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书编写地基本步骤
古代地方志的编纂流程
古代地方志的编纂流程今天咱们来讲讲古代地方志是怎么编出来的呀。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村子,这个村子可漂亮啦,有山有水,还有好多善良的村民。
大家都想把村子的事情记下来,以后给子孙后代看,这就有点像编地方志的开始哦。
最开始呢,有一些村里的长辈,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一样有见识的人,他们先在心里盘算着村子里都有啥。
比如说,村子东边有个大池塘,里面的鱼又大又肥,到了夏天,荷花盛开,那景色可美了。
这就是要记录的内容呢。
然后啊,村里有个读过书的叔叔,他就开始到处走,和村民聊天。
他会问渔夫叔叔,每天能打多少鱼呀,什么时候鱼最多。
他也会问种地的伯伯,今年种了啥,收成好不好。
这就像是收集资料的过程。
这个叔叔还会去看看村子里的老房子,那些房子的墙上可能刻着一些以前的故事,或者是老祖宗留下的话,这也都是很重要的信息呢。
有一次,这个叔叔在和一位老奶奶聊天的时候,老奶奶给他讲了一个很神奇的故事。
老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村子里突然来了一只白鹿,白鹿跑过的地方,第二年庄稼长得特别好。
这个叔叔一听,觉得这故事可太有趣了,马上就记了下来。
收集完这些资料后,就得把它们整理一下啦。
就像我们整理自己的小书桌一样,把本子放一块儿,笔放一块儿。
这个叔叔把关于村子地理的资料放一起,像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把关于人物的资料又放一起,谁是最勤劳的,谁是最善良的。
整理好之后呢,就开始写了。
这个叔叔写得可认真啦,他用的字都工工整整的。
他先写村子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原来是因为很久之前,一位将军路过这里,觉得这里像世外桃源,就给取了这个名字。
他还写了村子里的风俗习惯,像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做年糕,小孩子们就围着看,等着吃第一口新鲜出炉的年糕,那场面可热闹啦。
写完之后,可还没结束哦。
这个叔叔会把写好的东西拿给村里其他有学问的人看。
有个老伯伯看了之后说,你这里少写了村里的那棵老槐树呢,那棵树可有几百年了,大家夏天都在树下乘凉。
这个叔叔一听,赶紧补上。
当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了,这份关于村子的地方志就编好啦。
村史村志的编写流程
村史村志的编写流程编写村史村志是一项繁琐且需要细致的工作,以下是一般的编写流程:1. 确定编写目的和范围:首先要明确编写村史村志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村庄的历史、传承村民的文化,还是为了宣传宣传村庄的发展等。
同时还要确定编写的范围,包括时间跨度、内容框架等。
2. 建立编写小组:成立专门的编写小组,由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主导,协助村庄相关的历史研究、搜集资料和整理文献等工作。
3. 调研和搜集资料:编写村史村志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搜集资料工作。
可以通过查阅古籍文献、采访老年人和相关历史文物等方式,收集关于村庄历史、传统习俗、名人事迹等方面的资料。
4. 整理和筛选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归纳出关键性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村庄特色等内容。
同时,还可以与当地的文物部门合作,对历史文物进行鉴别和整理,以确保村史村志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 起草村史村志:根据整理好的资料,编写村史村志的内容。
包括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对村庄文化的介绍,对重要人物的事迹回顾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图片、插图等方式,增强村史村志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6. 校对和修订:在完成初稿后,进行校对和修订,核对资料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可以邀请专家和相关人士对村史村志进行评审,以保证村史村志的质量。
7. 审定和出版:经过修订后的村史村志经相关部门审定后,可以进行出版和印刷。
可以选择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行。
8. 展示和传承:村庄可以将村史村志的内容展示在村庄的历史展览馆、村民活动中心等地方,供村民和游客参观。
同时,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推广等方式,将村史村志的内容传承给后代,使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乡镇志书编纂工作方案
乡镇志书编纂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
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开始构思这个“乡镇志书编纂工作方案”。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对乡镇文化的深刻理解。
一、编纂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为乡镇编纂一部详实、全面、系统的志书。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我们要让这本书成为乡镇历史的见证,让后人能够从中了解到我们乡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编纂内容乡镇志书的内容涵盖了乡镇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我们要深入挖掘乡镇的历史资料,详细记录乡镇的发展变化,全面反映乡镇的社会风貌。
1.历史沿革:我们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古至今,详细记录乡镇的行政区划、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
2.地理环境:我们要对乡镇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详细的描述。
3.经济发展:我们要详细记录乡镇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情况。
4.社会事业:我们要关注乡镇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5.文化传承:我们要挖掘乡镇的文化底蕴,记录乡镇的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三、编纂步骤1.筹备阶段:成立编纂领导小组,明确编纂任务和责任,制定编纂方案。
2.调研阶段:深入乡镇,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调研。
3.编写阶段:根据调研资料,进行志书的编写。
4.审核阶段:组织专家对志书进行审核,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出版阶段:将审核通过的志书进行排版、印刷,出版。
四、编纂要求1.严谨性:志书是历史文献,必须保证内容的严谨性,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2.全面性:志书的内容必须全面,涵盖乡镇的各个方面。
3.客观性: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记录乡镇的历史,不得有任何的主观臆断。
4.可读性:志书不仅要严谨全面,还要具有可读性,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
五、时间安排编纂一部乡镇志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这项任务。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1.筹备阶段:2023年1月-2023年3月2.调研阶段:2023年4月-2023年6月3.编写阶段:2023年7月-2024年6月4.审核阶段:2024年7月-2024年9月5.出版阶段:2024年10月-2024年12月每当我写作时,我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乡镇,感受着它的历史变迁,体验着它的风土人情。
志稿撰写的主要原则及方法步骤_简历撰写的原则
志稿撰写的主要原则及方法步骤_简历撰写的原则志稿撰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因为志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志书篇目的设置和资料收集,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志稿的撰写。
志稿撰写的基本方法志稿撰写是志书编纂的关键环节,从具体的撰写过程看,应遵循以下基本的方法。
1、确定竖写单元。
横分门类不可能将事物分到极限,在撰写初稿时至于分到哪个层次合适,不是由编纂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该竖写单元所要记述的内容决定的。
由于事物之间在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方面有所不同,决定了竖写单元不可能也不应该确定在同一个层次上。
但有一个基本标准,就是做到不损害事物的整体性、联系性,既要便于志稿的编写,还要看资料是否能支撑起来。
无论是横排到节,还是到目、细目,这个横排的最后层次就是竖写的起点。
2、选择竖写的形式。
如何记好竖写单元,要根据不同的记述内容选择不同的记述形式,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依时分阶段撰写式。
它按时序顺写,分阶段记述,重写起点、转折点和现状,对现状常常全面展开以记述各方面的情况。
这是竖写的基本形式,也称“纵写一条线,横陈一大片”。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有明显阶段性变化标志的事物。
具体写法是,从续志上限或适当上溯,按照时间顺序将志书断限内的事业、事物暗分成若干个阶段记述,阶段的发展主线不断,各阶段的转折点则运用标志性资料、典型数据、主要数据予以突出记述。
首先,写好起点。
写好起点。
就是要准确反映本专业历史之初或志书上限之初的面目,交待好事物的“来龙”,为下一步写好它的“去脉”做好铺垫。
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溯历史前源。
就是把与该竖写单元内容密切相关,但在时间上却属于断限前的事情作简要的追述,实际上就是与前志的衔接问题。
二是交待好原因和背景。
原因和背景二者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如我们在记一项工作时,需要先交待为什么要从事这项工作,或根据哪个上级文件精神,或根据哪一位领导的指示,或贯彻什么会议的决定,或根据哪一方面的需要等等。
志书编纂工作流程
志书编纂工作流程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志书编纂的工作流程哈。
一、准备阶段。
1. 组建团队。
2. 收集资料。
这可是个大工程呢。
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到处去找资料。
可以去当地的图书馆,翻翻那些老档案、旧报纸啥的。
还有那些老一辈人的记忆也是宝藏,去跟他们唠唠,说不定能挖出好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说,找那些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能告诉你好多以前的风俗习惯、重大事件啥的。
还有政府部门的一些文件资料,也不能放过,那里可能有很多关于政策、建设方面的信息。
二、编纂阶段。
1. 拟定纲目。
这就好比是给志书搭个架子。
要把想写的内容分成不同的板块,就像给家里的东西分类一样。
比如可以有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物传记这些大的板块。
然后每个板块下面再细分,像地理环境下面可以有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之类的小类目。
这个纲目可得好好琢磨,要是架子搭歪了,后面写起来可费劲了。
2. 撰写初稿。
这时候就各显神通啦。
大家根据自己负责的部分开始写。
写的时候呢,不要太拘束,就像讲故事一样把那些事儿写出来。
但是也不能太啰嗦,得把重点突出出来。
比如说写一个人物,就要把他最有特点、最值得纪念的事儿写清楚。
而且语言要通俗易懂,别整那些文绉绉的词儿,让人看了头疼。
如果遇到不太确定的事儿,可不能瞎编,再去查查资料,或者找其他人商量商量。
3. 内部审核。
写完初稿之后,就像是做完菜要自己先尝尝一样,团队内部得审核一下。
看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比如说史实错误啦,或者是语言不通顺的地方。
这个时候大家要互相提意见,可不能小气。
就像朋友之间互相指出缺点是为了变得更好一样。
审核的时候要特别仔细,哪怕是一个小标点符号也不能放过。
三、修订阶段。
1. 征求意见。
这一步就像是把做好的东西拿给邻居们看看,让大家提提意见。
可以把初稿发给一些专家学者、当地的名人或者是普通群众。
专家学者能从专业的角度给一些建议,当地名人可能对一些人和事有不同的看法,普通群众呢,他们的意见就很接地气,能让志书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谈志书编纂出版流程
谈志书编纂出版流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谈到编修地方志,很多人认为工程浩繁,望而却步,不敢轻举妄动,迈出修志的第一步。
其实只要了解志书的编纂出版流程,熟悉每一个工作环节,使整个修志过程了然于胸,并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就不会再畏惧地方志编修。
下面将志书的编纂出版流程一一罗列,以期使修志者熟悉和掌握修志过程,推进修志进度,促进修志工作。
一、确定书名书名的确定首先要立意准确。
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县级以上综合志均以行政区域名称命名。
对于非县级以上综合志,命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部门志和行业志,书名一般都冠行政区域名称;另一种是企业志、学校志、镇志、村志,可自主取舍是否冠行政区域名,不作强求。
其次,书名要有明确的上下限,标注志书的时间范围。
书名和上下限有机地统一了志书的时间和空间,使读者对志书所述时空一目了然。
另外要注意的是侧重体现时空区域的,书名宜采用区域名称;侧重体现行政内容的,则应加上行政区域名。
以六盘水市例:《六盘水三线建设志》侧重于时空区域,因此书名冠“六盘水”而非“六盘水市”;《六盘水市教育志》(1998—2012)侧重于行政工作,因此书名冠“六盘水市”而非“六盘水”。
二、明确工作机构和编写人员志书在启动编纂前要有明确的工作机构和编写人员,该项工作分为两块:一是设立志书编纂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包括名誉主任、名誉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二是成立志书编辑部(组),成员主要有主编、副主编、编辑、校对、资料收集、封面设计、图片提供、编务等工作人员。
人员确定,则各司其职,要尽量避免随意变动。
三、拟定篇目篇目是志书的“纲”,也是志书的准目录,用于指导志书编纂,由主编拟定。
篇目一般由“篇”“章”“节”构成,有的只设“章”“节”,往往不设“目”。
篇目设置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要按照“横不缺要项”“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要求,对所记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使其具备较强的逻辑性。
在拟定篇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慎,反复推敲,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尽可能相对完备。
地方志书篇目拟订方法(梅森)
地方志书篇目拟订方法(梅森)地方志书与其他文献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体例上要求“横排竖写”。
“横排”是分门别类,“竖写”是纵述史实。
有人说:“非横排无以求全貌,非纵述难以求条达。
”“横排”与“竖写”相辅相成。
没有科学的“横排竖写”,即使有再好的资料,也会杂乱无章,将志书编成“杂货铺”。
“横排”实际上就是拟订篇目。
方志编纂包括11个阶段:1下达编纂任务→2起草实施方案→3筹建编纂委员会、编纂室和培训编纂人员→4拟订篇目(像工程的蓝图)→5收集(征集)资料→6编纂资料长编→7撰写初稿→8分纂志稿→9总纂通稿→10评议审定→11印制出版。
拟订篇目是修志工作重要的关键的环节,好像是设计工程的蓝图,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因此要十分重视。
民国时期方志学家李泰棻在《方志学》一书中说:“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类标题则为首要。
”瞿宣颖说:“凡志之佳恶,不待烦言,但阅其门目便知其有无鉴裁能力。
”一、拟订篇目从研究记载对象入手。
拟订篇目并非只是对同类型文献篇目的参考乃至照搬,而是对记载对象认真研究的体现。
研究所记载的对象,是为了正确地了解认识对象,根据对象的特征内涵去拟订篇目,篇目才能全面系统,重大的内容、根本的内容不缺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否则,如果篇目起草随意,就会导致篇目残缺,编纂中失去方向,导致志书编纂的返工,浪费了人力物力时间。
(一)篇目的总体设计是对记述对象的初步研究。
通过对记述对象的研究,然后谋篇布局。
包括地方志办公室对篇目结构的总体研究和设计,以及各具体承编、参编单位对编写部分的篇目研究和设计。
1. 宏观记述对象研究建置与自然环境、经济、城乡建设、政治、文化、社会。
2.中观记述对象研究比如:城乡建设分卷(篇章),经研究,大体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概况、建设规划、市政建设、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市容环卫、城乡环境保护、园林绿化、乡镇建设、农村建设、交通运输业、邮政与电信业、电业、水利业。
3.微观记述对象研究如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布局与总量、新建住宅、新建商务楼、旧房旧区改造、动拆迁、房地产市场、物业管理。
镇志书编纂实施方案
镇志书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
镇志是对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记载和研究,是地方志的一种。
编纂镇志书,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自己家乡的了解,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编纂镇志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编纂目的。
1.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加深人们对家乡的了解;2.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学者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三、编纂内容。
1.地理环境,包括镇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2.历史沿革,从古至今的历史沿革,重要事件、名人事迹等;3.文化风情,包括传统节日、民俗习惯、民间艺术等;4.经济发展,镇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历程、重要企业等;5.社会民生,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情况;6.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
四、编纂步骤。
1.确定编纂组织,成立镇志书编纂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2.调研资料搜集,对镇志书编纂所需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包括档案资料、口述资料、图片资料等;3.撰写编纂大纲,根据资料搜集情况,制定编纂大纲,明确镇志书的内容框架和编写要求;4.分工合作,根据大纲,对各部分内容进行分工,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5.撰写编纂稿件,各责任人按照分工完成稿件的撰写,确保内容准确、详实;6.审查修订,编纂领导小组对各稿件进行审查,确保内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7.编辑排版,对审查通过的稿件进行编辑排版,保证书籍的整体质量;8.出版发行,完成镇志书的编辑工作后,进行出版发行,让更多人了解镇的历史文化。
五、编纂保障。
1.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镇志书编纂的意义和进展情况,动员更多人参与进来;2.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编纂经费和人力物力,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4.加强协调沟通,各成员之间加强协调沟通,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方志经验做法
地方志经验做法地方志是一种反映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民俗等方面的地方性大型图书。
其编写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编撰工作。
以下是一些地方志编写的经验做法。
一、确定写作方向地方志的编写需要先确定其写作方向,包括地域范围、时间跨度、主题范畴等。
同时还要考虑目标读者等因素。
二、资料收集在编写地方志时,收集资料是很重要的一环,这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地方志调查队伍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献资料、图书资料、档案资料等途径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应尽可能进行多次核实、比对,确保资料的可信度。
三、编写方式地方志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编写方式,比如先梳理大纲,分章编写。
在具体内容的编写上,应尽可能详实、文字简练,结构清晰,注重事件的时间顺序,确保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四、地方志出版完成地方志的编撰之后,还要考虑其出版问题。
一方面要找到合适的出版社,另一方面要设计出版样式和封面,注重宣传和推广,使之对读者具有吸引力。
五、保管与更新地方志编写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保管与更新。
保管方面,可以考虑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保管,确保资料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更新方面,要注意多方面的资料收集,包括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等,并根据最新数据更新资料,以使地方志保持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的来说,地方志的编写需要注重合理规划、细致收集资料、精心编写,同时要在出版和保管中注重细节,确保地方志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志书编纂工作方案
志书编纂工作方案一、编纂志书的目的与意义。
编纂志书可有着大大的意义呢!它就像是一部记录我们这片土地、这群人过往的时光相册。
通过志书,我们能把本地的风土人情、发展历程、重要事件还有那些有特色的东西都好好地保存下来。
这对于咱们当地的文化传承呀,那是相当关键的。
子孙后代可以通过志书了解先辈们的生活,知道咱们这个地方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这也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的传递。
而且呀,志书还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很多宝贵的资料,对那些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学者来说,那可是个宝藏呢。
二、编纂团队的组建。
1. 主编。
我们得找一个知识渊博、对本地情况相当熟悉,而且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来当主编。
主编就像是一个大船的船长,要把握整个编纂工作的方向,制定编写大纲,审核稿件内容等。
这个人最好是在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是当地的文化名人或者是资深的文史工作者。
2. 编写人员。
编写人员得是来自各个领域的行家。
有擅长历史研究的,这样能准确地把过去的事情挖出来写好;有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像那些对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别懂的人,他们可以把这些特色文化写得活灵活现;还有熟悉当地经济发展的,能把各个时期的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等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另外,我们也可以吸收一些文笔好的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能给志书的编纂带来新的活力。
3. 顾问团队。
邀请一些专家学者、退休的老领导等组成顾问团队。
他们就像智囊团,在编纂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比如历史事件的考证、政策解读等,他们就能发挥大作用了,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三、资料收集。
1. 档案资料。
咱们要去当地的档案馆好好地搜罗一番。
那里有很多关于政府文件、历史档案、统计资料等内容。
从这些资料里,我们能找到很多关于行政区划的变迁、重大政策的实施以及人口、经济等方面的数据资料。
这些都是志书的重要素材,就像盖房子的砖头一样,必不可少。
2. 口碑资料。
这可有趣了,就是要去采访那些老居民、老村民。
地区志编纂实施方案
地区志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
地区志是一种系统性的地方志书,记录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地区志的编纂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地区志编纂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
1. 确立编纂目标,明确编纂地区志的范围、内容和目标,确保编纂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确定编纂规范,制定编纂地区志的标准和规范,保证编纂成果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 确保编纂质量,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督,确保编纂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三、实施步骤。
1. 筹备阶段,确定编纂地区志的范围和内容,成立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 策划阶段,制定编纂地区志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编纂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
3. 调研阶段,开展对地区志编纂所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建立资料库和档案管理系统。
4. 撰写阶段,组织专业人员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编写地区志的各个章节和专题内容。
5. 审定阶段,对编写完成的地区志内容进行审定和审核,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6. 完稿阶段,对审定通过的地区志进行排版、印刷和装订,最终形成成品地区志。
四、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地方政府加大对地区志编纂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人员保障,招聘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地区志的编纂工作,确保编纂工作的人力资源。
3. 管理保障,建立健全的编纂工作管理体系,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五、总结。
地区志编纂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地区志编纂工作,加大对地区志编纂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共同推动地区志编纂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志书编纂工作流程
志书编纂工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志书编纂工作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在启动志书编纂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回顾志书编纂历程
回顾志书编纂历程摘要:一、志书编纂的历史背景二、志书编纂的重要意义三、志书编纂的具体流程1.确定编纂主题2.资料搜集与整理3.撰写与编辑4.审核与校对5.出版与发行四、志书编纂中的挑战与应对1.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编纂团队的协作与沟通3.创新与传统的平衡五、志书编纂对我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正文:志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献形式,它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为使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从古至今,志书的编纂历经了漫长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一、志书编纂的历史背景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记录历史的传统。
当时的史官负责记载国家大事、祭祀活动等内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献资料。
秦汉时期,地方志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献形式。
到了唐宋时期,志书编纂达到了一个高峰,各类志书层出不穷,为后世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志书编纂的重要意义志书编纂对于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志书是历史的见证,它客观地记录了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志书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志书是教育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培养爱国情操,提高民族自豪感。
三、志书编纂的具体流程1.确定编纂主题:首先要明确志书的主题,如地方志、行业志等,并根据主题确定志书的范围和内容。
2.资料搜集与整理: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口碑资料、实物资料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
3.撰写与编辑:在整理好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志书的撰写和编辑,力求内容准确、系统、完整。
4.审核与校对:完成初稿后,对志书进行多次审核和校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出版与发行:最后,将志书出版发行,使其成为一种公共资源,为社会所利用。
四、志书编纂中的挑战与应对1.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编纂过程中,要尽量确保所采用的资料准确无误,同时要尽可能地搜集全面,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地方志编纂方法(一)
地方志编纂方法(一)地方志编纂方法1. 概述地方志是记录地域特色和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编纂地方志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方志编纂方法。
2. 调研和采集编纂地方志首先需要进行调研和采集工作,以收集地域相关的历史文献、地图、照片等资料。
•查阅历史文献:收集有关该地区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书籍、文献和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
•地方考察:深入实地考察,了解地域特色、风景名胜、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具体细节,记录感受和收集背景材料。
•采访当地人:与当地居民、有关部门负责人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该地区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见解和故事,以获取更多信息。
3. 文献整理和分类在编纂地方志过程中,文献整理和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常见的文献整理和分类方法:•时间顺序分类: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历史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读者了解地域历史的发展过程。
•主题分类:按照地方志记录的内容和主题,将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空间分类:根据不同地理区域划分,将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比如按城市、乡镇、村庄进行分区。
4. 写作和编辑在收集和整理了足够的素材后,需要进行写作和编辑工作,以形成完整的地方志文章。
•逻辑清晰:文章应该有明确的结构和逻辑,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进行展示,并注明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来源。
•简明扼要:要注意文字表达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累赘的描述,重点突出地区的重要特色和亮点。
•事实准确:编纂地方志应该依据准确的历史资料和事实,避免夸大和虚构。
5. 审定和出版地方志编纂完成后,需要经过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审定,最终确定正式出版。
•专家审定:将地方志稿件提交给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和修改,确保内容准确、权威。
•部门审定:根据地方志编纂的规定,将稿件提交给有关地方政府或出版社审定,确保稿件符合出版要求。
•出版发行:经过审定后,由出版社进行排版和发行,最终使地方志面世,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学习的文献资料。
地方志书编纂概要与方法
地方志书编纂概要与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地方志书编纂概要与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地方志书像不像一个大宝藏啊!它把一个地方的方方面面都给搜罗起来,有地理风貌、历史沿革、人物风情等等。
编纂地方志书,就像是在拼凑一幅超级大拼图,得细心,还得有耐心。
咱先说说这资料收集吧,那可真是像蜜蜂采蜜一样,得这儿飞飞,那儿停停。
去图书馆翻那些积了灰的老书,找那些知道老故事的爷爷奶奶聊天,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宝贝资料都给捡回来。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呀,就好像在大海里捞针,但捞到了就特别有成就感,你说是不是?然后呢,整理资料就像是给一群调皮的孩子排排队。
要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序放好,不能乱了套。
这可得有点条理,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写的时候呢,得像个会讲故事的人,把那些干巴巴的资料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让读的人感觉就像自己在那个地方走了一遭似的。
可不能写得死板板的,那就没意思啦!还有啊,一定要真实!不能瞎编乱造,这可是对历史、对后人负责呢。
就像盖房子,根基得打牢了,不然房子会塌的。
说到这儿,我想起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地方志书的编纂工作,那真是忙得晕头转向。
但当看到一本本厚厚的志书摆在面前,心里那个美呀,就像自己种的花儿开了一样。
编纂地方志书啊,其实也是在留住我们的根。
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这多重要啊!它就像一个时光机,能带我们回到过去,看看先辈们是怎么生活的,怎么奋斗的。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地方志书编纂。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事儿,得用心,得下功夫。
虽然过程可能会有点辛苦,但最后收获的可是满满的自豪和满足呢!咱们都得重视起来,把我们家乡的故事好好地记录下来,让后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热爱和情怀。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志书编写的基本步骤
志书编写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志书篇目的制定如果把志书编写比作建造高楼大厦的话,那么,篇目就是志书的设计蓝图,是纂写的提纲,也是搜集资料的向导。
制订一个比较科学的篇目,可以作为收集资料的路径,指导志书资料收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制订篇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篇目拟订得好,编纂工作路路通畅,篇目拟订不科学,则会导致编纂思绪杂乱,矛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编写志书的进程。
篇目的制定可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为指导资料搜集的篇目。
这一阶段的篇目主观成分居多,是编者对未来志书的设想,也可以叫理论模式。
这时的篇目又可以叫做搜集资料的提纲;二是试写篇目。
这时的篇目已有大量客观成分加入,根据搜集到的资料逐步掌握的实际情况,对第一阶段的篇目进行修订,增加设想中没有的内容,这时的篇目成为编写志稿的志纲;三是定型篇目,即志书目录,这时的篇目在编写过程中将篇、章、节间的交叉、缺漏或归属不当的内容进行调整,对各层标题进行加工,趋于完整,这时的篇目成为志书的目录。
制定篇目时要遵守三项基本原则:①横分门类原则:横分门类,纵述史实,是志书的最大特点。
“横”就是以事业构成的基本要素作为分类的基础。
“纵”就是以时间段落作为分类基础。
②囊括全部的原则:囊括全部,在篇目上的要求就是横不缺项。
要做到囊括全部,首先要了解行业内有哪些部门,每个部门的业务范围是什么,要做调查研究,否则容易缺项。
其次,在了解本事业所囊括的所有业务范围后,要进行筛选,将那些非本专业的、附属的去掉。
③突出特色原则:这里涉及到一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共性和个性问题。
对地方志来说,共性的内容可以作为背景,交代大环境;个性是一个地方具体的发展历程,放在共性的大背景下写出自己具体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这是地方志的基本要求,否则就没有地方特色,就不能成其为地方志。
第二步:资料收集整理在志书篇目框架基本拟定之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之一,就是要努力做好资料工作。
志书编纂工作流程
志书编纂工作流程志书编纂呀,那可真是个挺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儿呢。
一、资料收集。
这可是志书编纂的开头大戏哦。
就像盖房子要找砖头一样,我们得把各种资料都找齐。
这些资料的来源可多啦,像那些古老的档案,可能在一些档案馆里落灰呢,我们就得把它们翻出来。
还有一些当地的老人,他们脑袋里装着好多好多过去的故事,那可都是宝藏啊。
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就像在挖宝,说不定哪句话就是志书里独一无二的内容。
比如说,有个老爷爷可能就记得几十年前村子里那场特别的婚礼,怎么操办的,有哪些习俗,这就是很生动的资料呀。
另外呢,一些地方上的报纸、刊物,甚至是一些个人的笔记、日记之类的,也可能藏着有用的东西。
这时候我们就像侦探一样,到处寻找线索,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都收集起来,为我们的志书大厦打下基础。
二、资料整理。
收集来的资料那叫一个乱,就像一堆毛线缠在一起。
这时候就要开始整理啦。
我们要把相同类型的资料放在一块儿,比如说关于当地教育的放一起,关于风俗习惯的放一起。
这就好比给小动物们分类,小猫归小猫那边,小狗归小狗那边。
然后呢,我们要看看这些资料有没有重复的,有的话就要挑出最准确、最详细的那个留下。
在整理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有些资料不太完整,这就像拼图少了几块一样,我们就得再回头去找找,看能不能补上。
而且呀,我们要把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好,不能乱七八糟的,这样后面编写的时候才方便呢。
三、初稿编写。
资料整理好了,就可以开始写初稿啦。
这就像画画开始打草稿一样。
写初稿的时候呢,我们可以先把大框架搭起来,比如说这个志书一共要分几个章节,每个章节大概讲些什么。
然后就往里面填内容,把之前整理好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进去。
这时候可不要太纠结用词啊、句子美不美之类的,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啦。
就像我们跟朋友聊天,先把故事讲完整再说。
可能写着写着会发现有些地方不太通顺,或者逻辑不太对,这都没关系,先写下去。
而且呀,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小创意,比如给某个章节加个有趣的小标题,就像给一道菜取个可爱的名字一样,让整个志书看起来更吸引人。
回顾志书编纂历程
回顾志书编纂历程【实用版】目录一、志书编纂的背景与意义二、志书编纂的过程三、志书编纂的成果与价值四、志书编纂的未来展望正文一、志书编纂的背景与意义志书,是指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详细记载的专著。
在我国,志书编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
从古至今,志书编纂一直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志书编纂的过程志书编纂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立项:根据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有关部门或单位提出编纂志书的计划,并确定编纂的范围、内容、时间等。
2.组织:成立志书编纂委员会或编辑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参与编纂工作。
3.资料收集:编纂人员深入实际,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研究、访谈等途径,广泛收集有关资料。
4.资料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核实,形成完整的资料体系。
5.编写:根据资料体系,按照志书的结构和体例,展开具体的编写工作。
6.审定:编写完成后,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志书进行审定,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7.出版:志书通过审定后,进行出版、发行,使之成为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
三、志书编纂的成果与价值志书编纂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文化价值:志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或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对于研究和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社会服务价值:志书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学术研究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教育启迪价值:志书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可以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奋斗精神。
4.学术研究价值:志书编纂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许多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四、志书编纂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志书编纂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的志书编纂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创新编纂理念,使志书更具时代感。
地方志修编流程
地方志修编流程地方志修编呀,那可真是个挺有趣又有点复杂的事儿呢。
一、准备阶段。
地方志修编开始之前,得先组建一个超棒的团队。
这个团队里得有各种各样的人,就像一个小江湖一样。
要有特别熟悉当地历史文化的老学究,他们就像活字典一样,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都知道。
还得有那种文笔特别好的文艺青年,能把那些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写得活灵活现的。
然后呢,得去搜集各种资料。
这资料可多了去了,有当地的档案啊,就像那些放在档案库里积了灰的文件,说不定里面就藏着大秘密呢。
还有民间的传说故事,这些可都是宝贝,从老爷爷老奶奶那里听来的故事可能就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另外,像一些家族的族谱也不能放过,那里面记录着家族的发展,也是当地发展的一个小缩影。
二、资料整理。
把搜集来的资料一股脑儿地堆在一起可不行,得好好整理。
这就像是整理自己乱糟糟的衣柜一样,得把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
把关于历史事件的资料归为一类,像哪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当时的人都做了些什么。
然后把关于文化习俗的放在另一堆,像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过节的时候都吃什么、玩什么。
再把人物相关的资料单独放好,那些在当地有名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可都是很值得记录的。
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得去辨别资料的真假。
有些传说可能被传得神乎其神,但实际上可能没那么夸张,这就得靠咱们的团队去分析啦。
三、撰写初稿。
有了整理好的资料,就可以开始写初稿了。
这时候就像厨师做菜一样,把那些食材变成美味佳肴。
根据资料,把当地的历史、文化、人物等都有条理地写出来。
写的时候可不能太死板,要写得生动有趣。
比如说写一个历史事件,可以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去写,就像写故事一样。
要是写文化习俗,就可以把自己体验这个习俗的感受写进去,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氛围。
而且在撰写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交流,你写这部分,我写那部分,最后得让整个初稿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作品。
四、审核修改。
初稿写好后,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审核修改呢。
这就像是给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后,得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合适。
街道志编纂工作流程
街道志编纂工作流程街道志编纂工作呀,那可真是个有趣又有意义的事儿呢。
一、资料收集。
这就像是给街道志打基础的工作。
我们得去好多地方找资料呢。
比如说,要去街道的档案室,那里就像一个宝藏库,各种文件、档案都有,可能是以前街道办的工作记录啦,活动资料之类的。
还得找那些在街道住了好久的老爷爷老奶奶聊天,他们可都是街道的活历史呀。
从他们那里能听到好多关于街道以前的故事,像几十年前街道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老店啦,以前的风俗啥的。
还有那些在街道工作过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也能提供很多工作方面的信息,像街道的发展规划是怎么一步步来的,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怎么解决的。
这一步就是要把能找到的资料都找全,可不能偷懒哦。
二、确定框架。
有了资料之后,就像是盖房子要先画个设计图一样,我们得确定街道志的框架。
这个框架就规定了我们要写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写。
可以先把大的板块确定好,像街道的地理环境呀,这就包括街道的位置、面积、有什么特殊的地形之类的。
然后是人口板块,讲讲街道里住着多少人,人口结构是怎么样的,是年轻人多还是老年人多,有没有什么少数民族之类的。
还有经济板块,这个可重要啦,要写街道里有哪些企业,商业发展得怎么样,大家的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
再就是文化板块,像街道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文化传统,有没有出过什么有名的艺术家或者文化名人。
最后还有社会生活板块,比如街道的教育、医疗、娱乐设施啥的。
把这些大板块确定好之后,再细分每个板块里要写的小内容。
三、内容编写。
这一步就是往框架里填东西啦。
把收集来的资料按照框架里的要求进行整理和编写。
这时候就像在讲故事一样,要把那些干巴巴的资料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说写街道的老店,不能就简单说有个什么店,要写写这个店的历史,店里有什么招牌产品,为什么这么多年还能一直开着,有没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写人的时候也一样,要是写一个在街道上做了很多好事的人,要把他做的好事一件一件详细地说出来,让读者能感受到这个人的善良和伟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书编写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志书篇目的制定如果把志书编写比作建造高楼大厦的话,那么,篇目就是志书的设计蓝图,是纂写的提纲,也是搜集资料的向导。
制订一个比较科学的篇目,可以作为收集资料的路径,指导志书资料收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制订篇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篇目拟订得好,编纂工作路路通畅,篇目拟订不科学,则会导致编纂思绪杂乱,矛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编写志书的进程。
篇目的制定可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为指导资料搜集的篇目。
这一阶段的篇目主观成分居多,是编者对未来志书的设想,也可以叫理论模式。
这时的篇目又可以叫做搜集资料的提纲;二是试写篇目。
这时的篇目已有大量客观成分加入,根据搜集到的资料逐步掌握的实际情况,对第一阶段的篇目进行修订,增加设想中没有的容,这时的篇目成为编写志稿的志纲;三是定型篇目,即志书目录,这时的篇目在编写过程中将篇、章、节间的交叉、缺漏或归属不当的容进行调整,对各层标题进行加工,趋于完整,这时的篇目成为志书的目录。
制定篇目时要遵守三项基本原则:①横分门类原则:横分门类,纵述史实,是志书的最大特点。
“横”就是以事业构成的基本要素作为分类的基础。
“纵”就是以时间段落作为分类基础。
②囊括全部的原则:囊括全部,在篇目上的要求就是横不缺项。
要做到囊括全部,首先要了解行业有哪些部门,每个部门的业务围是什么,要做调查研究,否则容易缺项。
其次,在了解本事业所囊括的所有业务围后,要进行筛选,将那些非本专业的、附属的去掉。
③突出特色原则:这里涉及到一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共性和个性问题。
对地方志来说,共性的容可以作为背景,交代大环境;个性是一个地方具体的发展历程,放在共性的大背景下写出自己具体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这是地方志的基本要求,否则就没有地方特色,就不能成其为地方志。
第二步:资料收集整理在志书篇目框架基本拟定之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之一,就是要努力做好资料工作。
概括地说,资料是修志的基础,是志书的生命。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资料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志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修志的成与败。
1.凡属一个地方或部门在志书断限各个方面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都要收集。
就资料的来源来分,有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头资料和其他资料,其中文字资料占主导地位。
①文字资料,也叫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一是档案。
这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容丰富,包涵面广,资料可靠,收藏集中。
这是修志收集资料的主要来源。
二是图书。
凡是有关本地区、本部门历史现状的重要容的图书,都应该收集查阅。
三是报刊。
现在报纸刊物很多,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都及时作了报导,这也是历史活动的记录,是我们修志资料的重要来源。
此外,还有日记、笔记、函电、手稿、讲稿以及章程、条例及家谱、族谱等。
②实物资料,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历代实物,包括遗址、遗迹和文物两个方面。
遗址是历史建筑物的所在地,遗迹是前人留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痕迹。
文物有古代的传世文物和出土文物。
此外,还有碑刻等。
实物资料都很珍贵,也很可靠。
③口头资料,也叫口碑资料,也称“活”资料,这是保存在当事人或知情人的记忆中的资料,以及在群众中口头流传的资料,包括知情人的回忆录、民歌民谣、民间谚语、民间传说等,这些资料也要收集,并加以考证核实。
④其他资料,包括绘制的图像、拍摄的照片、微缩胶卷、胶片和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也是历史活动和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也要注意收集。
2、收集资料的方法①发动系统部广泛参与修志工作。
要明确修志工作不仅仅是本单位修志机构的事,而是全系统或单位需要共同参与的工作。
②外出查访。
以外出查阅、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资料。
③行文征集。
对难度较大的资料向有关人士或部门以信函的形式征集或以征稿启事的形式向社会征集。
④利用地情资源:充分利用方志馆馆藏资料以及图书馆、档案馆的地情资料库等地情资源。
⑤实地考察。
是发现新资料和考证现有资料真伪的重要方式。
3、收集资料的步骤:①先普查后细查。
先根据所收集资料的存在形式和来源,做好普查工作,编出一个资料目录,然后再依据目录作深入细致的查阅、收集。
②先后外:先从本部门现存资料入手,查阅本部门收藏的档案资料,清点缺漏后,再有目的、有准备地外出查阅搜集。
③先远后近:早期的资料往往难得,应先着手搜集;近期资料较为齐全,可放在后一步搜集。
④先面后点:先全方位搜集某级(部门、行业)的集体资料;后搜集某一方面典型资料。
⑤先口碑后文献。
应缓收文献资料,迅速抢救活资料。
⑥先文字后实物。
文字记载不全或有疑问,再进行实地考察。
⑦先易后难。
先收集那些省时省力、易查易找的资料,在确实无法找到直接资料的情况下,再进行间接资料的收集。
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些步骤可以同时并举或交叉进行。
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反复查访,因此要坚持实事的原则,不要先入为主,执一而是。
原始资料的搜集量(字数)与入志资料的录入量(字数)之比大约为15~30:1。
如编纂一部100万字的志书,至少应搜集1500万字以上的原始资料。
每部志书资料搜集工作约占志书编纂工作时间的15%,但资料的搜集与补充,应伴随志书编纂全过程。
4、资料的整理:为了使收集来的各类资料系统化,当志书某一类目资料基本收集齐全时,就应及时按志书篇目中相关类目的章、节、目进行整理汇编工作。
一般有三种:一是资料汇集。
即把同类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和集中,用稿纸抄写出来,标以按志书篇目相关的章节目标题,打印装订。
这种资料虽较系统化但仍保持着原始性。
二是资料汇编。
即在资料汇集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排比、筛选、补缺、考证、修饰加工等,使其进一步条理化,使事物的始末一目了然,并按志书篇目分类将资料打印装订好。
资料的汇编又分为汇编和长编两种,以事为序的称汇编;以时为序的称长编。
两者都是资料向志书初稿过渡的桥梁。
三是专题资料汇编。
这是在汇编或长编的基础上再次加工提炼,并采用语体文记述体编写的专题文章。
这种文章记述事物发端、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并能彰明因果,揭示规律等。
因此,它已是志书初稿的毛坯。
第三步:条目的撰写按照志书编写行文规,统一设置是卷、章、节、目层次,章节为虚设,以目为记述实体。
志前设概述,章下设章下述。
概述要求从事物的发端写到我们的下限,也就是2013年底。
章下述要求从事物的发端写到我们的下限。
节下分列条目,可分为三种条目:综合性条目、主体性条目、典型性条目。
(一)综合性条目。
综合性条目的写法要求“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
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容),主要是将全节各部分的精要概括提炼,俯瞰全节,勒其概况,起着导读和“窗口”的作用。
(二)主体性条目。
所谓主体性条目是一节之主体容。
以教育为例,可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主体性容。
其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教育所含的主体性条目。
主体性条目要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将事物的发端、沿革和现状进行竖写。
常用的竖写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
1、依时记述法:按时间顺序记述事物的发端、沿革和现状。
发端指在当地的起始,不必从全省、全国写起。
发端的时间属必记项目,要下功夫考证清楚,记准确。
凡有具体年份的不用模糊数(如建国初、20世纪初、80年代初等)。
现状指下限年份的情况,应记得详细一些。
沿革包含发展、变化、兴衰、起伏、转折等,应视每种事物的具体情况确定几个阶段记载。
有的可按历史时期记载;有些事物的发展变化与历史分期没有关系,可按事物自身特点,找出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发展顺序、挫折、转折等方面划分阶段作纵向记述。
事物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要注重选用开创性、标志性材料来记载。
2、记事本末法:有的事物的发展比较简单,划分不出阶段,可采取记事本末法,完整记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现状或结果。
如县志中有记蓖麻蚕就是用的这种方法:“1965年从引进试养,在九会公社董家庄、鲁村公社家岭村,共养12盒(钟),1966年扩大到50余个村,共养369盒,收皮茧355公斤。
1967年养359盒。
因本县种植蓖麻少,饲养期正值高温,病害多,茧价又低,1968年停养。
”3、典型排述法:不是很复杂的事物或时限较短的事物,不必或无法全面系统地记述事物的发端、沿革和现状,仅选取兴衰起伏的关键年份的典型事例排列记述,便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4、综合记述法:有规律性地间隔一定时间出现的事物,如每年夏天的高考,每年新年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一年一次的人代会、征兵、文明礼貌月活动等,不可能逐年记载,可采用综合记述的方法,即将断限各年该事物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予以概括记述,同时记下某些年份的新措施、特殊活动或优异成绩等。
要注重运用综合资料,但要避免采用放在各地都行又都缺乏针对性的套话和泛泛记述。
例如高考,可综合记述断限各年参加高考的总人数、考入各类学校的人数、录取比例、成绩和位次等,也可将有较重要价值的数字列表载入。
5、点面结合记述法:点指事物中具有突出特点的典型事例。
面指事物发展的概貌和在一地的全面情况。
面重在反映事物的广度,点重在反映事物的深度。
志书对某些事物进行竖写时,先概括记载事物的综合情况,然后选取一两件典型事例作为重点记述。
一些行业、事业和数量较多的事物可采用此法。
如县志记纺织工业,先全面记述纺织工业的兴起、发展和现状,然后简记一两家重点企业的概况。
再如,记小学教育,先全面记述本地小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学校数、毕业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数、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综合情况,然后简记一两个主要学校的概况。
这种点面结合记述法,利于从广度和深度上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全貌和特征。
6、逐项记述法:变化缓慢或无阶段性的事物,难以记述它的历史发展情况,而重在记述现状。
可按事物特点选取若干能显示事物本质的项目,逐项记述,以反映事物全貌。
例如记河流,每条河的记述项目有名称、发源地、流经地式、长度、流域面积、水深、流量、流速、含沙量、汛期等,通过对以上各项的记述,便把一条河的全面情况清楚地反映出来。
(三)典型性条目。
为了加深记述深度和志书的阅读性,可将一些重大成就、新生事物、典型经验、工作法、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及活动等做为典型性条目。
重大成就、新生事物、典型经验、工作法、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及活动等组成的条目就是典型性条目。
第四步:初稿的编写根据首届修志的工作经验,把编写初稿操作要领概括为《编写志稿四步曲》。
(一)以篇目为导向,搜集编排资料。
以档案、书籍资料为主,年度总结、工作报告、行业年鉴和志书等。
复印编排或扫描转换为电子数据,直接进行同类归并,大量资料并不需要再去爬格抄写。
归并也就是紧扣篇目主题排列资料。
(二)按体例章法要求,浓缩资料。
以时为序,忌插叙倒叙,但也不能编成流水账,最好是将所复印或扫描的原始资料直接删去无用段落后按时序进行排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