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琉璃渠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琉璃渠村

百科名片

琉璃渠村为龙泉镇辖村,位于镇域北部,背靠九龙山,面临永定河,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全村360余户,1000余人。从元代起,朝廷即在此设琉璃局,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后又修水渠至此,村子因此得名。琉璃渠村作为琉璃之乡而声名远扬,素有“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美誉的门头沟区永定镇琉璃渠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目录

地理位置

历史痕迹

民居

特色产业

旅游

特色产品

美誉

地理位置

历史痕迹

民居

特色产业

旅游

特色产品

美誉

展开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琉璃渠村在京西九龙山的北坡,离石景山地区很近。过三家店西行过永定河桥,贴着九龙山北上不远,向西过桥洞子即到。

编辑本段历史痕迹

琉璃渠村位于门头沟区三家店永定河古渡口西岸,是经历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琉璃烧造工艺是该村传承千年的技艺。目前,该村保存有规模完整的琉璃厂商宅院、北京唯一一座黄琉璃顶清代过街天桥、、万缘同善茶棚、古道,古韵依旧,犹如置身于历史隧道。西山大道古道遗址以及数十套清代民居院落等建筑文物。

从琉璃渠村东穿过闻名遐迩的过街楼,走在村中的老街上,竟然不时地听到小贩沿街叫卖的吆喝声,仿佛找到老北京的感觉。昔日的琉璃渠不仅是享誉京城的琉璃之乡,还是店铺林立的商业重地。漫步小街和深巷,古民居、过街楼、关帝庙、琉璃窑址。

编辑本段民居

村内民居依山势而建,西高东低,很像模式口。村子不大但历史悠久,引人注目的古建筑文物可不少。

老民宅最好的要数赵家老宅和邓家大院。赵家老宅在前街过街楼口内路南

琉璃渠村

,南开门,二进四合院,虽为民居但建筑质量却采用了官式做法,南房和北房硬山合瓦顶,东房和西房采用卷棚顶,都是重檐,前廊后厦,廊子绕行一周,砖墙磨砖对缝儿,房外有砖雕,房里有暖墙,基址高,进深大,民宅中罕见。原来,那里是清代工部琉璃窑的管理机构,住着赵姓皇商,他们祖籍山西榆次,明末清初来北京烧造琉璃,同治光绪年间赵家出了个叫赵花农的,掌握了烧造琉璃的秘诀,被封了大官,专门督造琉璃为皇家建筑服务,这就是其宅院质量高的原因,也是此宅有较高文物价值的依据。邓家大院在后街东口,据说是一卖油商人所建,三进院落,临街门为拱形,可走车马,前后院子有穿厅门和过道,建筑史100多年,砖雕精美,院落静谧,木雕隔扇、地砖、火炕完整,曾有电影镜头以该宅为背景。

编辑本段特色产业

琉璃渠是北京最大的琉璃品生产基地。在封建帝王社会,琉璃品属于皇家御用品,百姓不能使用。所以琉璃渠窑厂一直为官办,官方在这里设立了琉璃局,派有六品监造官。乾隆21年,在村东入口处建起三官阁过街楼,专门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以保一方平安。

琉璃渠村明清时期被称做“琉璃厂”,自1263年起,该村就是皇家建筑材料琉璃的重要生产地。琉璃渠村烧制琉璃制品具有严格的规程和标准,制作琉璃要掌握抠、铲、捏、画、烧、装、挂、配、看、返十字诀,同时还要掌握绘画、雕塑、用色、火候等几十种工序。制作出的琉璃成品具有色彩绚丽、不怕水浸、耐风化的特点,至今依然为包括天安门、北京故宫、北海公园、颐和园、雍和宫等文物古迹提供建筑用琉璃构件、琉璃装饰品。据了解,该村里的琉璃烧造技艺已经列入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琉璃渠村还保存龙王庙、古戏台、三教庵、白衣庵、五道庙、老君堂、山神庙、三合院和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和文物古迹,这些遗迹大部分骨架尚存,少部分遭受破坏。

编辑本段旅游

过街楼

村中有市级文物三官阁过街楼。琉璃渠村过街楼在门头沟区永定河边琉璃渠村东口。俗称灯阁,亦称三官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创建,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过街楼下部为城台状,由砖石砌成。东额"带河",西额"砺山",皆是琉璃烧制。城台券洞上有殿堂3间,东向,建筑精良,为硬山琉璃瓦顶建筑。正脊内外侧均是琉璃五彩花卉,檐下悬琉璃匾额,西为“三官阁”,东为“文星高照”。前后栏墙由六角形几何图纹"龟背锦"琉璃面砖装修。琉璃饰件皆为本地烧制,是北京地区琉璃烧造业历史悠久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琉璃渠村扇鼓舞

区级文物关帝庙、万缘同善茶棚和赵氏商宅院。西山大道、妙峰山香道南道两条古道穿村而过。

琉璃厂商宅院

琉璃厂商宅院

琉璃厂商宅院是清代的建筑。两进四合院,坐北朝南,房屋由回廊相连,大门面阔,进深一间,门楼砖雕精美。前院倒座房三间,硬山清水脊。耳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二间,硬山元宝顶,石望板。后院东西厢房各三间,硬山元宝顶,板瓦合瓦,前后均有回廊。正房三间,两侧配房各二间,硬山大脊,戗檐砖雕精美,五级垂带踏步。

琉璃厂商宅院

清代乾隆年间,皇家御用琉璃厂迁到琉璃渠村,由工部派员主持烧造。京城的重要建筑,尤其是故宫、皇陵、园林等重要皇家建筑使用的琉璃饰件,基本都由琉璃渠窑烧制。也正因此,当时工部在琉璃渠窑的督烧机构建造了这个宅院。

1985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琉璃厂商宅院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琉璃渠村关帝庙和过街楼遥遥相对,在琉璃渠村的西口,紧邻古道,俗称老爷庙。

关帝庙

关帝庙建于明代,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坐西朝东,有正殿三间,硬山大脊,琉璃瓦顶,排山勾滴,垂脊有小兽,前出廊,双层檐椽,梁枋上

绘旋子彩画。正殿前有垂带八级踏步。大殿两侧耳房各一间,元宝顶,五级踏步。两厢配殿各三间,硬山元宝顶,五级踏步。

庙内原来供奉关帝像。殿内琉璃须弥座,龛台造型精美,两侧的琉璃台上有周仓、关平的立像。庙前有明、清碑刻六块,记述历代重修经过及捐资人姓名,并有修建庙前石桥、戏楼的记载。中国农村对关帝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大规模的关帝庙出现在京郊的小村子中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1985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关帝庙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万缘同善茶棚

万缘同善茶棚在村北,是通往妙峰山香道上最大的茶棚。旧时,庙会期间在香道中修建的为香客提供沿途休息和饮食的场所。万缘同善茶棚是一座古庙宇式建筑,面向大道,背靠青山,茶棚建造精良,殿院宽敞,有正殿六间,正殿勾连搭式,前为卷棚顶,后为硬山大脊,上覆绿琉璃瓦,排山勾滴,勾头滴水,墙体磨砖对缝,墀头为黄琉璃饰件。两厢配殿各5间,正殿与配殿均建在石基之上。院内方砖铺地,院前部为柏木乌头门和木栅栏。

茶棚门外两侧墙壁上镶有五彩琉璃构件,题有“万古长青”四个大字。棚院四周环以红墙。茶棚院内外有古井一口,旁置大石槽,石槽侧面刻有“万缘同善茶棚”字样。石槽原是贮水饮畜之用。

清代乾隆年间,琉璃局窑商赵姓修整了村北至野溪渡口道路,开通妙峰山进香新南道,为方便更多香客走新南道以便经过琉璃窑厂,又在赵家庙院中设置茶棚,并添设了车马大院。光绪年间,这里又经重修。香客和游人从城里到妙峰山进香,将车、马存放此处,在这里换乘轿子朝顶。

1985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万缘同善茶棚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丑儿岭山庄

丑岭儿山庄

丑儿岭山庄位于门头沟区琉璃渠村南面的山坡上。其占地面积400亩,

丑儿岭山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