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常考知识点
初二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365a4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4.png)
初二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二语文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语言知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初二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古诗文阅读1. 理解古诗文的主题和情感:初二的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例如,通过分析诗人的生平背景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 掌握古诗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对仗等,这些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学生需要能够识别并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背诵和默写:初二的古诗文学习中,背诵和默写是基础要求。
学生需要熟练背诵并能够准确默写所学的古诗文。
二、现代文阅读1. 理解文章主旨:学生需要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文章结构:包括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3. 鉴赏语言特色:包括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理解这些语言特色如何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三、写作1. 掌握写作技巧:包括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等。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词汇的丰富性、句子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3. 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
四、语言知识1. 词汇积累:包括生词、成语、熟语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2. 语法知识:包括句子成分、句型结构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和运用。
3. 标点符号的使用: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综合运用1. 跨文化理解:通过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2.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 信息整合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理解和表达中。
初二语文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8e6b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d.png)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
初二语文知识点梳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词语辨析: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和辨析,如近义词、反义词的区别,词语的语义变化等。
2. 句子成分: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的分类和含义。
3. 修辞手法:了解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丰富文章表达的效果。
4. 语法知识:学习语法知识,如基本语法规则、时态、语态、单复数等。
5. 阅读理解:学习阅读理解的技巧,如找准关键词、推理判断、概括归纳等。
6. 文学常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如诗歌、散文、小说的特点,名著作品的作者和内容等。
7. 写作技巧:学习写作技巧,如写作思路的拓展,段落结构的安排,逻辑推理的表达等。
8. 古文阅读: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了解诗经、楚辞、唐诗等的特点和内涵。
9. 文字修饰:学习文字的修饰,如标点符号的使用,字体的选择等。
10. 文化常识: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常识,如中国古代的礼仪习俗,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等。
以上只是初二语文知识点的一部分,具体还要根据教材和学校的要求来确定。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3c429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00.png)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初二年级学生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以“品园林之博,悟匠心气韵”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研学手册。
行前说明中国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主要由展厅、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构成,形成园内有馆、馆内有园的独特风貌。
在中国古代园林厅,我们将追溯中国园林的源头,领略不同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风采;在室内展园,我们可以徜徉于畅园的山水亭台之间,品味片石山房的叠石艺术,体验南方园林的精致与淡雅;在室外展区,我们可以流连于塔影别苑的碧水湖畔,沿着染霞山房的山径拾级而上,感受北方园林的开阔与疏朗……全馆展示各类植物200余种、山石10余类,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还有陶器、瓷器、木器、古籍等藏品16类,所属年代跨度大,较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脉络。
1.小园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追溯”中的“溯”为形声字,此处是“往上推求”的意思,应读“shuò”。
B.“拾级”中的“拾”是多音字,此处意思是“轻步而上”,应读“shè”。
C.因为表达的是“稀疏而清晰”的意思,所以“疏朗”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条理或头绪”的意思,所以“脉络”一词中有错字。
2.“苑”的本义是“古代养禽兽的园林”,多为帝王游猎之处。
如“御苑”。
随着词义的发展,又衍生出以下义项:①园林;②荟萃、集中之所;③花纹。
根据词典解释及文段内容,你认为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古诗苑”的意思是____。
(2分)第一部分探园林之脉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我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先民建立村落定居,从事狩猎、种植、祭祀等活动,便有了“囿”“圃”“台”等园林的原始形态。
秦汉时期,皇家园林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初步形成。
八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cb0c4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9.png)
八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点
在八年级语文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很多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点。
1. 修辞和修辞手法
修辞是指用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运用修辞的方法达到艺术效果的手段。
八年级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比喻、拟人、设问、排比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2. 诗歌欣赏
诗歌欣赏是对诗歌内容、形式及意义的领悟和理解,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学习到古诗、近现代诗歌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并能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蕴和情感。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是提高语文理解能力、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常用的句式,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文章。
4. 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是辩论或争论某一问题的文章,包括立论、论据、反驳和结论四个部分。
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对不同主题进行分析、如何论证和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反驳和回应其他人的观点。
5. 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是培养我们文学鉴赏能力的一种途径。
我们需要能够分析小说的结构、角色、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寓意,并写出精彩的读后感和评论。
6. 语文综合运用
语文综合运用是将我们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的能力。
包括口头表达、写作、阅读理解、听力理解等方面。
以上就是八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掌握,不断提升我们的语文能力。
初二语文必考知识点全总结
![初二语文必考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2c99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d.png)
初二语文必考知识点全总结一、文字的表达方式1.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2. 描写的方法:描写的对象、手法和方法3. 议论的方法:议论的对象、手法和方法4. 叙事的方法:叙事的对象、手法和方法5. 表达情感的方法:表达情感的对象、手法和方法二、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 古代文学的特点3. 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和内容4. 古诗词及其特点5. 古文的特点及其名篇选段的鉴赏三、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 现代文学的特点3. 现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和内容4. 现代诗歌及其特点5. 现代散文及其特点四、作文1. 写作的基本规范2. 叙事和描写的技法3. 议论和说明的技法4. 作文的语言风格5. 作文的写作方法五、语言运用1. 词语的意义及辨析2. 语法的基本知识3. 句子的成分及结构分析4. 文字的逻辑关系5. 写作常见错误及改正方法六、修辞手法1. 比喻2. 拟人3. 换喻4. 夸张5. 对偶七、文学常识1. 文学名词的理解和应用2. 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3. 著名作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4. 文学流派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品5. 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八、经典作品解读1. 古代经典名著及其内涵2. 现代经典名著及其内涵3. 经典诗歌及其鉴赏4. 经典散文及其鉴赏5. 经典文学理论及其应用以上就是初二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全总结,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相信初二语文考试将不再是难题。
希望大家在备考时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业有成!。
上海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166eb4336c1eb91b375d5e.png)
上海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默写1、朔气传金柝,。
2、,盖以诱敌。
3、,八千里路云与月。
4、稍出近之,,莫相知。
5、小桥流水人家,。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后面问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曲中“斜”的意思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
B.作者用“杨花飞絮”来设障与下文的“斜”、“山”构成多重障碍,加深缠绵的愁思。
C.后四句,景中含情,再加一声叹息,表达了多情的女主人公真切、深切的离愁。
D.这首小令,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多情男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深情表露。
三、文言文阅读1.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黠鼠赋①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②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1】本文作者是朝的,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作品。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 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①段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生动描绘鼠假死逃脱,童子困惑惊怪、措手不及等情状。
B.第②段侧重议论,分析鼠逃脱的伎俩,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
C.本文中“鼠之黠”和“人之智”形成鲜明对比,促人深省。
D.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抒情散文,叙述一只黠鼠脱逃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当一心一意。
部编版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部编版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109b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e.png)
部编版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18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元勋(xūn)什物(shí)晌午(xiǎng)诲人不倦(huì)B. 校对(jiào)亘古(gèng)愧怍(kuì)心有灵犀(xī)C. 调羹(gēng)憎恶(zēng)猥琐(wěi)怏怏不乐(yàng)D. 呜咽(yàn)菌子(jùn)毋宁(wú)五脏六腑(fǔ)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迸溅模拟千均重负姗姗来迟B. 修葺拖踏酣然入梦悲天悯人C. 烦琐斑斓大厅广众语无伦次D. 犁耙震悚锲而不舍鞠躬尽瘁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地流下辛酸的眼泪。
B. 为人处事,应做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C. 尽管遭遇了重重磨难,他还是从岁月里积攒了一笔相当微不足道的财富。
D. 我们精心准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不期而至。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勇气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改变现实的机会。
B. 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 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0%左右的人患有“手机依赖症”。
D. 校史馆里那一张张奖状,一排排奖杯对于那些老教师来说无一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核酸检测”。
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A.①②③⑤④B. ④①③⑤②C. ④⑤③①②D. ①④⑤③②6.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总复习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总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e95c9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总复习内容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课程的复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复备考。
内容概述
本学期的语文课程包括了以下内容:
1. 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诗词鉴赏
2. 现代文学与现代诗词鉴赏
3. 修辞与写作技巧
4. 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培养
5.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
6.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与欣赏
复策略
为了高效复,建议采取以下简单策略:
1. 复古代文学与古代诗词鉴赏时,重点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背
景知识和主要作者的作品特点,加强对古代诗词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2. 复现代文学与现代诗词鉴赏时,重点阅读现代作家的代表作品,理解其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3. 在修辞与写作技巧方面,重点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作技
巧的实践,通过多做写作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培养阶段,要多做阅读理解题目,并结
合写作要求进行写作训练,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
5. 在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方面,重点阅读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作品,理解其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6. 在古代文学名著阅读与欣赏方面,重点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理解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注意事项
在复过程中,请注意以下事项:
1. 独立思考:复时要独立思考,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并能够
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避免法律问题:在复过程中,避免引用不能确认的内容,以免引起法律问题。
3. 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时请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不要过多总结内容。
祝愿大家复顺利,取得好成绩!。
2024北京朝阳区初二(下)期末语文及答案
![2024北京朝阳区初二(下)期末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12a7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7.png)
2024北京朝阳初二(下)期末语文(选用)2024.7(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3分)语文学习小组开展“古韵今风话民俗”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任务。
1.下面文段是小组成员撰写的活动前言。
阅读文段,完成(1)(2)题。
(共3分)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蕴含着乡土情、文化味,弥.曼.着烟火气。
说起民俗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它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异彩纷呈。
壮观的查干湖冬捕、喧腾..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中生动的一笔。
让..的西北社火、精美的泉州簪花等,无一不是绚丽我们一起话古谈今,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1)请用正楷字书写本次活动的主题“古韵今风话民俗”。
(1分)(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充满”的意思,所以“弥曼”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探索事物的由来”的意思,所以“追溯”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喧闹沸腾”的意思,所以“喧腾”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灿烂美丽”的意思,所以“绚丽”一词中有错字。
2.下面是“民俗推荐”小组收集的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共4分)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表演艺术,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表演时,打铁花师傅目空..一切..,用特制的木板将1600℃左右的铁水击打到高空。
随着砰砰的声音,铁水在空中迅速崩裂开来,如火树银花,瞬息万变....。
绽放的铁花寓意兴旺....。
近看如天女散花,远观似流星点点,火光映天,令人叹为观止发达,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看表演的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
猛烈的击打、壮阔的升腾、浪漫的绽放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1)你检查材料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目空一切B.瞬息万变C.叹为观止D.川流不息(2)下面是对打铁花场景的描写。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21ec2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d.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中,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下册语文中的重点内容。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包含了多个篇章,如《荷花》、《小杨过河》、《过五关斩六将》等。
这些篇章涵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学作品,帮助我们扩大了对文学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在具体的篇章中,我们也学习了有关人物形象、情感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其次,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下册语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第一个知识点是阅读理解。
通过阅读不同篇章中的文章,我们需要从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我们还需要善于运用阅读技巧,如划重点、构建思维导图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另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写作技巧。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能够理解和解读文章,还需要能够自己动手写作。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比如,我们需要学会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我们还需要了解和运用不同的句式,如并列句、复合句、倒装句等,来提高文章的语言层次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重点复习一下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在阅读和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和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描写,如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受,以及描写环境的气氛和意境等。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最后,我们还需要练习一些相关的语文综合技能。
这包括完形填空、短文改错、作文等。
通过练习这些题型,我们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在进行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时,有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也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2024年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c17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7.png)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林C. 从D. 明2. 下列哪个词语的词性是名词?A. 快乐B. 飞翔C. 美丽D. 跑3. 下列哪个句子是并列句?A.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非常勇敢。
C.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来上学。
4. 下列哪个成语的典故与历史事件无关?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望梅止渴D. 背水一战5. 下列哪个词语是同义词?A. 高兴悲伤B. 快乐欢乐C. 喜悦忧愁D. 欢喜忧伤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8种。
()2.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 古诗的韵律要求是每句一个字押韵。
()4. 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意义固定。
()5. 词语的词性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判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的基本结构有独体字、______和______。
2. 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和______。
3. 古诗的格律要求是每句一个字押______。
4. 成语的来源有历史事件、寓言故事、______和民间俗语。
5. 词语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______和叹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2. 简述句子的种类。
3. 简述古诗的韵律特点。
4. 简述成语的来源。
5. 简述词语的词性分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2.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3. 请用“一边……一边……”造句。
4.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5. 请用“不仅……还……”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下面句子的成分: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2. 分析下面句子的成分:他虽然年纪小,但是非常勇敢。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面古诗的韵律特点,创作一首四句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初二语文知识点戏剧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解析与应用
![初二语文知识点戏剧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解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162a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6.png)
初二语文知识点戏剧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解析与应用戏剧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既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又注重表演和演员的表达。
在戏剧中,常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本文将解析和应用戏剧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戏剧作品。
一、夸张手法夸张是戏剧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张表现事物的特点,使观众达到强烈的感染和共鸣。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哈姆雷特在独白中称自己是“时代的灵魂”,同时又感到自己是“一个狂人”。
这种夸张的描写方式,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哈姆雷特内心的困惑和矛盾。
二、对比手法对比是戏剧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差异或者相似之处,来突出主题或者展现人物性格。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展示两个家族的仇恨和两位主人公的爱情。
莎士比亚通过对比蒙太古家族和卡普莱家族的仇恨,以及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命运的悲剧性和爱情的美好。
三、隐喻手法隐喻是戏剧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和意义来揭示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深层含义。
在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中,杜丽娘对潘金莲的爱情之苦使用了隐喻手法来表达。
她用“河水东流去,恨随浪流长”来形容自己对潘金莲的思念之情。
这种隐喻手法通过借用河水的东流和恨的随之流长,生动地表达了杜丽娘的爱情之苦。
四、对白手法对白是戏剧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情节和推动剧情发展。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对白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与波洛尼厄斯的对白揭示了哈姆雷特对母亲与克劳迪斯之间的婚姻的不满和痛苦。
这种对白手法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情感。
五、讽刺手法讽刺是戏剧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张、扭曲或颠倒人物或事物的形象,以达到嘲笑、批判或揭示问题的目的。
在莫里哀的戏剧作品中,讽刺是重要的手法之一。
专题15:非连续性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专题15:非连续性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1a5f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2.png)
专题15 非连续性阅读一、非连续性阅读及其特点1.非连续文本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提供多维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
2.非连续文本特点在内容上,多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跨文体。
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
(4)内容具有时代性。
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
总而言之,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3.非连续性阅读的特点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它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考查的主要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
(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91ff60b4e767f5bcfce21.png)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初二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2分)4防y ùā重峦叠zh à狼桥d ū藏污纳坦荡如d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ku ì) 翘.首(qi ào ) 记载.(z ǎi ) 恹.恹欲睡(y ān ) B.禁锢.(g ù) 胆怯.(qi è) 雕镂.(l óu ) 筋.(j īn )疲力尽 C.倔.强(ju è) 濒.临(b īn ) 喧嚣.(xi āo ) 长途跋涉.(sh è) D.遏.制(y ì) 鲜腴.(y ú) 遒劲.(j ìn ) 络绎.(y ì)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听证会上,代表们个个正襟危坐....,非常严肃。
B.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C.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D.他走进家门,看着满院杂草,触目伤怀....,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不能把开会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准。
B.我们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C.目前,“兰州牛肉面”已走向海外并遍布全国,产值近千亿元,成为“中华第一面”。
D.名著是优秀文化的结晶,阅读名著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王树增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全景式地描绘了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全过程。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C.《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是由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所著。
语文初二下册知识点
![语文初二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5be3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7.png)
语文初二下册知识点初中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语文是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帮助我们学会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初中二年级下册语文的重点知识。
一、语法知识语法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它涉及到词语的搭配、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的运用。
在初中二年级下册,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
1. 词语的搭配:学习词语的搭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比如,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要搭配合适的介词,形容词和名词之间也要有适当的搭配关系。
2. 句子的结构:了解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正确运用各种句子结构。
在初中二年级下册,我们将学习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
3. 语法规则的运用:学习语法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语言。
在初中二年级下册,我们将学习时态、语态、语气、句式等语法规则的运用。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初中二年级下册,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出某种意义或感情。
比喻可以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拟人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3. 夸张:通过夸张的语言表达手法,来突出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情感。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加夸张有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在初中二年级下册,我们将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
1. 小说:学习阅读小说可以让我们体验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诗歌:学习阅读诗歌可以感受到诗人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的深刻情感和美好意境。
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韵律感和语感。
广东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aec4ed6bd97f192379e99b.png)
广东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横线1分,共7分。
)(1)岱宗夫如何?。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4),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5)山下兰牙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二、其他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题1分,共4分)(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
(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 lì,全体都震悚起来。
( )(3)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zhù zú欣赏飞瀑流泉。
( )(4)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wú dòng yú zhōng。
( )2.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描写一位清洁工的背影。
(3分)路灯清扫蹒跚烈日暮霭挥汗如雨落叶满地三、选择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B.事件发生后,校长就跟老师研究,决定针对这个事件进行一次教育。
(修改:句子表达不明确,把“教育”改为“教训”)C.李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不仅”“而且”后面的内容调换)D.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删去“切忌”或“不要”)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首先,确定好研究的主题,然后计划你所需查阅资料的地方,或图书馆、或实地调查、或采访、或上网查阅收集。
初二语文下册基础复习知识点预习
![初二语文下册基础复习知识点预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9367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1.png)
初二语文下册基础复习知识点预习一、古文阅读初二语文下册的古文阅读内容主要是《红楼梦》、《牡丹亭》、《论语》等。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词语的理解:古文中很多词语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古诗词、文言文中的用法。
2.句子的结构:古文中句式多样,需要认识并掌握主谓宾、定状补、并列复合句等结构。
3.文化背景:古文中有很多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需要了解,例如《红楼梦》中的宝黛之争、宝玉的成长经历等。
二、现代文阅读初二语文下册的现代文阅读主要包括各种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技文章等。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组成部分,例如导语、正文、结论等。
2.文章语言:掌握不同文章类型的语言特点,例如新闻报道的简明扼要、科技文章的严密性等。
3.文化背景:现代文阅读也需要关注文化背景,例如对于文学作品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背景等。
三、写作基础初二语文下册的写作包括议论文、文学创作、应用文等多种类型。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文章结构:不同类型的文章拥有不同的组成部分,需要掌握其结构特点。
2.文章表达: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用到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议论文需要有明确的观点和有力的论据。
3.修辞手法:应用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例如夸张、对比等。
四、诗词鉴赏初二语文下册的诗词主要包括唐诗、宋词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词语理解:诗词中有很多古语,需要通过理解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2.诗词结构:了解诗词的韵律、格律等基本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表达。
3.诗词文化背景:诗词中有很多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了解这些背景可以更好地领会诗词的深意。
五、总结初二语文下册的基础复习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基础和诗词鉴赏四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的技能和方法,例如通过阅读理解古文、了解文章表达方式、运用基本修辞手法和关注文化背景。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在学习中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上海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6d233158f5f61fb636667b.png)
上海初二初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1)岁老根弥壮,________。
(《孤桐》)(2)________,志在千里。
(《步出厦门行》)(3)壮志饥餐胡虏肉,________。
(《满江红》)(4)________,盖以诱敌。
(《狼》)(5)以为神,________。
(《黔之驴》)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本首曲中“昏鸦”的意思是____。
【2】下列对本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
A.本曲中最能体现季节特征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
B.本曲色彩丰富,勾勒出了一幅游子悲秋图。
C.本曲前三句通过多个景物,烘托了悲凉,萧瑟的氛围。
D.本曲前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游子的羁旅秋思。
三、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1】文中的“苏子”就是本文的作者____(人名),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弟弟____的作品《巢谷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A.第①段侧重描写,表现了老鼠之黠和童子之惊。
B.第②段侧重议论,写出了作者之思和作者之慨。
C.本文将“鼠之黠”和“人之智”进行比较,突出了“人之智”。
人教语文八年级期末知识点
![人教语文八年级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90f78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e.png)
人教语文八年级期末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期末考试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下面就是人教语文八年级期末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构成部分:汉字的结构通常由左右、上下、内外、左中右、上中下五个部分组成,掌握部首和笔画可以更好地写好汉字。
2. 常用字量:八年级学生应该掌握至少4000个汉字,这些汉字都要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
3. 造字:其中的偏旁部首不仅是对汉字的解释,还是造字的基础。
二、语言表达1. 词语的灵活运用: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汉字、词汇量,并且要能够合理运用词语,做到充分表达。
2. 口语表达:掌握应用口语和书面语,熟练掌握口语表达常用句型,运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来理解其语言的含义,熟练掌握注记技巧和朗读技巧。
三、语言运用技能1. 语言的基本语法:语言的正确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应掌握汉语词法的基本知识。
2. 写作技巧:学生应熟练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能写出优美的句子和完整的文章。
也要有较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3. 翻译技巧:语文翻译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要运用灵活的汉语或翻译工具进行翻译。
四、文学常识1. 文学常识:学生应该掌握创作方法、文学史上的作品以及文学名著的常识,了解各种文化背景。
2. 文艺理解: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学习阅读、理解、表达和创作方法,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享受。
3. 诗词歌赋: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唐诗宋词、现代诗歌和民歌等各种文学作品来掌握诗词歌赋的基本功,提高文学素养。
以上是人教语文八年级期末知识点的全面介绍,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句子翻译: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无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12、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经喝醉了就离开,态度率真,来了就喝,喝完就走。
1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着称。
或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1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1、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2、色愈恭,礼愈至: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2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2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5、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6、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7、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8、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9、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1、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印在水底的石上。
3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非常轻快敏捷。
3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3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3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38、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情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3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4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性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间,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4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4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4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看见)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
4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容颜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4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归城,宾客相随。
4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4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4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0、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51、晦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明或暗,变化不一。
52、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5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54、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新鲜,好像刚擦洗过一样。
55、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
56、高柳夹堤,土膏微润: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57、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当中都透了喜悦的气息。
58、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59、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
古诗文默写: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旧风飘絮,身世遭逢雨打萍。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山坡羊•漳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统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一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10、《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小石潭记》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描写游玩时的凄凉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与“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政通人和;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是百废俱兴;形容景色是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气象万千;形容水势浩大的是:浩浩汤汤;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6、《醉翁亭记》中的点睛之笔是: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说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17、《满井游记》中比喻春水清澈晶亮,水波闪烁发光的句子是: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写自己愉快欢畅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总写春天景物的一句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文中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话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8、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9、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0、龚自珍《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21、《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2、杜甫身居漏雨的茅屋,仍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文体知识(包括古代)1、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2、骈文: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
一是赠序,一是书序。
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