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690e37a58da0116d174936.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开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解析】1选A,2选D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 .第2题,煤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开展火电的根底,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开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开展煤化学工业 .【加固训练】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21年的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以下图中外圆为2021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开展速度最|慢(2)以下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给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外圆(2021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而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开展很快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给紧缺程度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答复3、4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开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4.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 .第4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应选C .(2021·成都模拟∶∶∶∶∶∶31.9 .以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市最|有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6.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开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根底雄厚的优势,开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5选B,6选A,7选D .第5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6题,比拟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7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方法技巧】建设原料、能源基地区位条件分析思路(1)原料(或能源)分布、储量大小、埋藏深浅、质量好坏、厚度大小 .(2)地形是否平坦开阔,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3)供水、电力等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4)消费市场的大小或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2021·合肥模拟)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答复8、9题 .8.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开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8选B,9选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9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 "碳的零排放〞 .读以下图,完成10、11题 .1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1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11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兴旺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开展 .【加固训练】以下图是美国外乡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科技【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电站主要分布在美国城市经济兴旺地区,即能源消费区,最|可能是需要原料最|少的核能;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电站分布区并不全是太阳能和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选 B .第(2)题,该电站主要分布区是经济兴旺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故影响因素是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1·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2分)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 "脏油〞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局部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分析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信息,以及图中阿尔伯塔省位于高纬度的位置信息 .由位置可知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不利于开采;同时因冬季寒冷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 .第(2)题,图中显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石油管线相连,那么加拿大油砂开采会保障美国的石油供给,减少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石油加工业本钱 .答案:(1)开采本钱和风险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广布,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 .(2)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给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 .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本钱,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开展 .13.(能力挑战题)(2021·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34分)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结合题干提示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公众号:惟微小筑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兴旺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我国经济开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拟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ab7b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a.png)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
然而,近年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现状、资源利用现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现状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干燥且夏秋多风,属于半干旱气候。
土壤富含黄土元素,但肥力较差。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严重威胁着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黄土高原的资源利用现状黄土高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传统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土豆等为主要种植作物,但由于气候条件限制和土壤贫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黄土高原还蕴藏着煤炭、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密不可分。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供给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因此,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资源利用应当考虑整体效益、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因素,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其资源,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例如,通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修复工程,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等工作,加强沟壑治理、植被恢复和土壤保育等。
在资源利用方面,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和节水灌溉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结语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只有加强保护与利用的结合,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课件 商务星球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课件 商务星球](https://img.taocdn.com/s3/m/840da1cd5a8102d277a22f6c.png)
第二课 和开发
黄土高原 的治理 (huánɡ tǔ ɡāo yuán)
中考(zhōnɡ kǎo)资源网
第一页,共十九页。
从图中可知黄土 高原沟壑纵横水 土流失特别严重, 结合你查阅的资 料和课本提供(tígōng)的
材料回答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1.关于(guānyú)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支持的是(A )
A.风成说 B.水成说 C.风水(fēng shuǐ)雨相说 D.雨相
2.造说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shuǐtǔliúshī)严重的人为原因D (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
3.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B)
A.泥石流 B.旱涝 C.滑坡 D.塌陷
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 )D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 环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www.态zk5u.c、om中经考资源济网 恶性循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①_____②_____③ ______④______
⑤_____
中考(zhōnɡ kǎo)资源网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 (3)黄土高原上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______。 •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__带;
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地区(dìqū); 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 (5)在歌曲《黄土高坡》中有这样的歌词“我 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无论是东南 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说明黄土高 原位于___________(季风、非季风)区,夏季 盛行________风,冬季盛行___________风。
黄土高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黄土高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e3d7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d.png)
04
黄土高原可再生能源的 开发和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分布
太阳能
黄土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主要分布在陕北、山西、甘肃等地区。
风能
黄土高原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密度高,主要分布在陕北、甘 肃等地区。
水能
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密布,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黄河、渭河 等河流上。
大量的就业机会。
03
黄土高原石油和天然气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黄土高原主要分 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包括陕北和山西 的局部地区。
这些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大、品质好、 开采条件优越,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和社会价值。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技术和发展现状
目前黄土高原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主要采用水平井、定向井和多分支井等钻井技术,以及压裂、酸化等 增产措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黄土高原的能源资源开发有助于保障我国 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 求。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 荣。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黄土高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 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对 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途径和效益
太阳能的利用途径和效益
黄土高原地区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方式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和热水需求 ,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风能的利用途径和效益
黄土高原地区可以通过风力发电的方式利用风能,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 问题。
空气污染。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https://img.taocdn.com/s3/m/6e1f531d02020740be1e9b5c.png)
水文特征
陕西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主 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泾河、洛河、延河、无定河及窟野河等。河水 主要来源于降水,降水分布的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平原谷地少。 因此,径流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减少,山区大于原区谷地。陕西黄土高原 位于大陆腹地,气候较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源短缺。由于季风气 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因此,地表径流的年际变化大, 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以上,甚至集中于几 场大暴雨中,形成丰水年雨涝洪灾,少水年干旱缺水。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很大。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水旱灾害频繁。陕西黄土 高原地表水的天然水质是良好的,大部分地区属重碳酸盐水,矿化度低,适 宜于工农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唯在定边西北部、芦河及大理河上游、洛河 上游等地有小范围的氯化物水及硫酸盐水,矿化度大,不宜于灌溉饮用。陕 西黄土高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高原北部边缘的风沙滩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 但在广大的黄土区及丘陵山区地下水非常贫乏。城市工业排放大量的污水、 废水,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地表水源及地下水源污染日趋严重。延河及渭河 某些河段的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坏,生物绝迹,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 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人文风俗
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 词汇和最亮丽的激 情。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陕北民歌她 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 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渲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 站在重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 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 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陕北,是民歌的世界, 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 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 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小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 情节,还有细节描写。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 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 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 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 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上句主比 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主点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 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它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 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类似“散曲”。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https://img.taocdn.com/s3/m/cc26a87df705cc175427097c.png)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是世 界上黄土分布 最广、最厚, 黄土地形类型 最多、规模最 宏大的地区。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塬:地表平坦,塬面周边有沟谷蚕食,被流水强 烈侵蚀后成为平梁。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梁:呈长条状高地, 被平行沟谷分割,可延绵几千 米。梁边常发生崩塌、滑坡等 地质灾害。
五、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矿产资源丰富
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 气等。 其中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已探 明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 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 “乌金高原”。
主要煤炭基地
晋北、晋中、晋东、晋西、 神府、准格尔
乌金三角——晋陕蒙接壤地区 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 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 “乌金三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采空区塌陷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严重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煤矿复垦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有效防止自然灾 害发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
综合治理的方法
四、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生物措施:种草、 种树,建设水土保 持防护林体系;退 耕还林、还草,改 善生态环境和农业 生产条件。
工程措施:修建水 库、灌溉渠等水利 工程;坡耕地修梯 田、沟壑区打坝淤 地。
农业措施:改变牲 畜放养方式;改变 耕作方式。
沟坡披绿装
坡地变梯田
放养变圈养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峁:被沟谷分割成穹状或馒头状的孤立黄土丘, 顶部浑圆,斜坡处较陡。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1ea38d941ea76e59fa0459.png)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一、选择题1.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众多的能源资源中尤为丰富的是A.水能资源B.风能资源C.煤炭资源D.石油资源2.下面对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成功经验,描述正确的是A.陡坡建梯田,缓坡种草B.增加口粮田,加大坡耕地开发C.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结合措施D.引进良种畜禽,实行天然牧养“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读下图完成3~4题。
3.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三省交界处,甲、乙两省省会城市分别是A.西安、济南B.太原、郑州C.郑州、石家庄D.兰州、西宁4.属于黄河金三角地区工业优势部门的是①煤炭工业②造船工业③石油化工④炼铝工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5.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资源尤为丰富。
A.铁矿B.煤炭C.有色金属D.石油6.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塬、墚、峁黄土地貌分布广泛B.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C.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D.自然灾害频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本从雪山奔来,河水清澈,但当它流经了黄土高原,浑身就变黄了。
读下图,完成7~8题。
7.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描述有偏差的是A.降水季节不均,夏季多雨B.土壤细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C.地表沟壑纵横,河流众多,河运价值高D.黄土高原全在黄河中游地区,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8.以下认知不符合实际的是A.主要传统民居是窑洞B.受水质的影响,山西人喜欢食醋C.黄土高原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和甘蔗等D.黄土高原上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如图中这只熊猫会发电哦!“熊猫光伏电站”于2017年12月在山西省大同市并网发电。
熊猫”的黑色部分由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成,白色部分由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
这是根据位中学生的创意而设计的新能源电站。
读图完成9~11题。
9.太阳能光伏电站A.所用资源不可再生B.属于高新技术产业C.高纬度地区最适用D.全天的发电量一致10.根据图文资料,“熊猫光伏电站”所在地位于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11.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能源基地,在这里建设“熊猫光伏电站”的意义是A.提高煤炭的利用率B.减少水土流失C.提高植被的覆盖率D.改善大气质量二、解答题12.读贵州地形图、黄土高原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234ba4c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a.png)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一、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特征(一)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广袤的国土上各族人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两百多万年前开始的旧石器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巫山人(距今约200多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就已经能够使用一些用坚硬的矿物和岩石——燧石、石英与石英岩、板岩、石灰岩等制成的粗笨石器,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切割兽肉,挖掘植物块根,扩大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的来源。
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我们的祖先,开始采用以矿物原料打制成的石镰和比石斧更薄的方形石器,在当地栽培植物、饲养役畜,并能够从事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供生活需要,同时也开始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的土地垦殖成为耕地,利用草原来放牧牲畜。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冶炼业成为社会生产发展重要物质基础。
距今约5970年,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便有了最早的用铜记录。
由于大量矿物采冶生产知识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曾留下关于我国矿物资源分布的丰富记载。
秦代秦始皇曾专设铁官管理全国的矿冶事业。
汉晋时期,我国已懂得用天然气煮盐、从硫化汞中提取汞,还曾有陕西延长地区石油可燃现象的记录。
到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用煤当燃料在我国已是相当广泛了。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海洋作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基地。
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海滩晒制海盐,并大力发展沿海捕捞。
西汉时代便发展了海洋运输,与日本等国开展了频繁的海上交通往来。
唐宋时代(618年~1279年),我国商船队已成为航行南海和印度洋海域最活跃的船队。
明代我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航海船队,于1405年~1433年间,七下西洋,途经40多个国家,更为世界航海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二)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https://img.taocdn.com/s3/m/c0e5f70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d.png)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西太原质检)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C)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D)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B)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D)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解析】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不能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2019·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B)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6.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C)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第5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c4028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5.png)
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能源多样性、可持续性和效率提升三个方面,探讨有效的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能源多样性能源多样性是指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能源资源,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从而提高能源安全性和稳定性。
能源多样性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混合能源利用:将各种能源的优势相互结合,如结合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通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互补作用,提高能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发展新兴能源:积极引进并开发新兴能源技术,如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潮汐能等。
通过多种能源的协调利用,使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化,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3. 促进能源转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应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
二、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在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通过推广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能源设备,降低能源浪费。
同时,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投资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使其在能源结构中比重逐渐增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优化配置。
三、效率提升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环节。
在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研发先进技术: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的投入,研发高效、清洁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
如发展新型的能源储存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能源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能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能源开发和利用策略。
人教版新课标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人教版新课标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e664086a0116c175f0e48cd.png)
(4)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山西建设煤层气态能 源产业示范基地。 ①山西煤层气储量丰富;②可供气化的煤炭 资源丰富;③具备煤层气态能源产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④山西 当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等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建设煤 层气态能源基地是山西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
水资源 (3)________资源缺乏也是限制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 要因素,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原因:山西地处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地带,受季风影响较弱,降水 较少;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水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工程,利用黄河水;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 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变
人口数量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国民经济发展 能源需求量大
能源利用率低
能源浪费多
天然气 2.7%
水电 7.8%
水电 核能7% 3%
中 国
石油 23.4% 煤炭 66.1%
天然气 23%
煤炭27%
世 界
石油40%
思考: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02年)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这些矿产 资源对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影响?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 天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 炼过程中,需要煤作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 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 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煤作为燃料输出的 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 发电→有色金属→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气化、 液化→输出煤气、液化气煤→化工原料→肥料、 吸附剂等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努力增加煤炭的附加值。
归纳总结我国四大高原地区
![归纳总结我国四大高原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6626ff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6.png)
归纳总结我国四大高原地区中国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多样。
其中,高原是其中一类独特的地貌类型,特指地面相对平坦,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
我国有着众多高原地区,但其中四大高原地区以其辽阔的面积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
这四大高原分别是西南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四大高原地区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地貌特点和资源分布。
一、西南高原西南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地区。
该地区主要由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和西昆仑山组成。
西南高原海拔较高,地势平稳,山河纵横。
这里地理环境多样,气候复杂多变,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自然景观。
1. 物种资源丰富西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
这里生活着大量的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和川金丝猴等。
此外,西南高原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
2. 自然景观壮丽西南高原地区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著名的包括峨眉山、九寨沟、稻城亚丁等。
这些景区以其奇峰异石、瀑布溪流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该地区地形起伏不平,海拔高度较大,气候寒冷干燥,是特殊的高寒生态系统。
1. 高寒生态系统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其中包括高山草甸、冰川湖泊和高原湿地等。
这里的稀有植物和动物如藏羚羊、藏野驴以及高原黄鼠等,吸引了广大观光游客和科学探索者。
2. 水源地的重要性青藏高原是亚洲的水源地之一,这里的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河流发源于此。
这些河流不仅提供了可观的水资源,还承载着丰富的土壤、矿物质和能源资源。
三、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主要由黄土构成。
该地区的气候干旱,植被单一,地表沟壑纵横。
1. 黄土资源丰富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黄土资源,其中黄土的黏性强,容重高,是重要的土壤改良材料。
此外,黄土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对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流域整治工程方案
![黄土高原流域整治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910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1.png)
黄土高原流域整治工程方案一、地理环境分析黄土高原流域位于中国中部,东临黄河,西靠秦岭,南依巴壁山,北濒汾河。
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6~13℃,年降水量400~650毫米。
由于地势起伏,土地斜坡多,植被薄,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二、问题分析1. 植被覆盖率低:因地势起伏,土地脆弱,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容易遭遇风蚀、水蚀。
2. 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植被覆盖率低,降雨时土壤容易被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
3. 生态环境恶化:由于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三、整治方案为了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应采取以下整治措施:1. 加强植被修复: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草原恢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 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在黄土高原地区增设沟渠治理工程,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
3. 发展节水农业: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土地资源。
4. 发展综合治理项目:增加能源开发利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进外资设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5. 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对当地农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维护当地生态环境。
四、工程实施方案1. 植被修复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 沟渠治理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增设沟渠治理工程,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质量。
3. 节水灌溉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土地资源。
4. 综合治理项目:在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能源开发利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进外资设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旅游业。
5. 宣传教育工程:开展当地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源开采由于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源开采由于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91192501711cc7931b71635.png)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O一三年月日能源开采与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庆阳市环县为例王占财( 陇东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庆阳)摘要:本文以庆阳市环县为例,调查和分析了煤炭和石油能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实现环县能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企业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第二,政府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第三,群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能源;生态环境;影响;建议;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充足的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煤炭和石油是推动环县发展的支柱性能源,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石油和煤炭资源已成为环县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环县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已成为推动环县快速健康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石油和煤炭的开发难度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对能源的开采工程若不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就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1]一、环县能源储备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一)环县能源储备特点环县能源丰富,主要以“黑、红、黄”三大产业为主,黑即矿产资源,红是红色旅游,黄指农耕文化。
环县能源储备具有如下特点:1.储备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环县地处庆阳市西北部,属陕、甘、宁三省交汇处,全县辖251个行政村,土地面积923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石灰岩、白云岩等多种矿产资源。
据统计,境内石油地质储量达5亿多吨,被确定为环江亿吨级大油田,是长庆油田的生产区之一。
煤炭预测储量达684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3480亿立方米,具备建设亿吨级煤田的条件。
黄河流域陕西段浅层地热能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建议
![黄河流域陕西段浅层地热能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053e0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2.png)
黄河流域陕西段浅层地热能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建议3.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有助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基本查明了黄河流域陕西段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按照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两种利用方式,评价了适宜性分区,计算了热容量、换热功率以及供能潜力。
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为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高效、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1 引言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有助于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科学利用浅层地热能,先清晰认识地热资源赋存规律,相关研究分析了关中[1-3]和其他盆地地热成因模式[4-5],但关于黄河流域陕西段浅层地热能赋存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
以解决浅层地热资源不科学开发等问题为导向,通过资料收集、地质调查、现场试验、取样测试及综合研究等方法,查明了黄河流域陕西段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了适宜性分区,计算了热容量、换热功率以及供能潜力。
分析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2地质条件概况2.1自然地理黄河流域陕西段包括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盆地两大地貌单元。
关中盆地冬季严寒,夏季酷暑,对供热制冷负荷要求很大。
主要水系是渭河及其支流,渭河贯穿盆地东西。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地貌单元包括黄土台塬、河谷阶地、河漫滩及山前洪积扇。
陕北黄土高原属中温带气候。
榆林市长城以北为沙漠高原区,地形平坦,以活动砂丘、砂垄及片砂为主,榆林-延安为黄土梁峁区,沟壑发育,地面破碎,延安以南分布土石中低山夹黄土塬。
2.2地层岩性关中盆地第四系广布全区,岩性以黄土和砂砾石为主,沉积厚度差别较大,由西北向东南增厚,河谷区一般大于400m,黄土塬区一般厚100~300m。
陕北黄土高原第四系发育较好,从下更新统至全新统都有出露。
主要为黄土堆积,其次为风积沙、河湖积及冲洪积的粗粒沉积。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150e9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a.png)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是一个适合开发地温能资源的地区。
地温能是指地下浅层地温热能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天水市浅层地温资源分布情况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大部分地区为黄土地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温能资源。
据初步调查,天水市地表至50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温分布较为均匀,地温在10℃以上的地质层较为广泛,资源潜力巨大。
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区、武山丘陵地带以及部分盆地地区。
这些地区的地下地温资源丰富,为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天水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主要用于提供生活热水和温室大棚采暖。
天水市部分农村地区已开始利用地温能进行地源热泵供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地温能开发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市场应用较为有限,发展水平较低。
1. 多领域应用地温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用于城乡居民采暖、工业生产工艺热能、温室大棚种植等方面。
未来,天水市可通过技术创新,拓展地温能在供热、供暖、制冷等领域的应用,并积极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生态环保地温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较小,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天水市可着力发展地温能,以减轻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3. 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地温能的使用成本较低,对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开支,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投入资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地温能的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研发,提高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效率。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230e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c.png)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研究的焦点。
然而,由于大多数能源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都带来了环境和生态问题,全球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对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见解和建议。
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最佳选择之一。
在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使用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水平,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范围和规模。
同时,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并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
二、核能的安全开发和利用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资源,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核能开发和利用也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核事故,其后果将不可承受。
因此,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核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防范措施,制定严格的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案,确保核能开发和利用的安全。
三、化石能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其开发和使用也对环境和生态带来了很大压力。
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应该采取节能、环保、高效的策略,减少污染和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政府和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推动化石能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加强管控和监管,防范安全和环境风险。
四、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需要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国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节能降耗和环保减排等目标。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7章7.2.2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边境贸易和旅游业习题课件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7章7.2.2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边境贸易和旅游业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c238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5.png)
练拔高
【临汾期末】近年来,作为我国“陆上丝绸之路” 的核心地带,新疆经济迅速发展,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 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根据你对新疆的了解,完成8~9 题。
练拔高
8.到新疆旅游,可能看到的风光是( A )
A.大漠孤烟
B.稻花飘香
C.小桥流水人家
D.傣家竹楼
【点拨】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沙漠面积广大, 有大漠孤烟的景观。稻花飘香、小桥流水人家和傣家竹 楼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宁夏、陕西、山 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西、河南、安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江苏和上海等9 原等地形区及黄河、淮河、
个省(区)市
长江、京杭运河等水系
释疑解惑
起讫点 经过的省市 经过的地形区及河流
途经新疆、甘 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依
西起新疆 肃、宁夏、陕 次跨越了塔里木盆地、
二线 霍尔果斯 西、河南、湖 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工程 口岸,东 北、江西、广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
至广州
东等8个省(区) 丘陵等地形区,及黄河、
市
长江等水系
易误警示
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轮南油气田,东到上海。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 东达上海。
习题链接
训基础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6C1D2C来自2D3B3C
训基础
4.下列属于新疆边贸口岸的是( C ) A.阿克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 B.霍尔果斯、叶城、红其拉甫 C.红其拉甫、塔城、阿拉山口 D.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叶城
训基础
5.下列铁路线不属于亚欧大陆桥的是( D ) A.陇海线 B.兰新线 C.北疆线 D.南疆线
【点拨】陇海—兰新线、北疆线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 部分,南疆线是联系南北疆的唯一铁路干线。
黄土高原 (第二课时)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黄土高原 (第二课时)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c2698771fe910ef12df8b5.png)
请结合教材P31的 图6.36,完成《学用通》 6.36 上第11页的第6小题……
黄土高原的主要工业
读教材第33页的图6.40,思考下面的问题: 1、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 2、图例最多的是哪些工业部门? 3、找出太原、西安、兰州、河津等工业中心。
能源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读图6.40, 读图6.40,思考为什么在黄土 6.40 高原地区发展了炼铝 电力等工业 炼铝、 高原地区发展了炼铝、电力等工业 部门? 部门?
黄土高原
第二课时
国家风沙源治理工程
还有: 还有: 树木多了,覆盖率高,可以起到 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 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的 作用。
黄土高原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
一、丰富的煤炭资源。 丰富的煤炭资源。
1、黄土高原蕴藏正极为丰富的能源资源, 其中 储量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2/3, 而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 “ ”。 2、其中 的煤炭储量最大和产量最大, 有 、 、 等大型煤炭基地。
3、“乌金三角”又名 是 、 、 三省接壤地区分布 指 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 4、依托煤炭生产,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 展 ,建设了众多的 基地。
二、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1、黄土高原的 、 、 资源 储量也相当可观。 2、 接壤地区的 气田,是 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之一。 3、区内已建成的输气管道呵过境的“西 气东输”管道,源源不断的向 等地输送油气资源。
三、水利枢纽工程
1、建设在河上游、中游的水利枢纽工程有 龙羊峡、 、 、 、 青铜峡、天门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其中属于山西省的水利工程是 。 2、建设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有哪些?
黄土高原在“西气东 西气东 西电东送”、“晋 输”、“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 晋 煤外送”等方面,为祖国其 煤外送 他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上 升,预计2005年煤炭
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中的比重将超过70%。
2、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 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之中的比重占65%以 上。其中用于发电的比重只占30%左右, 近70%的原煤没有经过洗选直接燃烧, 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 总量的70%--80%,酸雨面积占中国国土 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 温室气体的主要气源
煤海行来一矿工, 汗衣犹带黑旋风。 满面灰尘人似铁, 一声叱呵响传钟。 长偎井口晒天日, 恨吸香烟解困慵。 回看万家灯火亮, 两排皓齿笑从容。
具体的要求:
• 可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
• 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情况 • 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费结构 • 理解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储备、消费情况和该区域
开发利用观之间的关系 •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 •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治理的影响
关注中国能源问题
1、总量大但是人均消费水平低
•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左右,发达国家平均水 平的六分之一,但是总 量是仅次于美国\俄罗斯 的世界第三大国。
如图1、图2所示, 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 消费构成是煤炭21%、 石油40%、天然气23 %、水电5%、核电10 %、其它1%;同期中
活动:
• 比较两个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蕴藏状况以及和其它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
区位条件(市场和交通等)
产业结构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 2、调整产业结构 • 3、“三废”的治理
三条产业链
• 煤—电—铝 • 煤—焦—化 • 煤—铁—钢
练习一下吧!
• 1.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在利用时,你认为应该: A.为了提高效益,只开采富矿 B.为了降低成本,只冶炼单一矿产 C.可以大规模任意开采矿产 D.节约利用,综合利用 2.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能源基地的中心是 A.陕西 B.河南 C.山西 D.新疆
练习一下吧!
• 3.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发展运输事业 B.我国是能源大国,因此,煤炭、石油、电力已完 全能满足需要 C.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采 D.毁林开矿,功大于过 4.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之间的油田是 A.中原油田 B.胜利油田 C.大庆油田 D.辽河油田
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上 升,中的比重将超过70%。
市场广阔
• (l)我国是能源消 费大国
• (2)随着经济发展, 能源需求还会继续 增加。
• (3)能源结构以煤 炭为主。
交通便三利横五纵
哈尔滨
京
• •
乌库多京鲁尔木勒条 包齐吐铁 线鲁兰路 \番 新线 石经 太线过线\线兰包太焦包头线\京 包大京线秦北线京\线神哈黄大线连
喀什
格尔木
兰州 宝鸡 陇
京
焦作 海
京
线
沪
连云港
宝 成
焦广
线
拉萨
线 成都
成 昆 线
柳
长
线
贵阳 湘 黔
江
株洲 线线
九
上海
杭州 沪杭线
浙
赣
线 线
昆明 贵昆 线
柳州
广州 九龙
1 2
4 5
3
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基地建设
• 1、扩大煤炭开采量 •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秦 皇 岛 港 口
练习一下吧!
• 5.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 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 是 A.我国东部有色金属资 源十分丰富 B.我国北方的煤、铁矿 资源丰富 C.我国青藏高原有色金 属资源丰富 D.西南和西北部地区没 有能源矿产
• 6.我国的能源资源产量居 世界第一位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发电量
• 7.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 一位的一组矿产是 A.煤、石油 B.铜、铁 C.钨、稀土 D.金、银
煤质优良
• 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高 • 大同——优质动力煤 • 河东——优质主焦煤
大同 煤矿
平朔露天煤矿
如图1、图2所示, 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 消费构成是煤炭21%、 石油40%、天然气23 %、水电5%、核电10 %、其它1%;同期中
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为:煤炭66%、石油 24%、天然气3%、水 电6%和核电占1%%。 从2003年开始,煤炭
解决办法: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利用与 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我国能源问题 的解决方法
• 1、重视能源的节约利用 • 2、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3、推动农村的能源建设
资源开发条件
储备条件
市场条件 运输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
储备条件
分布广泛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开采便利
山西煤炭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采煤--坑口电站 煤加工为焦炭
生产结构 输出结构 消费结构
活动:
山西省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能源的综合利用
• 三条产业链——产品的多样化 • 产业结构的升级: • 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
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 由原料工业逐步代替采掘工业
3、耗能大,产值低
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 倍,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位耗能比国 外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 左右。
煤炭的基础知识
• 主要产煤区在西北部、能源市场需求偏重 东南沿海
• 煤炭资源和市场分布的现实决定了必须经 西煤东送、北煤南运送达消费市场。
• 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作为我国煤炭主 产区,承担了大部分煤炭调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