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3节《安全用电》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九章19.3第3节安全用电说课稿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学知识,如电路的组成、电流和电压的概念等。然而,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家庭电路的具体组成和功能理解不深,可能难以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2.对电流过大的原因和防止措施的理解可能较为模糊,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3.在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可能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认知。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实践操作经验的不足以及课堂互动的参与度不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安排实验和模拟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3.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模拟电器维修人员,为“客户”提供安全用电的建议。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安全用电的关键点。
2.鼓励学生分享在巩固练习中的体验和收获,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指出他们在理解和应用方面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将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法。首先,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家庭电路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图片或视频,如乱接电源、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安全用电的紧迫性。接着,我会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你们在家中有注意到哪些用电安全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集中到新课内容上。
九年级物理全册 19.3安全用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安全用电》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1、复习旧课: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的知识?2、激发学习动机:利用课件中惨烈的触电伤亡事故,激发学生的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感受安全用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此节知识的热情。
3、讲授新知识:了解电压高低、电阻大小对安全用电的影响,加强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增加学生的生活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学生自学“安全用电原则”,给出口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4、巩固运用: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辨识,分辨哪些易于发生触电事故,并说说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材分析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
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的,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
人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有限的,人是导体,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对人的危害也越大;在实际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带电体,当人成为电路中回路的一部分,且电流达到一定的值时,就容易产生触电事故;要安全用电就要了解安全用电的一些原则。
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2.了解触电的原因和类型,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3.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养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平安用电◇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记住平安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缘由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平安用电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对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培育学生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触电事故的缘由和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一些用电平安警示标记,如“高压危急”“有电危急”等。
回忆一下,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电压越高越危急[阅读课本]P113“电压越高越危急”[思索]生活中常见到“当心触电”这样的警示牌,那么怎样才叫触电呢?[提示]人或动物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有电流通过,引起损害。
[思索]用手干脆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触电吗?[提示]通常状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Ω。
依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所以不会引起损害。
【拓展】人对100~200 uA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 mA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 mA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急;当达到50 mA时,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心跳停止。
[归纳提升]触电事故是指有肯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引起损害性的事故。
[思索]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思索]为什么说“电压越高越危急”?[提示]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损害越大。
[思索]你知道人体的平安电压值是多少吗?[提示]依据人体的电阻和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认为不超过36 V的电压是平安电压。
[思索]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肯定平安吗?[提示]人体是导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状况下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所以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不肯定平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的第三节“安全用电”,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此章节不仅巩固了前两节的内容,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主要知识点包括: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知识结构的呈现。布局上,我会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触电事故的原因、安全用电原则和措施等主要内容分别归类,并用图示或流程图形式展现,以便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点。板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关键点和重要提示。风格上,我将采用规范的字体和简洁的线条,确保板书美观且易于阅读。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清晰的视觉辅助,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通过提问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思考。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总结环节,我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我还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教学难点:安全用电原则和措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于如何判断和处理生活中的触电事故可能存在困惑。因此,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提高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说课稿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物理知识,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然而,由于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较为感兴趣,安全用电这一主题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但需要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和监督。
2.安全用电知识问答:设计一份关于安全用电的问答卷,让学生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3.观察报告: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实例,撰写观察报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1.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3.引导学生将安全用电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
2.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
3.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收获和需求。
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学生作业和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2.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定期进行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意见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家庭电路安全防护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实验探究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2.实践操作中,学生可能对家庭电路安全防护措施掌握不熟练;
3.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能不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说课稿
5.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电力设施,让他们亲身体验安全用电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2.触电的类型和危害
3.预防触电的措施
4.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压
5.安全用电的原则
板书布局将采用清晰的逻辑结构,依次列出每个知识点,以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逐步理解和掌握。板书风格将简洁明了,使用关键词和图示来突出重点,确保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和回顾学习内容。
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用规范的书写字体,合理布局每个部分的空间,并使用不同颜色或标记来区分不同的知识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例如学生对触电危害的理解不足,以及对家庭电路故障排查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2.电器设备使用模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过程,如开关、插座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家庭电路故障排查: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电路故障排查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9.3 安全用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2、过程与方法: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障;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1、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2、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一,温故提问:(1)家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哪些?(2)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多少?二,知新——新课讲授活动一:自主学习(我阅读,我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表格:交流电电流对人体的作用0.1~0.2 mA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1 mA 左右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人尚可摆脱电源超过30 mA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达到100 mA只要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让学生阅读课本113页内容,及上述表格,完成以下问题:1.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皮肤潮湿时人体电阻可以降低到。
2.计算:加在人体的电压为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若加在人体的电压变为220V 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
(人体电阻取104Ω)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_________的大小,通电_________等因素有关.老师强调:家庭电压虽为低压,但超过安全电压,千万不可触碰,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引出触电)。
活动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我阅读,我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让学生阅读课本113页及114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家庭电路里的触电事故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2.触电的形式有哪些?学生回答: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3.什么是高压什么是低压?4.学生回答:1000伏以上的电压叫做高压,1000伏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4.让学生相互根据阅读情况完成以下表格,并让学生分组回答,相互补充。
低压触电家庭电路双线触电由于人的两只手分别跟和接触造成的,这样____和____及____中的供电设备构成回路。
九年级物理全册 19.3 安全用电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安全用电(一)教学目的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
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
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
这就是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
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
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
精品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说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可编辑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经验表明,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触电的两种方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三、安全用电原则 四、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的剧烈放电的现象,避雷针的作用就是防雷.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防雷的重要性;两种类 型的触电和触电的急救.
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出示图片:高压危险的标志. 提出问题: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该如何避免这种危险? 二、新课教学 1.电压越高越危险 提出问题: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 学生回答:变压器上;电塔上;路边的电线杆上;配电房外有 …… 提出问题: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多高的电压才算是“高压”? 多低的电压才算是“安全电压”?
组织学生根据欧姆定律分析:“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 学生交流讨论: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一般而言,导体的电阻是不 变的,所以电压越大时,流过该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所以电 压越高越危险. 教师讲述:平时我们习惯把1 kV以上的电压叫高压,1kV以下的 叫低压,但这样的区分并不表明它对人体没有危险!要想知道 多大才是安全的电压,这就要了解人体对电流的反应特征了.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安全用电原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安全用电的 原则,并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2.常见的触电事故 提出问题:在用电过程中,最害怕的是什么?有没有见过或听过 有人触电?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学生看书,讨论 (1)什么叫触电? (2)家庭电路中触电的类型和触电的原因? (3)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 (4种类型的触电. a.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人体触电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较大的电流 通过人体. b.常见触电方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它们共同特点是人体直接 或间接接触了火线;另外还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c.触电急救:触电后应马上使人脱离电源,然后进行现场急救. 3.安全用电原则 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 4.注意防雷 播放课件中关于雷电的视频资料. 介绍雷电的危害及保护.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触电现象和触电的原因。
2. 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判断生活中的触电事故。
3. 学会简单的急救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触电现象和触电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判断生活中的触电事故,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急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活中常见的触电现象和触电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触电的急救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触电演示仪、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触电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十九章第2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原因。
然后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何判断生活中的触电事故。
3. 演示实验(10分钟)教师使用触电演示仪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触电的现象,加深学生对触电原因和安全用电原则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触电和安全用电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急救措施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触电的急救措施,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
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急救操作,提高学生的急救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安全用电1. 触电现象及原因2. 安全用电原则3. 触电急救措施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你曾经遇到过的触电事故,以及你是如何处理的。
答案:略2.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列举三种防止触电的方法。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触电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以及触电的急救措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9.3《《安全用电》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9.3《《安全用电》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这节安全用电的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了解电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电的基本知识,知道电的危险性,学会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包括不靠近高压线、不玩插座、不用湿手触摸电器等。
同时,我也难点,让幼儿了解电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插座、电线、灯泡等教具,以及安全用电的图片、故事书等学具。
我通过一个短篇故事引入课题,让幼儿了解电的基本知识。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玩耍时不注意安全用电,导致手被电击的经历。
通过故事,幼儿对电的危险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我开展了一个互动游戏。
我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都有一个插座、电线和灯泡。
我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连接电路,让灯泡发光。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连接电路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插座、电线等电器元件的认识。
然后,我组织了一个情境模拟活动。
我模拟了一个家庭用电的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参与开关电器、拔插座等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电器,提高了安全用电的意识。
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幼儿了解电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通过故事、游戏和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安全用电的知识。
课后反思:拓展延伸: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次家庭用电的安全检查活动。
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检查家里的电器设备,确保安全用电。
同时,我还打算在下一个单元的教学中,进一步拓展幼儿对电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电器的基本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得非常明确,即让幼儿了解电的基本知识,知道电的危险性,学会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说课稿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安全用电》说课稿鄂托克前旗中学 九年级物理 原志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中学的原志 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物 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三节《安全用电》。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模式、说方法、说设计、说板书七个 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 从立体的高度跨单元跨册说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全书共有22章,它是按质量和密度■ ■-I r\压强运动和力声现象电与磁一信息的传递劝和机械能一简单机持续发展能源与可初中物理机械远动生活用电透镜及其应更压电阻工光现象丿浮力申功率律电流和电胳照教育部2011年修定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它倡 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它共设 计了 “实验、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科学世界、STS性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学到了什么”九个栏目,从思维的角 度由浅入深的向学生介绍了力、声、热、电、光的知识,是希望 学生学到科学知识,体验、领悟科学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价 值观。
2. 从单元高度、课程标准说《安全用电》是全套书的第十九章,本章内容共有三节,分 别介绍生活中的用电常识,讲述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知识。
这 些知识是现代公民生活的必备知识。
本章也是前面各章所学电学 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讲授家庭电路的组成、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 过大的原因和介绍安全用电的常识时,都要用到前面学过的导体扩展冢庭电路的组成家用电器的总 功導对家庭电 路的影响短扇对家庭 电路的影响家庭电路中电 流过大的原因家庭电足保险丝 的作用 注意 防雷安全用火线和零M电压越高越危险天全用电原则生活融电事故电保护器头和漏三线插 九年级全册和绝缘体、电路、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等概念和规律。
本章内容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学习的电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实际、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理念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九年级物理全册 19.3 安全用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十九章第三节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2.了解导致触电的原因,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3.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
4.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微视频授课(共9分38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
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学生观看用电安全警示标志,思考答案,视频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播放电带给人们的便利与危害课件,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引入新课。
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从实际引入本课内容,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电压越高越危险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思考下列问题:1.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学生思考问题:1.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2.观看人体对电流反映一览表。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增强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利用物理知新课内容有关?2.结合自己所查资料,说说人对不同电流的不同反应。
3..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人体是导体,在不同情况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
补充: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除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3.人的电阻约为103~105Ω,根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远小于1 mA,所以对人不会产生危险。
4.根据欧姆定律,在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越危险。
识解释生活现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的能力。
常见的触电事故触电对人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会造成触电事故呢?下列几个动画是如何造成触电事故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说课稿
《安全用电》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安全电压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第三、安全用电常识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STS精神。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安全电压;②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③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2)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②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②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一)事例引课:(2分钟)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1、安全电压(5分钟)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
安全用电人教版说课稿
安全用电人教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全用电》,这是一篇关于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电力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掌握家庭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安全用电的重视,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的基本知识:介绍电流的形成、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2. 家庭安全用电原则: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规则,如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器等。
3. 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4. 应急处理措施:教授学生在遇到电气火灾、触电等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电流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流的作用和电器的工作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庭中的用电经验和安全用电的小贴士。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安全用电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力使用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2. 讲授新知教师讲解电流的基本概念,介绍家庭安全用电的原则,并通过实例说明不遵守安全用电原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3. 实验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实验,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并进行故障排查。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的用电安全问题,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新课标 人教版 初中物理 九年级全册 19.3《安全用电》 教案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当前的社会里,无论十居家生活、外出旅行还是工作办公等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不正确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轻则烧坏电路、用电器等,重则会引起火灾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等。
感受生活中电的作用和危害。
引入新知。
讲授新课任务一:电压越高越危险问题1:是不是人体只要接触到电都会发生触电事故呢?(阅读回答)拓展: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安全电流一般认为是10mA。
问题2:人接触到家用电时,是否会触电?(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教材回答)问题3:1.5V的干电池可以随便把玩,街头巷尾的输电线虽然杂乱但也要专业人员维修,田间地头的低压输电通常很低,但几万伏的高压输电通常架设在人迹罕至的山头。
这能说明什么呢?所以,在生活中当我们看不到有类似的标志时最好不要靠近,更不要尝试着去触摸。
任务二:常见的触电事故拓展: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低压电和高压阅读回答:1.“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
”2.人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而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所以会触电。
3.电压越大越危险。
学习触电的本质。
提高安全意识。
电,大多是按电压等级来划分的,而不是按人体安全电压来分的(通常交流1000V,直流1500V以下称为低压,以上称为高压)。
人体无论接触到高压还是低压都会触电的,触电的本质就是有电流重人体流过,对人的各个器官产生损伤造成的。
过渡:家用电路或输电电路中如何产生持续的电流呢?(一)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能形成持续电流情况有两种:一是火线上的电经一定途径之后能流回零线,二是火线上的电经其它途径直接流向大地。
通常情况,人能发生触电事故,是有大于10mA的电流流经人体。
(二)低压触电分析:单线触电是电经过人体直接流回大地,而双线触电是电流经过人体流向零线,形成闭合的回路。
练习:1.思考下列各情况中,人体是否会触电?2.站在高压电线上的鸟为什么不会发生触电呢?参考答案:鸟的身体未与其他接地物体或不同电位的物体接触,也就没有形成让电流通过鸟身体流向其他地方的完整回路,所以不会触电。
九年级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9.3《安全用电》一、教材分析安全用电常识是整个电学内容的结束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是现代社会人人都应该了解的。
本节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注意防雷”四部分组成。
其中“常见的触电事故”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常见触电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意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板书设计3.急救措施2.安全用电原则1.触电类型低压触电高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不靠近高压带电器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切断电源用绝缘体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开课堂小结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
思考:在那些地方见过这些标志?怎样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安全用电的警示标志接近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识建构介绍人对电流的反应总结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根据欧姆定律知道,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取决于外加电压大小和人体电阻大小。
培养学生分析与总结能力生活中的触电方式有哪些?并观看多媒体课件。
生活中,常见的触电形式有哪些总结触电的种类,并解释这些触电方式原因。
思考生活中某些触电现象的原因。
增强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实际。
如何避免生活中常见的触电现象?小组讨论,归纳一些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原则。
生活中,除了用电时发生触电现象,还有雷电触电阅读多媒体材料,知道雷电触电的危害。
培养学生归纳、思考能力雷电有危害,应该如何预防?小组讨论常见的避雷措施培养团体意识课堂训练参考多媒体课件认真审题思考课堂小结参考多媒体课件仔细回顾并牢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安全用电》 说课稿
《安全用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全用电》。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全用电》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点。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对电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材通过介绍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以及触电急救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同时,教材中的实例和图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但对于安全用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但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的触电类型和原因。
(2)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
(3)学会触电急救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的触电类型和原因。
(2)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触电的原理。
(2)正确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触电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加深学生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9.3安全用电说课稿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家庭电路的布置、电器设备的使用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触电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电路的安装和安全用电的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运用所学知识。
3.安排学生课后收集家庭中的电器使用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反馈: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预见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抽象电路理论的理解困难,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挑战。我将通过使用实物模型和情境模拟来降低理解难度,并提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课后,我会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问卷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针对学生的困难点提供额外的辅导,以及不断更新案例和教学资源,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课堂小结。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体验感和责任感;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学习过程。这些互动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用电》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安全电压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第三、安全用电常识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STS精神。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安全电压;②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③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2)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②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②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一)事例引课:(2分钟)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1、安全电压(5分钟)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
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钟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5分钟)先让学生将测电笔拆开 (事先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测电笔) ,并对照教材中的图13-17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它的各部分钟名称,接着教师用测电笔演示教材图13-18的测电笔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
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使用测电笔时,应先在有电的地方试一下,检查测电笔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误判,发生触电事故;测电笔只能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使用。
不可用它碰高压带电设备。
3、安全用电常识(10分钟)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1)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老鼠触电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电的危害。
(3)通过媒体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和视频(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发生)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采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①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哪些是高压触电?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架线杆、标志等方面分析)②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低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③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靠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3)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
(4)练习:①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要串接在火线上?开关为什么要安装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②高压输电设备上为什么要有“高压危险”的示警标志?如发现高压线落在你附近,你怎样离开才比较安全?通过以上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3分钟)通过学习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四)达标练习(19分钟)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把全班学生分钟成四组,有一名主持人,有10道抢答题,和8道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最后总分第一的获胜。
四、作业布置(1分钟)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为《家庭安全用电的研究》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六安全用电:1、安全电压:低于36V的电压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构造、使用方法3、安全用电常识:“四不”:“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找出作用点;3.找出受力方向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5.标出数值和单位;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五、力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7.1 力一、力的概念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五、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