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452张ppt)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48份) 人教版8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48份) 人教版8优秀课件

(2)设一钩码重为G,一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3G×4L=FD×3L,所以FD=4G,需在D点挂4个钩码;
(3)由于此题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据F1L1=F2L2可知,利用 图象中任意一组数据都能得出,F2L2=F1L1=0.1m×3N=0.3N•m;
故若当L1为0.6m时,F1=
= F2L2
的功率:P甲=F甲v甲=2G× 1v物=Gv物;乙图拉力的功率:P乙=F
乙v乙=
1 2
2
G×2v物=Gv物,故P甲=P乙,C正确,B错误.
【答案】C
真题体验
3. (淄博中考)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300 N的重物
匀速提升3 m,已知动滑轮重30 N,不计摩擦,则
()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 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 m/s C.拉力的功率是99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
么杠杆
()
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
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解析】(1)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为
G=mg=0.05kg×10N/kg=0.5N,杠杆上每小格的长度假设为1cm,
则FA =0.5N×2=1N,LA =1cm×2=2cm,FB =0.5N,LB
1.(南平中考)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 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 好处是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
(2)杠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B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
可在杠杆的D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

中考复习物理(14份) 人教版11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物理(14份) 人教版11优秀课件
心里紧张得不敢呼吸。他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像一只恼羞成怒的的狮子,嘴里还嘟念着:要不是年底拢账,还没发现这笔钱没上交,你打算什么时候交啊?你这个学生太不像话了……我的脑袋随即开始嗡嗡的叫,站着那里感觉有点头晕。他看我闷不做声,开始咆哮起来,狠狠地说:“我看这样吧!你,现在回家去拿钱,如果三天之内交不上这笔钱,就别来上学了。”瞬间,我像被雷击了一般,我看了看暗沉的天,很小声地问:是现在吗?他显得有些不耐烦,冷冷地说:“对,就是现在。”我眼睛含着泪,语气坚决地回了一句:好! 推开门,我压抑的泪水如洪水般涌了出来,不知道是委屈,是内疚,还是什么,我泪流满面地回到了宿舍,我边收拾东西边哭,放学回来的同学都问我怎么了,我还强忍着说:没事,但我得回家一趟。她们担心地问:“都这么晚了,还下着雪,还能有车吗?”我咬着嘴唇,抽噎地回道:去看看。
悬浮在水中时F浮__=_G(选填“>”、
“=”或“<”),由此可知潜水艇是通
过调节自身_重__力_来控制上浮和下沉的.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浮沉条件
4.将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 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
所示,则甲液体的密度_小___于_乙液体
的密度,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
浮力__等__于__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甚至不知所措。我傻傻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是过去一个小时,还是几个小时,人才渐渐地少了,突然间我的耳朵捕获了一串数字,是住宿费的缴费窗口传出来的,我不由得摸了一下包,心里便有了主意:先把住宿费交了,其他再说。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故作镇定地交了住宿费,领了被罩和盆,就忐忑不安地住进了宿舍。 宿舍共八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都是年轻人,很快都熟络了起来。我的班主任则是一个娇小的,长得很漂亮的女老师,叫李丽。医学虽然看上枯燥,但很多东西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学起来也没有那么难。不论解剖课的死人骷髅头,各类人骨,还是内外科的各种病理药理,以及活体的各种器官,我都学得津津有味。可是学习的高涨的热情,无法掩盖我内心的不安,我很害怕触碰到老师的目光,怕她对我说:白XX,你不知道学费没有交吗?就这样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熬过了整整三个月。直到有一天,李丽老师气匆匆地走进教室,用鄙夷的略带愤怒的目光注视着我时,我心虚了,低下头不敢再去看她,我心跟明镜似的。她喝道:“白XX, 王校长要见你,在二楼校长室。” 走廊里我挪着步,每走一步都觉得很沉,不知道校长会怎么批评我,或者是严惩我,害怕与紧张让我在房门前不得不倒吸了一口气,接着又闭上眼睛静等五秒钟后,我才敢扣响房门,听到里面传出:进来,我才小心翼翼地推开那扇门。我径直地站在校长的办公桌前,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看见王校长端坐在桌前书写着什么,看见我进来,便马上收起笔,他从椅子上慢慢站起来,用惊愕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我,他严肃的目光里还带着一股寒气,仿佛瞬间就能将我冰封,我连大气都不敢出。紧接着他开始发怒了,大声呵斥道:“你,你就是XXX。”我不敢说话,只是点点头。他猛然摘下眼镜,愤怒下的眼睛突出的更加厉害,手在不停地拍打着豪华的办公桌,来压抑着他内心的烦躁,他一声高过一声地责问我:“你小小年纪,也太有主意了,这么多钱没交,竟然能瞒这么久”。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了,

人教版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 电功率 复习课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  电功率 复习课 课件(共32张PPT)
A.大于60W B.等于60W C.小于60W D.无法确定
板块二、实验类存疑点
1.测小灯泡电功率

注意事项:
1.认真读题,防止漏题现象发生。 2.画图象前一定要弄清横纵坐标及标度。 3.描点时要清楚保留作图痕迹,连线不 能覆盖点。 4.思考滑片移动方向的问题,可以依据分压 原理。
4.有一标有“3V 0.3A”的小灯泡。在测量该小灯泡的
缺点列 举法
• 查漏补缺,还有哪些疑惑 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吧
课堂检测
6.甲、乙两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比为3:8, 通电时间之比为3:4,则两用电器的功率之比
为( A )
A.1:2 B.3:8 C.3:4 D.2:3
7.将一只标有“6V 12W”的小灯泡接到了3V的 电路中,这只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多大?
例:将电源、开关、导线、和电热丝组成串联
电路,闭合开关,过一会儿发现电热丝发热, 说明电能可以转化成 内能 。
反馈练习一:
将电源、开关、导线和小电动机串联 起来,闭合开关发现小电动机 转动 , 说明在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机械能 。
二级实验:
请完成“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案。
2.实际功率计算题
R

U额 2 P额

(220V)2 100W

484Ω
P实
U实2 R

(110V)2 484Ω

25w
计算题的注意问题:
1.明确用电器铭牌上的意义区分好额定电压 与实际电压 2.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的同一性和同时 性原则 3.抓住题目中不变的物理量即灯泡的电阻 4.根据题目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公式进行解答
2.电功与电功率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之:总复习课件---全部(包括初二、初三部分)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之:总复习课件---全部(包括初二、初三部分)

《中考物理》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 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和 分度值 .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
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 单位 组成,最末一位是 估读 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中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集中突破
●专题一 声、光、热知识 ●专题二 力学知识 ●专题三 电学知识 ●专题四 热学知识 ●专题五 估题题 ●专题六 图片信息题
《中考物理》
第一讲 机械运动
※重点摘要※ ★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常考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中考物理》
2.速度 (1)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 程.也就是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公式 v=s/t .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 ,读作米每秒, 符号为m/s. (4)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并不意味着速度 的大小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运 动物体自身的性质.
[帮你归纳] 1.石家庄日出至日落时间约8 h.2.橡皮从课桌 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3.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 50 s.4.普通中学生跑完1000 m 用时3~4 min.5.成年人1 min脉搏跳动约70次.
[易错警示]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而不是小时;光年是长 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它是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1)参照物是事先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任意性原则;二是方 便性原则.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球、地面 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易错警示]①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的物体本 身当作参照物,因为这一选择的结果是这一物体永远是静止 的.②我们平常说地球公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而地球 自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地轴.

中考复习物理(14份) 人教版12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物理(14份) 人教版12优秀课件
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撤__去__酒___精__灯__,观察水是否继
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①___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吸热 雾、露:液化 雪、霜、雾凇、冰花:凝华
升华和凝华 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云:液化和凝华
7.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 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 0 ℃,酒精的凝固点 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 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 2 min 把观察到的现象 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1)当实验进行到 22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
解题思路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 ℃左右,中考考场内 的气温约为30 ℃,A不符合实际;
水的凝固点在0 ℃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 的温度应该高于0 ℃,在4 ℃左右,B不符合实际;
人的体温在37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 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 ℃,C不符合实际;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 ℃左右,变化幅度 很小,D符合实际。

④视线应与温度计内的液柱上液面相平 ⑤记录:记录数值和单位
常用:寒暑表、实验室温度计
用途:测量人的体温 特殊结构:细缩口
体温计
①使用前,把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④视线应与温度计内的液柱上液面相平 ⑤记录:记录数值和单位
常用:寒暑表、实验室温度计
用途:测量人的体温 特殊结构:细缩口
体温计
①使用前,把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正确使用②使用时,让体温计跟人体充分接触 ③使用后要消毒
例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 的( D )

中考物理总复习(48份) 人教版1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48份) 人教版1优秀课件

二力平衡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考点一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产生时,必然存 在着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具体来 讲就是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变为运动,使运动的物体变为静止, 也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2)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4.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 G=mg,g=9.8N/kg.在同一地点,G/m为一定值,用g表示,其物 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2)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 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5.稳度: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 翻倒. (1)影响稳度的因素:物体重心的高低和物体支撑面的大小. (2)提高稳度的方法:降低物体的重心和增大物体的支撑面.
1.(2017年自贡)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
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根据
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
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PPT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PPT

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50Ω”表示:
7、滑动变阻器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相同,则应该与用电器
联;接入两个接线柱,AB中的一个,CD中的一个,即要“一上一下”; ;当选择接线柱 和 时,此时的
如图所示,滑片在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所选的接线柱是C和 滑动变阻器相当一个定值电阻;当选择接线柱 注意: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调到。 和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8、一定 热 容

,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就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各举一个例子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和 有关,和物质的质量、温度无关。它对环境的温度有
。它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变化1℃,吸收或者 作用。人们通常用它做冷却液就是因为它的比 。
第十三章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2、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4、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 和
内 能
,而且分子间是有 ,分子运动越 的。关于扩散的例有: 。 。 。
构成的。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量度分子.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这种运动的特点是:温度越
,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即R=
4、小航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先将5Ω的电阻R接入电路,电路连接完全正 确, 滑片P滑至阻值最大处后,闭合开关S就直接读出了电流表的示数,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再分别用10Ω和20Ω的电阻替 换5Ω电阻,重复上述操作。 (1)请你说出小航在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什么? (2)小航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中考复习物理(14份) 人教版13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物理(14份) 人教版13优秀课件
1.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 3. 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
实验数据的记录
实验数据的记录
小石块的 质量m/g
小石块放入量 筒前水的体积 V1/cm3
小石块和水 的总体积V2 /cm3
小石块的 体积V/cm3
石块的 密度ρ/ g/cm3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石碑的质量 m=ρV’=2.6×103kg/m3×5m3=1.3×104kg
4、有一铜球,质量为89g,体积为20cm3,请 问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则空心 体积多大?(已知ρ铜=8.9×103kg/m3)
解:实心铜体积 V铜=m/ρ 铜=89g/(8.9g/cm³)=10cm³<20cm³ 空心部分体积 20cm³-10cm³=10m³
1g/cm³=10³kg/m³ 1kg/m³=10-3g/cm³
5.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³kg/m³,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6.密度测量: 原理,器材,步骤
7.密度应用:
(1)ρ=m/V; m= ρV; V=m/ ρ (2)鉴别物质
小石块
如何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 录数据的表格,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V1
C、根据测得的数据球出石块的密度ρ
D、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则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 DBAC ,石块密
度的表达式是 ρ=m/(V2-V1)
(用字母表示)。
3.有关测盐水的密度实验如下:
(1)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其总质量为180g; (2)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水 面到达如图所示的位置,盐水的体积为66cm 。 (3)再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下的盐 水的总质量,即把玻璃杯和剩下的盐水放在天平 的左盘内,增减右盘砝码和调整游码位置后,天 平平衡,此时右盘内有100g和10g砝码各一个, 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为6_8_g ____g,盐水的密度为1.03g/cm3 。

《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光学基础
总结词:难点解析
详细描述:光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在中考复习 中,应重点关注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等基本现象,掌握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的工作 原理,理解光学在科技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声学基础
总结词:知识拓展
详细描述: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考复习中应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吸收等基本知识进行回顾,了解声音的分 类(如乐音、噪声等)和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等)。此外,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拓展,如建筑声学、音 乐声学等。
例题2
例题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求其重 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一个弹簧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 求其振幅和周期。
光学典型例题解析
01
总结词
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 等基本原理。
例题2
一个平面镜将一束光反射成平行光 ,求镜面与光线的夹角。
03
02
例题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求其折射 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06
详细描述
对热学实验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包括测量 物质的比热容、观察物态变化等实验,培养学 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对中考中常见的电学题型进行解析,并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的电学练习 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热学复习巩固练习
总结词
热现象与热力学基本概念
01
总结词
物态变化与热传递
03
总结词
热学实验与探究
05
02
详细描述
了解热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等基本原理。
04
详细描述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单元复习课件PPT总复习:第15章电功率课件(新人教版)(共67张PPT)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单元复习课件PPT总复习:第15章电功率课件(新人教版)(共67张PPT)

t:U 2 R2
t
=
R2∶R1 =4
Ω∶3
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对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理解 (1)两者关系:①U实 = U额,则 P实 = 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②U实>U额,则P实>P额,用 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易损坏;③U实<U额,则 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注意:(1)对于确定的用电器来说,额定 功率只有一个值,而实际功率可以有无数个值.
路 率大.W1∶W2 = P1∶P2 = I1∶I2 = R2∶R1
W总= W1+W2
变式题4(’14兰州)有两个电阻:R1 = 3Ω, R2 = 4 Ω,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3,∶则4在相同时 间内消耗的电能之比 W1∶W2 = ______;若将 它们并联在电路4中∶,则3 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 之比 Q1∶Q2 = ______.
【解析】假设定值电阻为R,则根据题意有
10V 6V =0.1 A,解得R=40 Ω,所以电阻 RR
的电功率变化了ΔP = (10V)2 (6V)2=1.6 W.
R
R
电功、电功率的计算
电功 电功率
适用条件
基本公式
适用于各种电路中电
(定义式) W=UIt P=UI 功、电功率的计算
电功 电功率
适用条件
电路中的总功
联 大的电阻功率大,阻值小的
率等于各电阻
比 值
电 路
电阻功率小.W1∶W2 = P1∶P2 = U1∶U2 = R1∶R2
的功率之和. P总 = P1+P2
电路中电流的
问 电路中各个电阻的功率与阻 题 并 值成反比,表明阻值大的电

总功等于电流 流经各电阻所
阻功率小,阻值小的电阻功 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
物理
(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频__率___来表示, 单位是______赫__兹。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 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2__0_H_z_~__2_0_0_0_0__H_z_,小于 _____2_0__H的z 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___2_0_0_0_0的H声z 音叫超 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考点梳理
考点2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比较
特征
含义
决定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__低__,俗称声音的 “粗”“细”
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__强__弱____,俗称音量的 “大”“小”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物理
波形情况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 多,频率大,音调高 波形陡而高,振幅大,
响度大
音色
声音的__品__质____,用于区分发 声体的依据
初中物理复习
物理
章:机械运动
物理
初中物理复习
分子热运动 内能
热机
电学
第一讲│ 考点梳理 物理
考点梳理
考点1 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1. 探究一:声音的传播
(1)实验装置:如图K1-1所示。 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_小_____。 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介__质___, 真空___不__能___传声。
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
调会更高
·新课标
物理
3.如图K1-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
中不正确的是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 C)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新课标
第一讲│ 考点梳理
与材料、 结构、振动
方式有关
波形中夹杂的其他频率 的成分不同
·新课标
第一讲│ 针对训练 物理
针对训练
1.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
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 )D
C.音色
D.音调
2.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 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 响度 _______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 的__音__色____,也能辨别出演唱的歌手。
·新课标
第一讲│ 考点梳理 物理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__动____产 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振__动____。振动停止, 发声也就停止。声音可以在___固__体___、__液__体____、 __气__体____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__不__同____。一般来说,声音在___固__体___中传播得最快, 在__气__体____中传播得最慢。
·新课标
物理
3.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以___分__贝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其符号是 __d_B_____。___3_0_~__4_0__d_B_____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长 期生活在__9_0__d_B__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4.噪声减弱的途径 在_声__源___处防止噪声产生,如排气管上加的消声器; 在__传__播__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 屏障或植树造林;在__人__耳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塞。
·新课标
第一讲│ 针对训练 物理
针对训练
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如图K1-7所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种下凹 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D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新课标
物理
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
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新课标
第一讲│ 考点梳理 物理
考点梳理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认识噪声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无__规__则___振动时发出
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 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新课标
物理
2.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如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 笛声、刹车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 的噪声; (3)施工噪声:如盖楼、打桩的声音等; (4)社会生活噪声:如娱乐场所、商店、集贸 市场里的喧哗声。
·新课标
物理
2.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K1-5所示,在筷子上缠 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
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
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吹哨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
·新课标
物理
3.探究三: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如图K1-3所示。 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 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大_____。 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_幅__度____有关, ___振__幅___越大,响度越____大____。
(2)补充说明:实验中通过观察_乒__乓__球__被__弹__开__的___幅__度_来显示音叉 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转__换__法__。另外响度 还跟__距__发__声__体__的__距__离__有关。
·新课标
第一讲│ 针对训练 物理 针对训练 1.下列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
·新课标
物理
2.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如图K1-2所示 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 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 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 振动越___快_____,音调越___高_____。 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频__率___决定, ___频__率___越高,音调___越__高___。
( B)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新课标
物理
3.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
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
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D)
A.①②
B.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