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观察的学问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观察的学问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细致观察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或图片;2.备置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和思考,你能从一个物体中发现什么?观察有什么技巧?2.师生互动:听取学生观察的经验和技巧。

Step 2 观察的目的和意义(5分钟)1.导入:通过观察的故事或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2.教师解释:观察是通过用眼睛、用耳朵、用手等感官器官来了解事物的特点、规律、变化等。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有关事物的信息,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Step 3 观察的方式和技巧(15分钟)1.老师示范:选择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如鲜花或树叶,向学生展示如何观察。

比如,先用眼睛看,然后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试。

2.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用绘画、写字、贴纸等方式记录。

Step 4 观察的结果和思考(20分钟)1.学生呈现:邀请每组学生展示他们观察的结果,并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发现。

2.教师指导:通过追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进一步思考,提醒他们注意观察中的细节和规律。

3.教师补充:补充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Step 5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15分钟)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结果,提出一些问题,如花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树叶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分组: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找寻解决办法。

Step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1.学生回顾:要求学生回顾整个观察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并讨论观察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解决办法或观察成果。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观察的学问”为课题,通过“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4个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的一般方法,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好方法准备。

“问题与思考”通过一段文字和一副小学生正在观察的图片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与探究”部分介绍了观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两种观察方法;“实践与探究”部分通过观察发现可以探究的问题,在于引发思考,发现问题。

“总结与交流”部分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观察法,包括观察工具、观察内容、观察记录、观察总结。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总是对陌生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始于观察。

而观察法正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而让小学生掌握住最基本的方法并带着好奇的心去实践探索,才能让学生养成乐于质疑、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这才是现代小学生必备的一些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和不同事物的观察,了解观察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探究兴趣,初步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教师启发和学生看图片、观察实物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1、学生准备:(1)课前通过上网、访问等方式,了解观察的一般方法。

(2)收集有关测试观察力的图片。

(3)上课前,通知学生将苹果、梨、橙子、香蕉等水果带到学校。

2、教师准备:(1)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观察法的相关资料。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方法:全面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动态观察等。

2. 观察技巧:观察的顺序、观察的视角、观察的距离、观察的角度等。

3. 观察实践: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观察技巧的实践。

2. 教学难点:观察的敏锐性和准确性的提高,观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入观察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践,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环境等。

4. 分享交流:让学生分享观察的结果和心得,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的学问》2. 内容:观察方法、观察技巧、观察实践、观察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观察结果,进行观察分析。

2. 观察周围的环境,提出改善建议,进行观察报告。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观察实践的效果如何。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进。

3. 学生的观察方法和技巧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否得到了培养,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图片或短视频,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观察现象,如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季节更替、天气变化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欲望。

山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山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观察的学问》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片和实物的观察,明白什么是观察以及观察的方法。

2.通过演示和指导,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世界。

3.团体合作,共同提高。

4.激发兴趣,初步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二.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三.教学准备(1)一些有关测试观察力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3)引导学生前置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奇思妙想,我来观看!(1)师: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而事实上,世界上的人的确有智力的区别,不过,不要以为智商高就能有好的作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当的,之所以有些人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有耐力,毅力,还有,就是敏锐的观察力。

可爱的孩子们,你有一双清澈而犀利的眼睛吗?让老师来考考你吧!这是美国智力趣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

图中有辆公共汽车,有 A 和 B 两个汽车站。

问: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 A 车站,还是驶往 B 车站?(2)学生分组交流和讨论,并且让每个小组来说出答案,并且要说说自己寻找出答案的依据。

(3)教师公布答案,并点评各个小组的表现。

答案: 汽车驶往 A 方向。

因为图中的公共汽车面向你的一面没有车门,因此根据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车门总是在车头的右手方向,推断出公共汽车驶往 A 方向。

图中虽然设置的情境是在美国,但是中美国家的规则是一样的,都靠右侧行驶。

(4)师总结:什么是观察?你怎么观察的?你知道哪些观察方法?(板书)观是看,察是想。

我们观察问题,不仅仅应该知道事物是这样,而且必须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的,有了观察,便开始有了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如果我们把观察比作蜜蜂采花粉,那么思维等心理活动就好比将花粉酿成蜜,没有花粉就酿不出蜂蜜。

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所以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1.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1.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3)明确方法,学以致用下面就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观察第二、三组图片,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看出其中的不同?2.横看成岭侧成峰(1)观察图片,质疑探究同学们第一关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相信第二关也不在话下,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思考,总结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出来的?的确如此,观察的重点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不同,这种方法就叫“抓重点”也叫“多角度”地看。

(板书:抓住重点多个角度)(3)明确方法,学以致用按照这种方法观察第二幅图片,会看到什么,谁能到讲台上指给大家看?3.七嘴八舌话长短(1)观察图片,质疑探究进入第三关,同学们更得仔细了。

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图片)你感觉AB与CD谁长?(2)引导思考,总结方法要知道它们是不是一样长,有什么方法呢?师随机板书:测量、比较学生运用方法找不同.学生谈看到的景象学生总结方法学生运用方法谈看到的景象学生谈看上去的感觉学生谈方法图片,强化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谈看到了什么,从而自己总结观察的方法是抓重点、多角度观察,并用这种方法观察其他同类图片,强化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遇到此类问题要通过测量、比较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且(3)明确方法,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就按照你们说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看来是你的眼睛欺骗了你。

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和实际情况并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来验证一下了。

4.你说我猜最有趣同学们玩过“我说你猜”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1)出示规则,组织游戏老师出示图片,一个人说,一个人猜,要注意说的人不能直接说出它的名字,可以通过它的形状、颜色等特点猜出是什么。

谁愿意来玩这个游戏?就请你们两个吧!你们谁来说?谁来猜?其他同学要注意听,老师请你们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说的怎么样?准备好了吗?(2)引导评价,总结方法谁能评价一下,他说的怎么样?师随机板书:抓特征(3)直示方法,继续游戏观察的方法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而且可以用耳朵听、鼻子闻、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一人说一人猜,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随时评价学生玩你说我猜学生评价认识到错觉的存在和“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从而树立科学观察的意识。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片和实物的观察,明白什么是观察以及观察的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探究兴趣,初步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4.在活动中让学生领会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图片,学生讨论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车站?【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课前讨论,让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观察的必要性。

一、创设情境,体会意义(1)课前活动交流。

课前,老师通过"人人通”平台给同学们发了一张图片,让大家在学习圈里讨论。

大家还记得吗?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仔细观察,图上除了车站和人,还有什么?公交车上都有什么?我们想要上车应该有什么?对了,可是面对我们的这一面是没有门的,而根据交通规则,汽车都是靠右行驶的,车门应该在车头的右手方向,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车的哪一面?因此可以推断出公共汽车驶往A方向。

其实,这是美国智力趣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

看来很多问题并不困难,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能解决。

那么说到观察,什么是观察?观察,仅仅依靠眼睛能行吗?观察的方法有哪些呢?就让我们一起在今天的思维训练活动中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吧!(板书:观察的学问)【设计意图】借助课前活动引发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并以此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依托活动,总结提炼1. 活动一:多角度观察。

下面我们来举行一个观察大比拼的活动,看看谁的观察力最好,想参加吗?观察力大比拼第一关,老师在空间里搜集了一写图片,放在了同学们的学习任务中,请同学们打开学习任务,仔细观察,看看在这几幅图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使用PAD看,之后全班交流)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仔细观察,你能看到什么?通过观察刚才几幅图,你认为在观察时,可以怎样去观察?小结:从不同的方位,即上下前后左右,从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观察。

《观察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观察的定义和重要性2.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3. 观察的分类和应用4. 观察与思维、创新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的定义和重要性,明确观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方法和技巧观察身边的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

教学难点:1. 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2. 观察与思维、创新的结合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观察示例、观察记录表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笔、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观察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观察的基本概念,明确观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讲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如比较观察、顺序观察、细节观察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4. 观察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和技巧,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5. 观察分享: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互相交流观察的心得和发现。

6. 观察与思维、创新的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观察过程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板书设计:1. 《观察的学问》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内容5. 教学过程6. 教学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某一事物,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和技巧,记录下观察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片和不同的食物观察,了解观察的一般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培养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请两名同学到讲台上,观察一下,他们的相同与不同。

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积极自由回答。

这些信息都是通过观察的得到的。

板书课题(观察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明确方法1、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观察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给同学们十秒钟,看谁最快找出图中的不同。

请找的最快的同学汇报结果。

并把找的快的方法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同学们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们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我们身体上还有一个乐于挑战的小器官就是我们的小耳朵。

下面听老师讲故事《瞎子摸象》,你们认真倾听。

讲故事。

一位盲人水说大象是绳子,一位盲人说大象是一面墙,一位盲人说大象是一扇扇子。

你觉得他们说的大象是你所认识的大象吗?为什么不是?引导出观察不全面。

板书:全面多角度观察。

2、完成学习卡。

按一定顺序观察从左到右、全面多角度观察学生汇报,找到多种不同的方法。

3、视觉冲击,学习探究。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观察的技巧,现在考考你们的观察力。

请看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一位老人、老奶奶、……师:你们的眼睛会不会欺骗你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是一位公主。

三、小组合作,实验体验。

眼睛所观察到的是最形象与震撼的。

只用眼睛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它有时也会欺骗你,你被眼睛欺骗过吗?自由发言。

其实在生活中,不仅仅可以用肉眼观察,还可以用嘴巴尝。

尝到他们的酸甜苦辣……老师准备来了一些食物。

想不想观察一下!请同学们阅读温馨提示,读完后坐端正。

小组合作,完成《我观察的食物》记录单。

四、总结与交流。

投影展示孩子们的成果。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观察方法?你还想学习有关观察的什么知识?课下作业:我们离不开家里的生活习惯,家是爱的港湾,每个家都有不同的特点。

观察的学问(教学反思)-2020-202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观察的学问(教学反思)-2020-202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观察的学问》课后反思我常思考一个问题:理想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应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探索欲望强烈;思维火花迸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在热烈的双边对话中,达成活动目标……或许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高境界。

总憧憬着能给孩子们提供和谐、融洽的,机灵、开放、互动的,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存在价值的课堂,并把它作为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标。

通过讲授《观察的学问》一课,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生成新课的思考在磨课团队的指导下,我懂得了生成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首先,把握“以生为本”的设计原则。

我在设计活动流程时将活动前置,先让学生领取材料进行自由观察、探究,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观察的方法。

其次,反复推敲每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学生“自由探究,明确方法”之后,我设计了“实践体验,快乐探究”环节,通过“它究竟是什么”和“观察小白兔”两个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将小组合作得出的观察方法得以实践运用。

第三,增加思维含量,体现课堂层次性。

在“快乐探究”之后,我设计了“拓展升华,深化认识”环节,旨在从“观察”向“学问”的过渡,让同学们感受到:观察不但作用很大,而且学问很多。

“闯三关”锻炼的是学生们的思维,大脑思维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最根本的实践活动。

第四,增强目标意识。

三维目标确立以后,每个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直接与达成目标有关,脱离达标的活动即便再精彩也应舍弃。

二、方法指导的反思观察法在科学课中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探究方法。

科学课堂上的观察尽量排除感官的错觉,借助工具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验证,得出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数据或结论,这个过程具有科学统一性、客观真理性和动态发展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观察的学问》旨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为以后的活动做好方法准备。

与科学探究不同的是:对观察的结论不做重点探讨和验证,让学生认识感官错觉的存在,不断发散学生思维。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 观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观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生活中有趣的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1)讲解观察的定义和意义。

(2)讲解观察的方法,如整体观察、局部观察、比较观察等。

(3)讲解观察的技巧,如注意细节、记录观察结果、与他人交流分享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观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观察天气变化、观察动植物生长等。

4.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如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观察同学们的日常行为等。

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观察方法和技巧,记录观察结果。

5.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观察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讨论观察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提高观察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为期一周。

2. 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写出观察报告。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观察实践活动的成果。

4. 学生对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了解程度。

5. 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1. 教育目标1.1 具体目标通过《观察的学问》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观察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习惯;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通过践行观察学问,培养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事物的敏锐感知和细致认识。

具体目标如下:1.学生能学会观察并确认环境中物体的变化和规律。

2.学生能掌握常用的科学观察方法和技巧。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及能力。

4.建立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1.2 教学重点1.观察学问要点的学习和应用。

2.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3.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提高。

1.3 教学难点1.科学观察方法的掌握。

2.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

2. 教学内容2.1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时第一讲科学观察与环境保护意识1第二讲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观察方法1第三讲学会注意力引导和观察技巧2第四讲环境科学观察实验与演示2第五讲观察小动物生活习性2第六讲植物的观察与研究2第七讲通过船只观察动植物等2第八讲观察城市变化及空气质量2第九讲观察地质现象和人类生活的关系2第十讲本学期学习总结12.2 授课内容2.2.1 第一讲科学观察与环境保护意识1.科学观察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2.学习和认知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的保护意识。

3.学会保护自然环境,从小事做起,共创美好未来。

2.2.2 第二讲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观察方法1.观察的五感。

2.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方法和技巧,渐进式的交代注意力的培养。

2.2.3 第三讲学会注意力引导和观察技巧1.注意力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2.对观察技巧的重视,如观察角度、观察范围、时间和目标的选择。

2.2.4 第四讲环境科学观察实验与演示1.举行一些科学实例和演示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体验。

2.以实验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2.2.5 第五讲观察小动物生活习性1.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一、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的方法:全面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顺序观察等。

2. 观察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3. 观察的对象:自然现象、动植物、日常生活等。

4. 观察的技巧:保持客观、细致、耐心、记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培养观察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观察记录表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观察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观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观察的方法、角度、对象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3. 实践: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的过程,培养观察习惯。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观察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的方法:全面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顺序观察等。

2. 观察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3. 观察的对象:自然现象、动植物、日常生活等。

4. 观察的技巧:保持客观、细致、耐心、记录等。

七、作业设计1. 观察日记:让学生记录一周内的观察成果,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观察习惯得到了培养。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观察实践活动的次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体验观察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

4. 教学拓展: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观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观察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以及对观察习惯的培养。

小学综合实践《观察的学问》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观察的学问》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观察的学问》教案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世界。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观察的学问》教案旨在通过观察,让学生培养观察力并掌握观察的技巧。

这份教案适用于小学各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观察的重要性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以下是针对《观察的学问》教案的详细描述。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观察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技巧,包括观察图像、观察实物等。

4. 引导学生将观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相关观察实物、图片等材料。

2. 给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的兴趣(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观察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只蜗牛,让学生观察它的外形和特征。

2. 讨论观察的含义(15分钟)在激发学生兴趣后,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含义。

提问学生观察的对象和目的,并从中引出观察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观察的含义,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观察实物(25分钟)将不同的观察实物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实物的外形、颜色、纹理等特征。

学生需要用笔记本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交换笔记本进行交流。

4. 观察图片(20分钟)展示不同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并尝试回答一些问题,比如“这张图片的主题是什么?”,“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图片,并帮助他们理解图片中的信息。

5. 小组讨论与总结(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的经验和技巧,比如如何观察细节、如何记录观察结果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比如“你们在观察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觉得观察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等等。

《观察的学问》(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观察的学问》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物和图片的观察,明白什么是观察以及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2.学会用不同的感官观察物体以及学会实用工具观察。

3.小组合作,初步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观察的方法会使用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

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三、教学准备:图片和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奇思妙想,我来观看!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而事实上,世界上的人的确有智力的区别,不过,不要以为智商高就能有好的作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当的,之所以有些人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有耐力,毅力,还有,就是敏锐的观察力。

可爱的孩子们,你有一双清澈而犀利的眼睛吗?让老师来考考你吧!这是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却轻而易举的解开了难题。

图中有辆公共汽车,有A和B两个汽车站。

问: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站还是驶往B站?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且让每一个小组说出答案,并且要说说自己寻找出答案的依据。

教师公布答案,并点评各个小组的表现。

答案:汽车驶往A方向。

因为图中的公共汽车面向你的一面没有车门, 因此根据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车门总是在车头的右手方向,推断出公共汽车驶往A方向。

师总结:什么是观察?你怎么观察?你知道哪些观察方法?板书:观是看,察是想。

(二)火眼金睛,我来寻找!刚才已经小试牛刀了,现在,就让我们(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

1.找不同仔细观察下列两幅画,你能找到哪些不同?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出下图中的七处不同吗?2学生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到七处不同。

大家真是火眼金睛,谁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自下而上,从右到左, 先看小女孩,再看背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事物,这样既快又不容易遗漏。

2.比眼力哪组铅笔长?有的说竖着的长,谁有办法快速判断出哪组铅笔长吗?我们量一量,一样长。

我们的观察要细心,巧观察,用工具。

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观察的学问》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观察的学问》教案

《观察的学问》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片和实物的观察,明白什么是观察以及观察的方法。

2.通过演示和指导,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世界。

3.团体合作,共同提高。

4.激发兴趣,初步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三.教学准备(1)一些有关测试观察力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3)引导学生前置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1,奇思妙想,我来观看!(1)师: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而事实上,世界上的人的确有智力的区别,不过,不要以为智商高就能有好的作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当的,之所以有些人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有耐力,毅力,还有,就是敏锐的观察力。

可爱的孩子们,你有一双清澈而犀利的眼睛吗?让老师来考考你吧!这是美国智力趣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

图中有辆公共汽车,有A和B两个汽车站。

问: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车站?(2)学生分组交流和讨论,并且让每个小组来说出答案,并且要说说自己寻找出答案的依据。

(3)教师公布答案,并点评各个小组的表现。

答案:汽车驶往A方向。

因为图中的公共汽车面向你的一面没有车门,因此根据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车门总是在车头的右手方向,推断出公共汽车驶往A方向。

图中虽然设置的情境是在美国,但是中美国家的规则是一样的,都靠右侧行驶。

(4)师总结:什么是观察?你怎么观察的?你知道哪些观察方法?(板书)观是看,察是想。

我们观察问题,不仅仅应该知道事物是这样,而且必须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的,有了观察,便开始有了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如果我们把观察比作蜜蜂采花粉,那么思维等心理活动就好比将花粉酿成蜜,没有花粉就酿不出蜂蜜。

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所以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

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观察的学问实践教学反思(3篇)

观察的学问实践教学反思(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观察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从观察的学问实践教学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期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背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注重理论教学转向注重实践教学,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观察的学问实践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过程1. 观察对象的选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至关重要。

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察对象,如企业、社区、学校等。

同时,要确保观察对象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以便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2. 观察方法的指导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观察方法,如观察日记、访谈、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收集观察资料。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观察对象的细节,提高观察的敏锐度。

3. 观察内容的分析在观察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内容的分析。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以总结观察过程中的发现,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4. 观察成果的展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观察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如PPT演示、论文撰写、演讲比赛等。

通过展示,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三、实践教学反思1. 观察对象的选择应更具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选择的观察对象与专业关联性不强,导致观察效果不佳。

今后,教师应更加注重观察对象的选择,确保其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2. 观察方法的指导需加强部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导致观察结果片面、不准确。

为此,教师应加强对观察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观察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片和不同的食物观察,了解观察的一般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培养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请两名同学到讲台上,观察一下,他们的相同与不同。

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积极自由回答。

这些信息都是通过观察的得到的。

板书课题(观察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明确方法
1、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观察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给同学们十秒钟,看谁最快找出图中的不同。

请找的最快的同学汇报结果。

并把找的快的方法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同学们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们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们身体上还有一个乐于挑战的小器官就是我们的小耳朵。

下面听老师讲故事《瞎子摸象》,你们认真倾听。

讲故事。

一位盲人水说大象是绳子,一位盲人说大象是一面墙,一位盲人说大象是一扇扇子。

你觉得他们说的大象是你所认识的大象吗?为什么不是?
引导出观察不全面。

板书:全面多角度观察。

2、完成学习卡。

按一定
顺序观察
从左到右、
全面多
角度观察
学生汇报,找到多种不同的方法。

3、视觉冲击,学习探究。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观察的技巧,现在考考你们的观察力。

请看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一位老人、老奶奶、……
师:你们的眼睛会不会欺骗你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
是一位公主。

三、小组合作,实验体验。

眼睛所观察到的是最形象与震撼的。

只用眼睛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它有时也会欺骗你,你被眼睛欺骗过吗?
自由发言。

其实在生活中,不仅仅可以用肉眼观察,还可以用嘴巴尝。

尝到他们的酸甜苦辣……
老师准备来了一些食物。

想不想观察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温馨提示,读完后坐端正。

小组合作,完成《我观察的食物》记录单。

四、总结与交流。

投影展示孩子们的成果。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观察方法?
你还想学习有关观察的什么知识?
课下作业:
我们离不开家里的生活习惯,家是爱的港湾,每个家都有不同的特点。

老师制作了自己的家,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请同学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观察我们的家并将它们用你喜欢的形式展示出来。

《观察的学问》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及了解。

但还没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及技巧。

但我的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
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想象力比较丰富,尤其喜欢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活动。

我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但大多数学生不能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对于全面多角度观察这一技巧,普遍的学生还是做不到。

《观察的学问》效果分析
本节课中我认为自己实现了课堂的教学目标,同学们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仔细观察,发现了观察的技巧,并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初步观察了最贴近生活的食物,同时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有了最真实的体验,最后的评议环节,同学们既能用发现的眼睛评价展示的作品,也能用诚恳的语言指出存在的优缺点,效果很好。

相信同学们会用学过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热爱美。

本节课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处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综合性和活动性的特征。

《观察的学问》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在学习了中小学综合实践课标内容后,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自己编写的一课《观察的学问》。

本课以“观察的学问”为活动主题,以谈话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与探究”部分让学生体会通过视觉冲击和老师引导,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全面多角度观察。

“实验与体验”环节是让学生在视觉冲击的震撼下,身体的其他器官同样可以参与到我们对事物的观察。

用手摸、嘴巴尝、鼻子闻对具体的食物小组分工合作,全面的抓住明显特点的去观察。

最后总结整理成书面材料,让学生自己表达出来。

“总结与交流部分”教师通过总结交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观察法,包括观察工具、内容、记录、总结等。

要引导学生交流实践的体验与收获,在交流中学会表达和倾听。

《观察的学问》评测练习
1、完成学习卡
2、你学到了什么观察方法?
3、你还想学习有关观察的什么问题?
《观察的学问》课后反思
《观察的学问》课后反思,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善,但在本次的《神奇的三角插》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几点有:
1、导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刚开始,我用老是本身和学生们之间的互相观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

2、在活动中,以探究是的形式来进行,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游戏中。

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小组分工明确,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树立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3、本次活动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的方法,并由小组讨论,自由发挥。

3、在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学生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有更大的收获。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些地方需要改进。

1、准备不够充分,食物渉及面较广,课的内容显得有些
肤浅,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须要更多的时间。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事物还停
留在表层,一些体验的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
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
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

需要老师要更
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4、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
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一节成功的综合实践课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教师给与一定的引导。

以上是个人对本节课的拙见,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观察的学问》课标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

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活动、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
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

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