过特殊处理悬于生理盐水中输注给患者,用于治疗贫血;- 血小板浓缩物输注:将从全血中分离出的血小板浓缩物输注给需要的患者,用于止血;- 血浆输注:将血浆注入患者体内,用于纠正凝血异常和改善循环容量;- 白蛋白输注:将人体制备的白蛋白制剂输注给患者,用于改善血浆蛋白缺乏;- 适宜者间输血:指亲属或者恩人之间通过配型合适的血液互相输血。
4. 输血前的准备输血前的准备是确保输血过程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完善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过敏史、既往输血史和疾病情况;- 进行血液学和血型学检查,确定输血所需的数量和类型;- 存储血液和制备输血设备;- 静脉通路的建立和输血前的护理措施;- 输血前进行兼容性试验;- 进行输血性疾病的筛查。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血液制品是一种可以治疗和预防临床血液疾病的医疗药品。
它们是从献血者的血液中提取、分离、制备而成的。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血液制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和人血白蛋白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其输注方法。
一、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是一种含有红细胞的血液制品,用于改善贫血患者的血液氧运输能力。
它通常由新鲜献血提供,通过离心分离红细胞,再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最后进行灭菌和保存。
输注红细胞悬液时,需要注意确认病人的血型和配型是否匹配,以避免输注不合适的血型引发输血反应。
二、血小板悬液血小板悬液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血小板浓缩和血小板血浆分离而制备而成。
输注血小板悬液时,一般使用血浆呈黄色、透明的包装袋,注意避免剧烈摇晃,以防止血小板受损。
三、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是从新鲜全血中提取并在冷冻保存后制备的一种血液制品。
它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可用于急性出血、凝血因子缺乏等临床情况。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前需要解冻,并在输注前进行冷沉淀清除。
为确保安全,输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四、凝血因子浓缩剂凝血因子浓缩剂是从血浆中提取并制备的一种含有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
它可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在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前,需要明确病人凝血因子的缺乏类型,以确定使用的浓缩剂种类,并仔细检查过敏史和补充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五、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是一种提取自血浆中的蛋白质制品,具有维持血容量、调节血浆渗透压和增加细胞外液等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烧伤、感染、手术和创伤等情况下的血容量不足或血浆蛋白减少。
输注人血白蛋白时,需注意其浓度和输注速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综上所述,临床常用的血液制品有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和人血白蛋白。
在进行输注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血型配型、过敏史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和速度。
血液病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b r a i n i n j u r y : u s e o f S P G R MR j t o p r e d i c t s e v e i r t y a n d o u t c o me [ J ] .
i n c hi l d r e n a nd a d ol e s c e nt s wi t h mo de r a t e t o s e v e r e t r a um a t i c
证实脑 底部 有广 泛脑挫 裂伤 。发生 尿崩症 的原 因可 能为下丘 脑广 泛
[ J ] - J Ne u r o t r a m a u , 2 0 0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4 ( 1 ) : 1 2 8 — 1 3 5 .
【 5 】 S c h e i d R, Wa l t h e r K, Gu t h k e te t a 1 . C o n g i t i v e s e q u e l a e o f d i f u s e
D e c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3 4
参考 文献 [ 1 】 江基 尧, 朱诚 , 罗 其 中. 颅 脑创 伤 临床 救 治指 南 【 M】 . 上海 : 第 二 军 医大学 出版社 , 2 0 0 7 : 9 2 — 9 3 . 【 2 】 戴 自英 . 实用 内科学 [ M]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1 9 9 3 : 1 8 6 4 - 1 8 6 5 . [ 3 】 叶任 高. 内科学 】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2 0 0 1 : 7 2 1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摘要】目的对临床8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率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输注效率的护理对策,降低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血小板输注效率。
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率的因素和护理要注意的问题。
结果8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25%,白血组和再障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和40%。
结论血小板输注效率可能与再障组病例数以及患者输注血小板之前多次输血导致抗体的产生有关。
临床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预防不同诱因发生破坏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无效输注。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效率;因素分析与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7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77-02对于临床中患有因血小板的缺失和减少或者血小板功能合成障碍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往往采用输注血小板的方法进行干预,实施干预以后,患者不会因为放化疗以后血小板骤然降低而致出血增加,减少了出血的致死率,因此,血小板输注率直接影响患者病死率,临床意义重大。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概念指的是患者实际的血小板输注增加值低于预期值的状态,一般无效输注率在30%-70%[1]。
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我院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分析影响因素和护理评价,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按不同血液疾病分为白血病组6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20例;纳入的80例患者无脾肿大,且均入院前均已经过多次输血,输血次数为3-20次,平均次数为(8.9±3.2)次,合并感染的患者有48例;入院治疗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的有35例,输注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悬液的45例。
1.2方法采用静脉输注血小板。
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输血是指将血液或其成分经过特定的处理,通过输血管道输送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它是治疗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血液病等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是,输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因此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一、输血的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血型、体重、年龄、病情等信息,以确定输血的血型和血量。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检查是否有输血禁忌症。
2.血样检测在确定输血血型之后,还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以确保输血的血型与患者血型相符。
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步骤。
3.输血前处理在输血前,需要对输血管道进行消毒,并给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告知,告知输血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同时,需要将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安全。
4.输血过程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输血计划,按照一定的速率和时间进行输血。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出现过敏反应、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有无输血后反应。
同时,需要及时处理输血管道,以确保输血后的安全。
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输血血型输血前需要对患者的血型进行确定,并选择与其相符的输血血型。
如果输血血型不匹配,会引起输血反应等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注意输血速率输血速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引起不良反应。
过快会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心脏负担加重,过慢会导致输血效果不佳,甚至引起输血不足。
3.注意输血时间输血时间过长会导致输血不足,过短会导致输血过多。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输血计划,合理安排输血时间。
4.注意输血禁忌症有些患者存在输血禁忌症,如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等。
因此,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输血禁忌症。
5.注意输血后观察输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有无输血后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分析
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分析蔡娟;袁婷婷【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4月在本院血液科进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记录患者输注前后的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而评价各组输注RBC的效果,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各组之间输血后Hb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输血次数越多,输血效果不佳的频率越高.悬浮红细胞输注效果输注不佳率最高的是骨髓增生不良组,其输注不佳率达53.2%.结论应尽量减少输血次数,及时合理地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红细胞输注效果与患者疾病状况密切相关,应对不同的输血患者,制定独立、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输血策略,提高输血效果.【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4(016)004【总页数】3页(P403-405)【关键词】血液病;红细胞;输注效果【作者】蔡娟;袁婷婷【作者单位】237005 六安,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输血科;237005 六安,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2;R331.1+41红细胞输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血红蛋白和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输血在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上具有很大的作用,随之而来的红细胞输注效果越来越引起关注。
笔者对本院血液科的患者分组,分析输血前后Hb变化以及输注效果,以促进临床合理、科学、有效的输血。
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2013年1~4月在本院血液科患者进行261次红细胞输注,其中男性110次,女性151次,年龄8~79岁,平均年龄49±17岁,按《内科学》血液病学分组:骨髓增生不良组(再障、骨髓纤维化);红细胞病组(缺铁性贫血、巨幼性贫血、MDS);造血系统肿瘤组(急粒、急淋、慢粒、慢淋、多发性骨髓瘤)。
2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输血前均进行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和凝聚胺方法交叉配血均相合。
分别检测红细胞输注前和输注后24h内Hb(排除继续失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稀释、临床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粒细胞输注
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 胞输注已废弃,治疗性粒细胞输注弊多 利少,甚至有人认为无临床治疗价值, 应从严掌握输注指征。
“高量”输血方案 此方案为通过输红细 胞使Hb维持在100g/L左右。开始宜短期 内反复输注,待Hb达到上述水平后适当 延长输血的间歇期。经此治疗后,患者 的肝脾肿大及骨骼的病变明显减轻,胃 肠道对铁的吸收也随之减少。
“超高量”输血方案 该方案为保持患者 的Hb在130g/L左右。有人观察从婴儿期 开始采用这种输血方案治疗的患者,无 典型的地中海贫血面容,亦无病理性骨 改变。由于此方案极大地增加了输血的 需求量,不易实现,国外已基本放弃使 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制品的选择
地中海贫血患者不存在血容量不足 的问题,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红细 胞,无须输全血。
选择何种红细胞制品应根据病情决 定,最好选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 (如:过滤法制备的红细胞或新型 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获得的红细 胞)。
过去曾提倡输注年轻红细胞以减少 输血次数及延长输血间歇期,由于 只能降低输血需求量的12﹪~16﹪, 且年轻红细胞制备相对繁琐,费用 高,现已较少采用。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输 血。鉴于输血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还 能传播疾病,故血液病也尽量少输血, 可输可不输者尽量不输。如有输血指征 也需开展成分输血。不能因为很多血液 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而成为输全血的理 由。血液病的病种较多,很多血液病患 者的输血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这里只重点介绍常见血液病的输血治疗。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 特征是骨髓中一种或多种白细胞成 分恶性增殖,并侵润各脏器,使正 常造血细胞生成受到抑制的全身性 疾病。本病在病程的某一阶段需要 输血以支持治疗,这是获得缓解或 延长生命的重要保证。
输血技术11:血液病输血规范
XXXX医院血液病输血规范一、目的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
有输血指征者应开展成分输血,不能因为血液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而成为输全血的理由。
血液病的病种较多,很多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为向临床医师和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人员提供血液病患者输血的指导原则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医师对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治疗,也适用于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人员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三、职责1.经治医师负责对血液病患者实施输血治疗。
2.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提供治疗血液病患者合适的血液,并向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四、指引要点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1)输血原则①再障患者的输血要严格控制,能不输血者就尽量不输,应将输血量和治疗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输血仅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不能治愈本病,多次输血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②慢性再障患者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通过代偿能够耐受Hb的降低,因此,Hb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③本病应进行成分输血。
因为再障多属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所以无须输全血。
虽然多数患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但也不能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疗效差。
正确的输血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需要输注相应成分血以提高疗效,并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2)输血指征①贫血:Hb<60g/ L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的症状,或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贫血的临床表现时,可适当输注红细胞。
Hb>60g/ L,一般不需要输血。
过去曾认为少量多次输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对再障的恢复有利,现已证实输血只能抑制红细胞的生成,并无刺激造血的作用。
②出血:因血小板减少而有严重出血的患者,特别是有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及时输注血小板。
曾有人认为血小板数<20×109/L者应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可是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数<20×109/L却无出血症状,而血小板数>20×109/L者却有活动性出血。
输血的操作流程
输血的操作流程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失血、贫血等疾病。
正确的输血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输血的操作流程。
1. 患者准备。
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体征等。
同时,要确保患者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输血过程有所了解。
在确定患者适合接受输血后,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以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 血液配型。
在确定患者需要接受输血后,需要进行血液配型。
血液配型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不会发生血型不合的情况,从而避免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
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血型信息,并选择相应的供血者进行配型。
3. 血液采集。
在确定了合适的供血者后,需要进行血液采集。
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血液不会被污染。
采集血液的同时,要对血液样本进行标本标识,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4. 输血准备。
在采集到合适的血液后,需要对血液进行保存和准备工作。
医务人员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确保血液的质量符合输血标准。
同时,要对输血所需的输液器、输血管等器材进行准备,以确保输血操作的顺利进行。
5. 输血操作。
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输血操作。
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6. 输血结束。
在完成输血操作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确保患者没有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同时,要对输血过程中使用的器材进行处理,如废弃输液器、输血管等。
并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7. 随访观察。
输血结束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后反应。
同时,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输血的操作流程,正确的输血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进行输血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6G_留置针在成人血液病病人静脉输血中的应用
26G留置针在成人血液病病人静脉输血中的应用姜艳鑫,范东,赵娟*,仲伟,张燕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 250012Application of 26G indwelling needle in intravenous blood transfusion of adult patients with hematopathyJIANG Yanxin, FAN Dong, ZHAO Juan, ZHONG Wei, ZHANG Yanyan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25001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Juan,E⁃mail:151****************Keywords hematopathy; intravenous blood transfusion; indwelling needl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摘要目的:探讨26G留置针在成人血液病病人静脉输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7月—12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病并需静脉输血病人4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
观察组采用26G普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G普通留置针,均为同一生产厂家提供,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输血时限、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管情况。
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病人留置针堵管率、静脉输血完成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时限满足要求。
结论:26G留置针可以满足成人各类血制品静脉输注的时限要求,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
临床输血的四大原则
临床输血的四大原则
临床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注给需要的患者,以满足其身体的生理需求。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输血必须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1. 适应证原则
适应证原则是指在临床上,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明确输血的适应证。
输血适应证包括:急性失血、慢性贫血、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手术、创伤等。
在确定输血适应证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史、用药史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 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是指在临床上,必须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安全包括: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的血型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必须使用无菌器具和无菌技术进行输血;必须定期进行输血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必须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3. 合理用血原则
合理用血原则是指在临床上,必须合理使用血液制品,避免浪费和滥用。
合理用
血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尽量减少输血量和输血次数;合理使用输血替代物,如红细胞增生素、铁剂等。
4. 环保原则
环保原则是指在临床上,必须遵循环保原则,减少血液制品对环境的污染。
环保包括:严格执行血液制品的管理规定,避免血液制品的浪费和过期;合理使用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对血液制品的包装、运输、处理等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临床输血的四大原则,严格遵守这些原则,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输血流程及管理制度
输血流程及管理制度血液的成分1全血(1)新鲜血:基本上保留血液原来各种成分,对血液病病人尤为适用。
(2)库血:是指4℃冷藏,有效期2~3周的全血,其成分以红细胞和血浆蛋白为主,其余成分含量则随贮存期的延长逐渐减少。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即酸性增加,钾离子浓度增高,故大量输库血时,要防止酸中毒和高血钾。
(3)自体血:①术中失血回输法:对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者,如异位妊娠、脾切除等手术,可事先作好回收自体血的准备,经过滤后回输给病人。
②自身储备回输法:选择体质好的病人,估计手术范围大、失血量多,如体外循环等,手术前抽血存于血库,待本人手术时使用。
2成分输血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加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高效能的血液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输入相应的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常用的血液成分制品有:①细胞制剂:经沉淀、离心、洗涤等方法分离血浆提取的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洗涤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去除约90%的白细胞、99%血浆及大部分血小板,适用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输全血或血浆发生过敏者等。
②浓缩血小板悬液:22℃保存,24小时内有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严重出血者。
③细胞悬液:4℃保存,48小时内有效,适用于粒细胞减少合并严重感染的病人。
④血浆:是全血经过分离后所得的液体成分,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全血6小时内分离的血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0℃保存,适用于轻型血友病、肝病等凝血障碍的病人;冷沉淀血浆:为新鲜冰冻血浆4℃溶化浓缩而成,可静脉滴注,也可局部创面应用,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的特点。
⑤其他血液制品:如5%白蛋白,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液,纤维蛋白原,抗铜绿假单胞菌血浆等。
安慰病人,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
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含Rh 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
输血次数与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关系
输血次数与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关系张春霞;曹福英;马金平;王舒莉;刘翠红;屈梅;郭卫平【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4(17)9【摘要】目的分析输血次数与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关系。
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600例多次输血(≥2次)的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次数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225例(2~3次)、B组195例(4~6次)及C组180例(≥7次)。
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输注血小板后1、24 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及输注有效率。
结果600例患者中共226例患者检测血小板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7.67%,其中C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A、B组(P<0.01)。
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输注后1、24 h CCI及输注有效率均低于血小板阴性患者(P<0.01)。
结论输血次数越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而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差,而血小板抗体筛查能有效提高输血效果。
【总页数】3页(P37-39)【作者】张春霞;曹福英;马金平;王舒莉;刘翠红;屈梅;郭卫平【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血液内科;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输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分析2.反复输血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3.血小板输注次数及输血小板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影响4.老年血液病患者多次输血对血小板输注效果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影响分析5.血小板抗体表达和输血次数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外科输血指征
❖血液输注符合原则:血容量损失在20%以内,使用晶体及胶体液;失血量达血容量20%~50%时,要加输一定量的红细胞;超过50%时还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超过总血容量80%以上时再加输血小板和冷沉淀❖红细胞制品使用符合适应证: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血小板使用符合适应证: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冷沉淀使用符合适应证:外伤病人有第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第ⅩⅢ因子、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缺乏时可使用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PT或APTT >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全血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急性贫血的输血原则:轻度失血(失血量<600ml)不输血;中度失血(失血量800~1000ml)时如出血已控制可不考虑输血;重度出血(失血量在1500ml以上)要输血❖慢性贫血的输血原则:Hb<60g/L,伴有明显症状者;某些暂时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的遗传性血液病患者,在其生长发育期,应给予输血,纠正贫血到一定程度,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贫血严重,而又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者或待产孕妇❖红细胞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60~90g/L的病人,如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时,可以考虑输注。
输血适应症
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
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悬浮红细胞制剂
红 细 胞 输 注 主 要 目 的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保证机体供氧/耗氧平衡。
适应症
悬浮红细胞 手术及创伤
制剂
患者
不输注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立即输注
血红蛋白<70g/L,血 细胞容积<0.21
非手术 患者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血红蛋白<60g/L, 血细胞容积<0.2
应输注
血红蛋白70—100g/L 血红蛋白60—
之间,倘若患者伴有较 100g/L之间,倘若
2.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 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3.休克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 4.FFP的使用,必须达到10~15ml/kg,才能输注有效 5禁止用FFP作为扩容剂 6.禁止用FFP促进伤口愈合
冷沉淀
输注目的: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Ⅷ因子缺乏、纤
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 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
因血小板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 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 无效Fra bibliotek血浆输注
血浆输注目的:
新鲜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
静脉输血一、选择题
静脉输血一、选择题型题】【A11.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 )A.血细胞B.新鲜血C.库血D.血浆E.水解蛋白2.不能接受输血的患者是( )A.严重感染B.过敏体质C.急性肺水肿D.白血病E.乙型肝炎3.能增加血浆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溶液是( )A.5% 葡萄糖溶液B.0.9% 氯化钠C.低分子右旋糖酐D.10% 葡萄糖溶液E.5% 碳酸氢钠4.在抢救溶血反应时为增加血红蛋白在尿中溶解度,减少沉积,避免肾小管阻塞,可用的药物是( )A.枸椽酸钠B.氯化钠C.碳酸钠D.碳酸氢钠E.5% 葡萄糖氯化钠5.患者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 )A.低血钾B.低血钙C.低血磷D.高血钠E.高血铁6.溶血反应第二阶段的典型症状是( )A.胸闷、呼吸急促B.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C.黄疸、血红蛋白尿D.少尿或无尿E.寒战发热7.与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不符合的是( ) A.少尿或无尿B.尿内有脓细胞C.尿素氮滞留D.高血钾症E.酸中毒8.输血前后采用静脉点滴输入的溶液应是( )A.5% 葡萄糖溶液B.5% 葡萄糖盐水C.0.9% 氯化钠D.复方氯化钠溶液E.碳酸氢钠、等渗盐水溶液9.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应首先( )A.测量血压、脉搏、呼吸B.通知医生和家属C.安慰患者,控制患者情绪D.热敷腰部,控制腰痛E.停止输血,保留余血10.输血时患者发生溶血反应,下述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停止输血B.双侧腰部热敷C.碱化尿液D.视病情需要用升压药E.尿闭者增加饮水量11.保存库血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为( )A.1℃,1 周~2 周B.2℃,2周~3 周C.4℃,2 周~3 周D.6℃,3 周~4 周E.7℃,4周~5 周12.直接输血法输血 200ml,需加 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 )A.5mlB.10mlC.15mlD.20mlE.25ml13.下列哪项不属于防止溶血反应的措施( )A.作血型鉴定血交叉试验B.输血时认真核对C.严格检查血液质量D.不使用超过三周的库血E.供血者在采血前4 小时不吃鱼、肉14.大量输血时出现手足抽搐、出血、血压下降,应加用的药物是( ) A.5%碳酸氢钠B.10%葡萄糖酸钙C.0.1%盐酸肾上腺素D.异丙基肾上腺素E.10%氯化钾15.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 )A..碱中毒和低血钾症B.碱中毒和高血钾症C.酸中毒和低血钾症D.酸中毒和高血钾症E.高血钠和低血钾症16.白血病患者最适宜输( )A.血细胞B.新鲜血C.库存血D.血浆E.水解蛋白17.输血过程中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空气栓塞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18.输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 )A.5%葡萄糖溶液B.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C.0.9%氯化钠溶液D.复方氯化钠溶液E.10%葡萄糖溶液19.为防止输血反应发生,在输库存血 1000ml 以上时,可以静脉注射( ) A.0.1%构橼酸钠B.0.9%氯化钠C.10%葡萄糖酸钙D.肝素E.1%草酸钾20.输血操作过程中下列哪种作法不妥( )A.每次只能为一名患者采血标本行交叉配血B.取血时发现血浆变红紫色,不可将血拿回C.输血时必须经两个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D.为防止大量输血反应,血内可加 10ml 葡萄糖酸钙E.两瓶血之间需输少量生理盐水21.输血的准备工作哪项是错误的( )A.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B.需由两个人核对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C.输血前先输少量生理盐水D.冬季库血可加温以免寒冷刺激E.从血库取出血后勿剧烈震荡22.除以下哪项外均会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A.患者是过敏体质B.血中含可致敏的药物C.血中含有无机物D.血中含过敏原E.患者血中有过敏性抗体23.输血引起溶血反应,开始的主要表现是( )A.头胀、胸闷、腰背部剧痛B.呕血、便血C.荨麻疹、出血性皮疹D.呼吸困难、咯粉红色痰E.恶心、呕吐24.患者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眼睑、口唇水肿,应考虑( ) A.过敏反应B.枸橼酸钠中毒反应C.细菌污染D.溶血反应E.发热反应25.下面对库血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在4°C冰箱内冷藏,时间2~3周B.库存血仅保留了红细胞和血小板C.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D.大量输库血时,要防止酸中毒E.大量输库血时,要防止高血钾症26.有关成分输血的叙述哪项是完全正确的( )A.成分输血可以提高疗效B.成分输血就是病人缺什么补什么C.成分输血可以为病人省钱D.成分输血可以一血多用,减少输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E.成分输血可以减少输血反应27.适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血液制品是( )A.浓缩红细胞B.白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复合物E.血小板浓缩悬液28.直接输血发,在准备好的无菌注射器内抽取一定量抗凝剂,正确的比例为( ) A.每50ml血中加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50mlB.每50ml血中加2%枸橼酸钠生理盐水5mlC.每50ml血中加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0mlD.每50ml血中加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5mlE.每50ml血中加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5ml29.有关输血注意事项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输血时须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B.输入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品,但钙剂除外C.如用库血,必须认真检查库血质量D.如发生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E.根据医嘱采集血标本,要求每次只为一位病人采集30.下面哪项不是输血反应( )A.发热反应B.溶血反应C.枸橼酸钠中毒D.肺水肿E.肺气肿【A型题】231.患者文某,需输血治疗,下列操作哪项错误( )A.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B.需两人进行“ 三查” 、“ 八对”C.勿剧烈震荡血液D.库血温度低用沸水浸泡 15~20 分钟再输入E.输血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32.张某,在大量快速输血后,发生手足抽搐,心率缓慢,血压下降,请问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是(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枸橼酸钠中毒反应D.溶血反应E.急性肺水肿33.患者王某,输血15 分钟后感觉头胀,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脉细弱,血压下降,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热水袋敷腰部B.观察血压、尿量C.取血标本和余血送检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D.减慢输血速度E.立即通知医生34.夏某,女, 30 岁,宫外孕破裂致大出血而人院。
了解输血指征参考标准血液病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了解输血指征参考标准血液病患者是否需要输血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治疗血液病患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确定是否需要输血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本文将介绍了解输血指征的参考标准,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一、了解输血的指征参考标准在判断血液病患者是否需要输血时,医生通常会考虑以下指征参考标准:1. 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是判断输血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对于血红蛋白低于特定水平(如70-80 g/L)的患者,输血是必要的。
然而,并非所有的血红蛋白降低都需要输血,因为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
2.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比例的测量。
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红细胞压积低于20%时通常需要输血。
3. 症状和体征病症的严重程度和症状有时也是决定是否输血的重要因素。
例如,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乏力、气短、心悸和体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即使血红蛋白水平尚未达到输血的标准,医生也可能考虑输血。
4. 根本疾病的特点不同的血液病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判断是否需要输血的标准也可能不同。
例如,在某些白血病类型中,即使血红蛋白水平较低,但由于病情特殊,可能并不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二、输血的合理性与风险的权衡尽管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减轻症状,但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判断是否需要输血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等因素。
1. 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呼吸困难等。
因此,在决定是否输血时,医生需要权衡输血所带来的风险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2. 病原体感染输血也存在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尽管现代输血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因此,在判断是否需要输血时,医生也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具备自身免疫力、输血血液的安全性等因素。
三、个体化治疗决策的重要性在判断血液病患者是否需要输血时,个体化治疗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广州血液中心田兆嵩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
鉴于输血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还能传播疾病,故血液病也尽量少输血,可输可不输者尽量不输。
如有输血指征也需开展成分输血。
不能因为很多血液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而成为输全血的理由。
血液病的病种较多,很多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只重点介绍常见血液病的输血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就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骨髓多能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害,或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导致骨髓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
输血就是再障患者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能滥用输血。
(一)输血原则1.再障患者的输血要严格控制,能不输者尽量不输,应将输血量与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输血仅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不能治愈本病,多次输血会出现许多副作用。
如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移植前的多次输血还会影响植入的成功。
2.慢性再障患者的贫血就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通过代偿能够耐受血红蛋白(Hb)的降低。
因此,Hb的高低不就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3.本病应进行成分输血。
因为再障多属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所以无须输全血。
虽然多数患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但也不能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疗效差。
正确的输血方法就是根据患者的紧迫需要输给相应成分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二)输血指征1.贫血 Hb < 60g/L 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的症状,或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贫血的临床表现时,可适当输注红细胞。
Hb >60g/L 一般不需要输血。
过去曾认为少量多次输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对再障的恢复有利。
现已证实输血只能抑制红细胞的生成,而无刺激造血的作用。
2.出血因血小板减少而有严重出血的患者,特别就是有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及时输注血小板。
曾有人认为血小板< 20×109/L者应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可就是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的血小板虽低于20×109/L,但无出血的表现,而血小板高于20×109/L者却有活动性出血。
现在认为仅根据血小板数量高低来决定就是否给患者输注血小板并不可靠,需要根据临床表现来决定。
多数人认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指征为:①血小板<20×109/L,无出血表现,病情稳定,可密切观察,暂时不输;②血小板<20×109/L,虽无出血,但有发热与感染,或存在潜在出血部位(如:眼底出血)要输;③血小板<15×109/L,为预防颅内出血可考虑输;④血小板<5×109/L应尽快输(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⑤要作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血小板应提升至50×109/L(骨髓穿刺例外)。
3.感染当再障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0、2×109/L=并发感染时,应进行保护性隔离,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
必要时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静脉注射的免疫球蛋白治疗。
一般不考虑输注浓缩白(粒)细胞。
至今还未证明输注白细胞对本病有临床价值。
二.地中海贫血综合征本病就是由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合成受到部分或全部抑制,形成红细胞无效性生成的溶血性贫血。
轻型地中海贫血很少需要输血,而重型地中海贫血则依靠输血才能维持生命。
(一)输血指征1.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患者在有感染或妊娠时贫血显著加重,此时若有代偿不全的贫血症状时,则可适当输注红细胞。
2.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输血治疗。
其理由就是这类患者出生6个月后开始出现贫血,此后贫血呈进行性加重。
患者有发育障碍,逐渐出现心脏扩大,肝脾肿大,骨病变等。
骨髓无效性造血促使胃肠道对铁吸收过多,发生继发性血色病。
如能尽早输血,特别就是采用“高量”输血,可延缓上述病理改变的发生。
3.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如有感染、妊娠及手术等应激情况亦需临时输注红细胞。
(二)输血方案1.“中量”输血方案此方案为间歇输红细胞,使Hb维持在60~70g/L 的“安全”水平。
其目的就是减轻患者的贫血症状,使生命得以维持。
这种输血仅就是一种支持治疗,不能纠正或减轻患者的各种病理改变。
国内多采用这种输血方案。
2.“高量”输血方案此方案为通过输红细胞使Hb维持在100g/L左右。
开始宜短期内反复输注,待Hb达到上述水平后适当延长输血的间歇期。
经此治疗后,患者的肝脾肿大及骨骼的病变明显减轻,胃肠道对铁的吸收也随之减少。
3.“超高量”输血方案该方案为保持患者的Hb在130g/L左右。
有人观察从婴儿期开始采用这种输血方案治疗的患者,无典型的地中海贫血面容,亦无病理性骨改变。
由于此方案极大地增加了输血的需求量,不易实现,国外已基本放弃使用。
(三)血制品的选择1. 地中海贫血患者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
2. 选择何种红细胞制品应根据病情决定,最好选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如:过滤法制备的红细胞或新型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获得的红细胞)。
3. 过去曾提倡输注年轻红细胞以减少输血次数及延长输血间歇期,由于只能降低输血需求量的12﹪~16﹪,且年轻红细胞制备相对繁琐,费用高,现已较少采用。
(四)长期输血的风险1.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胃肠道对铁的吸收过多,加上长期输血可导致血色病。
这就是由于过多的铁随输血进入患者体内,而机体排泄铁的能力较恒定,铁负荷过度累及器官或组织,形成纤维化病变,影响器官的功能甚至致死。
2.长期输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并降低输血疗效,还能传播疾病。
三.白血病白血病就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就是骨髓中一种或多种白细胞成分恶性增殖,并侵润各脏器,使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受到抑制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在病程的某一阶段需要输血以支持治疗,这就是获得缓解或延长生命的重要保证。
(一)红细胞输注1.Hb<60g/L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
2.Hb>70g/L紧跟着要进行强烈化疗,贫血症状虽不明显(尤其就是儿童与老人),亦可考虑输注红细胞。
(二)粒细胞输注1.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已废弃,治疗性粒细胞输注弊多利少,甚至有人认为无临床治疗价值,应从严掌握输注指征。
2.手工法制备的浓缩白(粒)细胞中混有大量淋巴细胞,所含粒细胞很少,无治疗价值。
如有粒细胞输注指征应采用单采浓缩粒细胞。
3.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小时无效可考虑输注粒细胞。
4.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并有真菌感染的患者就是否需要输注粒细胞尚存在争议,多数人认为无效。
5.一旦确定进行粒细胞输注,必须给予足够剂量且要每天输注(每次输注剂量应大于1、0×1010个粒细胞),直到感染被控制或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为止。
6.粒细胞输注效果不就是以白细胞数就是否升高为依据,而就是观察感染就是否控制,体温就是否下降。
7.白血病并发肺部感染不宜输注粒细胞。
因为输入的粒细胞会聚集在肺部的毛细血管里,从而使肺部炎症加重,甚至发生呼吸窘迫。
粒细胞与二性霉素B应分开输注,二者同时输注能相互作用引起致死性肺部反应。
(三)血小板输注1.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能显著降低白血病患者出血的机率与程度已获公认。
2.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尚有争论,60﹪以上的医疗机构以血小板小于20×109/L作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临界值。
3.诱导化疗期间,因血小板降低快,常伴有感染,发热,脾大等原因,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标准可适当放宽,当血小板小于40×109/L时可考虑预防性输注。
4.巩固化疗期间,因患者发生严重出血的机会少,病情稳定,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指征应从严掌握,这样有利于减少血小板无效输注与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
5.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任何侵入性操作(骨髓穿刺例外)应将血小板提升到50×109/L以上。
血小板在50×109/L以上时,可安全地进行大多数外科手术。
有人认为血小板大于20×109/L,腰穿的危险性并不大。
6.白血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严重出血均有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
(四)关于白血病患者血型抗原改变问题1.白血病可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容易错定血型,有人称之为血型抗原改变。
2.人的血型抗原就是由遗传决定的,终生不变。
白血病血型抗原改变就是疾病恶化的表现,随着治疗的好转或缓解,原有的血型可以恢复。
3.血型改变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有人认为患者病情恶化后,体内某些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发生改变或缺乏,导致A或B抗原表达减弱或消失。
4.为避免输血发生差错,在给白血病患者检查血型时一定要做正反定型。
若正反定型不一样,应迅速查明原因,采用多种方法鉴定血型。
5.正确的血型一经鉴定,即应输注同型血液,而不应当输O型血液。
四.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缺)就是药物或化学毒物等因素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粒细胞极度缺乏的急性病。
(一)浓缩白(粒)细胞输注指征1.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2.有明确并且严重的细菌感染,特别就是怀疑有败血症;3.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无效,估计短期内尚难用抗生素治疗控制者。
(二)粒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1.每次输入的粒细胞数量不足;2.在细菌感染的基础上又合并病毒或霉菌感染;3.产生了同种免疫抗体。
五.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她浆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MM)就是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
其它的浆细胞病有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等。
(一)临床特点临床上可有贫血,出血与高粘滞综合征的有关表现。
(二)输血原则1.贫血严重者可输红细胞悬液,不宜输全血;2.血小板小于20×109/L伴严重出血者输浓缩血小板;3.严重感染者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不宜输注浓缩白细胞。
(三)血浆置换(PE)1.MM伴有高粘滞综合征可施行PE,但本病2/3为IgG型,1/3为IgA型。
由于IgG 与IgA在血管外含量高,且容易渗入到血管内,故PE疗效并不理想;2.巨球蛋白血症为IgM型,分子量大,主要存在于血管内,PE疗效显著;3.PE应隔日一次,成人每次换出血浆量800~1500ml,2~3次即能缓解症状;4.这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浆与冷沉淀不宜用作置换液。
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就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
(一)临床特点1.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分急性与慢性两型;2.急性型儿童多见,多为自限性疾病;3.慢性型病程迁延,部分患者经各种治疗不易奏效而呈难治状态;4.本病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次就是免疫球蛋白治疗,必要时可脾切除。
(二)输血小板指征由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小板很快破坏,故不轻易输注血小板。
有下列情况可输:1.血小板低于20×109/L伴有活动性出血而危及生命者;2.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者;3.脾切除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