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版画的历史记录——早期版画出版物举隅

合集下载

中国版画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版画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版画的渊源和发展姓名学号班级学院摘要: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版画艺术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从研究中国版画的历史出发,将中国版画的发展分成初创期、发展期、鼎盛期、普及期、新兴繁荣期五个时期,解读中国版画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寻找中国版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地位与坐标。

关键词:中国版画;历史;发展版画是绘画艺术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画种。

版画作为独立文化形态出现,应该是在人类发现了造纸和印刷术之后,这是诞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东方传到西方,又从西方传到东方。

1 初创期———唐代唐代的木刻主要是为佛教服务的,当时的宗教大发展使印刷业得以兴盛。

这一时期,印度文化的输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反映在木刻艺术中。

木刻大多反映佛经中的情节,宣扬因果轮回的宗教思想。

画中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等形象采用了工整细腻的线描阳刻手法,强调用线造型,色彩为单一的墨色或朱砂,搭配十分明净柔和,给人以极舒适的感觉。

这与当时的画风十分吻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敦煌和新疆及其他地方发现的这些雕版佛画的数量来看,足以说明唐及五代时,雕版印刷术及雕版版画已在民间被广泛运用。

它不但使雕版画从一开始就打下了稳固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后来的两宋、金元时代的版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道路。

2 发展期———宋、元时代北宋封建经济的大发展带来科技的革新与进步。

火药、罗盘针及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手工业技术的提高,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使木刻艺术得到普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

这时的木版画已经摆脱了对宗教的依赖,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了,取材范围很广,真是天文地理花鸟鱼虫无所不有。

此外民间日用版画与佛教版画也有新的发展。

元代宗教向多元发展,佛、道、基督教等并存。

木刻印刷技术趋向精良,出现了从单一的墨版或朱砂版演进到朱墨双色套印。

至此我国的雕版版画开始进入色彩套印领域。

宋、金、元朝可以说是我国雕版版画全面发展的时代,它积累了大量的版画精品和雕版版画的制作技术,为明代木刻艺术的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术名师教学专题培训讲座:儿童版画与作品欣赏

美术名师教学专题培训讲座:儿童版画与作品欣赏
0年,长于水彩、水粉画、油画等 大约300多年的保存期。保存方式需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点 控制温湿度,避免光害。保存版画最好的湿度为50%,室内如 有冷气更好,可以让画保持在适当的室温, 第二点 选择良好的存放位置,长期挂在墙面上容易背面潮湿。藏家 可留下红酒软木酒塞,削成2公分左右高度,垫在画作背后以避免受 潮。长期存放作品应以无酸纸隔离平放为宜。 第三点 无酸装裱,同时也要避免折痕。由于版画制作时完全无酸, 因此装裱时最好多花几百元来使用无酸卡纸,以免画作接触到酸性纸 张而发黄。 第四点 观赏时避免直接碰触画作,手套及口罩不可少。
综合版(多种材料、技法并用)
是指同一画面采用多样材质媒介、多种技法来表现,通过 印制完成画面,语言独特,表现力强。
材料:
底版板材:底版(较厚的纸板)等 印刷纸张:潮湿的水彩纸、版画专用纸、素描纸等(湿纸方法与 凹版印刷湿纸方法相同) 印刷油墨:凹版油墨、油墨附加剂(重晶石粉或氧化镁或炭黑、 调墨油) 制版材料:纸版,塑形膏、丙烯、大白粉调制乳胶、沙粒、纺织 物、金属(需经过镶嵌、打磨,使金属表面相对平整)、上光剂 或清漆等 清洗材料:油墨清洗剂、松节水、食用油等
材料:
制版板材:木板(梨木、椴木、胶合板等)、纸板、纤维 板、软板(珍珠板、吹塑板、KT板、PVC板、软塑板等、 麻胶板、橡胶板(PVC软板)、树脂板、石膏板等 印刷纸张:宣纸(夹宣、皮宣)、版画专用纸、素描纸、 图画纸等 印刷油墨:水性墨、油性墨、油墨附加剂(调墨油、去粘 剂、撤淡剂等) 清洗材料:油墨清洗剂(洗版液、松节水等)
《倾听》木刻 张望
1934年——1937年,青年版画家张望回汕头在中学创办少儿版 画社,从事版画教学,开设木刻版画课,在少儿版画史上具有 开拓意义。
工具:

版画基本知识之版画的起源和历史

版画基本知识之版画的起源和历史

变古笺谱》,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刊刻于 1633 年的 《十竹斋画谱》和刊刻于 1644 年的《十竹斋笺 谱》,它们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书画家胡正 言。
清代版画除了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 名。代表作品有 1696 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
他从没听过大海的声音。他的灵感来自于所有人,并且释放于钢琴上
起源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 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 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 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 868 年。四川 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
通”本早约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 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 俊秀,奏刀有神。这些便是版画的起源。
多人,成为一支阵容庞大的队伍。代表作品有《养 正》、《古列女传》等。在徽派版画以典雅、精巧 的风格畅行于世的时候,金陵(南京)、武林(杭 州)、苏州等地的版画插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版画不仅用作书籍插图,而且也用于画 家传授画法的“画谱”、文人雅士的“笺纸”、制
他从没听过大海的声音。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灵感来自于所有人,并且释放于钢琴上
历史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 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
他从没听过大海的声音。他的灵感来自于所有人,并且释放于钢琴上
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 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 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 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 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 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 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

中 国 版 画 史

中 国 版 画 史

民间版画(木版年画)
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
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传 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 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 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 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 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 乡土气息。
水 浒 传 插 图
西厢记插图
金 瓶 梅 插 图
十竹斋水印木刻画谱和笺谱(胡正言)
十竹斋画谱,书画谱(胡正言)
木刻叶子(陈老莲的水浒叶子、博古 叶子)
四十八幅《博古叶子》
清陈洪绶按明汪南暝所撰标目题赞、于去世前一年绘制的、清黄自立刻的 《博古叶子》,所绘人物有一个交合点,那就是‘金钱’
版画的续盛时期---清代
最早的版画:在敦 煌发现868年(唐) 《金刚经》扉页上 的画。《祗树给孤 独园图》是有记载 的木刻版画,
第一副标有木刻名字的版画
五代晋(公元749 年)由雷延美创 作的《大慈大悲 救苦观世音像》
版画的兴盛时期----(宋,元)
政治上的需要,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人民文化的提高促进印刷发展.出现 了书籍插图,画谱,民间日用版画, 佛教版画等
朱仙镇年画
杨家埠年画
杨柳青年画
桃花坞年画
朱 仙 镇
杨 家 埠
杨 柳 青
桃 花 坞
版画的新兴时期---民国
鲁 迅 像 曹 白 左 联
怒吼吧 李桦 中国新兴木刻社
左翼美术家联盟版画、新兴木刻社团、 抗日战争时期版画、解放战争版画
解放区木刻 人桥
古元 咱们的队伍来了 张漾兮 国统区
梅 花 喜 神 图 宋 代 宋 伯 仁
古列女传母仪传

中国版画大事年表(1931-2011)

中国版画大事年表(1931-2011)

中国版画大事年表(1931-2011)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大事年表(1931—1990)中国新兴版画创作是在1931年才和观众见面的, 但在它诞生之前已经有过一段孕育的历史, 有过一些和它关系十分密切的活动。

1929年鲁迅与柔石、崔真吾、王方仁等以“朝华社”名义出版《艺苑朝华》五本, 它们是: 《近代木刻选集》(1) 、《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2) 、《比亚兹莱画选》和《新俄画选》。

1929年1月22日一八艺社在杭州国立艺术院成立。

1930年7月鲁迅译普列哈诺夫《艺术论》出版。

1930年8月左翼美术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当场通过十大决议案如下:1. 组织参加一切革命的实际行动。

2. 供给各友谊团体画材。

3. 组织工场农村写生团、摄影队。

4. 组织研究会、讲演会。

5. 组织美术研究所。

6. 领导各学校团体。

7. 推动文化团体协议会。

8. 出版美术上的言论刊物。

9. 开大规模的普罗美术展览会。

10. 开多量的移动展览会。

1930年9月18日左翼文化总同盟召开成立准备会。

1930年9月鲁迅出版德国青年木刻家梅斐尔德的《士敏土之图》。

1930年10月4—5日鲁迅在上海北四川路日商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举办第一次《版画展览会》。

一九三一年版画纪事初春张眺(耶林)、于海(于寄愚)、陈卓坤(陈广) 、陈耀唐(陈铁耕)等联合上海周熙(江丰) 等人成立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

5月22日鲁迅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一文。

6月11日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在上海虹口每日新闻社楼上举行。

展出杭州社员作品180幅, 其中有油画、雕塑、图案及木刻。

这是木刻首次在展览会上的展出。

出版《一八艺社1931年展览会画册》一种, 有鲁迅序文《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8月6日鲁迅经内山完造的介绍, 与内山嘉吉洽商举办木刻讲习会事。

8月17日鲁迅举办木刻讲习会, 请内山嘉吉主讲木刻技法知识, 鲁迅亲自主持并担任翻译。

参加讲习会的人员有: 陈广、陈铁耕、江丰、黄山定、李岫石、顾鸿干、郑启凡、钟步青、乐以钧、苗勃然、倪焕之、胡仲明、郑川谷13人。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摘要:新兴木刻版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地位对于这个时代来讲也是不可泯灭的。

新兴木刻版画之所以快速发展,得益于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新一批木刻版画家的创作及发展,也归功于当时政治环境的使然。

木刻版画发展到今天更加具有魅力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新兴木刻版画;鲁迅;一批木刻版画家;版画作品时代分析一、鲁迅是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推动者和奠基人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思想界似乎一下子打开了大门,知识分子们把西方的思想,一股脑儿的全都介绍进来。

但是,由于当时底层的大部分民众都是文盲,这些启蒙思想进入到了中国之后,根本没有办法渗入到民众的头脑当中。

面对启蒙运动的上不达下,鲁迅在文字之外用表现性更强的更有感染力的画面去展现,而黑白分明、表现性突出的木刻版画无疑是当时最适合中国时局的。

版画家赵延年先生曾经说过,“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母亲”。

他对中国版画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是不惜一切的。

鲁迅通过朝花旬刊来介绍外国美术,1928年鲁迅在上海创办《奔流》杂志,他对这个杂志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之高的,希望能够多加一点精美的插图,但是当时的印刷条件和理念远远不能满足鲁迅的要求。

有感于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同时也是出于对这一门艺术的敏感和自觉,鲁迅就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力推动版画艺术。

1930年7月6-8日,鲁迅提供部分作品并资助资金,支持左翼美术组织“时代美术社”。

1930年10月14-15日,与内山完造合作,在北四川路日商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举办《世界作家版画展》。

1931年鲁迅举办木刻讲习班,通过生动的画面讲述新兴木刻版画兴起的源流。

版画家李桦认为木刻讲习班对中国新兴版画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推动了广州美术版画的发展。

鲁迅全集里记载,他现存指导青年木刻书信126封,详细讨论青年木刻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思想。

他还不断地介绍外国版画家,当时在鲁迅身边聚集了很多进步青年,他们对这些新兴事物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而且版画它自身的特点也契合了广泛宣传进步思想的需求。

中国新兴版画本土化进程

中国新兴版画本土化进程

中国新兴版画本土化进程作者:陶镧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6期摘要:1929年开始,鲁迅先生引进介绍西方版画,到文革结束,各时期版画不断的变革,适应中国大众的审美需求,从批判社会黑暗,反映劳苦大众的苦难展开;再与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内战的时代诉求紧密结合;再到歌颂国家建设,听从党的號召,中国新兴版画本土化进程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展开的。

关键词:新兴版画;时代精神;本土化中国新兴版画真正始于1931年,是在“一八艺社1931年习作展览会”[1]上首次出现。

在此之前,中国新兴版画的导师鲁迅先生已向进步青年介绍了许多外国版画,陆续出版版画画册,如:《近代木刻选集》(两册)(1929年)、《新俄画选》(1930年),还组织版画展:“西洋木刻展览会”(1930年)。

版画之所以称之为“新兴”版画,是因为区别中国传统的版画,它是一种自绘自刻自印于一身的版画创作,不同于传统的绘、刻、印分工式的版画绘制方式。

同时,它以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反映劳苦大众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社会的残酷,版画内容注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实主义精神。

有人称中国版画的兴起是版画“回娘家”,这是因为,由于中国传统版画的传播影响了欧洲版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创造欧洲辉煌的版画史。

进入20世纪,经鲁迅先生的大力倡导,引进西方版画,影响中国版画发展,从此开始了新的发展,这绝非中国传统版画的直接蜕变。

一、导师呵护下的成长(1931——1937年)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初期,鲁迅先生不断向进步青年介绍外国版画,据统计,出版画册多达12种,其中外国版画占了10种,及举办多次外国版画展,除上文提到的还有:《士敏土之图》(1931年)、《一个人的受难》(1933年)、《引玉集》(1934年)、《苏联版画集》(1936年)、《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1936年)、《死魂灵一百图》(1936年)、《木刻创作法》(1933年鲁迅亲自校阅作序,1937年出版)、《北平笺谱》(1934年)、《十竹斋笺谱》(1935年)(以上两本同郑振铎合资编印);“德国作家版画展”(1932年)、“德俄版画展览会”(1933年)、“俄法书籍插图展览会”(1933年)。

新兴木刻运动的启示——版画课程思政案例

新兴木刻运动的启示——版画课程思政案例

新兴木刻运动的启示——版画课程思政案例摘要: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画面呈现特有的简洁、概括、明快或强烈的视觉效果。

由于版画的特点及中国版画的发生发展,版画课天然带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适用于美术类所有专业学生,初步的版画课也适用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

关键词:木刻;版画1. 新兴木刻的发生、发展教师:“谈到新兴木刻运动,必须谈到一个人———鲁迅。

鲁迅先生不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不仅搞设计,还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1929年,鲁迅先生组织了‘朝花社’出版了《艺苑朝华》,介绍了大量的国外画家的黑白画和木刻作品。

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牺牲》发表在《北斗》杂志。

1931年,鲁迅在上海邀请日本版画家为13名左翼进步青年举办了木刻讲习班。

为了推动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鲁迅不断地介绍、翻印外国版画作品,费尽心血收藏原作,推动组织外国版画展览,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学习西方版画。

其中苏联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中的革命性与德国表现主义作品中夸张的手法、强烈的情感表达都是当时中国创作版画急需的养料。

尤其是德国艺术家珂勒惠支的作品对中国创作版画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家在课前都收集查阅了珂勒惠支的作品,谁能说说她的作品都是表现什么内容的,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学生:“她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底层人民的流离失所、战争、饥饿、疾病、死亡、妇女与儿童。

我们能感受到到压抑、痛苦、悲哀、愤怒、呼喊和战斗。

”教师:“罗曼·罗兰曾说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就是这满目疮痍的悲怆打动了一颗颗赤子心,激励被压迫的底层民众奋起反抗。

就像作品The Living to the Dead画面构图以及黑色面积安排巧妙,僵硬的直挺挺的死者被大面积浓密的黑暗挤压在画面最下方,压的人无法呼吸,画面上方人们挤挤挨挨的面孔将战栗、悲凉、痛苦、愤怒一股脑投入下方无边的黑暗。

李桦先生在1935年创作的《怒吼吧中国》人物形象铿锵有力,肌肉、表情的刻画与线条的处理体现出对表现主义营养的吸收,他将中国传统造型线条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浅谈鲁迅倡导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历史意义

浅谈鲁迅倡导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历史意义

浅谈鲁迅倡导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历史意义作者:栗妍艺来源:《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03期摘要:版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距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在历史长河中版画艺术给我们留下许多丰富的作品。

在我国众多的艺术形式中,版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个艺术形式,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本文介绍新兴版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影响,最后论述了鲁迅倡导新兴木刻版画的历史意义。

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关键词:版画;新兴木刻版画;历史意义一、新兴木刻版画概述(一)新兴木刻版画背景新兴的木刻版画创始人是鲁迅,在一九三一年鲁迅在上海发起的版画运动,被称之为新兴木刻版画。

在三十年代,中国正处于革命战争时期,而当时欧洲各式各样的艺术流派也到处泛滥着,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一定的影响,鲁迅对很有自己的看法,当时正是国共两党的战争时期,日益腐败不得人心的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围剿,同时还禁止进步书刊的出版,大力打压文化团体,引起了人民的反感。

鲁迅作为左翼作家的代表,奋力掀起革命文学艺术的旗帜,响应革命的号召,与国民党打起了反文化围剿的战争。

在一九三零年,鲁迅等又继续出版了《新俄画选》,主要内容为苏联木刻12幅。

这些画册也是鲁迅像广大青年渗透创作木刻的起步,也是引领创作木刻前进的基础,鲁迅认为作为革命的需要,版画涉及的范围最广,所以要大力提倡。

(二)新兴木刻版画的发展新兴版画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成长期、繁荣期、转型期,这几个时期充分记录了新兴版画的成长。

在鲁迅的倡导下,新兴版画萌芽于一九三一年的春天,许多进步的艺术青年就将木刻团体组合起来。

如“一八艺社”,成员有张眺(耶林)、于海(于寄愚)、陈卓坤(陈广)、陈耀唐(陈铁耕)等在上海成立一八艺社的研究所,当年的六月就在上海举行了一八艺社的习作展览,一共展出一百八十幅,在这次展览中,新兴木刻版画首次亮相,而且还将展览的作品出版为画册,同时鲁迅为画册做序。

鲁迅于文学之外的“第二战场”——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鲁迅于文学之外的“第二战场”——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鲁迅于文学之外的“第二战场”——新兴木刻版画运动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很多艺术家已不再画木刻版画,这一艺术形式似乎已远离我们的生活。

而在大半个世纪前,木刻版画作为一种新兴艺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价值在当时是以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社会矛盾愈发激烈。

弃医从文的鲁迅决心带领一批中国青年艺术家,通过艺术找寻救亡图存的道路,并由此催生在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浪潮——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创办“木刻讲习会”1931年8月,鲁迅在上海举办了为期六天的“木刻讲习会”,选定13名进步美术青年为学员,并邀请其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版画教师内山嘉吉讲授木刻技艺,由鲁迅亲自主持和翻译。

李桦《鲁迅先生在木刻讲习会》木刻版画 1956年“木刻讲习会”拉开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序幕,同时也被视为中国现代版画的开端。

通过“木刻讲习会”,木刻创作的知识和技法得到了初步普及,培训了一批青年木刻骨干,形成了一支木刻队伍的雏形,极大地推动了木刻创作活动,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展播下了第一把星星燎原的火种。

引入外国木刻版画当时中国美术界创作版画艺术的人很少,并且在国内“没有技法上的指导者”。

鲁迅认为,中国当时的制版和印刷技术不高,如果要认真研究木刻,就必须向外国学习。

鲁迅通过出版书籍和举办展览的方式,将外国艺术家的木刻版画介绍到中国,诸如《木刻创作法》《近代木刻选集》《苏联版画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比亚兹莱画选》等版画图册相继问世。

自1930年起,鲁迅在上海先后参与举办了四次外国版画展览。

他希望借此机会,中国青年版画家的眼界能够得以拓宽,版画技术能够得以提高,师资不足的问题能够得以弥补。

展览不仅对艺术家大有裨益,同时也通过其表现内容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中国人民。

李桦《怒吼吧!中国》20cm×15cm 木刻版画 1935年虽然条件艰苦,但年轻的版画家们依然克服困难,创作出了一批经典作品,为后世留下了这个时代的印迹。

初中美术版画与印刷术发展历程

初中美术版画与印刷术发展历程

初中美术版画的教学现状
版画教学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版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版画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
版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团队 协作能力
初中美术版画的发展趋势
版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版画题材的丰富和多样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 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关注 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鼓励 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印刷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
印刷术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版画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版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如数 字版画等
04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的发明和演变
发明时间:东汉时期
发明人:蔡伦
发明过程:改进造纸术, 发明活字印刷术
演变历程:从雕版印刷到 活字印刷,再到现代印刷 技术
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播, 推动了社会进步
现代印刷术的发展:数字 化、智能化、环保化
版画与印刷术的发 展历程反映了人类 文明的进步和艺术 审美的变化。
版画与印刷术在美术 史上的地位体现在其 对绘画、雕塑、建筑 等艺术形式的影响和 推动上。
版画与印刷术在美术 史上的地位还体现在 其对文化传播和社会 发展的贡献上。
版画与印刷术的文化传承价值
版画与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印刷术:通过活字印刷、雕版印刷等方式,将文字、图像等复制到纸张上

中国新兴木刻运动

中国新兴木刻运动

感谢观看
1937年3月上海木刻作者协会成立。从此,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进入到八年抗战木刻时期。新兴木刻运动是三 四十年代最活跃和最具有战斗性的美术运动之一。它的发展在鲁迅看来关乎中国艺术的前进方向。中国现代美术 的现实主义作品正是由新兴版画开始的,把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也是从新兴木刻开始实践的。艺术家们怀着民族 忧患意识用各种美术形式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1930年,左翼美术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左翼文化总同盟召开成立准备会,参加代表有左联、社联、美联、剧 联等团体代表20余人。同年,鲁迅翻译普列汉诺夫《艺术论》、德国木刻家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出版,并在 上海市北四川路日商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举办第次“版画展览会”。
《负伤的头》,张望,1934年 1931年初春,被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除和被迫退学的“一八艺社”社 员张跳(耶林)、于海(于寄愚)、陈卓坤(陈广)、陈耀唐(陈铁耕)等联合上海周熙(江丰)等人成立上海 “一八艺术研究所”,所址在江湾虹口公园对面。6月11日,“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在上海虹口“每日新闻社” 楼上举行。展出杭州社员作品180幅,其中有油画、雕塑、图案及木刻。出版《一八艺社一九三一年展览会画 册》。有鲁迅序文《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8月17日,鲁迅举办木刻讲习会,请内山嘉吉主讲木刻技法知 识,鲁迅亲自主持并翻译。参加者有陈广、陈铁耕、江丰、黄山定、李岫石、顾鸿干、郑启凡、钟步卿、乐以钧、 苗勃然、倪焕之、胡钟明、郑川谷13人。讲习会至22日结束。 (合影照片现存于鲁迅博物馆 )
就像近代美术史研究专家李伟铭先生所概括的新兴木刻运动那样:“从早期追踵马绥莱尔大刀阔斧的黑白平 面风格,到转而模仿承接欧洲正统的注重物体明暗处理的苏联木刻,最后在传统的民间木版画中获得新的启 发。””中国的版画家在借鉴各种经验和探索各种技巧、语言发展的可能性的同时,更进行对社会苦难根源执着 的追问和维护人性尊严的抗争过程中,无论是版画风格的选择还是版画题材的选择,都渐已呈现出知识分子追求 现代化的自觉独立的一面。

“新兴木刻”之后的木刻版画1930至今

“新兴木刻”之后的木刻版画1930至今

“新兴木刻”之后的木刻版画1930至今作者:暂无来源:《收藏/拍卖》 2014年第9期清末鸦片战争后,欧洲的石版、铜版画技术先后传入中国,清代光绪十年上海“点石斋”石印画报刊行、光绪十一年天津石印报纸面世对传统木版产生很大冲击,雕刻印刷技艺方面来说,未见较前有所提高和发展,木刻也日渐衰退及至1949 年之前的50 年里,传统木刻画更是每况愈下,奄奄一息的仅存待毙了。

鲁迅和郑振铎鉴于此,于1933 年极力推动合编了《北平笺谱》,1934 年,委托荣宝斋重刻辑印《十竹斋笺谱》,成为传统彩印木刻的总集,此举虽然稍振当时低迷的传统木刻艺术,并使得这种濒临失传的饾版印刷术得以延续,但是始终未能扭转传统木刻的衰败之势。

20 世纪30 年代,鲁迅倡导发起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为中国木刻版画带来了复兴与革新,同时也打破了之前中国版画停留在印刷出版方面的创作,开启了中国现代版画艺术原创时代。

新兴版画运动初期主要以油印黑白木刻为主,一开始以战斗的姿态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相连,发挥着投枪和匕首的战斗作用。

萌芽时期的新兴版画正处在起步阶段,少数从事版画创作的艺术青年,不但缺乏良好的绘画基础,更不谙熟版画的制作技术,所以在艺术上显得比较粗糙幼稚,而且还存在有相当洋化的作风。

但是,萌芽时期的新兴版画在内容上却紧密地联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真实地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斗争。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版画在形式风格上也有很大变化,洋化倾向逐渐减弱,代之以新鲜活泼、明朗朴实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特别是解放区的作品,吸收了当地民间美术、剪纸、窗花、民间木板年画的特点,融合新法,创造了崭新的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

与此同时,版画家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在逐渐形成,解放区的力群、彦涵、古元、罗工柳、焦心河、马达、沃渣,国统区的李桦、新波、张漾兮、荒烟、朱宣咸、朱鸣冈、黄永玉、梁永泰等,他们的作品都以显著的个性色彩独步于版画界。

版画

版画

版画经典百年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

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

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

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url目录graphic什么是版画?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

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 年。

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

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

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

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

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

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

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

元代的“平话”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浅谈中国版画艺术从古至今的演变

浅谈中国版画艺术从古至今的演变

浅谈中国版画艺术从古至今的演变浅谈中国版画艺术从古至今的演变论文导读:中国复制版画有始于隋,盛于唐,精于明的说法。

关键词:复制版画,古代版画创作版画,新兴与抗战木刻,现代版画按照时间的顺序中国版画刻可简要分为古代版画阶段、新兴木刻与抗战木刻阶段、现代版画阶段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版画自然也产生于中国,凸版印刷早期雏形是从印章、拓石演变而来的。

早在商代就有印章出现,石刻几乎与印章同时产生,为人们提供了大面积复制的方法。

真正标志着印刷术产生的是雕版印刷。

雕版的方法是将写好的字或图反贴在木板上,将空白地方雕刻掉,制成凸版,拓墨后再将纸放在木雕版上压印,制成卷轴式的书。

目前被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木刻版画是1990年于我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咸通九年雕版印刷的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即《金刚经》)的卷首扉页画《诋树给孤独园说法图》。

参考。

参考。

从这幅木版画的印刻手法来看,已经相当成熟,可以推断我国版画出现的年代比唐代还要更早些.唐代的木刻版画主要为佛教服务,大多反映佛经中的情节,宣扬因果轮回的宗教思想。

画中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等形象采用工整细腻的线描阳刻手法,强调用线造型,这与当时的画风十分吻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成为我国木刻版画日后发展的主要形式。

雕版印刷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是我国雕版印刷高度发展的时代。

因此,中国复制版画有始于隋,盛于唐,精于明的说法。

版画已不再是单一的佛教题材,开始和民众生活需求结合起来。

插图的形式经常出现于各类图书中,题材范围涉及方方面面。

元代已产生了两版套色技术,世界上最早的套色版书籍是元代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明代是我国传统木版画发展的全盛时期。

经济的发展带来书籍发行量的剧增。

当时出现了以黄、汪两家为代表的安微新安派,还有江苏的金陵派、福建建安派等,湖州凌蒙首次用四色套印出版图书《世说新语》,使分色套印得以实现。

金陵人胡正言创造发明了版技术的代表作。

中国早期绘画西洋版画

中国早期绘画西洋版画

中国早期绘画西洋版画中国早期绘画(1845年-1856年)西洋版画再现中国强盛帝京300年【珍贵图文】1805 -威廉·亚历山大-中国的服装(古画)17至19世纪西方版画中的北京朝鲜画家笔下的北京长这样英国画师笔下的乾隆年间风土人情英国女画家笔下“万恶的旧中国”中国早期绘画(1845年-1856年)中国早期绘画(1845年-1856年)1、1845年绘画皇帝2、宗教3、传教4、传教士在中国5、1845年绘画惩罚犯人6、十三陵?7、1845年宫女8、侵略军上岸9、1845年战争准备10、1856年人物11、1856年牛拉磨12、1845年打扳子1864年法国人的中国游记西洋版画再现中国强盛帝京300年【珍贵图文】1858年《泰晤士报·图文版》刊登的紫禁城及北海鸟瞰图。

京城西边的城门-阜成门或德胜门刊印年代1796年作者威廉亚历山大出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纵观清朝300年从17世纪初期到20世纪初期,历史跨度达到近300年,几乎涵盖了清朝立国以来所有皇帝的肖像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皇家庆典礼仪,到平头百姓的婚丧嫁娶,清王朝沧桑变迁汇聚,风土人情一览无遗。

顺治和两位皇后的肖像,康熙晚年的“千叟宴”,乾隆接见英国使团,同治大婚,庚子之变(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光绪返京。

这些过去只能依靠历史典籍想象的历史中的“重大新闻”,却通过西洋版画,让人有了直观的感受。

这次展出的版画中,最早的一批是1665年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跟随荷兰使团访问清廷时创作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觐见鞑靼可汗》组画。

因为当时清廷礼仪十分严谨,官员思想保守,许多场景都是尼霍夫事后依靠记忆补画,与历史中的记载出入甚大,但却是西方人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大国。

而到了1902年创作的光绪返京后第一次接见外国使者中,作者已经能够在现场进行创作,从队伍的行进顺序,到人物的衣着打扮,神态和配饰,都几乎和史料记载的一模一样。

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

xx版画的发展历程发布时间:2007-12-05历史篇版画千年:xx版画的发展历程版画出现在人们的目光中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

尤其在中国,版画的历史更是一个充满光彩与荣耀的传奇。

从艺术角度讲,版画是一种内涵丰富、独特精彩的表现形式。

她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文明与美的历程。

她又与时代融合得如此完美,在不觉中已走在我们的身侧。

介绍版画不能回避与印刷术的关系。

这也是诸多报道中对版画“复制品”性质的重视原因。

作为印刷术的诞生地,中国“印刷品”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隋唐至今1300多年,印刷术生在中国,长在华夏,而后远播世界。

对中国及世界文明的传播、文化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功用性、复制性是印刷术的意义所在,同时也寓于版画艺术之中。

中国的印刷术称“雕版印刷术”。

其诞生800年后其他印刷方式先后出现于欧美,但起源均以实用为目的。

可以说版画在印刷术发明时便已产生,只是掩于技术功用性之下,尚未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

世界各地遗存的古代版画作品甚丰,其中所蕴涵的独特艺术性、精神性,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所以,版画并未因其与印刷术的亲缘关系而淹灭自身的价值。

中国古代版画1中国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

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

全卷是七张纸拼成,第一张引首扉画为佛在祗树给孤独园长老须菩提说法图。

这件作品线纹流利、细致,经文字体笔画也极精美规整,表现出雕刻技术已非常成熟。

它的现世至少可以说明,雕版技术应该在此之前早已开始了。

这一幅引首扉画的构图形式成为此后佛经扉画的标准格式。

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xx”本早约百年。

敦煌还发现有捺印的千体佛像残幅,是墨印的成排的小佛像,再用笔加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