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册同步课件(39份) 人教版18优秀课件

直流电 无感觉
手指强烈颤抖
无感觉
手部痉挛
感觉痒和热
手已难以摆脱电极,但还能摆脱,手指 热感觉增强 尖到手腕剧痛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呼 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
吸困难
肉不强烈收缩
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
强烈的热感觉,手部肌肉 收缩、痉挛,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延续3秒就会造成心脏麻痹 呼吸麻痹
作用0坏
平时我们习惯把1 kV以上的电压叫做 高压,1 kV以下的电压叫做低压,但 这样的区分并不表明低压对人体没有 危险!要想知道多大的电压才是安全 的电压,就要先了解人体对电流的反 应特征.
电流/mA 0.6~1.5 2~3 5~7 8~10
20~25
50~80
90~100 300以上
作用特征
50Hz~60Hz交流电 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
结论: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阻值 不变的电阻而言,电压越高,通过它的 电流就会越大;对于两端电压不变的电 阻而言,阻值越小,通过的电流也就越 大;电流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威胁.
常见的触电事故:
常见的触电事故:
高压跨步触电
常见的触电事故:
什么叫触电?
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 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 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 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 骤停.超过1 000 V(伏)的高压电还可 引起灼伤.
棒挑开电源,切忌在电源未与触电者分离的状 态下拖拉触电者.
注意防雷
课堂测试:
1.电压越高越危险,欧姆定律告诉我们, 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_正__比__,人体也有电阻,电压越高,通过 人体的电流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对人就有危 险了,经验证明只____不__高_于__3_6_V___的电压才 是安全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精品课件

B.RA<RB
C.RA=RB
I
A
B
D.无法确定
O
U
课堂练习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
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4A。
(1)已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2)若电源电压为10V,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解:(1)由欧姆定律得 = = 0.4A × 20Ω = 8V
,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10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
电压不能大于(C
A.5V
B. 15V
)
C.30V
D.36V
3.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1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电阻比
是2∶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比是
(
A.1∶1
B.2∶1
C.4∶3
D.3∶1
D
)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为A、B 两个导体的I -U 图线,由图线可知( B )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课堂练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
课堂探究
例题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
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R=30Ω
解:由欧姆定律得
12V
= =
= 0.4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十四章:电磁现象14.1 电流14.2 电阻14.3 电路14.4 电磁感应2. 第十五章:磁场15.1 磁场及其描述15.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5.3 电磁铁及其应用3. 第十六章:电磁波16.1 电磁波的发现16.2 电磁波的性质16.3 电磁波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分析简单电路,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 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波的性质。
2. 教学重点:电流、电阻、电路、电磁感应、磁场、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磁铁、磁场演示器、无线电发射器等。
2. 学具:实验手册、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阻器、电磁铁、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磁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第十四章:讲解电流、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分析简单电路,介绍电磁感应现象。
第十五章:讲解磁场及其描述,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介绍电磁铁及其应用。
第十六章:讲解电磁波的发现、性质和应用。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第十四章:电流、电阻、电路基本概念简单电路分析电磁感应现象2. 第十五章:磁场及其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铁及其应用3. 第十六章: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十四章:练习题1、2、3第十五章:练习题4、5、6第十六章:练习题7、8、92.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第十四章: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0002页 0052页 0065页 0115页 0186页 0230页 0255页 0257页 0307页 0361页 0422页 0480页 0511页 0549页 0607页 0666页 0697页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4节 变阻器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2节 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十三章 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第2节 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册ppt(52份) 人教版48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图17-2
(2)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应位于 F (填“E”或“入5 Ω的电阻,闭合
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
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 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
5.如图17-5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先闭合 S1,灯L正常发光,电流表有示数,再进行下列操作后,判断 正确的是( B )
A.同时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变 大,灯变亮 B.同时闭合S1、S3,电流表示数变 大,灯的亮度不变 C.同时闭合S1、S3,电压表示数不 变 D.断开S1,只闭合S2,电流表、电压 表示数都变大
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 .
探究问题二:利用欧姆定律分析动态电路
3.如图17-3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灯L 正常发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B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9 、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我们所忽略,以致最终地丧失。把握眼前,坚持做好每件事,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20 、工作是一场赛跑,中途没有停歇,过程异常艰苦,需要毅力坚持,才能取得成绩,为了年终红包,望君努力工作。 19 、最有希望得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时机去努力开创的人。 5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2 、喜欢一个人,就勇敢的告诉他或者她。追求你真正爱的人,只要自己认为值得,那就是值得的。 14 、人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心理。因为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就学不到高深的技艺。 16 、请不要为自己相貌或者身高过分担心和自卑。人是动物,但是区别于动物。先天条件并不是阻挡你好好生活的借口。人的心灵远胜于相貌,请相信这点。如果有人以相貌取人,那么你也没 必要太在意。因为他们压根没有看到你的价值所在,人家是凡夫俗子罢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 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5页 0090页 0126页 0171页 0196页 0263页 0293页 0311页 0347页 0397页 0455页 0486页 0543页 0587页 0646页 0693页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4节 变阻器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2节 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十三章 内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2节 内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3节 比热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1节 热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1节 两种电荷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内能》课件

的是( B )
A. 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 B. 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 C. 在紧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 D. 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
3、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D )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0℃的水内能为零 B.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为零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就一定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该物体的内能就增大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
1、关于内能,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取了热量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2、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A 4、如图所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本课小结
一、内能
1、定义 2、相关因素: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等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练一练
1、【雅安中考】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 内能的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
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小祝感到皮肤比 较凉,是因为酒精 蒸发 吸热,同 时他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 扩散 现
象.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 的是( D ) A.10毫升的酒精和20毫升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
于30毫升 B.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在杯子壁上总有
问题讨论
内能的定义与什么能的定义相似? 回顾机械能的定义,并与内能进行对比. 对比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学习.
如图所示是低温的等 离子体中的分子.
这些分子是否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低温的物体有内能吗?
与高温物体相比,这 些分子的运动会怎么 样?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系,那么内能与温度有什么样的定性关系?
原因: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讨论:
做作业时,常用胶带把错别字揭掉,在把胶 带贴上去后,往往还要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 之与纸紧贴,才能将错别字揭掉,这是为什 么呢?
目的:缩小分子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的吸 引力变大.
提出问题:
分子间有空隙,那为什么压缩固体和 液体很困难呢?
原因: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结论:
分子间的作用力类似于用弹簧连接的两个 小球之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既存在吸引力,又存在排斥力.
课堂小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 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 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得就 越快.
弹簧被压缩(拉伸) 后具有伸长(收缩) 的趋势,所以说被 压缩(拉伸)的弹 簧具有势能,弹簧 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那么分子一定也具 有势能!
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广义来说,内能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 括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 (势能)、分子和原子内的能量及原子核内的能 量等,我们所说的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 的动能与温度有关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与分 子间的距离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 度和体积都有关系.
冷水
热水
热水中红墨水的扩散速度快,冷水 中红墨水的扩散速度慢.
结论:通过上面的对比和讨论,我们可以 得出液体、固体和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 散现象并且扩散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温度高,扩散快;温度低,扩 散慢.
提出问题: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 之间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是 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结论: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 高时内能增加.
应用:内能与温度有关,可以通过改变物体 的温度从而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目的.
检测题:
以下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 ) A. 炽热的铁水具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检测站: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 A. 用来包铅块的纸经过较长时间后会变黑 B. 将面粉放在水中搅成浆状 C. 洒水车向马路上喷水 D. 冬天湖面上的雾向四面飘散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C ) A. 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也发黑了 B. 把一定量的白糖放入装满水的小杯里,搅
扩散现象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之间以及彼此 之间都可以发生.
请同学们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 哪些扩散现象?
问题讨论
固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吗? 是不是因为固体扩散的速度慢,所以我们不
容易观察到明显的扩散现象呢?
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如右图所示,两瓶 等体积、温度不同 的水,分别把红墨 水滴到两杯水中, 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
改变内能的案例:
做功法改变内能的案例: 钻木取火 压缩空气点火 摩擦生热
热传递法改变内能的案例:
暖水袋取暖(暖水袋里面的热水在一段时间 内给人体提供热量,使人身体暖和)
烹饪食物(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 热设备,加热设备给食物提供热量,最终做 出可口的食物)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课题引入:
提出问题:打开香 水的瓶盖,我们会 闻到香味,这是为 什么?
当饭菜做好以后,我们会闻到 菜的香味,这又是为什么?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周围有空气、 石头、水等,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
解析: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炽热的铁水和0℃的冰 水都具有内能,A正确,B错误;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 的运动情况无关,C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 能越大,D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小学的自然课是如何让铁丝的温度升高的?
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提高物体温度的办法?
讨论归纳:
结论:不断弯折铁丝时,铁丝会发热,铁丝 的温度有明显提高!
改变物体内能的办法一:通过对物体做功, 使物体的内能变化,这种方法叫做功法.
方法补充:
暖水袋可以给人们 取暖,可以维持人 体的温度而不至于 受冻!这种改变内 能的方法称为热传 递法.
热传递法:
特点:热传递只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 低的物体,在传递的过程中有能量的损失. 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水留下 C.为了增加某些零件的硬度,常在其表面进行渗
炭处理 D.用烧杯盛些脏水,在阳光下可以见到许多微粒
在不停地运动
框架:
分子热运动
分子间作用 力
物质由分子 原子组成
热运动(扩 散)
吸力
斥力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2节 内 能
课题引入:
壶盖跳动的能量从 哪里来?
运动员踢足球的足 球在运动的过程中 是具有动能的,足 球由分子构成,所 以分子一定具有动 能!
拌后,白糖不见了,全杯水都变甜了 C. 煮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 D.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3.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
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
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D ) A. 盐分子减少了,很容易进入萝卜里 B. 盐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间隙,盐分子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