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讲课件

但在1995—2000年下降,且下降速度很快。原料工业始终在增加,
2000年几乎停滞不前。这说明山西省虽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答案:(1)A (2)B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命题规律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选
择题和综合题的题型均有出现,并且往往以某区域图形式出现,
开发 煤炭、水源丰富;离铁矿区近; 条件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存在 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 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 环境问题突出 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 命的冲击
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发 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 措施 展新兴工业;拓展交通、 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 完善交通网 长产业链
学以致用 2011年10月27日,山西省委书记在中共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
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山西省要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先行先试,
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矸石发电及粉 煤灰开发利用、焦炉煤气 制甲醇制烯烃、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产业工程。 结合材料完成(1)~(2)题。
解析:第(1)题,对号入座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反映在柱状统计 图上的特点,根据四省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①天然气比重 在四省中比较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的为四川;②原油 比重占主导地位的为黑龙江;③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 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的判断为甘肃;④原煤占比重最大的为 河北.原煤原油天然气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项错;只有水 电是清洁能源且比重小,B项错;原油原煤天然气这些矿物燃 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候,所以C项对;煤炭燃 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不利用降低酸雨危害,C项错。第(2) 题,该省水能资源丰富,多分布在地势落差大的地区,但地 质条件较复杂,不利于水能开发。

能源的开发

能源的开发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11.21 限时:45分钟★课前预习案★【考纲呈现】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主预习】一、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①__________、潮汐能、②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③______、石油、④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课本40-41页)二、能源基地建设(自主记忆)1.能源基地建设措施(课本42-43页)2.能源的综合利用原因、模式、好处、结果(课本44-45页)3.建设成就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课本46-47页、自主学习课程176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预习检测】(A层)一、选择题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2.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3~4题。

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4.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5~6题。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3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3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
(1)D (2)C (3)A [第(1)题,表中数据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 矿产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第(2)题,正确理 解表格中比较项目的含义是关键。第(3)题,本着发挥地区优势的发 展方针,黄土高原地区适宜建成我国的能源基地。]
(3)× 黄河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且黄土高原上多峡 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航运价值不高。山西省目前逐步形成 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4)×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 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5)D [选D。矿区土地复垦可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 及肉蛋奶生产基地,而不是粮食生产基地。]
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018年6月20日,山西省发布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到2020年,全省煤 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量达到1.2亿吨,原煤入洗率达到80%,矿井水综合利用 率达到90%,力争实现30%的绿色矿山建设目标。 根据规划,山西省将加快 煤层气开发利用。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围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 建设循环经济园区,通过产业聚集、产业耦合、产业链延伸,实现资源循环利 用和高效转换,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最大化。鼓励煤炭生产企业按照产业循环、多元发展原则,加大绿色化改造力 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等煤炭共伴生资源综合 利用水平。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
2018年10月份,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山西省“十三五”综合 能源发展规划(修编版)》,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8 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产能控制在12亿吨左右,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电力 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3亿千瓦,其中外送电装机规模达到6 000万千瓦,煤层气 产能力争达到400亿立方米,焦炭产能1.2亿吨,煤基合成油品600万吨、煤制烯 烃240万吨。据《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显示,截至2015年 底,山西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 709亿吨。全省含煤面积达6.2万平方公里,占 全省总面积的39.57%。煤炭的种类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种类多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第三章《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第三章《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题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王彦峰一、单项选择题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

据此回答1~2题。

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解析: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B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A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解析: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答案:C4.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

读图回答5~8题。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共40张PPT)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共40张PPT)

②排水沟(排泄矿坑水和雨季大气 降水,防止水流四溢造成水土流失)
③固沙草方格、乔木和灌木结合形 成的防风体系(防止荒漠化和水土 流失,还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和 美化矿区环境)
④复垦区(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 失,保护水土,减少大气污染和水 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 术创 新为 先导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废弃物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有京通线联系京津 地区,有滨洲线通 往东部地区
3.内蒙古东部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 的经验,能够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吗?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 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 需要煤做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为化工原料。这 些矿产为内蒙古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减少环 境污染
“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 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
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 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
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图3.11)
(3)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交通运输条件3:、3.位置 适中,交通 比较便利。
邻近主要工业城市,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归纳总结 ( 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探究:
40°N 山西省煤炭资 源开发面临的 问题
34°N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 省有何异同?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提高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 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增加水电、天
山西省输煤与输电的对比分析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能源转换: (1)从价格看,同样一吨煤,输电的效益高于输煤。 (2)从运输成本看,输电成本低于输煤。 (3)从环境效益看,向外输电会加重供电区的环境污染,
能 源 资 源 的 开 发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治理
1.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
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实现由单一产 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2.环境保护与治理 (1)必要性:
①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
②综合利用进程中污染环境:
(2)方法和手段: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海 湾 战 争 ( 1 9 9 0 ) 海湾战争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石油战争,当时美国总统曾表 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权落到萨达姆手中,那么 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会遭受毁灭性的灾难。
一、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主要包括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等矿物能源。 ②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_ 生态环境 的破坏。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 。 (2)市场 广阔 。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 便利 。 西 河 山 东 沁 水 霍 西 平 朔 大 同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3章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3章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黄土高原地区煤炭储量十分丰富,煤田多为中厚煤层, 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 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使 地表沙尘增加,污染大气等。从图中可看出隔离护坝的 作用。复垦可恢复植被,减轻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 • 答案:(1)当地的煤矿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2)破坏 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 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3)保护河道和矿 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
措施 提高晋 煤外运 能力 加强煤 炭的加 工转换
具体内容 加强交通设施建 设,形成以铁路 运输为主、公路 运输为辅的煤炭 外运路网体系 建设坑口电站, 变输煤为输电; 发展炼焦业
主要目的 缓解交通压力, 提高晋煤外运能 力
提高能源工业的 经济效益,推动 我国能源消费结 构的调整
例1
• 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能源问题越来越引 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读图并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 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既有导致我国远距离的能源 调配,增加运输系统压力,也有集中分布,便于大规模机 械化开采的好处,为建设能源基地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 ②我国能源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西煤东 运): • a.煤炭:华北→东南、东北。 • b.石油: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 c.水能:西部→东部。 • d.天然气:西部→东部。
• c.中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曼德 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 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北美 • d.北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 • e.美洲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大西洋——美国 东北部工业区 • f.东南亚——日本

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1选D,2选D。

第1题,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费市场广阔。

第2题,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的措施包括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就地建设坑口电站等。

(2019·湖南学考)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资源量约有5 000亿吨,有“南方的煤海”之称。

几十年来,六盘水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植被破坏、采煤区沉陷等诸多“后遗症”。

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六盘水市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大气污染D.土地沙漠化4.20世纪的德国鲁尔区因煤而生,也因煤而衰,后经综合治理形成了如今新的绿色鲁尔。

其综合治理经验对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 )A.加大采煤力度B.减少环保投入C.关停所有煤矿D.调整产业结构【解析】3选A,4选D。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开采导致的植被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

第4题,鲁尔区的治理经验包括减小采煤力度,增加环保投入和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等。

【补偿训练】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以矿石开采、加工、冶炼为主导产业的矿业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正在面临着痛苦的转型。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是( )A.玉门B.大庆C.攀枝花D.大同(2)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绿地面积减小C.地质灾害频发D.水土流失加剧(3)为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应该( )A.严格禁止资源开采B.倡导实施清洁生产C.积极发展新兴产业D.建立资源产业园区【解析】(1)选D,(2)选A,(3)选C。

能源资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的开发

【高三地理学案】——36 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纲解读】1、掌握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2、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情上线】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综合利用生产流程图为背景材料来呈现。

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综合判读能力。

【基础回顾】一、能源的分类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②有限的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二、资源开发条件1.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高二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为例

高二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为例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劣 优 劣 优
优 劣 优 劣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
三、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单一的产业结构 煤炭的综合利用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 条件?
煤、铁、铝土、水、土地、环境生态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 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得于提高经济效 益?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山西输出的产品多样化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这种变化有利于本 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
二、能源基 OUT 铁路 公路
山 陕 西 ③ ( 1 )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西 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① 山西能否发展 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 运量大 输比较困难。 为主 成本低
1、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来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 P52活动 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 1.从煤炭蕴藏量和品 的我国1/3、矿种齐全、煤质 临近北京、天津、郑州、 3、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 种来看,内蒙古东部地 优良、埋藏浅; 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 洛阳、西安、咸阳、武汉 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 等相距不远,煤、电运输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 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 盐、天然碱、铅锌矿、铬 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 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 都较近便。 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 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 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 提炼的过程中,需要煤做 通条件。 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 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 煤质中等,地质结构简单、 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 有哪些矿产资源?这 煤层厚、埋藏浅。 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 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 些矿产资源对该地区 矿产都为内蒙古煤炭的综 从开采条件来看,两地都较 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 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 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 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 影响? 模机械化开采。 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西太原质检)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C)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D)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B)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D)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解析】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不能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2019·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B)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6.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C)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第5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人教版新课标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人教版新课标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4)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山西建设煤层气态能 源产业示范基地。 ①山西煤层气储量丰富;②可供气化的煤炭 资源丰富;③具备煤层气态能源产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④山西 当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等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建设煤 层气态能源基地是山西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
水资源 (3)________资源缺乏也是限制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 要因素,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原因:山西地处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地带,受季风影响较弱,降水 较少;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水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工程,利用黄河水;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 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变
人口数量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国民经济发展 能源需求量大
能源利用率低
能源浪费多
天然气 2.7%
水电 7.8%
水电 核能7% 3%
中 国
石油 23.4% 煤炭 66.1%
天然气 23%
煤炭27%
世 界
石油40%
思考: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02年)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这些矿产 资源对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影响?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 天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 炼过程中,需要煤作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 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 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煤作为燃料输出的 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 发电→有色金属→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气化、 液化→输出煤气、液化气煤→化工原料→肥料、 吸附剂等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努力增加煤炭的附加值。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2、田纳西河概况: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二级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地理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一)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地理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一)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学案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学习目标1.能认识能源的类型2.能说出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3.能说出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主要环节一、能源分类思考回答:能源能分成哪两种类型?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能源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区域的__ __ __状况,资源开发条件的一般性评价:还要考虑____ _________ _ ___条件看图3.1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说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的状况怎样?1、_______资源丰富,______条件好①____ __ 大② _________ 广③___ __齐④______ __优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_______开采和____________开采2、市场_______读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A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________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____________将进一步扩大。

B我国的能源消费_ 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在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3、适中,交通比较______ _______、石太、、_______、_______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_______,为____________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看P41 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分别是?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打挑战1. 2.3. 4. 5.基础题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A.可再生能源B.煤C.天然气D.核能2.推测可再生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 )A.水能B.太阳能C.风能D.潮汐能3.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A.生物能B.煤C.天然气D.潮汐能提升组如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地理高中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课件

地理高中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课件

提高煤的利用 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
——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为核心 2.产业结构的调整
课本P51思考题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
——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为核心 2.产业结构的调整
铁矿、铝土矿 能源开发
资 源 优 势
条 件
产 业 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3.能源综合利用结果
• (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 1.扩大煤炭的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 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 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 *向外输出焦炭
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答:对比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思考: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资源开发有 什么意义?
答: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其煤炭资源的开发对 我国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山西位置适中, 交通比较便利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焦—兖—日 铁路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分类:
可再生资源: 水能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非可再生资源:煤炭 石油 天然气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分布范围广
特 煤种齐全 点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复习提纲】高中地理会考必修3复习提纲——第三章

【复习提纲】高中地理会考必修3复习提纲——第三章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3复习提纲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概况(1)能源的重要性: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2)能源的分类(按性质分):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1)煤炭资源方面: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开采条件方面: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开采条件好。

(3)市场方面;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并且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生产供不应求;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4)位置方面: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京、津、郑州、洛阳、西安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5)交通方面: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方便。

二、能源基地建设1.措施之一扩大山西省煤炭的开采量山西省不断扩大煤炭的开发规模,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措施之二——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

新修建的主要运煤铁路有大秦线、神黄线。

3.措施之三一一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请思考:如何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提示:加大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通过多种渠道从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地进口石油、天然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等。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及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是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

由于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而煤价低廉,使其收益较少,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因此,为了促进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山西能源基地的机遇与挑战1.能源资源的分类补: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关系图补:判断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技巧一是根据定义:只要能够循环利用,不断更新的能源就是可再生的只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而且用一点少一点的就是非可再生的二是根据分类:除矿产能源外,其他的都属可再生能源2.山西能源基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2)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3)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3.地位——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二、资源开发条件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大、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好)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有煤田分布)③煤种齐全(10大煤种)④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⑤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含有煤层气)补:山西主要的煤田和煤矿(1)山西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2)主要的煤田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东煤田,其中面积较大的是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3)主要的煤矿有:大同、平朔、阳泉、西山、霍州、晋城等。

补:诗歌记忆煤田位置:河东煤田黄河东,沁水煤田沁水中,霍西煤田霍州西,宁武煤田北大同。

2. 市场广阔①能源消费大国②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③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①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②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补:我国铁路的“三横五纵”南北向(五纵):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①扩大开采规模②增加产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②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补:山西能否发展黄河水运?(1)黄河在山西段位于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运(2)黄河水量不大,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材第43页活动1.教材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

(1)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用地的环境污染。

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从输出成原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消耗大量水资源。

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洁地确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由于如此,这两种方式始终并存。

2.资料揭示的内容如下:(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削减;(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晋煤的比重将减小;(4)山西煤炭的开采因种种缘由不具优势。

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

假如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实行预防措施、准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行能持续进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格外单一。

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峻威逼。

更为严峻的是,假如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小,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格外不利的影响。

为避开这种状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能源的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教材第46页活动1.从煤炭资源隐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多亿吨,储量丰富,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洁,煤层厚、埋藏浅。

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经过,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变成多元结构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9.2820. 9.28Mo nday , September 28, 2020

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13:27:1713:2 7:1713:279/28/2020 1:27:17 PM
产业转移、结构调整、 发展高档次、高技术、
高附加值产业
区域优势 最突出优势
为什么成为优势? 自身环境:自然资源、外环境:国际形势——机遇&挑战
区域优势产 业的发展
优势的丧失
丧失的原因——机遇与挑战: 产业结构矛盾、资金积累、技术、 管理水平、人地矛盾(环境、生态)

整顿-提高工作效率。2020年9月28日 下午1时 27分20 .9.2820 .9.28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9 月28日 星期一 下午1 时27分1 7秒13:27:1720 .9.28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 020年9 月下午 1时27 分20.9.2 813:27 September 28, 20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9月 28日星 期一1 时27分1 7秒Mo nday , September 28, 2020

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 率。20. 9.28202 0年9月 28日星 期一1 时27分1 7秒20. 9.28
谢谢大家!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 广东仲元中学地理科 陈劲秋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 资源的分类
GO
• 中国的能源态势 GO
•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GO
• 山西经济发展 GO
• 知识的思考与拓展 GO
THIS IS THE END THANK YOU!
(一)资源的分类
人文、社会:
位…… 资源
人口、人才、市场、交通、区
扩大煤炭开采量
• 山西省不断扩大开采规模,形成了_大__同_、平__朔___、 _西__山__、_沁__水__、_霍__西___、__河__东__等大型煤炭基地。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 形成了以__铁__路__运输为主、_公__路___运输为辅的
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山西的区域优势 ——煤炭资源
为什么成为优势?
外部环境:市场广阔
•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并且能源消费以煤__炭__为主。 • 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 地处中__部___地区,接近众多工__业___中心,交__通___便利
山西的区域优势的发展
——与煤炭相关的产业
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9.2813:27:1713 :27Sep -2028-Sep-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3:27:1713 :27:171 3:27M onday , September 28,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9.2 820.9.2 813:27:1713:2 7:17Sep tember 28,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9 月28日 星期一 1时27 分17秒1 3:27:17 28 September 2020

雪怕太阳草怕霜,办事就怕太慌张, 绊人的 桩不在 高,违 章的事 不在小 。下午1 时27分 17秒下 午1时2 7分13:27:1720 .9.28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9.2 820.9.2 813:27 13:27:1 713:27:17Sep- 20
区域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协调人地关系——治理环境……
山西的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优势 GO
最突出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区域优势产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业的发展
发展态势良好
GO
优势的丧失 GO
区域调整 GO
山西的区域优势 ——煤炭资源
为什么成为优势?
自身环境: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分布范围广,全省__4_0_%____的土地下分布着煤田 (2)__煤__种__齐全 (3)煤质优良,具有_低__硫__、低__磷__、_低__灰__、高__热__值_的 特点,其中大__同__煤田是代表。 (4)开采条件好
(广义)自然资源(狭义):
矿产、土地、气 候、水、生物、
海洋、能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自然资源特点: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性
(二)中国的能源态势 ——紧张
• 阅读材料 GO • 紧张的原因 ——需求的增长
庞大的人口、人均占有低 经济的高速发展 浪费严重 分布不均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优势的丧失
(1)__结_构___单一,_效__益__低下 (2)严重的__环_境__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3)开采的_成__本__上升 (4)__市__场__地位下降
中国能源结构的改变: A.天然气—“西_气__东__输___”工程。 B.水电开发—“西__电__东__送___”工程、三“峡____”工程黄、河____ 水电的梯级开发。 C.新能源—核能的开发
• 案例: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GO •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GO
深圳(1980年起步)
• 区域优势
廉价劳动力、地缘优势、 国内形势、国际形势
“三来一补”、三资、乡镇
优势产业(经济优势) 企业、前店后厂
——劳动力密集型
机遇与挑战
管理经验、资金积累、 劳动力成本、低价
调整与发展(产业调 整、协调人地关系)
区域调整 ——重新确定发展方向、
重新挖掘区域优势
(一)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利用能源
• 由以煤__炭__开_采__业_为主的__单__一_结构转变为以_能__源__、 __冶__金__、_化__工___、_建__材__为主的_多__元__结构
(二)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 调整产业结构 • “三废”的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