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a2efcf8910ef12d2af9e7b6.png)
一、血液检验(一)血常规检验白细胞(WBC,LEU)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4.0~10.0)×109/L;儿童:(5.0~12.0)×109/L。
【临床意义】1.增多:(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白细胞最高,儿童略高于成年人;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寒冷及情绪激动时等白细胞数都可增高。
一个人的白细胞总是下午比上午高一些,因此对白细胞处于临界值者,应注意定时检查,尤其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观察中的病人。
(2)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阑尾炎、脓肿、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3)急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急性铅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
(4)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心肌梗塞等。
(5)急性失血、出血和溶血:如外伤大出血,肝、脾等破裂,脑出血,血型不合输血等。
(6)白血病及某些肿瘤。
(7)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8)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急性发作等。
(9)少数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10)应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的几天内,白细胞常超过正常范围。
2.减少:(1)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感染、病毒(如流感、麻疹病毒)感染、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感染等。
(2) 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3)过敏性休克、重症恶病质。
(4)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斑替氏综合征、门脉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5)化学药品及放射损害:如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严重砷、镁、汞、苯中毒等。
(6)其他:如营养不良、极度肾衰竭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正常参考值】成人:0.50~0.75(50%~75%),绝对数为(1.8~6.4)×109/L;幼儿:0.35~0.50(35%~50%);新生儿:0.70~0.90(70%~90%)。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b7e3dff763231126fdb11a2.png)
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
0-5.5)T/L女(3。
5—5.0)T/L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
37—0。
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单核细胞MID 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
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
5—18。
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030十七:尿酸碱度PH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结石、酸中毒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正常参考值:5—8十八:尿沉渣镜检临床意义:红细胞:肾炎、肿瘤可增加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增加管型:各类肾炎肾病正常参考值:OBL:neg 0-5(±)2—6(+)8-15(++) 20—30(+++)>40(++++) LEU:neg 0-5(—)5—10(+)10-15(++)20-40(+++) 〉50(++++)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及圆形上皮管型:偶见透明管型十九:本周氏蛋白临床意义:阴性监狱多发性骨髓瘤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尿胆红素U—BiL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正常参考值:阴性1(SCHWACH)3(MAESSIG)6(STARK)二十一:尿胆原URO (UBG)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及肝病正常参考值:0.2 2(+)4(++) 8(+++)12(++++)二十二:尿酮体U-Ke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腹泻正常参考值:neg 5(±) 15(+)50(++)150(+++)二十三:尿糖U-Glu临床意义:糖尿病、肾性糖尿时增高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四:尿蛋白U-Pro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正常参考值:neg 25(+)75(++)150(+++)500(++++)二十五:尿亚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阴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六:便潜血OB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七:精液常规RT临床意义:鉴别诊断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精囊炎与精囊结核正常参考值:1-1。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ca4d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f.png)
B.创伤 大量失水、烧伤
(2)减少:A.出血 见于大出血 B.其他疾病 减少程度比红细胞严重:缺铁
减少程度不如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
• 红细胞比积 (HCT):
• 男:40℅~50℅女:35℅~45℅ •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
11.尿酮体正常阴性
1.酮体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
2.酮体增高见于: (1)非糖尿病酮尿 吐泻、过量饮酒 (2)糖尿病酮尿
婴儿、儿童急性发热、 提示酮酸症中毒
12、亚硝酸盐
阳性见于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 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孢菌属等引起的 泌尿系感染。使用含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可出现 假阳性,尿PH值小于6、摄入大量维生素C时可 出现假阴性。
1. 尿液酸碱度 中性或弱碱性5--7
1.酸碱度增高 (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等 (2)用药 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等 2.酸碱度降低 (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2)用药 应用酸性药物氯化铵等
• 2. 尿比重 1.015-1.025
• 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 心功能不全 脱水等;尿量增多同时~增加,常见于糖尿病。
维蛋白原含量降低.
尿液检查
.
1. 尿液常规检查
标本留取: 新鲜晨尿,2小时内检测
二、尿液检查—尿常规
1. 构成:97%水分,3%固体物质(有、无机物) 2. 特征:正常尿液黄色或淡黄色,新鲜尿液呈 弱酸性 3.尿液检查的目的:
(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2)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断 (3)职业病,急性汞中毒;慢性重金属中毒 (4)治疗药物检测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feb2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a.png)
临床检验结果的误差与干扰因素
01
02
03
04
实验误差
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 差,如试剂不稳定性、仪器故
障等。
患者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可能对检验结果 产生影响,如饮食、药物、生
理状态等。
实验室间差异
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方法、 仪器和试剂可能存在差异,导
致结果不一致。
样本质量
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中 可能对样本质量造成影响,从 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案例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总结词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辅助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和评估治疗效 果。
详细描述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其在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水平 可以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情况。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对肿瘤进行早期 诊断、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
分类
根据检测目的和用途,临床检验 项目可分为一般检查、生化检查 、免疫检查、微生物检查等。
临床检验项目的应用领域
诊断
通过临床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 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
型、病情严重程度等。
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通过定期进 行临床检验项目的检查,可以监测 病情的发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预防
通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发现 潜在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 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 临床检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 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05
临床检验项目的发展趋 势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检验项目正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如自 动化样本处理系统、智能实验室等,提高了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体检项目的临床意义
![体检项目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e02de8684254b35eefd3466.png)
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目 录基本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自选项目及临床意义注意事项2健康体检的意义:关注生命、关爱健康!基本检验项目:项目编号:1●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ASTA)、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 转肽酶( r- GT)、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定量。
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药物肝炎、肝硬化、肝癌晚期等肝胆疾病。
●血脂四项:胆固醇(TCh)、TG(酣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血脂情况指导治疗及日常饮食,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肾功三项:BU、CR、UA临床意义:肾功能受损害的早期指标。
增高:各种肾脏病症所致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减低:严重肝病、肝坏死等;指导日常饮食预防痛风症。
●血糖(空腹)临床意义:评价人体空腹状态下糖代谢是否正常,评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监测项目编号:2●乙肝一对(定性):临床意义:了解乙肝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诊断乙型肝炎。
注:如果需要检验的同事,需要签订《乙肝项目检测知情同意书》一、基本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项目编号:3●血常规(24项):分为计数指标和计算指标计数指标:如RBC、WBC、Hb、PLT等;计算指标:如红细胞压积等。
临床意义:了解贫血、感染、出血倾向等,也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一、基本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项目编号:4●尿十项:临床意义:用于泌尿道疾病诊断和鉴别,如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及了解肾功能,还可用于协助检查其他系统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辅助诊断。
项目编号:5●肿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定性、癌胚抗原(CEA)定性、EB病毒壳抗体(VCA-IgA)定性。
临床意义: AFP:早期肝癌筛查、;CEA:早期肺癌;消化道癌筛查;VCA-IgA:辅助诊断EB病毒感染,预防鼻咽癌项目编号:1●食物不耐受14项:项目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等。
妇科常规检验临床意义有哪些
![妇科常规检验临床意义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998a43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5.png)
妇科常规检验临床意义有哪些妇科检查关乎女性健康,女性健康关乎家庭幸福。
只有认识到妇科常规检验具有的临床意义,才能不断提高女性的健康意识,从而使潜在的疾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尽早发现并治疗存在的妇科疾病,全面提升女性的身心健康。
1.妇科常规检验内容妇科常规检验包括外阴部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子宫及附件检查、妇科彩超检查、常规白带检查等。
在多种检查方法的作用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或者是判断女性妇科方面是否健康,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1)外阴部检查:主要检查外阴皮肤是否光滑、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溃疡、皮炎、赘生物及色素减退等现象;(2)阴道检查:通过阴道窥镜查看阴道黏膜表面是否光滑、质地是否正常,同时观察有无出血点,阴道分泌物的量、形状、有无特殊气味等;(3)宫颈检查:宫颈是可以看见并且摸得到的器官,其检查重点为宫颈是否光滑以及宫颈癌筛查,比如:液基细胞学和病毒的检测,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加HPV(人类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查,上述检查方法能够尽早发现宫颈的病变;(4)子宫及附件检查:查看子宫与附件的大小、质地、位置,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5)妇科彩超检查:妇科彩超检查可以通过影像学准确判断出子宫的大小、肌层回声是否均质、子宫内膜的情况、卵巢的情况、卵泡的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子宫和双侧附件区有没有发生肌瘤、腺肌病或者其它的肿瘤性疾病;(6)常规白带检查:检测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阴道炎;(7)三合诊:所谓“三合诊”,就是腹部、阴道和直肠的联合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判断女性后倾后屈的子宫大小;有无子宫后壁、子宫直肠陷凹或宫骶韧带的病变,尤其是癌肿的浸润范围以及阴道直肠隔、骶骨前方或直肠内有无病变等。
2.妇科常规检验注意事项对于女性而言,妇科常规检验十分重要,是预防和控制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疾病的关键,同时也是增强女性防范意识的有效手段。
为了保证妇科常规检验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如下内容:(1)妇科常规检验当天应穿着方便检查的衣服,长度适中的裙子是最好的选择。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培训课件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140c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a.png)
3、协助诊断异位妊娠以及流产;
4、其它,脑垂体疾病、甲亢、子宫内膜 增生、宫颈癌以及卵巢囊肿等可出现阳 性。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4
•
第三部分:凝血检查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5
• 凝血功能检验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9~12s
• 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 肾炎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14
• 尿比重
•
正常 1.005~1.035
• 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 心功能不全 脱水等;尿量增多同时~增加,常见于糖尿病。
• 比重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尿崩症 等
• 连续测定尿比重比一次测定要更有价值。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19
尿白细胞
阳性见于泌尿系的炎症、结石等。 摄入呋喃妥因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 维生素C、庆大霉素、头孢氨苄等可出现 假阴性。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0
尿潜血
泌尿系炎症、结石、肿瘤、结核等。 摄入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入维 生素超过100mg/L或尿中出现大量蛋白 质、葡萄糖时会出现假阳性。
• INR是用于检测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以 INR2.0-3.0为宜。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6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参考28~32s
用于检测肝素的首选指标,在使用肝素 治疗时,检测药物量,一般以维持结果 为基础的2倍左右(1.5-3.0倍)为宜 (75-100s)。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7
•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 参考200~400g/L
简述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
![简述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f6ca3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8.png)
简述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
1.引言1.1 概述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消除过程,通过被代谢成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达到治疗作用或者产生毒理效应。
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在于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的重要生物转化过程之一,通过代谢,药物能够被分解、激活、失活或转化成更容易排出体外的水溶性代谢产物。
药物在体内代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也可在肠道、肾脏、肺等其他组织器官中进行。
药物代谢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进行,即相位I反应和相位II反应。
相位I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等过程,使药物分子变得更活性或者更容易被相位II反应转化。
相位II反应主要是通过药物与一些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硫酸等)结合,形成更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主要依赖于一系列酶系统的参与,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CYP 酶)、醛脱氢酶、酯酶等。
药物代谢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药物代谢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活性和持续时间。
一些药物经过代谢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更强的药效,因此药物的代谢速度可以影响其治疗效果。
相反,药物如果被迅速代谢,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浓度和疗效,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
其次,药物代谢对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也有影响。
药物代谢不良或代谢产物的积累可能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此外,药物代谢还可能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有关,不同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个体之间对于同一药物的反应和剂量需求也不相同。
综上所述,药物代谢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准确了解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意义,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和毒性,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着药物代谢的研究不断深入,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使他们能够理解整篇文章的组成和逻辑流程。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93682db172ded630a1cb624.png)
临床意义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检验原理:CNP-α-L-Fucoside:2-氯-对硝基苯-α-L-岩藻吡喃糖苷(CNPF)AFU:α-L-岩藻糖苷酶以2-氯-对硝基苯-α-L-岩藻吡喃糖苷(CNPF)为底物用AFU连续监测,反应产物2-氯-对硝基酚(CNP),在AFU反应最适pH时呈现显著黄色。
临床意义: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
基本生理功能是催化含岩藻糖基的低聚糖、糖肽、糖蛋白和糖苷的分解代谢,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及体液中。
如肝、脑、肾、胰、胎盘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以及血清、尿液、唾液、泪液和垂体液中均含此酶。
遗传性AFU缺乏可使含岩藻糖基的低聚糖、糖肽、糖蛋白和糖苷这些物质从初生儿起就在组织中堆积,引起岩藻糖苷贮积病。
组织细胞、尿液和血清中AFU测定可协助该病的诊断,并借以与其他遗传性粘多糖贮积病鉴别,这也是早期对AFU检测的主要目的。
病人准备与样品要求:病人需空腹,标本采用不溶血的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常温下保存8小时,2~8℃可稳定7天。
白蛋白(ALB)测定检验原理:白蛋白溴甲酚绿复合物的生成,引起在波长630nm处吸光度的上升,吸光度的变化与样品中白蛋白含量成正比临床意义:血清(血浆)白蛋白是分子量为66.3KD的单链分子,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Ca²、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菑类激素以及甲状腺素的运输。
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病人准备与样品要求:不溶血的血清或血浆。
样品中ALB在2~8℃可稳定7天。
及时分离血清;黄疸血,溶血,脂血标本应作样本空白管。
碱性磷酸酶(ALP/AKP)测定检验原理:AMP:2-氨基-2-甲基-1,3-丙醇4-NPP:磷酸对硝基苯酚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在碱性磷酸酶(ALP)的作用下,将磷酸基转移到2-氨基-2-甲基-1,3-丙醇(AMP)受体分子上,释放出的对硝基苯酚(4-NPP)在碱性溶液中分子重排形成黄色醌,可在405nm下检测,黄色醌形成速率与ALP活力成正比。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58fe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4.png)
粪便常规检查
1.A 粪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 过对粪便的性状、成分和显微镜检查,有助于 诊断消化道疾病、肝脏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 病。
1.B 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颜色、性状、红细
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指标,通过对这 些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 消化道出血、炎症、感染等疾病。
03 免疫学检查
乙肝两对半
•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用于判 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的具体类型和病毒复制 情况。
乙肝两对半
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表示感染乙肝病毒。
HBsAb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乙肝两对半
01
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详细描述
通过病毒分离,可以获得病毒的纯培养物,用于后续的病毒鉴定和基因测序。病毒鉴定可以确定病毒的种类和亚 型,有助于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05 尿液与粪便常规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
• 尿液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对尿液的性状、成分和沉渣进 行检查,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 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血常规检查 • 生化检查 • 免疫学检查 • 微生物学检查 • 尿液与粪便常规检查 • 其他常用检验项目
01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白细胞计数
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白细胞计数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等;降低则常见于免疫 缺陷、放化疗等。
尿素氮(BUN)、肌酐(CRE)
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疾病。
简述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简述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9cf46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7.png)
简述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主要的临床意义如下:
1.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们可以识别和攻击外
来的致病微生物,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调,易感染各种疾病。
2.诊断疾病:淋巴细胞计数和分类可用于诊断某些疾病。
例如,淋巴细胞数
量明显增加可能与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免疫缺陷病、放射线损伤、某些药物治疗等有关。
3.癌症治疗监测:淋巴细胞计数和分析可用于监测癌症治疗的效果。
化疗和
放疗等治疗方法可能导致淋巴细胞减少,因此监测淋巴细胞数量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免疫状态。
4.移植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术后,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可能导致移植器官
的排斥反应。
监测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可以及时发现排斥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淋巴细胞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于评估免疫功能、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和预防移植排斥反应。
对淋巴细胞的临床监测和分析有助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标本采集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标本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01bb20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1.png)
01
使用不易挥发完全的消毒剂(如,碘酒)时,弃第一滴血样,可以减少碘残留 采血部位不干燥,导致血样弥散时,弃置第一滴血样,以获得饱满的血样 采血部位不干净(如含有糖分、油渍等)时,弃置第一滴血样,以避免干扰
二、特殊情况:
02
第一滴血样or第二滴血样?
电解质
4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标本采集
一、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内容
二、标本采集
1.采血顺序、抽血常见问题 2.CA、RAAS采血注意事项 3.血气分析采集 4.尿标本的采集 5.血气分析采集 6.咽拭子培养的采集方法
CRP ESR 3.血糖 4.电解质 5.心肌酶 6.甲免 7 乙肝 8.BNP 9.D二聚体
认识C-反应蛋白
人类C-反应蛋白结构图
1
CRP的生理功能
阻滞过氧化物释放
激活补体
增强NK细胞活力
促凝血
IL-1r合成增加
抗肿瘤效应
与LDL结合
清除染色质
抑制组织蛋白酶等
趋向性
血红素凝集增加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阻滞巨噬细胞活性
对细菌/细胞的调理作用
常规CRP、hsCRP 、全程CRP的区别
CRP的临床应用
ESR的临床意义
ESR是一项灵敏但缺乏特异性的指标,很多疾病均表现为ESR加快,但对无症状人群的筛检率很低,约4%~8 %.
故ESR不能用来诊断疾病,亦不能作为健康人群的筛检指标。
02
01
注意
血沉变化大多是由于血浆中蛋白质变化所致,而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并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复查血沉的间隔时间不宜太短,至少应间隔1周以上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eae456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0.png)
9、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参考值: 20~40秒,超过10秒有临床意义 危急值:>70秒
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 天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0、纤维蛋白原(FIB)
参考值:2-4g/L 增高:
见于糖尿病及酸中毒, 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 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 减低:
4、血小板计数(PLT)
危急值区间< 30X109/L > 1000X109 /L <10X109/L 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 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X 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X 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 缩物。 >600X 109/L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 1000X109/L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光过性的,则应给予抗 血小板药治疗。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5-40u/L 增高:见于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
肝损伤;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及其他肝胆疾病。 尤其注意的是,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
可逐渐下降,故ALT活性不一定与疾病的重症程度成正比。
2、红细胞计数(RBC)
病理性减少: ①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地中海性贫血等; ②急慢性失血:如产后、手术后、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大量出血,钩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与其临床意义(完整版)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与其临床意义(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8cabfcc850ad02de8041e6.png)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学检查指标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亦是疾病治疗中需要监控的指标。
药师在参与设计临床药物治疗方案时,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常用医学检查的基础数据,并了解其指标的主要临床意义,以便于与医师沟通,观察疾病的病理状态和进程,对药物治疗方案和疾病的监测指标作出判断,提高疗效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血液是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循环系统流经全身各器官的红色粘稠液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而形成血流,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
一般成人的血液占体重的8%~9%,总量为5000~6000ml,血液的pH为7.35~7.45,比重为1.050~1.060。
血液中的成分可分为血浆(无形成分)和细胞(有形成分)两大部分。
血浆为去细胞后的液体部分,占血液总量的55%~60%。
血浆中除去91%~92%的水分外,还包括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酶、激素等;而血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
血液检查的内容通常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参数的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WBC)(一)简述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细胞,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成人静脉血:(3.5~10.0)×109/L新生儿:(15.0~20.0)×l09/L6个月~2岁儿童:(5.0~12.0)×109/L(二)临床意义1.白细胞减少:(1)疾病: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
(2)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
(3)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e773cc2cc58bd63186bd9d.png)
血常规:通过血液分析可发现有无贫血、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败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对肌体其它器官的病变,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肝功检测: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可反映目前肝细胞的新陈代谢状态、可筛查肝、胆功能异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心肌炎、肾炎等脏器疾病。
肾功能检测:通过血液检查可筛查肾脏是否受损,是否有急(慢)性肾炎及痛风、高尿酸血症等。
血脂检测:通过血液检查可了解血液中脂肪的含量,筛查是否有高血脂症,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肥胖症、冠心病、肾病综合症有较高诊断价值。
尿常规检测:通过对尿液的检查分析,可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肿瘤、结石、血管病变,还可以协助诊断其它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急性或慢性溶血、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汞中毒等。
便常规检测:通过对粪便的检查可以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脏、胆囊、胰腺等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乙肝病毒检测:可筛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是否产生肝炎病毒的抗体,是否有传染性,是否应注射疫苗和注射疫苗的效果。
AFP(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胃癌、胰腺癌、肺癌时其含量亦可升高,还可用于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CEA(癌胚抗原):与消化系统肿瘤有关,炎症和退行性疾病部分患者的CEA含量也可增高。
PSA(前列腺特与抗原):PSA测定可作为监测前列腺癌重要指标,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时,也可升高。
糖类抗原CA19-9:为消化道癌相关抗原,是胰腺癌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
糖类抗原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及辅助诊断。
甲肝抗体:通过血液可筛查甲型肝炎。
丙肝抗体:通过血液可筛查丙型肝炎。
血型:A、B、O血型鉴定。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过去8-10周平均血糖浓度,主要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血液可筛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表示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部分胃癌等。
血流变检测:通过血液检查可测定血液粘度,反映血液在体内的流动性和供应状况。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e372a85f01dc281e43af0c6.png)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109∕L
减少: ➢ 1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急性放
射病等; ➢ 2 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脾功能亢进; ➢ 3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 4 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
增多: ➢ 1 骨髓增生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
及肾外性的高血压、糖尿病、SLE等疾病。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尿葡萄糖: 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亢进、 妊娠后期等。 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紧张等也可致阳性反应。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尿酮体 :
阳性:见于严重未治疗的糖尿病酸中毒。 妊娠呕吐、 长期饥饿 、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全麻术后、以及摄 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可呈阳性反应。
多症等; ➢ 2 急性反应: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 ➢ 3 其他:脾切除术临后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 成人 0.8%~2.0% 新生儿2.0%~6.0%
➢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型贫血均可增多,溶 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应 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明显增多表示有疗效。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贫血分类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尿液检查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尿液检查:
➢ 尿量:正常 1000~2000ml∕24h ➢ 无尿:<100 ml∕24h 少尿:<400 ml∕24h,或持
续<17 ml∕h ➢ 多尿:>2500 ml∕24h ➢ 增多:生理性:饮水过多、饮浓茶、 咖啡及酒精类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T-BIL 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直接胆红素
D-BIL0~6.84umo1/1参考总胆红素
总蛋白
TP 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ALB 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碱性磷酸酶ALP
成人20-110U/L
儿童20-220U/L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胆固醇CHO
0~5.18mmo1/L 40(1.03)女>45(1.16)
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84~3.10mmol/L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淀粉酶AMS血清0-220U/L尿<1000U/L..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结合率/力CO2-Cp 45.0~65.0ml%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意见建议: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T-BIL 0~18.8umo1/1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1/1
参考总胆红素
总蛋白TP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