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母婴健康素养
母婴健康基本技能相关知识点介绍

日前,卫生部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基本技能三部分,确定了55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内容涉及孕产妇营养、心理、运动、体重控制、分娩方式、产褥期护理、母乳喂养、新生儿保健等。
有关专家对其中6条基本技能(四十六)——(五十一)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现摘录如下,希望对初入临床的妇产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有所帮助!记住末次月经,学会计算预产期妊娠女性预产期的计算方法为:从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去3或者加上9,而日期加7。
例如,某妊娠女性末次月经第一天为2011年8月15日,那么其预产月份是(8-3)=5月份,预产日期为(15+7)=22日,其预产期应为2012年5月22日。
妊娠女性一般在妊娠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在妊娠晚期应学会胎动的计数方法妊娠女性可从妊娠28周起计数胎动直至临产。
胎动与胎儿健康密切相关。
·正常胎动1小时不少于3~5次,12小时30~40次;·若12小时胎动<20次,或每小时<3次,预示胎儿缺氧;·若12小时内未感到胎动、1天内胎动<4次或与前一天相比胎动减少一半以上,则应立即就诊。
哺乳期女性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自然产产妇产后2个月或剖宫产产妇产后3个月均可适当地过性生活。
母乳喂养本身就是很好的避孕措施,但对于产后3个月处于一般乳汁分泌水平的女性,某些避孕措施是必要的。
·阴茎套;·口服避孕药:短效避孕药炔诺酮;·生产6周后可使用宫内节育器。
婴儿的咀嚼能力应从出生后7~8个月开始锻炼,10~12个月可培养婴儿自己用勺进食从婴儿期起即应注意训练儿童的进食能力。
·3~4个月月龄后逐渐停止夜间哺乳;·4~6个月婴儿可逐渐添加其他食物,以使其适应多种食物,避免以后挑食;·7~8个月后学习用杯喝牛奶与水,促进吞咽、咀嚼和口腔运动的发育;·9~10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主动进食要求,可先训练其自己抓取事物的能力,尽早学会用勺进食,促进手眼协调。
母婴健康素养55条内容

母婴健康素养55条内容1.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2. 孕妇应每天适量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3.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辐射等。
4. 孕妇应每天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5.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胎儿的健康。
6. 孕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疫苗。
7. 孕妇应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良。
8.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9.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病原体,如流感、风疹等。
10. 孕妇应避免吸烟和饮酒。
11.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
12. 孕妇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防止皮肤受损。
13. 孕妇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14. 孕妇应避免过多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
15.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妆品和美容产品。
16.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看牙医。
17.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尤其是非处方药。
18.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环境污染物。
19. 孕妇应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肥胖。
20. 孕妇应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和补品。
21. 孕妇应遵循科学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
22. 孕妇应避免过度消耗体力,保持适度的运动。
23.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家庭用品,如清洁剂、除菌剂等。
24. 孕妇应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保持放松的心态。
25.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食品和饮料,如生肉、生海鲜等。
26. 孕妇应避免过度暴露于电磁辐射,如手机、微波炉等。
27.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如染发剂、指甲油等。
28. 孕妇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的噪音环境中。
29. 孕妇应遵循正确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30.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香水和香精。
31. 孕妇应保持适度的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32. 孕妇应避免夜间过度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3.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草药和中药,尤其是未经医生指导的。
34.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家居装饰品,如油漆、胶水等。
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按孕期时间段整理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一)*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
*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到妇幼保健院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应当作到有计划、有准备。
准备生育的夫妇,应当到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前保健服务。
*吸烟与被动吸烟会导致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应当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记住末次月经,学会计算预产期(月份加9或减3,日期加7)。
*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在怀孕13周以前。
孕妇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做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检查。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二)*孕妇应当坚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
*孕妇应当保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铁、钙等营养素。
*孕妇应当禁烟禁酒,最好不穿高跟鞋、不染发、少化妆,服装以舒适为宜。
*孕妇一般在怀孕18周-20周开始自觉胎动,在孕晚期应当学会胎动计数的方法。
*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验和B超检查等。
*孕15-20+6周空腹免费做唐氏筛查*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
*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应当进行产前诊断。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三)*孕妇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孕妇血红蛋白应当不低于110克/升。
*怀孕24周-28周,建议做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孕中期钙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1000毫克,孕晚期及哺乳期均为每天1200毫克。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四)*孕妇每天应当进行30分钟以上的适宜运动。
*孕妇应当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期增重值为12千克左右。
*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一、基本知识和理念(一)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
(二)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三)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应当作到有计划、有准备。
准备生育的夫妇,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前保健服务。
(四)吸烟与被动吸烟会导致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
(五)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应当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六)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七)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验和B超检查等。
(八)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做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检查。
(九)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应当进行产前诊断。
(十)孕妇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十一)孕妇血红蛋白应当不低于110克/升。
(十二)怀孕期间,如果出现高热、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阴道出血、腹痛、胎膜破裂(破水)、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当立即去医疗保健机构就诊。
(十三)怀孕24周-28周,建议做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十四)足月产是指怀孕37周-42周之间分娩。
(十五)自然分娩是对母婴损伤最小、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十六)临产的征兆为:出现规律、伴有疼痛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每次持续30秒或以上,间隔5分钟-6分钟。
(十七)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十八)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
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鲜奶。
(十九)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2500克-4000克之间,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不足2500克为低出生体重儿。
(二十)新生儿出生后应当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二十一)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出生后7天-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2019年整理】母婴健康素养55条

17.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 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 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 恢复。 18. 新生儿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 上为正常。 19.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 左右消退。 20. 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出生 后1~2周。
21. 假月经、乳房肿大与泌乳、“螳螂嘴” 与“马牙”等都属于新生儿期正常的生理现 象。
(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 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3. 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 期间分娩。 14. 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对母婴最安全的分 娩方式。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15.由于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改变, 产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容易出现短 暂、轻微的心境不良,如:郁闷、易落泪、 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并伴 随焦躁,称为产母郁闷。 16.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6 斤4两)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 克为巨大儿。
25.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婴儿发育,满月内的 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18个小时。 26.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 足跟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 症(PKU)等疾病的筛查。 27.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进行。如 果初步筛查有问题或可疑,应于3个月内进行复 查或转诊到专科医院,以便及早发现听力异常。
45. 月经规律的女性,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 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公历)月份-3或 +9,日数+7。 46. 妇女怀孕后,首次产前检查最好在孕13周前。 孕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 查,城市孕妇产前检查一般在9次以上。 47. 孕妇大约在孕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孕晚 期胎动计数的方法为: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 时,三次相加再乘以4,12小时胎动计数正常应 在30次及以上。 48. 孕妇生病需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3500例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通过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方法对3500名初孕妇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母婴健康素养知识及技能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初孕妇经健康教育后对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从44.25%上升到95.63%(p<0.01);初孕妇经健康教育后对孕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正确从50.45%上升到95.00%(p<0.01)。
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初孕妇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值得推广和深化。
【关键词】母婴健康素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人群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和应用内容之一,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1]生产、哺乳等不同阶段,同时孕产期又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疾病多发时期,妇女在孕产期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和家庭的[2]了更高的要求。
围产期健康教育覆盖率、产前保健覆盖率等已成为衡量妊娠安全的过程指标。
为了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现对来我院产检的孕中期的初孕妇进行健康知识调查、开展健康教育,并给予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1年7月-12月在本院就诊,之前未接受母婴健康知识指导的初孕妇3500名,智力正常,排除精神疾患,孕15-20周,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7.5岁,学历:本科及以上1400例,大中专及高中1750例,初中及以下350例。
1.2 方法1.2.1 调查方法与内容对来本院就诊的孕中期初孕妇,发放自行设计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问卷进行调查,对其进行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一周后对其再次进行同样问卷的调查,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调查内容为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孕产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
母婴健康素养实施方案

母婴健康素养实施方案母婴健康素养是指母亲和婴儿在孕期、产褥期和哺乳期的健康管理和保健知识与技能。
母婴健康素养的提高对于孕妇和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为了提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制定并实施母婴健康素养实施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建立健全母婴健康素养教育体系,包括孕期保健、产前保健、产后护理、婴儿喂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通过开展各类健康素养知识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广大孕妇和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孕期、产褥期和哺乳期的各种健康问题。
其次,加强母婴健康素养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普及母婴健康知识,提高社会对母婴健康的关注度。
通过举办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发布健康知识手册、开展健康知识科普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社会各界对母婴健康事业的支持和关注。
此外,建立健全母婴健康素养服务体系,包括建立母婴健康档案、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建立婴幼儿保健门诊等。
通过建立母婴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开展定期健康检查和健康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服务和指导,保障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加强母婴健康素养监督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母婴健康素养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通过开展定期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母婴健康素养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
母婴健康素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母婴健康素养的宣传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监督评估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实现母婴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保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7.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母婴保健

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母婴保健目录1.准备怀孕的妇女为什么要补充叶酸?2.怎样计算预产期?3.妇女应进行几次孕期体检?4.妇女怀孕期间,为什么要进行孕期检查?5.产前检查包括哪些方面?6.产前诊断有什么好处?7.孕妇正常血压应该保持在多少?8.孕妇血红蛋白应该保持在多少为正常?9.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多少为宜?10.孕中期、孕晚期和哺乳期每天应该补充多少钙?11.怀孕期间,出现什么情况要立即去医疗保健机构就诊?12.什么是足月产?13.临产的征兆有哪些?14.哪种分娩方式是对母婴损伤最小、最理想的分娩方式?15.孕妇生产后多长时间母亲和婴儿应当接受一次健康检查?16.婴儿应在什么时间接受健康检查?17.什么是正常足月新生儿、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18.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哪些?19.孩子出生后什么时间应开始母乳喂养?20.新生儿满月时体重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吗?2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22.新生儿脐带一般在何时脱落?23.新生儿每天应保证多长时间的睡眠?24.什么是预防接种?25.按照免疫程序,0~6岁儿童应进行哪些常规免疫接种?26.预防接种应注意什么?27.婴儿在多大时应开始接受除母乳之外的补充食物?28.婴儿添加辅食应遵循哪些原则?29.婴儿乳牙萌出的时间?30.婴儿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补充铁?31.婴儿的咀嚼功能从什么时候开始锻炼?32.婴幼儿的前囟什么时候闭合?33.婴儿发生腹泻,要注意什么?34.怎样早期识别婴儿肺炎?35.婴儿期主要避免哪些意外伤害?1.准备怀孕的妇女为什么要补充叶酸?准备怀孕的妇女在孕前3 个月至孕早期3 个月补充叶酸,可预防胎神经管缺陷。
2.怎样计算预产期?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计算预产期,其整个孕期共为280天,10个妊娠月(每个妊娠月为28天,即40周)。
以280 天(40 周)为依据来逆算,则最后一次月经来临当天的月份上加9(或减3),再于日期上加7,即可算出。
母婴健康素养

母婴健康素养母婴健康素养是指母亲和婴儿在生活中养成的健康习惯和知识,包括孕期保健、产后护理、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疾病预防等方面。
母婴健康素养的提高,不仅能够保障母婴的健康,还能够提高家庭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孕期保健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孕妇应该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孕妇还应该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此外,孕妇还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保障母婴的健康。
产后护理也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妇在分娩后需要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产妇还需要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产妇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此外,产妇还需要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并发症,保障母婴的健康。
母乳喂养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免疫因子,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预防疾病。
母亲应该在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母乳摄入量。
母亲还应该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母亲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乳房清洁,避免感染。
此外,母亲还应该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乳房疾病,保障母婴的健康。
婴儿营养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婴儿需要足够的营养素来支持生长发育,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母亲应该在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母乳摄入量。
如果母乳不足或者无法喂养母乳,可以选择配方奶粉喂养。
婴儿的饮食应该逐渐引入辅食,包括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逐渐增加营养素的摄入量。
此外,婴儿的饮食应该注意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不洁食品,保障婴儿的健康。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2012卫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一)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
(二)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三)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应当作到有计划、有准备。
准备生育的夫妇,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前保健服务。
(四)吸烟与被动吸烟会导致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
(五)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应当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六)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七)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验和B超检查等。
(八)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做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检查。
(九)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应当进行产前诊断。
(十)孕妇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十一)孕妇血红蛋白应当不低于110克/升。
(十二)怀孕期间,如果出现高热、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阴道出血、腹痛、胎膜破裂(破水)、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当立即去医疗保健机构就诊。
(十三)怀孕24周-28周,建议做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十四)足月产是指怀孕37周-42周之间分娩。
(十五)自然分娩是对母婴损伤最小、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十六)临产的征兆为:出现规律、伴有疼痛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每次持续30秒或以上,间隔5分钟-6分钟。
(十七)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十八)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
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鲜奶。
(十九)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2500克-4000克之间,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不足2500克为低出生体重儿。
(二十)新生儿出生后应当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二十一)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出生后7天-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母婴健康与护理常识

母婴健康与护理常识母婴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关注母婴健康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母婴健康与护理的一些常识和要点,帮助每个家庭更好地照顾宝宝和妈妈的健康。
一、孕期健康护理1. 饮食均衡:孕期的妈妈需要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
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避免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2. 多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孕妇的体力和耐力,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减轻孕期不适症状,如水肿、便秘等。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损伤。
3. 定期产检:孕期定期进行产检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产检可以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新生儿护理1. 安全睡眠:新生儿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生长发育。
确保婴儿的睡眠环境安全,如避免使用软床垫、厚被子和过多的玩具等,防止窒息风险。
2.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抗体,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妈妈要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和频率,保证充足的乳汁供给。
3. 定期体检: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需要及时关注。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体检,检查生长发育情况、听力视力等,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潜在问题。
三、婴儿护理1. 身体清洁:婴儿的皮肤柔嫩,容易敏感。
使用温和的婴儿沐浴露、洗衣液,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洗澡水温度要适宜,洗完后及时擦干保暖。
2. 换尿布:及时更换尿布可以预防尿布疹和细菌感染。
在每次换尿布前后,使用温水清洁婴儿的臀部,再抹上适量的尿布霜,保持臀部干燥。
3. 颈部护理:婴儿的颈部易出现护理不当引起的湿疹或红疹。
每天给宝宝清洁并彻底清洁颈部皱褶,避免积聚汗水和其他污垢。
四、妈妈保健1. 饮食均衡:产后妈妈需要补充营养以恢复体力和产后损失。
适量摄入蛋白质、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要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2. 休息充足:产后的妈妈需要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为新生儿护理做好准备。
母婴健康素养55条

母婴健康素养55条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一、基本知识和理念,一,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每一位公民的舓会责任。
,二,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三,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应当作到有计划、有准备。
准备生育的夫妇~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前保健服务。
,四,吸烟与被动吸烟会导致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
,五,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应当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六,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七,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验和B超检查等。
,八,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做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检查。
,九,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应当进行产前诊断。
1,十,孕妇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十一,孕妇血红蛋白应当不低于110克/升。
,十二,怀孕期间~如果出现高热、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阴道出血、腹痛、胎摼破裂,破水,、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当立即去医疗保健机构就诊。
,十三,怀孕24周-28周~建议做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十四,足月产是指怀孕37周-42周之间分娩。
,十五,自然分娩是对母婴损伤最小、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十六,临产的征兆为:出现规律、伴有疼痛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每次持续30秒或以上~间隔5分钟-6分钟。
,十七,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十八,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
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鲜奶。
,十九,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2500克-4000克之间~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不足2500克为低出生体重儿。
,二十,新生儿出生后应当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二十一,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出生后7天-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瑶海区母婴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1],了解我区目标人群母婴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瑶海区妇幼保健站在省所指导下,联合合肥市保健所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份开展了一次大规模调查活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对象:调查对象为常住婚检对象、孕妇夫妇、3岁以下儿童监护人。
总体纳入标准为年龄18~60岁、身体健康、能够提供知情同意书。
方法:采用无记名面对面问卷访谈方式,对不同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基本知识及技能。
招募和调查地点:儿童家长在儿童保健门诊招募,孕妇夫妇在孕产妇保健门诊招募,婚检对象在婚检大厅接受婚检服务前招募,均在医生办公室调查。
各调查员经统一培训,现场配协调员与质控员。
样本量和抽样方法:婚检人群调查的样本量为199例左右,其他人群各150例左右,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婚前保健门诊处,调查199例婚检对象。
在瑶海区妇幼保健站调查150例儿童家长和150例孕妇及其丈夫(如果其丈夫一同来,则同时调查)。
统计学方法:资料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录入,用SPSS软件分析。
结果基本情况本次共调查499例,其中男性28.3%,女性71.7%,平均年龄(26.1±5.0)岁。
婚姻状况、职业、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中有无医务人员,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不同性别人群母婴健康素养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母婴健康素养中,母孕期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男女差别显著,女性人群比男性人群知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技能、新生儿和婴儿基本知识知晓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次调查499例中,只有2例达到国家母婴健康素养标准,合格率0.4%,其中母孕期基本知识知晓人数27例(5.4%),新生儿和婴儿基本知识知晓7例(1.4%),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知晓14例(2.8%),基本技能知晓25例(5.0%),儿童保健知识知晓28例(5.6%)。
卫生学校母婴健康管理优质课提升孕产妇与婴幼儿健康管理的能力与素养

卫生学校母婴健康管理优质课提升孕产妇与婴幼儿健康管理的能力与素养卫生学校在提升孕产妇与婴幼儿健康管理能力和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卫生学校通过提供优质的母婴健康管理课程,使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得到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卫生学校母婴健康管理优质课如何提升孕产妇与婴幼儿健康管理的能力与素养。
一、优质课程的设计与内容卫生学校母婴健康管理优质课程的设计和内容是提升能力与素养的关键。
首先,该课程应综合考虑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需求和实际情况,涵盖孕期、产期和产后的各个阶段。
其次,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孕期保健、分娩知识、婴儿护理、喂养指导、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健康管理的实践能力,例如急救技巧、卫生习惯养成等。
通过有针对性的内容设置,卫生学校所提供的母婴健康管理优质课程可以帮助孕产妇和婴幼儿全方面提升健康管理的能力与素养。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卫生学校在母婴健康管理优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因此,卫生学校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实地教学、病例观摩等。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并增强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卫生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在母婴健康管理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三、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方法实践教学是提升孕产妇与婴幼儿健康管理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获得更加深入和实用的学习效果。
卫生学校可以组织实地参观医院、社区医疗机构、护理院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母婴健康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参与到实际操作中。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病例讨论、急救演练等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在应对健康问题时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卫生学校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增强他们在母婴健康管理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幼儿园母婴保健素养提升方案

幼儿园母婴保健素养提升方案一、方案背景幼儿期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他们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的时期,易受到疾病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的母婴保健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保育人员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提高保育人员的母婴保健素养对于保障婴幼儿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方案目标1.提高幼儿园保育人员的母婴保健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等突发情况。
2.提高幼儿园保育人员的儿童保健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的婴幼儿护理、喂养和常见疾病的处理等。
3.加强幼儿园保育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幼儿在幼儿园内意外受伤。
三、方案内容1.开展母婴保健知识培训通过邀请专业医生或儿科护士等专业人士进行母婴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婴幼儿喂养指导、婴幼儿护理技巧等内容,帮助幼儿园保育人员了解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和护理技巧,提高其对幼儿园内婴幼儿的保护能力。
2.实施常见疾病防治计划制定常见疾病防治计划,通过定期体检、常规体温测量、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预防措施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园内的婴幼儿疾病,确保婴幼儿园内的健康安全。
3.加强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幼儿园保育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幼儿园内的设施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婴幼儿园内的安全。
4.完善保健档案完善幼儿园婴幼儿的保健档案,包括每个婴幼儿的身高体重、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帮助保育人员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的身体状况,为其提供更为专业的保健服务。
五、方案效果通过实施母婴保健素养提升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园保育人员的母婴保健知识水平和技能,使其更加专业地对待婴幼儿的护理和保健工作。
同时,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婴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健康安全水平,保障其健康成长。
孕妇学校177名准爸妈母婴健康素养测评结果分析

孕妇学校177名准爸妈母婴健康素养测评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3-02-06T10:14:33.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任玉枝付楚慧朱淑平闾锦秀汪时华[导读] “母婴健康素养测评”是项目组专家根据《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编写的测评工具。
任玉枝付楚慧朱淑平闾锦秀汪时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江西南昌 330006)【摘要】目的初步了解我院孕妇学校准爸妈的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探讨影响母婴健康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自愿、随机原则,对在孕妇学校接受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准爸妈200名进行母婴健康素养测评。
结果有效测评对象177名,母婴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仅为1.7%,母婴健康素养的平均知晓率为46.2%。
在健康素养三个方面,母婴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知晓率最低为43.6%。
母婴健康素养分类知晓率最底的是母乳喂养为34.6%。
结论测评对象的母婴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低,今后应该从准备怀孕妇女开始,形成孕前、产前、产后科学的、系统的母婴健康教育促进链,普及母婴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提高准爸妈的母婴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
为全面提高我国妇女儿童的健康素养水平,2010年7月在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的指导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联合全国50家妇幼保健机构共同开展的《母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
“母婴健康素养测评”是项目组专家根据《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编写的测评工具。
作者于2011年4—6月在我院孕妇学校对200名准爸妈进行母婴健康素养测评,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本次测评活动是在我院孕妇学校进行,测评对象为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接受孕产期健康教育的准妈妈,以及陪伴的准爸爸,根据自愿原则进行问卷测评。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2(28)7
【摘要】基本知识和理念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
【总页数】1页(P28)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3500例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J], 吕俊菊;蒋红懿;吴红桥
2.3500例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J], 吕俊菊;蒋红懿;吴红桥;
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J],
4.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J],
5.卫生部发布《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健康素养
1.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4—29岁,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
·
2.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3.早孕反应一般在孕6周开始出现,在孕3个月后自然消失。
4.孕妇(成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5.由于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可以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感染了弓形虫病,可能造成孕妇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
7.在孕晚期产前检查项目中,血压、体重、宫高、尿蛋白、胎心率是每次必查的项目,但B超不需要每次检查。
8.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应进行产前诊断。
9.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孕期血红蛋白(Hb)低于110克/升(9/L)。
10.贫血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铁剂,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11.孕妇补充各种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会对胎儿有害。
12.孕妇分娩前,如果出现阴道出血量多伴有或不伴腹痛、规律宫缩伴阵痛、胎膜破裂(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3.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
14.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对母婴最安全的分娩方式。
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15.由于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改变,产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容易出现短暂、轻微的心境不良,如:郁闷、易落泪、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并伴随焦躁,称为产母郁闷。
16.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6斤4两)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
17.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恢复。
18.新生儿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上为正常。
19.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左右消退。
20.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周。
21.假月经、乳房肿大与泌乳、“螳螂嘴”与“马牙”等都属干新生儿期正常的生理现象。
22.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纯母乳喂养可满足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婴儿添加辅食后,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23.0—6个月的正常足月婴儿如果采用纯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一般不用额外补充钙剂,但应于生后15天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24.满月内的新生儿能看清楚的最佳距离为20厘米左右。
25.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婴儿发育,满月内的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18个小时。
26.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PKU)等疾病的筛查。
27.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进行。
如果初步筛查有问题或可疑,应于3个月内进行复查或转诊到专科医院,以便及早发现听力异常。
28.婴儿的前囟(在头的顶部)是由4块颅骨相接处形成的空隙,出生时对边距离约为2.5厘米,一般在12~18个月时闭合。
29.婴儿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其中,乙肝疫苗应在孩子出生、满月和6个月时接种三针。
30.婴儿乳牙萌出的时间有较大差异,一般在4~10个月之间。
31.为减少铅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孕妇最好不染发、少化妆。
孕期的服装以舒适为宜,最好不穿高跟鞋。
32.孕妇在电脑视屏前的工作时间,每周不宜超过20小时,每天不宜超过4小时。
33.正常孕妇应每天进行适量身体活动,如:散步、体操、瑜伽、游泳等。
34.孕期应选用软毛牙刷,除了每天两次正确刷牙,还应饭后漱口,保证口腔处于清洁状态。
35.孕前体重正常、体瘦型和体胖型的孕妇,孕期增重分别为12公斤、14—15公斤、7—8公斤。
孕中期开始每周体重增加分别为400克、500克、300克。
36.孕妇应从孕中期开始每天增加能量摄入200千卡,建议孕中期每天增加蛋白质15克,孕晚期每天增加蛋白质20克,相当于每天增加总计约50—100克的鱼、禽、蛋、瘦肉。
37.孕中期、孕晚期和哺乳期妇女钙的适宜摄入量分别为每天1000毫克、1200毫克和1200毫克。
38.从孕中期开始,孕妇应每日至少摄入牛奶250毫升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并补充钙300毫克,或者喝低脂牛奶500毫升(避免能量摄入过多),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39.用母乳喂养的产妇每日需要增加摄入蛋白质20克,即相当于二两瘦肉或3个鸡蛋所提供的蛋白质,摄入过多并无好处。
40.新妈妈在产后坐月子期间,房间应定时通风,室内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约50%~60%,每天都应该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刷牙、洗头、淋浴。
41.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产妇应在分娩后1小时内开始让婴儿吸吮乳房。
42.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完全用母乳喂养时,为婴儿首选补充的母乳代用品为婴儿配方奶粉。
43.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从6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非乳类的辅助食品,首选添加铁强化婴儿营养米粉。
44.根据国家规定: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
45.月经规律的女性,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未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公历)月份-3或+9,日数+7。
46.妇女怀孕后,首次产前检查最好在孕13周前。
孕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城市孕妇产前检查一般在9次以上。
47.孕妇大约在孕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
孕晚期胎动计数的方法为: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时,三次相
加再乘以4,12小时胎动计数正常应在30次及以上。
48.孕妇生病需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49.哺乳闭经避孕法要求产妇符合产后6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每日6次以上)、月经未恢复三个条件,避孕效果可达98%。
如果有任何一条不符,即应尽早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50.为婴儿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婴儿满1岁后,为其单独制作的辅助食品,才可以额外加少许盐。
51.良好的进食行为要从小培养。
婴儿应从7~8个月开始锻炼咀嚼能力,允许其用手抓握食物吃,到10~12个月可以训练孩子自己用勺进食。
52.婴幼儿发热时体温超过38.5℃,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药物。
53.婴儿发生腹泻后,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调整饮食,并及时补充液体,避免发生脱水。
54.数呼吸次数,有助早期识别肺炎。
在相对安静状态下,2天至2个月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60次/分,2个月至1岁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50次/分。
55.避免儿童发生摔落、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