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房颤动
1
一、背景-危害性
常伴随的临床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和疲乏等。使生活质量下降。
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
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若产生心房附壁血栓,可引起缺 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从而增加病死率,尤 其是老年人。
一些针对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产生副作用,对患者造成危 害。
15
四. 临床表现
心绞痛与心力衰竭 栓塞 查体1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2心律极不规则; 3脉搏短泏;
16
预后
风湿性房颤年卒中的发生率是无房颤者 的17倍,是非风湿性房颤的5倍
非风湿性房颤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是 无房颤者的2~7倍
卒中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50~59岁:1.5%, >80岁:23.5%
8
三、发病机制-诱因
房颤的诱发因素: 快速发放冲动的心房病灶 房扑或房速的蜕变
快速冲动
9
三、发病机制
发放冲动的心房局部病灶: 肺静脉内(90%以上) 其他部位 上腔静脉, 界嵴, 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后游离壁, Marshall韧带静脉。
10
三、发病机制
发生房颤的条件: 心房(如同蓝子)扩大, 能同时容纳3个以上的折返环。 折返环(如同苹果)小, 正常的心房能容纳3个以上的小折返环。
成倍增加死亡率。
2
发病率
国外资料 人群发病率:0.4%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40岁:0.1%,>80岁:2% “孤立性”房颤发生率:12~30% 心衰和瓣膜病者发病率高
3
发病率
国内资料 房颤患者约占急诊心律失常的42% 风湿性心脏病仍是主要病因(30%),
但较10年前有明显下降 “孤立性”房颤为其次病因(?%) 除20岁以下年龄组外,在其他各年龄组
11
三、发病机制-折返环的大小
折返环(波长)的大小:
波长=不应期传导速度。
长期房颤
心房电重构(不应期缩短)。
折返环(苹果)变小,
心房(蓝子)能容纳多个微折返环。
12
三、发病机制-多子波学说
心房基质的不均一性,引起多子波折返激动, 要求:心房内同时存在3个以上的微折返环。
13
三、发病机制-心房的大小
胸片:肺实质和血管影是否提示异常
23
临床评价
基本评价
超声心动图: ——瓣பைடு நூலகம்情况 ——左右心房大小 ——左室大小和功能 ——右室峰压 ——左室肥厚 ——左房血栓 ——心包疾病
化验:甲状腺功能检查
24
临床评价
附加评价
运动试验:
——心室率是否满意控制 ——运动诱发房颤 ——选择Ⅰc类药物时除外心肌缺血 Holter: ——诊断未明确的心律失常 ——评价心室率控制情况 食管超声:
房颤的死亡率是窦律者的2倍,但与基础 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17
心房纤颤心电图(atrial fibrillation)
特征: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f波,频率为 350 ~600次/分 2. R-R间期绝对不等
18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越大,易发生房颤。 哺类动物中:
体积大者,心房大,房颤发生率高。
14
三、发病机制
房颤时的血流动力学: ——失去房室顺序 ——不规则的心室率:CO下降9% ——不适当的快速心室率: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血栓栓塞并发症: ——48小时即可形成 ——危险因素:高血压,血栓栓塞史,老年(> 75岁),心衰,瓣膜病,左房扩大(食道超声有 左房血栓)
无心脏病的房颤:“孤立性”房颤到老年可以合并心 脏病。
合并心脏病的房颤:除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外,可合并 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病窦综合征的重要表现
神经原性房颤: ——迷走介入性:男性为女性4倍,40~50岁发病,经 常是“孤立性”房颤,不太可能进展为永久性房颤, 夜间、饭后、休息或饮酒后易发作,可先有心动过缓 ——交感介入性:50岁左右发病,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发病率较迷走介入性低,主要在白天发作,运动或情 绪可诱发,常伴有多尿,常在某一固定的窦性心率发 作,无性别差异,β-阻滞剂有效
21
临床评价
基本评价
病史和体检 ——房颤的症状 ——房颤的临床类型(首次,阵发,持续,永 久) ——首次有症状的发作和首次证实的时间 ——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终止方 式 ——药物疗效 ——有无基础心脏病和可逆因素
22
临床评价
基本评价 心电图:
——心律(证实房颤) ——有无左室肥厚,既往心梗 ——有无预激,束支阻滞 ——测量各心电图参数,判断有无药物作用 ——有无其他心律失常
中房颤均为占首位的心律失常
4
房颤的分类
持续时间: 1. 阵发性(paroxysmal)(<48h) 2. 持续性(persistent)(>48h) 3. 永久性(permanent) (>6个月) 发生原因:器质性心脏病、心脏以外的疾病、特发 性(孤立性) 心室率快慢:快速性房颤(心室率>110次/分)
5
二. 病因
• 心血管系统病变 – (风湿性) 心瓣膜疾病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三尖瓣返流) – 窦房结疾病
• 非心原性疾病 – 肺部疾患 – 甲亢 – 中毒:酒精、咖啡
• “孤立性”房颤 – 青年患者
6
病因
• 心房肌壁薄
不同部位相差较大,房内压力低,压力增高时容易扩张
心房纤颤伴室内传导差异 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 一、形态不同、间隔不等 的F波,频率为350~600 次/分 2.R-R间期绝对不等,心 室率快 3.部分短R-R‘QRS有变形, 无类代偿期
19
预激合并房颤
切忌应用阻断房室结的药物(洋地黄、 β受 体阻滞剂、异搏定等)
20
伴随情况
房颤的急性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还可与室上性心 动过速有关
• 心房肌血供差
心房血供不丰富,易发生缺血,导致纤维化
• 心房肌有效不应期 (ERP) 较心室短,且频率自适应性 不稳定
7
病因
• 心房肌植物神经丰富,对心房肌电生理影响大
交感兴奋 --- 心房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易出现
迷走兴奋 --- 迷走性房颤、吞咽性房颤、
卧位性房颤
• 心房的各向异性结构明显,尤其右房下部
1
一、背景-危害性
常伴随的临床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和疲乏等。使生活质量下降。
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
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若产生心房附壁血栓,可引起缺 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从而增加病死率,尤 其是老年人。
一些针对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产生副作用,对患者造成危 害。
15
四. 临床表现
心绞痛与心力衰竭 栓塞 查体1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2心律极不规则; 3脉搏短泏;
16
预后
风湿性房颤年卒中的发生率是无房颤者 的17倍,是非风湿性房颤的5倍
非风湿性房颤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是 无房颤者的2~7倍
卒中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50~59岁:1.5%, >80岁:23.5%
8
三、发病机制-诱因
房颤的诱发因素: 快速发放冲动的心房病灶 房扑或房速的蜕变
快速冲动
9
三、发病机制
发放冲动的心房局部病灶: 肺静脉内(90%以上) 其他部位 上腔静脉, 界嵴, 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后游离壁, Marshall韧带静脉。
10
三、发病机制
发生房颤的条件: 心房(如同蓝子)扩大, 能同时容纳3个以上的折返环。 折返环(如同苹果)小, 正常的心房能容纳3个以上的小折返环。
成倍增加死亡率。
2
发病率
国外资料 人群发病率:0.4%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40岁:0.1%,>80岁:2% “孤立性”房颤发生率:12~30% 心衰和瓣膜病者发病率高
3
发病率
国内资料 房颤患者约占急诊心律失常的42% 风湿性心脏病仍是主要病因(30%),
但较10年前有明显下降 “孤立性”房颤为其次病因(?%) 除20岁以下年龄组外,在其他各年龄组
11
三、发病机制-折返环的大小
折返环(波长)的大小:
波长=不应期传导速度。
长期房颤
心房电重构(不应期缩短)。
折返环(苹果)变小,
心房(蓝子)能容纳多个微折返环。
12
三、发病机制-多子波学说
心房基质的不均一性,引起多子波折返激动, 要求:心房内同时存在3个以上的微折返环。
13
三、发病机制-心房的大小
胸片:肺实质和血管影是否提示异常
23
临床评价
基本评价
超声心动图: ——瓣பைடு நூலகம்情况 ——左右心房大小 ——左室大小和功能 ——右室峰压 ——左室肥厚 ——左房血栓 ——心包疾病
化验:甲状腺功能检查
24
临床评价
附加评价
运动试验:
——心室率是否满意控制 ——运动诱发房颤 ——选择Ⅰc类药物时除外心肌缺血 Holter: ——诊断未明确的心律失常 ——评价心室率控制情况 食管超声:
房颤的死亡率是窦律者的2倍,但与基础 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17
心房纤颤心电图(atrial fibrillation)
特征: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f波,频率为 350 ~600次/分 2. R-R间期绝对不等
18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越大,易发生房颤。 哺类动物中:
体积大者,心房大,房颤发生率高。
14
三、发病机制
房颤时的血流动力学: ——失去房室顺序 ——不规则的心室率:CO下降9% ——不适当的快速心室率: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血栓栓塞并发症: ——48小时即可形成 ——危险因素:高血压,血栓栓塞史,老年(> 75岁),心衰,瓣膜病,左房扩大(食道超声有 左房血栓)
无心脏病的房颤:“孤立性”房颤到老年可以合并心 脏病。
合并心脏病的房颤:除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外,可合并 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病窦综合征的重要表现
神经原性房颤: ——迷走介入性:男性为女性4倍,40~50岁发病,经 常是“孤立性”房颤,不太可能进展为永久性房颤, 夜间、饭后、休息或饮酒后易发作,可先有心动过缓 ——交感介入性:50岁左右发病,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发病率较迷走介入性低,主要在白天发作,运动或情 绪可诱发,常伴有多尿,常在某一固定的窦性心率发 作,无性别差异,β-阻滞剂有效
21
临床评价
基本评价
病史和体检 ——房颤的症状 ——房颤的临床类型(首次,阵发,持续,永 久) ——首次有症状的发作和首次证实的时间 ——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终止方 式 ——药物疗效 ——有无基础心脏病和可逆因素
22
临床评价
基本评价 心电图:
——心律(证实房颤) ——有无左室肥厚,既往心梗 ——有无预激,束支阻滞 ——测量各心电图参数,判断有无药物作用 ——有无其他心律失常
中房颤均为占首位的心律失常
4
房颤的分类
持续时间: 1. 阵发性(paroxysmal)(<48h) 2. 持续性(persistent)(>48h) 3. 永久性(permanent) (>6个月) 发生原因:器质性心脏病、心脏以外的疾病、特发 性(孤立性) 心室率快慢:快速性房颤(心室率>110次/分)
5
二. 病因
• 心血管系统病变 – (风湿性) 心瓣膜疾病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三尖瓣返流) – 窦房结疾病
• 非心原性疾病 – 肺部疾患 – 甲亢 – 中毒:酒精、咖啡
• “孤立性”房颤 – 青年患者
6
病因
• 心房肌壁薄
不同部位相差较大,房内压力低,压力增高时容易扩张
心房纤颤伴室内传导差异 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 一、形态不同、间隔不等 的F波,频率为350~600 次/分 2.R-R间期绝对不等,心 室率快 3.部分短R-R‘QRS有变形, 无类代偿期
19
预激合并房颤
切忌应用阻断房室结的药物(洋地黄、 β受 体阻滞剂、异搏定等)
20
伴随情况
房颤的急性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还可与室上性心 动过速有关
• 心房肌血供差
心房血供不丰富,易发生缺血,导致纤维化
• 心房肌有效不应期 (ERP) 较心室短,且频率自适应性 不稳定
7
病因
• 心房肌植物神经丰富,对心房肌电生理影响大
交感兴奋 --- 心房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易出现
迷走兴奋 --- 迷走性房颤、吞咽性房颤、
卧位性房颤
• 心房的各向异性结构明显,尤其右房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