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合集下载

本色教育之解读

本色教育之解读

本色教育之解读当你把教育理解成“教书”时,你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教书匠;当你以为教育就是“教学”时,你会为了那些功利的目的而日复一日消耗体力;当你把教育想象为“教育”本来的样子时,你就会发现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才是真正的教育!一、本色教育1、本色:概念与维度何谓本色?在思想上,本色来自道家的自然归真思想,老子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即指自然归属,形成一种本能和天然的属性,以此建立和回归本色;在文学上,北宋时期兴起的“本色论” ,其主流是对词体的推尊,雅化、尚美,以至于南宋前期“词主情性” ,一系列的学者对本色有过相当充分的认识和争鸣。

本色可以理解为自然色,是天然去雕饰,以字面来理解是不可再分的基本色,如同三原色一样,亦可称之为原色或者本质色。

本色应有三个维度:一是品质的本色,二是形式的本色,三是成长的本色。

品质是指质地和内容,品质的本色是质地和内容没有受到干扰,保持原始状态和结构。

对小学生而言,虽然他有过家庭影响,但仍然不失为纯真的少年。

大量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之初、性本善” ,善是几乎所有少年儿童的品质。

少年儿童的本质是善或者接近善,这应该成为教育的起点。

形式是指表现方式,是外在、可观察和对外部产生影响的存在,形式本色是表现方式上的自然流露,少年儿童的天真、浪漫语言和行为都体现了形式上的本色;成长是指发展,任何事物都会发展,成长本色是指发展不受干扰,是按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适应,它以活动与演变方式表现出来。

少年儿童的自然成长和没有受到不良习气的干扰是成长本色的体现。

内容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存在形式,每种内容又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长是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迈进的过程,每个过程都会有相应的品质与形式相对应,因此,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容决定形式,也决定成长过程;同时成长过程也决定形式,再通过形式影响内容的关系。

本色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天真自然的品质,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世界的美好和谐,强化善良与博爱之心,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力,在成长中形成自然而然的自我纠正。

寻找本色的教育

寻找本色的教育

寻找本色的教育教育本来是多彩的,是在底色之上呈现出五彩缤纷的。

但是现在的教育,由于过分功利,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色彩,变得单调、平庸、沉闷,缺乏生命的活力。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找回教育的本色,使教育回归本色。

一、教育的本色教育的本色是指良好的教育本来应有的色彩和品质,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就是使每一个未来的公民都能受到真善美的良好教育,快乐健康地成长,全面特色地发展,以使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使之成为文明、健康、幸福、和谐的生活共同体。

教育的本色蕴含在教育的神圣中、教师的大爱中、学生的幸福中、学校的圣洁中。

(一)教育因崇高而神圣.教育的这种神圣地位,自古亦然。

《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记》中则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说:“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又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又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晚一些的《师说》里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教育的神圣地位是由其崇高的目标追求而奠定的。

教育追求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走向真善美,走向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成长,走向全面发展的完善人生。

使人走向真善美,这是最崇高的事业,教育正是因为追求这样的目标,才使她成为了天底下一件神圣的事。

教育引导人们了解、掌握科学知识,这是求真,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引导人们“仁者爱人”,并为之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向善;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和审美鉴赏能力,这是崇美。

求真、向善、崇美,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因大爱而崇高.“大爱”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在人类的所有精神中,有哪一种精神能超越“大爱”?教师与普通人生命历程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师生命历程中浸润的是“大爱”。

何为大爱?父母儿女之爱、夫妻朋友之爱、好恶亲疏之爱,这都是私爱、小爱,只有不分亲疏、男女、美丑、好恶的生命之爱才是大爱。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这一点无可争议。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让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能够使人们拥有知识、技能和能力。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学科的知识,了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规律,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还能培养人的技能,让人们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还可以提高人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这些都是美好的品质,能够让人们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能够培养人们的道德和人格。

教育不仅教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

一个有良好道德和高尚品质的人,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了解道德的原则和准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育还能够培养人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公平正义感等美德,让人们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成为真正的为人。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和才华,而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育还能够培养人的创造力,激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

只有真正发掘和发展人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才能够让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社会文明进步。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文化和智慧。

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传递。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形成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

教育还能够传递人类智慧的结晶,让人们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和智慧进步。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

教育能够给人们带来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人们的道德和人格,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文化和智慧。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承文明、培育人才、提高社会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本色应当是美好的、正面的,为人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本色是否依然是美好的呢?诚如人们所知,教育本应为人们铺就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然而在当今社会,教育却显露出种种丑陋的现象。

那么,教育的本色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对教育的本色作出深入剖析。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教育是让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才涌现出来,为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教育的本色就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社会,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和水平。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是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和修养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才能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因为它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关键途径。

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个人人生理想的关键手段。

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取得较高的地位和收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教育的本色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

教育的美好在于它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关键途径。

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的美好本质,努力实现教育的美好愿景,为创造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回归本色教育——平静地善待学生的艺术是最美的

回归本色教育——平静地善待学生的艺术是最美的

我很讨 ”老人家接着说 : “ 那你快 回归本 色 教 育

走 ,这里同你 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 也同样反问 ,青 年回答说 : “ 我的家 乡
很好, 我 很 想 念 家 乡的 人 、 化、 事物 … … ”
来了另一个青年 问同样 的问题 ,老人家
平静地善待学 生的艺术是最美的

说 ),争做伯乐 。时刻牢记 陶行知先生
的告诫 , “ 你 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
看起 来平 静 的水 流更 有不 可抗 拒 的 力
量。暴跳如雷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 就是 如何逃避 ,甚至会毫无心理障碍的
里 ,如 果 看 到 某 个 孩 子 某 个 方 面 不 尽 如 人 意 ,应 该 想 到 这 样 一句 话 :看 孩 子 不
I l 教 师 展臻 釉
我 教 育过 程 中常 常 为很 多事 为学 生学 习 活动 的 “ 欣 赏 者” 。从 于 永正 老师 的课 足 以 见得 课堂 从 始至 终 都 是 教师 在赏 识孩 子 ,激 励 孩 子。从 师 应该 尊 重学 生合 辉 的心 理需 求 与个
就 会找 到什么 !” 欣赏 的态度去看一件事 ,你便会看 到许
.存 一 流的 教育 者 眼 励性评价语 , “ 你真棒 !你还能做得更 撒 谎 ,推卸 责 任
多优点 ;以批评的态度看 ,你便会看 到
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 的教 育,多是
在期待我 ”。具体而言 ,教师应学 会欣 顺眼 ,是 因为 自己修养不够。
致 呢?老者说 : “ 你要寻找什么?你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 :当你以
眼里有 牛顿 , 你的i 几 笑 巾有爱迪生 。 ” “ 欣 孩子在最初 的恐惧之后 ,接下来考虑的 赏学生是关键 。”所 以我们不应吝惜激

浅谈对儿童的本色教育

浅谈对儿童的本色教育

浅谈对儿童的本色教育当代有一句很时尚的教育口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能直接击中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的要穴,相当有效。

但这句话更多的是一句商业口号,它符合教育规律吗?就像田径训练的规律:少年时期重素质轻专项,到青年时期重专项,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

中国田径成绩落后于世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时急于出成绩,轻素质,重专项,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训练方式让运动员早出成绩,但缺乏发展潜力,致使中国田径成绩往往盛于少年而没落于成年。

当代对孩子的教育也陷于中国田径式的怪圈: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出人头地,而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师的考核指标也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于是大家一齐努力,终于使中国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有出色”:文化科成绩好,不少还掌握一门甚至多门“专项技能”,这使得中国孩子历年来在各种世界性的竞赛中独占鳌头。

但君不见中国孩子的“眼镜率”有多高、大学中混日子的现象有多严重、大学毕业生融入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有多差、青年人多缺乏创造力?!高层领导和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我国现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受公民素质、意识和教育考核制度等的制约,效果还很一般。

一句话概括:孩子还未到站上起跑线的时候,我们何来说“输”呢?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更多地让孩子“游戏”,而不是让孩子“冲刺”,这样才能保持孩子活泼的天性和好奇心,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想象力,才能更长久地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大家要知道:即使家长不送孩子参加课外的学科培训,学校功课对孩子的压力也已经足够大了!所以大多数的课外培训对孩子与其说是丰富不如说是重负,与其说是开发潜能不如说是杀鸡取卵。

大家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保持幼稚和童真。

儿童的本色是指儿童时期特有的幼稚和天真烂漫,本文谈论的“本色教育”就是以儿童的“幼稚和天真”为出发点和中心进行的儿童时期教育。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教育是一门神圣的事业,它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使命和责任。

当今社会的教育却与本色逐渐脱离,让人们对教育的美好担忧不已。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首先体现在思想文化的培养上。

教育应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教育过于功利化,重视狭隘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培养。

这种现象导致了社会上的道德沦丧和人才浅薄,使教育的美好丧失殆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还体现在人格塑造上。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思考能力的人。

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升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

这种现象导致了社会上的偏执和功利主义的盛行,使教育的美好荡然无存。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还体现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上。

教育不仅是在学校进行的短期培养,更是一生的过程。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在一生中能够不断学习、自我提升。

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素养。

这种现象导致了知识的肤浅和学习能力的不足,使教育的美好日渐虚幻。

为了恢复教育的美好本色,我们需要思考并付诸行动。

我们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我们应该改善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角色,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让教育回归本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美好。

教育是一种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命运。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美好的光芒,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理想、有创新力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教育的本色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回归教育的本“色”

回归教育的本“色”

回归教育的本“色”西安绿领巾风波尚未散去,内蒙古包头二十四中又出现了红校服。

这些“色彩”冲击着教育的底线,改变着教育的本色。

教育的本色究竟是什么?“本”是本质,是以人为本。

本色,即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符合因材施教的与人原则。

教育原本很简单,可是为什么还出现“绿领巾”“红校服”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呢?静下心来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让人不寒而栗……一、教育,正陷入白“色”恐怖的边缘,吞噬着孩子的个性这么说,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想想绿领巾、红校服事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更何况这些只是教育弊端的冰山一角,其他形形色色的“标签”无处不在:按学生分数排名甚至排课堂座位;按成绩分“快”班和“慢”班;对差生进行智商测试……教育所暴露出的严重问题已经造成了种种后果:学生出走、自杀、甚至杀母……素质教育虽已经实施多年,但至今分数依然是教师和学生的命根儿。

归根结底,素质教育只是从形式上做改变,但教育评价始终沉浸在行政化和功利化的窠臼中。

我们忧心地看到,应试教育、功利教育依然像毒瘤那样疯长,除之不尽,斩之不绝。

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欣赏美。

而我们的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做题,应付考试,所以我们的学生能拿高分,但是丝毫没有创造力,与诺贝尔奖无缘。

至于欣赏美就更不谈了,因为美是个抽象的东西,不能出成绩。

基础教育应该以人格健全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

然而,眼下的现实恰好相反,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急功近利早已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够拥有适度的自尊自重意识。

中国的教育正背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基本育人原则,正陷入白“色”恐怖的边缘,吞噬着孩子的个性。

二、教育,呼唤春“色”满园,让孩子展翅高飞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学校是一个什么地方

学校是一个什么地方

学校是一个什么地方学校,是一个美好的词汇。

学校的诞生使更多的人更有能力、有思想、有智慧成为可能。

但是,今天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比如那些被严重量化的教育结果,那些被严重物化的职业理想,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诟病。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正像一只章鱼,似乎让所有的人都成了俘虏,难以逃离其触手。

教育永远是指向美好,使人成为人的。

但学校教育未必能准确完成这样的使命。

如果让我们来重新想象学校,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呢?学校首先是一个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不断生发快乐的地方。

喜欢是学习发生的重要前提,快乐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倘若学生在学校里找不到快乐,那么一切将皆为负担;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那么对学生而言,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可能意味着结束了。

无论老师讲得多么用情、多么生动,学生的内心会对来自老师的信息自动屏蔽。

《易经》里有一句话:“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意思是说,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学习),(而是)蒙昧的童子求我(施教)。

这句话道出了“教和学”的本质。

因此,教师的第一专业素养应该是研究学生,研究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非研究学科知识本身。

学校应该是让学生感到自由、放松和快乐的地方,应该真正成为学生乐于选择的一个去处。

学校的环境是一本天然的教科书。

学校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文化传承,让教育延续,还在于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因此,学校应该建设一种生态,这种生态中的一花一草都是景观,而这种景观既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作为学习和成长的资源来开发、使用。

这样的生态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一本天然的、耐人阅读的书,这本书会使学生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无功利的自由阅读。

在这样的生态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与校园中的景和物、花与草、鸽子与小兔产生生命的对话与链接,从而构建起学生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学校应该建设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新秩序。

学校不再分班而教,而是让学生选班而学,打破传统班级的界限,让他们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老师和学生群体中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和成长导师。

本色教育心得体会

本色教育心得体会

本色教育心得体会进入大学的这几年时间里,我虽然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最重要的收获却是本色教育带给我的心灵成长和思维觉醒。

本色教育是指从真实世界出发,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

在大学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本色教育的魅力和价值,并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本色教育赋予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缺乏思考和独立探索的机会。

而在本色教育中,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研究方向,自主学习并掌握知识。

例如,在一个社会学课程中,我对当代社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主动找到了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社会学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其次,本色教育激发了我创新思维的潜能。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通常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

而本色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并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平台。

在一个实践课程中,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意,成功为一所偏远山区的小学筹集到了一批图书和教学资源。

这个经历不仅让我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培养了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和创新,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并坚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再次,本色教育提供了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通常只需要专注于某一个学科,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

而本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大学期间,我除了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外,还广泛参与了社团活动、实践项目和学术研究等。

通过这样的综合锻炼,我不仅提高了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使我在面对复杂和多样化的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地思考和应对。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的使命在于培育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健康、有创新力的优秀人才。

所谓“教育的本色是美好”,指的是教育应该以美好的目标、美好的方法和美好的成果为导向,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首先,教育的本色是美好,就意味着教育应该以美好的目标为导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显然,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考试,也不是强调短期效果而忽视人生追求。

真正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成长的全方位,以形成健康、美好、成功的人生为目标。

这就需要教育者们深入思考,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育目标,全面引导学生的全面素质。

其次,教育的本色是美好,就意味着教育应该以美好的方法为核心。

教育方法相当于是教育中的工具,不同的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同的影响。

在现代教育中,应该采用现代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学习实践。

例如,通过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实践性教学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教育的本色是美好,就意味着教育应该以美好的成果为最终目的。

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取得很好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延伸能力、情感体验和道德观念等多个层面的交织。

一个好的教育成果不仅仅是证书和奖状,更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示范和体现,学生应该具备道德情操高尚、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良好以及强大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色是美好,它是对教育本质内容的精准概括,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未来,我们应该以这样的理念引导未来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教育,明确教育的本质特点,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办诗性的教育做有生命质感的老师 - 合肥市大柏中学

办诗性的教育做有生命质感的老师 - 合肥市大柏中学

办诗性的教育做有生命质感的老师——“苏大”提高班学习归来后的思考合肥市大柏中学徐东升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早结束了,但给我留下的印象愈加清晰,且挥之不去。

尤其,王力耕校长、陈国安教授、柳袁照校长的报告和经验交流,更促使我反复思考,学校到底抓什么,应该怎么办?教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综合一周的所闻所见,以及多年来的苦苦思索,我越来越感觉到:办学,就应该像苏州十中那样,办诗性的教育,当老师应该做有生命质感的老师……虽然,目前我对“诗性的教育”和“有生命质感”的理解还很肤浅,甚至表达不出其中深奥的内涵,也表述不了其中背后的理论支撑,但专家的介绍,以及实地深入校园的观察、感受,让我痴迷神往,感觉学校就应该办成苏州十中、苏州实小等那样。

那么,诗性的教育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诗性的教育到底如何去践行?通过几天的学习,并结合回来后对照教学的思考,我肤浅地理解认为,诗性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育,它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和呈现,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树立他们“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胡锦涛语)”,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涵养,是具有人文意识的创造、创新精神。

诗性教育三个特征是“本真”、“唯美”、“超然”。

本真即本色,本色是真,本色是一种情怀,教育应该遵循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生命本意,去发现和开掘每一个学生生命最绚烂的也是最初的辉煌,让孩子从此带着满身的阳光与信心,带着对世界真善美的追求,走向人生。

单调、枯燥、冷漠的校园不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也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校园建设要注重景色美,且要有内涵,融入文化,要洋溢着美和爱的气息。

超然的教育,是“自觉的教育”,是自然之真、自然之美的教育,是一种剔除唯功利是求的超脱的教育,让学校教育既洋溢“大气、质朴”的文化气息,又呈现“朴实、平实”的本真气色,同时,营造“和谐向上的发展气势”。

本色教育心得体会

本色教育心得体会

本色教育心得体会本色教育是一种注重个体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在参加本色教育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我对本色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本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通常只需要记住老师讲的知识点和做题方法即可,缺少了深入思考的机会。

而在本色教育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自己去搜索相关资料、调查现象,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

其次,本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色教育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增强沟通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学会了相互尊重和信任,注重团队的凝聚力和结果导向。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在学校中发挥作用,也对我们的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本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色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自由地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本色教育给予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合作与团队精神,学会了勇于创新和实践。

这种教育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我们的多元化能力,并且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色教育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我相信,通过本色教育的培养,我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色教育初探

本色教育初探

本色教育初探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繁杂的教育理念和教改模式,让许多人莫知所适,找不到真正的方向。

我认为,学校的使命就在于实现教育的本色,应该还教育以本色,使学校真正成为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的地方。

让学校的天空飞扬着人性最真挚的品质,流淌着自得天成、自由生长的本色元素。

本色的理念——以人为本快乐成长本色是什么?本色就是不虚假、不浮夸、不刻意雕琢、不矫情,是自然、质朴、原汁、原味、原色的。

那么,什么是本色教育?本色教育又该体现在何处?本色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是基于内在的为了求知、为了解惑的动机,而孜孜不倦地学习。

学校的教育要走向“生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提供贴心教育;走向“学本”,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探索“本色课堂”有效模式;走向“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发展创设条件;走向“校本”,以学校为本,从学校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提升学校的品牌概念,形成学校特色。

本色的教学——返璞归真务实高效本色课堂实施的关键在行动、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我们通过“备”、“教”、“研”、“赛”,使“本色课堂”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

“备”即抓好集体备课。

发挥教研组的整体优势,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色课堂的理念,精心设计好教案。

“备”是前提。

“教”即上好每节课。

使每一节课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教师和学生在本色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

对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定向诱导·明晰目标”、“学案导航·自学探究”、“讨论合作·展示交流”、“当堂检测·达标训练”、“盘点收获·总结提升”、“作业布置·巩固预习”狠抓落实。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活动,强调真实、扎实。

“教”是关键。

“研”即开展研究活动。

我们探索了一条以“开展自已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为原则,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以课题为牵引,注重实效的教研思路,我们充分发动教师,收集自己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整合提炼,每学期确定一个短期研究专题,逐一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

“本色”与“特色”

“本色”与“特色”

“本色”与“特色”作者:李学稳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3年第08期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校本课程的“本色” 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保证。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三个方面:追寻价值教育,弘扬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

关键词:校本课程;素质教育;本色;特色;价值教育;学生个性;彰显特色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19-02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有十几个年头了。

十几年来,我们在盘点课改成果、总结课改经验的同时,更多的是思考。

如何把握好新课改赋予学校的使命,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都涌现出一批特色学校。

他们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全面、综合的学校文化,这种“特色”是值得称道的。

但是,目前的教育暴露出的许多问题,说明课程改革并没有彻底: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认知经验和能力;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强调学科本位,忽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对学生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

这些最本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或许我们可以说,有不少学校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变化是可喜的;但是,有些学校的课改却流于形式,而失去了教育的“本色”。

“本色”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应是培养具有“真、善、美”的情操、张扬的个性以及具有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只有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完美结合,学校的课程体系才会充满活力,学校的素质教育才会充满生命力。

因此,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赋予“本色”以生命,我们应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层面入手,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一、追寻价值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生价值教育的问题已然摆在我们的面前。

做朴素的教育

做朴素的教育

做朴素的教育庄子有一句话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我以为,朴素的教育就是体现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实情感的教育。

教育本来是很朴素的事,但现在的基础教育界表现出了两种令人不安的倾向:一是以不正常的手段打造所谓“名校”,二是热衷于“浮夸风”和“大跃进”,难以静下心来办教育。

据我所知,一些名校“成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要么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把学生当成应试机器,通过一味高压,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靠分数、靠追求片面升学率去赢得“名校”桂冠。

要么就是采取不正常手段,到处挖优质生源。

一些学校甚至组建专门队伍,组织专门人员,到处散发宣传单,通过内线和提供信息费等方式,寻找好生源,再以各种承诺和重奖等将其挖走。

还有的“名校”双管齐下,在挖优秀学生的同时,对优秀教师也不放过。

每到招生旺季,一些“名校”便全面出击,招生队伍浩浩荡荡,四处征战,大有踏平河山之势。

一些弱势地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学校为了自己的尊严,被逼无奈,只好组织力量,围追堵截,严防死守,大打生源保卫战。

硝烟弥漫的生源大战,弄得一些地方鸡犬不宁,教育秩序一片混乱,甚至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老师、校长怨声载道。

一些受害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到处拆借资金,不惜以高价将被买走的学生又买回,让学校债务累累,负担日益沉重,让本来就很薄弱的学校雪上加霜。

一些所谓“名校”的成长史,如同李镇西校长所描绘的:“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狠抓两个什么什么,落实三个什么什么……第二年招生的时候,学校门前自然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打破脑袋往里面挤,学校便百里挑一地择优录取(高额学费当然一分不少)。

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此外,教育还深受“浮夸风”和“大跃进”之害。

一些教育局长和校长不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教育,而是一门心思,绞尽脑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描绘一些不着边际的宏伟蓝图,制订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目标,试图制造轰动效应,以求一炮打响、一鸣惊人。

“真爱”——不可缺少的教育本色

“真爱”——不可缺少的教育本色

鼓励并引导 家长 做好 自己的“ 教育计划” 学习计划” 和“ 。 2 自学反馈 法 .
法 犯 罪 事 件 . 们 的学 业 和 以前 相 比也 有 了进 步 。 他 ( ) 题 研 究 密 切 了 学 校 与 家 庭 的 联 系 , 学 校 实 施 素 3课 为
无 论哪一种学习, 就其优 良的教 育效果 来讲。 都应 有必
要 的前 奏, ( 本) 在 读 的讲授过程 中, 从布置 自学到指导 自学,
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务实创新的实验工作得 到了省、 市指导
组 的 肯 定 。2 0 0 4年 学 校 被 评 为 省 市 家 长 学 校 先 进 校 , 5 有 篇 文 章 先 后 在 省 学 习 材 料 和 简 报 上 发 表 , 两 次 在 省 相 关 会 并 上 作 经 验 介 绍 。 同时 . 家 长 的 支 持 和 配 合 下 . 育 教 学 质 在 教
二、 六位一体” 法的稳步落 实 “ 学
1 引 导 计 划 法 .
教学 工 作 从 被 动接 受 到 主 动 了解 支 持 。 其 次 , 长 的 教 子 方 家 法得 到 了科 学 的改 善 。 通 过 调 查 对 比 我 们 发 现 , 长 在 以 身 家
作 则 、 子女 沟 通 交 流 、 心子 女 生 活 学 习等 方 面 都 有 了很 大 与 关
集 中学 习法 是 指 家 长 在 家 长 学 校 为 其 开 辟 的 时 间 、 点 地 集 中学 习 的 方法 。 种 方 法 明 了而 实 用 。 这
4 交 流 讨 论 法
“ 真爱” 不可 缺 少 的教 育本 色
辽阳一中 陈 克 颖
在多年从事班主 任的工作经 历 中, 深 深地感 受到 。 我 真 爱 , 是 要 把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当作 真 正 的 人 , 重 其 人 格 , 导 就 尊 引 其 发展 。 不 求 私 欲 之 利 。 这 是 一 种 真 心 的爱 、 挚 的 爱 、 而 真 理 性的爱。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教育的本质是塑造美好的人,培育美好的社会。

它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一种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在教育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好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一系列优秀品质的培养和传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是因为它关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个性和气质。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多种能力,使人在面临问题和挑战时能够有所作为,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教育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和引导,通过教育可以让人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人生观念等,这些都是人的美好品质的体现。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是因为它关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

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教育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使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是因为它关乎人的幸福和快乐。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通过教育可以让人获得良好的生活品质和内心愉悦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自身的幸福和快乐。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人们享受学习和成长乐趣的过程,让人们在学校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的是因为它关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智慧和文化,培养人类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追求,开拓人类的思维和创造力,推动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智慧和文化,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人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应该是美好的。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应该成为一个培养人才、培养品德和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的本色应该是建立在美好的愿景之上,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教育的本色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到美好。

学生是教育的受益者,他们是教育的主体。

在传统意义上,教育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但是现代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此。

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应该是一种愉悦的事情。

”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趣味性、活力和创造力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愉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美好,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教育的本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碎片化也愈发显著。

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公民。

这需要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榜样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一个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的本色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师资水平的不均衡、学校设施的落后等问题,这都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教育的本色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教育的本色应该是引导学生成长为自由、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和灵魂,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根本。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它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传递美好理念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教育能够在社会中发
挥积极的作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提高社会福祉。

因此,教育理应成为一个美好的过程
和结果。

在教育的本色中,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品德和
实践等方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未来人才。

通过教育,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
合理的知识和教育,实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和高水平的人。

除此之外,教育的本色还包括提升人们的思想和思维能力。

教育不仅要学习知识,还
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由思考的独立精神。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加精准地认知世界,
抵制误导和迷信,更好地看待和改变世界。

同时,教育的本色也包括传授人类的文化智慧和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灵魂,而教育应该是传承和发扬文化智慧的桥梁。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会
历史的发展过程,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伟大智慧和民族精神,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理性思维、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也能够更好地塑造文化传承的未来。

总之,教育的本色是美好,它涵盖了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和思维能力以及
传承和发扬文化智慧等方面。

教育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因此,我
们应该始终坚持教育的本质价值,打造一个美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推动国
家和社会的更加繁荣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本色是美好
作者:李志坤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0年第05期
儿时的记忆,真好。

母亲带我在河滩上玩耍的日子,兄弟姐妹抢着用竹棍在地上写字的场景,一直令人兴奋。

小学时,上学路上瞅见的一位大伯给人理发的瞬间,似乎总在眼前闪现。

大伯飞舞的剪刀似哈利·波特的魔杖,伴着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雪飘飘,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精彩,让小村的人们充满敬意。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问我们有什么理想时,我第一个举手说“剃头匠”,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初中时,遇到了一位终生难忘的语文老师。

她总是把自己正在学习的报刊和参考书一大摞一大摞地搬到教室,让我们随心所欲地翻阅。

看了多本《故事会》后,我做起了作家梦。

一天中午,我从午睡的美梦中笑醒,却找不到裤子了。

随后,笑盈盈的班主任提着裤子走过来说:“裤子破了,自己都不知道,我帮你补好了。


初中时,还遇到了一位英语老师。

他的课堂总是充满魔幻般的魅力。

讲到“dictionary(词典)”和“ library(图书馆)”时,他神侃起来:“中国现阶段能找到的最大百科全书是《大英百科全书》,在北京图书馆。

那词典重得啊,你们一个人都抱不动;那图书馆大得啊,你们走进去了就走不出来。


高中时,遇到了一位毕业于知名学府的名师,也教英语。

一次,上课前5分钟,他突然发问:“紫禁城是紫色吗?美国的白宫是白色吗?苏联的红场是红色吗?”一班文科生全被考住了。

老师拿出一本飘着油墨香的杂志说:“答案就在我的文章里。

学好英语,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踏着恩师的足迹,长大后,我就成了他和她。

沐浴阳光雨露,享受美好时光的我逐渐拾起薪火,给越来越多的人回馈美好。

教育最好的注脚,正是诗意的美好,美好的诗意。

“美好”即文质彬彬、表里如一的事物和人物,状态和境界。

从古至今,从自然界到人类,大善、大真往往就是大美。

教育,肩負着传播文明、播撒新知、强身健体和开启心智的使命,显然是一种求真、向善和尚美的“美好”事业。

文明之美,文化之美,文字之美;品德之美,知识之美,思想之美;感性之美,理性之美,哲学之美,文学之美;内在之美,外在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闲适之美,充实之美,优雅之美,崇高之美。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当下的教育,缺少的不是善或真,而是美以及美育。

扪心自问,我们的孩子感受了学校的美好吗?我们狂风暴雨式的批评教育有效吗?我们考虑过课堂美学吗?我们研究过智商、情商之外的趣商吗?其实,教育的美,是人类美好生活的起点,也是终点。

诚然,阳光底下也有乌云和阴影,但教育正是把乌云和阴影变成另一种美好的画笔或镜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美好生活的设计师和魔术师。

人生无常,战争、瘟疫、不测随时可能发生。

教育却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纵然不能看海,一定可以听雨。

美好,正是教育的本色。

(作者系三峡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