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西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二○一四年二月
目 录 引言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
(二)结构
(三)就业率
(四)就业流向
二、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一)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二)能力对工作满足度
(三)毕业半年后月收入
(四)毕业半年内离职率
(五)就业现状满意度
(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满意度 三、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一)强化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 (二)增强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作用(三)突出毕业生就业思想观念教育 四、就业工作展望
(一)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大力实施“就业质量工程”(三)更加完善就业反馈机制
(四)着力巩固校企合作平台
结语
引言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占地面积9600余亩,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万1千余人,留学生700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如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为杰出代表的30余万优秀毕业生。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秉持“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的理念,坚持“招生、培养、就业”三方联动和“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生主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机制,构建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专家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和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毕业生就业充分,就业质量高,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称号。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
学校2013届毕业生12781人,其中博士毕业研究生255人,硕士毕业研究生3033人,本科毕业生9493人。生源地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研究生来自39个学院(部、中心、研究所),分布于178个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自34个学院(部、校区),分布于104个专业(方向)。毕业生规模居重庆市高校首位,全国高校前列。
(二)结构
1、毕业研究生结构
(1)学历结构:博士研究生255人(7.8%),硕士研究生3033人(92.2%);
(2)性别结构:男生1331人(40.5%),女生1957人(59.5%);
(3)学科结构:
表1:毕业研究生学科分布
序号 学科门类 毕业生人数 占全校毕业研究生比例
1 哲学 86 2.6%
2 经济学 99 3.0%
3 法学 257 7.8%
4 文学 534 16.2%
5 历史学 65 2.0%
6 教育学 68
7 20.9%
7 理学 526 16.0%
8 工学 225 6.8%
9 农学 360 10.9%
10 医学 54 1.6%
11 管理学 395 12.0%
2、本科毕业生结构
(1)性别结构:男生4506人(47.5%),女生4987人(52.5%);
(2)城乡结构:农村4826人(50.8%)、城镇4667人(49.2%);
(3)师范与非师范结构:师范毕业生2923人(30.8%),非师范毕业生6570人(69.2%)。师范毕业生中免费师范毕业生2900人,定向西藏师范毕业生23人。
(4)非师范毕业生学科结构
我校师范毕业生均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或定向西藏师范毕业生,按照就业政策规定均须到中小学任教,就业视角下学科特征对就业影响不突出,本报告不再分析其学科结构。
非师范毕业生学科函盖12大门类,其中工学人数最多,占30%;其次是管理学、农学,各占20%左右;再者是艺术学,占8.7%;理学、文学各占5%左右,其他学科门类低于5%。
表2:本科非师范毕业生学科门类及专业
序号 学科门类 毕业生人数比重 设置专业
1 哲学 17 0.3% 哲学
2 经济学 215 3.3%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3 法学 158 2.4% 法学、社会工作、民族学
4 教育学 151 2.3%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运动训练
5 文学 307 4.7% 英语、日语、新闻学
6 历史学 18 0.3% 历史学
7 理学 379 5.8%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8 工学 1971 3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制药工程、纺织工程、包装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城市规划
9 农学 1293
19.7%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
医学、林学、园林、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茶学、蚕学 10 医学 91
1.4%
药学
11 管理学 1397
2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
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公共
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公共关系 12 艺术学 573
8.7%
音乐表演、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绘画、雕塑、
艺术设计
(三)就业率 1、毕业研究生就业率
学校2013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4.1%(其中博士研究生91.8%,硕士研究生83.4%),年底就业率94.9%(其中博士研究生97.6%,硕士研究生94.7%)。年底就业率中,出国出境30人,占0.9%;升学(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134人,占4.1%;签约就业2879
图2:2013届本科非师范毕业生各学科
人数结构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