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其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其特点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梅雨、山洪、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中国最常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被称为“长江流域防汛重中之重”。
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尤其是梅雨季节和台风雨季节。
二、干旱灾害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如华北平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
干旱灾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春季和夏季为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灾害有加剧的趋势。
三、地震灾害中国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地震带分布在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带,如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次生灾害多的特点。
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四、台风灾害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
台风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强烈的风力、暴雨和风暴潮特点。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台风路径和强度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五、梅雨灾害梅雨灾害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等。
梅雨季节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容易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梅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
六、山洪、泥石流灾害山洪、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和山区,如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
这些地区地形陡峭,地质破碎,降水量大,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山洪、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救治难度大的特点。
七、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区域性: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不同。
如东部地区以洪涝、台风为主,西部地区以干旱、地震为主。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火山:火山是地壳破裂处喷发岩浆、岩灰、火山灰、碎屑物、火山弹等的自然现象。
3.洪水:洪水指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等导致河水暴涨,水位超过河岸线的水文现象。
4.干旱:干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偏少,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生物生活的现象。
5.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风力达到12级以上。
6.滑坡:滑坡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防灾措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建立火山监测预警体系。
•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火山地质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火山资源。
•普及火山知识,提高公众的火山防范意识。
•加强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制定防洪预案。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开展洪水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
•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干旱气候。
•开展干旱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干旱防范意识。
•加强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制定台风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防台风工程建设,提高防台风能力。
•开展台风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台风防范意识。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制定滑坡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避让滑坡危险区。
•开展滑坡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滑坡防范意识。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哪些特征?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哪些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其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多灾害区域分布: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涵盖了高山、
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丰富的地貌类型。
因此,中国
的自然灾害具有多样性和多样性。
主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
震、洪水、台风、干旱、泥石流、山火和沙尘暴等。
2.地理分布分异:自然灾害的分布在中国各个地区存在一定
的地理差异。
一般来说,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更容易发生
地震、干旱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更容易受到台风和洪水的影响。
3.季节性变化:中国的自然灾害通常具有季节性变化。
比如,
台风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洪水和泥石流主要集中在梅雨
季节和夏季,干旱多发生在春季或秋季等。
这与中国的气
候季节变化和降水分布有关。
4.高灾害风险区域:中国也有一些高灾害风险的区域,比如
四川盆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
地区。
这些地区常常面临地震、洪水、干旱和山地灾害等
威胁,需要特别的关注和防灾减灾工作。
5.影响人口和经济:由于中国土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和经
济发展快速,自然灾害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正因为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具有这些特征,灾害管理和减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加强防灾措施、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完善应急响应措施等,可以减少灾害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一、地质灾害: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
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
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二、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三、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四、热带气旋灾害: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五、冰雹灾害: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
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江宝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
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六、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七、其它灾害预防雷击的措施: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方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防浓雾: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奢壹原二景dl;-爱i—■一,我国的四大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87O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l一2万人)的40%.而且,气象灾害的频度,强度及造成的损失有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2200年问,我国共发生大水灾l6o0多次,大旱灾也有l6o0多次.l99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就发生了十几次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生态灾害在我国,造成生态灾害有自然原因,如气象,地质和地貌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过量放牧;滥樵,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据了解,黄土丘陵地区的灾害性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总面积约l5O万平方千米,且水土流失面积和速度居世界各国之首.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多达7O多亿元.另据国家林业局最新公布,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9%,涉及到我国l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另外,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其来势汹涌.目前,石漠化总面积已达28万平方千米,其中以贵州省的面积最大,有l3万平方千米,广西8.9万平方千米,云南6.1万平方千米,由于喀斯特地区表层泥土很薄,流失之后基本上不可能再生(据专家对喀斯特地区岩石的分析.岩石风化成l厘米土层,约1.2—3.2万年时间).因此,它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此外,海洋带发生的赤潮,海岸侵蚀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几大生态问题.●李桦3.生物灾害我国每年遭受各种病虫灾害面积达l700多万公顷.恶性杂草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省境内有24万平方千米,每年经济损失2.8亿元.比如,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的“紫茎泽兰”,现正以每年3O千米的速度向内地推进,而且它的种子随风飘扬,所经之途,楼顶,路旁,桥梁等,它都可扎根,安家落户,繁衍;同时,它的适应环境能力很强,2至3年就能成为本地优势种,现已对西南地区生态构成灾害.再如”水葫芦”,当时我国从中美洲引进,是为了作为动物饲料,但现已在江浙—带形成生态灾害,使河湖发生富营养化,阻塞河道等, 当地政府部门为其大伤脑筋,每年花巨资打捞.我国的生物灾害除上述外,还包括蝗虫灾害,鼠害等,如1979年一1931年新疆蝗虫发生面积在200万公顷左右,森林病虫害平均每年达lO00万公顷.草原鼠害发生面积约l3O万公顷.就全国来说,每年因虫,鼠,杂草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达lO—l5亿元,粮食损失约5O亿千克.4.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灾害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崩塌和地面裂缝等.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隐藏性强,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被称为”群害之首”.l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目前已查明我国共发育有较大型的泥石流2000多处,崩塌3O00多处,滑坡2O00多处,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6个县的上万个村庄,l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O00多千米铁路线受到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1.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因降水条件而产生的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旱灾是以大范围面状出现的,涝灾则多集中于平原河谷,以面状或带状分布.暴雨灾害则以东南沿海及川西山地等地区最为严重,而且以带状或集群分布为主.与温度有关的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暴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2.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区这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荒漠化灾害是以面状或带状分布,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周围,额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多发重发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及江南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它也是以面状或带状分布.石漠化则以我国的云,贵,桂三省区最为严重.土壤盐碱化则以片状或斑状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河套平原,东北西部及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较多的有:浙,辽,粤,冀,闽等近岸,近海海域,其中浙江中部近海,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厦门近岸,黄海北部近岸等又是赤潮多发区.3.生物灾害在全圈._.追存在不同地区内,害虫,鼠,杂草等的种类不同,其危害程度与地区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其空问分布特征则多以面状或斑状分布为主.例如蝗虫的发生与干旱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主要分布区为大兴安岭北段,晋北山地,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及新疆地区.4.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山区,板块麓合残附近以及地质构造带上地震有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华北,西北及川西地震带;滑坡泥石流灾害则在山地及切割高原呈集聚分布,其发生亦与气候及地貌条件密切相关,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为滑坡泥石流多发重发区,华中及黄土高原地区为次多次重发区.▲作者单位:安徽无为县开城中学(233366)理轰百2003年第5期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1.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林业火灾C.农业灾害D.洪涝、干旱【答案】D【解析】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干旱。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答案】C【解析】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气候灾害,其次是地质地貌灾害。
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泥石流、地震带、火山分布图。
材料二:2008年9月22至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个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
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中泥石流的集中分布地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川县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当地的危害,列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1)西南地区(2)(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
(4)(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小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6)【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
(1)我国泥石流最集中的地区西南地区。
(2)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大量碎屑物、地形、降水等方面分析。
(3)对地质灾害的治理防御措施一般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考虑。
4.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洪涝。
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是
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地震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成因:洪涝灾害具有双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
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
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
折叠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
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折叠城市洪灾形成的原因一到夏天,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原因有以下几点:1:夏季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
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
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不信,去看美国大片),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
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5: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
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分类折叠概述洪涝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
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
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以下是中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1.地震灾害:中国是世界上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
地震主要
分布在五个主要地震带,包括青藏高原地震带、欧亚大陆
边缘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东北地震带和台湾地震
带。
2.洪水灾害:洪水是中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在
东部和南部地区较为严重。
主要受影响的地区包括长江流
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3.台风灾害: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福
建、台湾、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省份。
高风险的地区包括
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台湾东部沿海。
4.干旱灾害:中国干旱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
蒙古、青海、甘肃和西藏等地。
这些地区的降水分布不均
匀,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干旱问题日益突出。
5.泥石流灾害: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山
地地区,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陕西、甘肃和广西等地。
陡峭的山地和强降雨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原因。
6.山火灾害:山火主要发生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森林和山地。
内蒙古、东北地区、云贵高原、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森
林和草原是山火的高发地区。
7.沙尘暴灾害:中国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特别是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和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干旱和风力较大,导致了沙尘暴的形成和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常见自然灾害的大致分布范围,具体的灾害发生还会受到地区的地貌、气候、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施灾害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时需考虑具体的地方条件和特点。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
(1)种类多: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气候灾害,其次是地质地貌灾害.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3)分布范围广:
①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春秋季的干旱;
②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夏季的暴雨、洪涝;
③东北和西南林区——冬春季的森林火灾;
④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地震;
⑤青藏高寒地区——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
⑥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
(4)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自然灾害区——华北地区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华中区)、东北地区
②中部自然灾害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南地区、贵州高原地区(湘黔桂川接壤地区)
③西部自然灾害区——西北河谷及山前绿洲地区藏南谷地内蒙古高原藏北高原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沿海灾害带:
多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自然灾害
(2)沿江灾害带:多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①旱灾和涝灾:下游最频繁,中游次之,上游最少.
②滑坡、泥石流灾害:上游地区是沿江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③沿江地带多自然灾害的原因:一是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3)山前灾害带:
多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冰雹等自然灾害.
两对关系:
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知识点
中国的主要⾃然灾害知识点中国的主要⾃然灾害第⼀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地震的分布与危害1、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喜马拉雅地震带③华北地震带④东南沿海地震带⑤南北地震带⑥西北地震带⑦青藏⾼原地震带⑧滇西地震带东经105度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2、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①分布范围⼴------⾥⽒6级以上地震⼤部分省区都发⽣过;②地震频率⾼,强度⼤-------20世纪平均每年发⽣⼀次⾥⽒7级以上地震;③地震震源浅,危害⼤--------浅源地震,破坏严重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
地壳活动强烈。
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泥⽯流的分布与危害1.概念:泥⽯流是⼭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块以⾄巨⼤砾⽯,破坏⼒极强。
2.分布:云南西北和东北⼭区﹑四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区﹑⽢肃省南部⽩龙江流域﹑辽宁省东部⼭地和西藏⾃治区喜马拉雅⼭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道路,对⼈民的⽣命财产﹑⽣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危害。
4. 产⽣的条件:地形: 崎岖的⼭区,沟⾕上游有坡度较⼤的汇⽔⾯积;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相当发育,地震烈度⼤的地区;物质条件:地表岩层破碎,⼭坡为松散⼟层或厚层风化物所覆盖;⽔流条件:暴⾬强度⼤,或在⾼⼭地带有多量融雪、融冰⽔的活动;植被条件:稀疏;⼈为因素:⼭区不合理的经济建设活动。
三、滑坡的分布与危害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体,在重⼒的作⽤下,沿⼀定的滑坡⾯整体下滑的现象。
2.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及黄⼟⾼原和秦巴⼭区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畜伤亡;摧毁城镇﹑⼯⼚﹑矿⼭;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森林﹑植被等4.发⽣的条件 : 地下⽔丰富和坡⾯有积⽔的地⽅,特别是连续性降⾬后,有⼤量⾬⽔下渗时,滑坡容易发⽣;地⾯有疏松物质的堆积,被⽔浸湿后发⽣软化;从地质构造上看,断层⾯、节理⾯及岩层⾯是天然的软弱⾯,尤其在断层⾯或岩层内夹有粘⼟层时,更加容易形成滑坡;斜坡坡度⼀般为20°~40°,过陡的斜坡,在重⼒作⽤下主要表现为崩落;风化作⽤、地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滑坡的发育;⼈类活动如在斜坡上进⾏蓄⽔灌溉,坡⾯植被的破坏,都能诱发滑坡的发⽣。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原因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六
大类。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其中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
三)地震逃生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 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 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 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 能从室内跑出去。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 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 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 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 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 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 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 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 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 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 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造成经济损失40多ຫໍສະໝຸດ 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 水困难2003年
2000年
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 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 为严重的干旱。
四、地震
一)成因分析 目前世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板块构造学说,即地震是 由于不同的板块运动、相互碰撞而成。 二)我国建国以来的几次大地震
二、洪灾
类型、成因与分布
按照洪灾成因,中国的洪灾可分为暴雨洪灾、冰凌融雪洪灾、 风暴潮灾害、溃坝洪灾、山洪泥石流灾害。 1. 暴雨洪灾 洪灾指由暴雨洪水造成灾害。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复杂,降雨在 时间、地区分布上不均衡,是多暴雨的国家。暴雨洪灾分布范围较 广,北起松花江流域,沿燕山、阴山经河套、关中、四川到两广一 线的东南地区,都曾出现过暴雨洪水灾害,是中国的主要洪灾之一。 2. 冰凌融雪洪灾 冰凌融雪洪灾指由冰凌融雪洪水造成灾害。冰凌洪水又称凌汛, 是由于气温下降时河水结冰封冻和气温回升后解冻开河时冰凌阻塞 河槽而形成的洪水。冰凌洪水多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流 (河段),在我国就是发生在从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段),如黄河 河套地区河段、下游河段,松花江和黑龙江部分河段。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并解释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寒潮发生频次的变化规律是 呈波动起伏。第(2)题,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 季节,农作物受灾影响最大。第(3)题,读图即可判断;寒潮是 冷空气的快速移动形成的,频次越高,冷空气活动越频繁,气 温越低。 答案:(1)C (2)D (3)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 温度低的年 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我国主要的地质、地貌灾害 1.地震
分布范围广 (1)特点 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危害大 (2)多发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 处,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分布不均,分为西部地震带和东部地震带 (3)分布
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2.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分布
4.台风 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至少在26℃ 以上)
(1)形成条件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 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时间: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
(2)时空特点 多(夏秋季节) 空间:东南沿海,势力强时也影响到北方 甚至内陆
(3)危害: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经济损失较大。 (4)登陆路径。
【知识拓展】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分析
4.(2012·衡阳模拟)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寒潮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增加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西向东增加
(2)寒潮来临时,我国北方农民常用熏烟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
原因是( )
A.烟雾可以阻止寒潮前进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实战演练|
本题为2015年山东高考题,与今天答题模板给出的方法相关,希望同平哥一起完成这道题目,并熟练运用今天模板的知识。
1.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
(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试题解构】
第(1)题,据图可得出正确结论。
左图从坡度与滑坡面积关系、右图从土质与滑坡关系进行分析。
图中信息可判断坡度15°左右滑坡的可能性最大;沙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第(2)题,应对该区域滑坡多发的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固稳定变形土体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几种
编号:AQ-CS-00555( 安全常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自然灾害主要有哪几种What are the main types of natural disasters自然灾害主要有哪几种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若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划分(不包括人为原因),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以下几类:1.气象灾害: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暴、暴风雪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洪涝、持续高温、雪灾等气候灾害,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此外,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海洋赤潮、重大传染性疾病、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扩散、地震、火灾等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安全的重要问题。
2.地质灾害:由岩石圈活动所引起的灾害。
具体地说,在地壳某个薄弱的地方突然发生剧烈变形、位移及地表物质运动,给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带来突如其来的灾难,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异、煤层自燃、瓦斯爆炸、有害地气、黄土湿陷、泥沙淤积等,它可以在瞬间吞没数十万人的生命,将整座城市毁灭。
3.生物灾害:在生物圈内,由于各种生物活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对人类生命和生存环境引发的重大伤亡和破坏称为生物灾害,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和微生物灾害。
生活知识_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他建筑物破坏性极大,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泥石流预防措施: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
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应急要点: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向高地跑。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
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找寻宿营棚。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应对滑坡、泥石流的措施1.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而引起的江河决堤、山洪暴发、内涝积水不退、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
我国每年的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华南地区和松花江流域是主要受灾区。
解放后我国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91年夏发生在江淮地区和太湖流域的大面积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5亿元。
1975年8月5~7日河南驻马店地区3天降雨量达1605毫米,引起山洪暴发,使两座水库溃坝,淹没农田113万公顷,冲毁京广铁路线100千米,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
(2)干旱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由于地处东亚地震带、太平洋风暴带以及黄、长、江河流域,所以经常受到地震、洪水、旱灾、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困扰。
这些灾害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许多生命的伤亡。
首先,地震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大规模的地震,如196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
地震不仅破坏了大量的房屋和基础设施,而且还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为了应对地震的威胁,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地震台网、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以及促进地震科学研究。
其次,洪水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有许多大河,如长江、黄河等,水灾经常发生。
每年夏季和秋季,由于暴雨和台风的影响,河水暴涨,造成河水泛滥,导致洪水。
洪水会淹没农田和居民区,损坏农作物和房屋,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强洪水预警和防范工作,如加强堤防建设、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和加强防洪物资准备。
除了地震和洪水,中国还经常受到旱灾的影响。
中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农业依赖自然降水。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旱灾不断增多。
旱灾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损害农民的收入。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地区推广抗旱作物和节水农业技术,以减少旱灾带来的影响。
此外,台风和泥石流也是中国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
台风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
台风伴随着狂风和暴雨,造成房屋倒塌、海水倒灌、航运中断等问题。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
与此同时,泥石流也是中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强降雨和地形条件,泥石流容易发生。
泥石流会冲毁村庄、破坏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政府加强泥石流的监测和预警,并采取了工程措施来减轻泥石流带来的影响。
总之,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威胁,如地震、洪水、旱灾、台风和泥石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的泥石流灾害:包括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
(1)空间分布:P54
分布广但不均匀;
以燕山、太行山等山脉连线为界:
以西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主要
分布区: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
岭山地、川滇山地、青藏高原东南
山地(冰川);
(2)成因:P52阅读
以东多呈零星分布。
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坡度大);岩石破碎;植被覆盖较差;
华北地区干旱越来越严重 的社会经济原因?
华北地区 干旱严重 的原因?
云贵高原干旱 严重的地形、 地质原因?
浙江洪涝发生月份以及 原因?
从降水的角度分析, 广东洪涝多发原因?
我国de降水 特点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注四意、观五察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梅 雨雨
蝗虫的生态习性:喜晒太阳,喜欢温暖干
燥的昆虫
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
10%~20%
蝗灾与旱灾相伴而生。
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
蝗”的记载。
②农作物因素:农作物本身的抗虫性及
栽培措施
蝗虫吃玉米、小麦、水稻等,不吃大豆、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果树等。
③害虫天敌因素:维持生态平衡可抑 制害虫增殖等。 (3)蝗灾的防治措施:
中路 东路
(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后,经河套 一带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影响我国大部分 地区。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 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西路 中路 东路
5、我国不易受 寒潮侵袭的地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一带。
6、影响寒潮 天气系统(冷锋强弱)、纬 强弱的因素: 度位置、地形
一枝黄花
水葫芦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
读三我 级国 阶分 梯层的设分色界地?形图:
昆仑山 祁 连 山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横
巫 山
断
雪
山
峰
山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 以高原盆地
加强蝗情监测; 培育蝗虫天敌的生物措施; 减少蝗虫的生存地、产卵地; 农业栽培措施; 人工捕杀;农药灭虫等。
二、我国的鼠灾: 1、特点(P60): 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2、分类:(P60-61) 根据鼠类生活习性分:喜湿鼠类危害区
耐旱鼠类危害区
根据危害的农业对象分:农田鼠害、草原鼠害、森林鼠害
(1)蝗灾的分布:部季风区多于西部;
东部季风区尤以黄河中 下游地区最为集中。
②具体分布--四大蝗区:
P60
滨湖蝗区:山东、江苏蝗区 沿海蝗区:渤海和黄海蝗区
内涝蝗区:河北、山东
河泛蝗区:黄河、淮河和 海河水系
(2)蝗灾的主要因素:P58
①气象因素:光、热、水等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注七意·观八察月
伏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注意九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北方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南方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暴雨或气温高形成的大量冰雪融水导致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开挖破坏地表结构。
(3)防御措施: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实施护坡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等防御 措施;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1、我国的泥石流 灾害:包括暴雨泥 石流和冰川泥石流
分布广但不均匀;以燕山、太行山等山脉连
一、我国的虫灾:
1、种类(P57):农作物害虫(如蝗虫)和 森林害虫(如松毛虫)。
2、危害: (1)对农作物的危害:造成农作物大面 积减产,甚至绝收;造成种植业经济损 失。
(2)对森林的危害:减少林木和林产品 生长量,甚至枯死,造成林业经济损失, 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极大破坏。
3、以蝗虫灾害为例:
线为界:以西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主要
分布区: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地、 川滇山地、青藏高原东南山地(冰川);
以东多呈零星分布。
2、我国的滑坡灾害:
(2)成因 山区地势起伏较大、 存在断层;岩体或土 体破碎、疏松;暴雨、 地震、人类活动。
(3)防御措施: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实施护坡工程、 提高植被覆盖率等防御措施;提高公众的 防灾、减灾意识。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
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 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侵袭现 象。
2、发生时间: 我国寒潮一般发生在 冬半年。每年春秋两 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 对农作物危害严重。
3、源地:
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北部
西路 4、入侵我国 的三条寒潮 路径:
(1)西路:从西 伯利亚西部进入我 国新疆,经河西走 廊向东南推进。
◇分析地形对寒潮 活动的影响:
③寒潮在南下过 程中,当地形走 向与冷空气移动 方向平行时,加 速风速,从而加 强冷空气的影响。
7、危害
8、防御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用烟熏、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种等)。
牧区 白灾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分析地形对寒潮活 动的影响:
①青藏高原地势高 而寒潮不易侵入;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 弱的冷空气有阻挡 作用,不易受到寒 潮的影响。
◇分析地形对寒潮 活动的影响:
②寒潮在南下过程中, 当地形走向与冷空气 移动方向垂直时起阻 挡作用,从而削弱冷 空气的影响;同时使 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 山体南侧相对温暖。 如秦岭、南岭等。
为主
第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500米 以下,以平原、 丘陵为主
特点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 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2/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中国气候
季风型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强烈
玉门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 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把四城市按降水量的多少依次排列。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4_、__5_、__6_、__7_、__8_、__9_月,
武汉为_3_、__4_、__5_、___6_、__7_、__8_月,北京为_7_、__8__月,哈尔滨 为_7_、__8_ 月。
3、危害:P61 危害农业、破坏草原、毁灭森林;
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破坏建筑物等。 4、防治:
创造鼠类不能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提倡生物灭鼠法;采取器械灭鼠;采取化学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