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一、引言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旅游与文化的形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与特点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预或者观察当地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手工艺制作等文化体验活动,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其特点包括真实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可持续性。
三、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1. 全球范围内的民俗旅游发展概况民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民俗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发展。
2. 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状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的国家,民俗旅游在其旅游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各地区通过挖掘和保护本土的民俗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民俗旅游的影响因素1. 文化因素民俗旅游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同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民俗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2. 经济因素民俗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民俗旅游也需要一定的投资和市场需求来支撑。
3. 政策因素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对民俗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强对民俗旅游的管理和保护。
五、民俗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1. 体验式旅游的兴起随着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民俗旅游作为一种能够提供丰富体验的旅游形式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发展。
2. 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出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开辟和推出与当地文化相关的创意产品,如手工艺品、文化衍生品等,来吸引更多游客和提高旅游收益。
3. 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民俗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保护。
论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论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姓名:陆宏学号:115026177专业:物流管理旅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级消费活动。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旅游活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世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可见我国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旅游需求已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从单纯的追求游山玩水或游览文物古迹,向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转变:旅游者已从少数上层人士向普通老百姓转变。
总的来说,旅游消费正向审美和文化方向过渡,人们对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经结合在了一起。
文化旅游是满足新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趋势。
旅游者更喜欢在旅游目的地参加刺激、有趣的活动,以亲身体验异地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在文化旅游的纵多分类中,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欢迎和追捧的旅游项目。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自古有民俗文化是指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和传承性的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欢迎,在当今旅游业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章从目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运用归纳综述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在民俗文化旅游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旅游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从而增加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本论文将探讨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1.促进文化传承:通过民俗文化旅游,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游客可以亲身参与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狮、舞龙等,了解和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能够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促进经济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酒店、餐饮、手工艺品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也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丰富旅游产品:通过民俗文化旅游,旅游产品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传统的民俗文化为旅游景区提供了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这不仅能够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能够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云南的泸水、贵州的黄果树等,都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一些传统的节日、庙会等也成为了民俗文化旅游的热点。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管理混乱、商业化程度过高、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够等。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1.加强景区管理: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需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规划。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保护好景区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2.提高旅游设施建设:对于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而言,提高旅游设施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增加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区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舒适度。
同时,加大投入,提高旅游设施的品质和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论文(2)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论文(2)民俗文化论文篇3谈民俗文化旅游摘要: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近年来,民俗旅游极为盛行,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更得到青睐。
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时尚等会让旅游者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热点。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民俗学与旅游学都是十九世纪兴起的社会科学。
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地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日益兴盛的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部分。
然而最近几年内,民俗旅游十分盛行,其中又数民俗文化旅游得到最多的关注与青睐。
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自然要提高精神生活的品味。
出门旅游能满足人们某种物质和精神上享受,但能否吸引旅游者,就要看能不能向旅游者提供感兴趣,长见识,长知识的旅游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享受。
在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项目中,更多的旅游者除了对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等感兴趣外,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时尚等更会让他们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因此,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热点。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下来的历史产物,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是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所谓的民间文化包括的方面十分广泛与丰富,比如民间歌舞、服饰、居住、节日、饮食、游戏竞技等等。
民俗旅游是指我们离开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地方,去异地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的文化旅游行程。
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人们往往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从而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体会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以满足自己的“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26%的访华外国游客的主要目的是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然而既然有56.7%的外国游客的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一、引言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旅游与文化的形式,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业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和参与当地民间传统活动、风俗习惯以及民俗文化表演等方式,来感受和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民间传统的旅游活动。
其特点包括文化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可持续性等。
三、民俗旅游发展现状1. 国内民俗旅游发展概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俗旅游业在过去十年中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活动。
例如,云南的泼水节、四川的藏族射箭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2. 国际民俗旅游发展概况国际上,民俗旅游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巴厘岛的庙会、墨西哥的日死者节等,成为了各国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
四、民俗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民俗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和推动。
例如,政府的扶持政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投资等都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文化因素民俗旅游的核心是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当地的民俗文化底蕴和传统活动对吸引游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交通因素交通的便利性对民俗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五、民俗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影响1. 带动就业民俗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导游、演员、手工艺品制作等。
这些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旅游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这些产业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六、民俗旅游对地方文化的影响1. 传承和保护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游客的参与和关注使得当地居民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 文化交流与融合民俗旅游为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游客通过参与当地的传统活动,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异同,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旅游与中外民俗期末论文
浅谈闽南民俗与旅游文化闽南指——泉州——厦门——漳州大部分——龙岩新罗区与漳平市等地区.,还可以加上大田县部分和尤溪县的小部分。
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受其他方言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大体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我们即可称其为泛闽南。
一、文化传统古城泉州有一种建筑叫“骑楼建筑”。
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改扩建后的涂门街、东街等街巷仍保留这样的建筑格局。
除了外观上的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以及清水砖或出砖入石的外墙面具有显著的闽南古建筑特色外,这种骑楼建筑正是源自于泉州华人华侨侨居地的南洋,并成了泉州传统地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建筑外,泉州还有“南音”、“南戏”、“南管”,被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引以为“乡音”。
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
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它正是经由泉州流传到厦门、台湾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
至今,在台湾、香港、澳门和泉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南音社团组织。
泉州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举办“‘海丝’(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文化节以侨乡特有的南洋文化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宾朋,许多侨胞特意赶来享用“文化大餐”,领略了“仓官影里三洲路,涨海潮中万国商”的侨乡盛景。
在游行的花灯、彩车中,不少东南亚侨胞献演的节目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泉州与东南亚地区在民间信仰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开漳圣王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
宋元时期产生的妈祖信仰通过数次移民在海峡两岸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妈祖信仰圈,泉州天后宫妈祖宫庙香火旺盛,每年都有大批东南亚的侨胞前来进香。
从福建传播至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妈祖宫庙就有数百座。
二、地方习俗1、普渡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引言概述: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和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俗活动,从而增进对当地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的一种旅游形式。
在当今社会,民俗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热中的旅游方式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民俗旅游的现状1.1 旅游目的地多样性民俗旅游的目的地多样性是其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
例如,中国的春节庙会、西班牙的圣诞节巡游等,都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
1.2 体验式旅游的兴起近年来,体验式旅游成为了旅游业的新趋势,而民俗旅游正是体验式旅游的重要组成部份。
游客通过参预当地的传统活动、品尝当地的美食、穿戴传统服饰等方式,深度融入当地文化,获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1.3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民俗旅游的兴起,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为了满足游客对于民俗旅游的需求,当地社区和组织积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例如举办传统舞蹈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二、民俗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2.1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民俗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民俗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制定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等。
2.2 地方社区的积极参预地方社区的积极参预是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方社区可以通过组织民俗活动、提供民俗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从而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2.3 游客需求的变化随着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独特、故意义的旅游体验。
民俗旅游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游客对民俗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推动了其发展。
三、民俗旅游发展的未来趋势3.1 文化创意与民俗旅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将文化创意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独特、有趣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通过对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特点进行阐述,明确了民俗旅游的概念和意义。
然后,通过对国内外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民俗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通过对民俗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促进民俗旅游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最后,展望了民俗旅游发展的未来,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民俗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策略与措施、未来展望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文化、旅游和经济的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增加,民俗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民俗旅游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1.2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前景,为促进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第二章民俗旅游的定义与特点2.1 民俗旅游的概念对民俗旅游的定义进行阐述,明确其涵义和范围。
2.2 民俗旅游的特点分析民俗旅游的特点,包括文化性、体验性、互动性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章民俗旅游发展现状3.1 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现状通过对国内各地民俗旅游资源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3.2 国际民俗旅游发展现状通过对国际上一些典型的民俗旅游目的地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国际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第四章民俗旅游发展问题与挑战4.1 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分析民俗旅游发展中文化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探讨如何在保护文化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4.2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探讨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 旅游服务质量与提升的需求分析民俗旅游发展中旅游服务质量与提升的需求,提出改进服务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第五章促进民俗旅游发展的策略与措施5.1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提出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的策略和措施,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旅游与中外民俗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论文题目:高山族的生活习俗与服饰姓名:陈承煌专业:法学班级:1145学号:0701114521高山族的生活习俗与服饰高山族简介高山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中国大陆民族[1]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2]范围大概相当于历史上汉族所谓“生番”,日本殖民当局所谓“蕃人”、“高砂族”,或当前台湾当局法律上“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3]的总和。
由于历史上原居平地的台湾原住民(“熟番”、“平埔族”)大量汉化,当前各“平埔”族群并无明确法律地位,借用中华民国早期分类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定义乃将其视为“汉族”;因此,“高山族”的指涉范围,小于广义的“台湾原住民”(包含各“平埔”族群)或岛上南岛语系族群的实际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高山”、“平埔”二分法,是从汉族中心角度出发的政治性泛称,缺乏人类学根据;此类说法在台湾,被认为含有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色彩。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还有4462人散居祖国大陆东南沿海。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
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大陆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目前该词主要是由大陆所使用,而台湾当局已经停用此名词,在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规定: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阿美、达悟-邵族10个族群。
至2001年7月17日,台湾已确认的高山族族群为13个,新确认的有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和赛德克族。
另有未被确认的族群,包括:巴布萨族、巴赛族、洪雅族、凯达格兰族、雷朗族、马卡道族、巴布拉族、巴宰族、猴猴族、西拉雅族和道卡斯族。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
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萨族9社,巴则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凯达格兰族28社,噶玛兰族34社。
民俗与旅游结课论文
民俗与旅游姓名: 班级: 学号:民俗风情,在旅游中作为人文景观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以其美学风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在于人的美的昭示和显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开放、改革的近十几年来,我们又在如何开展民俗风情游、加强美育薰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和发扬。
本文围绕以上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中国旅游的审美对象,一般依次排列有: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
民俗风情,次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排列第三,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是因为我国幅员十分广阔,地质地貌多样,名山大川遍布,山水美一直享有盛誉,列为榜首,理所当然。
同时,我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璀璨无比的历代的文化遗产;帝王将相、名哲圣贤、道长高僧、文人雅士等在名山大川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所以,我一直坚持中国旅游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不可分”的观点。
如今要把“排行第三”单挑出来,改变传统的模式,开拓新的旅游领域和项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从旅游审美来看,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在总体上是一致的,都是“全身心”的感官开放和接纳、高级的精神享受,都是动静结合的休闲、娱乐的活动。
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比较,在旅游审美中,在其自身的特点:第一、陌生新奇。
我国有五十五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家庭,平等和睦,繁荣昌盛。
就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五岳、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都在汉族居住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游,比山水风光游的开发、利用,更占优势。
就国内旅游客源的组成来看,由于汉族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到汉族文化复盖的旅游风景区,与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游览区相比,凭添了由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大有不到异域胜异域的感受。
本来,旅游,就是生存和生活时空的一种移动或更换。
由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相对于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来说的。
蔡元培曾揭示了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旅游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地域特色,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
本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民俗旅游是以各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通过游客的参与和体验,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旅游形式。
特点: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参与性等特点,是对传统旅游的有效补充和提升。
三、民俗旅游的价值与意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旅游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通过民俗旅游,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增进文化交流:民俗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四、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增加,民俗旅游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开发,而一些地区则仍处于起步阶段。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民俗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五、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资源破坏与过度开发:部分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对民俗资源造成了破坏。
文化同化与失真:为迎合市场需求,一些民俗旅游产品出现了文化同化和失真的现象。
社区参与不足:当地居民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参与度低,未能充分分享旅游发展的成果。
六、推动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科学规划与管理: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化文化保护意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同化。
提高社区参与度:建立健全社区参与机制,让当地居民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主体力量。
七、结论民俗旅游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形式,其发展对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共五则)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共五则)第一篇: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吉林财经大学《旅游与中外民俗》期末论文论文题目姓名:班级:专业:学号:第二篇:中外民俗论文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
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
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为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
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
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
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
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
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的差异性则较大。
在中国,粮食,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
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
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一、引言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了旅游和文化的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
本论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民俗旅游的概念及特点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预民俗活动、体验民俗文化等方式来感受和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体验:民俗旅游注重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体验,通过参预民俗活动、品尝传统美食、欣赏民俗表演等方式来感受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2. 互动参预:民俗旅游强调游客的参预性,鼓励游客与当地居民互动交流,共同参预民俗活动,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友谊。
3. 传统保护:民俗旅游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作用,通过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参预,促进传统文化的传统和发展。
三、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1. 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民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民俗旅游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辟和推广。
2. 中国的发展情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国家,民俗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丽江古城、西递、黄山等地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民俗旅游目的地。
3. 影响因素:民俗旅游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支持、旅游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等。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民俗旅游的影响因素1. 文化因素:民俗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习俗等。
这些文化因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2. 经济因素:民俗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能够带动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手工艺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3. 社会因素:民俗旅游的发展也会对当地社会产生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的传承、社会和谐的促进、社区发展的推动等。
中外旅游文化论文
论丽江古城的旅游与发展摘要:浓郁而独特的纳西民俗文化促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丽江古城的灵魂。
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纳西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
文章探讨了两者关系,指出目前丽江古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结合特定民俗文化发展丽江古城旅游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古城镇;旅游开发一、相关概念(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
民俗文化源于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随着时代的渐进和外界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变化。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大致包括3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
并有着教化、娱乐和心理的功能。
(二)古城镇古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吴承照,1998),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生活不断延续与演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物、古迹点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现代生活在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街区、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旧延续;第三,城市的遗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显特殊的意义。
由此可见,古城镇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对发达,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
(三)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
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就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
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
民俗旅游发展的论文一、引言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旅游和文化的形式,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旨在探讨民俗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游客前往特定地区,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旅游活动。
它强调的是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融入,通过参预当地的节日、庆典、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传统。
三、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1. 国内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民俗旅游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各地纷纷开展了民俗旅游项目,如丰富多样的民俗节庆活动、特色民宿、民间工艺品展示等。
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参预。
2. 国际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国际上,民俗旅游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例如,日本的传统祭祀活动、韩国的民间舞蹈表演、巴西的狂欢节等都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四、民俗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1. 经济影响民俗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同时,民俗旅游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文化影响民俗旅游的开展有助于传承和宏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3. 社会影响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它也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升了社会凝结力。
五、民俗旅游发展的建议1. 加强保护和传承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展。
同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2. 提升服务质量民俗旅游的成功与否,离不开优质的服务。
相关从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和愉快的旅游体验。
中外民俗论文: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杨春桃(2011级电子商务,准考证号:038212200034)摘要民俗文化旅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可以让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
在海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黎族的文化较为瑰丽多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民俗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
民俗旅游能将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
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在海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黎族的文化较为瑰丽多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拟就对海南黎族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开发的肤浅看法。
一、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一)黎族的织锦文化别具风格海南黎锦图案,体现了黎族文化的主要内涵。
云彩缭绕,旭日东升,山水翻腾,龙凤戏珠;图腾动物活灵活现,花草树木鲜艳欲滴,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蔚为壮观。
据不完全统计,织锦图案有100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
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
从目前调查收集的各类织物中,大约有150多种纹样,这些纹样大体可分为六种类别。
第一类是人形纹;第二类是动物纹;第三类是植物纹;第四类是日常生产、生活用具纹;第五类是直线、平行线、方形、菱形等组成的几何纹:第六类是汉字纹。
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纹样是黎族妇女织锦常用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反映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通过夸张和变形的工艺创作手法,把人、动物等自然物加以变化,构织在织物上,使图案造型具有美观的可视性和艺术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中外民俗文化交流论文
中外民俗文化交流论文标题: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方法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俗文化交流已成为中外国家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本文将分析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意义,并提出一些有效的交流方法,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一、引言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着。
中外民俗文化的交流对于增进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交流。
二、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意义1.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2.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和窗口。
通过民俗文化交流,一个国家可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提升国际社会对该国的认知和形象。
同时,这也可以增强该国的软实力,使其在国际交往中更具影响力。
3.促进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三、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方法1.学术研究与交流学术研究是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基础。
通过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研究成果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习。
学术研究可以以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开展,通过学者之间的学术互动,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交流的深入。
2.文化活动与展览文化活动和展览是增进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举办民俗文化节、艺术表演、展览等活动,可以将不同国家的民俗文化展现给公众。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民俗文化,增加文化交流的机会。
3.互访和交流项目互访和交流项目是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组织文化交流团体互访,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民俗文化。
同时,交流项目也可以提供学生、研究人员和艺术家等参与者更多参与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民俗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拓展。
四、结论中外民俗文化交流对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交流方式,可以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促进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与中外民俗
《旅游与中外民俗》期末论文壮乡风情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
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
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将宋代以来文献记载的僮族改称壮族。
壮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建筑、服饰、婚丧、饮食和文化艺术等习俗。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另外有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日。
壮族的春节例如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
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
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
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
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
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
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
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
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
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
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初一是一年的开始,无论大人小孩都不能说脏话、不吉利的话和骂人的话,见人要说祝福新年的话。
这一天早上要等华丽的鞭炮响过后才可以出门祭祀、友、游玩。
初二时开年也要烧鞭炮祭祀拜祖。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旅游与中外民俗》期末论文土家族姓名:XX班级:0904专业:物流管理学号:20804090405土家族,通俗的解释,就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一个土生土长的民族,古代称“巴人”。
据有关史料记载,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一直居住在长江、沅水之间,从来没有全面性搬迁过,是一个很稳定的民族。
作为族称的“巴人”,曾经是一个多部落的统一体,其祖先一般认为是今鄂西的巴东、建始地区的“南猿人”以及长阳地区的“长阳人”。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尧舜时代,长江,汉水以南就有了“南蛮”的生存与繁衍。
到了汉代,称巴郡南郡蛮、武陵蛮、娄中蛮、澧水蛮与中沔蛮(屠山蛮)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称武溪蛮、西溪蛮、天门蛮、黔阳蛮、建平蛮等。
隋代称“岳左”。
宋代称北江诸蛮。
《宋史·蛮夷传》称蛮区人为土民、土蛮、土官等。
明清两代称土夷、土蛮、土家。
到了明未清初时期,才出现“土家”与“客家”之汉语称谓。
所谓“土家”,是相对于“客家”而言的,而所谓“客家”,又主要是指汉人而言的。
“土家”意为“本地人”,“客家”则意为“外来人”,只有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地区以后才出现。
本来,土家族自称“毕兹族”,古代巴人也是这样自称的,但“毕兹”不等于就是“本地人”。
“毕兹”是土家族的自称,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后来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汉语称谓。
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生活在张家界市的土家族,因武陵山而益增其勇,而武陵山又因土家族而愈显其灵,真所谓物华天宝而人杰地灵。
土家族服饰土家族大多生活在山区,以种水稻、杂粮为主。
住房都是依山而建、杉木结构的平房或吊脚楼。
土家族服饰没有苗族那样穿金戴银,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
民国以来,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人以青、蓝、白或条纹布为主,长二三米,一圈圈地缠绕在头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则多为青丝帕或自印花头巾,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死后必以帕缝头入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
《旅游与中外民俗》期末论文
土家族
姓名:XX
班级:0904
专业:物流管理
学号:20804090405
得这么大,是块石头也摸玉哒,儿在给你讲礼性,明天姑娘要出嫁”;父母哭女儿“别家忙的金满斗,爹妈忙的一场空,脸哭肿来眼哭红”;哥嫂哭妹子“妹妹去,哥也伤心嫂也伤心”……
这种以歌代哭的场面,既热闹又悲沉,但与“陪十姊妹”相比,让人觉得似乎少了些真情实意,多了些应酬表演。
哭嫁完毕,要叙述的,要交待的通过哭嫁都说了,这时全场气氛转和,谈笑风生,满堂春色,喜气盈门。
和其它地方一样,土家婚俗中“拜堂”也是婚礼中的核心仪式。
合完“八字”,新郎新娘并排进入洞房,之后园亲婆婆将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于床上,谓之“坐床”,据说谁的行动快,先坐定床上,谁就先当家。
此后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进,也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
土家族服饰文化最为突出,特别是结婚时新娘子的衣服、首饰。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女式服饰的图案是土家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
土家族传统文化心态与其他民族一样,崇尚吉祥、喜庆、圆满、幸福和稳定,这一理念反映在服饰图案上,则表现为追求饱满、丰厚、完整、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情感意愿,通过图案造型,向人们展示民俗文化理念的深层底蕴和生命情感。
如喜欢在作为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爱情注入到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
色彩是土家族服饰视觉情感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土家族服饰色彩的形成和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受独特的人文意识的渗透和民族习俗的影响,土家族服饰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穿着尚简朴,喜宽松、重喜色。
女子服装色彩丰富,将布染成“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双凤朝阳”、“蜻蜓点水”等喜庆的图案,在使用面积、色彩冷暖和肌理纹饰等方面,既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又协调统一,体现出承载实用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审美品格。
土家族的新娘装更是与众不同,叫做“露水装”,包括一套露水衣、一双露水鞋、一方露水帕、一把露水伞。
婚礼服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其中尤以红色为甚,视其为吉祥色。
红色的喜服是最为突出的表达,通过蓝色布料为底色,来衬托红色的艳丽,冷暖对比强烈,使喜庆的气氛更为突出。
新娘的服饰,采用的是红色加暗色的花来表达喜服的
那种立体感,通过对袖口、领口、胸前的吉祥锁表达了结婚服饰的隆重。
头饰表现结婚时的喜庆。
对于新娘的头饰,采用的是用布料、毛线、细线等材料来体现新娘结婚时的头饰的华丽。
婚俗只是土家灿烂文化的一个简单缩影,独特而颇具魅力的土家文化需要更多的人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古老村寨处处透露着浓浓的土家文化气息,不仅有传统文化的再现,也有新文化的插入。
在社会变迁中,它始终熠熠生辉,将它的魅力展现给世人。
热情的土家人在复杂的历史变迁中让本民族的文化代代相传,为人类保存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共享文化。
但是,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大多数的土家族地区正在逐步的汉化,土家族传统的婚事仪典文化面临着被大家遗忘,而知晓这一传统文化的老一辈人也正慢慢的离我们而去。
如何使传统的土家族婚事仪典文化在与现代文化交融与冲击下永葆民族特色,这需要更多的人们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