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1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导学案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绪言、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⒈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⒉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⒊了解药品的取用和基本实验操作⒋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新课预习】绪言教材第1单元内容【课堂导学】知识点1 化学研究的对象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的基础科学。

⒉我国劳动人民会制造青铜器,时会冶铁、炼钢。

⒊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核心:知识点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A.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⑴火焰:、、(温度最高)⑵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⑶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⑷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石蜡蒸气燃烧>B.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⒈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⒉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空气中含量高。

C.科学探究⑴学习特点(三关注):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a.形状b.外观c.能量)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⑵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⑶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三方面):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⑷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知识点4 走进化学实验室⒈初中化学常用仪器⑴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⑵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

(完整)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完整)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完整)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初三化学第一轮复教案1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进行初三化学第一轮复,通过简洁的教学内容和练题目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重点内容: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基本概念-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2. 化学键和化合物- 化学键的种类与特点-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表示法3. 物质与反应-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4. 酸碱与盐-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中的离子和价氢离子的计算- 酸碱中的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教学步骤1. 复概念:学生通过复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回顾基本的化学知识。

2. 解析练题:教师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解析和解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概念讨论,加深对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并互相解答疑惑。

4.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各小组,回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例。

5.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并对学生进行总结性概念测试,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解答问题时的表现- 分发练题并检查学生的答案- 进行总结性概念测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业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作业: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题;2. 阅读相关教材,巩固所学知识;3. 准备下一次复课的内容。

参考资料1. 《初中化学教材》2. 《化学复习指南》。

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教案主题:化学基础知识整体复习
一、知识概览
1.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3.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及性质
4. 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
5.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6.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7.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二、重点内容复习
1.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排列
2.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3. 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4. 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物的命名
5.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实例
6. 化学反应类型的辨别和掌握
三、复习方法
1. 多做题目:选择、填空、解答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2. 列表复习:整理出各个知识点的要点和关键内容
3. 实验复习:重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4. 记忆口诀:借助口诀和图片等联想记忆方式
四、考点总结
1. 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比较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实例
3. 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实例题
4. 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基本规律和命题角度
五、注意事项
1. 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复习
2. 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3.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
4. 多做模拟试卷,提高答题速度和效率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一套模拟试题,检验复习效果
2. 复习重点知识点,准备明天的课堂互动讨论
3. 听讲课堂内容,及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全面巩固知识点
通过以上复习教案,相信同学们可以有条理地复习化学基础知识,为中考顺利通过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共17个专题word文档可编辑)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共17个专题word文档可编辑)

专题一:地球周围的空气一、目标与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考试目标: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分别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复习策略: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要以课本为纲,以空气为主线展开,构建知识网络,牢固掌握各种气体的性质、制法等基础知识,然后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多做类型不同的题目,达到举一反三、知识的灵活应用的目的。

二、复习与应用(一)地球周围空气的组成(二)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考试说明对本专题有以下要求。

知识点一: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占21%,占0.94%,二氧化碳占,其他气体与杂质占。

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消耗掉,生成,容器内气压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集气瓶内。

可通过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1—1)。

知识点二: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飞行、登山、潜水等;炼钢、焊接切割金属等;用于充氮包装保存食品,充氮灯泡,合成燃料,制取氮肥,制造炸药;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制成多种点光源航标灯、强照明灯、霓虹灯等,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知识点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一般空气的成分的含量是的,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SO2、NO x含量多,引起等。

防治措施: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开发使用。

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工厂的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知识点四: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识点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由于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化学反应中易电子,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南安中学化学组第二周周训练绪言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课前预习案复习目标: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能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及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通过具体活动探究,认识到化学学习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现象。

知识梳理:(个人认真复习课本本单元内容,在空白处写上重要的知识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什么叫化学变化?列举生活中常见事例3~4个。

(2)什么叫物理变化?列举生活中常见事例3~4个。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什么叫化学性质?列举2~3例。

(2)什么叫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4.实验室里有哪些常见的仪器,说明它们的用途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固体药品的取用:(1)如何粉末药品装入试管?(2)块状或颗粒装药品如何装入玻璃容器?6.液体药品的取用(1)怎样将细口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2)如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7.给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2)如何对液体进行加热?(3)如何对固体进行加热?8.仪器的洗涤(1)怎样洗涤仪器?(2)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预习反思:1、你认为本单元的易错点、易混点、难点有哪些?2、在自主学习中,你遇到了哪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中探究案典题精炼:【例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电灯泡通电后亮了B. 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C. 煤炭在燃烧D. 汽油在挥发【例题2】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B. 石蜡受热会熔化C. 铜绿加热后会变黑D. 酒精挥发了【例题3】下面一段关于碱式碳酸铜受热的描述中,分析下列①~⑥前画有横线的文字,判断它们属于A~E中的哪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A. 反应条件B. 反应现象C. 物质的化学性质D. 物质的物理性质E. 反应的结果给绿色粉末状的①()碱式碳酸铜加热②(),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③(),管壁出现小水珠,同时,也有气体放出④()。

2023中考秘笈之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2023中考秘笈之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2023中考秘笈之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导学目标- 了解中考化学考试的内容和考点。

- 掌握中考化学一轮复的重点知识和技巧。

- 提供研究计划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

一、中考化学考试概述1. 考试形式中考化学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2. 考试内容中考化学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3. 考试重点与难点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包括:- 化学反应的特征和分类;-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重要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二、中考化学一轮复重点1. 知识点梳理在中考化学一轮复中,重点复以下知识点:-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 复方法和技巧- 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按照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

- 多做练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 注意归纳总结,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技巧。

三、研究计划和参考资料1. 研究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研究计划,每天安排固定的复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将复内容分阶段进行,确保每个阶段的复都达到预期效果。

2. 参考资料以下是一些中考化学复的参考资料:- 《中考化学必修一教材》- 《中考化学必修一题集》- 网络资源:中考化学复资料、题库等四、总结本份文档提供了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的导学案,内容包括考试概述、复习重点以及复习方法和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根据文档提供的学习计划和参考资料,有序高效地进行一轮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复习内容:物质的变化、性质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考纲要求: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会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2、了解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能对典型反应进行分类3、理解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了解中和反应概念.教学过程:一、要点梳理及基础训练置换反应有:(1)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4)_____条件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有(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4)______(5)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_______二、例题分析例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变色B、导电C、燃烧D、爆炸E 、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F 、风化G 、潮解 例2、下列各为什么变化:A 、木炭放入盛有红棕色NO 2的集气瓶中,瓶中红棕色裉去;B 、山体滑坡;C 、计算机CPU 运行;D 、分离液态空气;E 、燃放烟花;F 、铜丝导电;G 、车胎爆炸;H 、磨制石器;I 、烧制陶器;J 、西瓜榨成汁;K 、铁杵磨成针;L 、生米煮成熟饭;M 、煤气中毒;N 、小麦磨成面粉例3、将Fe 、H 2SO 4、CuCl 2、NaOH 、Fe 2O 3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种,所属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例4、有X 、Y 、Z 三种金属,将X 、Y 和Z 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 溶解,X 、Y 不溶解:将X 浸入Y 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 的表面有Y 析出。

则X 、Y 、Z 的金属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Z 、Y 、XB 、Y 、Z 、XC 、Z 、X 、YD 、Y 、X 、Z 例5、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题后填空。

初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1)

初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1)

初级中学初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1)课题燃烧及其利用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签名班级姓名学号(工号)日期【中考要求】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

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重要的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酒精、氢气等,它们燃烧时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开发新能源。

3、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初步了解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基础知识回顾与总结】一、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1、燃烧条件(缺一不可):(1)(2)(3)2、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条件的任一个即可):(1)清除,(2)隔绝,(3)降温到以下。

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三大化石燃料是、、。

其中被称为工业粮食的是(主要含有元素);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主要含有、元素);它们都属于物,都是再生能源(填“可”或“不可”)。

2、使用化石燃料会污染环境,如煤燃烧时会产生较多的,可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 5.6,而正常雨水的pH== ,它不显中性是因为空气中的溶于水生成导致的。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其化学式为。

它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

三、新能源的开发1、新型的无污染燃料如,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选择原料时,通常不用盐酸的原因是,不用金属镁主要是因为,不用金属铁主要是因为。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实验室可以用法、法收集氢气。

4、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需要在检验,直到响声很小。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氢气具有性和性,将纯净的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色变成色,试管内壁有出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被还原的物质是,被氧化的物质是。

6、酒精的化学名称是,其化学式为,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称为热反应,如燃烧、镁与盐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的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称为热反应,如:炭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9课时 认识化学变化(1)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9课时 认识化学变化(1)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认识化学变化(1)第9课时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时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

2.能进行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3.能区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概念,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有剧毒的原因和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5.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6.能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爆炸现象发生的原因。

7.记住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自主复习】1.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的化学反应。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

3.防火与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任意一个燃烧条件即可):(1)消除或隔离_______。

(2)隔绝_______(或_______)。

(3)降温到_______以下。

4.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_______、氧气的_______、与氧气的接触_______。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写出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爆炸: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_______,气体体积迅速_______,就会引起爆炸。

②如果氧气的浓度_______,或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燃烧范围_______,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_______,也会发生爆炸。

6.(1)用镊子分别夹取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和蘸有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能被点燃的是______________,不能被点燃的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1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1

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导学案)一、判断题的推断方法推断方法⎪⎪⎩⎪⎪⎨⎧计算法从中间向两头推逆推法正推法二、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基础知识整理(见学案)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①黑色固体(5种):Fe 、C 、CuO 、MnO 2、Fe 3O 4; ②红色固体(2 种):Fe 2O 3、Cu 。

(2)三种溶液颜色。

①蓝色溶液:CuCl 2、CuSO 4、Cu (NO 3)2 ②浅绿色溶液:FeCl 2、FeSO 4;Fe(NO 3)2 ③黄色溶液:FeCl 3、Fe 2(SO 4)3、Fe(NO 3)3(3)火焰颜色:S 在O 2中燃烧蓝紫色;H 2、CO 、CH 4在O 2中燃烧(淡蓝色)。

(4)沉淀颜色。

①有色沉淀:蓝色沉淀(1个)Cu(OH)2; 红褐色(1个)Fe(OH)3。

②白色沉淀(6 个):BaSO 4、AgCl 、CaCO 3、BaCO 3、Mg(OH)2、Al(OH)3 。

其中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个) :BaSO 4、AgCl ;溶于酸并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2个):CaCO 3、BaCO 3;溶解于酸但没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2个):Mg(OH)2、Al(OH)3。

2.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1)点燃:有O 2参加的反应。

(2)高温(4个),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高温煅烧 CaCO 3 分解:CaCO 3=====CaO +CO 2↑;②C 高温还原CuO :C +2CuO=====2Cu +CO 2↑;③C 和CO 2反应:CO 2+C=====2CO ;④CO 、Fe 2O 3高温炼铁:Fe 2O 3+3CO=====2Fe +3CO 2 (3)加热(4 个),写出化学方程式:①KClO 3分解:2KClO 3=====2KCl +3O 2↑;②KMnO 4 分解:2KMnO 4===K 2MnO 4+MnO 2+O 2↑; ③H 2还原CuO :H 2+CuO===Cu +H 2O ;④CO 还原CuO :CO +CuO===Cu +CO 2。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课时 开启化学之门(1)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课时 开启化学之门(1)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开启化学之门(1)第1课时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化学研究些什么①【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作用,认识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3.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4.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混合物与纯净物。

5.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6.了解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7.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8.了解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铁的快速锈蚀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三个重要实验。

【自主复习】1.化学帮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人类_______,促进_______。

2.化学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化学工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化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_______,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高效的_______和_______,还为人类战胜疾病带来了重要的_______。

5.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6.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一般的_______和_______只需要空气就行了。

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又都有各自重要的用途。

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通常情况下,空气币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_______。

空气中各种气体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性质______________,用途也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教案主题:初中化学一轮复习学习目标:1. 复习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实验操作技巧;2. 复习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性质;3. 复习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 复习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5. 复习掌握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基本知识点。

教学步骤:1. 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实验操作技巧(20分钟):- 通过回顾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实验时注意安全;- 复习火焰试验、酸碱中和、溶液的稀释等实验操作技巧。

2. 复习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性质(20分钟):- 复习元素周期表,重点复习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性质;- 给学生出示元素符号卡片,让学生快速对照元素名称和符号。

3. 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0分钟):- 复习化学反应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给学生做几个例题,帮助他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4.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20分钟):-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方法;- 给学生做几个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题,帮助他们掌握平衡方法。

5. 复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基本知识点(20分钟):- 复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 给学生做一些与物质性质相关的例题,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复习的知识点;-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复习,做好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教学反思:- 本课时内容分布合理,学生得到了系统的复习和梳理;- 下次课时可以增加一些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扩展阅读建议:-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技巧手册》-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元素名册》- 《初中化学反应类型总结及例题解析》(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调整和完善。

)。

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离子的检验》教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离子的检验》教案

荆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九复习教案第1课时《离子的检验》一、考点分析掌握几种重要离子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现象,利用指定试剂或自选试剂进行离子的检验。

二、教学目标1.掌握几种重要离子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现象。

2.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3. 离子检验中的防干扰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演示实验教具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一瓶可口可乐[设问]如何检验可口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探究实验]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可口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

[引言]我们这节课复习物质的检验。

【导学】【师】:离子检验的原理和方法:①原理:离子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现象;②方法:沉淀法、气体法、显色法;③操作:取样品→ 加试剂→ 现象→ 结论。

【知识梳理】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例题解析】【类型1】单个离子的检验例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C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解析】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可能是CO32- 或HCO3- ;故A不正确。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沉淀可能是硫酸钡白色沉淀或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可能是SO42-或Ag+;故B不正确。

C、NH4+和OH-反应生成NH3,氨气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一定有NH4+;故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使碳酸钙或碳酸钡,所以可能是Ba2+或Ca2+;故D不正确。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

【变式训练1】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SO42-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C.验证烧碱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D.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即可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类型2】多离子混合液的检验例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3次检验的结果如下表。

2011届中考化学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1

2011届中考化学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1

元素和化合物:空气、氧一、教学目标:1.加深对空气的组成及O2的物理性质,工业制取O2的方法的印象.巩固深化O2的实验室制法,O2的化学性质的理解.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及实验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O2的化学性质及O2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知识间的联系及应用三、教具:投影仪及有关实验室制取O2所需仪器和药品、课件(①关于空气污染②铁丝、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并实验区别两瓶无色气体哪一瓶为O2,哪一瓶为空气.同时回答O2的物理性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从而进入复习.(二)引导启发,进入复习一、空气:1.教师设疑,学生回答空气的组成2.电脑演示我市春节期间某一天空气环境,使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氧气:1.(1)氧气的性质电脑演示、铁丝、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实现.要求:①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性质.②总结O2(2)O的用途:2教师引导学生举例,使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实践中的应用关系.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巡视检查纠正,并要求写出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巩固实验室制取学生实验:实验室制取一瓶O2的步骤,收集方法及检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O2的工业制法:3.O2学生回忆并回答,学生对比记忆.(三)讨论:且不引入其它气体”“如何除去空气中的O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激发思维.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学生得出正确方法.(四)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回忆总结,本节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五)巩固深化(1)练习:见附录2——1(2)布置作业:见附录2——2(六)板书设计空气、氧附录2——1:《空气与氧气》部分典型题例例题:(一)选择:1.①空气中一般不含的气体是( )②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气体是( )A.氮气B.氢气C.氧气D.稀有气体分析:此题考查空气的组成,从空气的组成及各部分所占体积分数可知答案为①B:②C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煤和石油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产生的烟尘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空气的污染问题,空气的污染物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气体来源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则答案应选D.(二)氧气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气体,用途很广,你也学过不少方法以制取氧气,请你至少写出四,其中是化学变化的写出化学方程式.种不同的原料制取O2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过的通电分解水,加热氧化汞等化学反应,学生需回忆学过的有关知识可写出下列物质中的四种原料: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高锰酸钾C.通电分解水D.加热氧化汞E.液态空气其中除用到E原料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外其它所用原料制取氧气时所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A. .B.C. D.(三)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____(填O2、H2)的发生装置相同,收集方法可用____,原因是____.分析:此题通过给予信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及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的依据.学生需在根据O2的实验室制法基础上总结分析.答案:O2;向下排空气法;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附录2——2:《空气与氧气》练习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蓝紫色火焰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区别空气和氧气,最好使用( )A.燃着的木条B.澄清的石灰水C.液化的方法D.带火星的木条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自燃B.氧气极易溶于水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做燃料4.一般说来,空气中O2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界中,既有消耗O2的过程,也有产生O2的过程.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1)消耗O2:____ (2)产生O2:____5.实验室制取O2,某同学按如下步骤设计: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品③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加热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⑦熄灭酒精灯⑧将导管移出水面.问该同学的操作是否有误?____若有错误,请你将正确操作顺序写出来(按序号排列)____,若最后两步操作顺序错了,会有什么后果?____.答案:1.C2.A3.C4.(1)物质的燃烧(或缓慢氧化,呼吸等) (2植物的光合作用5.有错误①④②③⑤⑥⑧⑦水槽中的水会沿导管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经典例题]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错。

【答案】D例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B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判断实验结论,A瓶中由于NO2的密度大于H2,下沉速度大于B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B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B瓶速度较慢。

【答案】⑴NO2的密度大于H2的密度;⑵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

例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⑴2个氮原子______;⑵2个氢分子______;⑶2个钠离子______;⑷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⑸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______。

【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n+或n-表示(n=1时,不写出来),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

【答案】⑴2N;⑵2H2;⑶2Na+;⑷2SO42-;⑸第二节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

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

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组成中含碳元素的为有机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无机物,但要注意像CO、CO2、CaCO3这些物质,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性质和结构和无机物相似,但仍属于无机物。

[知识整理][经典例题]例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⑴单质_____________ ⑵酸_____________ ⑶碱_____________⑷盐_____________ ⑸氧化物_____________ ⑹有机物_____________【分析】上述六种元素的两种或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单质,书写时要正确把握各类物质的特征和概念,正确写出化学式。

【答案】⑴O2、Cu;⑵H2SO4、H2CO3;⑶NaOH、Cu(OH)2;⑷Na2CO3、CuSO4;⑸H2O、Na2O;⑹CH4、C2H5OH例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分析】该题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

【答案】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氧化物;⑥盐例3,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编号①②③④⑤名称食醋白酒白糖水石灰水纯碱溶液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12H22O11 Ca(OH)2 Na2CO3溶液PH 3 7 7 11 10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___。

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

【分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CaCO3、Mg(OH)2可与酸类物质反应。

【答案】⑴①、④、⑤、②③;⑵④或⑤;⑶①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4.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6.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计算。

7.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变化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8.认识质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整理]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和原子的质量均未发生改变。

金属活动顺序表:①只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②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除K、Ca、Na)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同时满足。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催化剂的特点: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体现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各物质微粒个数比;各物质间质量比。

[经典例题]例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绿色化”要求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分析】该题重点在于“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产品中”以上四种类型中一定将反应物中所有原子转入产品的只有化合反应,而其它反应类型均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且不一定都是期望的产品,只有期一种产物为期望产品。

【答案】B例2,关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A、B各取5g混合,使其反应,则C和D质量之和一定为10g。

B、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和D的质量比。

C、如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D、如C和D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且各物质的质量比由各微粒的相对质量和计算数决定,故A、B不正确;在C答案中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而D答案中中和反应一定要酸和碱的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较多,如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就生成盐和水。

【答案】D例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分析】该题首先要从各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从数据分析得Z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为零,故是反应物,Y和Q质量均增加,故为生成物,但Z消耗84g,而生成的Y 和Q总质量为31g,所以由此推断,X也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质量为53g,即有Z反应后得到X、Y、Q三种物质。

【答案】A第四节溶液[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

2.通过实验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3.认识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用的溶剂。

4.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6.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7.认识溶解度的涵义及使用溶解度曲线。

8.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整理]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水是常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导电性增强。

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①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加溶剂②升温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利用根据曲线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也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区别受温度影响不受温度影响指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单位g 无单位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值,测定酸碱性用指示剂,测定酸碱度用PH测纸。

乳化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这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清除油污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