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曼·罗兰传》:与英雄同在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1880年随全家来到巴黎。他于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罗兰的初期创作活动集中于历史剧的创作。进入20世纪,他连续写下了三部他心目中“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与此同时,他从1904年到1912年,创作了标志着它艺术和思想发展里程碑的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1923年到1933年,他完成了长达100万字的长篇小说《母与子》。

研究罗曼罗兰,不得不看他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和他的《名人传》,为他带来了诺贝尔奖和世界性的声誉。傅雷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翻译《约翰 克利斯朵夫》时,也抱着为当时混乱的中国引进一位精神导师的心态。在他的译者献词中,他认为此书不是人们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他写道:“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青年成长的过程充满混沌、暧昧、矛盾和骚乱,而对照此书中的克利斯朵夫,我也不断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克利斯朵夫强烈的自尊心、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灵魂,能为青年提供一个道德模式。然而他不是完美的,只是不完美的人群中比较完美的一个。所谓的完美并不存在,只有不断向完美迈进的过程。

傅雷先生在译者弁言中认为青年期的难关在于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的冲突:“这个时期正是他闭着眼睛反抗幼年时代一切偶像的时期。他恨自己,他恨他们,因为当初曾经五体投地的相信了他们。——而这种反抗也是应当的。人生有一个时期应该敢于不公平,敢于把跟着别人而佩服,而敬重的东西——不管是真理是谎言——一概摒弃,敢于把没有经过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统统否认。所有的教育,所有的见闻,使一个儿童把大量的谎言与蠢话,和人生主要的真理混在一起吞饱了,所以他若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少年时期的第一件责任就得把宿食呕吐干净。”

开篇介绍到这,接下来是摘抄的小说部分和一点联想。



P70

“从这时起,死亡的念头把他童年的生活给毒害了。他的神经使他无缘无故的受种种磨难,一忽儿胸口受着压迫,一忽儿有一阵剧烈的痛苦,一忽儿又是喘不过气来。凭着他的想象力,他把

自己吓昏了,以为每种痛苦里头都有那只吃人的野兽来取他性命。几次三番,就在母亲身旁几步路的地方,也没有给母亲发觉,他受着临终的痛苦。因为他尽管胆小,还是有勇气把他的恐惧藏起去,而这股勇气是许多情绪混合成功的:第一是傲气:他不肯求助于人;第二是羞耻心:他不敢说出自己的害怕;第三是体贴:他不愿惊动母亲。但他老在心里想:“这一次我可是病了,病得很重了。这是咽喉炎哪……”咽喉炎这名辞是他偶然听到而记着的……“喔,上帝!饶了我这一次吧!”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第一次理解“死亡“概念的恐惧。那时大概四、五岁,在赣县的爷爷家。我端着那个大茶杯喝水,忽然就想到了死,浑身发冷,觉得自己若死了,就像永远睡下去不会醒来一样,世界还会照常进行,但却与我无关了,这是多么可怕。奶奶恰好在旁边,我说:“奶奶,我怕死。”她笑了:“傻孩子,你还小,死还远着呢。我都不怕死,你怕什么?”我看见她慈祥的笑,心里逐渐踏实下来。以后读到三国、水浒里各种英雄人物的死,我也淡然视之,总觉得死离自己很远,无需考虑。



P71

“可是活着也不见得愉快,眼看着父亲喝得烂醉,被他毒打,受别的孩子欺负,大人们的怜悯又多么难堪,没有人了解他,连自己的母亲在内。大家教你受委屈,没有人爱你,孤零零的,孤零零的,一个人多么渺小!——是啊;但就因为这个他想活下去。他觉得自己有股怒潮汹涌的力。而这力又是多么奇怪的东西!它眼前还一筹莫展;它好像在很远的地方,被什么东西掐着,包着,僵在那里;他完全不知道它要干什么,将来变作什么。但这股力的确在他心中,那是他很清楚的,它在那儿骚动,怒吼。明天,喔!明天,那它才来报复哩!他有种如醉如痴的欲望要生存,为的是翦除暴力,主持正义,为的是惩罚恶人,为的是干一番大事业。“喔!只要我活着……”(他想了一下)“只要能活到十八岁!”——有时他认为要活动二十一岁。那是最大的限度了。他相信活了那些年纪,尽够他统治世界了。他想起他景慕的英雄,想起拿破仑,想起更古远而他最崇拜的亚历山大大帝。没有问题,他将来是跟他们一样的人物,只要能再活十二年……十年。他简直不哀怜在三十岁上死掉的人。他们已经老了,享受过人生了……要是他们白活了一世,那只能怪他们自己。但现在就死,那可什么都完了!年纪轻轻的死掉,在大人们心中永远留着一个谁都可以埋怨的小孩子的印象,真是太惨了!他想到这里就拼命的哭,仿佛他已经死了。

孩子时期敬慕英雄,并超有自信

,相信未来自己也能干一番大事业,这点克利斯朵夫想得多么自然,作者写得多么有趣。成人要保持童真,正是要保持这样的雄心和自信。青年人若失去梦想陷于迷茫,那么就是白活了一世,只能怪自己了。




有一种人是不幸的,他们在物欲横流中挣扎,经历着理想与信念缺失的痛苦,过着一种充满隐忧的生活。然而在极度压抑中,有一种声音让他们如沐春风,“把窗子推开吧!让新鲜的空气进来,让英雄们带给我们全新的感触!”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到底是谁呢?我们读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罗曼·罗兰传》,将会感觉到那股“新鲜的空气”,此书的中译本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追寻梦想的人们,追求成功的人们,难免会遭遇坎坷和不幸,传主罗曼·罗兰以其生命的最强音告诉人们“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罗曼·罗兰不仅劝告不幸的人学会坚强,而且就站在我们身边,用一种坚定的理想和浪漫英雄主义精神安慰我们走向美好未来。如果我们愿意和罗曼·罗兰同在,我们会发现“一直以来,他似乎凭着直觉察觉出了自己的远大前程,他心潮澎湃,内心奔腾着实现理想强烈愿望。”这种强烈的愿望正是走向远大前程的精神原动力,激起地不是成功的浮躁,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勇气、一种矢志不渝的力量。

对于成功的理解可能会仁见仁智见智,有追求物质上满足而感到成功的,有追求理想的实现而感到成功的,有通过见证奋斗的历程而感到成功的,有从失败中从头再来而感到成功的。罗曼·罗兰通过对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描写来形容成功的意义:“他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忠于信念。”这种以信念支撑起来的对成功的追求可以常乐、可以必胜、可以恒久。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每个人都在寻找一把钥匙、一杆旗帜、一种不被打败的力量,忠于信念和对成功的不懈努力将是智者找到的答案。虽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在理想和信仰缺失中取得成功,因为“只有信仰的激情才能创造出非凡的现实”。要做一个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就须一直充满理想和信念,追求人生的极光,勇于体验和把那理想实践。

也有人说当今是一个英雄缺失的时代,这是值得质疑地,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怀着英雄梦的志士和勇于践行梦想的真的猛士。在罗曼·罗兰所处的时代,“世界追求的是利益而不是信仰和精神力量”,在这种独醒与抗争的痛苦中,他依然坚信英雄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真

正活着的人不可缺少的东西。他想以自己长期的努力唤醒“意志薄弱、精神不振、被征服了的一代”,希望通过激发他们的热情来拯救苦难的世界,而这项事业正是一个英雄毕生的梦想。有时人们不必经历的痛苦是由于旧有的观念,罗曼·罗兰坚信“只有经受过苦难的生活才是最伟大的、最充实、最幸福的生活。”为此,他在努力寻求一种可以唤起人们英雄梦想的方式,编撰英雄传记的工作成了最终的选择。

罗曼·罗兰写就的名人传分别为《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和《托尔斯泰传》(1911年)。因为对三位艺术巨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并以一种英雄主义的视角来注视,使得罗曼·罗兰对英雄精神有了最深刻的认识。真正的英雄是诞生于孤独之中,并勇于和苦难抗争的人;真正的英雄是直面痛苦,“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真正的英雄是不畏牺牲,敢于为终极真理奋斗的人。在罗曼·罗兰看来,“贝多芬中年耳聋是命运中的不幸,米开朗琪罗的悲惨命运是其本性使然,托尔斯泰则是自己精心选择了命运”。三种不同的命运,经历着相同的苦难,造就了三个不平凡的人生,是一种伟大,是一种崇高,也是一种不朽。英雄的伟大,是因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目标“捍卫地球上伟大的精神”;英雄的崇高,是因他们树立了崇高的人格丰碑;英雄的不朽,是因他们永远安慰着不幸的后来人。

在《罗曼·罗兰传》中,茨威格没有也不用陈述的一个事实是,罗曼·罗兰因《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在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萌生了对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初的印象。就像他自己所追求的那样,他希望能够构建一种将真实和期望结合在一起的完美和谐,“创造一部心目中的英雄史诗”。《约翰·克利斯朵夫》至今仍是一部无法用定义来界定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是一部具有英雄主义理念的史诗,是一部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历史作品。一部无法定义的作品只有恒久的生命力,“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部书的含义”。有人记述《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史诗,它更像一个具有音乐家身份的罗兰谱写的一部英雄交响曲,其中有开始的基调,有确定的节奏,有即兴的插入曲,有和谐的音乐伴奏,在悠扬的旋律中使人的激情汹涌澎湃。《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具有交响曲的音乐元素,大到谋篇布局,小到某一个调式的变换。音乐元素的完备,既体现在作品形式上,也表现在作品内容上,成就了一部不是艺术品的艺术品。同时,罗兰

还赋予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以积极的人生理念:“生活是运动着的生活,是与静止的对抗;生活是创造,是做诗;是永恒,是与惰性相对抗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在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罗兰也发现了生活的宗教式观念:“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只要人们学会了解生活和热爱生活,就会像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样心中永远燃烧的是“炽热的人类之爱”。

写人物传记,一般都会涉及传主的生平问题。在《罗曼·罗兰传》的《引言》中,茨威格是这样开始记述地:“50岁之前,罗曼·罗兰一直默默无闻,深居简出。50岁以后,罗曼·罗兰声名鹊起,成为整个欧洲争论的焦点。”这种传记的起始是茨威格运用地一种独特叙事方式,以一种大而化之的、宏大勾勒式的叙述贯穿于传记始末。一改一些传记作家“述而不作”的风格,茨威格更擅长以评代叙,给读者一个传记作家心中的传主形象,但又不脱离事实本身。从罗兰的童年到学生时代,从高等师范学校到罗马,从来自列夫·托尔斯泰的信到与玛尔维达·封·梅森堡的忘年之交,从音乐到历史再到音乐,从作品《奥西诺》到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从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束到《独立宣言》。罗曼·罗兰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经历了太多的高峰与低谷,甚至是失败,“从罗兰的宣言中,能看到罗兰确实是伟大的失败者的典范。”这种既无限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又无法避免地遭遇了幻灭的人生,刻印出罗曼·罗兰曲折的命运,也以自身生命的形式谱写了一部英雄交响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