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塞下曲古诗原文及翻译
塞下曲古诗原文及翻译塞下曲古诗原文:塞下曲卢纶〔唐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古诗翻译: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塞下曲古诗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
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
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塞下曲原文及赏析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翻译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释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石棱:石头的边角。
将军——指的是西汉的飞将军李广。
鉴赏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
此为第二首,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况。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
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
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次句即续写射。
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
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
“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
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只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
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塞下曲古诗解释
塞下曲古诗解释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四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古诗简介】《塞下曲》为卢纶的组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
【翻译/译文】1、塞下曲其一翻译: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
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2、塞下曲其二翻译: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3、塞下曲其三翻译: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赏析/鉴赏】1、塞下曲其一赏析: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
本诗描写了勇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领动员出征时的威武和雄壮声势。
诗的首句描写边塞将军身佩宝箭的威武气概,金仆姑是宝箭之名,借以显示将军的非凡气度。
次句写练兵场上竖着的饰有燕尾形飘带的帅旗。
《左传》:“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这里引用“蝥弧”之典,象征着军中士气的高涨,生动地衬托了将军的八面威风,使将军形象栩栩如生。
第三句写将军下令出征。
“独立”—词,显示了将军威武屹立的气势。
末句写万千战士一呼百应的壮盛气势。
“千营”形容士军之盛壮。
“共一呼”写出了战士们的万众一心、共同赴敌的决心和浩大声势,这“一呼”大有声震山岳的雄威气势。
2、塞下曲其二赏析: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
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许浑《塞下曲》原文译文及赏析
许浑《塞下曲》原文译文及赏析这首诗以极其精练的手法,高度浓缩了战争的悲剧性。
全诗话句精练、构思巧妙、境界悲壮、意蕴深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士兵及其家属的同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塞下曲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塞下曲》原文唐代: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译文及注释译文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
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
注释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
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
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乡信:家乡来信。
犹自:仍然。
寒衣:御寒的衣服。
《塞下曲》鉴赏“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
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
这种情形是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
此诗仅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一场战争。
表面看来,作者对此战争未附以感情色彩,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
另外,诗人说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
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战,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却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动方了。
主动出击而被打败,其责任在于攻方的决策者、指挥者。
这便给与了上层统治者无声的批评。
由于作者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
此诗基调是凄婉、哀伤的。
唐代诗人写边塞战争,一般习惯于以“汉”代“唐”,但许浑在这里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用“汉”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
从另一方面,将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许也折射出对统治者的不满。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这两句运用“以一总万”的手法,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战士,写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
上半首简单叙述了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战士的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
《塞下曲》原文注释及简析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作者简介】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
唐代诗人。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
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这首诗的意思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这首诗的意思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作者简介】: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济州刺史、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
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
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
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
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不久去世。
著有《卢户部诗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时。
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某的管职。
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
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作品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塞下曲四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四首》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塞下曲四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塞下曲四首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
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
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
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霍将军。
他的部分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
将军离世,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
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注释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
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饮(yìn)马:给马喝水。
平沙:广漠的沙原。
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意思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意思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一句著名的古诗,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
这句诗的意思是:
在边塞地区,夜晚的时候,月亮已经下山,天空黑暗无光,而一群群的雁儿却高飞着。
这句诗通过描绘边塞的夜晚景象,抓住了两个寓意:一是塞上战乱频繁,军民疲惫不堪,却依然在黑暗中孤独而坚定地奔赴前线;二是雁儿的高飞象征着希望与自由,它们不受困境所限,努力追求更广阔的天空。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壮志豪情和对自由、希望的追求。
它既展示了塞上边疆的艰苦环境和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又通过雁儿的形象传达了追求自由、超越困境的向往。
整体上,这句诗表达了对困境中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自由的赞美和讴歌。
《塞下曲》诗意及赏析
《塞下曲》诗意及赏析《塞下曲》诗意及赏析(精选12篇)《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塞下曲》诗意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塞下曲》诗意及赏析篇1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
唐代诗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
天宝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
代宗大历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
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
大历十一年(776)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德宗建中元年(780)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
贞元时,在河中节度使浑□的军幕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户部郎中。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
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
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
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
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
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
《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
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傅璇琮)[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译诗、诗意]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唐-王昌龄《塞下曲》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王昌龄《塞下曲》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翻译: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注释:
1.饮(yìn)马:给马喝水。
2.平沙:广漠的沙原。
3.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
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4.昔:一作“当”。
长:一作“龙”。
5.足:一作“漏”,一作“是”。
6.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卢纶《塞下曲》赏析《塞下曲》译文及鉴赏
卢纶《塞下曲》赏析《塞下曲》译文及鉴赏《塞下曲》是由卢纶所创作的,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塞下曲》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塞下曲》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塞下曲》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满:沾满。
《塞下曲》鉴赏《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
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
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王昌龄《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原文及赏析《塞下曲》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昌龄《塞下曲》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塞下曲唐代: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译文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注释饮(yìn)马:给马喝水。
平沙:广漠的沙原。
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
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昔:一作“当”。
长:一作“龙”。
足:一作“漏”,一作“是”。
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鉴赏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平沙”谓沙漠之地。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下曲六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下曲六首》原文及翻译赏析1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古诗简介《塞下曲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六首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主要叙述了汉武帝平定匈奴侵扰的史实,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
诗中有对战士金戈铁马、奋勇战斗的歌颂,也有对闺中柔情的抒写,内容极为丰富,风格疏宕放逸,豪气充溢,表达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翻译/译文其一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其二天朝的大军开向北方的荒塞,是因为胡人的兵马准备南侵。
战士们横戈走马纵横作战,只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厚恩。
他们不畏艰苦,在瀚海握雪而餐,在陇头拂沙而眠。
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攻破敌国平定边疆,使祖国的百姓高枕无忧,安居乐业。
其三骏马像一阵旋风驰骋,战士们鸣鞭纵马出了渭桥。
背着弓箭辞别了汉地的明月,在战场上弯弓射箭打败了胡人。
战争结束后天上的客星也为之暗淡,军营渐空,海雾已消。
《塞下曲》译文
《塞下曲》译文1.卢纶《塞下曲》其三1.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译文: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2.许浑《塞下曲》1.原文: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2.译文:昨夜一场大战就在桑乾河北,秦兵战亡过半再不能把家归。
可是早上有家乡寄来的书信,还给他们捎来了过冬的寒衣。
3.高适《塞下曲》1.原文: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2.译文:装束完毕跨上轻捷的骏马,马儿轻快奔驰慷慨从戎。
倚仗着天子的威严发怒,又倚仗将军的英迈豪雄。
万鼓齐鸣如同雷震天地,千旗飘荡犹如烈火生风。
日光辉映着霜雪般的剑戈,悬空之月好像一张雕刻着图案的弓。
边境荒漠上空的乌云叠起如兵阵,黑山上的戈矛杀气直冲天穹。
唐军酣战之际太白星在夜空高悬,战罢髦头星落得一场空。
从戎万里的勇士不怕死,谁知一时竟然获得成功。
我的真容也画在麒麟阁,皇帝召见我入朝明光宫。
面对着文士我开怀大笑,《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哪里值得探究到底!古人不能明白此中玄妙,往往蹉跎一生就成白发老翁。
4.李贺《塞下曲》1.原文: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2.译文:胡人的号角声吹起了北风,蓟门的颜色比水还要白。
天空包含着青海的道路,城头上的月亮照耀千里。
露水落下,旗帜模糊不清,寒夜中刁斗敲响。
众多兵甲如同锁着的蛇鳞,战马嘶鸣在青白色的坟茔旁。
秋天静谧能看到旄头星,沙原遥远,席箕草引发羁旅之愁。
王昌龄《塞下曲》原文译文鉴赏
王昌龄《塞下曲》原文|译文|鉴赏这首《塞下曲》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塞下曲》原文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译文及注释译文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注释1.饮(yìn)马:给马喝水。
2.平沙:广漠的沙原。
3.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
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4.昔:一作“当”。
长:一作“龙”。
5.足:一作“漏”,一作“是”。
6.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鉴赏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平沙”谓沙漠之地。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塞下曲的译文
塞下曲的译文1、《塞下曲》李益【唐】佳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译文: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2、《塞下曲》高适【唐】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译文:装束毕跨上轻捷的雄骏,风度翩翩奔驰慷慨从戎。
倚凭着天子的威严发怒,又倚仗将军的英迈豪雄。
万鼓齐鸣如同雷震天地,千旗飘荡犹如烈火生风。
日光辉映霜雪般的剑戈,月亮悬空好像一张雕弓。
青海的乌云盘绕如兵阵,黑山戈矛杀气直冲天穹。
唐军酣战之际太白高悬,战罢髦头星落得一场空。
从戎万里的勇士不怕死,谁知一时竟然获得成功。
我的真容也画在麒麟阁,皇帝召见我入朝明光宫。
面对着文士我开怀大笑,你们皓首一经又何足穷!古人不能明白此中玄妙,往往蹉跎一生就成衰翁。
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
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4、《塞下曲》许浑【唐】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译文: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兵伤亡过半再也不能把家还。
次日早晨收到他们家乡寄来的书信,信中说御寒的衣服已寄出。
5、《塞下曲》卢纶【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6、《塞下曲》王昌龄【唐】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译文】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 的夜晚, 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 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下起 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刹 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 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 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 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 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 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 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 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 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 “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 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 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 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 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 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 的。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 的一种军歌。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 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 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 之意。此为第四首,描写我军胜 利后庆祝时的场景。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1.塞下曲:古时的 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 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 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 弯曲的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