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实验报告

摘要:园林土壤与园林植物生长休戚相关,并共同组成城市和社区园林生态系统,它将地下的土壤矿物质和地上的树木、花卉植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传输和转换。这里简要地阐述了园林土壤的形成、性质、特点,并就园林土壤的持续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园林土壤、特点、利用、改良

园林土壤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体,它是不仅指城市绿地系统,更包括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那一部分土壤,所以园林土壤也包括部分森林土壤和农业土壤。自然土壤、农业土壤有其自身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轨迹,园林土壤形成也不例外,它同样受到成土因素如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的作用和影响,更受到人类活动等的干预。就土壤形成的一般过程而言,成熟的土壤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母质阶段、自然土壤阶段和农业土壤阶段。园林土壤就是在农业土壤或自然土壤基础上经过人工翻动、回填、堆垫、人踩、车压等作用下形成。

本次土壤学实验进行了校园周边土壤的观察,观察对象为社区周边次生林的土壤。就成都平原而言,其土壤母质主要来源为内陆凹陷和岷江灰色冲积物质,在经过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影响下形成了灰黑色的潮土。在挖好20cm的观察剖面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剖面土壤形态观察。将剖面划分为A、B两个层次,在B层次进行观察。通过比色卡可知观察土壤为暗灰色,取一小部分土壤观察并用小刀刻画,可知湿度为稍湿,结构为较松的小块状,将土壤用清水微微湿润后可得表面不光滑反光的土块,可知质地为中壤。滴加HCI无盐酸反应。将比色盘用样品土壤摩擦洗净后,用小刀刮净盘中土壤,取黄豆大小的样品土壤置于盘中,加入混合指示剂8滴,静置片刻后读数,测得样品土壤的pH为6。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还得知样品土壤为团粒结构,其主要特征为营养成分丰富,质地疏松不粘着。

园林土壤主要有以下特点:1、土体层次较紊乱。表层土壤经常被移走或者被底层土壤所覆盖,土层中常参入底层生土。2、土壤中外来侵入体较多且分布广泛。主要侵入成分有(1)粘土砖陶瓦,本身孔隙较多,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持水能力(2)砾石,能增加土壤中大孔隙,并对压踏起支撑作用(3)有毒的沥青混凝土,最好将其去除(4)粉煤灰,含磷、钾等营养元素,质地相当于粉砂壤,对粘重土起疏松作用3、土壤物理性质差。土壤表层容重高,固相和液相相对偏高,气相偏低,受土壤温度的变化影响大4、土壤中缺乏有机质5、土壤pH偏高。与石灰侵入体多、土壤含盐量高有关,长期用矿化度高的地下水灌溉,会使土壤变碱板结6、土壤温度偏高。由于“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而城市地区地表普遍封闭,不仅阻碍了土壤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且将更多的地面热量传递到下层土壤,使土壤温度升高。

在园林绿化中,对土壤的利用应根据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所要求的土壤条件,把园林植物种植在适宜其生长的土壤中,同时对已生长园林植物的土壤,应根据园林植物对土壤条件的需要,人为地调节和改良土壤肥力因素,以满足园林植物需要的土壤条件。使树和花卉按照预期的目的生长发育,这种土壤叫做园林土壤。园林土壤可分为3种类型:保护地土壤、盆栽土壤和城市绿地土壤。

保护地土壤是指温室和塑料大棚下的土壤。盆栽土壤是由泥塘土、泥炭土、菜园土、蛭石、河沙、腐殖土、草木灰等,按照所种植物的需求,用不同土壤按照不同比例配置而来的土壤。具有可控制性,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配置不同的盆栽土壤。

城市绿地土壤有填充土、农田土、自然土壤三种类型。填充土是原来的土被翻动,土体中充填着城市建筑的渣料和垃圾。农田土是如苗圃、花圃及部分城市

绿地,这些土壤还保留着农田土的特点,但由于带土起苗,再加上枝条、树干、树根全部出圃,因此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自然土壤是如郊区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的土壤,土壤在自然植被等的影响下,土壤剖面发育层次明显。城市绿地建设成功与否,除了植物栽植、养护外,关键在于土壤。城市绿地土壤与其他区域相比,有其性质低劣、营养贫瘠、来源复杂等特点,能否对城市土壤进行合理利用与改造,将最终决定绿化效果和绿地质量的优劣。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中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园林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由于城市植被结构简单,植物群落大多呈孤岛式分布,使得园林土壤中的水、气、热循环和物质转化大大减弱。此外,人为践踏、交通碾压又提高了土壤紧实度,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需采取综合措施,以创造近自然生态条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维持土壤的良性循环,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要求。

改善措施如下:1、改进绿地种植结构。在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土壤生态环境的空间,绿地面积要相对集中,土壤边界要扩大,以维持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正常进行,实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具体设计时,要减少树木的孤植,增加群植,乔、灌、草结合,深根和浅根结合的复层混合群落,这不仅符合“互惠共生”的原理,而且随着绿地面积扩大,植物枯枝落叶及代谢产物大多数保留在系统内有利于土壤物质的积累。行道树绿化是城市中最难的课题,原因是受土地面积限制,根系的活动范围小,生存条件差。为此,建议在新城区建设时,要适当扩大绿带宽度,以改善行道树的土壤环境。2、深翻熟化,松土除草。深翻结合施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土壤通透性。除整地、定植前深翻外,对重点树种和重点区域,还应适时深翻,以刺激新根发生,保证树木随树龄的增长对肥、水的需要,促使树体健壮。深翻的时间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深翻的深度要因地、因树而异。深翻后应能保持后效多年,间隔时间根据需要决定。松土可疏松表层土壤,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返盐,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除草可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使踏实的园土恢复疏松。每年应松土除草2~3次,松土深度因苗而异。3、掺拌通气性物质。为减轻土壤严重紧实状况,可在栽植穴内或在后期掺拌粗砂、粉煤灰、碎树皮、腐叶土、草炭等物质,这样不仅能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土壤通气透水

性,而且能起到保水抑盐作用。4、铺设透气透水性地砖。过去行道树周围铺装混凝土沥青封闭地面,严重影响大气与土壤之间的气体交换和雨水的渗入,造成土壤缺氮,影响雨水资源的再利用。要改善土壤的生态条件,回归自然,应对“人行硬路”进行改造,铺设透气透水性地砖。5、设置防护隔离。面对人为践踏,可采取防护隔离措施;小型绿地边界可构筑砌石圈围成树池;行道树绿带设置围栏,减少人为和机械破坏;对主干道路和游览区的孤植大树周围铺盖金属网架,以防止践踏和土壤板结,培育和延长大树的寿命。

参考文献:

[1]黄晓全,冯绍龙,周峰.关于园林土壤及持续利用的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2001(3):46-47.

[2] 魏剑,王素君,李春光.城市园林土壤的改良利用和管理初探[J].绿色科技,2012(7):25-27.

[3]陈修富.园林土壤及其管理保护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3(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